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探索作者:陈小琼谭绮球

来源:《职业时空》2010年第06期

摘要:从技术转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总结了现行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构建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技术转移;学历教育;资格认证

21世纪是知识与各类高科技引导潮流的世纪,如何将各种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创造商业价值已成为各国竞相关注的焦点。然而,从技术开发、研究到技术应用,不是技术知识、实践技巧或者科技成果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简单转移,“过程”涉及多个领域,成果转化高低与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技术转移专业队伍密不可分。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八成的科研专利成果没有实现转化。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作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无疑是重要因素。培养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进他人技术交易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

一、技术转移的内涵和特征

“技术转移”的定义,至今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技术转移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根据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技术转移的概念分为两种典型的类型:

1.扩散理论

扩散理论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描述技术转移的,认为技术转移是通过有偿的或者无偿的途径,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转移,或从一个领域向其他领域转移。该理论强调技术转移发生的条件是:某一个地区、国家或领域的技术,在另外的地区、国家或领域被直接使用或被模仿、在发明或改造后被重新利用等。

2.过程理论

过程理论从实践的角度来描述技术转移,认为技术转移是指技术通过一定的载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环节中发生转移的过程。通常认为这些阶段和环节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技术在其中流动。该理论从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转移的全过程来描述技术转移现象,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刻画了发明和创造在技术转移中的地位。

从上述两种理论基本可以概括出技术转移的如下特点:技术转移是衔接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各个环节的流程,是描述技术从发明点向吸收点的转化、传播和扩散的过程;技术转移是在不同的地区、国家、行业和领域所构成的系统中完成转移过程的;技术转移依赖于人类的探索、认识、创新、实践、吸收、综合和转化活动等各种能力。技术转移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同行业企业之间、国内各行业之间以及国际之间。

至此,我们对“技术转移”定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技术转移是以经济为目的而发生的技术信息流动的过程,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完美结合。

二、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能力体系分析

技术商品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技术本身往往很难被理解,而且技术的交易过程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技术转化,因此,技术商品交易对技术转移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一般说来,合格的技术专业从业人员不但需要懂技术,了解技术的商品价值,能够把技术商品的信息推介给社会,而且还要了解市场情况,善于经营技术商品。在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被称为“技术经纪人”,将“技术经纪人”定义为“在技术市场中,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成他人技术交易而从事中介、经纪或代理等,并取得合理佣金的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这说明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不仅具备一般经纪人的基本能力,即为组织双方“牵线”,协助双方商定技术转让的价格,协助技术转让方和购买方签订和履行技术合同等,还要有区别于一般经纪人、具有技术转移专业特色的能力,即深入参与技术成果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开发的能力和在技术成果工业化、商业化的开发过程中对融资起参谋、协调监督作用等能力。

欧盟委员会1995年发表的欧、美、日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调研报告显示,欧盟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知识水平,善于鉴别、了解多种多样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素养;具有企业经济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具有商业头脑;具备有关保护知识产权以及起草可协议和工业合作协议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等。

由此可见,技术转移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技术转移专业人才能力体系是一个多领域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

因此,技术转移专业体系应包括以下的知识和能力:科技信息模块——获取和筛选信息能力,调研和预测能力,鉴别和评估能力。经济管理模块——宣传和传播能力,组织和洽谈能力,计划与实施能力。法律知识模块——沟通与协调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等。

三、现行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按教育类型可分为两种:一是学历教育,二是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培养方式分三个层次:一是高职,二是本科,三是研究生。如200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层次的“科技传播”专业,2002年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高职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专业等。前者以培养高级科技传播人员,后者培养目标锁定为培养职业技术经纪人。很显然,这种培养方式所对应的是培养初级和中级职业技术经纪人。

非学历教育主要是采用资格认定的方式来培养。199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了《技术经纪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全国技术经纪人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纪人的资格认定作了明确的规定:凡大专以上学历,都可以报名参加技术经纪人资格培训;所有技术经纪从业人员都进行了培训和资格考试。

技术转移工作是知识面广且应用性强的职业,学历教育受学制所限,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学生融会贯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鉴于此,上述两所学院只招收了一届学生就停办了。

目前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按照1997年颁布的《办法》和《大纲》来进行。政策的颁布,虽然促进了技术转移人才的发展和壮大,但技术转移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将技术转移工作等同于普通的一般经纪人工作,大多数技术转移人员的业务也只是促销、洽谈,业务职责只到签“意向书”为止,深入洽谈、签订合同以及合同实施、项目建设等深层次的工作,则很少参与。

知识和能力等结构的不全面是业务不深入,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也是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深层原因。

四、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技术专业人才的成长必须是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技术交易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单纯依靠学历教育或是资格培训都无法完成。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中两种教育类型如何衔接的探索开始得较早,他们采取由政府制订职业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计划、将技术转移的基础知识融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将技术转移的基础知识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就是要求每个在校大学生都必须修完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原理,着力于培养大批的职业技术经纪人后备人才,然后由各个中介机构从中选拔。学历教育阶段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展,后期培养侧重于借助各种社会资源积累技术交易的经验,提升能力。

借鉴国外的模式,结合我国当前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获取的要求,我们可以构拟出适合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1.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技术转移就是让科技与市场结合,为科技项目找市场、找资金,为企业、为资金找科技项目。科学家的敏锐、企业家的胆识、社会活动家的能力和超乎寻常人的勤奋和毅力是对高素质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具体表述。这种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