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温度前馈控制

合集下载

第8-6章前馈控制系统

第8-6章前馈控制系统

+ Y=T2
例:加热炉出口温度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原油
燃料
8.6.3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
1)干扰幅值大而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仅采用反馈 控制达不到要求的对象。 2)主要干扰是可测而不可控的变量。 3)当对象的控制通道的惯性和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 控制质量差时,可引入前馈控制。
4)当工艺上要求实现变量间的某种特殊的关系,而需要通 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实现控制时,可以引入前馈控制。
过程控制
8. 6 前馈控制系统
6.2前馈控制
8.6.1 概述 8.6.2 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 8.6.3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
8.6.1 概述
反馈控制特点(例: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蒸汽
Q1:冷物料流量 pD :蒸汽压力
TC
pD , Q2 Q1,T1 T2 给定值 偏差
T1:冷物料温度 T2:热物料温度
换热器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W
ff
(S )
W PD ( S ) W PC ( S )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现完 全补偿与开环前馈比较前 馈控制器传函相同。
Q1 前馈-反馈控制原理方块图
Wff(S)
+
WPD(S) WPC(S)
+ T 2
T1i
-
WC(S)
前馈-反馈控制方框图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优点: 1、只需对主要的干扰进行前馈补偿,其它 干扰可由反馈控制予以校正; 2、反馈回路的存在,降低了前馈控制模型 的精度要求,为工程上实现比较简单的通用 模型创造了条件; 3、负荷变化时,模型特性也要变化,可由 反馈控制加以补偿,因此具有一定自适应能 力。

前馈控制系统共80页

前馈控制系统共80页

T
检测变送
检测变送
31
前馈控制的选用与稳定性
实现前馈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扰动量的可测及 不可控性
(1)可测:扰动量可以通过测量变送器,在 线地将其转换为前馈补偿器所能接受的信号。
(2)不可控:扰动量与控制量之间的相互独 立性,即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与扰动通道的 传递函数无关联,从而控制量无法改变扰动 量的大小。
8
(1)可测:扰动量可以通过测量变送器,在 线地将其转换为前馈补偿器所能接受的信号。
(2)不可控:扰动量与控制量之间的相互独 立性,即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与扰动通道的 传递函数无关联,从而控制量无法改变扰动 量的大小。
9
前馈控制的局限性 完全补偿难以实现:扰动通道和 控制通道的数学模型很难准确求 出;即使求出,工程上难以实现。 只能克服可测不可控的扰动
1
具有滞后特性,适合 于控制通道滞后小于 干扰通道滞后
1
Kf
t
38
实现办法
G ff
(s)
GPD (s) GPC (s)
-K f
T1s 1 1 T2s 1 1
1 s
2
1 s
2
上式中的各环节可以用 标准仪表(标准模块)
实现;也可以用比值器 、加法器和一阶惯性环
节或一阶微分环节实现 ;也可以用计算机程序
GC (s)
GP (s)
e s
Y (s)
经过预估补偿,闭环传递函数特征方 程消去了es,消去了纯滞后对系统控 制品质的影响,系统品质与无纯滞后 完全相同。至于分子中的es仅仅将控
制过程曲线在时间轴上推迟一个。 49
Smith补偿的实现
用近似数学模型模拟纯滞后环节—帕德 一阶和二阶近似式

5.前馈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自动化)

5.前馈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自动化)
FC
蒸汽 HV, RV 工艺介 质
稳态工作点:T1=20℃, RF=10 T/hr,RV=2T/hr, Kv=800,T2=180℃。 假设:T2温度测量变送的量 程为100-300℃,RV和RF的 量程分别为0 ~ 5 T/hr和0 ~ 25 T/hr。
cp, RF , T1 冷凝液
T2
换热器的线性前馈控制
结论

引入前馈控制的可能应用场合:
常规反馈控制系统难以满足要求; 干扰可测。 主要被控量不可测

应用前馈控制的前提条件:
主要干扰可测; 调节阀与被测干扰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干扰通道的响应速度比控制通道慢,至少应接近; 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动态特性变化不大。

副变量需要满足:
快速反应主要干扰的影响 干扰对副、主变量的影响具有因果关系 调节阀对副、主变量的影响具有因果关系
NO!
无法采用串级控制!
换热器的前馈控制方案
蒸汽 FF
HV, RV
工艺 介质
RF
cp, RF , T1
凝液
T2
前馈控制的思想
D1 前馈 控制器 对象 y Dn
u
D1,……,Dn为 可测扰动;u,y 分别为被控对象 的操作变量与受 控变量。
换热器反馈控制系统举例
(参见模型…/FFControl/ExHeaterPID.mdl)
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1
(参见模型…/FFControl/ExHeaterFFC_PID1.mdl)
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2
(参见模型…/FFControl/ExHeaterFFC_PID2.mdl)
前馈+反馈控制的仿真
6.3s 1 % GFF ( s) 0.975 exp 0.3s 3s 1 %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

3 10s+1 Transfer Fcn4 Transport Delay2 Scope Random Number
Disturbance
Output
Random Number
2.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FFC-FBC)
Disturbance
Out
-2.5 Km Transfer Fcn2 5s+1 8s+1 Transport Delay1 2 5 Constant PID PID Controller 5s+1 Transfer Fcn1 Transport Delay 3 10s+1 Transfer Fcn4 Transport Delay2 Scope R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m Number 5 8s+1
3.前馈控制的局限 (1)完全补偿难以实现 因为: 1)不容易准确掌握过程扰动通道特性 Wf(s)及控制通道特性Wo(s) ,故前馈模型 Wm(s)难以准确获得。 2)即使前馈模型Wm(s)能准确求出,有 时工程上也难以实现(必须采用计算机)。 (2)只能克服可测不可控的扰动,无法对每 一种干扰都施以前馈控制。
b
Y1 (s) W f (s)+Wm(s)W01 (s)Y2 (s)/X 2 (s) = F1 (s) 1+WC1 (s)W01 (s)Y2 (s)/X 2 (s)
• 补偿条件:
Wm(s) = W f (s) WO1 (s)Y2 (s)/X 2 (s)
当副回路的工作频率远大于主回路 工作频率时,副回路是个快速随动系统, 其闭环传递函数 Y2(s) / X2(s)≈1 则 Wm(s) = - W f (s)
①单回路 ②欠补偿 ③过补偿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前馈-反馈控制的对比1、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属于负反馈的闭环控制一般定值控制系统就是按照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的偏差进行调节,属于闭环负反馈调节。

其特点就是在被控变量出现偏差后才进行调节;如果干扰已经发生而没有产生偏差,调节器不会进行工作。

因此反馈控制方式的调节作用落后于干扰作用。

前馈调节就是按照干扰作用来进行调节的。

前馈控制将干扰测量出来并直接引入调节装置,对于干扰的克服比反馈控制及时。

现在以换热器控制方案举例,直观阐述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方案反馈控制方案2、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干扰量,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被控变量在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被控变量,而单纯的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干扰量。

3、前馈控制需要专用调节器,反馈控制一般采用通用PID调节器反馈调节符合PID调节规律,常用通用PID调节器、DCS等或PLC控制系统实现。

前馈调节使用的调节器就是就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来确定调节规律的前馈调节器。

4、前馈控制只能克服所测量的干扰,反馈控制则可克服所有干扰前馈控制系统中若干扰量不可测量,前馈就不可能加以克服。

而反馈控制系统中,任何干扰,只要它影响到被控变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

5、前馈控制理论上可以无差,反馈控制必定有差反馈调节使系统达到动态稳定,让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附近动态变化,却不能使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不动。

前馈调节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6、前馈控制的局限性A、在生产应用中各种环节的特性就是随负荷变化的,对象动态特性形式多样性难以精确测量,容易造成过补偿或欠补偿。

为了补偿前馈调节的不准确,通常将前馈与反馈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B、工业对象存在多个扰动,若均设置前馈控制器,那设备投资高,工作量大。

C、很多前馈补偿结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检测手段。

D、前馈控制受到前馈控制模型精度限制。

E、前馈控制算法,往往做近似处理。

前馈控制选用原则1、系统中存在频率高、幅度大、可测量而不可控的扰动时,可选用前馈控制。

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引言前馈控制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都属于单回路控制系统,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

诸如前馈控制能根据干扰值的大小在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之前进行控制,使被调量始终保持在给定值上,但这种控制方式也存在局限,首先表现在前馈控制系统中不存在被调量的反馈,即对于补偿的结果没有检验手段。

反馈控制是根据被调量与给定值的偏差值来控制的,反馈系统的特点是在干扰作用下,必须形成偏差才能进行调节(或偏差即将形成),如果干扰已经发生,而被调参数还没变化时,调节器是不会动作的,即反馈控制总是落后于干扰动作,因此称之为不及时控制。

因此把它们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能把前馈与反馈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前馈调节控制及时的优点,又能保持反馈控制对各种扰动因素都有抑制作用的长处,较好地解决了控制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仿真可以得出这种系统既能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又有较好的抗扰性能。

本设计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原始数据补偿传函,然后利用衰减曲线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最后在系统动态Simulink结构图和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得出曲线和相应的结论。

第一章概述1.1自动控制系统的简介1.1.1绪论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产品满足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经济,这就要求生产过程在预期的工况下进行。

但是,生产过程往往受到各种扰动而偏离正常工况,必须通过自动控制随时消除各种干扰,保证正常运行。

更为严重的是有时自动控制系统本身也要发生故障,这就要求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并加以保护。

因此,现代的自动控制系统往往包含自动保护、自动检测、自动报警、顺序控制等内容。

有时,它们有机的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确保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

1.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被调量与其给定值之间的偏差进行调节,最后达到减小或消除偏差,简单说就是“按偏差调节”。

为了取得偏差信号,必须要有被调量测量值的反馈信号,因而将系统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1-1所示。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精编版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精编版

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前馈-反馈控制的对比1、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属于负反馈的闭环控制一般定值控制系统是按照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的偏差进行调节,属于闭环负反馈调节。

其特点是在被控变量出现偏差后才进行调节;如果干扰已经发生而没有产生偏差,调节器不会进行工作。

因此反馈控制方式的调节作用落后于干扰作用。

前馈调节是按照干扰作用来进行调节的。

前馈控制将干扰测量出来并直接引入调节装置,对于干扰的克服比反馈控制及时。

现在以换热器控制方案举例,直观阐述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方案反馈控制方案2、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干扰量,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被控变量在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被控变量,而单纯的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干扰量。

3、前馈控制需要专用调节器,反馈控制一般采用通用PID调节器反馈调节符合PID调节规律,常用通用PID调节器、DCS等或PLC控制系统实现。

前馈调节使用的调节器是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来确定调节规律的前馈调节器。

4、前馈控制只能克服所测量的干扰,反馈控制则可克服所有干扰前馈控制系统中若干扰量不可测量,前馈就不可能加以克服。

而反馈控制系统中,任何干扰,只要它影响到被控变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

5、前馈控制理论上可以无差,反馈控制必定有差反馈调节使系统达到动态稳定,让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附近动态变化,却不能使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不动。

前馈调节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6、前馈控制的局限性A、在生产应用中各种环节的特性是随负荷变化的,对象动态特性形式多样性难以精确测量,容易造成过补偿或欠补偿。

为了补偿前馈调节的不准确,通常将前馈和反馈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B、工业对象存在多个扰动,若均设置前馈控制器,那设备投资高,工作量大。

C、很多前馈补偿结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检测手段。

D、前馈控制受到前馈控制模型精度限制。

E、前馈控制算法,往往做近似处理。

前馈控制选用原则1、系统中存在频率高、幅度大、可测量而不可控的扰动时,可选用前馈控制。

7前馈控制系统

7前馈控制系统

R(s)
+
Gc(s)
Gv(s)
Go(s)
Y(s)
Gm(s)
优点:按偏差进行调节,不考虑干扰类型。 优点:按偏差进行调节,不考虑干扰类型。 反馈控制特点 缺点:信号传递周期长,控制不及时, 缺点:信号传递周期长,控制不及时, 控制质量较差。 控制质量较差。
第7章 前馈控制系统
7.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如果要实现对扰动F(s)的完全补偿,则 GPD ( s) + G ff ( s)GPC ( s) = 0 如果要实现对扰动 的完全补偿, 的完全补偿 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GPD ( s) G ff ( s) = − GPC ( s)
第7章 前馈控制系统
7.2 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 前馈 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 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 (1)对被控参数影响最显著的主要扰动由前馈进行补偿,而其余 )对被控参数影响最显著的主要扰动由前馈进行补偿, 次要的扰动可依靠反馈来克服, 次要的扰动可依靠反馈来克服,从而保证了被控参数最终等 于给定值的要求。 于给定值的要求。 (2)由于反馈回路的存在,降低了对前馈控制模型的精度要求, )由于反馈回路的存在,降低了对前馈控制模型的精度要求, 为工程上实现比较简单的通用型模型创造了条件。 为工程上实现比较简单的通用型模型创造了条件。 (3)负荷或工况变化时,模型特性也要变化,可由反馈控制加以 )负荷或工况变化时,模型特性也要变化, 补偿,因此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补偿,因此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7.2 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
换热器静态前馈控制
Fs = kF (θ 2 r − θ1 )
静态前馈补偿器 θ 2r Fs
+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单纯的前馈控制一般不宜采用。在实 际生产中往往同时存在若干扰动,采用前馈控制,需对每个扰动 都使用一套测量变送器和一个前馈控制器,这使得系统庞大且复 杂,并且有的扰动还无法在线测量,这些因素限制了前馈控制的 应用范围。
为解决前馈控制上述局限,工程上将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结合 起来。发挥前馈控制能及时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又保 持了反馈控制能克服多个扰动影响,同时降低了系统对前馈补偿 器的要求,使其在工程上便于实现。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Gff
+
TC
FS
F
θ1
图上.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馈控制器
+ — —
执行器 测量、变送
对象
Wff(s)
f
Wd(s)
r _
Wc(s)
y
Wv(s)
Wo(s)
Wm(s)
前馈控制器应用场合
(1)干扰幅值变化大且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仅 采用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的对象。 (2)主要干扰是可测而不可控的变量。 (3)当对象的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较长、反馈控制不及时, 可采用前馈或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
limy(t)0 (f(t)0)
t
静态前馈系统就属于此类系统,其控制规律为
Wff
(s)

Wd (s) Wo(s)
这是一个比例环节,它是前馈控制中最简单的形式。
2 动态前馈控制系统
当工艺上对控制精度要求高,其他控制方案难以满足时,且存 在一个“可测不可控”的主要扰动时,可考虑使用动态前馈控制 方案。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原理
所谓前馈控制,它是与反馈控制相对而言的。反馈控制是在 系统受到扰动,被控量发生偏差后再进行控制,而前馈控制的基 本思想就是根据进入过程的扰动量(包括外界扰动和设定值变 化),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使被控量不发生偏差。

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加热炉的温度控制。

这种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加热炉的温度控制精度,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将对这种控制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它通过测量输入信号的变化,提前对输出信号进行控制,以达到减少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

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前馈控制系统可以用来提前控制加热炉的输出,以达到防止因外部干扰引起的温度波动。

前馈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前馈控制器,它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加热炉的输出。

前馈控制器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变化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二、串级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系统,它由两个控制器串联组成,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输入。

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串级控制系统可以用来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串级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两个控制器,一个是内环控制器,另一个是外环控制器。

内环控制器根据加热炉的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异,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加热炉的输出。

外环控制器则根据加热炉的输出和目标值的差异,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调整内环控制器的设定值。

三、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结合了前馈控制系统和串级控制系统的优点,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加热炉前馈-串级控制系统中,前馈控制器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变化进行预测,提前控制加热炉的输出。

串级控制器则通过内环控制器和外环控制器的串联,实现对加热炉温度的精确控制。

具体来说,前馈控制器根据加热炉的输入信号(如燃料流量、空气流量等)的变化,预测出加热炉的温度变化趋势,并提前调整加热炉的输出。

然后,内环控制器根据加热炉的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异,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加热炉的输出。

同时,外环控制器根据加热炉的输出和目标值的差异,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调整内环控制器的设定值。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前馈反馈控制的对比1、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属于负反馈的闭环控制一般定值控制系统是按照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的偏差进行调节,属于闭环负反馈调节。

其特点是在被控变量出现偏差后才进行调节;如果干扰已经发生而没有产生偏差,调节器不会进行工作。

因此反馈控制方式的调节作用落后于干扰作用。

前馈调节是按照干扰作用来进行调节的。

前馈控制将干扰测量出来并直接引入调节装置,对于干扰的克服比反馈控制及时。

现在以换热器控制方案举例,直观阐述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方案反馈控制方案2、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干扰量,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被控变量在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被控变量,而单纯的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干扰量。

3、前馈控制需要专用调节器,反馈控制一般采用通用PID 调节器反馈调节符合PID调节规律,常用通用PID调节器、DCS等或PLC控制系统实现。

前馈调节使用的调节器是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来确定调节规律的前馈调节器。

4、前馈控制只能克服所测量的干扰,反馈控制则可克服所有干扰前馈控制系统中若干扰量不可测量,前馈就不可能加以克服。

而反馈控制系统中,任何干扰,只要它影响到被控变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

5、前馈控制理论上可以无差,反馈控制必定有差反馈调节使系统达到动态稳定,让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附近动态变化,却不能使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不动。

前馈调节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6前馈控制的局限性A、在生产应用中各种环节的特性是随负荷变化的,对象动态特性形式多样性难以精确测量,容易造成过补偿或欠补偿。

为了补偿前馈调节的不准确,通常将前馈和反馈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B、工业对象存在多个扰动,若均设置前馈控制器,那设备投资高,工作量大。

C、很多前馈补偿结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没有检测手段。

D前馈控制受到前馈控制模型精度限制。

E、前馈控制算法,往往做近似处理。

1、系统中存在频率高、幅度大、可测量而不可控的扰动时,可选用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是测取进⼊过程的⼲扰(包括外界⼲扰和设定值变化),并按其信号产⽣合适的控制作⽤去改变操纵变量,使受控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

图2.4-1物料出⼝温度θ需要维持恒定,选⽤反馈控制系统。

若考虑⼲扰仅是物料流量Q ,则可组成图2.4-2前馈控制⽅案。

⽅案中选择加热蒸汽量s G 为操纵变量。

图2.4-1 反馈控制图2.4-2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的⽅块图,如图2.4-3。

系统的传递函数可表⽰为:)()()()()(1S G S G S G S Q S Q PC ff PD +=(2.4-1)式中)(s G PD 、)(s G PC 分别表⽰对象⼲扰道和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s G ff 为前馈控图2.4-3 前馈控制⽅块图制器的传递函数。

系统对扰动Q实现全补偿的条件是:)(≠sQ时,要求0)(=sθ(2.4-2)将(1-2)式代⼊(1-1)式,可得)(s Gff =)()(SGSGPCPD-(2.4-3)满⾜(1-3)式的前馈补偿装置使受控变量θ不受扰动量Q变化的影响。

图2-4-4表⽰了这种全补偿过程。

在Q阶跃⼲扰下,调节作⽤cθ和⼲扰作⽤dθ的响应曲线⽅向相反,幅值相同。

所以它们的合成结果,可使θ达到图2.4-4 前馈控制全补偿⽰意图理想的控制连续地维持在恒定的设定值上。

显然,这种理想的控制性能,反馈控制系统是做不到的。

这是因为反馈控制是按被控变量的偏差动作的。

在⼲扰作⽤下,受控变量总要经历⼀个偏离设定值的过渡过程。

前馈控制的另⼀突出优点是,本⾝不形成闭合反馈回路,不存在闭环稳定性问题,因⽽也就不存在控制精度与稳定性⽭盾。

1.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较图 2.4-5 反馈控制⽅块图图2.4-6 前馈控制⽅块图由以上反馈控制系统与前馈控制系统⽅块图可知:1)前馈是“开环”,反馈是“闭环”控制系统从图上可以看到,表⾯上,两种控制系统都形成了环路,但反馈控制系统中,在环路上的任⼀点,沿信号线⽅向前⾏,可以回到出发点形成闭合回路,成为“闭环”控制系统。

24.第六章2-前馈

24.第六章2-前馈
前馈控制器 扰动
控制变量
过程 被控变量

换热器的前馈控制
F G ff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比较。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比较。
(书150页图7-1) 150页图7 页图
前馈控 制装置 s
F
θ2
θ1
出口温度
进料流量 进口温度
被控变量: 物料的出口温度。 被控变量: 物料的出口温度。 操作变量: 加热蒸汽量。 操作变量: 加热蒸汽量。 扰动量: 物料流量, 扰动量: 物料流量,
2、不变性原理 不变性原理
系统对干扰实现完全补偿的条件是 系统对干扰实现完全补偿的条件是 完全补偿的条件 F(s) ≠ 0 于是得 G (s) =
ff

Θ1 ≡ 0
/
G (s)
PC
-
G (s)
PD
所以, 所以,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为对象的干扰通道于控制通道 之比,负号表示控制作用与干扰作用方向相反。 之比,负号表示控制作用与干扰作用方向相反。
ffkff进料流量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制装置换热器的前馈控制系统二静态前馈控制静态前馈控制器kff的确定ffkffkpckpd反馈控制系统由于加入了反馈回路简化了原系统只需对主干扰进行前馈补偿其他可由反馈解决反馈的存在降低了系统的精度要求为实现较简单的模型创造了条件当条件变化时模型特性也要变可以通过反馈加以补偿因此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前馈反馈控制的优点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控制器反馈控制器c1测量扰动的感测元件用于前馈控制测量过程输出量的感测元件用于反馈控制给定值环节执行器过程前馈反馈的闭环过程1闭环响应的稳定性由特征方程的根决定
G (0)
ff
= -
K ff GPc (0)
= - G (0) / PD = -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冷凝液
换热器工艺流程
热流体 F2,T2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指在被控变量偏离给定源自后,依据偏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补偿 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
蒸汽
TC 设定温度T0
P0,BF1 s TT
B2
冷流体 F1,T1
冷凝液
热流体 F2,T2
换热器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的特点
偏差
- 设定值
反馈控制器
执行器
Go(t)
前馈控制器模型为:
前馈模型框图
G
ff
(t)

-
Gf Go
(t() 全补偿条件) (t)
X(t):扰动量输入;Y(t):被控量输出
Gf(t):扰动通道传递函数; Gff(t):前馈控制器传递函数(包括测量部分) Go(t):控制通道传递函数(包含执行器)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的缺点
补偿效果无法检验。 控制精度不高,受负荷和工况等因素影响。 若系统存在多个扰变量,需设置多个前馈控制通道,投资费用和维护量大。
系统负荷变化时,模型特性会发生变化,可由反馈系统加以补偿,因此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
Gff Fs
SP2 FC
B1
X
B2
TC SP1
Y
换热器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
主回路通过温度调节器TC保证出口温度保持在设定值,副回路 通过流量调节器FC调节蒸汽流量以克服蒸汽带来的扰动。
➢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的特点
Gb(t):副回路反馈传递函数
Gff(t)
SP1
-
- Gc(t) SP2
Gb(t)

Go(t)

前馈-串级模型框图

换热器温度反馈控制系统

换热器温度反馈控制系统

目录目录 (1)1绪论 (3)1.1换热设备的概述 (3)1.1.1设备的分类 (3)1.1.2换热设备的换热目的 (3)1.2换热器应用及发展 (3)1.3设计任务 (4)2换热器温控系统控制方案设计与论证 (5)2.1 课程设计的方案论证 (5)2.2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及框图 (5)2.3变量选择 (6)2.4工作原理及实现功能 (6)2.4.1系统工作原理 (6)2.4.2系统实现的功能 (7)3被控对象特性分析 (8)3.1数学模型概述 (8)3.2建模方法 (8)3.3测试法建模 (8)3.4换热器测试法建模 (9)4系统硬件设计 (10)4.1 温度变送器 (10)4.2 执行器(调节阀) (11)4.3调节器 (12)4.3.1调节器的选型 (12)4.3.2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14)4.4系统组成 (14)4.4.1原件清单 (14)4.4.2系统配接图 (14)5控制规律选择及系统仿真 (16)5.1调节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16)5.2控制参数整定 (17)总结 (18)参考文献 (19)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0)1绪论1.1换热设备的概述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

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制药、机械、食品、加工、动力以及原子能工业部门当中。

通常,在某些化工厂的设备投资中,换热器占总投资的30%;在现代炼油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40%以上;在海水淡化工业生产当中,几乎全部设备都是由换热器组成的。

换热器的先进性、合理性和运转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

1.1.1设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换热器可以分为四类: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

按照传热原理和实现热交换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间壁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冷热流体直接接触)、有液态载热体的间接式换热器四种。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的最为广泛。

换热器温度控制方案

换热器温度控制方案

换热器温度控制方案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换热器的效率和安全性,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换热器温度控制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案——比例控制。

比例控制是通过调节冷却介质流量或加热介质流量的比例来控制换热器的温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易于实施。

然而,由于比例控制只能调节流量,而不能对介质的温度进行直接控制,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精确控制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控制换热器温度,反馈控制是一种更高级的控制方案。

反馈控制是通过测量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加热或冷却介质的流量。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然而,反馈控制需要实时监测和计算,对硬件和算法要求较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除了比例控制和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案。

前馈控制是提前根据进口温度和流量变化预测出口温度的变化,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种方法可以在温度变化前就采取控制行动,提前消除变化带来的影响。

前馈控制在应对外部扰动和预测未来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由于前馈控制无法准确预测所有变化情况,仍然需要与反馈控制结合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也为温度控制带来了新的方案。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算法可以实时学习和优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在保证温度稳定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自适应能力。

此外,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也为温度控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使得控制更加精确和可靠。

综上所述,换热器温度的控制方案多种多样,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在选择控制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控制精度要求和系统复杂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会出现更多高效、智能的控制方案,为换热器温度控制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引言 (2)2 设计任务与方案分析 (2)2.1 设计任务 (2)2.2 方案分析 (2)3 建模分析 (3)3.1 换热器的静态特性分析 (3)3.2 换热器的静态放大系数 (4)3.3 被控过程分析 (5)4 前馈控制器的设计 (6)4.1 前馈控制通用模型分析 (6)4.2 静态前馈控制器的设计 (7)4.3前馈控制的动态补偿 (8)5 调节阀和检测变送元件介绍 (9)5.1 调节阀的选择 (9)5.2 温度变送器 (10)5.3 流量传感器 (10)6 参数整定及系统实现 (11)6.1 静态工作点 (11)6.2动态补偿参数的整定 (11)7 小结体会 (13)8 参考文献 (14)换热器温度前馈控制1引言换热器作为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单元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轻工、机械、冶金、交通、制药等工程领域中。

据统计,在现代石油化工企业中换热器投资约占装置建设总投资的 30%~40%;在合成氨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设备总台数40%。

由此可见,换热器对整个企业的建设投资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化工生产中所指的换热器,常指间壁式换热器,它利用金属壁将冷、热两种流体间隔开,热流体将热传到避面的一侧(对流传热),通过间壁内的热传导,再由间壁的另一侧将热传递给冷流体,从而使热物流被冷却,冷物流被加热,满足化工生产中对冷物流或热物流温度的控制要求。

目前,换热器控制中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PID控制,以加热(冷却)介质的流量作为调节手段,以被加热(冷却)工艺介质的出口温度作为被控量构成控制系统,对于存在大的负荷干扰且对于控制品质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多采用加入负荷干扰的前馈控制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本文就通过对干扰的分析,重点阐述前馈对于干扰的控制作用。

2 设计任务与方案分析2.1 设计任务本文以用蒸汽液化给工艺介质加热为代表介绍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针对工艺介质出口温度的主要干扰进行分析,并对扰动实施前馈控制以达到扰动补偿的目的。

具体要求为:扰动分析,扰动补偿中的变送器选择、执行器选择、控制器控制方案选择和参数整定并进行系统仿真。

充分利用前馈控制的在扰动对控制过程影响之前就加以抑制的特点达到控制温度要求,避免较大超调的要求。

2.2 方案分析前馈控制的特点是扰动补偿。

在扰动还未影响输出以前,直接改变操作变量,以使输出不受或少受外部扰动的影响。

这就是前馈控制的思想。

对于换热器控制系统为什么采用前馈控制策略而不采用单回路的反馈控制方案呢?这要从换热器温控系统的特点来看。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个大惯性、时间滞后、非线性的系统。

如果采用简单的反馈回路控制,滞后和超调会比较大,不能适应工程的需要。

而前馈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换热器温控系统中存在着经常变动、可测而不可控的扰动,反馈控制难以克服扰动对被调量的影响,这时可引入前馈控制以改善控制品质。

在蒸汽加热器系统中,如果对工艺介质流量波动要求较高,采用前馈控制方案也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下图就是当蒸汽加热温控系统的前馈控制策略。

只要控制器参数整定合适就可以降低乃至避免该扰动对被控液体出口温度的影响。

图2-1 蒸汽加热器前馈控制系统原理图3 建模分析3.1 换热器的静态特性分析在工业生产中,生产负荷常常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化的,由此决定了传热设备的运行工况必须不断调节以与生产负荷变化相适应.假定换热过程中的热损失可忽略不计,则有: 1)热平衡方程式)()(11112222i o o i c G c G q θθθθ-=-= (3-1) 式中,21,G G 表示冷、热流体的重量流量,kg/h;21,c c 表示冷、热流体在进出口温度范围的平均比热,kJ/(kg·℃);i i 21,θθ表示冷、热流体进入换热器的温度,℃;o o 21,θθ表示冷、热流体出换热器的温度,℃。

2)传热速率方程式m m UA q θ∆= (3-2)式中,q 表示热量传递速率,U 表示传热系数,m A 表示传热面积,m θ∆表示平均温差,如果只是为了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算术平均值就足够精确了。

即:2)()(1212o i i o m θθθθθ-+-=∆ (3-3)由(3-1)、(3-2)、(3-3)可以整理得到: 3)静态特性基本方程式)1(2112211111211c G c G UA c G mii i o ++=--θθθθ (3-4)由此可以求得有关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

3.2 换热器的静态放大系数设换热器的输出变量是冷流体的出口温度o 1θ,而输入变量是:载热体流量2G ,入口温度i 2θ,冷流体流量1G ,入口温度i 1θ。

下面通过式(3-4)求得这四条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

1))(11o i θθ∆--∆)1(21)1(21221111221111110++-+=∆∆c G cG UA c G c G c G UA c G mm iθθ (3-5)这条通道基本是线性的,放大系数总是小于1,即出口温度的变化小于入口温度变化。

2))(12o i θθ∆--∆)1(21122111121++=∆∆c G cG UA c G mio θθ (3-6)这条通道也基本是线性的。

3))(11o G θ∆--∆)2()1(21221122211112111c G c UA c c G c G UA c G G mm ii o +⎥⎦⎤⎢⎣⎡++-=∆∆θθθ (3-7)这条通道时非线性的,且比较复杂。

在mUA c G 11小时,o 1θ变化较显著,即放大系数较大;而mUA c G 11较大时,o 1θ变化缓慢,且会出现饱和现象。

4))(12o G θ∆--∆2221122211111221)1(212c G c G c G cG UA c G G m ii o ⎥⎦⎤⎢⎣⎡++-=∆∆θθθ (3-8)这条通道是非线性的,mUA c G 22小时,o 1θ变化显著;而较大时,o 1θ变化缓慢且出现饱和现象。

3.3 被控过程分析换热器的输出变量即被控变量是出口介质的温度o 1θ。

一般来说1G 、i 1θ、i2θ都是不可控的,它们是扰动的,故而选取载热体流量2G 作为操纵变量。

而将其他变量作为扰动量。

由上静态特性放大系数可以看出,调节通道)(12o G θ∆--∆呈现非线性且比较严重。

这点可以通过对调节阀的选择作出一定的缓解,当然也可以选择改进的控制方案。

4 前馈控制器的设计4.1 前馈控制通用模型分析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是测取进入过程的干扰(包括外界干扰和设定值变化),并按其信号产生合适的控制作用去改变操纵变量,使受控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

物料出口温度θ需要维持恒定,选用反馈控制系统。

若考虑干扰仅是物料流量1G ,则可组成下图的前馈控制方案。

图4-1 前馈控制方块图系统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11s G s G s G s G s PC ff PD o +=θ (4-1)式中)(s G PD 、)(s G PC 分别表示对象干扰通道和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s G ff 为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系统对扰动Q 实现全补偿的条件是:0)(1≠s G 时,要求0)(1=s o θ将上式代入(4-1)式,可得:)()()(s G s G s G PC PD ff -= (4-2)满足(4-2)式的前馈补偿装置使受控变量o 1θ不受扰动量1G 变化的影响。

图4-2表示了这种全补偿过程。

图4-2 前馈控制全补偿示意图在1G 阶跃干扰下,调节作用c θ和干扰作用d θ的响应曲线方向相反,幅值相同。

所以它们的合成结果,可使o 1θ达到理想的控制连续地维持在恒定的设定值上。

显然,这种理想的控制性能,反馈控制系统是做不到的。

这是因为反馈控制是按被控变量的偏差动作的。

在干扰作用下,受控变量总要经历一个偏离设定值的过渡过程。

前馈控制的另一突出优点是,本身不形成闭合反馈回路,不存在闭环稳定性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控制精度与稳定性矛盾。

4.2 静态前馈控制器的设计由(4-2)式求得的前馈控制器,它已考虑了两个通道的动态情况,是一种动态前馈补偿器。

它追求的目标是受控变量的完全不变性。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并没有如此高的要求。

只要在稳态下,实现对扰动的补偿。

令(4-2)式中的s 为0,即可得静态前馈控制算式:)0()0()0(PC PD ffG G G-= (4-3)利用物料(或能量)衡算式,可方便地获取较完善的静态前馈算式。

假若忽略热损失,其热平衡关系可表述为:221111)(c G c G i o =-θθ(4-4)式中1c ——物料比热2c ——蒸汽汽化潜热1G ——物料量流量2G ——载热体(蒸汽)流量i 1θ——换热器入口温度o 1θ——换热器出口温度由(4-4)式可解得:)(112112i o c c G G θθ-= (4-5)上式即为静态前馈控制算式。

相应的控制流程示下图4-3换热器的静态前馈控制图中虚线框表示了静态前馈控制装置。

它是多输入的,能对物料的进口温度、流量和出口温度设定值作出静态前馈补偿。

由于在(4-6)式中,Q 与i θθ-10是相乘关系,所以这是一个非线性算式。

由此构成的静态前馈控制器也是一种静态非线性控制器。

4.3前馈控制的动态补偿当控制通道与扰动通道的动态特性差异较大时,需要引入动态补偿。

对于线性系统,动态补偿算法为:)()(*)0()0()()()(s g s g G G s g s Ks G PC PD PC PD ff ffff -== (4-6)这里,)(),(s g s g PC PD 分别表示通道特性的动态部分,其稳态增益均为1。

对于非线性系统,上式中静态前馈部分可由对象的非线性静态模型计算得到,而动态部分同样可按线性对象处理。

动态前馈补偿的一般形式为:sff es s s g τττ-++=11)(21 (4-7)图4-4 换热器动态补偿图5 调节阀和检测变送元件介绍5.1 调节阀的选择调节阀选型的基本原则是在生产操作条件变化时,使广义对象的放大系数基本保持恒值。

被控对象为载热体的流量,在蒸汽加热器中,选用对气体流量控制的调节阀,同时由于被控通道的非线性,需选用对数型的调节阀。

这样特性的调节阀对控制通道的非线性具有一定的校正作用。

图5-1 动三通合流(分流)调节阀5.2 温度变送器对于工艺介质入口温度的检测,可以选用基于热电偶原理的集成温度变送器。

如通用型智能温度变送器。

5.3 流量传感器可选用SKLUCB型插入式涡街流量计,如下。

图5-2 SKLUCB型插入式涡街流量计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07145(在环形截面封闭管道中的流体流量测定—在截面一点的速度测量法),采用埋入压电晶体的涡街测速探头,插入大口径工业管道内,将卡门旋涡频率转换为与流量成正比的电流或电压脉冲信号或4~20mADC电流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