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合集下载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

真正保护民生、关注民生的先河,因而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一,在劳动者群体基本权利的保护方面,在 劳动者群体社会地位平等的维护方面,这一时 期的社会政策满足了当时人们最为迫切的需求, 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在中国民众基本生计、就业以及
受教育机会的保证方面,应当说这一时 期的社会政策是卓有成效的。 其三,在积极推动当时的现代化建设方 面,社会政策最大限度地起了其应有的 作用。
(三)社会政策呈现出体系化的迹象,
而且其中的许多内容开始同国际接轨
三、中国现阶段社会政策的不足之处及
努力方向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时期。特 有的时代背景规定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 政策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经济政策相比,社会政策在中国社会
当中的地位极不对称 2.社会政策的整体化、体系化程度还很不 够,同一性较弱 3.社会政策缺乏规范性 4.社会政策的“应然”与“实然”之间 的差距过大
(三)这一时期社会政策的主要特征及
不足 1、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成分; 、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成分; 2、对民众基本权利的重视甚于对民众基 、 本生活质量需求的保障; 本生活质量需求的保障; 3、社会政策的非全民性; 、社会政策的非全民性; 4、社会政策的不规范性; 、社会政策的不规范性; 5、社会政策的实施往往借助于社会动员 、 来完成
第五章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 进
一、1949年至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 年至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
政策、 政策、意义及其不足
(一)此一时期制定并实施的主要社会
政策 1.围绕女性解放而制定和实施的社会政策 2.有关大众教育的社会政策
3、社会救助政策 4、劳动保险及福利政策 5、就业政策。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一转变的多个方面,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转型1.1 城乡差距的缩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逐渐开放,农村地区也开始受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善,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1.2 农民工现象的兴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成为了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一环。

他们离乡背井,进入城市工作,为自己和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一现象在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3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农村的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教育和农村社会发展2.1 义务教育的普及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

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村孩子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竞争力。

2.2 高等教育的机会扩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个人素质,也为农村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人才。

2.3 教育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挑战尽管农村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教师资源不足,教育投入不足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结构和农村社会变革3.1 农业转型与人口流动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另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3.2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覆盖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这些举措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3 农村社会问题的挑战尽管中国农村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一、政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中国国家制度和执政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作为改革开放的核心,市场经济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权力分散和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建立了一系列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和政府监管机构。

这使得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社会秩序得到更好的维护。

最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经济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农村经济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农村改革政策的推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其次,城市经济迅速崛起。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城市经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最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和跨国公司投资,推动了外贸的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三、社会变化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首先,在教育领域,普及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

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其次,中国实行了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控制形势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

这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民众的艺术追求、审美观念、消费观念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得中国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人民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国家的发展变化,也带来了人民生活的明显提升。

首先,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次,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人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共30页文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共30页文档
1
2
3
4
【时间】:1979年 【背景】:经济出现 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 政赤字严重、投资需 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外贸 逆差增加等问题。
5
【内容】: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的八字方针。 1.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2.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 衡 3.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4.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 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 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10
【内容】: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 针。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 政策。 1.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3.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4.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效果】:“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 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 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 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 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 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 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20
21
【时间】: 2019年12月 【背景】: 2019年下半年 全球金融海啸 爆发后,中国 经济增长明显 减速,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
22
【内容】: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 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 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 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涉及钢铁、 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 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3.截至2009年7月,相关部委还推出了 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珠海经济特区等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投 资刺激计划。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 台后,管理层继续出台大量区域振兴 计划,从不同的方面不断振兴经济发 展,细化振兴内容,必然对后市经济 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效果】: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 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新中国社会政策70年的演进、成效与挑战

新中国社会政策70年的演进、成效与挑战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第一,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为工人阶 级对提供全面的就业和福利保障;第二,保障人民的生存权,表现为国家或集体为最贫困的城乡居民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第三,为工业化发展服务,表现为工人的低工资水平和多方面的福利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在城乡进行了不同的社会政策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实行劳动保险制 度和救济制度;在农村实施五保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国家为职工建立了完善的劳动保险制 度,为职工提供养老、疾病、工伤、生育保险,同时通过单位福利制度,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从教育、医 疗、就业到住房等基本福利和服务;在农村,国家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为农民提供基本社会福利, 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通过五保户制度为最贫困的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体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革命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表现 为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高度重视,为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工人阶级提供工作和福利保障;第 二,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偏向,表现为重视城市地区的福利和服务的供给;第三,国家全面 主导福利和服务的供给,没有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空间;第四,鲜明的集体主义,主要表现为城 镇用人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福利和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第五,强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表现为 在福利和服务分配中的平等主义,甚至是平均主义的色彩。
黄博函,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广州 510521)。岳经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 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广州 510275)。
一、导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社会政策也随之演变与发展。 与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相一致,新中国社会政策 70 年的变迁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市场转型前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政策阶段(传统 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建构);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80 和 90 年代市场转型期的社会政策阶段(传统社会主 义福利国家的解构);第三阶段是新世纪最初十年的社会政策阶段(新兴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建构); 以及当前的第四阶段,即新时代的社会政策阶段(新兴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巩固)。由于不同阶段的 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因而这些不同阶段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本文 尝试依据政策环境、政策目标、政策创新、政策特征和政策效果等维度,对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政策 体系进行分析,力图宏观地展现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变化的动力,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带 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产权改革以及开放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中国进行了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自主权和经营权。

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城市改革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引入了市场机制,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产权改革使私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私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人企业主享有所有权和经营权,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动为整个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重要的是,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加快了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出口贸易的扩大和国内市场的繁荣。

二、政治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实行了民主选举制度,从基层开始,逐渐向上扩展。

各级政府领导干部通过选举产生,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

同时,反腐败运动也得到了加强,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廉洁度。

中国加强了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大力推进司法独立,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执行机构,维护了公平正义,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

三、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深化了教育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实现普及,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扩展。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人才培养大国之一。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的变迁

20
21
【时间】: 时间】 2008年12月 2008年12月 背景】 【背景】: 2008年下半年 2008年下半年 全球金融海啸 爆发后, 爆发后,中国 经济增长明显 减速, 减速,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 行压力加大。
22
【内容】:积极财政政策 内容】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 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 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 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 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 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 涉及钢铁、 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 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涉及钢铁、 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 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 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3.截至2009年 截至2009 3.截至2009年7月,相关部委还推出了 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 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珠海经济特区等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投 资刺激计划。 资刺激计划。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 台后, 台后,管理层继续出台大量区域振兴 计划, 计划,从不同的方面不断振兴经济发 细化振兴内容, 展,细化振兴内容,必然对后市经济 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效果】 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 【效果】: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 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作用。
10
【内容】: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 内容】 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 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 针。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 政策。 政策。 1.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3.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4.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效果】 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 【效果】:“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后, 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 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 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 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 资的结构有所调整, 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 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 所改变。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 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 幅也有一定的下降, 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疲软,果】 实践证明, 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国 年 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 度增长的区间, 度增长的区间,成功地实现 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 软着陆” 制了通货膨胀, 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 经济的泡沫成分, 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 经济的快速增长 ,形成了 高增长、低通胀” “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 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 局面, 成功典范。 成功典范。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在1978年,中国启动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转型期,引领着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

1. 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然而,改革开放推动了对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实践。

引进外资、发展私营经济、开放对外贸易等措施,全面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作为结果,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迅速增长,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脱贫致富。

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收入增加,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人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福利服务,购买更好的商品和消费品,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文化和娱乐活动。

2. 城市化和农村改革改革开放也推动了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变革。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集体经济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但是,这种形式的限制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之后,土地承包制度的引入,使得农村的农民能够依法承包土地,并享受土地的经营权和收益。

这鼓励了农民的努力和投入,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改革开放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和发展机会。

这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并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3. 文化多样性和开放程度增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得到更好的展示和保护。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文化主要以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其他文化形式受到限制。

然而,改革开放后,文化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得到了更大的空间。

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其他形式的文化创作,并且可以更自由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展示。

国际交流和合作也得到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

这些变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和接触的机会,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新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

新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

新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对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方面,探讨新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生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1.1 农村经济:改革开放前,农村以农耕为主,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而新改革开放后,农村农业生产逐渐实现市场化,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2 城市经济:改革开放前,城市经济体制严重僵化,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新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的兴起和外资的引进,使得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教育变革2.1 教育资源: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大部分人只能接受基本教育。

新改革开放后,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充,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教育。

2.2 教育改革:改革开放后,教育改革成为一项重要政策。

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人民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三、医疗保障3.1 医疗资源: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人民很难得到合理的医疗保障。

新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了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医疗资源得到了极大改善,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3.2 医疗改革:改革开放后,医疗保障制度得到了改革和完善。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医保政策的调整,使得千家万户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住房保障4.1 住房条件:改革开放前,人民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大部分人居住环境拥挤狭小。

新改革开放后,住房保障制度得到改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使得人民有了更好的居住条件。

4.2 政策扶持: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如廉租房、公租房等,有效解决了人民住房问题,提高了人民的居住质量。

总结回顾: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发展迅猛,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变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变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变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启示1. 前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一直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变迁,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2. 社会治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战争和经济落后给社会带来了各种问题,包括失业、贫困、犯罪等。

政府采取了集中统一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治理,以迅速解决社会问题。

各级政府成立了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机关等组织,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并进行社会调控。

尽管这种方式对于当时的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分集中的行政力量和单一的决策模式。

3. 社会治理的改革与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社会治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政府开始注重依法治国和社会管理创新,强调社会主义法治,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要求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先进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为中国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与此政府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模式。

4. 当代社会治理的战略和政策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社会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布局中。

政府注重综合治理,加强社会管理和风险防控,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与此政府还加强了对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引导和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

5. 对当代社会治理的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变迁为当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并加强政府的能力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促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序言: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

1. 经济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第一次改革开放实验发生在深圳,随后全国推广了经济特区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改革开始的1978年的3649亿元,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99.1万亿元,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2. 社会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人口逐渐流入城市,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城市化模式。

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同样,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开放和创新意识日益增强。

3. 文化变化中国的文化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在融合中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出国门,中国的电影工业快速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质量过硬的优秀作品,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精神风貌。

4. 国际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方案,如“一带一路”倡议等,为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回顾: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和艰辛的发展过程,但取得的成就令世人叹为观止。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变化和文化变迁使中国成为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更加开放、自由和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共和国6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中国社会政策60年

共和国6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中国社会政策60年

就业 教育
住 房
固定就业( 铁饭碗 ) 义务教育
单位 提供住房
农村集体 资助 的教 确
不过 ,这种社会政策体系基本上是基 于社会 主 升, 但是也形成 了数量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 带来了 义意识形态 , 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 , 至忽 甚 严重 的社会问题 。 略 了国家经济的承受力 , 因而, 国家和企业带来 了 为
社 会保 障 “ 三无 ” 员救 济 人
农 村社会政策体 系 农 村合 作 医疗
五保 户政策
和服务职能及责任转移给 了个人 、家庭 、社会 和市
场。随着单位体制和人 民公社制度的解体 ,社会保
障制度 的改革 , 以及在教育 、 医疗 、 就业和住房等基
本公共服务领域出现 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取 向 ,我 国 社会政策领域 的公共财政投入 明显不足。虽然我 国 社会整 体生 活水 平 随着 经济 的增 长有 了明显 的提
会保障为代表 ) 改革的大思路。 9 3 19 年党 的十四届三
中全会通过的 《 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关
自2 世纪7 年代末实行 改革 开放 政策 以来 , 0 0 为 了改变落后 的国民经济状况 ,中国开始了以发展经
干问题的决定 》 出 : “ 提 要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 障体
表1改革开放前的城乡社会政策体系不过这种社会政策体系基本上是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没有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甚至忽略了国家经济的承受力因而为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共和国6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专题笔谈政策领域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教育住房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农村合作医疗五保户政策农村集体资助的教育城镇社会政策体系非缴费型的劳动保险非缴费型的医疗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三无人员救济固定就业铁饭碗义务教育单位提供住房5沉重的负担造成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拖累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维钧教授任何一项政治措施,其实都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改革开放即使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也不能例外,需要辩证地看待。

不过,有一点非常明显: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中受惠最大的,那一定要数我国的经济了。

这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确实举世瞩目:作为一个占有全世界近1/5人口而且国情民情比较复杂的大国,在这些年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是世界同期水平的近3倍。

而从人民生活来看,也有极大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另外,改革开放还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大加强,人民也可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商品。

经济的大幅度发展,使得我国科教文卫事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2001年,我国加入WTO,卷入经济全球化,这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若不能合理规避其中风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政治与文化方面,我国贯彻依法治国原则,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人民更加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发展迅速,文化影响遍及全世界,群众精神文明水平大有提高,可以广纳全世界的文化产品。

但其中潜在的危险是,如果不能够辨别其中具有文化侵略性质的因素和一些低俗文化产品,将会受其毒害,因此政府应严加监管文化产品的进入。

不过,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情景之下,问题依然严重存在。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

”文革时期我们经常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而在邓小平这句话的指导下,经济至上的发展模式,使得今天的中国,我们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属于资本主义的,什么是属于社会主义的;或者说在今天的中国,草和苗已经成为了同一种植物。

这种情况使得当今的青年基本失去了当初毛泽东时代的坚定信仰,如此一来很容易被资本主义的糟粕侵蚀,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陈潭(中南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的3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成长的3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众所周知,这种社会主义变革和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宏大转轨,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治理逻辑,凸显了体制转轨与政策变迁中的中国模式和独特经验。

一、中国改革30年来公共政策变迁的基本阶段考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制度演变历程,中国改革30年来的公共政策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共政策动员化阶段(1978-1992)。

这一阶段开始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宏观政策,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阶段是一个政策动员、政策试错和政策学习的阶段,是传统的公共政策体制遭遇困境和走向突破的阶段,也是中国公共政策宏观环境下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刺激形成的模仿和借鉴过程,更是公共政策获取经验和新知的演变历程。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率先突破的,中国公共政策变迁毫无疑问离不开农村政策的突破和创造。

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91年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近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调整。

本文将从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讨论这种影响与调整。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快速进入了城市化进程。

1980年代以来,城市化率迅速提升,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了许多特色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农业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的又一重要调整。

农村地区采取了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民种植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农业逐渐让位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化和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也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改革开放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的机会。

许多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涌入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

由此,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从最初的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到如今的国际市场领先地位,中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工业化进程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这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之一。

与此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影响和调整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金融、教育、旅游和医疗等服务业不断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服务业的兴起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与调整不仅仅是单一的方面,而是多元的、复杂的。

它包括了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等多个层面的调整。

这种调整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例如,城市化带来了城市化难题,农业现代化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工业化带来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_程玲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_程玲

江苏社会科学,2005(2).[7]迈克尔·谢若登,邹莉.个人发展账户———“美国梦”示范工程[J].江苏社会科学,2005(2).[8]杨团.资产社会政策———对社会政策范式的一场革命[J].中国社会保障,2005(3).[9]S h e r r a d e n,M i c h e l(1991)A s s e t s a n d t h e P o o r:AN e wA m e r i-c a n W e l f a r e P o l i c y,N e wY o r k:M.E.S h a r p e.[10]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困难群体———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杜玉华(1970—),男,湖南省澧县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文 军(1969—),男,湖南省祁阳县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程 玲(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社会政策是有关公民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政策,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改善一个国家或社会公民的福利,从而确保公民之间的平等与社会公正,是基于国民经济一次分配(市场分配、要素分配)基础上的二次分配。

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整顿治安、恢复生产的任务,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政策,一方面处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及至1978年,同朴素的平等主义、平均主义的行为方式以及种种历史条件相适应,中国的社会政策初步形成,但仍呈现出非现代性、非规范性、非一体化和非持续性的特征。

为了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发育相适应,社会政策也开始进行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改革之初的中国社会政策(1978—199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拨乱反正、恢复重建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变一、背景介绍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的发生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变。

二、经济领域的巨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外贸改革等,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农村改革使得中国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次,城市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中国建立了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外资的涌入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加速,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再次,外贸改革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实行了开放的贸易政策。

中国的出口大幅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中心。

外贸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三、社会领域的巨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首先,教育改革使得中国的教育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普及了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高校建立和扩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中国的科研水平也大幅提升,成果丰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其次,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国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

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设施和医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有效保障,预防和治疗水平大幅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在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

从那时起,中国的面貌开始改变。

这项政策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延续至今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为中国奠定了一个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并且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的经济成长也因此得到了推动,在全球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让我们看看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1. 经济改革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原则是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首先,中国的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竞争性并提高了效率。

此外,中国也大力吸引了国外的投资,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增长。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GDP已经从400亿美元增长到14万亿美元以及巨额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2. 教育改革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带来了变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幅增加了教育的预算,并且大力鼓励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此外,中国也大幅增加了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促进了农村地区教育的普及,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中国的教育经验成为了全球其他国家效仿的模式,如分层教育等制度。

3. 科技创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中国也大幅增加了对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以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科技创新还包括大量的研究和创新产业的投资。

这些措施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快的高铁系统、绿色科技,并且在纳米技术和太空技术等领域有所突破。

4. 巨大的城市化转变改革开放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百姓从乡村流向了城市并建造了超级城市和大都市。

东江和珠江三角洲的两个超级城市集群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经济和工业中心之一。

近年来,中国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证明了中国特色城市化模式的成功。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城市贫困,环境污染以及交通拥堵。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前言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受到了全球关注。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其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不仅对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从改革开放前夕的背景和历程入手,介绍中国对外开放的初期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其次,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如特区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所迎来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展望未来,分析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下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需求的变化,并探讨中国对外开放的未来方向。

第二章、改革开放前夕的背景和历程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二是国际上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正在兴起,中国需要顺应形势,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开放。

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特区政策,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外国技术引进。

此时,中国开始积极参加国际贸易,加速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1986年,中国出台了加强对外贸易战略的文件,提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

1992年,中国召开了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要政策。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

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引进外资、技术投入方面。

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积极推进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自贸区建设。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社会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对于整个亚洲、甚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下面会从多个角度来论述。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1978年开始,当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和开放政策,旨在彻底打破毛泽东时代留下的封闭落后状况。

这一政策主要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教育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开放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开放和自由化的经济政策。

中国的经济结构被彻底改变,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9年,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市经济的改革,包括土地承包、工业简并、投资和货币制度方面的改革等;第二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2年,重点在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国际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亚洲区域合作组织等;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主要为加强法治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一个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市场化的现代化国家,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努力和牺牲。

二、经济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政策,包括市场化的改革、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对外开放等。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商品国家,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中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这带动了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变化,这些方面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紧密相连。

三、文化变革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的时期,包括接受西方的文化理论和创新思维,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和国外的文化交流,这样的交流对于中外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长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摘要:本文分析和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真正起点实际上是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即通过调整利益格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局面。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社会发展”的理念,并把社会发展的内容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在90年代形成以增进效率为取向的社会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劳动就业、人口生育、教育医疗、社会流动、城乡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开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新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逐步形成以社会和谐为取向的促进公平和效率均衡的社会政策新体系。

社会政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配置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资源、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社会政策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经济统计而很少社会统计,也几乎没有社会政策的观念。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社会政策,而是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所有的社会政策都被看作政治问题。

实际上,直到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政策”这个概念,才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尽管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广泛使用这个概念。

与社会政策的概念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进行干预的政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

社会政策可以说是与公共政策的相互交叉的概念,但也有的时候,人们把这两个概念视为大同小异,相互替代使用。

社会政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政策,而广义的社会政策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领域的政策。

本文所阐述的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政策变化,是从广义上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主要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反贫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

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像收入分配这样的问题,很难说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要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政策的两个重大调整改革开放伊始,首先要实现的是工作重点的转移,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要实现这一重大转变,就要调整利益格局,以便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因而在阶级阶层政策和分配政策上进行了重大调整。

1.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带来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人们一般是把中国的改革定义为市场化改革,把改革的起点设定为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开始实行。

通常的说法是,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

这一事件成为农村改革发端的标志性事件。

但实际上,“包干到户”在一些地方的试行是在1980年代初的事情。

1979年9月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还只是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拥有经营自主权,以便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到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实际上,作为改革的序幕或者说真正的起点,是放弃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所以改革首先进行的,是围绕着“拨乱反正”对阶级阶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

其中包括:第一,平反一大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为几百万人摘掉了“反革命”、“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的帽子,恢复了他们的名誉。

第二,摘掉了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臭老九”帽子,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改正了1957年绝大多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案件。

第三,从1979年1月起,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给予他们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其子女的个人成分一律定为“社员”。

第四,从1979年1月起,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以及在大陆的台湾同胞亲属政策,此外还宽大释放了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

第五,在1980年代初,为原86万工商业者中的70万人恢复了劳动者身份,并随后明确规定,原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其成分一律改为干部或工人。

①这些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而进行的阶级阶层关系的重大调整,调动起各个社会阶层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扩大了改革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政策调整也意味着,从此放弃在“文革”中那种简单地把“政治思想”和“历史背景”作为划分阶级阶层的依据。

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

这种巨大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由此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外资和私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2亿多农民转变了职业身份,成为“新工人”;三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中间阶层的人员规模快速扩大了,而且社会流动大大加快。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推动着中国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这种社会结构转变的人口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和程度之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空前的。

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产业的迅速转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中,为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带来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2.分配政策的调整带来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分配政策的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改革一开始就是从破除平均主义着手,要求打破大锅饭、拉开收入差距、引进竞争机制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改革初期,收入分配的改革要排除的主要障碍就是“平均主义”的倾向。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平均主义思想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

并且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

这一政策后来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兼顾效率和公平”,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被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在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分配政策的调整带来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产生形成复杂的利益格局:向地方政府“放权”和实现“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造成以地区为单位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也成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国有企业通过“承包制”、“利改税”、“拨改贷”、“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也成为市场导向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在通过“创收”弥补经①胡绳,1991,《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第481-483页。

费不足的驱动下也有了独立利益;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参与分配也使整个分配格局产生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并在一些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

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中国不同产业的比较收益差距扩大,非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财富积累速度加快,产业集群化的现象使投资向特定区域更加集中,体力劳动的充分供给和竞争过度造成低位劳动工资水平停滞不前,加之腐败和非法收益的存在,这些都成为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切实采取有利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2005年中共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着力点,写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提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第一次系统提出要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变化的基本内容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中国的社会政策体系主要由人口政策、就业和劳动关系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城乡管理政策、科技和教育政策、社会治安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组成。

社会政策涵盖的领域比较广泛,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全面阐述,在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

1. 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的半个多世纪中,发生了人口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再转变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

促使这种人口转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人口控制政策,特别是人口控制政策,在这种人口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数量控制措施由宣传教育和节育转变为国家计划,成为历次“五年计划“进行指标限制的重要内容。

1978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同年,第一次将”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城市户籍人口中开始严格实施“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这些政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力争在20世纪末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

但是,在200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的目标,还是被一再突破,1987年就改为“控制在12.5亿之内”,“七五”和“八五”计划进而改为“在200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3 亿内,在201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4亿内”。

到2006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3.1448亿人,出生率降低到了 12.09‰,死亡率降低到6.81‰,自然增长率降低到5.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