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计算机电源仿真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智能电网中的微网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微网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微网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摘要随着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清洁能源的不断普及,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

智能电网中的微网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立运行、可靠性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研究了智能电网中的微网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分析了微网系统的特点、结构和运行方式,介绍了微网系统的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

关键词:智能电网;微网系统;建模;仿真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ergy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lean energy, smart grid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future energy systems. Microgrid system in smart gri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dependent operation, high reliabilit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microgrid system in smart gri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ode of microgrid system,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method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microgrid system, and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echnology through case analysis.Keywords: Smart grid; Microgrid system; Modeling; Simulation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智能电网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电网的监测、控制、优化等手段,实现电网的高效、安全、可靠、清洁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研究》

《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研究》

《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智能设备以及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作为各种智能设备的核心部分,其低功耗与可靠性问题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设备稳定性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和可靠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嵌入式系统低功耗技术研究1. 硬件低功耗设计硬件低功耗设计是嵌入式系统低功耗技术的关键。

设计者在硬件设计阶段应考虑采用低功耗芯片、合理的电源管理策略等手段降低系统的整体功耗。

此外,选择合理的元器件及封装方式也能有效降低功耗。

在设计中还可以使用动态电源管理技术,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调整电源供应,以达到节能目的。

2. 软件优化软件优化是降低嵌入式系统功耗的另一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算法、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通信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功耗。

此外,合理设计系统任务调度策略,根据任务优先级进行任务分配和调度,也可以实现功耗的降低。

3. 休眠与唤醒机制休眠与唤醒机制是降低嵌入式系统功耗的有效手段。

通过在系统空闲时进入休眠状态,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功耗。

当系统需要再次工作时,再从休眠状态唤醒,以恢复工作状态。

这种机制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嵌入式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1. 硬件冗余与容错设计硬件冗余与容错设计是提高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冗余硬件和容错技术,可以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采用双机热备、三模冗余等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软件容错与恢复技术软件容错与恢复技术是提高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另一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容错算法、实现软件故障的自恢复等功能,可以在软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通过定期更新和修复软件漏洞,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系统级可靠性设计系统级可靠性设计是提高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综合手段。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支撑现代文明的基石,其稳定、高效的供应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电力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它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多个环节组成。

为了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预测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行为,以及优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策略,我们需要借助电力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技术。

电力系统动态建模,简单来说,就是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和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其电气特性和动态行为。

这些数学模型通常基于物理定律和工程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方程和参数来表达。

例如,发电机的模型通常包括其电磁特性、机械运动特性以及控制系统的特性等。

而输电线路的模型则需要考虑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以及线路的分布特性。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对实际的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

这是因为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完全精确的模型难以建立和求解。

通过适当的简化,可以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

然而,简化也需要谨慎进行,过度的简化可能导致模型无法准确反映电力系统的实际行为,从而影响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有了数学模型,接下来就是进行仿真。

电力系统仿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按照一定的算法和步骤,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电力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和动态响应。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模拟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故障发生、设备投切等各种情况下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变化,从而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电力系统仿真中,常用的算法包括时域仿真算法和频域仿真算法。

时域仿真算法直接求解电力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代数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系统的暂态过程,但计算量较大,适用于小规模系统和短时间的仿真。

频域仿真算法则通过将电力系统的方程转换到频域进行求解,计算效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系统的稳态分析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基于SG3525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

基于SG3525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

... 基于SG3525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The Design of DC/DC Switching PowerSupply Based on SG3525... 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SG3525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一、设计内容设计一个基于SG3525可调占空比的推挽式DC/DC开关电源,给出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以及主要单元电路的参数计算。

二、基本要求1. 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

2. 设计开关电源主电路。

3. 选择电源变压器,设计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

4.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5. 利用saber进行系统仿真。

三、主要技术指标输入电压为DC10—35V,输入额定电压为12V,输出为360V,额定功率为500W。

电路以SG3525为控制芯片,使电源工作性能稳定,电源效率高。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1] 邹怀虚. 电源应用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 刘胜利. 现代高频开关电源实用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五、毕业设计进度计划第1—2周:收集资料,完成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开题报告。

第3周:设计开关电源主电路。

第4—6周:选择电源变压器,设计开关管的驱动控制电路及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第7周:中期检查。

第8—11周:利用saber进行系统仿真。

第12—13周:论文审核定稿。

第14—15周:答辩。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SG3525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一、研究背景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电子设备、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这些电子设备、产品都离不开电源。

开关电源相对于线性电源具有效率、体积、重量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高频开关电源正变得更轻,更小,效率更高,也更可靠,这使得高频开关电源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电源。

从开关电源的组成来看,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功率级和控制级。

功率级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及要求,选择不同的拓扑结构,同时兼顾半导体元件考虑设计成本;控制级的主要任务则是根据电路电信号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目前的开关电源以PWM控制方式居多。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SVG)及仿真控制研究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SVG)及仿真控制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APPLICATION OF POWER SYSTEM COMPENSATING DEVICE (SVG) AND ITS SIMULATION
ABSTRACT
Static power system compensating device (SVG) was a kind of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 equipment. This device was used to dynamically compensat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reactive power and absorb the capacitance reactive power and inductance reactive power. As a result, it became ideal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quipment on AC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aratively.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lexibility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 equipment were introduced at first,also a special software PSCAD o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was recommended. Secondly, it was the principle and the control method of Static Var Generator (SVG) that used a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the SVG simulate circuit model working o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software platform PSCAD. And the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this model, many kinds of simulation possibility working condition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trol theory and reliability of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n. Simultaneously, several kinds of main reactive power examina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were also introduced. Finally, the digital PI controller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pplication based on its simulation and control were in detail introduced.

基于multisim开关电源的仿真设计

基于multisim开关电源的仿真设计

KC017-1
2006 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multisim开关电源的仿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周大伟
班级0 2 电三
指导教师许泽刚
起止日期06.3.19-06.3.2
2006年03 月31日
也就可以尽快解决。

减少投资,加快开发速度,大大减少了设计所需的时间。

3.2工作内容
(1)了解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2)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
(3)进行方案比较,确定简便、可行的方案。

(4)绘制BUCK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完成闭环参数的设计;
(5)采用参数扫描法设计滤波电感;
(6)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
(7)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4.设计方案及其技术路线
4.1BUCK变换器设计
此设计分为BUCK主电路和闭环控制电路两部分的设计,且采用M 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设计。

本开关电源设计采用Buck(降压)电路,Buck 变换器是最基本的PWM变换器主电路拓扑之一。

图1是BU CK变换器电路。

图1降压(Buck)变换器电路
主要的设计步骤为:主电路选型(Buck电路),“黑箱”计算,输出滤
注: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经导师签署意见及系部审核后生效。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仿真讲解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仿真讲解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仿真摘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能需求量的日益增长,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大容量发电机组、各种新型控制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对于合理利用能源,充分挖掘现有的输电潜力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用电增长越来越快,大电网负荷中心的用电容量越来越大,长距离重负荷输电的情况日益普遍,电力系统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和电网的日益扩大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中许多计算和控制问题日益复杂,从技术和安全上考虑直接进行电力试验可能性很小,因此迫切要求运用电力仿真来解决这些问题。

电力系统仿真是将电力系统的模型化、数学化来模拟实际的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计算机手段分析实际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情况,从而有效了解电力系统概况。

本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利用MA TLAB的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搭建了含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无穷大电源等的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了在该系统主供电线路电源端发生三相短路接地故障并由故障器自动跳闸隔离故障的仿真结果,并分析了这一暂态过程。

通过仿真结果说明MA TIAB 电力系统工具箱是分析电力系统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故障分析;matlab仿真Electric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Base on MATLABAbstract:N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mology and the growing demand for eletrical energy, power systems get increasingly large and long-distance EHV power transmission, large capacity electric generating set, as well as the various new control devic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i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ationally utilizing energy resource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electric systems’ delivery potential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ity-centered regional power consumption is rising more and more rapidly, power demand in large electric system’laod centers is growing faster and faster, and long-distance and heavy-duty power transmission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Power system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eople’s lives and work, power system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eople’s daily lif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s and power grids is increasing with days and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any computing and control of the power system increasingly complex issues, it is impossioble to take a directThis paper bas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er system, using the software MATAB simulink built with generators,transformers,power line,such as the infinit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and has a simulation result of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fault which happen in the main power-supply line and the fault automatic tripping isolation by the three-phase fault, and analysis of this transi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MATLAB power system toolbox of the power system is an effective tool.Key words: Power system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Fault analysis ;MATLAB simulation第一章绪论1.1 我国电力系统情况简介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力负荷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和转化的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关键技术及展望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关键技术及展望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关键技术及展望发布时间:2022-06-30T08:38:07.57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刘进峰[导读] 亟须建立完备的、基于全景信息的电网多元数据驱动分析、运行控制体系。

探究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先进仿真工具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电力系统仿真是在数字计算机上为电力系统的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以进行仿真研究的过程,是支撑电力系统认知与研究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增大和结构的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愈加复杂,发生的事故越来越难以用传统的分析方法预测,导致电力系统仿真技术也在不断变化,不同的仿真技术的特征和侧重有所不同。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非线性多时间尺度系统,含有大量不同时间常数的变量,有些变量具有快变特征而有些变量则具有慢变特征,电力系统至少可分为快变(电磁暂态)、正常速率(机电暂态)及慢变(中长期动态)3种时间尺度动态。

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运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下文简称“双高”),具有强不确定性、低惯性、弱抗扰性、强非线性,其快速动态响应的特性及系统规模庞大的特征给仿真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迫切的改进需求。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关键技术及展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关键技术;展望分析引言在电力系统向深度低碳、零碳转变过程中,电网动态特性随基础支撑电源的清洁能源化与火电机组由电量供应主体转换为电力供应主体的定位变化而发生深刻转变;规模化新能源接入、柔性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网逐步呈现高度电力电子化、扁平化和分布化的特点。

电力电子元件较低的故障耐受能力和复杂的控制逻辑对系统仿真与安全稳定特性的分析提出新的挑战,其快速暂态过程对电网局部电磁暂态精细化模型、等效聚合模型的建立和快速求解算法提出更高要求;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经由特高压直流跨大区输送成为重要的电能传输方式,交流互联、直流组网局面的逐步形成使得区域电网间的耦合特性日趋紧密,对大电网仿真分析的时空尺度和全国范围内电网数据统一管理、分析过程智能化、仿真计算平台化均提出了新的需求。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电子技术270页2015年3月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张雨晨1张忠元2郑伟2马超21.甘肃瑞特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通过直流电源动模仿真系统研究,针对电力直流系统设计过程中保护元件如何正确选型及上下级之间选择性保护的配合校验问题,开发了一种直流电源动态模拟仿真系统研究元件级差配合,实现了对变电站/电厂直流系统线路配置设计、保护元件选型、灵敏度和选择性校验等功能。

该系统不仅能够对已有的直流电源系统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够对新站的建设起到辅助设计作用,尤其对直流电源系统的短路电流及二段保护、三段保护直流断路级差配合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和比较;对目前常用的进口和国产的二段、三段保护直流断路器、交直流两用断路器、熔断器的短路分断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级差配合的选择性以及交流断路器分断临界小直流电流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内容和结果作了总结分析及评估,提出了试验结论.关键词:;直流电源;断路器;熔断器;级差配合;动模仿真;蓄电池;辐射供电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7-0270-011 引言直流电源系统中保护元件级差配合是否合理,主要是指在短路情况下,串联在同一个支路的保护元件是否能选择性地将短路故障快速、准确地从系统中切除,确保将故障缩小到最小范围。

断路器的短路保护脱扣器动作与否,与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一旦在断路器的脱扣线圈中产生足以使铁心动作的磁场,断路器动作将不可返回。

因此,要保证直流系统中保护元件的级差配合满足要求,首先,必须明确直流电源系统相关各点的短路电流值,保证断路器短路故障时既不拒动,也不误动,更不能越级。

2 《断路器级差配合校核软件》特殊功能该软件可以分为五大功能模块:数据库模块、线路配置模块、保护电器选型模块、保护电器分析校核模块、结果输出模块等。

基于MATLAB的电路分析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MATLAB的电路分析仿真实验研究

基于MATLAB的电路分析仿真实验研究彭文竹;吴亚建;王钦;张禹【摘要】针对当前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实现了硬件实验与仿真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MATLAB在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RLC串联谐振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MATLAB软件及其Simulink模块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实践表明,在电路分析实验教学中引入MATLAB仿真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6)003【总页数】7页(P16-22)【关键词】MATLAB;Simulink;电路分析;建模与仿真【作者】彭文竹;吴亚建;王钦;张禹【作者单位】集羡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集羡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集羡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和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该理论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实际操作,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1].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独立动手组织电路实验的能力.我校电路分析实验室中包含的实验项目主要有电路基本概念与直流电路、动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稳态电路分析及三相电路分析四大模块,共有23个实验项目,具体实验内容如图1所示.但是电路分析实验实际开课时受限于课时、时间及实验场所,有大部分的实验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因此,结合仿真软件对电路分析实验进行仿真学习,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上的不足[2-6].本文根据本校实验室实际开课情况,在原有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MATLAB技术引入到电路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硬件实验方法进行综合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辅助分析电路的方法,开发创新与动手能力[7-10].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的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高性能数值计算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丰富、方便的图形功能.在MATLAB的Simulink库里,提供了一个实体图形化仿真模型库,与数学模型库相对应,该模型库中的模块就是实际工程里实物的图形符号,可以连接成一个电路、一个装置或是一个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11].电路分析课程内容丰富,计算正弦量的复数与各种矩阵、不同电压与电流、各种时域和频域分析、不同暂态与稳态、各种代数方程与矩阵方程等,繁杂而麻烦的各类计算工作量非常大,传统的原始手工计算极易产生差错.应用MATLAB程序进行计算,只要沿用原理正确,对任何问题的计算,无论计算工作量多少,都简便、高效而且结果精准.而通过Simulink建立的电路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更简单、方便和高效,其仿真结果能够验证MATLAB程序计算数据的正确性,两者相辅相成,结合电路分析硬件实验,完成整套实验设计流程,有效提高学生理论分析、程序编写、电路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采用MATLAB进行电路分析实验仿真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可以方便实现电路参数的计算、建模和仿真.以下将在本校实验内容中选择动态电路分析和正弦交流稳态分析两个模块中的相应实验内容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MATLAB数值计算功能和Simulink建模仿真功能来实现电路分析实验中的动态响应过程以及RLC谐振电路计算和仿真.2.1 动态电路时域中MATLAB子系统建模方法及仿真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由于充电时间很快,此过程在硬件实验中很难用普通示波器观察得到[12].因此,若要观察动态电路单次变化过程,必须采用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因此,这边我们借助于MATLAB仿真软件.MATLAB的数值计算过程首先需要列出电路的微分方程,再通过MALTAB建立M文件求解所需要参数并通过程序画出相应暂态过程波形;然后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仿真模型,设置模型参数,通过相应参数测量模块和仪表模块,即可以观察到相应电压相应波形.2.1.1 实验要求RC一阶电路如图3所示,当开关S在‘1’位置时,UC=0,处于零状态,当开关S拨向‘2’时,US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设US=20V,C=1μF,R分别为500Ω,5.0kΩ,50kΩ,绘制UC在不同电阻下的充电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激励信号由直流改变为交流时,改变不同的电阻和电容时,一阶积分和微分电路实验的异同点.2.1.2 MATLAB实验仿真过程本实验为根据不同的电阻值,观察充电过程达到τ值的变化,从而分析电容在不同时间常数下的充电过程.由于该过程非常短暂,在硬件实验过程中,很难用示波器直接观察到直流信号下的充电过程,因此我们采用MATLAB建立模型的方式来进行仿真过程.首先通过MATLAB的M文件建模仿真,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在RC电路的零状态相应过程中,可以得到如下表达式,其中τ=RC:根据以上表达式,编写M文件,对在不同R值下电路充电暂态过程进行仿真,仿真图如图4所示.2.1.3 Simulink模型及Subsystem子系统建立电路单次暂态过程方法通过图3所示电路图,进行Simulink电路模型建立,根据不同的R值,建立不同的子系统.对于复杂或者有重复模块的Simulink仿真模型,可以把模型中完成特定功能的一部分模块组合起来,创建一个新的模块,该模块即为子系统.子系统减少了Simulink框图中模块数量,使模型的结构、层次及功能更加清晰,所形成的新的模块也可以被其他Simulink模型调用,具有可移植性.通过Subsystem子系统的仿真系统及其内部电路分别如图5所示,其中开关S和S1的状态参数通过Initial state属性进行设置.运行Simulink仿真模型,观察示波器,可以得到该电路的暂态变化过程,实验结果和MATLAB计算仿真一致,采用子系统的波形仿真图如图6所示.通过以上的实验例程可以看出MATLAB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而且计算范围广,结合Simulink对一阶电路暂态过程建模仿真可以方便对描述电路的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对在直流激励下的暂态响应波形硬件实验难以观察到的过程,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MATLAB程序得到或者通过Simulink模型得到.硬件实验中,只能采用交流激励输入信号,使暂态过程重复出现,方能通过示波器观察得到,以下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激励信号输入的一阶实验过程,并和硬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1.4 交流激励下一阶积分和微分电路的过程研究RC一阶动态电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近似构成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当满足电路时间常数τ<<tp脉冲宽度时,图7(b)图所示为微分电路,输出电压UR与方波输入信号US近似呈微分关系;当满足τ>>tp时,图7(a)图所示为积分电路,输出电压UC和US近似呈积分关系[13].在上述电路图中,输入信号为方波信号,幅值为2V、频率为1kHz.在积分电路中,观察R=10kΩ保持不变,C=0.01μF和C=0.1μF情况下,电容C的积分波形;在微分电路中,观察C=0.01μF保持不变,R=1kΩ和R=10kΩ情况下,电阻R的微分波形.根据以上硬件实验电路图,我们得到Simulink积分和微分系统模型及其内部子系统仿真图如图8,9所示.根据所建立模型,分别仿真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所对应的和的积分和微分波形,具体如图10所示.通过仿真图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发现,在积分情况下,当电阻R不变,电容越小,充放电速度越快,实现从方波到三角波的转变;在微分情况下,当电容C不变时,电阻越小,微分越明显,实现从方波到尖脉冲波形的转变,和硬件实验电路所观察到的波形图及结论完全一致.利用MATLAB仿真可以克服在硬件条件下难于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直流激励下的暂态过程等其他难以完成的实验内容,本例程实验包含从直流激励下的仿真过渡到交流激励下的整个仿真过程,并和硬件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均和理论一致.2.2 MATLAB在RLC谐振电路中的应用在RLC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的电流相位一般是不同的,如果改变电路的参数或电源的频率而使它们同相,这时电路中就会发生谐振现象.谐振是正弦稳态电路中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可以利用谐振现象实现一定有用的功能,但是也要防止谐振现象对电路造成的破坏.本小节主要研究MATLAB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的应用,如何通过MATLAB建模仿真求出谐振频率点,画出阻抗模和电流模等曲线的方法.2.2.1 实验原理及要求本例程为本校电路分析实验中的第十七个实验,在图11(a)所示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当时,和同相,电路发生串联谐振,谐振角频率,谐振频率.串联谐振具有以下特征:(1)电路的阻抗模=R,其值最小,因此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将达到最大值,即.(2)由于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因此电路对电源呈现电阻性.(3)由于谐振时,XL=XC,因此有UL=UC.而L与C在相位上相反,对整个电路不起作用.本实验具体内容为根据图11(b)组成监视、测量电路,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电压,并保证信号源输出幅度为1V不变,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o.其方法是,改变信号源的频率,测量电阻两端电压有效值,当UO的读数为最大时,所对应的信号源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并观察电感与电容两端电压的变化特征.2.2.2 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根据图11(b)硬件原理图,我们可以通过原理图中的参数求出谐振频率=11.3164kHz,接下来我们通过仿真来测量谐振频率,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在MATLAB中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测量,仿真电路图及测量结果如图12,表2所示.通过以上所测量数据可以得到谐振频率fO=11.316kHz,和理论完全一致.可见,通过仿真模型进行数据测量,并和硬件数据进行比较,基本一致.根据已知参数,在MATLAB中建立M文件,画出阻抗模曲线和电流模曲线如图13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以上所求的谐振频率点中,对应的阻抗模为最小值,电流模为最大值,符合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征.本小节结合串联谐振电路的具体应用实例,用MATLAB编程方式详细阐述了谐振电路的图例仿真过程,以及采用Simulink进行电路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的全过程,并对电路的具体参数给出详细的计算方法,对研究谐振电路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我校电路分析实验教学为例,阐述将MALTAB仿真软件结合硬件实验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并用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论述MATLAB在电路分析实验中的应用过程及方法.MATLAB运算功能强大,对于电路分析实验是方便而高效的计算工具,不仅可以利用程序设计对实验中直流电路参数、交流稳态电路分析及各种代数方程与矩阵方程等各类繁杂电路进行计算;还可以通过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动态电路、变压器等系统的动态仿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电路实验的验证分析及电路综合设计过程,从而作为硬件电路分析实验教学上中的高效有用的辅助工具.【相关文献】[1]沈一骑,万凯.电路分析实验的改进与研究性拓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30(4):24-26.[2]陈知红,王锦兰.Proteus仿真软件在电工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31(2):93-95.[3]胡中玉,岳强,任杰,等.基于Proteus仿真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28-130.[4]强秀华,李林.基于Multisim13的高压三相短路仿真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108-110.[5]姜凤利,陈春玲,黄蕊.Multisim仿真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 2015,18(5): 88-92.[6]陈齐平,张文俊,王钢林,等.基于Multisim的简易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32(6): 88-92.[7]吴霞,施阁,李孝禄.“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多样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35(6): 194-197.[8]黄用勤, 陈珺,王书纯,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持续性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33(2):127-129.[9]成谢锋,郭宇锋,黄丽亚,等.大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教学方式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34(9):164-167.[10]杨志清,肖洪详,杨亮亮.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111-112.[11]赵莉华,张亚超,金阳,等.基于LabVIEW和Matlab虚拟实验室的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 62-64.[12]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第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08-156.[13]邱关源.电路: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79-296.。

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仿真技术研究

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仿真技术研究

2020年第12期 (总第216期)信息通信2020(Sum . No 216)INFORM ATION & COMMUNICATIONS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仿真技术研究刘刚,陆会贤,张瀚峰(国网思极紫光(青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9)摘要:通信网络系统仿真是通信系统设备研发、网络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手段,可以大大加速通信系统的部署建设时间,减少后期运维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智能电力物联网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和运维成本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在通信网络部署之初通过系统仿真技术优化网络性能,加速建设速度。

基于对通用的通信系统仿真技 术的分析,结合电力通信系统的需求和特点,给出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仿真的方法和过程。

为提高系统仿真速度,提出了 可能采用的仿真加速技术,并给出推荐的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仿真平台。

关键词:通信网络;系统仿真;电力物联网;仿真平台;仿真加速技术中图分类号:TM 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131(2020)12-0013-05Research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Liu Gang, Lu Huixian,Zhang Hanfeng(Smart Shin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 Ltd , B eijing , 100089, China )Abstract:Com m im ication network system simu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process o f commun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 It can greatly accelerate the deployment and construction tim e o f communication systems , reduce lat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 and improv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 W ith the expansion o f t he construction scale o f the intelligent power Internet o f Things ,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continue to increase ,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optimiz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accelerate the con ­struction speed through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at the beginning o f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ployment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 f gen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combined w ith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 f power com ­munication system , this paper gives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 f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simulation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simulation speed , the simulation acceleration technology that may be adopted is proposed , and the recom ­mended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simulation platform is given .Key w ords : Communication network ; System simulation ; Power Internet o f Things ; Simulation platform ; Simulation acceler ­ation technology随着传统能源结构转型及新能源发展,到2050年前后我 国能源结构将出现“两个50%”,一半以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 都要依靠电网完成,电网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 快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控制策略仿真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无功功率的调节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作为一种先进的无功补偿设备,具有快速响应、连续调节和无功补偿容量大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SVG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阐述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背景。

接着,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SVG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电压控制策略和电流控制策略,以及近年来提出的一些新型控制策略。

通过对这些控制策略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然后,本文将重点研究一种新型SVG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了传统控制策略的优点,并引入了一些创新性的控制方法。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将验证这种新型控制策略在调节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SVG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SV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SVG的基本原理与分类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是一种先进的无功补偿设备,其核心功能是动态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从而维持电压稳定、提高电能质量并优化系统运行效率。

SVG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对于理解其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至关重要。

基本原理:SVG的基本工作原理基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通过快速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实现无功功率的快速、连续调节。

SVG通常由直流侧储能元件(如电容器或电池)、电力电子变换器(如逆变器)和滤波器等部分组成。

当系统需要吸收无功时,SVG 通过逆变器将直流侧储能元件中的能量转换为交流侧的无功功率;当系统需要发出无功时,SVG则将从电网吸收的有功功率转换为直流侧储能元件中的能量,并同时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

汽车电源系统电平衡仿真技术研究

汽车电源系统电平衡仿真技术研究

电平衡仿真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电平衡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情况,预测电源系统的性能和行为,有助于优化设计和故障排查,提高系统的性 能和可靠性。同时,电平衡仿真技术还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缺点
电平衡仿真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模型的精度和所采用算法的准确性。此外,建立和维护仿真模型需要 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电平衡仿真技术的应用
01
优化设计
02
故障预测与排除
通过电平衡仿真技术,可以对汽车电 源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电源系 统的效率和性能。
通过电平衡仿真技术,可以预测和排 查汽车电源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 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3
性能评估
通过电平衡仿真技术,可以对不同设 计方案或不同工况下的汽车电源系统 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为设计决策提 供依据。
验证了电平衡仿真 技术的有效性
通过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实 际案例,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验证,证明了电平衡仿真技术 在汽车电源系统设计中的有效 性,为汽车电源系统的优化设 计提供了新的工具。
发现了电源系统中 的潜在问题
利用电平衡仿真技术,本研究 发现了一些在传统设计方法中 难以察觉的潜在问题,并提出 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改善汽 车电源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未来研究可以尝试进一步优化模型复杂度和算法性能, 同时加强与实际应用案例的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汽车电源系统电平衡仿真模型 建立
仿真模型的建立
仿真模型的概述
汽车电源系统电平衡仿真模型是 用于模拟汽车电源系统的运行状 态,通过仿真实验来分析系统的 电能分配、消耗和平衡情况的模 型。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

PSpice
总结词
电路级仿真的经典工具
详细描述
PSpice是一款由MicroSim公司出品的电路仿真软件,可以用于模拟和分析电路 性能。它支持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混合电路的仿真,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和 精确的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电路的性能。
LTSpice
总结词
专为电力电子设计者打造的电路仿真软件
详细描述
基于PSpice的电机驱动系统仿真
总结词
PSpice是一种电路仿真软件,可以用于模拟 和分析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电机驱动系统 通常包括电力电子开关、电机、控制器和电 源等部分。
详细描述
在PSpice中,可以使用元件库和模型库来构 建电机驱动系统的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仿 真和分析。通过调整控制策略和电源条件, 可以观察到电机转速和电流的变化情况,以 及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等。此外,PSpice还 可以进行故障模拟和可靠性分析,为电机驱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和优化开关电源的控制策略,提高其输出性能和 稳定性。
电机驱动的仿真
电机驱动系统的建模
01
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和传动机构等部分,可以使用
电路和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模拟。
电机驱动的控制策略
02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和优化电机驱动的控制策略,提高其性能和
稳定性。
电机驱动的故障模拟
03
通过仿真可以模拟电机驱动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表现,为故障
提高仿真精度与效率
01
02
03
精细化建模
采用更精细的模型来模拟 电力电子系统的行为,提 高仿真精度。
并行仿真技术
采用并行计算技术,将仿 真过程分解到多个处理器 上同时进行,提高仿真效 率。
硬件在环仿真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摘要本文利用MATLAB中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块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建立了极具代表性的无限电源系统仿真模型SIMULINK。

在最严重的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分析了系统模型的暂态稳定性。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直观地描述电力系统的暂态特性,故障切割时间和故障类型对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1Simulation of infinite power supply system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module SimPowerSystems toolbox in MATLAB to build a very representativ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infinite power supply system Simulink. In the case of the most serious three-phase short circuit fault, the transient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model i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and intuitively describe the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the fault cutting time and fault type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ystem stability.Keywords:Power systems; Infinite system; Transient stability;2目录1 绪论 (4)1.1 开发背景和意义 (4)1.2 电压失稳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5)1.2.1 电压失稳的分析方法 (5)1.2.2 电压失稳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6)1.3 电力系统稳定的分类 (7)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8)2 电力系统模型 (9)2.1 电力系统模型介绍 (9)2.2 发电机模型 (9)2.3 负荷模型 (11)2.4 电力系统网络方程 (13)3 无穷大功率电源系统模型建立 (14)3.1无穷大功率电源系统模型建立 (14)3.2无任何外加扰动模型 (18)3.3加入周期性负荷扰动的模型 (18)4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 (21)4.1 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23)4.2无穷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23)4.2.1参数说明 (25)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0)5 结论与展望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7)31绪论1.1开发背景和意义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电网之间的互联行为日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多控制区互联形成的互联系统。

基于Matlab的小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验1精选全文

基于Matlab的小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验1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于Matlab的小型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电力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将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得以实现。

在判定一个电力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时,都可以首先在计算机机上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它的突出优点是可行、简便、经济的。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MATLAB的simulink环境对一个典型的工厂供电系统进行仿真,以熟悉供电系统在发生各种短路故障时的分析方法并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二、预习与思考1、建立仿真模型,对不同短路形式进行仿真,截取仿真结果图,补充报告中每个仿真图形的名称。

2 数值仿真实验结果与课堂推导结果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 典型的短路形式包括几种?4 根据仿真结果,说明短路时零序电流存在的必要条件?三、MATLAB PSB简介Matlab PSB(Sim Power Systems)以simulink为运行环境,涵盖了电路、电力电子、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电气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和系统仿真模型,它主要由6个子模块库组成。

(1)电源模块库:包括直流电压源、交流电压源、交流电流源、可控电压源、可控电流源、三相电源、三相可编程电压源;(2)基本元件模块库:串联(并联)RLC/负载/支路、变压器(单相、三相等)、断路器和三相故障部分;(3)电力电子模块库:二极管、晶闸管、GTO、IGBT、MOSFET、理想开关以及各种电力电子控制模块;(4)电机模块库:励磁装置、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以及配套的电机测量部件;(5)测量仪器库:电流测量和电压测量等;通过以上模块可以完成.各种基本的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系统电路和电气传动电路,还可以通过其他模块的配合完成更高层次的建模,如风力发电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等等。

四、仿真模型的设计和实现在三相电力系统中,大多数故障都是由于短路故障引起的,在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电力系统从一种状态剧烈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并伴随着复杂的暂态现象。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自动化领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技术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入手,分别探讨控制系统建模的方法、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的分类以及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控制、医疗器械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力图深入探究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意义与前景。

二、控制系统建模技术控制系统建模是指将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内部特性描述为某种数学形式,以便于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等工作。

控制系统建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状态空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最初用于描述物理系统中的动态行为,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建模中。

状态空间模型是用系统变量的向量来表示系统状态,用状态方程来描述系统状态的动态演变,用输出方程来描述系统的输出。

2. 传递函数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是用系统的输人随时间变化的拉式变换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通常用于线性系统建模。

传递函数模型是一种频域描述方式,它能够方便地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3. 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模型类似于传递函数模型,它用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来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

等效电路模型不仅适用于线性系统,还可以用于非线性系统建模。

三、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的分类控制系统仿真技术是指使用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以便于预测系统的性能并进行优化。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模拟的是控制系统中的事件发生和处理,常用于描述复杂系统中的交互作用和时间约束。

离散事件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系统建模、分析和优化等工作中。

2. 连续时间仿真:连续时间仿真是指模拟控制系统中连续时间内的变化过程,如物理量的变化、系统响应等。

连续时间仿真技术适用于模拟现实中的连续过程,能够有效地预测系统性能。

3. 混合仿真:混合仿真是将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时间仿真结合在一起的仿真技术,以便于模拟系统中的复杂动态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系统计算机电源仿真技术研究摘要:动态系统计算机电源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生态环境,通讯网络等领域应用广泛。

计算机电源的仿真建模是计算机电源仿真的关键步骤,做好计算机电源的仿真建模对于仿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动态系统的计算机电源仿真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电源仿真;动态系统;仿真模型中图分类号:tm727动态系统计算机电源仿真是以计算机科学,概率论,随机网络论,系统工程理论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以数学建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学科。

电源动态系统计算机仿真是计算机仿真的一个分类,做好电源动态计算机的仿真对于真实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计算机电源仿真主要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来对计算机输出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和改进优化。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计算机集成,网络通讯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动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则主要是对仿真对象的实际性能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

在动态计算机电源仿真技术中仿真建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仿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仿真建模。

因而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动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建模。

笔者认为计算机的仿真建模类型与计算机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计算机的类型不同动态计算机仿真类型也不同。

当前动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建模基本上可以分为数字机仿真,模拟机仿真和模拟——数字仿真三大类型。

笔者认为电源动态系统的计算机仿阵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建模,模型实现与模型实验。

仿真实际上也是包括三个元素:模型,系统和计算机。

本文将重点分析动态计算机系统的仿真建模。

1 仿真建模的基本步骤动态系统的计算机电源仿真建模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分析系统;二是设计模型;三是模型实现;四是仿真实验。

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分析这四个步骤、。

1.1 分析系统。

所谓分析系统主要是要明确仿真对象,要确定对象的系统边界,目标函数以及控制参量。

对于那些复杂系统而言我们除了要了解上文中的基本内容外,还要对系统内部的层次关系,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子系统对上级系统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明确这些关系是进行设计的前提。

系统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科学分析系统是实现基本步骤的前提,笔者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系统。

1.2 设计模型。

在详细分析了系统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设计模型。

在设计模型的时候,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明确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和能量交换关系。

明确这一关系是设计的前提。

因而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后就是要进行转换把数学模型转换成相应的用计算机语言或者是电路表示的仿真模型。

在模型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仿真时间步长和特殊系数发生器的计算方法保持高度重视,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系统自身的特点来确定仿真时间步长和计算方法。

设计模型是系统模型设计的关键性步骤,对于计算机仿真具有全局性影响,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模型设计。

1.3 模型实现。

在完成了科学设计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模型实现了。

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仿真数学模型研制出相对应的数据处理软件或者是模型电路。

动态计算机的仿真建模最终是要靠模型来实现的,科学研制仿真数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1.4 仿真实验。

在完成建模之后,最后还要进行仿真实验以确定模型效果。

所谓仿真实验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上运行数据处理软件或者是对模拟电路加电,而后观察数字计算结果或者电压电频变化曲线。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仿真实验基本上又可以分为确定具体方案,启动仿真,输出信息等步骤。

仿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输出信息的观察来与实际系统进行比较,最终进行改进和完善。

2 仿真建模模型分析法是计算机仿真的主要方法。

模型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实际系统的抽象分析构造出一个数据模型而后利用这个数据模型与实际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在模型分析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出实际系统关键特征的模型。

对于复杂系统而言基本上又可以分为建立结构关系模型,性能分析,评估三个阶段。

仿真系统模型的分类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种类。

具体而言,仿真系统模型根据表示方法可以分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两大类,计算机仿真主要采用的是数学模型。

根据时间关系可以把系统数学模型分为连续时间动态模型,离散时间动态模型,静态模型,混合时间动态模型。

根据系统变化方式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离散事件系统变化模型和连续变量系统模型。

下面笔者就以连续变量动态系统为例来详细探讨如何进行仿真建模。

2.1 连续变量动态系统的仿真建模。

所谓连续变量动态系统主要指的状态连续变化,而驱动方式为时间驱动的物理系统。

连续变量动态系统本身根据时间取值方法和取值域又可以分为离散时间动态系统,连续时间动态系统,连续——离散实践混合的动态系统。

在构建模型的方法中针对连续变量动态系统的描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回归模型,差分方程模型,常/偏微分方程模型。

在这几种模型中微分方程中微分方程模型应用最为广泛。

下面笔者就以微分方程模型来进行分析。

在连续动态系统中我们可以把系统输入设为{u(t)},而系统输出则设为{y(t)}。

此时应用较多的高阶微分方程模型则是:当系统中出现输入信息{ ε(t)}的时候,此时随机微分方程则是:该模型在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

模型(1)(2)是研究连续动态系统的有效手段。

下面笔者就阿里详细介绍以上两种模型如何转化问计算机仿真模型。

上文中的两种模型都是高阶微分,针对高阶微分我们很难直接转换成仿真模型,此时我们就需要采用化归的办法,把模型转化成一阶积分的形式来进行仿真。

对于这两个模型我们主要有三种方式来进行转换,一种方式是模型转换法,另一种方式就是离散相似法,最后一种方式是变换操作域法。

下面笔者就来详细论述这三种转换方法。

先来看第一种模型转换法,采用模型转换法我们主要针对模型(1)(2)采取以下步骤: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把模型(1)转化成:而模型(2)则可以转化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数值积分是连续动态系统仿真的有效算法,因而它在连续动态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数值积分法的研究。

数值积分法具有论述详细和实用算法多的特点,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系统计算机的的特点来选择算法在分析了模型转换法之后,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论述离散相似法。

所谓离散相似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对连续动态系统采用离散方式来进行转换。

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通常意义上它们不具备处理连续数据的能力,此时就需要采用离散相似法的形式来进行分析。

所谓离散相似法主要指的是对连续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以便于求的离散模型,最终以离散相似模型作为仿真模型来实现对实际系统的分析。

结合上文的两个模型而言就是要设置采样开关以及信号重构器来实现。

信号重构器应该具备适当的阶次。

笔者结合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证明,离散相似法在实际系统的转换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模型的有效转换。

在实际系统中有一项技术非常重要,这就是kalman 递推估计技术。

采用仿真方法可以实现对kalman 滤波的精确分析,对各种扰动的灵敏度能够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离散相似法的应用能够为kalman 滤波算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对连续动态系统进行仿真的时候,有时仿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研究系统的输出值,而是要研究实际系统的性能,例如系统的稳定性,操作性,可靠性等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采用变换操作域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所谓变换操作域主要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s域和z域来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就是要:对上文中的方程式4进行laplace变换,此时就可得出以下公式:该公式就可以称作系统的传递函数。

上文中主要是采用l变换。

我们采用z变换技术同样可以得到类似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系统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一种较为方便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无论是l变换还是z变换,在模型转换中都起到了非常方便的作用。

我们要加强对着两种变换技术的研究。

此外除了要注重这两种变换之外,我们还要对重构器的设置保持高度重视。

重构器的设置在变换域操作中有着重要意义。

重构器设置,可以从零阶信号重构器,一阶线性重构器以及三角形信号重构器,这三种重合器的脉冲传递函数进行分析。

在连续信号离散化过程中信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损失,这就会导致离散化采样后的数据处理同离散化处理之前的信号之间是有误差的。

在变换域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s域与z域变换中,通过引入校正器可以有效解决这个误差问题。

在变换过程中通过调整校正器传递函数可以使得离散后的模型接近系统原型。

针对系统校正,一般意义上有两种方式,离散校正和连续校正。

以上三种方法就是对连续动态系统进行转换的三种方法,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建模的目的和连续动态系统本身的性能来选择转换方法。

在这三种方法中,笔者认为变换域操作法可以起到减小误差,保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2.2 高阶系统的简化方法。

在计算机电源仿真中,系统在运用微分方程来转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高阶次的问题。

高阶次微分方程的出现给系统建模带来不小难度,因而我们必须要采用科学的简化方法来简化高阶微分方程。

笔者认为当前高阶微分方程的简化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频率域简化法;另外一种是时域简化法。

下面笔者就来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频率域法本身又可以分为pade法,连分式法以及混合法。

时域简化法则主要可以分为摄动法和系统集结法。

摄动法主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解耦处理,解耦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把高阶模型分为多个低维模型。

摄动法本身又可以分为强耦合关系的非奇异摄动法和弱耦合关系的奇异摄动法。

3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所谓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主要指的是系统状态跳跃式变化,系统状态迁移主要发生在离散时间点上的动态系统,与连续动态系统不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驱动方式是事件驱动。

离散事件系统大部分都是人造系统,系统结构非常复杂,采用传统的微分方程方法很难起到作用。

因而我们必须要选择水平更高的方式来进行设计。

笔者认为当前针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petri网络模型。

二是排队论模型;三是自动机模型。

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形式。

3.1 petri网络模型。

petri网络模型是离散事件动态系统计算机仿真建模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

我们说它的应用范围广,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既可以用于不带时标的仿真模型中,又可以运用在带时标的模型中。

二是它既可以用于确定性的仿真模型,又可以用于具备逻辑性的定性建模中。

petri网络模型具有众多优点,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具有形式简洁,直观的特点,因而适用于系统组织;二是能够实现对异步并发系统的有效模拟,对模型实体的有效分析;三是能够在不同级别上表示出系统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