江定仙艺术歌曲创作

合集下载

诗与歌的交融——艺术歌曲《静境》解析

诗与歌的交融——艺术歌曲《静境》解析

切, 错把落叶敲窗的声音当成是情人 的衣裳摩擦声 ,听到曲 港 中鱼 跃 声 又 以为 是 情 人 的 脚 步 声 ,其 意 境 表 面 “ ” 实 静 ,
则 “ 静亦动 ” 虽 ;期 盼落 空后 , 随 即进 入 第 二 部 分 的人 物 内
心冲突和痛苦 中,“ 盼望中在猜 想中,消磨了春天,催 老 在 了华年 ” ,此处可说 是内心 “ 激流涌动 ” ;当情到深处 ,一声 发 翁 的情 绪 回 归冷 静 , 心
2 1年 第 十 一 期 《 乐 创 作 》 02 音
谤 与敌 的 支 融 一 艺 歌曲 《 境 解 一 术 静 》 析
隆 强
摘 要 :艺术歌曲 《 静境 》是江定仙又一首优 秀的早期代 表作 ,本文从 音乐创作和 演唱特征 两方 面,特别是在诗歌与音
乐的融合上对作品进行 了全方位 的解 读 ,为读者进一步 了解 江定仙 的艺术歌 曲提供素材。
关键 词 :江定仙 ; 静境 》 诗韵 ;演唱特征 ;抒情性 ;戏剧性 ; 《 ;
如果 说十九世 纪的浪漫主 义运动成就 了欧洲 艺术歌 曲 的发展 。 那么中国艺术歌 曲的兴起 则应该 归功于 中国新文化 运 动 。 文 化运 动所 提倡 的新 文 学 思想 促 成 了新 诗 这 一 文 学 新
体 裁 的形 成 , 新 诗 的创 作又 为 艺术 歌 曲这 一 集 音 乐 与 文 学 而 于 一 体 的声 乐 体 裁 提 供 了大 量 文 学 素 材 。
首先 , 音乐与诗歌的结构统一。这首作 品的曲式结构严 格说来应该为 “ 介于单二和单三的中间型 曲式 ” ,但 由于带 再 现 ,所 以在 音 乐 层 次 上我 们仍 然 可 以将 它 视 作 三 个 部 分 。
失 落 地 回到 “ 度 相 逢 ”的 期 盼 中,此 处 似 “ 风 雨 后 的 宁 再 暴 静” ,令 人 意 犹 未 尽 。《 境 》中 我们 所 说 的 “ ”一 一 多 倾 静 静

从黄自作品的文化定位论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作家的思想变迁

从黄自作品的文化定位论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作家的思想变迁

编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从黄自作品的文化定位论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作家的思想变迁Title:Huang Zi works from the cultural positionof art songs of the early changes Writers学院艺术学院专业音乐学班级音本071学号074070614姓名林海玲指导教师沈浩杰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从黄自作品的文化定位论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作家的思想变迁》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摘要【摘要】本文从黄自的人生轨迹、成长环境、歌曲创作特点等方面概括出黄自歌曲创作的风格,并以爱国歌曲、艺术歌曲、社会性题材歌曲等三类作品为例进行分析,阐述黄自歌曲中的文化定位——文学性和民族性。

他以中国古代诗词为音乐创作的素材,对其同时期音乐家的创作有一定影响。

他艰苦奋斗的作风,强烈的民族自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的教学精神对后人影响甚大。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音乐思想;音乐贡献Huang Zi works from the cultural position of art songs of the early changes WritersAbstract【ABSTRACT】In this paper, Huang Zi's life trajectory, growing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song writing from the yellow general style of songwriting, and patriotic songs, art songs, theme songs, and other categories of social case work analysis, self-described yellow songs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 Literary and nationality. Ancient Chinese poems his material for the music, its musicians, the creation of the same period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His style of hard struggle, a strong national self-esteem, high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eacher, teaching the spirit of motherhood great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KEYWORDS】Huang Zi; Art song; Musical Thought; Musical Contributio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目录............................................................................................................................................................. I V 1黄自出国前的社会、家庭、教育背景与其对音乐的钟情 . (5)1.1黄自出国前的时代背景 (5)2黄自音乐作品文化定位与其创作思想 (6)2.1爱国主义歌曲: (6)2.2艺术歌曲: (6)2.3社会性题材歌曲: (7)3黄自与聂耳的比较 (7)3.2不同点 (7)4黄自音乐创作思想对其学生的影响 (8)5回国十年黄自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9)5.1黄自的创作领域 (9)5.2黄自的音乐贡献 (9)结语 (10)文献 (10)参考文献 (11)1黄自出国前的社会、家庭、教育背景与其对音乐的钟情1.1黄自出国前的时代背景自1860年起,清政府为了抵御侵略者,决定开办新式学校来培养人才,尽管在这些学校中,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学校音乐教育,但客观上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作了教育体制上的准备。

江定仙艺术歌曲《静境》的音乐分析

江定仙艺术歌曲《静境》的音乐分析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江定仙艺术歌曲《静境》的音乐分析司 岩(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江定仙,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的四大高徒之一。

在其7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领域涉及艺术歌曲、钢琴曲、合唱曲、交响曲等众多体裁。

《静境》是其探索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在创作手法和歌曲意境上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静境;音乐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一、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静境》是一首以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廖辅叔创作的新诗而创作的艺术歌曲,于1933年发表在当时的《音乐杂志》上。

是一首带有古典风味的近现代抒情诗,其中“曲港跳鱼”一词出自于苏轼《永遇乐》,主要表达主人公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在音乐和诗词的节律方面,由于受到其恩师黄自先生的影响,“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一一与歌词吻合,毫厘不爽。

”旋律重音如图所示:“綷縩是她的衣裳?不,落叶敲窗。

轻盈是她的步履?不,曲港跳鱼!芳醒变成苦酒,极乐转入深忧。

在盼望中,在猜想中消磨了春天,催老了华年。

心爱!几时才再度相逢,让我细说相思的苦痛?”大部分习惯重音与旋律重音相同。

在结构方面,“诗的内容首尾比较平静,中间感情激越,逐渐走向高潮。

采取三段体,高潮在中段的‘心爱’二字上。

”首段诗词中主人公两次向自己提问和两次否定的回答带有失望和伤感情绪。

首句前半部分停留在调式属音上,略带肯定,后半部分的否定回答结束在调式导音上,道出内心的不安情绪。

第二乐句采用大二度变化模进,变化音的使用流露出第二次提问的信心不足,后半乐句“曲港跳鱼”的“跳”字采用下行小七度的跳进,将主人公的忐忑心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

中间乐段诗词分为三句,转入对人生的回忆和思索,情绪高昂,与首段形成鲜明对比。

在音乐旋律上,第一乐句将节奏拉宽,从低音区级进上行,由感叹转为激越,第二乐句中弱起节奏和附点音符的使用,结合朗诵、宣叙的手法,将愤慨的情绪压缩、推进,通过第三乐句的模进上行突出乐曲高潮。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内容:(1)目的: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内容:1、通过不同的角度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2、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鼓吹学习新文化。

3、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

(3)形式: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五线谱记谱的、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

辛亥革命后开始有少量的合唱曲,极少数的作品还配写了简单的钢琴伴奏谱。

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以新词编成的。

(4)音乐特点:1、大多采用日本歌曲曲调进行填词。

2、主要选取欧美的歌曲进行填词。

3、也有我国民族音调填词的。

4、按照“选曲填词”或“按词选曲”的方式编写。

5、由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曲调。

意义: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1)沈心工《体操——兵操》、《竹马》、《蝴蝶来》、《黄河》。

《黄河》是他自编曲调的歌曲,以杨度的词所谱写的歌曲,体现出歌词中要求的那种宏大气魄和强烈激情。

(2)李叔同:贡献:日本留学时学习绘画、兼攻音乐;参与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活动;独自编印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任教,为我国近代早期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编写歌曲约70多首。

《春游》《送别》;是强调学校歌曲必须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位突出代表。

(3)曾志忞:贡献: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春游》《练兵》《扬子江》;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作。

沈心工:创作特点:词曲配合贴切,易于上口,多以民主教育为主要内容。

他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的事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达进步文明的思想。

康定情歌(原西康民歌)

康定情歌(原西康民歌)

康定情歌(原西康民歌)•中文名称•康定情歌•外文名称•Kangding love song•所属专辑•《四川民歌》•发行时间•1947年•歌曲原唱•喻宜萱•编曲•江定仙,吴文季•音乐风格•民歌•歌曲语言•汉语,藏语目录歌曲背景编辑大多数人认为该歌曲是由民歌发展而来。

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不是今天这个样唱的,那时是这样:“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门,朵洛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会当溜溜的家来会为溜溜的人”。

当时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康定城有一卖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长得漂亮美丽,举世无双,康定人称“松光西施”。

每天早上她都要上街卖松光,康定人只要听见她叫卖松光的声音,都要打开门窗探出头来,有的是为了买松光,更多的是为了一睹“松光西施”的芳容。

康定情歌唱的就是朵洛。

这可能就是康定情歌最早的雏型了。

按老人的年龄来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康定情歌就已萌生。

1946年,吴文季在任音乐文化教员的过程中,一个马夫哼唱的一首《溜溜调》旋律吸引了他,经他整理,改编或加工,并将它定名为《跑马溜溜的山上》。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大约在1930年前,李依若在成都读大学时,与一个同姓李的同学恋爱。

姓李的同学是康定人。

李依若与女友结伴到康定跑马山玩耍时,根据巴山“溜溜调”编了一首《跑马歌》,唱给“李家溜溜的大姐”听,以示求爱(即后来的《康定情歌》)。

由于家人和族人的反对,婚事未能成功,家里不给他钱读书,后来还全靠他的义父石体元(时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和李姑娘的相助,才完成了大学学业。

李依若的同龄好友和他的遗孀赵氏老人都多次听他唱过这首《跑马歌》,因此,他们都坚信《康定情歌》有原作者就是李依若。

一个叫欧明学的人说:李依若到他家去吃酒时教他唱的这首歌,还说歌的名字叫《康定城歌》,而且里面的词句有劳动溜溜的好,且是李家溜溜的大哥不是现在张家溜溜的大哥。

在马渡我发现当地的方言土语与全县相同,都有端端、人才好、会当家、月儿弯弯等等,马渡的山歌多用溜溜、连连作衬词。

江定仙早期艺术歌曲和声研究

江定仙早期艺术歌曲和声研究
属 七 和 弦及 重 属 九 和 弦 , 以最 强 力 表 达 “ 心爱 ” 之深 。
三、 结 语
江定仙作 为黄 自“ 四大弟子” 之一 , 与其他三位弟子相 比, 其 音乐创作更多借鉴 西洋技法 ,在当时形成独具特 色的和声 民族 化风格。 在我 国和声 民族化风格探索中 , 江定仙为后人的音乐创
《 棉 花》 以及《 前途 》 , 分 别从调式调性 、 和弦结构 、 和声进行 三个方面 , 对其和声特征进行研 究 , 从 而进一 步 了解江定仙 音 乐创作早期对和声风格 民族化 的探 索。 关键词 : 江定仙 ; 艺术歌 曲 ; 和声风格 民族化
中图分 类号 : J 6 1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0 6 — 0 1 1 1 - 0 1
在处女作《 恋 歌》 中, 作者较 多运用 三度叠置 和弦 , 全 曲更 富
度叠置 和弦 、 琵琶和弦 、 附加音和 弦 、 二度 和 音等 民族化 的和弦
了音 乐 形 象 的对 比 。
( 二) 民 族化 的 非 三度 和 弦结 构
Ⅵ级 。《 静境 》 中多用副 七和弦 、 副属 和弦以及变 和弦 , 造成丰富 的音 响பைடு நூலகம்果 , 表达词意。 例如第一段歌词表现 自己两 次 自问和两
次否定 回答 , 在第二次提 问时 ( 第 8小节 ) 为了表现信心 不足使 用了 # F大调变 和弦 Ⅱ ,在第 1 0小节转 向 # d小调 , 1 1 小节 的回答也变化为 # V I I 变和弦 , 使音乐形象更加鲜 活。 江定仙在终止式 的运用上也十分注重 民族风格 ,弱化传统


但旋律却采用加入 } } 1 I 变化经过音 的 D大调 , 形成独特 的 四首艺 术歌 曲《 恋歌》 《 静境 》 《 棉 花》 以及《 前途》 手法 ,

艺术歌曲《岁月悠悠》赏析[权威资料]

艺术歌曲《岁月悠悠》赏析[权威资料]

艺术歌曲《岁月悠悠》赏析摘要:江定仙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家和教育家,《岁月悠悠》是他众多艺术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既汲取了西方音乐的和声和调式特点,又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五声”风格,堪称是近代艺术歌曲中实现了中西音乐完美融合的典范。

本文着重探讨了这首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并对其演唱要点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江定仙艺术歌曲;《岁月悠悠》;创作特点;演唱要点江定仙是黄自先生的“四大弟子”之一,或许是受恩师的影响,他偏爱艺术歌曲的创作,早在1932年就发表了《恋歌》、《静境》等作品。

但在其众多的艺术歌曲中,真正受到高度关注和肯定的,恐怕要数这首《岁月悠悠》了。

《岁月悠悠》是江先生1936年从陕西教育厅回到上海后创作的艺术歌曲,黄嘉谟作词。

这首音乐原是为一部电影所写的插曲。

如今,电影早已被人们遗忘,而这首艺术歌曲却成为很有生命力的音乐会独唱曲目,并于1993年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曲目。

这是一首女高音作品,前奏较长,一共有11个小节(谱例从略)。

旋律线条相当清晰,织体和和声尽管在当时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显得比较复杂,但写得相当的成功。

音乐的情绪起伏跌宕,感情细腻,从中几乎可以看出全曲的音乐面貌。

歌唱旋律一开始就在高音区出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第一句以二度、四度、二度连续下行形成的四音短句,犹如对岁月流失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

接着以连续欲扬又抑的长句进行,刻画了主人翁满怀惆怅的形象。

一直发展到这一段的末句以强烈的歌声道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之苦。

歌曲的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其“出彩”的地方在第二段开头。

音乐从钢琴开始重复第一段的动机,而人声随即作下方纯五度的严格模仿,并且以弱力度演唱。

整个音乐形成了钢琴和人声的呼应,不但使音乐更加流畅,而且还加深了黯然伤神的意境。

随后的音乐与第一段旋律完全重合,使原来表达的感情进一步统一起来并得以加强。

尾奏则将主题再现,紧缩,最后的琶音结束在和弦音上,给人留下了强烈的余情未尽的印象。

民歌《康定情歌》的鉴赏

民歌《康定情歌》的鉴赏

民歌《康定情歌》的鉴赏作者:李唯一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民歌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我们大众都喜爱和熟悉的音乐艺术。

民族音乐挖掘和提炼出了许多民间艺术元素,并且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用现代审美意识去再创造再发展,让民族元素自然而巧妙地融入歌曲之中。

《康定情歌》我们又将其称之为《跑马溜溜的山上》,其是四川省康定地区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康定情歌》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江定仙先生编曲,由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一九四七年在南京演唱而闻名于世的。

《康定情歌》广得流传并且远扬海外,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熟悉与喜爱。

关键词:民歌;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歌曲的创作一九四六年,吴文吉走在康定城市里,考察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被一个养马人哼着的一首《溜溜调》完全迷住了,他不断的进行梳理,学习和把他的思维灌输进去,把艺术的,并且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这才创作出这部传世佳作《康定情歌》。

他给这首歌取名为《跑马溜溜的山上》,《康定情歌》这一歌名是在这之后才定下的,并且《康定情歌》作为代表四川民歌的优秀代表一步步走上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音乐舞台,原创吴文季的伯乐身份也更应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音乐界的充分尊重。

一九四八年上海大中华唱片公司录制了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老师演唱的《康定情歌》,音乐家江定仙先生也就是原创吴文季的恩师为其编的曲。

二零零五年三月,将近百岁高龄的喻宜萱老先生收到中央电视台的访问,她叙述了她与这首歌曲缘分。

她的老同学,蒋丁贤先生,说他收藏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民歌,想把它送给自己。

其中就有《康定情歌》,喻先生说,这首歌给她十分友好,十分亲切的感受。

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九日那一天南京国际俱乐部里突然遇到临时停电,南京俱乐部里的工作人员们为了不妨碍喻先生的演唱,于是他们用蜡烛插在烛台里把剧场点亮,喻先生就在蜡烛的余光里用她那迷人的歌喉唱起这首优美动听的《康定情歌》。

从此往后《跑马溜溜的山上》成了她唯一在舞台上留着的节目。

抗战初期的音乐创作及特点(1931—1940)——以黄自及“四大弟子”的抗战歌曲创作为例

抗战初期的音乐创作及特点(1931—1940)——以黄自及“四大弟子”的抗战歌曲创作为例

4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1一、黄自及“四大弟子”“黄自”及“四大弟子”都被认为是中国音乐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因为他们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和教育家。

黄自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等第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在黄师的带领下,国立音专的学生虽不能像战士一样亲赴战场杀敌,但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创作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用音乐这一特殊的形式投身于抗战工作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黄自与音专学生组成“抗日救国会”,前往浦东等地,宣扬抗日理念,并为东北义勇军募集资金。

在抗日战争期间,黄自创作了《抗敌歌》《旗正飘飘》等优秀作品,充满激情与力量。

国立音专的学生们在黄师的领导下,也积极参与到抗战音乐创作中。

贺绿汀的抗战音乐之作,以《游击队歌》《全面抗战》《胜利进行曲》《还我河山》为代表,激发出无限的勇气,唤醒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起反抗侵略。

刘雪庵的代表作有《长城谣》和《前进》,是爱国题材的群众歌曲。

1937年,刘雪庵携带着《离家》《上前线》和《松花江上》三部曲,从上海流亡至香港,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发了无数人的热情,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陈田鹤将自己创作的歌曲《还我河山歌》《巷战歌》《空军颂》和《制寒衣》等八首抗战以来创作的作品收入在《剑声集》当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

江定仙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才华,将热血澎湃的爱国精神传递给了无数的人,他的经典之作包括《打杀汉奸》《抗战到底》《为了祖国的缘故》令人赞叹不已。

二、音乐创作及特点在抗战期间,国立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创作的音乐作品旨在为抗战作出贡献,他们将音乐作为一种武器,将其民族化、普及化和大众化,充分发挥出音乐的本质功能。

黄自先生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爱国主义作品为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民歌改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以江定仙《康定情歌》为例

中国民歌改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以江定仙《康定情歌》为例

作者: 龚苏俊[1]
作者机构: [1]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桂林541000
出版物刊名: 当代音乐
页码: 106-10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江定仙;《康定情歌》;钢琴伴奏
摘要:《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20世纪40年代经吴文季整理、江定仙编配伴奏、喻宜萱演唱后,歌曲在全国流传,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本文主要针对歌曲钢琴伴奏部分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对歌曲伴奏部分和声、织体、前奏、间奏、尾声、音区、速度等方面的研究,窥探我国早期民歌改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编配艺术理念.。

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

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

当代音乐2020年第7期MODERNMUSIC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翁晓宇[摘㊀要]中国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深蕴㊁深邃的内涵㊁高远的意境和洗练的语言ꎬ是我国文学史上绚烂的一笔ꎬ对艺术发展影响巨大ꎮ将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ꎬ从古到今受到了大众喜爱ꎬ作曲家利用古诗词提供的广阔想象空间打造独特艺术情境ꎬ给音乐赋予了丰富内涵ꎮ本文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ꎬ就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ꎬ以期让诗乐结合的独特声乐载体可以在世人面前清晰展示其概貌ꎮ[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ꎻ中国ꎻ近代ꎻ创作与发展[中图分类号]J60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077-02[收稿日期]2020-01-25[作者简介]翁晓宇(1978 ㊀)ꎬ女ꎬ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ꎮ(福州㊀350117)㊀㊀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ꎬ在历史发展中乐和诗结合到一起的诗歌作品不在少数ꎬ遗憾的是这种兼具声音的史料在当时条件下难以保存下来ꎬ所以无法展示在现代人面前ꎬ所以如今大众只能从文学视角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欣赏传承ꎮ随着对中国古代文学钻研的持续深入ꎬ不难发现古代诗词吟诵中蕴藏着音乐的节奏ꎬ加之内容寓意可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启发灵感和想象空间ꎬ因此促进了我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发展ꎬ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ꎬ也是让世界各国收听观赏到融入大量中国元素的近代艺术歌曲的有效途径ꎮ研究和探索中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ꎬ能够给其今后的发展创作以及演唱打下坚实基础ꎬ提供可靠参考依据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ꎮ一㊁20世纪2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者主要以青主为代表ꎬ他依据古诗词进行的音乐艺术创作歌曲共有14首ꎬ在一生共创作19首艺术歌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比重ꎬ至今社会上仍然流传着他创作的«忆江南»«红满枝»«大江东去»等古诗词艺术歌曲ꎮ研究这些作品可以发现其选择的古诗词内容题材主要以亲情㊁爱情㊁思念之情的反映和借古讽今寓意为主ꎬ善于从民谣或者古词中获取艺术创作灵感ꎬ对于旋律则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出对古诗词格律㊁节奏㊁韵辙的灵活把握特点ꎬ遵循依义行腔㊁依字行腔两大基本原则ꎬ完美结合了旋律风格和古诗词自身风格ꎬ构造曲式结构时善于结合古诗词内容需要和古诗词自身的结构灵活构建相符合的曲式结构ꎮ其没有直接沿用通谱歌㊁分节歌等等西方传统艺术歌曲的常见曲式结构ꎬ并且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加入了形象化㊁民族化的钢琴伴奏和声手法ꎬ以此完美结合了中国古诗词和西方传统作曲技巧ꎬ展示出歌曲创作者民族化手法的自觉特点ꎮ2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对这种独特形式的艺术歌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ꎬ特别是脍炙人口的«大江东去»标志着我国打开了艺术歌曲的大门ꎬ也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第一首创作作品家喻户晓ꎬ其历史意义具有双重效应ꎬ给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形成独特风格特征奠定了基础ꎮ二㊁20世纪3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时期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已经开始在越来越多创作者深入参与后逐渐形成了鲜明特点ꎮ纵观我国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历程ꎬ30年代可谓是最繁荣的发展时期ꎬ无论是在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数量还是在质量水平上ꎬ以及文化价值上都占据着重要分量ꎮ相较于20年代而言ꎬ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人数有了重大突破ꎬ涌现出江定仙㊁刘雪庵㊁黄自等一批杰出的艺术歌曲创作人才ꎬ其中黄自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主要包括«卜算子»«南乡子»«花非花»等ꎬ给古诗词艺术歌曲繁荣发展带来了巨大助力ꎬ做出了杰出贡献ꎬ是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ꎮ分析黄自一生中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可以发现有以下主要特点ꎬ他十分关注节奏㊁旋律和韵律的完美配合ꎬ这一点可以以 花非花ꎬ雾非雾 这一句歌曲开头歌词为例加以分析ꎬ使用了 平平平ꎬ仄平仄 的韵律ꎬ曲调在后半句提升了四770度ꎬ达到了韵律和旋律完美相连ꎬ展示了艺术作品的美感ꎮ另外他十分关注和声的民族化和旋律的民族化创作手法ꎬ例如在«卜算子»的创作中ꎬ综合使用了角㊁商㊁羽这三种调式ꎬ借助调式的灵活变化ꎬ构建出可令听众走进悠远缥缈境界的艺术氛围ꎮ使用和声时常通过省略三音和弦㊁附加音和弦㊁四度与五度叠置和弦体现创作者对民族化和声的努力探索ꎮ黄自同样十分关注钢琴伴奏的精妙写作技巧ꎬ重视歌曲情感和歌曲旋律的紧密相连ꎬ例如在创作«点绛唇»时便利用增加和声密度和节奏密度的钢琴伴奏写作手法ꎬ表现出歌曲激昂情绪ꎮ黄自在不断探索和积极发展自身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同时期大量的音乐创作人才ꎬ包括江定山㊁刘雪庵等弟子ꎬ均受到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理念㊁手法㊁特点等方面影响ꎬ共同推进了3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辉煌发展ꎮ刘雪庵一生中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包括«淮南民谣»«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枫桥夜泊»四首[1]ꎮ他在选择歌词内容时注重其文学性ꎬ使用的古诗词自身蕴藏音乐性特点ꎬ追求诗歌的格律能够和音调的节奏设计紧密结合ꎬ与黄自同样在和声手法写作上重视对民族化的努力体现和勇敢尝试ꎮ除上述古诗词艺术歌曲外ꎬ3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还包括张肖虎依据宋朝李清照作品创作的«声声慢»㊁江定仙依据中国古代古诗创作的«棉花»㊁陈田鹤依据宋代秦观词创作的«江城子»等大批经典作品ꎮ纵观整个30年代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繁荣发展ꎬ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ꎬ古诗词题材涉及各个时期诗经㊁宋词㊁唐诗等ꎬ体现出内涵丰富题材多样的特点ꎬ表现了创作者自身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ꎮ创作的民族化追求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另一主要风格特征ꎬ创作者关注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理论的有机融合ꎮ另外ꎬ3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和影响巨大ꎬ大部分该时期艺术歌曲为陈田鹤㊁黄自等学院派创作者所创作ꎬ这就充分体现了3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与时下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开设具有密切关联ꎬ说明了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专业音乐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ꎮ三㊁20世纪4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时期我国的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愈加成熟ꎬ涌现江文也依照宋代欧阳修诗词创作的«春景»ꎬ贺绿汀依据唐朝李白诗词创作的«菩萨蛮»ꎬ马思聪依据唐朝李商隐诗词创作的«相见难»«残阳»ꎬ冼星海依据唐朝李白诗词创作的«忆秦娥»ꎬ黄永熙依据唐朝王维诗词创作的«阳光三叠»等经典艺术歌曲作品ꎮ同时期的古诗词艺术创作者中谭小麟具有不可忽视的创作成就ꎬ他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经典作品包括«清平调»«鼓浪矶»«自君之出矣»等ꎬ分析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可以发现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谭小麟注重20世纪作曲技法的娴熟运用ꎬ追求现代作曲技法写作和中华民族音乐素材的有机整合ꎬ这一特点可以«鼓浪矶»的创作为例加以分析ꎬ其中旋律的结束和旋律的开始都是用g小调作为结束ꎬ旋律中间没有主音体现ꎬ创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四级和弦㊁三级和弦ꎬ令艺术歌曲作品展示出典雅清新的中国风ꎬ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古诗词作者思念故人㊁背井离乡那种复杂难表之情ꎮ纵观我国这一时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以及发展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主要特征:首先ꎬ题材突出时代性[2]ꎮ其次ꎬ20年代和30年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对民族化旋律追求这一特点在4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ꎮ最后ꎬ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逐渐深入结合了现代作曲技法ꎮ四㊁五声十二音时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五声十二音既是一种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技法ꎬ也是打开40年代后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新大门的 钥匙 ꎬ在8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ꎮ其中ꎬ罗忠镕为主要代表ꎬ他创作的«涉江采芙蓉»在1980年«音乐创作»杂志上一经发表ꎬ便引起巨大震动ꎬ被称之为古诗词艺术歌曲惊天之作ꎬ作曲创作遵循十二音序列音乐规则ꎬ结合古诗词自身句法精练㊁感情凝重㊁意境悠远㊁风格古朴的特点ꎬ没有采取常见的浪漫派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技法ꎬ避免了传神不够恰到好处的问题ꎬ而是使用十二音技法在吸收古曲格调下进行精妙处理ꎬ令音乐生动体现了古诗情感㊁人物以及环境ꎬ达到了音乐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完美结合ꎮ罗忠镕先生独创的五声十二音作曲技法ꎬ促使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逐渐从封闭过渡到开放ꎬ给近代和现代艺术音乐事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启迪ꎬ凭借五声十二音技法创作出来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音乐作曲中的现代作曲技法存在ꎮ结㊀语总而言之ꎬ艺术作品的创作既是时代催生的必然产物ꎬ也是取之于生活又促进生活进步的有效文化载体ꎮ在我国漫长悠久的历史发展中ꎬ古代古诗词创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ꎬ是近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素材ꎮ对这些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其发展进行研究探索ꎬ有助于相关事业的良好持续发展ꎮ注释:[1]王云龙.浅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 以艺术歌曲«枫桥夜泊»为例[J].黄河之声ꎬ2019(20):28.[2]马㊀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J].大众文艺ꎬ2019(17):150 151.(责任编辑:张洪全)870当代音乐 2020年第7期。

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研究

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研究

SONG OF YELLOW RIVER / 01202039到国立音专(今上海音乐学院)上课,当他看到校园里满园凋谢的玫瑰花,尽是一片凄凉,就是在此背景下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之后黄自先生将其谱曲。

这首曲子要表达的就是处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渴望美好生活,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

再如萧友梅的《问》,这首作品创作于1922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统治下,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作品的词看似简单纯朴,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寓意。

从歌词浅层次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忧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而作品还蕴含着深一层次的意思,作曲家的最终所要表达的意思应是唤醒人们的爱国情怀。

这样的作品在此时期还有很多,例如,青主的《大江东去》、聂耳的《铁蹄下的歌曲》等作品,都反映了词曲作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民族性特征显著20世纪20-4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保留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融入了西方的创作技法,曲子遵循我国民族语言的四声调特点和古诗词抑扬顿挫的特点,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民族性特征显著,更富于韵味。

比如,黄自的代表作品《玫瑰三愿》,“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

”从它的歌词可以看出,歌词中每一句的尾字,创作技法遵循的是押“发花辄”。

在曲式结构方面,比如曲子中的离调色彩,则是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

再如黄自的另一首代表性作品《花非花》,这是一首单乐段四句体结构的作品,遵循了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在调式上突出民族调式。

还有陈田鹤的《采桑曲》青主的《赤日炎炎似火烧》、《越遥歌》、《回乡偶书》等作品,都是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这也充分体现出这一时期作品的民族性特征。

此外,还有些作品吸取了民间戏曲、说唱等素材而创作,如赵元任的《老天爷》借鉴了说唱音乐素材,冼星海的《竹枝词》借鉴了京剧曲调。

黄自“四大弟子”艺术歌曲及其二度创作

黄自“四大弟子”艺术歌曲及其二度创作

The Artistic Songs of Huang Zi's Four Apprentices
and the Second Creation
作者: 于善英[1]
作者机构: [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浙江杭州310053
出版物刊名: 三明学院学报
页码: 42-5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黄自;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艺术歌曲
摘要:黄自及其"四大弟子"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的艺术歌曲创作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的一个辉煌时期。

"四大弟子"在继承了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传统的基础上,具有追求技巧的准确精炼及较高的艺术性普遍特征,同时又分别具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及个性。

浅论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浅论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

浅论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

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

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在20世纪初期。

它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就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

1919年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使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他们呼唤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性解放,这些为此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促进产生新生进步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新诗界出现了胡适、刘半农等一些注重质朴自然,追求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他们在吸收古诗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些因素又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创造了文词方面的条件。

其次,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如饥似渴地吸收外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法律等先进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了西洋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他们冲破传统的主要以单音体系为表现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向具有和声、复调思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气象,在他们的创作中,艺术歌曲的诗性和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结合。

另外,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应尚能、周淑安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同时也演唱大量了萧友梅、黄自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会的形式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提供了场所,同时他们在将美声唱法带到国内并逐渐传开的过程中,架起了应用西方歌唱技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桥梁。

这些都为当时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中国艺术歌曲的这种体裁究其源头属于“泊来品”。

那么作为西方音乐体裁的艺术歌曲传入我国也近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了。

民族的沃土上盛开的浪漫主义小花——谈江定仙的艺术歌曲《恋歌》

民族的沃土上盛开的浪漫主义小花——谈江定仙的艺术歌曲《恋歌》
主义 小花
谈江定仙的艺术歌曲 《 恋歌 》
隆强 (四川教 育 学院音乐 系 60 4 ) 10 1
摘要 : 《 恋歌 》是江定 仙先 生早 期 的 艺术歌 曲 ,其创作 以民族 1 节奏 节拍 对 比 . 的 “ 五声性 ”旋律为 主 ,辅 以极 具 浪漫 主义风 格的 多种作 曲技 法处 歌 唱部 分 的主 题和 再现 都 是6 4 。64 本身 就是 一个 少 见 /拍 /拍 理 ,特别是在 “ 戏剧化”风格的尝试上很 有特点 。本 文着重对 该作品 的 、偏 于 “ 化 ” 的节 拍 ,它 是 整个 作 品节 拍 的主 要框 架 。应 该 西 的风格进行分析 ,并简略探讨 其演唱。 唱 得稍 慢 而 飘逸 一 点 。但 是 在 中段 ,乐 谱 虽 仍然 用 6 4 标 记 , /拍 关键词 : 《 恋歌 》;民族风格 ;浪漫主 义;戏剧性抒 情歌 曲 但其 拍 子实 质 已经 发 生 改变 。中段 一 共 短短 五 小节 的歌 唱旋 律 , 江 定仙 却作 了三 种 处 理 :一 二 小 节都 是3 /拍 :第- d节 是两 个2 4 - , 大家 都知 道 ,二一 世 纪2 年 代 到4 年 代 是 中 国艺术 歌 曲发展 个 34 ;第 四小 节 是4 3 8 ;第 五 小 节 又是 3 2 4 。但不 卜 0 0 /拍 个 /拍 个 /拍 的 第一个 黄金 时期 ,2年 代 是 引进 形成 阶 段 ,而 3 年代 可 以说 是 管 怎么 组 合 ,其 合 起 来 都 等 于6 4 拍 。这 种 处 理 效果 ,抑 扬顿 0 O /节 模仿 借鉴 阶段 ,4 年 代则 可 以说 是 初步 繁 荣 阶段 。江定 仙 先 生的 挫 ,配 以钢 琴 伴奏 简 明 的和 弦支 撑 ,恰似 舞 台上 的高 声 朗诵 。 0 2 情 感对 比 . 艺术 歌 曲 《 歌 》就 是3 年代 的作 品 ,其 创 作完 全 体现 了当 时的 恋 O 时代特 色 和作 者本 人 的个 人偏 好 。 方 面 , 怍品呈现 出对 西方 浪 这 首作 品无 论 是从文 学 还是 从 音 乐的 角度 都 是对 “ 爱情 ”这 漫派 风格 的 高度模 仿和 充 分借 鉴 ;对 于 这 一 点,江 定仙 在他 的文 个 永 恒 主题 的一 种 歌颂 和 向往 ,所 以, “ 热情 ”和 “ 浪漫 ”是它 恋 曲中的 感情 章 中也提 到 : “ 当时我 们 研 习 了舒 伯特 、勃 拉姆 斯 、格 里格 、沃 的情 感基 调 。 当年 萧友 梅 校 长看 了 《 歌 》 ,也 称 “ 尔夫 、青 丰 、黄 自等 的艺 术歌 曲, 我 的创 作 是从 他们 的基础 上 消 近 乎狂 热 ” 。@ 《 歌 》的 曲调和 诗 歌 结合 得 非常 好 。第 一部 分 和再 现段 的 恋 化后 出新 的。 ” 另 ~ 方 面 ,作 品 充 分 表现 出作 者 对戏 剧 性 抒情 歌 曲的偏 好 。在这 一 点上 ,他 可 以说是 叶圜作 曲家 中第 一位 热 心 歌 唱 是浪 漫 的 ,甜 蜜 的 。而 中 问部分 是 “ t 朗诵 式 ”的 旋律 ,这一 的追求 者 。尽 管在 当 时的 审美 环境 下 ,这种 “ 剧化 ”风格 实属 段 的演 唱 就 要突 出 “ 叙 性 ”和 “ 戏 宣 戏剧 性 ” 。 以加强 与前 后乐 段 的对 比 。 大 胆之 举 ,也 给部 分 听众带 去 …定 的 审美 障碍 。 一 《 恋歌 》 ( 谱例 从 略 )是 江 定仙 艺 术歌 曲创 作领 域 里 的处 女 3 速度 和 力度 对 比 . 作 ,于 13 年 在 国立音 专 学 习期 问完 成 , 歌 词选 自韦 丛 芜 的 《 92 君 《 恋歌 》 的基 本速 度 为A lg o t G a is ( ler t o r zo o 典雅 优美 的 山》 。这是 一首 相 当纯粹 的爱 情诗 ,表 现 了诗 人 争取 恋 爱 自由的 小 快板 ),整 首 作 品速 度 / 能太 快 。前 后两 段 的力 度速 度基 本 保 f 精神 。 歌词 的写法 是 典型 的现代 诗 歌 的 创作 风 格 ,整 个主 题表 现 持 一致 ,但 是 到 了 中段 ,力 度 发 生 了变 化 ,短短 五 小节 歌唱 旋律 出来 一种 “ 化 的浪 漫气 息 ” 。但 与此 同时 , 文字 的局 部 对称 、 用 了四 种力 度记 号 :f d m s— p “ 吧少 女 !”这 句歌 西 … i— f 在 恋 “ ” 的称 呼等等 表 达手 法又 自然 的透 出一股 周风味 : “ 随 词 以s 使全 曲达到 高 潮 。演 唱 的 时候 一定 要 仔细 的把 握 每一 个细 伊 我 f

江定仙的爱国题材歌曲探析——纪念江定仙先生诞辰110 周年

江定仙的爱国题材歌曲探析——纪念江定仙先生诞辰110 周年

0382022·3江定仙(1912—2000)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2年生于武汉,1928年始读于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音乐,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查哈罗夫、黄自等先生系统学习钢琴和作曲,至1934年毕业,为他的音乐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定仙抗战时期曾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任教,1949年后一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任作曲系主任、教授,1961年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年退居二线。

在长达60年的创作与教学生涯中,他不仅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作曲和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如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所说:“江定仙先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第二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可说是我国高等专业音乐学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中的一位重要成员;同时他又是我院作曲系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从教时间最长、学生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位作曲教授,为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①江定仙生于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与董必武、陈潭秋等人是同学和挚友。

江定仙很早就受家庭和老师的影响,奠定了爱国情怀的思想基础。

对此,江定仙本人也曾说过:“由于家庭以及与革命党人的关系,我幼年时就在心底埋下了同情革命的种子。

”②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早年的经历有① 王次炤:《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前言》,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前言”第I 页。

② 江定仙:《悠悠往事堪自慰——江定仙自传》,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第6页。

音乐史学0392022·3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在儿童和少年时期耳濡目染和革命党人的关系,创作倾向很早就在心中扎下了根。

富有时代激情和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谈江定仙的抗战歌曲

富有时代激情和个性特色的艺术创作-谈江定仙的抗战歌曲

Artistic Works of Epochal Fervour and Distinquishing Features--On Battle Songs by Jiang Ding-xia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作者: 戴鹏海
作者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页码: 11-14页
主题词: 个性特色;艺术创作;江定仙;抗战歌曲
摘要:我是唱着老一辈音乐家的歌长大的.是他们的歌引起了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我在被音乐深深打动而真切感悟到音乐的无形力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最初的爱国、民主的启蒙教育和思想熏陶,并且引导我最终走上了以音乐为此生职志的从业之路.江老就是这些音乐家中很重要的一位.。

江定仙教授作品音乐会

江定仙教授作品音乐会

作者: 万方
出版物刊名: 人民音乐
页码: 25-25页
主题词: 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作品;音乐教育家;五十周年;体裁形式;作曲家;艺术歌曲;教授;
钢琴独奏
摘要: <正> 为祝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主任、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定仙教授教学五十周年及七十寿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于1982年12月2日晚举办了江定仙教授作品音乐会。

会上演出了交响诗《烟波江上》(1958年作)、合唱《为了祖国的缘故》(1937年作,田间词)、钢琴独奏《十送红军主题变奏曲》(1963年作)、艺术歌曲《静境》(1933年作,廖辅叔词)、《采桑子》(1978年作,清明诗抄)等各时期、各种体裁形式的作品十多件。

这些作品是江定仙教授多年来于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所写作品的一部分。

它们具有深刻细致的感情、纯熟的技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

音乐会由总政歌舞团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江定仙的艺术歌曲创作摘要江定仙先生是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在他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艺术歌曲始终都是他所挚爱的音乐形式。

他的艺术歌曲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旋律的应用、钢琴的伴奏以及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借鉴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

时至今天,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仍然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江定仙艺术歌曲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江定仙先生的音乐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写作特点也是个性鲜明的。

作为作曲家,江定仙先生非常热心追求在戏剧性抒情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而他所创作的作品也都充分显露了他对自己毕生追求的风格的各种尝试。

江先生这种对于艺术的执着以及敢于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去认真学习与探讨研究。

一江定仙的艺术歌曲创作概览江定仙,湖北武汉人,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早年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被誉为黄自的“四大弟子”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后受聘为终身教授。

江定仙一生创作声乐独唱曲、合唱曲、民歌改编曲、儿童歌曲等声乐作品与钢琴曲、管弦曲一百多首(部);艺术歌曲《岁月悠悠》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曲目。

江定仙于上世纪30年代谱写的艺术歌曲有:《恋歌》(韦丛芜词)、《前途》、《静境》(均廖辅叔词)、《岁月悠悠》(黄嘉漠词)等,这些艺术歌曲在风格上与黄自的艺术歌曲意颇近之,同时也从舒伯特、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中汲取了营养。

其中《前途》一歌,以明快的曲调和活泼的节奏,歌唱了青年的朝气和理想;《静境》一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这些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都写得很细腻。

40年代,江定仙在重庆曾任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编辑、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

1942年,他任教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抗战胜利后迁至南京)。

在这一期间,他创作的作品有钢琴曲《小奏鸣曲》;艺术歌曲《浪》、《树》、《小马》(均艾青词)和《解脱》(宗白华词)等。

在青年学生组织“山歌社”学习和改编民歌热潮的影响下,江定仙也在1945年为康定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编配了钢琴伴奏。

这首伴奏采用简单而富有效果的变奏手法,为原民歌增加了新的色彩,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这一期间,为了教学的需要,他还创作了一些钢琴小曲,如《钢琴小曲三首》、《西洋古风曲二首》等。

新中国诞生之后,江定仙自1950年起,任教于天津任中央音乐学院;1961年任副院长直至1982年退休。

繁重的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占去了江定仙大量的时间,但他仍坚持音乐创作,谱写了声乐作品《在新建设的城市里》(放平词)、《菩萨蛮·黄鹤楼》和《水调歌头·游泳》(均毛泽东词)。

而他的音乐创作也体现出一种音乐学者的特色:技术洗练、逻辑严谨、形式精致完整、情感偏于内向稳重,形成他个人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点。

江定仙无愧是黄自的四大弟子之一。

二江定仙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分析1 现实主义的歌曲选材艺术创作的题材源自社会现实生活,这是现实主义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江定仙的歌曲作品鲜明地显示出这种特征。

抗战爆发后,江先生在国难当头的危急形势下,以创作抗战歌曲为手段,来唤起同胞抗击日寇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七·七事变”的当月,他的第一首抗战歌曲——《打杀汉奸》便随即问世;“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他又创作了《为了祖国的缘故》。

同年在武汉,他未署本名的《流浪之歌》也在1938年1月出版的《战歌》上发表。

此后在重庆的几年间,他还陆续创作了《国殇》、《碧血》、《抗战女工》、《募寒衣》等。

《流浪之歌》是一首独唱歌曲,全曲由两个段落构成。

第一段是抒情的,以三拍子的色彩暗淡的小调性旋律,缓慢地诉说着在强敌入侵下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亲人、流亡他乡的悲痛而又无奈的心情;第二段通过拍子、调性、节奏、速度和体裁的转换、对比,音乐变成了慷慨激昂的进行曲,表达出人们不再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中,而是将悲痛化为对敌人的满腔愤怒,化为与敌人背水一战的强大动力,化为“打回我们的故乡”的坚强意志和斗争决心。

在艺术上,这首歌也颇有特点:一是“离别了我们的故乡”句,用反复咏唱“故乡”一词来表现一唱三叹、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二是“妻和子,爹和娘,可爱的故乡,都隔在天的那一方”句,则用4个由长音隔开的短句和8度的下行大跳来表现回肠欲断、泣不成声的感情状态,收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三是运用了抗战时期歌曲创作中最富于典型意义和时代特征的抒情性与进行曲性两种体裁相并置的手法。

这种并置不仅在结构上成为将全曲划分为两个界限分明的段落的清晰标志,在内容上成为作曲家所要强调的思想结论的鲜明体现,而且使不同体裁的段落之间有着不同的形象特征。

由于后一段的形象是前一段形象的延伸和发展,就像是前一段形象必然派生出来的一样,因此通过这种不同体裁的并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形象的演绎、转换和衍变的进程。

《国殇》是一首悼念抗日阵亡将士的艺术歌曲,是用缩短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写成。

音乐庄严肃穆、感情凝重真挚,并且贯串着情绪的发展。

首段慢起的旋律深沉地呼唤着马革裹尸的英灵的归来;中段融入了进行曲的因素,力度不断加强,情绪也由沉痛的哀悼转化为对用鲜血沐洗出时代的荣光的英灵的赞颂,和对死者化悲痛为力量以继承英灵遗志的激励;末尾再回到首段的情绪,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结束。

抗战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充分反映了江先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一腔赤诚的爱国情怀。

2 旋律:着力塑造歌曲的灵魂江定仙十分重视旋律的作用,他在创作中总是努力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旋律。

在上面谈到的《棉花》中,江先生巧妙地将琴部分的特殊音型和歌曲的曲调这两个各不相同、各具特性的音调有机组合起来,并将它贯穿于整首曲子之中,这样也就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旋律和钢琴伴奏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这一点就可以充分地说明江先生能够从音乐作品的总体情况出发,并十分重视主旋律。

而《棉花》的旋律特点,如果仅从歌曲旋律本身来看,也同样可以肯定是一首成功之作。

下面将试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江先生在旋律上的创造。

艺术歌曲《岁月悠悠》的旋律,本文将只引用它的前半部,也即全曲的第一段。

歌中的主人翁在悠然逸去的岁月中,面对滔滔流水怀念离别而不能再会面的情人,忆起旧时相处的情景,心中无限惆怅和伤感。

歌唱旋律一开始在高音区出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首句以二度、四度、二度连续下行形成的四音短句,犹如对岁月流失无可奈何的一声慨叹。

接着是连续欲扬又抑的旋律进行,刻画了主人翁惆怅满怀的形象。

一直发展到这一段的末句以强烈的歌声倾诉离别之情。

歌曲的后半部分,即第二段,是第一段的重复。

但稍微不同的是,开始的“岁月悠悠”没有按原来的旋律进行,而是移低五度的严格模仿旋律,并且以弱力度演唱,这样就加深了黯然神伤的意境。

其后是原旋律的重复,使原来刻画的感情形象进一步加强。

这是一首具有沁人心肺、艺术力量深刻动人的旋律创作。

根据各种不同内容的艺术表现的需要,江定仙还创造了其他不同的形象特点的旋律。

例如:优美抒情的《春晚》;气势磅礴的《新中华进行曲》;悲壮与昂奋相结合的《国殇》;流丽明快而意气风发的《大庆之歌》;高歌低吟,感慨满怀的《水调歌头·游泳》,等等。

他有许多生动地揭示了歌词内涵的旋律创作,这里不一一列举。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江定仙在创作中紧紧把握住旋律的艺术表现力这一环节,努力为每一首作品塑造一个有特点的、有生命力的灵魂。

3 创造性地发展了钢琴伴奏江定仙在歌曲创作中,十分重视钢琴伴奏部分的作用。

钢琴伴奏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是为了和歌唱旋律作“伴”,而是要发挥塑造音乐形象的功能,和歌唱部分密切结合,共同实现艺术表现的任务。

如《静境》一曲,表现了歌曲主人翁在寂静的环境中思念离别的情人的心情。

因为寂静,所以他听到落叶击窗的声音以为是情人衣裳摩擦的音响;听到曲港中鱼跃声以为是情人的步履声,由于期望的欢乐而产生痛苦。

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是“静”。

因此,伴奏就着意刻画“静”的意境。

在他的另一首歌曲《浪》中,作品表现的对象是拟人化的“浪”:歌颂浪的威力和它永不停息的顽强意志。

伴奏着重刻画浪的翻腾跳跃的动态,而其后的伴奏的变化都在于表现浪的运动的形象。

这是以描绘客观事物形象为主的伴奏手法。

还有《岁月悠悠》,钢琴与歌声有机结合,作为伴奏的钢琴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性,其织体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旋律、和声节奏音型化(16分音符的柱式和弦节奏型)与低音,单独演奏也是一首结构完整的钢琴小曲;另一方面,钢琴与歌唱声部的结合,两者或是横向加减分声,或是纵向游离分叉,或是前后模仿,或是同声“齐唱”,或是烘托、渲染,彼此在若即若离中相互依存,结为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

在另一些作品,如《恋歌》、《水调歌头·游泳》、《解脱》等中,伴奏部分则塑造了一种特定情绪,以烘托或加强歌唱部分的音乐形象。

有一些作品则综合运用不同的伴奏手法来完成伴奏的任务。

如《黄鹤楼》,既有对长江烟雾蒙蒙的景色的描绘,又有一定的情绪渲染和烘托。

总之,江定仙在创作中灵活地运用各种伴奏的手法,使伴奏和歌唱部分融为一体,发挥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的特定作用。

4 注重对民间音乐的挖掘和发展早在40年代,江定仙在国立音乐院执教的时候,就热情支持校中一些青年学生进行收集、研究和改编民歌的活动。

当时以国立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进步学生为主,组织了研究、创作和传播新的民歌“山歌社”。

作为作曲系主任的江定仙,也用自己的行动予以表示,他为康定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四段相同的旋律精心地配置了不同的伴奏,并且在对民族化的和声处理上也作了富于创新精神的探索(如对空五度和弦、平行和弦进行、小七度和弦的广泛运用等)。

他的这些艺术探索不仅使这首民歌改编曲本身成为几十年来闻名中外的独唱歌曲,而且也对研究我国民族风格的多声配置提供了新的经验。

解放后,他有机会接触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歌,听到了许多优秀民歌手动人的演唱,深深地为这些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所吸引,并选择了一些歌曲进行加工、改编。

在他出版的改编民歌集《民歌九首》中,有山西民歌《推炒面》、苗族民歌《桂花开幸福来》、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力!》等歌曲。

这些民族民间的音乐因素,可能在江定仙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但他一贯的坚持民族的审美原则,使他自己的作品始终保持质朴明白、言简意赅、意趣深长而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这一点对于今天我们的艺术歌曲创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提示和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江定仙几乎把一生的精力都用于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上。

作为黄自先生的弟子,从他一生走过的道路来看,他确实是师承了老师的衣钵,也是黄自先生弟子中唯一一个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入到音乐教育中的人。

在江定仙的辛勤培养下,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驰名中外的优秀音乐家,其中不少人还都在各地的音乐协会、音乐院校担任领导职务,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