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 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
2.“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3.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
“书法四大家”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汉族,眉州 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 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词人、诗 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 并称为“三苏” ,为“唐 宋八大 家”之一。
1.政治上遭受打击、不被重用的闲官,会有怎 样的心情? (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以“闲”自嘲。)
2. 但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 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 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
(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挫折、豁达乐观)
3.什么样的人才能悟到这样的境界?
(热爱生命、逆境坚守)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景的?请 同学们自己找角度赏析。
方法提示
A.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比喻 拟人 排比……
B.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想象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C. 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 形容词……
交庭 横下 ?如 盖积 竹水 柏空 影明 也? ?水
中 藻 ? 荇
水——月色
注意:字音、停顿、文言的味道、 宁静的氛围、夜游的兴致、复杂的情愫。
看谁能准确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月色入户 ④遂至承天寺 ⑤怀民亦未寝
(高兴的样子) (思考、想到) (门) (于是、就)
(睡)
(一)赏美景
1.这样的一对闲友闲步与中庭, 看到了什么景色? 请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一下。
“闲人”
1. 即清闲的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 人。
2. 包含了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 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一贬再贬,流落黄州, 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想做一个“闲人”呢? 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 罢了。
3.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月夜处处有, 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它。
1.借助注释疏通课文,积累 常用的文言词。
2.反复朗读,品味文中描写 月景的语句。(重点)
3.品悟“闲人”的含义,感 受作者特殊的心境。(难点)
百度文库
预习展示:看谁读的好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suì)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qǐn),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人/如吾两人者耳。
合作交流:悟情怀
1. 如何理解文中的“闲人”?文中的 “闲人”和现在我们说的“闲人”意思相 同吗?苏轼为何说自己是“闲人”呢?
2.联系文章写作背景,品悟“闲人” 的含义,感受作者特殊的心境。
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 说苏轼以诗讪谤新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他 被长时间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 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 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 写于元丰六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皎洁空灵 清澈透明

藻荇——竹柏影也
疏影摇曳 清丽淡雅

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 ______比作_______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__________ 的特点。此外,该句还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 的表现手法,以高度凝 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的美妙境界。
中心思想
本文描绘了在承天寺 夜游所见的清明澄澈的 月下美景,表达了作者 遭贬后自我排遣的一种 旷达乐观的心境,也传 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这心境包括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 凉、人生的感慨 。
交流质疑:获人生哲理
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 态度,你将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
读《记承天寺夜游》,我 懂得了
链接:苏轼坎坷而豁达的一生 :
? 他做官40年,担任30个官职,一生遭 贬17次,坐牢130天,身行万里,走 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 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 “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1.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罗丹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 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坐了 130天 监牢,此乃历史上有名的“ 乌台诗案 ”。出狱后,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 有职无权的闲差 , 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的山坡上开荒种地 (东坡便由此而来),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 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2.遭遇困境时,要豁达开朗,积极乐观。
3.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 社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 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 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
遭逢逆境, 仍恬淡豁达欣赏美;
饱经忧患, 亦积极热情乐观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