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网络知识点汇总 物院版
无线传感器网络期末复习考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1.无线传感器的概念:一种由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面向任务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
2.与传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特征)类似:自组织性、分布式控制、拓扑动态性;区别:网络规模大、节点能力受限、节点可靠性差、以数据为中心、多对一传输模式、冗余度高、面向任务。
3.开发用的硬件平台——嵌入式个人计算机:PDA;专用传感器节点:Berkeley Motes(广泛)、UCLA Medusa、MIT uAMP;片上系统节点:Smart Dust、BWRC PicoNode4.软件平台:TinyOS(最早)、nesC、TinyGALS、Mote等5.设计目标: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自组织、可扩展、自适应、可靠、安全、(带宽)资源利用率高、服务质量高。
第二章体系结构1.节点组成(4):感知、处理、通信、电池模块2.汇聚节点的作用:(1)向传感器节点发送查询消息或命令(2)作为联接外部网络的网关3.多跳网络分为——平面结构:所有传感器节点地位相同、互为中继;分层结构:按簇组织,簇成员将数据发给簇头,簇头发给汇聚节点;好处:(1)降低通信能耗(2)平衡节点间的负载,并提高可拓展性(3)在簇头进行数据融合,减少数据发送量,提高能亮效率4.协议栈——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包括查询发送、节点定位、时间同步、网络安全;传输层:负责节点间端到端的可靠、透明传输,包括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网络层:为传感器节点向汇聚节点发数据提供路由;数据链路层:数据量的复用、数据帧的创建与检测、媒体接入、差错校验,提供点到点或多点的可靠传输,其中主要的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和差错控制(前向纠错FEC、自动重传请求ARQ);物理层:将数据链路层形成的数据流转换成适合在传输媒体上传送的信号,并进行收发。
5.设计准则:可扩展、可互通、抗毁、可靠、安全、能量高效性。
第三章MAC协议(数据链路层)1.作用:决定局部围无线信道的使用方式,用来在传感器节点之间分配信道频谱资源,建立数据传输所需的基础通信链路2.特点:尽量节省节点能量、可扩展性、公平性(均衡节点能量消耗)、传输效率高。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归纳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1、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三要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构造示意图,组成局部〔P1-2〕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本钱很低、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种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范围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看者或者用户另一种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掩盖地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三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看者任务:利用传感器节点来监测节点四周的环境,收集相关的数据,然后通过无线收发装置承受多跳路由的方式将数据发送给会聚节点,再通过会聚节点将数据传送到用户端,从而到达对目标区域的监测体系构造示意图:组成局部:传感器节点、会聚节点、网关节点和基站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P2-4〕(1)大规模性且具有自适应性(2)无中心和自组织(3)网络动态性强(4)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5)应用相关性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组成构造〔P4-6〕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局部一般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给模块4 局部组成。
4、常见的无线传感器节点产品,几种Crossbow 公司的Mica 系列节点〔Mica2、Telosb〕的硬件组成〔P6〕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体系构造〔P7〕1.各层协议的功能应用层:主要任务是猎取数据并进展初步处理,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传输层:负责数据流的传输掌握网络层:主要负责路由生成与路由选择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成帧,帧检测,媒体访问和过失掌握物理层:实现信道的选择、无线信号的监测、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等功能2.治理平台的功能(1)能量治理平台治理传感器节点如何使用能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知识点

I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无线传感器网络的3个基本要素为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无线网络是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观察者之间的通信方式,用于在传感器与观察者之间建立通信路径;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发布感知信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
一组功能有限的传感器协作地完成大的感知任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特点。
传感器主要由感知单元、传输单元、存储单元和电源组成,完成感知对象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简单的计算后,传输给观察者以提供环境的决策依据。
观察者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户,是感知信息的接收和应用者。
观察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计算机或其它设备。
感知对象是观察者感兴趣的监测目标,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对象。
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感知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多个对象,一个对象也可以被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所感知。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1)硬件资源有限(2)电源容量有限(3)无中心(4)自组织(5)多跳路由(6)动态拓扑(7)节点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学术界研究进展1、网络技术(不太懂)2、通信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要有不同于传统Ad Hoc和因特网通信协议的原因如下:(1)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数量远大于Ad Hoc网络中的节点数;(2)感知节点出现故障的频率要大于Ad Hoc网络;(3)感知节点要比因特网和Ad Hoc网络中的节点简单;(4)感知节点的能量有限;(5)因特网的数据报头对于传感器网络来说太长,例如,每个节点必须有一个永久的地址。
美国一些大学提出了有效的协议如下:包括谈判类协议(如SPIN-PP协议、SPIN-EC协议、SPIN-BC协议、SPIN-RL协议)、定向发布类协议、能源敏感类协议、多路径类协议、传播路由类协议、介质存取控制类、基于Cluster的协议、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算法。
3、感知数据查询处理技术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1、MAC层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层协议必须达到如下2目标。
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知识点整理(一)

第⼀章⽆线传感器⽹络概述知识点整理(⼀)第⼀章⽆线传感⽹络概述1.1 ⽆限传感器⽹络的基本感念⽆线传感器⽹络 Wireless Sdnsor Network定义:⼤量静⽌或移动的传感器节点以⾃组织和多跳的⽅式构成的⽆线⽹络。
⽬的:协作探测、处理和传输⽹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户。
传感器⽹络功能: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户Ad Hoc ⽹络:定义:是⼀种多跳的、⽆中⼼的、⾃组织⽆线⽹络,⼜称为多跳⽹,⽆基础设施⽹或⾃组织⽹。
1.2 ⽆线传感器⽹络的特征1.2.1与现有⽆线⽹络的区别(其他⽹络)(1)集成了监测、控制以及⽆线通信的⽹络系统(2)节点数⽬庞⼤(3)节点分布密集(4)节点容易出现故障(5)⽹络拓扑结构易发⽣变化(6)传感器节点具有的能量、处理能⼒、存储能⼒和通信能⼒等都⼗分有限(7)传统⽆线⽹络的⾸要设计⽬标是提供⾼服务质量和⾼效带宽利⽤,其次才考虑节约能源,⽽传感器⽹络的⾸要设计⽬标是能源的⾼效使⽤1.2.2与现场总线的区别(1)现场总线是应⽤在⽣产现场和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2)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络(3)现场总线作为⼀种⽹络形式,专门为实现在严格的实时约束条件下⼯作⽽特别设计的(4)由于现场总线通过报告传感数据从⽽控制物理环境,与传感器⽹络⾮常相似(5)⽆线传感器⽹络关注的不是数⼗毫秒范围内的实时性,⽽是具体的业务应⽤,这些应⽤能够容许较长时间的延迟和抖动(6)传感器⽹络⾃适应协议在现场总线中并不需要,如多跳、⾃组织的特点,⽽且现场总线及其协议也不考虑节约能源问题较为流⾏的现场总线:(1)CAN(控制局域⽹络)(2)Lonworks(局部操作⽹络)(3)Profibus(过程现场总线)(4)HART(可寻址远程传感器数据通信)(5)FF(基⾦会现场总线)1.2.3传感器节点的限制1.电源能量限制(1)传感器节点体积微⼩(2)通常携带能量⼗分有限的电池(3)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的模块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和⽆线通信模块(4)传感器节点的绝⼤部分能量消耗在⽆线通信模块⽆线通信模块存在发送、接收、空闲和睡眠4种状态空闲时监听⽆线信道的使⽤情况,检查是否有数据发送给⾃⼰睡眠时关闭通信模块在发送状态的能量消耗最⼤,接收和空闲时消耗接近,睡眠消耗最少。
无线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类传感器网络的三种功能:数据采集(感官),处理(大脑),传输(神经)。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
传感器节点由电源,存储器, 感知部件, 嵌入式处理器,通信部件, 和软件组成。
1.及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区分:传统无线网络设计的目标是供应高服务质量和高效带宽利用,其次才考虑节约能源,而传感器网络设计的目标是能源的高效运用。
2.传感器节点的限制:电源能量有限:节点的体积小,人员不可达通信实力有限:E=K*D n N 通常取值为3,尽量选择多跳。
计算和存储实力有限:价格低,功耗小。
传感器网络是集成了监控,限制以及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
节点多,简单受到环境的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简单变化。
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的模块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绝大部分的能量消耗在无线通信模块。
3.传感器组网的特点:a)自组织性:节点同等,没有中心,通过分布式算法来相互协调。
优点是不会因为单个节点的脱离而受到损害。
能够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自组织要适应网络拓扑的结构的动态变化。
b)以数据为中心:以数据本身作为查询或传输线索的思想,更接近于自然语言沟通的习惯,因此说是一个以数据位中心的网络。
c)应用相关性d)动态性: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因如下缘由改变:环境因素或电源耗尽环境变化造成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续。
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视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新节点的加入e)网络规模大:大规模范围,小范围的传感器密集f)牢靠性:保密性和平安性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a)网络的工作寿命b)网络覆盖范围c)网络搭建成本和难易程度d)网络响应时间5.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a)第一阶段:传统的无线传感器例子:热带树(由振动和声响组成)节点只产生探测数据流,没有计算实力,并且相互之间不能通信,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只能获得单一信号,节点只能进行单一的点对点通信,网络一般采纳分级处理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一、引言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环境监测到工业控制,从医疗保健到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又有哪些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知识点。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和组成(一)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廉价的、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这些传感器节点能够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给用户。
(二)组成1、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组成单元,它通常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感知监测对象的信息,处理器模块负责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电源模块则为节点提供能量。
2、汇聚节点汇聚节点也称为网关或基站,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发给用户或其他网络。
汇聚节点通常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它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等。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被监测对象的物理量、化学量等转化为电信号。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低,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二)低功耗技术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采用电池供电,而且电池的能量有限,因此低功耗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高二物理关于传感器的应用知识点详解

高二物理关于传感器的应用知识点详解在高二的物理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点,下面本人的本人将为大家带来关于传感器的应用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物理关于传感器的应用知识点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二、传感器的应用(一)1.光敏电阻2.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4.力传感器将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元件.5.霍尔元件霍尔元件是将电磁感应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的元件.外部磁场使运动的载流子受到洛伦兹力,在导体板的一侧聚集,在导体板的另一侧会出现多余的另一种电荷,从而形成横向电场;横向电场对电子施加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的静电力,当静电力与洛伦兹力达到平衡时,导体板左右两例会形成稳定的电压,被称为霍尔电势差或霍尔电压.三、传感器的应用(二)1.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2.传感器应用: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电饭锅、测温仪光传感器的应用鼠标器、火灾报警器四、传感器的应用实例:1、光控开关2、温度报警器五、传感器定义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高一物理传感器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传感器知识点总结一、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 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传感器通常由感测元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电路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感测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温度传感器可采用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半导体热敏电阻等感测元件;压力传感器可采用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等感测元件。
感测元件感知到的物理量会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最终输出给用户。
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遵循以下两种基本原理:(1)传感器的感测元件受到外界物理量的作用,产生相应的物理量,如电阻、电压、电流等发生变化;(2)感测元件感测到的物理量被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最终输出为可观测的信号。
3. 传感器的分类根据测量的不同物理量,传感器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
根据感测元件的不同,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电阻温度计、热电阻、热敏电阻等;压力传感器有电容式、压阻式、压电式等;光敏传感器有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等。
二、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温度传感器(1)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它们可以使用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半导体热敏电阻等感测元件。
其中,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电动势来测量温度的;电阻温度计则是根据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半导体热敏电阻利用半导体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2)应用:温度传感器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温度传感器通常用于监测各种设备和工艺的温度,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生活中,温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空调、汽车等领域。
2. 湿度传感器(1)工作原理:湿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空气湿度的传感器,它们通常使用湿度敏感材料(如聚合物、电介质等)或电容式传感元件来感知空气中的湿度。
当湿度传感器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时,敏感材料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从而测量出空气的湿度。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重点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包括:答:传感节点感知对象观察者2.无线传感网络的特征是什么?答:1)低功耗,微型化,高度集成,低价格的传感节点;2)节点密集布设;3)协作式网络;4)自组织网络;5)无线网络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优势:答:1)精度高;2)灵活性强;3)可靠性高;4)经济性好4.无线传感器网络从原理功能角度分类的技术包括:答: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与组网技术、分布式数据聚合/融合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节点定位技术与时间同步技术。
5.无线传感器网络从工程实现角度分类的技术包括:答: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制造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节点供电技术和节点及网络的能量有效性设计技术。
6.无线传感器网络从网络运行与应用角度分类的技术包括哪些?答:1)网络布设与休眠调度技术;2)无线传感网络广域互联技术;3)结合行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
*7.无线信号功率耗损包括:答:路径耗损,多径衰落耗损,阴影衰落。
*8.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能耗包括:答: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耗损9.无线传感器固定目标网络的布设目标答:无线传感器固定目标网络的布设又分为确定性布设和随机性布设,在确定性传感器节点布设中,最感兴趣的是如何用最少的传感器节点完全覆盖目标区域,随机布设所关心的是,在单位区域内至少需要多少传感器节点才能达到一定的概率覆盖传感区域。
10.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模型有几种?各是什么?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模型有4种,布尔覆盖模型,一般覆盖模型,协作覆盖模型,概率覆盖模型。
11.确定性传感器节点布设的目标是什么?答:用最少的传感器节点尽量覆盖监控目标区域。
12.随机传感器节点布设的目标是什么?答:研究传感器节点密度问题,即决定在单位区域内至少需要布设多少传感器节点,才能达到以一定的概率覆盖该区域。
13.最小的暴露路径:对于入侵者而言,目的是为了要选择一条被发现概率最小的路径14.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层,导致能量消耗的潜在因素有哪些?答:冲突,空闲监听,串听,控制开销15.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分为:答:发送状态,接收状态,空闲监听状态,休眠状态16.简述传感器网络休眠机制的主要思想答:休眠机制的主要思想是,当节点周围没有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计算与通信单元处于空闲状态,把这些组件关掉或调到更低能耗的状态,即休眠状态,避免空闲监听和串听导致节点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达到有效节能手段。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就是由部署在检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的对象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2. 构成WSN 的三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
3. ADHOC 和WSN 的区别:(1)WSN(2)WSN (3)WSNAd hoc(4)WSN(5)WSN (6)WSN 以数据为中心。
4. WSN 的节点:传感模块、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 节点特点:电源能量有限、通信能力有限、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5. WSN 协议栈结构(1)能源管理平台:管理传感器节点如何使用能量;(2)移动管理平台:检测和注册传感器节点的移动,维护到汇聚点的路由,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跟踪它的邻居;(3)任务管理平台:在一个给定的区域内平衡和调度监测任务6. 传感器物理层作用:屏蔽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差异目的:透明传输功能:提供传输通道;传输数据;其他特性:(1)机械特性(2)电气特性(3)功能特性(4)规程特性运用的技术:(1)介质和频段的选择(2)调制技术(3)扩频技术传输媒体:(1)建议采用ISM (工业、科学和医学)频段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最适合传感器网络(2)红外,不需要许可证,抗干扰要求收发双方在视线之内(3)光7.频率选择,载频发生,信号检测,调制,数据加密信号传播传播信号需要的最小发送功率和传输距离d的n次方成正比,2<= n < 4.为了减小传输距离,传感器网络采用多跳(multihop)通信方式8.MAC层协议:S-MAC协议、IEEE802.11 MAC协议9.MAC层有用功耗:(1)发送,接收数据(2)处理询问请求(3)转发询问和数据到邻居节点9.MAC层无用功耗:(1)信道的空闲侦听,“waiting for possible traffic”.(2)由于碰撞导致的重传,例如两个数据包同时到达同一节点(3)无意偷听:当节点接收到一个不属于他的数据包时(4)产生和处理控制数据包开销10.CSMA/CACSMA /CA载波侦听/冲突避免如何解决“隐匿终端问题11.S-MAC机制针对碰撞重传、串音、空闲侦听和控制消息等可能造成较多能耗的因素S-MAC 采用如下机制:(1)周期性侦听/睡眠的低占空比工作方式,控制结点尽可能处于睡眠状态来降低结点能量的消耗;(2)邻居结点通过协商的一致性睡眠调度机制形成虚拟簇,减少结点的空闲侦听时间;(3)通过流量自适应的侦听机制,减少消息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4)采用带内信令来减少重传和避免侦听不必要的数据;通过消息分割和突发传递机制来减少控制消息的开销和消息的传递延迟。
(完整版)传感器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过.doc

国家标准对传感器定义是: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以上定义表明传感器有以下含义:
1、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检测装置;
2、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3、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按使用的场合不同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1.2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三部分组成:
图示 :被测量---敏感原件-----转换原件----基本电路-------电量输出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
1.1.3传感器的分类
第一章传感器概述
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号, 将这些信号传送给大脑, 大脑把这些信号分析处理传递给肌体。
如果用机器完成这一过程, 计算机相当人的大脑, 执行机构相当人的肌体, 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和皮肤。
1.1.1传感器的定义
广义: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的输出器件和装置。
1) 按传感器检测的范畴分类:生物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物理量传感器、
2)按输入量分类:速度、位移、角速度、力、力矩、压力、流速、液面、温度、湿度
3)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类:模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
4)按传感器的结构分类:结构型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复合型传感器
5)按传感器的功能分类:智能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单功能传感器
差!
入信号按正弦 化 ,分析 特性的相位、振幅、
率, 称 率响 ;
高二物理下册《传感器的应用》知识点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下册《传感器的应用》知识点高二物理知
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下册《传感器的应用》知识点包括:
1. 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和检测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
装置,它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传感器的分类:根据测量的物理量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利用各种物理效应(如电磁感应、压电效应、热敏效应等)实现物理量的测量和转化。
4. 传感器的特点和要求:传感器要求测量准确、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稳定性好,
并且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5. 光传感器的应用: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光电测量、自动控制、光通信等领域;常见
的光传感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阵列等。
6.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气象观测、生物医学、环
境监测等领域;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等。
7.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压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机械测量、医疗设备等领域;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压电式、电容式等。
8. 位移传感器的应用:位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自动控制、机器人等领域;
常见的位移传感器有电感式、感应式、电容式等。
9. 力传感器的应用: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机器人、材料测试等领域;常见的力传感器有电阻应变式、压电式、电容式等。
10. 传感器在智能设备和物联网中的应用:传感器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智能设备和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这些是高二物理下册《传感器的应用》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汇总,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汇总,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随着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物联网超然而至,得到了很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
物联网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它除了融合网络、RFID技术、信息技术之外,还引入了无线传感器技术,使得M2M型物联网有了更深的发展,而且无线传感器技术结合了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以及无线通信技术,所以它本身也是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
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
传感器节点检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条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检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
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数据。
传感器网络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较弱,通过小容量电池供电。
从网络功能上看,每个传感器节点除了进行本地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外,还要对其他节点转发来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融合,并与其他节点协作完成一些特定任务。
汇聚节点汇聚节点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强,它是连接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外部网络的网关,实现两种协议间的转换,同时向传感器节点发布来自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并把WSN收集到的数据转发到外部网络上。
管理节点管理节点用于动态地管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网络的所有者通过管理节点访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资源。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特点】大规模为了获取精确信息,在监测区域通常部署大量传感器节点,可能达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
07 高二物理重难点知识汇总 传感器

高二物理重难点知识汇总第七讲传感器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
2.了解一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了解传感器的应用模式,能够运用这一模式去理解传感器的实际运用。
4.了解传感器在生活、科技中的运用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重难点讲解要点一、传感器1.现代技术中,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
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如电压值、电流值、电荷量等,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
传感器原理如下图所示。
3.传感器的分类常用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进行工作的。
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可将传感器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类。
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电阻、电压、电容、磁场等)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如光电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等。
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换成为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酶、微生物、抗体等,分别对应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等。
要点二、光敏电阻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大小这个电学量,一般随光照的增强电阻值减小。
要点诠释:光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硫化镉在无光时,载流子(导电电荷)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
要点三、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1.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明显。
如图为某一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知识点归纳 物联网中的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

知识点归纳物联网中的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中的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和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智能化控制。
而在物联网中,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网络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作用1. 定义和特点嵌入式系统是指在特定应用领域中,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小巧、低功耗、实时性强等特点。
在物联网中,嵌入式系统充当着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并与云端平台进行数据交互的重要角色。
2. 功能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功能和应用,比如:(1) 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生物数据等信息,并通过嵌入式系统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2) 设备控制和管理:嵌入式系统能够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
(3) 通信和协议转换:嵌入式系统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并进行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确保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 定义和构成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互联网络。
其中,每个节点都具备感知、通信和处理能力。
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扮演着数据收集和信息传输的关键角色。
2. 功能和优势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优势,包括:(1) 数据采集和传输:传感器节点通过感知环境和设备状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嵌入式系统和云端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2) 分布式计算和决策:传感器节点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分布式计算和决策,实现对环境和设备的自主感知和智能处理。
(3) 自组织和自修复:传感器网络具备自组织和自修复的能力,即使网络中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或中断,其他节点可以接替其功能继续工作。
三、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的协作1. 数据采集和处理嵌入式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归纳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归纳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低成本、低功耗、无线通信能力的节点(传感器)组成的网络系统。
WSN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农业监测、军事侦察等。
下面对WSN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WSN的组成:WSN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包含一个传感器、一个处理器和一个无线通信模块。
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相互通信、传输数据。
2.WSN的特点:-低成本:WSN中的节点通常采用低成本的硬件组件制造,因此整体成本相对较低。
-低功耗: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因此需要设计低功耗的算法和协议,以延长节点的寿命。
-自组织:WSN中的节点自主组织形成网络,无需人工干预。
-多跳传输:WSN中的节点通常通过多跳传输方式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分布式处理:WSN中的数据处理通常在节点内部进行,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中心节点。
-时空相关性:WSN中的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通常具有时空相关性,需要考虑这种相关性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WSN的网络拓扑结构:-平面型:节点以平面方式分布在区域内,每个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邻近的节点通信。
-区域型:节点按区域方式分布在区域内,节点之间通信距离较远,需要通过多跳传输方式进行通信。
-蜂窝型:节点按照蜂窝状分布在区域内,每个节点与邻近的六个节点进行通信。
-网格型:节点按照网格状分布在区域内,节点之间通信距离相等,通信距离较近。
4.WSN的数据传输:-单播传输:节点将数据传输给特定的目标节点。
-广播传输:节点将数据传输给整个网络的所有节点。
-多播传输:节点将数据传输给特定的一组节点。
5.WSN的路由协议:-平面型路由协议:适用于平面型网络拓扑结构,例如基于连通性的GAF协议。
-分层路由协议:将网络分为多层,每层通过不同的协议进行路由,例如LEACH协议。
-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节点根据位置信息进行路由,例如GPSR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一、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的、具有感知和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网络。
这些传感器节点通常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传感器节点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强度等,并将这些感知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汇聚节点(Sink Node)或基站。
汇聚节点负责收集和处理来自各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将其发送给用户或其他应用系统。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1、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单元,通常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处理器模块用于处理和存储感知数据,并执行网络协议和控制算法。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传输感知数据和控制信息。
电源模块为节点提供能量,通常采用电池供电。
2、汇聚节点汇聚节点也称为基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接口。
它负责收集来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将其转发给用户或其他应用系统。
汇聚节点通常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并且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外部网络。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路由协议、MAC 协议、拓扑控制协议等。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1、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数量可以达到数千甚至数万个。
2、自组织传感器节点可以自动组成网络,无需人工干预。
节点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和通信,实现网络的构建和维护。
3、动态性传感器节点的位置、能量和网络拓扑结构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网络具有较强的动态性。
4、以数据为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传输感知数据,而不是节点之间的通信。
因此,网络的设计和优化通常以数据为中心,注重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
传感器网络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WSN与Ad-hoc的区别项目WSN Ad-hoc网络功能以获取感知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信息采集网络解决人与人、设备与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结点能力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处理能力低,通信速率与通信距离有限处理与存储能力、通信能力、可靠性相对强大网络形态大规模、密度高小型网络,密度高后冲突增大拓扑结构一到多、多到一(结点到用户,结点间一般不存在通信)任意的点到点业务特征由用户发起查询或结点检测到异常或周期报告,业务量低传输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业务量高关注问题以数据为中心,电池供电,能量有限,所以限制其网络协议算法设计强调简单、高效以通信为目的,与能量无关,以网络容量、QoS、业务传输的有效性为主相同点不依托任何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展开工作;都可以依靠结点之间的自组织行为协调对信道资源的使用以及在网路拓扑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多跳路由转发等功能。
传感器节点的限制条件电源能量有限通信能力受限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组网特点自组织性以数据为中心应用相关性动态性网络规模大可靠性传感器网络终端结点结构(简答)传感模块通信模块计算与存储模块电源WSN网络体系结构从无线联网的角度来看,传感器网络结点的体系由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平面结构,分级结构。
传感器定义一般来说能够把特定的被测信息(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的器件或装置,我们把它称为传感器传感器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常见传感器类型被测量与输出电量的转换原理划分,可分为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两大类按测量原理分类,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原理按被测量的性质不同划分为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可分为开关型(二值型)、数字型、模拟型。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灵敏度响应特性线性范围稳定性重复性漂移精度分辨率迟滞传感器选型原则测量对象与环境灵敏度频率响应特性线性范围稳定性精度生活中的一种传感器,举例说明,分析其中的传感器探测机理(简答)压电式传感器☐某些物质,如石英,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而且内部会被极化,表面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称为电致伸缩现象。
依据电介质压电效应研制的一类传感器称为为压电传感器。
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三)介质和频段选择调制技术扩频技术扩频技术(四种)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FHSS)跳时(THSS)宽带线性调频扩频(chirp-SS)MAC协议定义所谓MAC协议就是通过一组规则和过程来有效,有序,公平地使用共享介质。
MAC协议分类(三)竞争分配(S-MAC)混合(Z-MAC)CSMA/CA访问机制原理(简答)当结点要传输一个分组时,它首先侦听信道状态。
如果信道空闲,而且经过一个帧间间隔时间DIFS后,信道仍然空闲,则站点立即开始发送信息。
如果信道忙,则站点始终侦听信道,直到信道的空闲时间超过DIFS。
当信道最终空闲下来的时候,结点进一步使用二进制退避算法,进入退避状态来避免发生碰撞。
IEEE802.11MAC协议规定了三中基本帧间间隔(IFS)SIFS最短帧间间隔PIFS PCF方式下结点使用的帧间间隔DIFS DCF方式下结点使用的帧间间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效能耗主要来源(五)空闲侦听数据冲突串扰控制开销重复传输S-MAC协议采用的主要机制减少能耗(四)(简答)周期性侦听和睡眠机制流量自适应侦听机制冲突和串音避免机制消息传递机制设计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满足条件(四)能量高效可扩展性稳健性快速收敛性路由协议(四类)&&能量感知路由协议基于查询的路由协议地理位置路由协议可靠的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兴趣扩散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谣传路由的基本思想(简答)源节点观察到事件发生后,产生一个时间代理消息,代理消息沿随机路径向外传播Sink节点发送事件查询事件沿随机路径在网络中传播当查询消息到达一个保存有事件代理的节点时,就会形成一条从Sink到源节点的路径可靠路由中多路径的建立(简答)不相交多路径是指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任意两条路径没有相交的点。
建立过程Sink节点通过主路径增强消息建立主路径Sink 节点发布次优路径增强消息给次优节点中间节点选择自己的最优节点中的非主路径节点转发次优路径增强消息,直到构造成次优路径缠绕多路径⏹克服主路径上单个节点失败的问题⏹由一组缠绕路径组成⏹缠绕路径是对应主路径上的某个节点,在网络没有该节点时,形成的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优化备份路径。
⏹主路径上每个节点都有一条对应的缠绕路径为什么需要同步时间(简答)首先,传感器结点通常需要彼此协作,去完成复杂的监测和感知任务。
其次,传感器网络的一些节能方案是利用时间同步来实现的。
RBS同步协议基本思想(简答)RBS同步协议基本思想是多个结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然后多个收到同步信号的结点之间进行同步。
TSPN协议(两个阶段)(简答)层次发现阶段第一个阶段生成层次结构,每个结点赋予一个级别,根结点赋予最高级别第0级,第i级的结点至少能够与一个(i-1)级的结点通信同步阶段第二个阶段实现所有树结点的时间同步,第1级结点同步到根结点,第i级的结点同步到第(i-1)级的一个结点,最终所有结点都同步到根结点,实现整个网络的时间同步。
为什么要定位(简答)没有结点位置信息的监测数据往往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结点是否已知自身的位置,将传感器结点分为(信标结点)和(未知结点),信标结点有时也被称为(锚点)。
定位性能评价指标(五)位置精度覆盖范围刷新速度功耗定位实时性简述三角定位,三边定位的基本思想(简答)(基于测距定位)三边已知A、B、C三个节点的坐标,以及它们到节点D的距离,确定节点D的坐标三角已知A、B、C三个节点的坐标,节点D相对于节点A、B、C的角度,确定节点D的坐标简述质心算法,DV—Hop算法基本思想(简答)(无需测距定位)质心算法多边形的几何中心,称为质心,多边形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就是质心节点的坐标。
质心定位算法首先确定包含未知节点的区域,计算这个区域的质心,并将其作为未知节点的位置。
DV-Hop基本思想:首先:计算未知节点与每个信标节点的最小跳数;然后:估算平均每跳的距离,利用最小跳数乘以平均每跳距离,得到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估计距离;最后:利用三边测量法或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
根据定位过程中节点定位先后次序的不同,把定位算法分为递增并发数据融合(简答)数据融合也被称为信息融合,是一种多源信息处理技术。
它通过对来自同一目标的多源数据进行优化合成,获得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完整的评估或判断。
节省整个网络的能量增强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收集数据的效率根据数据融合与应用层数据语义之间的关系分类(三)依赖于应用的数据融合(ADDA) 独立于应用的数据融合(AIDA)结合以上两种的数据融合根据融合操作的级别分类(三)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二)(&&)休眠机制数据融合传感器网络物理层可能受到的攻击(二)拥塞攻击物理破坏传感器网络链路层可能受到的攻击(三)碰撞攻击耗尽攻击非公平竞争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可能受到的攻击(七)虚假的路由信息选择性的转发Sinkhole攻击Sybil攻击Wormhole攻击HELLO flood攻击确认欺骗传感器网络安全框架协议: SPINS (简答)SNEP协议提供点到点通信认证、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和新鲜性等安全服务;μTESLA协议则提供对广播消息的数据认证服务。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五)时间同步机制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安全机制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方法(三)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常用网络仿真软件平台(五)TOSSIM OMNeT++ MATLAB OPNET NS操作系统TinyOS后台管理软件的组成(四)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后台组件图形用户界面ZigBee冲突避免机制CSMA/CA的空闲信道评估IEEE802.15.4协议应用于哪两层物理层MAC子层ZigBee包括3个频段27个信道ZigBee协议框架完整的ZigBee协议栈自上而下由应用层,应用汇聚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
ZigBee三种拓扑结构星形结构网状结构簇树形结构ZigBee三种设备类型RFD FFD 网络协调器(FFD担当)ZigBee三种类型适用范围(简答)☐精简功能设备(RFD)⏹RFD只能传送信息给FFD或从FFD接收信息。
⏹附带有限的功能来控制成本和复杂性⏹在网络中通常用作终端设备。
⏹ZigBee相对简单的实现自然节省了费用。
RFD由于省掉了内存和其他电路,降低了ZigBee部件的成本,而简单的8位处理器和小协议栈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全功能设备(FFD)⏹可以担任网络协调者,形成网络,让其他的FFD或是精简功能装置(RFD)连结,FFD具备控制器的功能,可提供信息双向传输。
⏹附带由标准指定的全部802.15.4功能和所有特征⏹更多的存储器、计算能力可使其在空闲时起网络路由器作用⏹也能用作终端设备☐网络协调器⏹包含所有的网络消息,是3种设备类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存储容量最大、计算能力最强。
⏹发送网络信标、建立一个网络、管理网络节点、存储网络节点信息、寻找一对节点间的路由消息、不断地接收信息。
编译软件(简答)软件编译器☐C\C++编译器⏹ADS⏹SDT⏹Realview⏹IAR—EWARM⏹GNU硬件编译器ARM系列支持JTAG标准、规范⏹Multi-ICE⏹J-Link⏹Trace32编程接口电路JTAG编程方法(编程,调试)SPI编程方法(3线)(仅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