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野战军十大猛将

合集下载

开国元帅和大将

开国元帅和大将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原来是这样排名的授衔简介: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

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

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

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

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

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

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

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

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

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

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

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十大将军介绍

十大将军介绍

类别:生活情感查看:7624 评论:0发表于:2006-10-04 13:31中国十大将军1、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四大野战军授衔将帅大比拼,谁最厉害数据说话

四大野战军授衔将帅大比拼,谁最厉害数据说话

四大野战军授衔将帅大比拼,谁最厉害数据说话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

为新中国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给他们以适当的荣誉,这是国家对他们贡献的肯定。

1952年,解放军总干部部和苏联专家初步制定出一套军衔方案。

之后经过反复研究审定,以此为基础,最终形成了授衔决定。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元帅军衔典礼,这是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毛主席亲自为元帅授衔。

与他们一同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将帅授衔名单的确定经历了不少波折,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只能是基本达到平衡,照顾多方利益,其中必然有人要受益,有人要吃亏。

但很少有将帅要求提高军衔待遇,倒是有不少人主动提出降衔。

在四大野战军中,每个野战军所占据的将帅数量不尽相同,这也是衡量野战军战力和贡献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编就为广大读者统计了四大野战军的将帅数量,用数据说话。

这里有必要先提一下,四大野战军的由来。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文件决定将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将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

将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

在本文主要统计的是“一野”、“二野”、“三野”、“四野”的将帅数量。

第一野战军:一野将里闪烁,234名将帅名列授衔元帅、将军之列。

其中,元帅1人即彭德怀,大将1人即许光达,上将13人,中将27人,少将191人。

第二野战军:二野的将帅,战斗传奇经历较多,共有246名列授衔元帅、将军之列。

其中,元帅1人即刘伯承,大将2人即王树声、陈赓,上将13人,中将26人,少将204人。

四大野战军“十大虎将”

四大野战军“十大虎将”

第一野战军:横刀立马大将军彭德怀元帅胡子将军王震上将血胆勇将杨得志上将铁甲元勋许光达大将独臂勇将贺炳炎上将独臂虎将彭绍辉上将无畏将军郭鹏中将独臂将才余秋里中将铁流雄鹰罗元发中将骁勇猛将郑维山中将第二野战军:中国军神刘伯承元帅传奇战将陈赓大将神威虎将杨勇上将虎胆战将陈锡联上将疯子战将王近山中将军中雄狮杜义德中将勇胆血将周希汉中将导弹元勋王秉璋中将红都勇士曾绍山中将辘战血将秦基伟中将第三野战军:军中儒将陈毅元帅百胜将军粟裕大将屡战勇将皮定均中将铁血上将陈士榘上将文武兼备宋时轮上将大刀将军许世友上将铁面将军王建安上将壮族上将韦国清上将血胆将军成均中将铁胆将军陶勇中将第四野战军:天才战将林彪元帅政工巨匠罗荣桓元帅潇洒大将萧劲光大将唱反调将军黄克诚大将风流将军邓华上将秀才将军谭政大将文武勇将刘亚楼上将铁拳虎将李天佑上将风云大将陈伯钧上将百战将星洪学智上将近期出版的著名军事书籍《各野战军十大猛将》,现把40位猛将的籍贯进行编排,结果如下:第一野战军:铁甲元勋----大将许光达----湖南长沙铁军名将----上将周士第----广东琼海胡子将军----上将王震------湖南浏阳独臂将军----上将贺炳炎---湖北松滋刚正将军----上将彭绍辉---湖南湘潭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湖南醴陵骁勇战将----中将郑维山----湖北麻城(今河南新县)主力军军长--中将罗元发---福建龙岩北战南征-----中将刘忠------福建上杭西北英豪-----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湖南5人, 湖北2人, 福建2人,广东1人.第二野战军:多彩将军----大将陈赓----湖南湘乡虎胆将军---大将王树声---湖北麻城忠勇将军---上将杨勇----湖南浏阳中原名将--上将陈锡联--湖北红安再道之勇--上将陈再道--湖北麻城“病子”战将--中将王近山--湖北红安“千岁军”军长--中将秦基伟—湖北红安佛光将军--中将张国华---江西永新傲骨铁汉--中将周希汉—湖北麻城武场领军--少将李德生--河南光山(今河南新县)湖北6人, 湖南2人, 江西1人, 河南1人.第三野战军:大将之首---大将粟裕----湖南会同血胆将军--上将许世友---湖北麻城(今河南新县)军中儒将---上将叶飞----福建南安壮族上将--上将韦国清---广西东兰文武兼备--上将宋时轮---湖南醴陵铁面将军--上将王建安---湖北红安常胜将军--中将聂凤智---湖北大悟“老虎来了”--中将王必成--湖北麻城拼命三郎---中将陶勇----安徽霍丘“皮有功,少晋中”--中将皮定均--安徽金寨湖北4人, 湖南2人, 安徽2人, 广西1人,福建1人.第四野战军:宁折不弯的军人-----大将黄克诚----湖南永兴当先大将--------------大将肖劲光----湖南长沙啃过洋面包的参谋长--上将刘亚楼---福建武平旋风司令--------------上将韩先楚-----湖北红安最耀眼的将星--------上将邓华--------湖南郴县智猛双全-------------上将刘震------湖北孝感主国军军长---------上将李天佑-------广西临桂打铁自身硬---------上将梁兴初------江西吉安塔山司令------------中将吴克华-------江西弋阳战争骄子------------少将钟伟----------湖南平江湖南4人, 江西3人, 湖北2人,福建1人.。

1955年的授衔中,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第一名分别是谁

1955年的授衔中,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第一名分别是谁

1955年的授衔中,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第一名分别是谁在1955年的授衔中,朱德元帅名列十大元帅第一位。

朱老总出身于滇军系统,在滇军中做过旅长、昆明警备司令员等职务,在滇军中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蒙自剿匪等滇系军阀的一系列战事。

后来,为了追寻革命理想,朱老总离开滇军,并入了党,在组织的安排下。

先后前往德国、苏联留学深造,归国后在南昌担任公安局长,并训练出了军官教育团,成为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朱老总对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中央苏区、成立红一方面军都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誉为红军之父也是实至名归的。

井冈山第一次反会剿,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都是朱老总在红军时期的代表作,这个时期的朱总,正是中年阶段,精力尚处在巅峰,他的军事能力在这个时期的革命斗争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抗战开始后,朱老总在前线主持过两年时间的八路军战事,奇袭阳明堡、大战响堂铺等胜仗都是朱总亲自参与部署的。

1939年回延安后,朱总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处在二线协助主席指挥,在军队中也成为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

看看朱老总的职务吧,红四军军长、红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哪一个职务都是军界的头把交椅,朱老总,就是军界第一人,十大元帅第一,实至名归,无人能替代。

排名十大大将第一的是粟裕。

粟裕原本是知识分子,没有上过正规军校,但他投笔从戎加入军队后,却自此却走上了一条名将之路。

粟裕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曾经三次陷入绝境中,三次全部凭借自己的能力化险为夷,不仅是一位名将,还是一位福将。

第一次是在南昌起义南下过程中,当时,粟裕所在的第25师与朱老总率领的第九军合作,奉命留下来担任断后部队,掩护叶挺、贺龙率领的主力部队撤入潮汕地区。

最终,这支部队在三河坝与钱大钧部的作战中损失不小,被迫撤入武平。

在武平,我军再次遇敌,粟裕在战斗中身受重伤。

当时,他伤重后倒在一处泥泞的农田中,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陷入了绝境中。

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粟裕挣扎着爬到了路边,幸运地遇到了同样掉队的战友,因此而得救。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1、新中国十大将军——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新中国十大将军——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新中国十大将军——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五大野战军组成与名将

五大野战军组成与名将

五大野战军组成与名将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西野)由抗战时期贺龙、关向应等领导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主力部队,逐步发展而来的。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6 年4月,陕甘宁晋绥边防军整编为5 个野战旅,王世泰任司令员;晋绥军区组成下辖4个野战旅的晋绥野战军,贺龙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

1947年3月,上述两支部队成立西北兵团,同年7月,定名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纵队、新编第4旅、教导旅等。

至同年10 月,又新组编第4、第6纵队。

1948年7月,相继又成立第7、第8纵队。

1949 年2月,西北野战军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编为第1 、第2 、第3、第4、第6、第7、第8军。

同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第18兵团(辖第60、第61、第62军)、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拨归第一野战军建制。

同年10月,第一野战军将原辖的6个军改编为2 个兵团:第1兵团(辖第1、第2、第7军);第2兵团(辖第3、第4、第6军)。

1947年3月,国民党军23万人,向西北野战军驻守的西北地区发动进攻。

西北野战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战斗的胜利;1948 年2月,先后取得宜川、陕中等战役的胜利,4月收复延安;8~11月,相继进行澄郃、荔北战役和冬季攻势;1949 年7 ~12 月,进行扶(风)眉(县)、兰州、宁夏等战役,并进军新疆,解放西北全境;同时以一部分兵力配合第二野战军进行西南战役和以后的向西藏进军。

第一野战军经过两年半艰苦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51万余人,俘将级军官197人,在战斗中,第一野战军官兵牺牲1.8万人,其中团以上干部50人。

第一野战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中野)前身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2、第3、第4、第6、第7等5个纵队。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1.粟裕(1907.8.10-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次年转入中共。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64师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1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11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

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4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4军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3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1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3、4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7届候补中央委员,第8、9、十、11届中央委员。

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2.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

湖南省湘乡县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

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4方面军第12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13大队队长,红1军团第1师师长。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四大野战军(我自己整理的)

四大野战军(我自己整理的)

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员:贺龙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参谋长:阎揆要副参谋长:王政柱李夫克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参谋长:张希钦政治部主任:孙志远第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第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第七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徐立清第三军军长:黄新廷政委:朱明第四军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仲良第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第二野战军即中原野战军,是由晋翼鲁豫部队组建,前身是红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部队改编地八路军129师.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第三兵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政治部主任:阎红彦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副参谋长:王蕴瑞第十军军长:杜义德政委:王维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一军军长:曾绍山政委:鲍先志第十二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副司令员: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副主任:胡荣贵第十三军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第十四军军长:李成芳政委:雷荣天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副政委:张霖之政治部主任:甘渭汉副主任:石新安第十六军军长:尹先炳政委:王辉球第十七军军长:王秉璋政委:赵建民政委:谭冠三第三野战军即华东野战军,主要由华中和山东部队组建,前身主要为新四军部队.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三副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谭振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参谋长:李迎希第二十一军军长:滕海清政委:康志强第二十二军军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政委:卢胜第三十五军军长:吴化文政委:何克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政委:袁仲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参谋长:何以祥第二十四军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第二十五军军长:成钧政委:黄火星第二十六军军长:张仁初政委:王一平第三十四军军长:何基沣政委:赵启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参谋长:谭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第二十军军长:刘飞政委:陈时夫第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第三十军军长:谢振华政委:李干辉第三十三军军长:张克侠政委:韩念龙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参谋长:陈庆先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第二十八军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第二十九军军长:胡炳云政委:张藩政委:陈华堂第三十二军军长:谭西林政委:彭林第四野战军即东北野战军,主要由从山东、晋察冀抽调到东北地部队和东北抗联部队组建.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罗荣桓第二政委: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一参谋长:肖克第二参谋长:赵尔陆副参谋长:聂鹤亭陈光政治部副主任:陶铸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方第四十军军长:罗舜初政委:袁升平第四十五军军长:陈伯钧政委:邱会作第四十六军军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第一副司令员:李天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明治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第四十七军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第四十九军军长:钟伟政委:徐斌州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第一副司令员:黄永胜第二副司令员:刘震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三十九军军长:刘震政委:吴信泉第四十一军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第二副司令员:贺晋年政治部主任:肖向荣第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第四十四军军长:方强政委:吴富善第四十八军军长:贺晋年政委:陈仁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野战军军衔分布

野战军军衔分布
解放战争中各大野战军之(元帅、大将、上将)分布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第一、第二兵团)
元帅:彭德怀,贺龙
大将:许光达
上将:王震、贺炳炎,张宗逊,彭Fra bibliotek辉、甘泅琪、
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三、第四、第五兵团)
元帅:刘伯承
大将:陈赓、王树声
上将:杨勇、陈锡联、谢富治、李达、阎红彦、郭天民、陈再道、苏振华、(王宏坤)、
元帅:朱德、叶剑英
大将:徐海东,
上将:,乌兰夫、朱良才、李涛、李克农、陶峙岳、傅钟、董其武、
上将:邓华,刘亚楼、洪学智、陈伯钧、李天佑、黄永胜、韩先楚、肖华、刘亚楼、赖传珠,周纯全、李聚奎、刘震、赵尔陆,陈奇涵、陈明仁、周桓、(吕正操)、
华北野战军:(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
元帅:徐向前、聂荣臻
大将:罗瑞卿、
上将:肖克、杨得志,杨成武、王新亭、周士第,(王平)
中央:
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
元帅:陈毅
大将:粟裕,张云逸、
上将: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韦国清、叶飞、钟期光、李志民、杨至诚、唐亮、张爱萍、(傅秋涛),(宋任穷)
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
元帅:林彪、罗荣桓
大将:黄克诚、谭政、肖劲光、

解放军的著名纵队和其将领

解放军的著名纵队和其将领

解放军的著名纵队和其指挥官在3年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以纵队为主,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我精选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功显赫的英雄纵队,只能简单说一下他们的亮点,精选正好13个,故祢他们为军威无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3太保,是以他们的光荣战史选进的。

一、华北军区三纵[ 转自铁血社区/ ]司令员:先杨成武,后郑维山3纵为华北劲旅,在保北战场坚持作战,诱敌生误觉,令敌第三军北上,使我军终获清风店战役大捷,3纵为主力攻克石家庄,首开我军攻取大城市的先例。

在涞水战役中,3纵一面围攻涞水,一面集中主力抓住战机,勇于打援,围歼驰援的傅军1号主力35军,王牌虎头师32师,就在这时敌骑4师又飞兵赶到,3纵又兵进行阻击,身处3面顽强作战,英雄果敢向敌纵深猛插、分割,刀斩虎头师o在新宝安战役中,3纵2面受敌,一面猛突王牌35军,一面果断阻击104军,为消灭傅1号主力35军,立下头功。

1949年1月编为63军,以后攻太原、进军西北,诸战中表现出色。

二、华北军区8纵司令员王新亭8纵是华北军区表现最出色的一个纵队,8纵打运城、攻临汾、战晋中、克太原,仗仗主力,仗仗打得精彩,临汾战是我军由运动转向攻坚第一战,在严重缺火器的情况下,面对临汾易守难攻的坚城,巧用土行孙战法,用坑道爆破,破敌防线23旅,被中央军委授于:光荣的临汾旅。

8纵出其不意直朴晋中,先在张兰镇灭阎锡山的精锐主力美械亲训师及亲训炮兵团之后,又围赵承授集团的1号主力,为我军晋中大捷立头功。

太原战中,8纵出色完成最为艰难的外围战,为克华北最大堡垒太原,做出重要贡献。

1949年2月编为60军,参加进军西北,西南的围歼战。

(三)西北野战军第一纵[ 转自铁血社区/ ]司令员:张宗逊解放战争中,西野1纵表现相当不错,其主力358旅,为西野3大主力之一,该纵358旅714团6连,在1948年宜瓦战中杀出威风,是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一纵在陕北,先参加延安保卫战,与数倍之敌激战7昼夜,粉碎蒋介石3天占延安的美梦,出色掩护中央机关撤离。

一、二、三、四野各十大虎将

一、二、三、四野各十大虎将

一、二、三、四野各十大虎将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布了《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

2月1日原西北野战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6月原华野的第18兵团(辖第60、第61、第62军)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由晋入陕归一野建制。

此时第一野战军原属6个军组成第1、第2两个兵团。

第1兵团辖第l、第2、第7军;第2兵团辖第3、第4、第6军。

一野总兵力达34.4万人。

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

彭德怀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

下辖第1兵团(兼新疆军区)、第2兵团(兼甘肃军区)、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第1军和第65军分别兼青海和宁夏军区。

12月下旬,新疆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辖第9军及骑兵第7、第8师。

1950年1月新疆的民族军,改编为第5军。

另有起义部队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1军、第2军、第3军,上述部队均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

贺龙则率第18兵团配合二野进军四川,后归西南军区建制。

195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和兵团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归西北军区建制。

一野纵横大西北,为共和国的建立下了不朽功勋,麾下十大虎将更是熠熠生辉:1、铁甲元勋——大将许光达2、铁军名将——上将周士弟3、胡子将军——上将王震4、独臂虎将——上将贺炳炎5、刚正将军——上将彭绍辉6、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7、骁勇战将——中将郑维山8、主力军长——中将罗元发9、北战南征——中将刘忠10、西北英豪——中将廖汉生二野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司令员为刘伯承,政治委员为邓小平。

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129师逐步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解放战争初期称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部队组织番号的指示,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

授衔时,三野十一位上将,军事能力最强的是何人

授衔时,三野十一位上将,军事能力最强的是何人

授衔时,三野十一位上将,军事能力最强的是何人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第三野战军可谓是名将云集了,虽然授衔人数远不如四野,但是依然有300多位三野指战员被授予了将军军衔,这其中包括,元帅一人:陈毅;大将两人:粟裕、张云逸;上将则多达十一人,那么在这十一位上将中,军事能力最出色的是谁呢?笔者就选出三野上将中军事能力最强的五位将军,供大家讨论吧,他们是:许世友、叶飞、宋时轮、王建安和韦国清。

韦国清是广西东兰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跟随韦拔群参加农民自卫军,开始了漫漫的革命征程。

1929年,邓政委领导百色起义时,韦国清随韦拔群参加起义,对于创建红七军、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红七军进入中央苏区后,韦国清从连长做起,稳扎稳打,稳定进步,到抗战开始时,升到了团长。

应该说红军时期的韦国清表现一般,与他的老战友李天祐比起来,可以说差距非常大。

李天祐和韦国清在参加百色起义时都是十五六岁的红小鬼,但李天祐进入中央苏区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做到了师长,而韦国清用了七年才做到团长,可以说,韦国清的军事天赋是比不上李天祐的。

但韦国清善于总结战斗经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使得他日后的级别追上了李天祐。

抗战时期,韦国清作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的3支队政委,随纵队司令彭雪枫南下,在开辟苏北根据地的过程中展现出不俗的军事能力,功勋卓著,在新四军第四师成立时,韦国清被任命副师长,成为彭雪枫的左膀右臂。

历经抗日战争的淬炼,韦国清已经做到了新四军副师长的级别,这个资历,在授衔时已经是上将级别了。

解放战争时期,韦国清担任过山野二纵司令员、华野二纵司令员兼政委、三野10兵团政委等职务,1952年,被定为正兵团级干部。

我们看到,到了解放战争时,韦国清的级别已经超过了李天祐。

李天祐是13兵团副司令员,而李天祐却是10兵团政委,李天祐在1952年评定级别时是副兵团级,而韦国清则是正兵团级。

韦国清在起跑阶段远远落后的情况下,神奇地弯道超车,超越老战友,体现了他在军事方面非常好的学习能力。

10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只排第四,前三位是谁?都有哪些战功?

10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只排第四,前三位是谁?都有哪些战功?

10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只排第四,前三位是谁?都有哪些战功?在一九五五年大寿授衔时,有许许多多的功勋卓越的将军,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被授予不同的军衔,被授予开国大将的就有十位。

这十位将军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赫赫有名的抗战名将,他们带领部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甚至有人被称为战神,他们一生戎马,是杰出的军人代表。

而在这十位大将中,从南昌起义到抗美援朝一场不落的陈赓,他甚至比其他人都提前加入共产党,但在大将排名时,却只能排在第四。

那么,前面三个到底是谁?他们都创造了哪些战功?为何授衔的时候都在陈赓之前呢?这前三位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

粟裕力压群雄是将门之后,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在全军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家境不错,是有名的名门家庭。

在上学的时候,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再加上对自由的向往,二十岁的时候就辞别父母以及家人,一路来到了湖北武昌,成为叶挺教导班的班长,不久之后就向组织申请成功加入了我党。

一九二七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部班长,连长是李王总,营长是陈赓。

在当时,粟裕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可是越挫越勇,在经历了不少战斗后,粟裕很快就能单独带领部队,他还快速培养自己的部队,将自己几百人的队伍,发展壮大至几千人的队伍,部队训练有素且战斗力极强。

在黄桥战役中,粟裕的部队更是一战成名,而这也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用仅仅七千多人,将几万人的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在抗日战争时期,帮助我军开辟了不少根据地的建设,解放了苏北地区。

解放战争爆发,粟裕亲自组建了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并在作战中,实现了内线作战的战术策略。

在率领华东野战军时,粟裕总共在苏中发动了七次战役,这也是内战期间主要战场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出战。

粟裕在这七次战役中七战七捷,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封为战神。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淮海战役,粟裕当时主动发起了淮海战役,在这场战争中,粟裕大放异彩,他带领十七个纵队作战,经历六十余天,歼灭国军五十五万余人,打开了百万大军南下的大门。

各野战军十大猛将

各野战军十大猛将

《各野战军十大猛将》中40位猛将的籍贯一览第一野战军: 铁甲元勋----大将许光达----湖南长沙铁军名将----上将周士第----广东琼海胡子将军----上将王震------湖南浏阳独臂将军----上将贺炳炎---湖北松滋刚正将军----上将彭绍辉---湖南湘潭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湖南醴陵骁勇战将----中将郑维山----河南新县主力军军长--中将xx---xxxx北战南征-----中将刘忠------福建上杭西北英豪-----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湖南5人,福建2人,河南1人,湖北1人,广东1人.第二野战军:多彩将军----大将陈赓----湖南湘乡虎胆将军---大将xx---xxxx忠勇将军---上将xx----xxxxxx名将--上将xx--xx红安再道之勇--上将xx--xxxx“病子”战将--中将xx--xx红安“千岁军”军长--中将xx—xx红安佛光将军--中将xx---xx永新xx铁汉--中将xx—xxxx武场领军--少将xx--xxxx湖北6人,湖南2人,江西1人,河南1人.第三野战军:大将之首---大将xx----xx会同血胆将军--上将xx---xxxx军中儒将---上将xx----xxxx壮族上将--上将xx---xxxx文武兼备--上将xx---xxxx铁面将军--上将xx---xx红安xx--中将xx---xx大悟“xx来了”--中将xx--xxxx拼命三郎---中将xx----xxxx“皮有功,少晋中”--中将皮定均--安徽金寨湖北3人,湖南2人,安徽2人,河南1人,广西1人,福建1人. 第四野战军:宁折不弯的军人-----大将黄克诚----湖南永兴当先大将--------------大将肖劲光----湖南长沙啃过洋面包的参谋长--上将刘亚楼---福建武平旋风司令--------------上将韩先楚-----湖北红安最耀眼的将星--------上将邓华--------湖南郴县智猛双全-------------上将刘震------湖北孝感主国军军长---------上将李天佑-------广西临桂打铁自身硬---------上将梁兴初------江西吉安塔山司令------------中将吴克华-------江西弋阳战争骄子------------少将钟伟----------湖南平江湖南4人,江西3人,湖北2人,福建1人.四大野战军计40大虎将,当然第四野战军还有很多,但只列每军中最能打仗的将军,总籍贯排名如下总计:湖南13人,湖北12人,福建4人,江西4人,河南3人,安徽2人,广西/广东各1人.。

四野有哪些著名的战将?这三位最厉害,一人被誉为“塔山名将”

四野有哪些著名的战将?这三位最厉害,一人被誉为“塔山名将”

四野有哪些著名的战将?这三位最厉害,一人被誉为“塔山名将”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四大野战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这四大野战军里面,尤其以第四野战军战功最为显赫,也就是东北野战军,这支队伍在林彪元帅的带领下从东北打到西南沿海地区,又跨海作战解放了海南岛,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支柱,而在东北野战军百万将士里面,这三位战将深受林彪元帅信任。

李天佑李天佑将军是广西临桂人,早年在北伐军中当勤务兵,后来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他便伺机而动,最终参加了在广西由我党领袖组织的百色起义,并且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此后他投身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多次打败了国民党军,尤其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的石城县高虎脑阻击战中,他打退了敌人九次冲锋,并且身负重伤依然不下火线指挥战斗,堪称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

而在抗战时期,他前往苏联,在莫斯科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回国之后没几年,便爆发了解放战争,而李天佑将军便成为了东北野战军的第一纵队司令,参加了解放东北的众多战役,尤其在四平战役中,他和国民党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血战月余,虽然最终没能攻克,但却为我军野战部队攻坚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总结出了一套战术,使得我东北野战军在以后的攻坚战中取得了多次胜利。

韩先楚韩先楚将军是湖北黄安人,参加过黄麻起义,他是以能征善战闻名,尤其在长征途中,他多次带领红军战士担负突围和掩护的重要角色,在很多次危急的情况下,他都甘愿掩护部队主力转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实乃一位无私的革命者。

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为了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的司令员,为解放东北立下了不世之功,当然韩先楚将军最让人钦佩的一战还是解放海南岛,在当时没有海空军配合的情况下,他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跨越琼州海峡,以大无畏的精神带领三万解放军进击海南岛,这成为了四野的最后一场大战。

吴克华1949年的3月25日,一名将军带领他的部下接受了我党众多领袖的接见,他的部下在解放军中声名显赫,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领导人对这支部队是赞誉有加,他的这支部队被称为“塔山英雄团”,他被誉为“塔山名将”。

55年授衔的这十位大将各个战功赫赫,开国十位大将的排名

55年授衔的这十位大将各个战功赫赫,开国十位大将的排名

55年授衔的这十位大将各个战功赫赫,开国十位大将的排名昨天,知史老湿浅浅的分析了我国的十大元帅的产生以及他们的排名,这是我自己本人的浅薄分析,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55年授衔的时候为什么是十大元帅,浅析十大元帅的排名。

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分析一下我国开国的十大大将,同样的我们也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只有十位大将的,中央还授予比如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我党优秀的军事家大将军衔,但是因为当时的这些老同志已经转业,已经不负责军事工作,他们也都提出来辞去大将军衔。

他们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申明一下:只是自己个人浅薄之见,请诸位勿喷开国大将以粟裕将军为首,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张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十个人。

首先要说明白有是十大元帅无不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而分别在抗日战争就任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参谋长.三大师师长、政治委员、副师长、及建国后分别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国防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

而后.接下来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高级将领,却不能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八路军各旅旅长、旅政治委员、明白了吧。

当然十大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当时的职务排的。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十大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55年之前的任职情况。

1.粟裕(1907—198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

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

1945年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

1948年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

194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1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

11月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1954年任总参谋长。

林彪麾下的七大悍将,每位都立下赫赫战功,一人从无败绩

林彪麾下的七大悍将,每位都立下赫赫战功,一人从无败绩

林彪麾下的七大悍将,每位都立下赫赫战功,一人从无败绩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有五个野战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他们每个都功不可没,但要说最为突出,那还得数林彪所带领的第四野战军,为什么说四野突出?四野中的猛将究竟有多强?盘点林彪手下七大猛将,每位都立下赫赫战功。

那么,究竟是哪七大猛将才使得四野变得如此强悍?又为何说其为猛将呢?图源网络梁兴初他是万岁军的军长,他的成名之战就是1948年10月的黑山阻击战,为能掩护大部队歼灭国民党的支援部队,由梁兴初所率领的十纵在黑山阻挡廖耀湘的进攻。

当时的十纵根本就算不上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战斗能力远不及主力部队,然而当时廖耀湘所率领的部队装备精良。

梁兴初在如此大的悬殊下,梁兴初没有感到丝毫的畏惧,他命令部队坚守阵地,必须要抵挡住敌人的进攻。

十纵在梁兴初的带领下,就像一根铁钉般深深扎在地底,用顽强不屈的强大意志硬生生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为我军赢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在后面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梁兴初则是被派遣过去的第一批老将。

虽说起初的战斗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梁兴初根据敌人的作战习惯,改变自身的作战方式来慢慢适应,最终更是打出了万岁军的美誉,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图源网络邓华邓华1910年生于湖南郴县,曾代替彭德怀元帅指挥志愿军。

邓华1927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老同志。

他的作战经验丰富,在我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基本上都能看到邓华的影子,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看到他极其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令当时的中央领导都十分的认可他。

邓华抗美援朝时期,邓华担任了志愿军副司令兼副政委,辅助彭老总指挥朝鲜战争。

在此期间,他协助指挥了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在1952年6月的时候彭老总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指挥作战,而当时朝鲜战况正值焦灼,彭老总便向上级请示由邓华来代理指挥,在他带领期间,其指挥作战严谨,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中邓华率领着四万将士同装备精良的敌军作战,在长达43天的战斗中打退了敌人900多次进攻,仅凭4万人的军队抵御了足足6万多人的进攻!彻底瓦解了敌军想打败我军的白日梦!邓华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野战军十大猛将》中40位猛将的籍贯一览
第一野战军:
铁甲元勋----大将许光达----湖南长沙
铁军名将----上将周士第----广东琼海
胡子将军----上将王震------湖南浏阳
独臂将军----上将贺炳炎---湖北松滋
刚正将军----上将彭绍辉---湖南湘潭
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湖南醴陵
骁勇战将----中将郑维山----河南新县
主力军军长--中将罗元发---福建龙岩
北战南征-----中将刘忠------福建上杭
西北英豪-----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
湖南5人, 福建2人, 河南1人,湖北1人,广东1人.
第二野战军:
多彩将军----大将陈赓----湖南湘乡
虎胆将军---大将王树声---湖北麻城
忠勇将军---上将杨勇----湖南浏阳
中原名将--上将陈锡联--湖北红安
再道之勇--上将陈再道--湖北麻城
“病子”战将--中将王近山--湖北红安
“千岁军”军长--中将秦基伟—湖北红安
佛光将军--中将张国华---江西永新
傲骨铁汉--中将周希汉—湖北麻城
武场领军--少将李德生--河南新县
湖北6人, 湖南2人, 江西1人, 河南1人.
第三野战军:
大将之首---大将粟裕----湖南会同
血胆将军--上将许世友---河南新县
军中儒将---上将叶飞----福建南安
壮族上将--上将韦国清---广西东兰
文武兼备--上将宋时轮---湖南醴陵
铁面将军--上将王建安---湖北红安
常胜将军--中将聂凤智---湖北大悟
“老虎来了”--中将王必成--湖北麻城
拼命三郎---中将陶勇----安徽霍丘
“皮有功,少晋中”--中将皮定均--安徽金寨
湖北3人, 湖南2人, 安徽2人,河南1人,广西1人,福建1人.
第四野战军:
宁折不弯的军人-----大将黄克诚----湖南永兴
当先大将--------------大将肖劲光----湖南长沙
啃过洋面包的参谋长--上将刘亚楼---福建武平
旋风司令--------------上将韩先楚-----湖北红安
最耀眼的将星--------上将邓华--------湖南郴县
智猛双全-------------上将刘震------湖北孝感
主国军军长---------上将李天佑-------广西临桂
打铁自身硬---------上将梁兴初------江西吉安
塔山司令------------中将吴克华-------江西弋阳
战争骄子------------少将钟伟----------湖南平江
湖南4人, 江西3人, 湖北2人 ,福建1人.
四大野战军计40大虎将, 当然第四野战军还有很多,但只列每军中最能打仗的将军,总籍贯排名如下
总计: 湖南13人, 湖北12人, 福建4人, 江西4人, 河南3人,安徽2人, 广西/广东各1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