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部分课后答案1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部分课后答案1
③调整焊缝化学成分,避免低熔点共晶物;缩小结晶温度范围,改善焊缝组织,细化焊缝晶粒,提高塑性,减少偏析。
④减少焊接拉应力
⑤操作上填满弧坑
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焊缝布置不当、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如焊前未预热、焊后冷却快等。
防止冷裂纹的措施:
1.选用低氢型焊材或焊接方法
2.焊前严格清理焊件表面油污2.焊接接头的组织பைடு நூலகம்性能:
相变重结晶区:由于金属发生了重结晶,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因此可以得到均匀细小的正火组织。
不完全重结晶区:由于部分金属发生了重结晶,冷却后可获得细化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未重结晶的部分金属则得到粗大的铁素体。
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大小和组织性能变化的程度取决雨焊接方法,焊接规范,接头形式等因素。
3.焊接低碳钢时,其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有什么变化:
(1)焊缝金属区,熔焊时,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焊缝金属可能产生硬、脆的淬硬组织甚至出现焊接裂纹。
(2)融合区,该区的加热温度在固、液相之间,由铸态组织和过热组织构成,可能出现淬硬组织,该区的化学成分和组织都很不均匀,力学性能很差,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部位之一,
常是焊接裂纹的发源地
(3)热影响区:它包括过热区,此区的温度范围为固相线至1100度,宽度约1—3mm,由于温度高,晶粒粗大,使塑性和韧性降低。
低碳钢的Wc《0.25%焊接性良好,焊接时没有淬硬,冷裂倾向,主要组织性能变化为:①过热区,晶粒粗大,塑性和韧性降低,②相变重结晶区产生均匀细小正义组织,力学性能良好,
③不完全重结晶区有铁素体,珠光体,力学性能不均匀。
4.何谓弯曲回弹?请列举.......措施。
弯曲件在弯曲变形结束后,会伴随一些弹性恢复从而造成工件弯曲角度半径与模具的形状、尺寸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弯曲件的回弹现象。措施:当弯曲半径一定时,板料越厚,则回弹越小。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K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K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答案
15. 40Cr、40CrMo钢按化学成分分类,它们属于结构钢中的 合金钢,适宜制造主轴、连杆等零件。
16. GCr9、GCr15钢按化学成分分类,它们属于结构钢中的 合金钢题
1.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有那些?若某种材料的零件在使 用过程中突然发生断裂,是由于那些力学性能指标不足所造 成的?
7.细化金属材料的晶粒,可使金属的强度、硬度 提高,塑性、 韧性 提高 ;在生产中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增大过冷度、 变质处理、机械搅拌和振动;压力加工再结晶;热处理。
8.合金的晶体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其中固溶体具有 良好的塑性,金属化合物具有高的硬度和脆性。
9.在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珠光体属于复相结构,它由铁 素体和渗碳体按一定比例组成,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
金属材料成形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流动 性不好的合金铸件易产生浇不足和冷隔、气孔、夹渣等 铸造缺陷。 2.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合金的化学成分、 合金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温度、不溶杂质和气体等。合 金的凝固温度范围越宽,其流动性越 差 。 3.任何一种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以后,从浇注温度冷却至 室温都要经历三个相互联系的收缩阶段,即 液态收缩 、 凝固收缩 和 固态收缩 。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根 本原因是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导致铸件产生应力、变
图2-3 铸铁顶盖的两种设计方案
(1)方案a易于生产; (2)由于铸件的尺寸很大,壁厚较薄,属于大平面结构。铸 件上的大平面极易产生浇不足、夹砂、夹渣、气孔等缺陷, 图(a)的方案,一方面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还因为具有了 一定的结构斜度,有利于造型。
8.分析图2-4所示零件分型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其中与零 件生产类型相适应的分型方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淬火后在室温放置--段时间,则其力学性能会发生的变化是_A、强度、硬度和塑性都有明显下降B、强度、硬度和塑性都有明显提高C、硬度和强度明显提高,但塑性下降D、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塑性提高正确答案:C2.ZChSnSb8-—4是( )。

A、铸造铝合金B、铸造黄铜C、铸造青铜D、滑动轴承合金正确答案:D3.共晶转变的产物是 ( )A、莱氏体B、珠光体C、渗碳体D、奥氏体正确答案:A4.灰铸铁中,石墨越多、越粗大、分布越不均匀,则其抗拉强的和塑性( )A、越高B、先高后低C、先低后高D、越低正确答案:D5.焊接时通过焊渣对被焊区域进行保护以防止空气有害影响的焊接方法是( ).A、电渣焊B、电弧焊C、氩弧焊D、埋弧焊正确答案:A6.对于低碳钢和低强度级普通低合金钢焊接结构,焊接接头的破坏常常出现在( )。

A、热影响区B、母材C、再结晶区D、焊缝正确答案:A7.热处理工艺过程由( )三个阶段组成。

A、退火, ,淬火, 回火B、加热、保温、冷却C、正火、淬火、低温回火正确答案:B8.下列焊接方法属于压力焊的是( )。

A、CO2焊C、电阻焊D、手工电弧焊正确答案:C9.含炭量为0.40%的碳素钢牌号可能是( )A、40钢B、T4钢C、4钢D、T40正确答案:D10.对焊缝金属进行保护的方式为气-渣联合保护的焊接方法是( )。

A、摩擦焊B、埋弧焊C、电阻焊D、钎焊正确答案:B11.碳素工具钢在使用前( )A、要进行热处理B、不需要热处理C、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热处理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2.下列焊接方法中﹐属于熔化焊的是( )。

A、钎焊B、电阻焊D、摩擦焊正确答案:C13.球化退火用于( )锻轧件。

A、亚共析钢B、合金钢C、过共析钢正确答案:C14.形状复杂的高熔点难切削合金精密铸件的铸造应采用 ( )。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答案

⼯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答案⼯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答案1-1 机械零件在⼯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什么作⽤?答:机械零件在⼯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

⼒学负荷可使零件产⽣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尺⼨和体积的改变,产⽣热应⼒,热疲劳,⾼温蠕变,随温度升⾼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承载能⼒下降;环境介质可使⾦属零件产⽣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对⾼分⼦材料产⽣⽼化作⽤。

2-9 从铁-碳相图的分析中回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⑵过共析钢中⽹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怎样?⑶为何钢有塑性⽽⽩⼝铁⼏乎⽆塑性?⑷哪个区域熔点最低?哪个区域塑性最好?⑸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塑性减⼩。

⑵过共析钢中⽹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均降低。

⑶塑性主要与铁-碳合⾦中的铁素体相含量多少有关,铁素体相含量越多塑性越好。

钢含碳量低(ωc<2.11%)铁素体相含量多为基体⽽有塑性,⽩⼝铁含碳量⾼(ωc>2.11%),渗碳体相含量⾼为基体⽽⼏乎没有塑性。

⑷共晶点熔点最低,奥⽒体区塑性最好。

⑸ C点共晶成分(ωc=4.3%)结晶间隔最⼩(为零),E点(ωc=2.11%)成分结晶间隔最⼤。

3-1 什么是珠光体、贝⽒体、马⽒体?它们的组织及性能有何特点?答:珠光体(P)—铁碳合⾦平衡状态下,在PSK线(727℃)发⽣共析转变的转变产物,即铁素体⽚和渗碳体⽚交替排列的机械混合物组织。

强度⽐铁素体和渗碳体都⾼,塑性、韧性和硬度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热处理后可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粒状珠光体,综合性能更好。

贝⽒体(B)—从550℃到Ms范围内中温转变、半扩散型转变的⾮平衡组织,即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层状混合物组织。

按组织形态不同分⽻⽑状的上贝⽒体(B上)和针⽚状的下贝⽒体(B下)。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1〕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准确、轮廓清晰的成形件〔铸件〕的能力。
〔2〕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铸型充填条件。
〔1〕合金在铸造生产条件下,获得优质铸件的难易程度。 〔2〕流动性和收缩。合金的流动性越好、收缩越小,铸造性能越好。
2.什么是合金的铸造性能?衡量合金铸造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其是如何影响的?
图2-3 铸铁顶盖的两种设计方案
8.分析图2-4所示零件分型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其中与零件生产类型相适应的分型方案。
大批量生产
单件生产
1
2
方案1
方案1
方案2
方案2
图(b)方案1:优点是起模高度小,砂箱高度减小;缺点是分开模造型对合箱精度要求较高,不易保证整个螺纹内孔外表的质量,且需要砂芯. 方案2:优点是整体模造型,铸件的尺寸精度易于保证;铸件螺纹内孔外表质量均匀;可以直接铸出铸件的内腔,省去了型芯。缺点是下砂箱高度大,起模高度较大. 单件生产时,应选择方案2。
图2-1 铸造应力框铸件
5. 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什么因素?为什么在灰口铸铁中,碳硅含量越高,则其强度越低?
1〕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2〕因为碳、硅含量越高,铸铁中的石墨片就越粗大,石墨数量也越多,对基体的破坏就越严重。同时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增加,珠光体的量减少。所以铸铁的强度越低。
金属材料成形根底作业〔2〕
4.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将产生缩孔或缩松。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因此易产生缩孔;而凝固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因此易产生缩松。 5.准确地估计铸件上缩孔可能产生的位置是合理安排冒口和冷铁的主要依据。生产中确定缩孔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画等温线法、内切圆法和计算机模拟凝固法等。 6.顺序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 逐层凝固的合金,其目的是消除缩孔;同时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 糊状凝固的合金,其目的是减小应力。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2.图1-79为五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①45钢,②铝青铜,③35钢,④硬铝,⑤纯铜。

试问:(1)当外加应力为300MPa时,各材料处于什么状态?(2)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弹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弹性变形?(3)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塑性变形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塑性变形?答:(1)①45钢:弹性变形②铝青铜:塑性变形③35钢:屈服状态④硬铝:塑性变形⑤纯铜:断裂。

(2)不能,弹性变形与弹性模量E有关,由E=σ/ε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条件下45钢的弹性模量要大,所以不能减少弹性变形。

(3)能,当35钢处于塑性变形阶段时,45钢可能处在弹性或塑性变形之间,且无论处于何种阶段,45钢变形长度明显低于35钢,所以能减少塑性变形。

4.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σb 、σs、σ0.2、σ-1、δ、αk、HRC、HBS、HBW答:σb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的极限应力。

σs屈服强度,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

σ0.2条件屈服强度,作为屈服强度的指标。

σ-1疲劳强度,材料循环次数N次后达到无穷大时仍不发生疲劳断裂的交变应力值。

δ伸长率,材料拉断后增加的变形长度与原长的比率。

HRC洛氏硬度,表示用金刚石圆锥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HBS布氏硬度,表示用淬硬钢球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HBW布氏硬度,表示用硬质合金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1-80所示温度T1,求此时:(1)两相的成分;(2)两相的重量比;(3)各相的相对重量(4)各相的重量。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值最高的是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B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

下+ 30~50℃ 。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30~50℃ 。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Ac1 + 30~50℃
3. 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 淬火应力, 力学性能, 工件的组织和尺寸。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 。
减少或消除
调整
稳定

4. 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 ,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 。
靠右

作业 04a 钢-结构钢
判断题
1. 所有的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
1. T8钢比T12和40钢有更好的淬透性和淬硬性。
F
2. T8钢与20MnVB相比,淬硬性和淬高其红硬性。
F
4. 高速钢需要反复锻造是因为硬度高不易成型。
F
5.高速钢采用很高温度淬火,其目的是使碳化物尽可能多地 溶入A中,从而提高钢的红硬性。
T
6. A型不锈钢可采用加工硬化提高强度。
T
7. A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后低温回火处理。
F
8. GCr15钢制造的高精度丝杠于淬火后进行冷处理, 可消除残余A,以提高尺寸稳定性。
T
填空题
1. T12 是 钢,可制造 。
碳素工具
锯条、量规
2. 9SiCr 是 钢,可制造 。
a
5. 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 共析钢 b. 亚共析钢 c. 过共析钢
b
6. 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a. 退火后进行 b. 淬火后进行 c. 正火后进行
b
7. 20钢的渗C温度范围是: a. 600~650℃ b. 800~820℃ c. 900~950℃ d. 1000~1050℃
4
3. α-Fe、Al、Cu、Ni、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
α-Fe、V

工程材料与技术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技术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与技术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1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哪些力学性能指标?在工程上这些指标是如何定义的? 答:强度和韧性.强度(σb)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塑性(δ)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强度指标里主要测的是:弹性极限,屈服点,抗拉强度等.塑性指标里主要测的是:伸长率,断面收缩率.1-21-3锉刀:HRC 黄铜轴套:HB 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钢材:HB 硬质合金刀片:HRA,HV 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HV调质态的机床主轴:HRC 铸铁机床床身:HB 铝合金半成品:HB1-4公式HRC=10HBS,90HRB=210HBS,HV=HBS800HV>45HRC>240HBS>90HRB1-7材料在加工制造中表现出的性能,显示了加工制造的难易程度。

包括铸造性,锻造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性。

第二章2-2 答:因为γ-Fe为面心立方晶格,一个晶胞含4个原子,致密度为0.74;γ-Fe冷却到912°C 后转变为α-Fe后,变成体心立方晶格,一个晶胞含2个原子,致密度为0.68,尽管γ-Fe 的晶格常数大于α-Fe的晶格常数,但多的体积部分抵不上因原子排列不同γ-Fe变成α-Fe 体积增大的部分,故γ-Fe冷却到912℃后转变为α-Fe时体积反而增大。

2-3.答:(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只差。

(2)冷速越快则过冷度越大,同理,冷速越小则过冷度越小(3)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小,同理,过冷度越小则晶粒越大。

过冷度增大,结晶驱动力越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大,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

2-4:答:(1)在一般情况下,晶粒越小,其强度塑性韧性也越高。

(2)因为晶粒越小则晶界形成就越多,产生晶体缺陷,在晶界处晶格处于畸变状态,故晶界能量高因此晶粒的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影响。

(3)在凝固阶段晶粒细化的途径有下列三种:①提高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增加过冷度②进行变质处理处理:在液态金属浇筑前人工后加入少量的变质剂,从而形成大量非自发结晶核心而得到细晶粒组织。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庞国兴主编)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庞国兴主编)

庞国星主编工程材料作业第三章答案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错误,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冷却速度。

(2)低碳钢与高碳钢工件为了便于切削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

错误,低碳钢工件为了便于切削加工,预先进行热处理应进行正火(提高硬度)或完全退火。

而高碳钢工件则应进行球化退火(若网状渗碳体严重则在球化退火前增加一次正火),其目的都是为了将硬度调整到HB200左右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渗碳体。

(3)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在加热后的冷却速度。

错误,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4)过冷奥氏体冷却速度快,钢冷却后的硬度越高错误,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5)钢中合金元素越多,钢淬火后的硬度越高错误,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6)同一钢种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正确。

同一钢种,其C曲线是一定的,因此,冷速快或工件小容易淬成马氏体。

(7)钢经过淬火后是处于硬脆状态。

基本正确,低碳马氏体韧性要好些,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

(8)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的转变点Ms和Mf越低。

正确。

(9)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

错误,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温度。

(10)钢中的含碳量就等于马氏体的含碳量错误,钢中的含碳量是否等于马氏体的含碳量,要看加热温度。

完全奥氏体化时,钢的含碳量等于奥氏体含碳量,淬火后即为马氏体含碳量。

如果是部分奥氏体化,钢的含碳量一部分溶入奥氏体,一部分是未溶碳化物,从而可以减轻马氏体因含碳量过高的脆性,也能细化晶粒,此时马氏体含碳量要低于钢的含糖碳量。

2、将含碳量为1.2%的两个试件,分别加热到760℃和900℃,保温时间相同,达到平衡状态后以大于临界冷速的速度快速冷却至室温。

问:(1)哪个温度的试件淬火后晶粒粗大。

900℃粗大,处于完全奥氏体化区,对于过共析钢易造成晶粒粗大。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答: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用)。

力学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尺寸和‎体积的改变,产生热应力,热疲劳,高温蠕变,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承载能力下降‎;环境介质可使‎金属零件产生‎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产生老化作用‎。

1-3 σs、σ0.2和σb含义‎是什么?什么叫比强度‎?什么叫比刚度‎?答:σs-P s∕F0,屈服强度,用于塑性材料‎。

σ0.2-P0.2∕F0,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条件屈服‎强度,用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σb-P b∕F0,抗拉强度,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

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思考1-1、1-2.2-3 晶体的缺陷有‎哪些?可导致哪些强‎化?答:晶体的缺陷有‎: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是导致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⑵线缺陷——位错,是导致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⑶面缺陷——晶界,是细晶强化的‎主要原因。

2-5 控制液体结晶‎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答:见P101.3.4.2液态金属结‎晶时的细晶方‎法。

⑴增加过冷度;⑵加入形核剂(变质处理);⑶机械方法(搅拌、振动等)。

2-8 在铁-碳合金中主要‎的相是哪几个‎?可能产生的平‎衡组织有哪几‎种?它们的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在铁-碳合金中固态‎下主要的相有‎奥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

可能产生的室‎温平衡组织有‎铁素体加少量‎的三次渗碳体‎(工业纯铁),强度低塑性好‎;铁素体加珠光‎体(亚共析钢),珠光体(共析钢),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过共析钢),综合性能好;莱氏体加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亚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 共析碳钢奥氏体化过程包括奥氏体核的形成、奥氏体核的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和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2. 晶体中的缺陷,按照其几何形状特征可分为_点缺陷_、___线缺陷___和_面缺陷_三种。

3. 液态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小,则过冷度越小,结晶后晶粒越粗大。

4. 金属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和孪生是两种方式进行。

5.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变化。

6. 白口铸铁中碳主要是以Fe3C 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

7. 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8. 影响碳钢焊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碳含量,所以常用碳当量来估算碳钢焊接性的好坏。

9. 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及蠕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分别为片状、棉絮状、球状和蠕虫状。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 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C )。

A. 回火马氏体B. 回火屈氏体C. 回火索氏体D. 贝氏体2. 在铸造模型的厚薄过渡处或锐角处做成圆角是为了( B )。

A. 增加模具强度B. 减小铸件内应力C. 方便模具制造D. 便于和型芯组装3. 下列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差的是(A )。

A. 铸钢B. 铸铁C. 铸铜D. 铸铝4. 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是( A )。

A. 扩散型转变B. 非扩散型转变C. 半扩散型转变D. 切变转变5. 金属冷塑性变形后,强度和塑性( C )。

A. 都增加B. 都降低C. 强度增加,塑性降低D. 强度降低,塑性增加6. 在多工序冷拔钢丝过程中,插有中间退火工序,这是为了消除(C )。

A. 纤维组织B. 回弹现象C. 加工硬化D. 化学成分偏析7.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 A )。

A. 溶剂相同B. 溶质相同C. 既与溶剂相同也与溶质相同D. 与二者都不同8. 下列材料中,锻造性能最好的材料是(A )。

A. 低碳钢B. 中碳钢C. 灰口铸铁D. 可锻铸铁9. 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的方法是(D )。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 答案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 答案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课作业参考答案1-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答: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用)。

力学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尺寸和体积的改变,产生热应力,热疲劳,高温蠕变,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承载能力下降;环境介质可使金属零件产生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产生老化作用。

2-9 从铁-碳相图的分析中回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⑵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怎样?⑶为何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⑷哪个区域熔点最低?哪个区域塑性最好?⑸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小?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大?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塑性减小。

⑵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均降低。

⑶塑性主要与铁-碳合金中的铁素体相含量多少有关,铁素体相含量越多塑性越好。

钢含碳量低(ωc<2.11%)铁素体相含量多为基体而有塑性,白口铁含碳量高(ωc>2.11%),渗碳体相含量高为基体而几乎没有塑性。

⑷共晶点熔点最低,奥氏体区塑性最好。

⑸ C点共晶成分(ωc=4.3%)结晶间隔最小(为零),E点(ωc=2.11%)成分结晶间隔最大。

3-1 什么是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它们的组织及性能有何特点?答:珠光体(P)—铁碳合金平衡状态下,在PSK线(727℃)发生共析转变的转变产物,即铁素体片和渗碳体片交替排列的机械混合物组织。

强度比铁素体和渗碳体都高,塑性、韧性和硬度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热处理后可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粒状珠光体,综合性能更好。

贝氏体(B)—从550℃到Ms范围内中温转变、半扩散型转变的非平衡组织,即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非片层状混合物组织。

按组织形态不同分羽毛状的上贝氏体(B上)和针片状的下贝氏体(B下)。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答: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单负荷或复合负荷的作用)。

力学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变形或断裂;热负荷可使零件产生尺寸和体积的改变,产生热应力,热疲劳,高温蠕变,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承载能力下降;环境介质可使金属零件产生腐蚀和摩擦磨损两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产生老化作用。

1-3 σs、σ0.2和σb含义是什么?什么叫比强度?什么叫比刚度?答:σs-P s∕F0,屈服强度,用于塑性材料。

σ0.2-P0.2∕F0,产生0.2%残余塑性变形时的条件屈服强度,用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σb-P b∕F0,抗拉强度,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

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思考1-1、1-2.2-3 晶体的缺陷有哪些?可导致哪些强化?答:晶体的缺陷有: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是导致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⑵线缺陷——位错,是导致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⑶面缺陷——晶界,是细晶强化的主要原因。

2-5 控制液体结晶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答:见P101.3.4.2液态金属结晶时的细晶方法。

⑴增加过冷度;⑵加入形核剂(变质处理);⑶机械方法(搅拌、振动等)。

2-8 在铁-碳合金中主要的相是哪几个?可能产生的平衡组织有哪几种?它们的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在铁-碳合金中固态下主要的相有奥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

可能产生的室温平衡组织有铁素体加少量的三次渗碳体(工业纯铁),强度低塑性好;铁素体加珠光体(亚共析钢),珠光体(共析钢),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过共析钢),综合性能好;莱氏体加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亚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共晶白口铸铁),莱氏体加一次渗碳体(过共晶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

思考题1. 铁-碳合金相图反映了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成分、温度、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试回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铁-碳合金的硬度、塑性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⑵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对强度、塑性的影响怎样?⑶钢有塑性而白口铁几乎无塑性,为什么?⑷哪个区域的铁-碳合金熔点最低?哪个区域塑性最好?﹡⑸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小?哪个成分结晶间隔最大?答:⑴随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塑性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2.图1-79为五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①45钢,②铝青铜,③35钢,④硬铝,⑤纯铜。

试问:
(1)当外加应力为300MPa时,各材料处于什么状态?
(2)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弹性弯曲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弹性变形?
(3)有一用35钢制作的杆,使用中发现塑性变形较大,如改用45钢制作该杆,能否减少塑性变形?
答:(1)①45钢:弹性变形②铝青铜:塑性变形③35钢:屈服状态④硬铝:塑性变形⑤纯铜:断裂。

(2)不能,弹性变形与弹性模量E有关,由E=σ/ε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条件下45钢的弹性模量要大,所以不能减少弹性变形。

(3)能,当35钢处于塑性变形阶段时,45钢可能处在弹性或塑性变形之间,且无论处于何种阶段,45钢变形长度明显低于35钢,所以能减少塑性变形。

4.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 、σs、σ0.2、σ-1、δ、αk、 HRC、HBS、HBW
答:σb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的极限应力。

σs屈服强度,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

σ0.2条件屈服强度,作为屈服强度的指标。

σ-1疲劳强度,材料循环次数N次后达到无穷大时仍不发生疲劳断裂的交变应力值。

δ伸长率,材料拉断后增加的变形长度与原长的比率。

HRC洛氏硬度,表示用金刚石圆锥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HBS布氏硬度,表示用淬硬钢球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HBW布氏硬度,表示用硬质合金为压头测定的硬度值。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1-80所示温度T1,求此时:
(1)两相的成分;(2)两相的重量比;(3)各相的相对重量(4)各相的重量。

19.指出下列工件淬火及回火温度,并说明回火后获得的组织:
(1)45钢小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2)60钢弹簧;(3)T12钢锉刀。

答:(1)AC3+(30-50)℃淬火,(820-840)℃回火(高温),回火索氏体。

(2)(400-600)℃淬火,(350-500)℃回火(中温),回火托氏体。

(3)(760-780)℃淬火,250℃以下回火(低温),回火马氏体。

20.有两种高强度螺栓,一种直径为10mm,另一种直径为30mm,都要求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σb≥800MPa,αk≥600KJ/m2。

试问应选择什么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答:直径10mm螺栓:45钢,850℃淬火 + 520℃水冷回火;
直径30mm螺栓:40Cr,(840-880)℃盐浴淬火+(540-650)℃回火保温20-30分钟。

第二章
2. 灰铸铁流动性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高金属流动性的主要工艺措施是什么?
答:灰铸铁流动性好的原因是石墨呈片状形式存在,碳的质量分数高,有共晶成分,熔点较低。

提高金属流动性的主要工艺措施是较高的浇注温度。

4. 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方法分别解决哪种铸造缺陷?请举例各分析几种应用情况。

答:①定向凝固解决的缺陷:冒口补缩作用好,可防止缩孔和缩松,铸件致密。

同时凝固解决的缺陷:凝固期间不容易产生热裂,凝固后也不易引起应力变形,由于不用冒口或冒口很小而节省金属,简化工艺,减少工作量。

②正确布置浇注系统的引入位置,确定合理的浇注工艺;采用冒口;采用补贴;采用具有不
同蓄热系数的造型材料或冷缺。

9. 铸件、模样、零件三者在尺寸上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模样是考虑收缩率后将零件尺寸按一定比例放大后所做的,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模子;然后用模样做成铸型,做好后将模样取出,进行浇注;就做出来铸件。

铸件相当于零件的毛坯,由于考虑到加工因素,因此铸件的尺寸要比较零件大如果去掉浇冒口后进行一定加工后就是零件了
所以三者的尺寸关系为:模样>铸件>零件
12. 如图2-47(a)、(b)所示铸件,分别指出单件和大批生产造型方法并绘出铸造工艺图。

15.图2-60为支座零件图,材料为HT200,请分别画出大批生产和单件生产的铸造工艺图。

(1)方案I
沿底板中心线分型,即采用分模造型。

优点:底面上110 mm凹槽容易铸出,轴孔下芯方便,轴孔内凸台不妨碍起模。

缺点:底板上四个凸台必须采用活块,同时,铸件易产生错型缺陷,飞翅清理的工作量大。

此外,若采用木模,加强筋处过薄,木模易损坏。

(2)方案Ⅱ
沿底面分型,铸件全部位于下箱,为铸出110 mm凹槽必须采用挖砂造型。

方案Ⅱ克服了方案工的缺点,但轴孔内凸台妨碍起模,必须采用两个活块或下型芯。

当采用活块造型时,φ30 mm轴孔难以下芯。

(3)方案Ⅲ
沿110 mm凹槽底面分型。

优缺点与方案Ⅱ类同,仅是将挖砂造型改用分模造型或假箱造型,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件。

可以看出,方案Ⅱ、Ⅲ的优点多于方案I。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勿需铸出,而手工造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块造型,此时依靠方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理。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块,故应采用型芯制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槽底面分型,以降低模板制造费用。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板,以便使上箱压住该型芯,防止浇注时上浮。

若轴孔需要铸出,采用组合型芯即可实现。

第三章
11.能否将冲制孔径为φ40+0.16mm工件的冲孔模改制成冲制外径为φ40-0.16工件的落料模?
落料:D凹=(Dmax-x△)+δ凹D凸=(D凹-min)-δ凸
冲孔: d凸=(dmin+x△)-δ凸 d凹=(d凸+Zmin)+δ凹
可见:
落料时凹模直径是最小的,主要为了磨损到一定程度,冲裁件还可用;
同理,冲孔时凸模尺寸是最大的,
凸模可改,但凹模不能改。

因为若将冲孔模改成落料模,则d凹>D凹,间隙落在凹模上,尺寸太大。

15.在成批大量生产外径为40mm,内径为20mm,板厚为4mm,精度为IT9的垫圈时,请示意画出(1)连续模,(2)复合模简图,请计算凸凹模尺寸并标在简图上。

已知:冲裁件公差为0.02mm,凹模公差为0.01mm,凸模公差为0.01mm。

(按照尺寸入体原则)D max=40mm, d min=20mm, Z min=4×6%=0.24
△=0.02mm, x=1, δ凹=0.01mm, δ凸=0.01mm
落料:
D凹=(D max-x△)+δ凹=(40-1×0.02) +0.01=39.98+0.01 mm
D凸=(D凹-Z min)-δ凸=(39.98-0.24) -0.01=39.74-0.01 mm
冲孔:
d凸=(d min+x△)-δ凸=(20+0.02) -0.01 =20.02-0.01mm
d凹=(d凸+Z min)+δ凹=(20.02+0.24)+0.01=20.26+0.01 mm
第四章
2.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如何?
答:(1)焊缝金属区:熔焊时,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焊缝金属可能产生硬,脆的淬硬组织甚至出现焊接裂纹。

(2)熔合区:该区的加热温度在固、液相之间,由铸态的组织和过热组织构成可能出现液硬组织,该区的化学成分和组织都很不均匀,力学性能很差,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部位之一,常是焊接裂缝发源地。

(3)热影响区:a.过热区:此区的温度范围为固相线至1100℃,宽度约1-3mm,由于温度高,颗粒粗大,使塑性和韧性降低。

b.相变重组晶区:由于金属发生了重组晶,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因此可以得到均匀细小的正火组织。

c.不完全重组晶区:由于部分金属发生了重组晶,冷却后可获得细化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未重结晶的部分金属则得到粗大的铁素体。

焊缝及热影响的大小和组织性能变化的程度取决于焊接方法,焊接规范,接头形式等因素。

3.焊接低碳钢时,其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有什么变化?
答:低碳钢的Wc<0.25%,焊接性良好,焊接时,没有淬硬,冷裂倾向,主要组织性能变化为:(1)过热区晶粒粗大,塑性和韧性降低。

(2)相变重晶区产生均匀细小正火组织,力学性能良好。

(3)不完全重晶区有铁素体、珠光体,力学性能不均匀。

5.产生焊接热裂纹和冷裂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和防止?
答:热裂纹是高温下焊缝金属和焊缝热影响区中产生的沿晶裂纹、冷裂纹是由于材料在室温附近温度下脆化而形成的裂纹.
热裂纹的减少和防止:控制母材和焊材杂质的含量。

冷裂纹的减少和防止:预热和焊裂后热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