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前九章重点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九章 外用膏剂
第九章外用膏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1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外用膏剂的特点2.外用膏剂的分类3.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4.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2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TTS)。
TDDS特点: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分类☆: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3二、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皮肤→血液释放: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起作用吸收:药物透过皮肤或黏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4最佳选择题: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为A.释放、穿透、吸收B.释放、溶出、吸收C.浸润、渗透、吸收D.渗透、穿透、吸收E.解吸、溶解、吸收【正确答案】A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5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完整表皮——主要途径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6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皮、药、基(1)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2)药物性质理想: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集团)分子量较小,药理作用强。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7(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①基质的组成、类型和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穿透和吸收。
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弱酸性药物pK a>基质pH>弱碱性药物pK a根据pK a调整基质ph值,使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穿透吸收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8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增加穿透、吸收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重点中药药剂学重点一、名词解释剂型是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简称剂型。
制剂则是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有效部位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中提取的一类或者数类有效成分,其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有效成分则是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纯度应在90%以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
喷雾干燥法是将浸出液喷雾于干燥器内使之在与通入干燥器的热空气接触过程中,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获得粉末或颗粒的方法。
泡腾干燥又称流床干燥,是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化,试“泡腾状”,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汽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
冷冻干燥法是将浸出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预先冻结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将水分直接升华除去的干燥方法。
表面活性剂是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HLB值是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的强弱。
昙点是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
这个使溶液由澄明变混浊的温度点称为昙点。
增溶是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氯化钠等渗当量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表示。
低共熔现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松片是片剂硬度不够,将压成的片剂置中指和食指之间,用拇指轻轻加压就能碎裂的现象。
裂片则是片剂感受到震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从顶部脱落一层。
气雾剂是指药物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定阀门装置的耐压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物。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小囊,也称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药剂学知识复习总结
药剂学知识复习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 (1)第1章绪论 (1)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1)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2)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2)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2)第2章散剂、胶囊剂、颗粒剂 (2)一、粉碎、筛分与混合* (2)第二节散剂 (3)第三节颗粒剂 (4)第四节胶囊剂 (4)第三章片剂 (4)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4)二、片剂的分类 (5)三、片剂的质量要求* (5)四、片剂的常用辅料【掌】 (5)常用高分子名称与符号对照 (6)4.2滴丸剂 (9)第四章表面活性剂 (9)常用药用辅料名称总结 (10)第五章浸出制剂 (10)第一节概述 (10)第二节浸出操作与设备 (10)第三节常用的制剂 (11)第六章液体药剂 (12)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12)混悬剂 (14)第九章其他制剂 (16)第一节栓剂 (23)第6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16)第8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17)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药剂学课堂重点内容
药剂学课堂重点内容Ps:以下是我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希望能在您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
如有错别字,错误说法和不完善之处等,请见谅并请求您不惜赐教!绪论药剂学的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制备优质制剂的三大支柱: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
辅料的作用: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
药典的定义: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015版《中国药典》的七个方面的变化。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现代药剂学:三小(剂量、毒、副作用);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常用溶剂:①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万能溶剂);②半极性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③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经典案例)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溶解度的过程。
当加入的第三种物质为低分子化合物(而不是胶体物质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称为助溶剂。
(经典案例)助溶机理:①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②形成复盐③形成分子缔合物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应用混合溶剂。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经典案例)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药剂学复习——精选推荐
药剂学复习第⼀章1. 药物是指⽤于诊断、治疗、预防各种疾病的活性物质,但不能直接⽤于患者,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使⽤。
2. 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形态。
3.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门科学。
4. 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便的药物剂型。
5. 制剂技术、药⽤辅料和制剂设备是制备优质制剂不可缺少的三⼤⽀柱。
6. DDS:药物传递系统。
把药物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量、输送到必要的部位,以达到最⼤的疗效和最⼩的毒副作⽤。
7. 处⽅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才能调配、购买,并在医⽣指导下使⽤的药品。
第⼆章1. 溶解度:在⼀定温度(⽓体在⼀定压⼒)下,在⼀定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2. 溶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溶液主体的量。
3. 渗透压:如果半透膜的⼀侧为药物溶液,另⼀侧为溶剂,则溶剂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溶液侧,最后达到渗透平衡,此时两侧所产⽣的压⼒差即为溶液的渗透压。
第九章液体制剂⼀、低分⼦溶液剂1.低分⼦溶液剂,是指⼩分⼦药物以分⼦或离⼦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的液体制剂。
(1)溶液剂: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包装(2)芳⾹⽔剂:芳⾹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溶液(露剂)。
必须具有与原来药物相同的⽓味。
(3)糖浆剂:含药物的浓蔗糖⽔溶液,供⼝服⽤。
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
(4)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
(5)酊剂:指药物⽤规定浓度的⼄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
⼄醇的最低浓度为30%ml/ml.(6)⽢油剂:药物溶于⽢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的溶液剂。
⽢油吸湿性较⼤,应密封保存。
⽢油作为碘的溶剂可缓和碘对黏膜的刺激性。
⼆、混悬剂1.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均匀的液体制剂。
完整版)执业药师西药一重点笔记
完整版)执业药师西药一重点笔记药学专业知识考试重点历年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比例。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章为重点,包含了八个考点。
第一章:药物剂型分类药物剂型的分类包括形态、给药途径、分散系统、制法和作用时间。
根据形态学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
根据给药途径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根据分散体系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真溶液类、胶体溶液类、乳剂类、混悬液类、气体分散类、固体分散类和微粒类。
根据制法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药物剂型可分为速释、普通、缓控释制剂等。
第二章: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产生靶向作用、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可影响疗效(影响不是决定)。
第三章:药用辅料的作用药用辅料的作用包括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和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第四章:药物化学降解途径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主要有水解和氧化。
酯类、酰胺类和青霉素类分子中存在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H+或OH-影响下,很易裂环失效。
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
第五章: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临床应用包括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眼部给药、直肠、和尿道给药等。
第六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的临床应用包括无菌制剂、含酒精制剂、糖浆制剂、膏剂制剂、栓剂制剂等。
第七章:药物传递系统(DDS)与临床应用药物传递系统(DDS)的临床应用包括口服DDS、注射DDS、局部DDS等。
第八章: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包括生物制品的分类、制备、质量控制、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等。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药剂学》章节重点
《药剂学》章节重点第一章绪论1、概念:药剂学、药物剂型(剂型)、药物制剂(制剂)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药物制剂:是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无型不成药(原料药无法给药)疾病——剂型(急症缓症)药物——剂型(作用疾病类型、作用速度、作用部位、毒副作用、疗效等)3、药剂学的三大支柱是什么?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4、下面缩写字母代表的意思:DDS、GMP、OTC、SFDA、GLP、GCPDDS:药物传输系统,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OTC:非处方药,SFD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LP:药品安全试验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5、GMP的检查对象和三大要素分别是什么?它适用于制药的哪个阶段?检查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和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三大要素: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防止对药品的污染和降低质量;保证高质量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药品的生产阶段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概念:界面、表面、表面张力、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胶束、CMC、HLB、Krafft点、昙点界面:指物质的相与相之间的交界面。
表面:通常将有气体组成的气—固,气—液等界面称为表面表面张力:是指一种使表面分子具有向内运动的趋势,并使表面自动收缩至最小面积的力。
表面活性:甲物质的加入能降低乙液体的表面张力,则称甲对乙有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胶束: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形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
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HLB(亲水亲油平衡值):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能力大小的值(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执业药师药宗重点章节
执业药师药宗重点章节
执业药师药宗的重点章节包括药品知识、药学基础、药物治疗学、药物配方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学实践和临床药学等。
1. 药品知识:了解药品的命名规则、分类、性质、药理学特点、毒副作用和用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2. 药学基础:包括药理学、生化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等基础知识。
3. 药物治疗学:了解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药理学作用、用药指导和剂量调整等,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眼科等各个专科的药物治疗学。
4. 药物配方学:掌握药物的制剂方法、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药物的药效特点等,包括药物剂型和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5. 药物分析学:熟悉药物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分析结果的判断等,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6. 药剂学:了解药物的制剂工艺、制剂原则和合理用药等,包括药物的配伍与相容性等方面的知识。
7. 药学实践:包括药师职业道德、药物信息咨询、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药物治疗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知识。
8. 临床药学: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用药等,包括临床药物治疗和临床药学监护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执业药师药宗的一些重点章节,药师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来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药剂学课件第九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优秀课件
0
水 二醇类 甲醇、乙醇
醛、酮、氧化 物、高级醇 己烷、苯、四 氯化碳、乙醚 矿物油、植物 油
无机盐、有机盐
糖、鞣质
水
溶
蓖麻油、蜡
性
树脂、挥发油、 弱电解质
递 减
脂肪、石蜡、烃 ↓
类、汽油
溶质的溶解能力主要与溶质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 力有关。相互作用力主要表现在溶质与溶剂的极 性、介电常数、溶剂化作用、缔合、形成氢键等, 其中溶剂的介电常数大小顺序可预测某些物质的 溶解性能。
3. 酰胺类 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 胺、正-(羟乙基)乳酰胺、N,N-二乙基乳 酰 胺 、 N,N- 二 乙 基 吡 啶 酰 胺 等 , 能 与 水 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4. 酯类 如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 酸乙酯、乙酰丙酸丁酯、苯甲酸苄酯、 肉豆蔻酸异丙酯等。 5. 植物油类 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 芝麻油、红花油等,作为油性制剂与乳 剂的油相。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一)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定义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 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 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 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100g溶液、 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图9-1 特性溶解度测定曲线
曲线A:解离或缔合,杂质增溶;直线B:纯度高,无解离 与缔合,无相互作用;曲线C:存在盐析或离子效应。
2.药物的平衡溶解度及测定方法
药物溶解度的数值多是平衡溶解度
定义 平衡溶解度:(equilibrium solubility) 或表观溶解度(apparent solubility)。尤其 是酸、碱性药物。
药剂学 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
- 本章目的及概述
- 药剂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第二章:药物物理化学基础
- 药物溶解度与离子化
- 药物的晶体结构
- 药物的物理性质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
- 药物的吸收途径
- 药物的分布与血浆蛋白结合
- 药物的消除与排泄
第四章: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酶
- 药物的代谢途径
- 药物代谢酶系统及其分类
- 药物代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第五章:药物治疗与剂量
-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 药物剂量的确定与调整
- 药物剂量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第六章:药物毒理学
- 药物毒性的分类与表达
- 药物的致死剂量与毒剂量比- 药物的毒性评价与监测
第七章: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 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价与管理第八章:药剂学实验技术
- 药剂制剂的制备方法
- 药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 药剂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第九章:药剂学实践
- 药物处方与药学评估
- 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交付系统
- 药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章:新药开发与药剂创新
- 新药开发的流程与要求
- 药剂创新与现代技术应用
- 伦理、法规与药物安全性评价
结语
- 本大纲的总结与回顾
- 药剂学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
注意: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具体教学大纲内容可能因学校或机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中药药剂学复习 快速记忆版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也可认为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8. 串料: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他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陆续掺入,经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 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其他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是“套色”。
药剂复习重点
药剂复习重点第十二章栓剂1.栓剂的含义:是指中药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剂型2.栓剂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肛门剂、阴道剂2.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双层剂、中空栓或其他控释、缓释栓3.栓剂的特点:1.能够起到局部以及全身治疗作用2.在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失活3.可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4.减少药物受首过作用的破坏,同时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5.便于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使用4.栓剂中药物吸收途径:1.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代谢后由肝胆进入大循环2.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大循环3.通过直肠吸收的药物50-70%可不经门静脉进入肝脏4.当栓剂位于距肛门6cm处时,大部分药物经直肠上静脉进入门静脉5.为避免或减少肝脏的首过作用,栓剂纳入肛门的位置距肛门2cm为宜5.栓剂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环境PH,直肠环境如有无粪便2.基质因素:油脂性基质中,水溶性药物释放快3.药物因素:溶解度、粒度、脂溶性与解离度6.油脂性基质:1.天然油脂:可可豆脂、香果脂、乌桕脂2.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椰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3.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硬脂酸丙二醇酯4.氢化油类:氢化棉籽油、氢化椰子油、氢化花生油水溶性基质:1.甘油明胶:明胶+甘油+水,作用缓和而持久,多用作阴道栓剂基质2.聚乙二醇类:PEG-1000、1540、4000、6000,4000以上为固体3.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S-404.泊洛沙姆: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嵌段聚合物,poloxamer-1887.附加剂:1.吸收促进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泡腾剂、氮酮类、胆酸类2.吸收阻滞剂:海藻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硬脂酸、蜂蜡、磷脂3.增塑剂:聚山梨酯80、脂肪酸甘油酯、蓖麻油、甘油、丙二醇4.抗氧剂:没食子酸、鞣酸、抗坏血酸5.润滑剂:用于油脂性基质:软肥皂+甘油+乙醇(肥皂醑)用于水溶性基质:液状石蜡或植物油8.栓剂的制备:热熔法: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成品-包装9.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值。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2、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形态。
#3、药物制剂是指药物具体的品种。
#4、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用辅料;5)中药新剂型;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①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②1963年版(第二版)药典分为两部(中药,化学药与生物制剂);③2005年版(第八版)药典分为三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品;④2010年版药典是第九版(现用),自1985年(1985年版,第四版)起每隔5年修订和补充新内容的《中国药典》出版发行;不定期发行的药典三部1953、1963、1977年版。
#6、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2)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临床前(非人体)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
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选择题)1、药物溶剂的种类:①水;②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醚类、酰胺类(二甲基亚酰胺)、亚砜类(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媒)等7种。
2、药物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剂的极性大小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极性大的容剂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大,反之数值小.数值越相近的溶剂和溶质,越能互溶。
3、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有特性溶解度和平衡溶解度。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生物因素。
3.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剂型因素。
临床中药学每章学习要点[2]
总论学习要点1.名词解释:中药、中药学、临床中药学、道地药材、炮制、水飞、炙法、煅法、煨法、淬法、燀法、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剂量、烊化。
2.问答:⑴六本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及价值。
⑵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⑶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哪些?(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⑷中药性能的内容有哪些?⑸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原理是什么?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确定的依据是什么?⑺五味的作用有哪些?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⑼配伍的目的是什么?⑽中药七情的内容有哪些?或问:中药的配伍方法有哪些?或问:中药配伍的临床意义是什么?或问:试述中药配伍中增效和减毒的配伍方法是哪些?⑾“十八反”、“十九畏”有哪些内容?⑿确定剂量的依据是什么?⒀中药特殊的煎煮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解表药学习要点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主治、分类。
2.功效比较: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升麻3.综合比较:麻黄、桂枝、荆芥、羌活、薄荷均治疗表证,临床怎样区别使用?4.炮制前后功效变化:荆芥——荆芥炭5.品种:菊花。
6.细辛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
7.特殊用法:薄荷后下,香薷冷服,辛夷包煎,麻黄生用与炙用,紫苏不宜久煎,牛蒡子炒用,葛根生用煨用。
8.理解“防风为风药中的润剂”、“香薷乃夏月之麻黄”。
9.别名:牛蒡子(大力子)、辛夷(木笔花)、蝉蜕(蝉衣、虫蜕)10.其他:①透疹药(荆芥、薄荷蝉蜕葛根、升麻牛蒡子)②解表疏肝药(柴胡、薄荷)③通鼻窍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④升阳药(柴胡、升麻、葛根)⑤解表又祛风湿药(防风、藁本、羌活、苍耳子)⑥解表解毒药(菊花、牛蒡子、升麻)清热药学习要点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及分类、主治。
2.清热的特点:清肺热(黄芩、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鱼腥草、败酱草、地骨皮)部清胃热(黄连、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位清心火(黄连、栀子、连翘、木通、通草、淡竹叶)清肝火(夏枯草、草决明、龙胆、桑叶、菊花、木贼草、谷精草、密蒙花)泻肾火(知母、黄柏)卫分证(疏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金银花、连翘等)阶气分证(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等)段营、血分(清热凉血药,生地、玄参等)阴分热(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等)3.配伍:清虚热药+养阴药。
中成药学-总论+第九章-重点(全)(1)
第一章中成药学的概念与发展简史中成药学:是研究与阐述中成药的处方用药原理、加工制作工艺、临床应用以与贮存、保管、销售等各方面专门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与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药品化的一类中制剂。
应用最多和最早的剂型是汤剂和酒剂《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的一部医学方书,同时是最早记载多种中药制剂的著作。
《周易参同契》魏伯阳的炼丹专著,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关于炼丹理论的著作。
开中医外用制剂中丹剂之先河。
《肘后备急方》葛洪,首先使用“成药”这一术语。
文中记载了取青蒿治疗疟疾,为现代青蒿素的分离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刘涓子鬼遗方》晋末刘涓子撰,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
《局方》第一部政府颁布成药药典第二章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选择)组成:如丹参口服液、板蓝根颗粒、三七片;药味数:如二冬膏、三妙丸、四神丸、六味地黄丸;功用:如化虫丸、清热解毒颗粒、补中益气丸;主治:如痛经片、耳聋丸、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服用剂量:如十滴散、七厘散、六一散;方源:如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局方至宝丹;成药的外观性状色泽:如紫雪、碧玉散、狗皮膏;中医药术语或寓意古文化哲理:如交泰丸、戊已丸、逍遥丸(句式:体现中成药的xx并结合剂型的命名)第三章中成药的剂型与制备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一、药物剂型的重要性1.剂型决定或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如生脉散-生脉注射液2.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和程度,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3.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雷公藤片4.某些剂型或给药系统可以起到靶向作用,如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二、药物剂型的分类1.分类方法:①按物态分类②按分散系统分类③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④按制法分类2.常见剂型①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分为口服剂和外用散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掌握】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药剂学的概念】药物剂型(Dosage form) (简称“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药物制剂(Preparations )(简称“制剂”)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物品种。
【药剂学的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2、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4、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5、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7、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掌握】一、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二、助溶剂、增溶剂、潜溶剂、等渗溶液、等张溶液的概念三、溶出速度方程及影响溶出速度的因素【熟悉】一、药用溶剂的种类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药物极性:药物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氢键对药物溶解度影响较大溶剂:药物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药物的多晶型:无定型>亚稳型>稳定型粒子大小,温度,pH,同离子效应混合溶剂【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①有机酸及其钠盐:苯甲酸钠、水杨酸钠等②酰胺类化合物:乌拉坦、尿素、乙酰胺等。
【增溶剂】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如乙醇、丙二醇。
【等张溶液】是指溶液的张力与红细胞的张力相等,也就是药物溶液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
【等渗溶液】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制成可溶性盐、引入亲水基团、加入潜溶剂、加入助溶剂、加入增溶剂【药物溶出速度方程】Noyes-Wh方程 dC/dt= KS(CS-C)=DS/Vh(CS-C)dC/dt——溶出速度; K——溶出速度常数; S——固体的表面积;Cs——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C——t时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D——溶质在溶出介质中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体积;h——扩散层的厚度。
当Cs>>C(即C<10%Cs)时,上式的溶出条件称为漏槽条件,体内的吸收也被认为是在漏槽条件下进行。
【影响溶出速度的因素】1.固体的表面积:粒径越小;孔隙率越高;加入润湿剂提高溶出速度。
2.扩散系数:扩散系数越大,溶出速度越快3.溶出介质的体积:溶出介质的体积大,药物浓度(C)低,溶出速度快4.扩散层的厚度:扩散层的厚度愈薄,溶出速度愈快。
5.温度:温度升高,药物溶解度Cs增大 , 溶出速度加快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掌握】1、表面活性剂定义、结构、分类及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2、CMC 、HLB 、Krafft 、昙点概念 3、增溶的原理 4、有关HLB的计算题【熟悉】 1、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2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面活性剂定义】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很强表面活性并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子结构具有双亲性非极性烃链(亲油基团)+极性基团(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浓度低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与空气界面定向排列聚集,形成单分子层,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聚集的现象称为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分类】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 肥皂类 :通式为(RCOO-)nMn+①碱金属皂: 硬脂酸钠、硬脂酸钾,作增溶剂和O/W型乳化剂②碱土金属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作W/O型乳化剂及疏水性润滑剂③有机胺皂:三乙醇胺,作增溶剂和O/W型乳化剂2硫酸化物: R-O-SO3-M+①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②高级脂肪醇硫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又称月桂醇硫酸钠SLS,十六烷基硫酸钠3磺酸化物:R-SO3-M+ ①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阿洛索-OT)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广泛使用的洗涤剂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苯扎氯胺(洁尔灭)2苯扎溴胺(新洁尔灭)三、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卵磷脂:天然表面活性剂.静脉脂肪乳剂的乳化剂2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合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部分是羧酸盐,阳离子由①胺盐构成者为氨基酸型②季铵盐构成者为甜菜碱型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脂肪酸甘油酯2蔗糖脂肪酸酯(SE)3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司盘,span类(W/O乳化剂)4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吐温,tween类(O/W)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卖泽,Myrij,(O/W型)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苄泽,Brij,(O/W型)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泊洛沙姆(Poloxamer)或普朗尼克(Pluronic)常用Poloxamer188 Pluronic F68 )(O/W型)【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问:相同亲水基的同系列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团越大,越()形成胶束,CMC越()胶束结构:球状→棒状→束状→板状→层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分别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表面活性剂的HLB与用途密切相关】HLB =3~6 作W/O 型乳化剂;HLB=8~18 作O/W 型乳化剂;HLB=13~18 作增溶剂;HLB=7~9作润湿剂【混合物的HLBA·B计算公式】(-2)7WA——A的重量(百分重量);WB——B的重量(百分重量);HLBA——A的HLB值;HLBB——B 的HLB值例题:用聚山梨酯20(HLB=16.7 )和司盘80 (HLB=4.3 )制备HLB为9.5的混合乳化剂100 g ,问两者各应用多少克?【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可由真溶液变成胶体溶液,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会进入胶束不同位置而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该过程为增溶,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增溶质。
【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起昙】某些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聚氧乙烯链发生强烈脱水和收缩,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浑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毒性】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静脉用>口服用;吐温类溶血作用最小;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第五章:药物制剂稳定性【掌握】影响药物降解的处方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影响药物降解的外界因素及稳定化方法、药物水解与氧化反应的规律、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方法问:简述胶团的形成机制及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2012年哈医大考研题)【处方分析】煤酚 500ml ()豆油 180g ()氢氧化钠 27g ()蒸馏水适量()配成 1000ml剂型()【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水解反应: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氧化反应:酚类药物、稀醇类药物、碳碳双键药物【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处方因素:PH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处方中辅料例题: OH-催化水解苯巴比妥阴离子,采用ε()的有利于药物稳定例题:专属碱催化对带正电荷的药物,采用ε()的有利于药物稳定外界因素:温度、光线、氧气、金属离子、水分、包装材料【抗氧剂种类】1.水溶性抗氧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亚硫酸氢钠NaHSO3(弱酸);亚硫酸钠NaSO3(偏碱);硫代硫酸钠Na2S2O3 (碱性)2.油溶性抗氧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等),必须加抗氧辅助剂3.抗氧辅助剂(协同剂):本身无抗氧效果,显著增加抗氧效果。
如枸橼酸、酒石酸、磷酸4.氨基酸抗氧剂:毒性小,但价格贵5.维生素E、卵磷脂:油脂中存在的天然抗氧剂简答题:影响药物降解的因素?(2012年哈医大考研题)【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制成固体制剂、制成微囊或包合物、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制成难溶性盐、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经典恒温法第六章:粉体学基础【掌握】流动性的表示方法有那些、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及改善办法、粉体粒子的密度与空隙率【粉体的密度及空隙率】粉体的体积包括粉体自身的体积、粉体粒子之间的空隙和粒子内的空隙,颗粒的充填体积=粉体的真体积+颗粒内部空隙体积+颗粒间空隙体积,即V=Vt+V内+V间 =Vg+ V间【粉体密度的表示方法】真密度ρt、颗粒密度ρg、堆密度ρbρt=W/ Vt ;ρg= W/ Vg=W/ Vt+V内;ρb=W/ V一般ρt≥ρg≥ρb【空隙率】粉体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表示方法有: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颗粒内空隙率ε内= V内/(Vt+V内)=1- ρg/ρt颗粒间空隙率ε间= V间/V=1-ρb/ρg总空隙率ε总=( V内+V间)/V=1-ρb/ρt【流动性的表示方法】1.止休角:θ越小,流动性越好。
θ≤30度时流动性好;θ≥40度时不再自由流动2.流出速度:流出速度越大,流动性越好。
3.压缩度:C=(ρf-ρ0)/ ρf×100%ρf 、ρ0分别为粉体的最紧密度与最松密度C<20%时流动性好,C越大,流动性越差【改善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控制粉体粒径、改善粒子形状、控制粉体的含水量、加入助流剂松密度、空隙率反映粉体的充填状态第七章:流变学基础【流体的流动类型】牛顿流动、非牛顿流动: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胀性流动、触变流动【屈服值】剪切应力小于屈服值时液体不流动,当剪切应力大于屈服值时,液体开始流动。
引起液体流动的最低剪切应力为屈服值。
第八章:液体制剂【掌握】1液体制剂的定义、分类及应用特点2液体制剂常用溶剂、附加剂的主要特性3混悬剂与乳剂的处方、制法、稳定性与稳定剂。
【熟悉】高分子溶液与溶胶型液体制剂的性质、结构和稳定性。
【液体制剂定义】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的特点】优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的发挥药 2)给药途径多 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5)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缺点:1)药物易发生化学降解,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2)体积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3)水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须加入防腐剂4)非均相液体制剂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液体制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均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亲水胶体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乳剂、溶胶剂(疏水胶体溶液)混悬剂不同液体制剂性质的比较按给药途径分类内服液体制剂:如合剂、乳剂、糖浆剂等外用液体制剂:1五官用液体制剂:如滴鼻剂、含漱剂等 2皮肤用液体制剂:如洗剂等 3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选用溶剂的条件:对药物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含量测定;安全性:毒性小,无刺激性,无臭味,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