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合集下载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面对大自然痛苦的呼救,有识之士提出了 “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 积极响应。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我们,更应该 努力学好化学知识,改变现有化学工业的面貌, 为地球的生灵造福!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在材料、生命、能源、环境科学的研究上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 头消除污染
氯 氩
K

Ca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 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 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
3、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了解我国早期的一些重要化 学工艺。
为什么要学化学?
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无
处不在,无时不在。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 的作用。
精彩的物质世界离不开化学:
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 ,形形色色的各种物质
化学应用
在农业方面
农药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是( A.培育新花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C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 2、绿色化学源自指( ) A.颜色为绿色的无害化工产品
B.采用无毒、无害原料,生产出有利环保的产品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原料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
本课重点:
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 规律
化学—研究物质
的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推进了人类的进程
化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课后作业:
背诵和抄写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H 氢 He 氦 Li 锂 Be 铍 B C N 氮 O 氧 F Ne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演示实验、图片展示等,让学生在感受化学魅力的同时,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此外,我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体会到化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掌握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具: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2.结合实验演示: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利用归纳演绎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化学为人类发展服务的观念。
5.教学内容与过程系统完整:本案例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教学内容与过程系统完整。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同时,作业布置和反馈也起到了很好的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核心素养(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

(3)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生活和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教学重点围绕生活中化学的作用、化学发展史,领悟什么是化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3.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2)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

4.教学建议(1)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学科。

(2)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也是你们走进神奇化学世界的引路人,为了祝贺我们在座的同学顺利地由初二荣升初三,我想为大家献上一杯红酒表示我的祝贺。

(演示:清水变红酒。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当你翻开这本崭新的化学教科书时,是否会想: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接下来,我们将打开一扇新的科学大门,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投影展示】教材中P1插图,并设问:图中有哪些事物?【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

或许你们对化学怀有许多疑问和好奇,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消除你们的疑问,领略化学魅力。

【播放录像】“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草地树木、汽车奔驰、高楼入云、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归纳总结】我们看到的多彩物质世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2)掌握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3)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体验化学的魅力。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福祉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及其变化。

2. 化学的特点(1)实验性:化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等方法探究物质及其变化。

(2)实用性: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发展性:化学不断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新规律,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的特点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生产、科技等情境,让学生体验化学的实际应用。

3.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概念,明确化学的研究范围。

3. 探讨化学的特点:通过举例说明化学的实验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4. 展示化学在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际价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究化学在身边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 更加绚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 行都离不开化学。 例如,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 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 用;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 建筑材料;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化学的魔法
纳米铜: 用纳米(1nm=10-9m;1m=1 000 000 000nm)材 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具 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化学的魔法
用隔水透气的高 分子薄膜做的鸟笼
用玻璃钢制成的船体, 比一般的船要软
化学的魔法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
讨论:
1、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化学物品?
2、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中,包含了化学 现象?
3、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化学还可能为我们做 什么?我们可以应用化学,制造出哪些有益的新物 质,说出你想象的新物质将拥有什么特性? 4、和你的同学交流你对化学的认识。
化学的发展
古时代,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 系统的,更多地依赖于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 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 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 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 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 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应用化学,人们可以发现和合成新的物质,改善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手写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手写

九年级上册化学笔记手写一、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的定义。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 例如,研究水(H_2O)的组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研究铁(Fe)的性质,铁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等。

2. 化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化学。

- 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取暖、熟食等)。

- 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近代化学。

-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现代化学。

- 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例如,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和分子的图像。

-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特征: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改变。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石蜡受热熔化等。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铁生锈,铁表面生成红棕色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_2O_3)。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绪言概况绪言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制品,甚至其自身的生存、发育、成长无不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又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等问题。

绪言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详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结出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现象。

3、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课题分析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

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进化学。

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

(二) 核心素养要求1.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2.感悟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格。

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本单元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科学本质”。

要求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特征;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悟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与品格。

2.化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育目标的学科。

本课题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渐实现。

展示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3.教科书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科书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化学,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曾经产生过化学的火花,因此在本课题学习过程中应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件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件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024.9.2
课前一问
提起“化学” 你会想到什么?
化学实验 各种仪器
神奇、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
化学实验
化学用语
各种仪器
生活用品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衣
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和染料

化肥和农药

各种建筑材料

各种燃料
一、化学的作用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化学的发展史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古代化学
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开启了人类最早期 的“化学活动”。
古代化学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 纹彩陶盆
商代四羊青铜方尊
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鈺灯
古代化学
我国是发明陶瓷、冶金、酿造、印染等较早的国家。
练习
1.请用线段分别将以下研究内容与对应的学科燃烧的条件
物理
汽车行驶中的加速
铁制品生锈的原因
生物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蝙蝠是否属于哺乳类
化学
2.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措施能保障人类生存并不断
提高生活质量的是( D )
①生成化肥和农药
②合成药物
③开发新能源
④开发新材料
A.①③④
世界最大口径碳化硅单体反 射镜
国产航空发动机使用了耐高 温、高强度的合金材料
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三、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修改)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修改)

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 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2、认真实验。
•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做实验要注意安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操 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 解,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以防发生危险。
3、会听课,做好笔记。
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
现代:高科技——纳米技术
纳米铜具有超塑 延展性铜纳米结 晶体机械特性惊 人 纳米碳管模型 扫描隧道显微镜
现代化学材料
直径6cm尼龙 绳能 吊起2t的汽车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高分子薄膜 的鸟笼
玻璃纤维增 强塑料
生活
化学 科技
绿色化学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 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 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 现“零排放”。
5.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B ) ①阿伏加德罗 ②门捷列夫 ③道尔顿 ④拉瓦锡 ⑤波义尔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6、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中有许多是由化学 材料制成的,请写出四种化学材料制成的 学习用品的名称:
(1)
笔 书本
;(2) 墨水

(3)
;(4) 橡皮

课后作业: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 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 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绿色食品 :是指无毒无害食品,也不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食品
学习化学的方法
①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②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如何学好化学呢?
1、探究性学习: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列举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化学在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

2.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及其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 采用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火焰、酸碱中和等,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化学的定义:介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3. 讲解化学的研究对象:阐述化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

4. 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食品的防腐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 讲解化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介绍化学在新能源开发、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6. 课堂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化学应用,并进行讨论。

7. 总结:强调化学在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决心。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化学应用的实例,加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七、评价与反馈: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便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初中化学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初中化学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人类古代的化学
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人类古代的化学
“蔡侯纸”的发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中国精美的瓷器
1.英国的__________和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_等科学家共同创立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他们认为:物质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C
巩固练习
3.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 会制造劳动工具
B. 发现和利用火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建立了原子和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三 化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人类古代的化学
化学的历史渊源其实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周期表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疫苗和药物
人类合成物质改变生活
3.现代化学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例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D )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塑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抗冠状病毒药物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例4.化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物质的 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及应用。请指出下列研究涉及 食盐的哪个方面。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____性__质______。 (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________组__成______________。 (3)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_______结_构__________。 (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的物质是什么:___转__化_______。
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未来
绿色化学
学化学有什么用?
小:健康生活、保命防骗 中:文理兼修、功成名就 大:为国铸器、名垂青史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1.勤思——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 2.好问——深化知识的方法;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多练——见多才能识广; 5.实验——是化学的灵魂。
例1 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什么是化学 • 化学的作用 • 化学的发展史 • 怎样学好化学
请根据视频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 化学研究的对象—— 物质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 的一门科学。是从 分子 层次认识物质,
通过 化学 变化创造物质。
不仅研究已存在的物质, 还要创造不存在的物质。
例2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 史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门.道捷尔列夫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B.古时候,人类学会了使用火,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现在,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 学世界进行

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 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回顾,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化学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举例。

2. 化学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意义和价值。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3. 采用历史回顾法,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酸碱中和、燃烧等,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研究内容涉及物质的制备、性质、变化和应用等。

3. 讲解化学在生活和科学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药物、材料等,以及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

4. 讲解化学发展史:回顾化学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化学的起源、重要发现和发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学习化学的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绪言的任务主要是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化学的发展历史等问题展开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生活走进化学。

2.教材内容的有序性分析(1)掌握基本概念。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了解化学的作用。

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3)知道化学的发展历史。

了解从古到今化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

二、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在进入化学课堂以前,学生已经接触到很多化学知识了,但是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很日常的,很零碎的常识,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对化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更多更深的化学知识。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学生虽然已经了解化学的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但是对真正的化学还没有明确的基本概念。

所以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还要对化学有明确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实验等教学方式对化学的概念丰满起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对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2)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3)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难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当你翻开这本崭新的化学课本时,一扇新的科学大门正在徐徐向你打开,在你的脑海中是否已经有对化学科学的认识了呢?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畅言。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制取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2.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自然界中的物质和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

3. 化学的特点:化学具有实验性、理论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4.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医药、食品、能源、材料、环保等领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含义,化学特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化学实验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如医药、食品、能源等,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讲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

3. 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4.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化学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化学在科研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化学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和生产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新版

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新版

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新版一、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的定义。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 例如,研究水(H₂O)的组成,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研究铁(Fe)生锈的变化规律等。

2. 化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我国古代的陶瓷、青铜器、造纸、火药等都是化学工艺的伟大成就。

- 近代化学: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现代化学:在纳米技术、绿色化学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没有变化。

-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铁生锈,铁(Fe)与空气中的氧气(O₂)、水(H₂O)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₂O₃·xH₂O)。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同时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燃烧会放出热量。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H₂+O₂ =点燃= 2H₂O)。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等,蜡烛是白色固体,质地较软。

- 点燃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最热,内焰较暗,焰心温度最低。

九年级化学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九年级化学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同图片组成的动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教学反思:通过化学故事的引领,揭开了学生的化学之旅。

课程内容选取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显示了化学的另一面,很自然的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善待环境,知晓和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

这种教学处理对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现代公民的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

重点突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密切性,即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在人类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充斥着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各各方面。

资源:1. /view/2426824.htm2. /forumdisplay.php?fid=1133. /z/Prestige/4. 中国知网/Article/CJFDTotal-GJZW199107021.htm5./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B%AF%B9 %A4%B3%A7%B1%AC%D5%A8。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九年级化学的绪言部分,我们迎来了化学这一全新的学科领域。

该绪言章节的主题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它为我们揭示了化学的神奇魅力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绪言部分主要围绕“什么是化学”和“化学的作用”两大核心问题进行阐述。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化学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药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这些实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材还介绍了化学的基本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支撑。

通过绪言部分的介绍,学生可以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材还强调了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它指出,化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科学。

通过化学研究,我们可以探索物质的奥秘,创造新的物质和材料,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紧密的联系使得化学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只是在小学科学或初中物理课程中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对于化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和片面。

因此,在绪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和实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在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时,我们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绪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和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C ) (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D)英国科学家 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5.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D ) A.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 B.“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 6.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请你 举出一项对当今人类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化学研究成果: 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农作物丰收,解决 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
耐高温纤维制成的消防人员的服装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的破冰斧
镍钛记忆合金“花瓣”在相应的温度下慢慢绽 放
纳米(10-9米)化学:
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 质。例如,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 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最近,法国 国家科研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平均体积仅为 80纳米的铜纳米结晶体机械特性惊人,强度 不仅比普通铜高3倍,且形变非常均匀,没 有明显的区域性变窄现象。这是科学家首次 观察到物质如此完美的弹塑性行为。铜纳米 晶体的这种机械特性为制造常温下的弹性物 质开辟了光明前景。
三、化学发展史简介: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1.古代:发现和利用火→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 制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铁 器、纸、火药、酒、染料等)
发现和利用火
图1-2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陕西省西安半坡遗 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1.钾2.钙3.钠4.镁5.铝6.锌 7.铁8.锡9.铅10.氢11.铜 12.汞 13.银 14.铂 15.金 16.钡 17.锰
默写几种元素符号:
1.钾 5.锌 9.氯
1.K 5.Zn 9.Cl
2.钠 6.硅 10.氩
3.镁 4.铝 7.磷 8.硫
2.Na 3.Mg 4.Al 6.Si 7.P 8.S 10.Ar
绪言 化学使世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本P1~P4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体会化学与人 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 自然科学。 3.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 4.了解绿色化学。
小组讨论:
火能干什么?
绿色化学:
你知道什么叫绿色化学?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 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 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产品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人体 健康。
所以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近 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 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学习化学,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可以明白 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控制化学变化, 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2.学习化学,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 物质,还可以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并不存在 的新物质。 3.学习化学,也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进一步研 究其它自然科学。
4.学习化学,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 的作用。
冲过大气层的回收舱
水中的小鸟
直径6 mm的尼龙绳能 吊起质量为2 t的汽车
宇航服
用隔水透气的高分 子薄膜做的鸟笼
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 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初三阶段,我将与大家 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魅力。
化学使世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建筑材料
化学药品
塑料制品
烟花材料
图1-4越王勾践青铜剑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 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 (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 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 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 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 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 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 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 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 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 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 的11道同心圆圈。
医成纤维)
一、化学的作用
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 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 要的作用。 1.工业生产离 不开化学。
钢铁工业
汽车工业(钢铁、橡胶)
2.农业生产离 不开化学。
9.“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 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B ) A.加工成精饲料 B.就地焚烧 C.发酵后作农家肥 D.制造沼气 10.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食 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 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 品的是( D ) A.菜油 B.面粉 C.海带 D.食醋
本课题知识小结
所属范围 自然科学
由元素
化 学 研究对象

组成 结构 性质
由分子、或原子、 或离子构成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质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
看谁会做中考题
1.较早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的科学家是( A ) A.拉瓦锡 B.普里斯特里 C.舍勒 D.拉姆塞
2.19世纪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A )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B.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 C.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D.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3.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C) A.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B.质量守恒定律的确定 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 D.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近代:由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原子和分子学说— —化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近代,道尔顿(英 国科学家)和阿伏加 德罗(意大利物理学 家、化学家)等科学 家的研究,得出了一 个重要结论:物质是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 的基础。这就是分子 原子论,这是近代化 学的基础。
默写几种元素符号:
1.氢 2.碳 3.氧 4.氮 5.铁 6.铜 7.铝 8.钙
1.氢
H C O N
5.铁 Fe
2.碳
3.氧 4.氮
6.铜 Cu
7.铝 Al 8.钙 Ca
默写几种元素符号:
1.氢2.氦 3.锂 4.铍 5.硼 6.碳 7.氮 8. 氧 9.氟 10.氖 11.钠 12.镁13.铝14.硅15.磷 16.硫 17.氯 18.氩
火能给人类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能量、 带来进步……,火与许多化学知识有关。
趣味实验:
利用聚硅氧烷(牌号为 RTV615)制成的隔热板,能阻 隔2 200 ℃的高温,使这只小猫 受到保护,能安然无恙地站在 上面。这种材料是一种透明橡 胶,具有隔绝强热功能。类似 的聚硅氧烷已经用于大空船的 隔热屏,它能耐太空船重返大 气层时所产生的8 300 ℃的高 温达三分钟之久。
7.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从 提高生活水平出发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最重要,也有人认为 保护环境才是最重要。题中漫画反映的观点是(A ) A.经济比环保重 B.环保比经济重 C.经济与环保等重 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
8.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 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 C ) 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B.在郊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C.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
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
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
化学实验室
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燃烧的本质
扫描隧道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用于测定晶体结构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 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 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五、如何学好化学呢?
1.先预习,后听课,做好笔记。要带着问题听课, 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的同 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 要学会巧妙地完整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 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 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 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淆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 2.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 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 验现象。做实验要注意安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操作 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严格按 照操作步骤操作,以防发生危险。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 家、化学家 阿佛加德罗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律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 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 律可循。
门捷列夫
3.现代:进入纳米(10-9米)化学、绿色化学。
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 物质生活。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中能够进行 积极思 考,课后对自己进行每节课的评价,能进行反思和总结。
4、培养自己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
5、强化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 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记忆的新东西太多, 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 式、基本的概念和定律等。不仅能听懂,还要在理解的 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 深理解。 6、要善于交流,敢于提问,独立完成作业。解题时 要讲究格式,注意规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