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着变化,国内外公司不断爆出会计舞弊等丑闻,使人们对会计审计的公信力度与存在价值提出质疑。审计风险理论的研究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结合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并且就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一、审计风险概念

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的前提是了解什么是审计风险,目前国内外的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全一致的关于审计风险的

定义,审计风险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审计风险指察觉出的重大错误的风险,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对审计事项的错误估计和判断,并且发表了与审计事实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得有重大错误和重大舞弊的行为没能够被表达出来,而最后导致与此有关的利益人因此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的角度可以帮助审计分析人员更快的找到解决审计风险的办法,但是狭义的审计风险概念更容易让我们对于审计风险的判断片面化。广义的审计风险是指职业风险,这说明审计风险是审计风险主体损失的可能性。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很难把审计风险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分离,所以必须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营业风险列入到审计风险之中,这就使得当遭受损失的人们由于其利益关系而对审计人员存在过高要求,从而要求得到补偿的情况得到改善。总之,在对审计风

险的基本涵义上的表述还是一致的,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所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

能性。

二、审计风险特性

审计风险有六大特性: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偶然性,可控性和过程性。审计风险的客观性不难理解,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的风险。在现代的审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便是抽样审计的方法,通过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特性来分析判断整体的特性,这样就会使得审计的结果存在误差,而使得审计报告存在风险。普遍性是指审计风险的最后审计结论与审计工作预期的结果存在偏差,而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什么样的审计活动都会存在相应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可以理解为审计风险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潜在性。如果审计人员的报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客观事实的情况,但是结果没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没有引起审计责任,这样就使得审计风险存在在潜在的阶段里,而没有转化为实际的风险。偶然性可以理解为审计人员无意造成审计风险,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出避免审计风险的原因,这样才使得控制审计风险存在意义。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是指正确的认识审计风险,并且从中掌握主动权的控制程度正在一步步得到发展和创新。

三、审计风险成因

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审计风险,风险是存在损失的机会和概率,既是用风险来衡量损失发生的概率机

会。在审计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如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等。

1.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审计行为有重大影响,很可能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对于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审计人员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毕竟审计人员的经验有限,能力有限,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误判的可能,在审计活动的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负责任或者没有职业道德的审计人员,让审计人员丧失了本身的独立性,而没有用公正客观的态度与谨慎的职业态度来处理问题,这种现象下,就使审计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使审计的风险加大。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审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与被审计单位同流合污,从而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使广大投资者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被审计单位内控管理存在漏洞

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拥有企业的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流程,另外存在不相容的职务没有有效分离等情况等等,造成了企业的控制风险。被审计单位管理上的漏洞,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被审计单位可能由于一些不良意图而做出弄虚作假,伪造证据或篡改资料的行为,这样就为审计人员弄清事实的真相制造了困难。

3.审计方法上存在的缺陷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审计规模日益扩大,审计人员在收到审计成本的限制时,为了能够充分适当的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也就是说从被审计单位的整体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测试,一次得出分析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是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较大的项目采用选取小样本量的方法,二是,对于存货审计过程中,只考虑样本数量没有考虑样本质量的问题,忽视了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质量和存货现行价格与存货所有权等各方面问题的审核,这就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对存货的真实完整性认识不全面,采用抽样的方法虽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但是样本毕竟不可能代表整体,这样就容易导致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与舞弊的遗漏问题,使审计风险增加。

4.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过高要求

随着审计报告公开化工作的不断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对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越来越关注,由于公众对审计期望的不断变大,人们对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使审计工作对社会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使得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也不断增强。但是审计工作本身具有局限性,审计结论所起到的作用不能达到人们给予它的期望等问题不可避免,在期望差形成的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在无形中大大增加。

四、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形成企业审计风险的原因既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原因,只有

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审计风险的形成。

1.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审计人员能够有效的抗拒来自于工作外部的各方面压力和干扰,适当减少行政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干预,审计人员应该树立和强化正确的风险意识,并且能够保持较高的审计职业道德水平,能够做到恪守审计准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保持审计人员特有的独立性,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项审计业务,保证审计业务的质量。其次,审计人员平时应主动学习与审计业务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可以多阅读与此相关的专业杂志和相关书籍,使自己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能力,从而提高控制风险的主动性。最后,对违反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的案例,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讨论,深度剖析里面可能存在的多种角度,这样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观念的同时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

2.对内部控制机制有效建立

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把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尽量完善,才能保障注册会计师所控制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诚信,客观,专业,独立,保密的职业道德原则下,才能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这要求注册会计师做到敬业,公正,同时还应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下,建立完善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审计人员能够遵循专业标准,提供合理的专业的审计报告。在实行质量控制制度时,要保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审计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