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样本(4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样本(4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样本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化工商企业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我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企业的内部运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内控制度的目的与原则(一)目的1. 保护企业的资产和财产安全,防止各类非法行为;2.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各种内外部威胁;3. 强化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提高工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 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和管理能力,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二)原则1. 合规性原则:企业内控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保障企业合规经营;2. 合理性原则: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合理,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3. 完整性原则:企业内控制度必须覆盖企业所有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实现全员参与;4. 统一性原则:企业内控制度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化操作,确保各部门协同作战;5. 连续性原则:企业内控制度要求长期运营,不断完善和更新,逐步提高内控水平。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一)内部控制的环境1. 企业文化:强调诚信、责任和公平竞争,建立健康的工作氛围;2. 组织结构:明确定岗位职责,建立清晰的职权和责任制度;3. 管理层风险意识:管理层必须具备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建立风险意识;4. 内控职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内控职责,并进行明确的分工。

(二)风险评估与控制1. 风险评估:对企业内外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2. 风险控制:建立各类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的发生;3. 度量指标:制定一套可量化的度量指标,及时监控和评估风险控制效果。

(三)信息和通讯1. 报告制度:建立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报告制度;2. 信息共享:加强信息共享和传递,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3. 内部通讯:建立健全的内部通讯机制,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

内部控制具体制度——存货管理.doc

内部控制具体制度——存货管理.doc

内部控制具体制度——存货管理1存货管理制度1. 总则1.1.为了加强对公司存货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以及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产品成本失真,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存货(试行)》和《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存货》(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城煤业)本部、分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参股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1.3.释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2. 存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2.1.股份公司财务部门的相关职责(1)负责对供应分公司以及各矿供应部门、财务部门的存货管理监督检查;(2)负责对库存物资的盘盈、盘亏以及残、次存货处置进行审核;(3)负责各单位的成本核算;(4)负责编制公司的设备、配件采购计划。

2.2.设备租赁部相关职责(1)负责设备及配件的入库验收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置;(2)负责库存设备及配件的保管、保养以及安全管理;(3)负责库存设备及配件的发放工作;(4)负责整理各种帐册、单据、报表、凭证等资料,定期与财务部门对帐;(5)负责库存设备及配件的定期盘点工作。

2.3.供应分公司相关职责(1)负责材料的入库验收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置;(2)负责库存材料的保管、保养以及安全管理;(3)负责库存材料的发放工作;(4)负责整理各种帐册、单据、报表、凭证等资料,定期与财务部门对帐;(5)负责库存材料的定期盘点工作。

2.4.运销分公司相关职责(1)负责制定发运计划;(2)负责产品调运管理。

2.5.各矿的供应部门相关职责(1)负责自购材料、设备、配件入库验收和不合格品的处置;(2)负责股份公司采购直接送达本单位的材料、设备、配件的入库验收和不合格品的处置;(3)负责库存材料、设备及配件的保管、保养以及安全管理;(4)负责库存材料、设备及配件的发放工作;(5)负责整理各种帐册、单据、报表、凭证等资料,定期与财务部门对帐;(6)负责库存材料、设备及配件的定期盘点工作。

内部控制基本制度

内部控制基本制度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本行内部控制体系,防范风险,保障业务、管理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确保本行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7]第6号)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属于“基本制度”,适用于本行各级机构。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本行"是指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单位”是指总行各部门、各分行等相关机构或部门。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本行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五条本行内部控制目标包括:(一)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确保本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三)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确保本行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五)确保本行资产安全。

—1—第六条本行内部控制应当贯彻以下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本行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独立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五)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六)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第七条内控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项要素,本行应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控制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控制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5-22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某上市公司资金管理制度

某上市公司资金管理制度

某上市公司资金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为了加强本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子公司、分公司的资金管理。

(三)资金管理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资金的安全,防范资金风险。

2、效益性原则: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统一性原则:公司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

4、预算性原则:资金的收支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二、资金预算管理(一)预算编制1、公司各部门应根据业务发展计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资金预算。

2、资金预算包括资金收入预算和资金支出预算,应详细列出各项收入和支出的金额、时间和用途。

(二)预算审批1、各部门编制的资金预算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财务部门汇总。

2、财务部门对汇总的资金预算进行审核和平衡,提出调整意见,报公司管理层审批。

(三)预算执行1、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资金预算执行,不得超预算支出。

2、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四)预算监督与考核1、财务部门对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

2、公司对各部门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三、资金筹集管理(一)筹资渠道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资金。

(二)筹资决策1、公司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期限等因素,选择最优的筹资方案。

2、筹资方案应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批,重大筹资事项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三)筹资执行1、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筹资方案,办理筹资手续,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2、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合理使用筹集的资金,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

四、资金使用管理(一)资金支出审批权限1、公司应明确各项资金支出的审批权限和流程,根据支出金额的大小和性质,分别由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审批。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2013 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监局制定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指引》等法规,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一)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保障客户及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保证公司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可靠、完整、及时.(五)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一)健全性:内部控制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或漏洞。

(二)合理性: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三)制衡性:公司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前台业务运作与后台管理支持适当分离。

(四)独立性:承担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信息传递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第一节环境控制第六条环境控制包括授权控制和员工素质控制两个方面。

第七条授权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

监事会是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司董事、经理的行为及公司财务进行监督。

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对董事会负责,主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规范运营和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分公司等。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第四条内部控制体系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关键控制活动为重点,涵盖公司经营管理各领域,设置较为完善、合理、运行有效的管控措施,最终实现防范风险,创造价值的目标。

其特点是突出流程、风险导向、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防范舞弊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五条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应实现以下四个具体目标:(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符合公司发展需要。

(二)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三)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确保资产安全。

(四)平衡成本与收益,优化控制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六条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内部控制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

(二)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所属分(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三)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以风险为导向,确定重点关注的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四)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上市公司招投标管理制度与内控流程

上市公司招投标管理制度与内控流程

公司招投标管理制度与内控流程招投标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投标活动维护企业利益,提高投标文件质量和经济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参与投标工作的各相关部门。

第二节分工与授权第三条销售部门的主要职责(一)负责招标信息的收集,标书的购买并负责整体标书,统一编制、印刷、装订并递交给各地区。

(二)负责投标工作的组织、管理并负责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的组织编写、制作,对投标工作进行总结。

(三)负责重大项目招标信息的收集、反馈,负责投标文件的编写。

(四)负责投标文件中技术部分等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汇编。

第四条技术中心配合投标文件有关技术部分的编写。

第五条招投标的授权书由阜封公司的主要领导人授权。

第三节实施与执行第六条投标文件的编制(一)商务文件的编写1、标书制作人应按招标文件中对商务部分的要求逐项编写。

2、招标文件中要求不太明确的,可提供相关文件或按招标文件的规范文本填写。

(二)技术文件的编写:1、标书制作技术支持人员根据招标及评标要求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2、所提供产品实际达到的指标,必须全面响应招标技术文件要求的各项指标。

(除非主动放弃项目外)3、特殊要求应尽量满足,当答标人有疑问时,可与主管技术、销售领导具体协商,充分显示投标产品的优势。

4、提供充分有效的各种资料,证明所叙述的各种性能指标的文件完全可靠。

(三)投标价格由标书制作技术支持人员报价后,经上级主管领导最终确认并审批。

第七条标书制作后由标书制作技术支持人员负责检查、审核、校对后参加投标。

第八条投标书的装订要求美观、严肃,体现公司形象。

按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装订。

第九条标书制作人在投标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招标书,投标书(包括商务、技术)、投标文件汇编电子版由销售部负责备案。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第十条销售主管对标书的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第十一条销售主管对存档标书完整性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节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解释权归销售部。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二零零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篇内部控制的基础 (4)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机构及岗位职责 (3)第三章内部控制方法 (4)第四章内部控制基础工作 (6)第五章授权体系概述 (7)第六章附则 (10)第二篇供应生产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11)第一章供应内部控制制度 (12)第一节内控概述 (12)第二节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5)第三节授权体系 (22)第四节管理制度 (26)物资供应计划(P2-Z1-J4-1) (26)物资请购规范(P2-Z1-J4—2) (31)自采业务规范(P2—Z1-J4—3) (34)大宗采购管理(P2-Z1—J4—4) (38)定点采购管理(P2—Z1-J4—5) (43)固定资产及设备采购管理(P2-Z1—J4-6) (48)劳务及服务采购(P2—Z1—J4—7) (50)采购作业控制(P2-Z1-J4-8) (52)供应商管理(P2-Z1—J4—9) (55)合同、订单管理(P2-Z1—J4—10) (58)进货价格及采购成本控制(P2-Z1—J4—11) (61)物料进库规程(P2-Z1—J4—12) (65)物料出库规程(P2—Z1-J4-13) (67)退料规程(P2-Z1-J4-14) (69)仓库账务管理(P2-Z1—J4—15) (72)存货盘点管理(P2—Z1-J4—16) (74)库存分析及报告(P2—Z1—J4-17) (80)第二章生产内部控制制度 (84)第一节内控概述 (84)第二节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86)第三节授权体系 (92)第四节管理制度 (94)生产计划管理制度(P2—Z2-J4-1) (94)领料制度(P2-Z2—J4-2) (97)物料使用制度(P2-Z2—J4—3) (101)物料退库制度(P4—Z2—J4-4) (104)物料盘点制度(P2—Z2—J4-5) (107)生产环节控制制度(P2-Z2—J4-6) (110)产成品入库制度(P2—Z2-J4-7) (113)产成品检验制度(P2—Z2—J4—8) (115)产成品出库制度(P2-Z2—J4-9) (117)委托加工定价制度(P2-Z2-J4—10) (120)委托加工过程管理(P2-Z2—J4—11) (122)委托加工产品管理制度(P2—Z2-J4—12) (128)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2—Z2-J4-13) (132)第三章销售内部控制制度 (135)第一节内控概述 (135)第二节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36)第三节业务授权 (139)第四节管理制度 (140)销售定价管理制度(P2-Z3-J4-1 ) (140)销售环节管理制度( P2—Z3-J4—2 ) (142)第三篇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146)第一章内控概述 (147)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149)第三章业务授权 (153)第四章管理制度 (155)资金使用计划制度(P3-Z4-1 ) (155)现金管理制度( P3—Z4—2 ) (158)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P3—Z4—3 ) (162)备用金管理制度( P3-Z4-4 ) (167)借款管理制度( P3-Z4-5 ) (169)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P3—Z4—6 ) (173)筹资管理制度(P3-Z4—7 ) (176)结算中心管理制度( P3—Z4-8 ) (180)第四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190)第一章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 (191)第一节内控概述 (191)第二节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 (193)第三节授权体系 (199)第四节管理制度 (200)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P4—Z1—J4-1 ) (200)一般会计业务管理制度( P4-Z1—J4—2 ) (202)财务会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3 ) (207)利润分配的内部控制制度( P4-Z1—J4—4 ) (209)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P4—Z1-J4-5 ) (210)会计工作交接的内部控制制度(P4—Z1-J4—6 ) (214)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17)第一节内控概述 (217)第四节管理制度 (224)一、债权管理 (224)应收帐款管理制度( P4—Z2-J4-1-1 ) (224)其他应收款管理制度(P4—Z2—J4-1-2 ) (226)二、固定资产管理 (228)固定资产购置(P4-Z2—J4-2-1) (228)固定资产日常管理(P4-Z2-J4—2-2) (232)固定资产盘点(P4-Z2—J4-2-3) (236)固定资产处置(P4—Z2-J4-2-4) (239)在建工程管理(P4—Z2—J4—2-5) (244)三、资产减值管理 (248)坏帐准备管理(P4—Z2-J4—3—1) (248)长、短期投资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2) (251)存货跌价准备管理(P4—Z2-J4-3-3) (253)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管理(P4-Z2-J4-3—4) (255)四、债务管理 (259)应付帐款管理(P4-Z2-J4-4-1) (259)应付工资与福利费管理(P4-Z2-J4-4-2) (263)五、成本费用管理 (265)生产成本管理制度(P4—Z2—J4-5-1) (265)管理费用管理制度(P4-Z2—J4-1-2 ) (265)财务费用管理制度(P4-Z2—J4—1—3 ) (267)六、财务分析管理 (269)短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1) (269)中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2) (271)长期财务分析制度(P4-Z2—J4-6-3) (273)第五篇全面预算制度 (275)第一章概述 (276)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280)第三章业务授权 (286)第四章管理制度 (287)预算编制( P5-Z4-1 ) (287)预算执行与考核(P5—Z4-2) (294)第六篇内部审计制度 (298)第一章内控概述 (299)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01)第三章授权体系 (303)第四章管理制度 (304)内部审计计划管理(P6—Z4—1) (304)内部审计执行管理(P6-Z4-2) (305)内部审计结果处理(P6—Z4-3) (307)其他管理制度(P6-Z4—4) (309)第七篇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310)第一章内控概述 (311)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13)第三章授权体系 (315)第四章管理制度 (316)项目投资管理(P7-Z4—1) (316)有价证券投资管理(P7-Z4—2) (320)研究开发投资(P7—Z4—3) (321)第八篇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24)第一章内控概述 (325)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326)第三章授权体系 (328)第四章管理制度 (329)参股企业管理(P8—Z4—1) (329)控股企业管理(P8—Z4-2) (331)附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334)第一篇内部控制的基础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法》、《会计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上市公司内控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内控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内控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内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管理,所属子公司应依据此办法制订适应本或内部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执行董事、监事、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一)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二)资产安全完整;(三)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五条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体现相互制约与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公司经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监事对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

第七条公司经理层是内部控制最高层级决策机构,对公司内控体系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负责,具体工作职责如下:(一)审议批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二)审议批准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其他基本管理制度;(三)决定内部控制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四)审议批准内部控制手册;(五)审议批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八条公司监事对经理层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履行以下职责:(一)检查经营及业绩财务报告;(二)对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行为进行监督;(三)列席经理层内部控制专题会议;(四)向经理层提出内部控制改进建议;(五)监督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上报情况。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二)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四)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第三条公司应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内部控制规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所处环境,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负责。

第四条本指引适用于其股票在本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不含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公司的内部控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素:(一)内部环境:指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包括公司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风险理念、经营风格、人事管理政策等。

(二)目标设定:公司管理层根据风险偏好设定公司战略目标,并在公司内层层分解和落实.(三)事项识别:公司管理层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外事件进行识别,分清风险和机会。

(四)风险评估:公司管理层对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内、外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便公司制定必要的对策.(五)风险对策:公司管理层按照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采取规避、降低、分担或接受的风险应对方式,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六)控制活动:公司管理层为确保风险对策有效执行和落实所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主要包括批准、授权、验证、协调、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财产的保护、职责的分离、绩效考核等内容。

(七)信息与沟通:指识别、采集来自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有效传递。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管理,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结合股份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股份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和防范风险,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等。

第三条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内部控制体系的日常维护;(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三)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评价;(四)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四条股份公司及各子、分公司、工程指挥部(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开展监督与评价工作,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管理。

股份公司子、分公司、工程指挥部(项目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并报股份公司备案。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股份公司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第七条股份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第八条股份公司战略规划部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日常维护管理和不断改进完善。

(二)负责组织开展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工作,负责监督工作的资料汇总、分析。

(三)负责组织执行层面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管理流程的评审。

(四)负责组织公司层面重大、重要风险的定期评估,建立风险库和风险事件库,并编写《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五)负责组织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培训。

(六)负责指导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方。

第二章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机构第三条上市公司应设立监事会,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委员会,以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第四条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董事,并明确其权益保护和责任义务。

第五条上市公司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公司的财务来源、使用情况、经营状况等进行审计并提出建议。

第六条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中介机构,提供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等服务,确保公平、公正、及时的信息披露。

第三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第七条上市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风险等信息。

第八条上市公司应制定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合法性。

第九条上市公司应指定专门负责信息披露工作的人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第四章上市公司治理第十条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权责关系和决策程序。

第十一条上市公司应进行股权激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第十二条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公司资产、利益的流失。

第十三条上市公司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

第五章股东权益保护第十四条上市公司应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依法保证股东平等地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和分享经营成果。

第十五条上市公司应设立健全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股东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第十六条上市公司应依法处理与股东之间的纠纷,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违法行为处理第十七条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方不得从事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八条对于违法行为,相关监管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包括警告、罚款、吊销上市资格等。

第十九条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方有权对监管机构的决定提起申诉。

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合同主体11 本制度的适用主体为上市公司。

12 上市公司内部的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均应遵守本制度。

2、合同标的21 本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2 具体包括对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的管理和规范。

3、权利义务31 上市公司的权利311 有权制定和修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适应公司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312 有权对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13 有权对违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部门和员工进行处罚和纠正。

32 上市公司的义务321 有义务向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员工宣传和培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其理解和遵守。

322 有义务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323 有义务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33 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权利331 有权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332 有权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框架下,自主开展本部门的工作。

34 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义务341 有义务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配合公司的监督和检查。

342 有义务及时向公司报告本部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

343 有义务协助公司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工作。

35 员工的权利351 有权了解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352 有权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36 员工的义务361 有义务遵守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

362 有义务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和内部控制相关信息。

4、违约责任41 对于上市公司未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的,公司管理层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文档

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文档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编辑锁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名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序号财会[2008]7号印发时间2008年5月22日内容共七章五十条目录.1发布目的.2章程.3内容发布目的财会[2008]7号本制度于2008年5月22日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章程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

基本规范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科学界定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二是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着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是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四是统筹构建内部控制的要素,有机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经验,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

五是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与内部信息传递内控流程

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与内部信息传递内控流程

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与内部信息传递内控流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安全、稳定以及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系统瘫痪,充分发挥网络的快速性、有效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内部所有应用计算机部门。

第三条制定原则为:确保公司内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本规定中所涉及的电脑设备,包括公司所有电脑、外挂设备及网络连接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均按此规定执行。

第二节机房安全管理第五条非网络维护人员严禁触动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网络线路、机柜等)以免造成网络瘫痪。

第六条工作人员严禁将来源不明的光盘、U盘、软盘等带入机房,严禁未经许可私自在电脑上安装软件。

第七条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不得在机房内乱拉电线,乱接电源。

第八条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发现网络故障等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九条服务器平时应处于锁定状态,管理人员要保管好登录密码;第十条机房配备专业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系统安全检查、系统相关参数的配置与软件安装、硬件维护;第十一条系统管理员有权管理各用户的用户密码、用户权限、IP 地址、网关、DNS配置,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修改相关的系统配置信息;第十二条网络内各类服务器中开设的帐户和口令为秘密信息,系统管理员应当对各服务器的密码进行保密,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这些信息。

第三节网络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局域网内各终端用户必须熟练掌握局域网络使用的基本知识,熟悉本职工作范围内的网络工作软件及其使用方法,确保正确、规范操作;第十四条局域网内各终端机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网络维护人员。

第十五条严格遵守信息传递操作流程。

各终端计算机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共享硬盘或文件夹,设立的共享硬盘或文件夹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取消共享设置。

第十六条网络用户密码及共享权限密码严禁外泄。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精选17篇)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精选17篇)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精选17篇)在现在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促进公司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化,促进公司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之内控制度建设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执行、检查、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

第二章内控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第三条本办法之内控制度分为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三类。

具体分类(略)第四条根据内控制度内容分类:1、制度基本内容:目的、适用范围、制度正文约束条例、考核条例。

2、制度操作流程: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可用visio编。

3、制度操作表单。

第五条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范围大小等,管理制度的文体基本上可分为:章程、条例、职责、守则、办法、制度、规定、细则。

第六条公司制度按其效力范围分为三级:一级:在集团范围内生效的制度文件;二级:限于总公司本部、分公司、事业部和子公司内部生效的制度文件;三级:总公司本部各部门内部、分公司各部门内部、事业部各部门内部、子公司各部门内部及项目部内部生效的制度文件。

第七条内控制度建设的归口部门为审计部(内控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根据风险评估及外部监管要求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制度的初审与会审管理工作;负责制度起草部门编写制度的指导工作、流程编制的辅导与完善工作、培训情况检查、落实情况检查、执行效果评价;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定期在审计工作和专项内控建设工作中对各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梳理和建议;及时向董事会汇报内控制度建设工作。

第八条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为公司各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一章引言1.1 背景本指引旨在指导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指引涵盖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全过程,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报告等内容。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及其相关机构。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和防范风险,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职责规定、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内部检查等手段,对企业运营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

2.2 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资产安全保护、业务效率提升、财务信息可靠性、合规风险防控等方面。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要素3.1 控制环境3.1.1 企业文化3.1.2 领导层的承诺和行为3.1.3 组织结构3.1.4 人员素质和能力3.2 风险评估与控制3.2.1 风险识别和评估3.2.2 风险控制活动3.3 控制活动3.3.1 业务流程的制定和执行3.3.2 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3.3.3 资产管理和风险防控3.4 信息与沟通3.4.1 信息的获取和传递3.4.2 内部沟通机制的建立和运作3.5 监督与评价3.5.1 董事会的职责和作用3.5.2 监事会的职责和作用3.5.3 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第四章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监督4.1 内部控制的实施4.1.1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4.1.2 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和部署4.1.3 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和配备4.2 内部控制的监督4.2.1 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4.2.2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改进第五章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报告5.1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5.1.1 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标准5.1.2 自我评价的周期和内容5.2 内部控制的外部评价5.2.1 外部评价的主体和方法5.2.2 外部评价的结果和报告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细则》2. 内部控制流程图示例3. 内部控制自评表格样本4. 外部评价报告模板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公司法: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简称。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和指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

它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第三条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保证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以提高公司经营的效果与效率,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

第四条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及其检查监督负责,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框架第五条公司内控制度应力求全面、完整,至少在以下层面作出安排:(一)公司层面;(二)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层面;(三)公司各业务环节层面。

第六条公司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基本要素:(一)目标设定,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二)内部环境,指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包括员工对风险的看法、管理层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氛围、董事会和监事会对风险的关注和指导等。

(三)风险确认,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管理风险的方法。

(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保障公司的资产安全。

(三)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下列基本要素:(一)目标设定,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二)内部环境,是指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公司文化等。

(三)风险确认,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是指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六)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七)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八)内部监督,是指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涵盖公司所有的营运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及收款、采购和费用及付款、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重大投资管理、财务报告、成本和费用控制、信息披露、人力资源管理和系统信息管理等。

第七条公司内控制度除涵盖对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控制外,还包括贯穿于经营活动各环节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印章使用管理、票据领用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担保管理、职务授权及代理制度、定期沟通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对附属公司的管理制度等。

第二章内部环境第八条公司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一)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利机构。

(二)董事会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授权,对公司经营进行决策管理。

(三)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依据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对公司经营进行执行管理。

(四)监事会依据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授权,对董事会、总裁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运营进行监督。

(五)公司根据实际经营需要设置部门与子公司。

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计划目标管理和监控管理,子公司负责各自的具体经营管理工作。

第九条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管理层负责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第十条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

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第十三条公司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包括下列内容:(一)员工的聘用、培训、劳动关系的终止与解除;(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三)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四)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五)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第十四条公司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第十五条公司须加强文化建设,培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观念,强化风险意识。

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公司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公司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十六条公司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十七条公司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第十八条公司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第十九条公司识别内部风险,重点关注下列因素:(一)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二)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三)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五)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六)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第二十条公司识别外部风险,重点关注下列因素:(一)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二)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三)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五)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六)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第二十一条公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公司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十二条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公司应当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公司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第二十三条公司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二十四条公司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第四章控制活动第二十五条公司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第二十六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是指公司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第二十七条授权审批控制是指公司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公司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第二十八条会计系统控制是指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公司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注册会计师资格。

第二十九条财产保护控制是指公司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公司须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

第三十条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第三十一条公司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营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第三十二条公司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公司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公司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第三十四条公司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第五章专项风险的内部控制第一节对控股子公司的风险控制第三十五条公司应制定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政策及程序,并在充分考虑控股子公司业务特征等的基础上,督促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十六条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包括下列活动:(一)依法建立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架构,确定控股子公司章程的主要条款,选任董事、监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

(二)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协调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督促控股子公司据以制定相关业务经营计划、风险管理程序。

(三)制定控股子公司的业绩考核与激励约束制度。

(四)制定母子公司业务竞争、关联交易等方面的政策及程序。

(五)制定控股子公司重大事项的内部报告制度。

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发展计划及预算、重大投资、收购出售资产、提供财务资助、为他人提供担保、从事证券及金融衍生品投资、签订重大合同、海外控股子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