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PID控制
神经网络PID控制
NNI
十
十
x₁(k)=e(k)x₂(k)=△e(k)=e(k)-e(k-1)x₃(k)=△²e(k)=e(k)-2e (k-1)+e(k-2)e(k)=r(k)-y(k)NNC 的输出为:△u(k)=k₁x₁(k)+k₂x₂(k)+k₃x₃(k)式中,}i=1,2,3 为权系数,△u(k) 为输入信号的加权和。由此可见,NNC 具有增量D 控制的结构
i=1,2,…,Q-1
BP网络的输入层节点的输为
网络的隐含层输入、输为
·神经网络PID控制 20
o(k)=1
(13)
(14)
式中o 为输出层权系数 阈值,
网络的输出层的输入输出为
·神经网络PID控制 21
图二 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结构图
·神经网络PID控制 17
二、方案二
被控对象
u
个
经典PID控制算式为u(k)=u(k-1)+Kp[e(k)-e(k-1)]+K,e(k)+K,[e(k)-2e(k-1) + e(k-2)1
7.由(20)式,计算修正输出层敝系数。(k);8.由(21)式,计算修正隐含层敝系数。)(k);9.置k=k+1, 返回到“3”,直到性能指标J 满足要求。
·神经网络PID控制 26
系数a(k)是慢时变的,a(k)=1.2(1-0.8e -01k),神经网络结构为4—5—3,输入层的个神经元分别为模型翰入r(k)、 输 出(k)、误 差(k)和常量。学习速率=0.25,动量系数=0.05,加权系数初始值取随[=0.50.5]上的随机数。当输入信号为幅值是的正弦信号(t)sin(2πt)时,取采样时间为.001s,仿真结果如图所示。·神经网络PID控制 2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自动控制器,其通过测量系统的输出偏差,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因素来控制系统的输出。
然而,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适应复杂、非线性和时变的系统,对于这类系统的控制,神经网络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设计。
二、BP神经网络简介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是一种常用的前向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网络参数,从而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学习和预测。
BP神经网络拥有多层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与下一层神经元相连,并通过权重和阈值来传递和处理输入信息。
三、PID控制器简介PID控制器由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和微分(Derivative)三个部分组成,其控制输出的公式为:u(t) = Kp * e(t) + Ki * ∑e(t)dt + Kd * de(t)/dt其中,u(t)为控制器的输出,Kp、Ki、Kd为控制器的三个参数,e(t)为系统的输出偏差,∑e(t)dt为偏差的积分项,de(t)/dt为偏差的微分项。
1.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首先需要采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归一化和滤波处理等。
2.神经网络设计和训练: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设计BP神经网络的结构,并使用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网络参数。
在训练过程中,根据系统的输出偏差来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
3.PID控制器实现:根据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参数,实现PID控制器的功能。
在每个控制周期内,根据系统的输出偏差来计算PID控制器的输出,将其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被控制系统。
4.参数调优和性能评估:根据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优,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根据系统的误差、历史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来计算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传统的PID控制器可以通过调节PID参数来实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控制,但是参数调节过程往往需要经验和反复试验,而且很难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精确控制。
近年来,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通过训练得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PID控制器设计中,可以将误差、历史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将控制信号作为输出,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实现对控制信号的合理生成。
1.数据预处理:首先需要采集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包括系统的误差、历史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以及相应的控制信号。
对这些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训练。
2.网络结构设计:根据系统的特性和要求,设计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数量。
通常情况下,隐藏层的神经元数量可以根据经验设置为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数量的平均值。
3.训练网络:采用反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获得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设置学习率和动量系数,并且根据训练误差的变化情况来确定训练的终止条件。
4.参数调整:将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相结合,根据神经网络的输出和系统的误差、历史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来计算控制信号,并通过对PID参数的调整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1.适应能力强:BP神经网络能够通过训练来学习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而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精确控制。
2.自适应性高:BP神经网络能够根据实时的系统状态来实时调整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
3.参数调节方便:通过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可以直接得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减少了传统PID控制器中参数调节的工作量。
4.系统稳定性好: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能够根据系统状态及时调整控制信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神经网络及其PID控制
神经⽹络及其PID控制⼀、⼈⼯神经元模型1、突触权值(连接权)每⼀个突触都由其权值作为特征表征,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由突触权值来表⽰。
与神经元相连的突触上,连接的输⼊信号通过权值的加权进⼊神经元的求和单元。
2、求和单元求和单元⽤于求取各输⼊信号的突触加权和,这个操作构成⼀个线性组合器。
3、激活函数激活函数起⾮线性映射的作⽤,并⽤来限制神经元输出振幅。
激活函数也称限制函数,或传输函数。
通常⼀个神经元输出的正常范围在[0, 1]区间或[−1, 1]区间。
4、外部偏置此外,神经元模型还包括⼀个外部偏置,或外部偏置称为阀值,偏置的作⽤是根据其为正或负,相应的增加或者降低激活函数的⽹络输⼊。
5、⼀对⽅程描述神经元6、激活函数(1)阶跃函数(2)分段线性函数(3)Sigmoid函数(4)双曲正切函数:⼆、神经⽹络的结构1、前馈型⽹络这类⽹络将每⼀层的神经元串联起来,⼀层的输出是下⼀层的输⼊,⽹络中没有反馈连接(1)节点分类节点有输⼊单元、计算单元和输出单元三类(2)层级分类输⼊层:源节点构成输⼊层,输⼊层没有计算,直接将输⼊信号传递到下⼀层的计算单元可见层:输⼊、输出节点直接与外界相连,可直接受外界环境影响隐含层:中间层与外界⽆直接联系,所以称为隐含层(3)前馈型⽹络常常可以有多个隐含层,从⽽构成多层前馈⽹络,图中是⼀个n-p-q的三层前馈⽹络前馈型⽹络是⼀类静态⾮线性映射,通过简单⾮线性处理的复合映射可获得复杂的⾮线性处理能⼒。
但是,从计算的观点看,前馈型⽹络并⾮是⼀种强有⼒的计算系统,不具备丰富的动⼒学⾏为2、反馈型⽹络在反馈型⽹络中,输⼊信号决定反馈系统的初始状态,然后系统经过⼀系列状态转移后,逐渐收敛于平衡状态,这样的平衡状态就是反馈型⽹络经计算后输出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有多个平衡态。
因此,稳定性是反馈⽹络最重要的问题之⼀。
如果能找到⽹络的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就能保证⽹络从任意初始状态都能收敛到局部最⼩点,即求得局域最优解。
(完整word版)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整定PID控制仿真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整定PID控制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神经网络的特征、结构及学习算法。
2.通过实验掌握神经网络自整定PID的工作原理。
3.了解神经网络的结构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 掌握用Matlab实现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条件1.计算机系统2.Matlab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在工业控制中,PID控制是工业控制中最常用的方法。
这是因为PID控制器结构简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良好,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PID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被控制对象参数随时间变化时,控制器的参数难以自动调整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为了使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实现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法。
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这一特性,并结合传统的PID控制理论,构造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实现控制器参数的自动调整。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结构如图4所示。
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常规PID控制器,用以直接对对象进行闭环控制,且3个参数在线整定;二是神经网络NN,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学习调整权系数,从而调整PID参数,达到某种性能指标的最优化。
图4中神经网络采用结构为4-5-3型的BP网络。
BP网络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网络。
输入节点对应系统的运行状态量,如系统的偏差与偏差变化率,必要时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输入变量的个数取决于被控系统的复杂程度,输出节点对应的是PID的3个可调参数。
由于输出不能为负,所以输出层活化函数取2()(1)()(1)1(1)a k y k y k u k y k -=+-+-非负的Sigmoid 函数,隐含层取正负对称的Sigmoid 函数。
本系统选取的BP 网络结构如图5所示。
网络的学习过程由正向和反向传播两部分组成。
如果输出层不能得到期望输出,那么转入反向传播过程,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得误差信号最小。
输出层节点分别对应3个可调参数K p 、K i 、K d 。
基于BP_神经网络的PID_控制算法参数优化
- 22 -高 新 技 术从本质上来看,PID 控制算法就是对比例、积分和比例微分间的关系进行控制的一种算法。
PID 控制调节器具有适应性强、鲁棒性良好的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控制理论发展,在工业生产中被控对象逐渐向复杂化和抽象化的趋势发展,并呈现滞后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征,这使传统PID 控制器难以精准调控这种较复杂的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将控制理论与其他先进的算法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控制理论,包括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以及模糊控制等。
对神经网络算法来说,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容错性,因此适用于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中,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1 BP 神经网络结构及算法BP 神经网络将网络视为一个连续域,在这个网络中,输入层和输出层都是任意时刻、任意数目的样本值,网络输出层值与输入层值间也可以具有任意关系,这个学习过程就称为BP 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模型,BP 神经网络由输入层、输出层和隐含层组成:1) 输入层。
从第i 个输入向量中产生相应的输出值。
2) 输出层。
在输出值的作用下将其转换为输入数据。
3) 隐含层。
在输出值的作用下对数据进行隐含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反馈给输入层,3个输入层构成1个BP 神经网络。
当输入数据在时间域内经过多次的误差传播时,最后被一个误差源作为输出信号,即经过输入单元和输出组的中间信息。
如果该误差源的误差小于输出单元和输出组中各单元间的误差,那么这些单元在计算输出时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超过了期望值,那么这一单元被认为是输入量存在误差(也就是输入信号存在误差),将不再使用该单元;如果仍然超过期望值,那么输出量又会存在误差[1]。
通过分析输入与输出量间的关系可以得出BP 网络中各个隐藏层上节点数与该输出量间的关系。
BP 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对BP 神经网络进行运算和优化,该文设定了中间层的加权和结点临界,以便将全部采样的真实输出量与预期的输出量的偏差控制在一个很低的区间,并且通过调节这个区间来保证它的稳定性。
bp神经网络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
bp神经网络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
BP神经网络在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BP神经网
络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用
于复杂系统建模和控制,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来说,PID控制器由三部分组成:比例、积分和微分。
根据常
规PID控制调节策略,需要经过多次实验调整参数,以获得最佳控制
效果。
然而,传统的参数调整方法难以满足快速改变的系统和复杂的
控制系统的变化需求,因此,BP神经网络的出现为PID控制参数整定
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自动调整PID参数,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
的精度。
通过将系统模型形式化为BP神经网络,可实现基于模型的
PID调节策略,使得调节参数直接从系统模型获得,从而极大地减少参
数的调节时间。
此外,BP神经网络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如特征提取、特征识别和故障诊断。
可以说,BP神经网络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控制
器参数的整定效率和精度。
因此,BP神经网络已成为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重要工具。
它不
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参数调整效率,而且还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控制系
统的行为。
同时,BP神经网络也可以用于诊断和保护,以确保系统更
加稳定和可靠。
因此,BP神经网络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应用广泛。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研究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控制方法,已经被证明具有极高的控制精度和适应性。
由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存在着超调、稳态误差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各种手动调参。
而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则可以通过学习数据来自适应地优化控制参数,从而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实现优秀的控制效果。
同时,神经网络还可以实现非线性控制和逆模型控制等高级控制策略,更加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新的混合型学习控制器。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来描述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然后利用该模型对PID控制器进行参数的自适应优化,最终实现目标系统的控制。
一般来讲,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和控制器结构。
然后,利用样本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一个有效的模型。
接着,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与PID控制器进行耦合,形成一个混合型控制器。
最后,通过仿真或者实际测试来验证控制器的性能。
在具体实现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神经网络的选择和搭建,不同的应用需要选择不同的网络结构和训练算法;二是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神经网络需要能够准确地描述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三是控制器的参数优化,需要避免过度学习和过拟合等问题。
目前,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机械控制、电力系统控制、化工过程控制等。
实际应用结果显示,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相比传统PID控制算法,在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控制策略。
总的来说,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是一种结合了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的混合型学习控制策略,具有优秀的控制精度和适应性。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的设计简介: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可以使控制系统快速、稳定地对目标进行调节。
然而,传统的PID控制器需要依赖经验的设置参数,很难适用于非线性复杂的系统。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一、神经网络介绍BP神经网络是一种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进行学习和适应。
它可以用来建模非线性关系、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等。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构成,通过调整权重和偏置项,使得网络的输出接近于期望输出。
二、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PID控制器是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对应了系统的比例性能、整定性能和微分性能。
PID控制器的输出是由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来决定的。
比例作用是根据误差的大小进行调节,积分作用是根据误差的积分值进行调节,微分作用是根据误差的变化率进行调节。
三、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1.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确定输入层节点数、隐藏层节点数和输出层节点数。
2.确定权重和偏置项的初始值:可以使用随机数进行初始化。
3.设置训练样本集:训练样本集包括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4.确定学习率和训练次数:学习率决定了网络的更新速度,训练次数决定了网络的学习程度。
5.神经网络训练:使用BP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调整权重和偏置项。
6.测试神经网络性能:使用测试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测试,评估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7.参数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神经网络对系统的控制更加精确。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比传统的PID控制器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可以发现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系统控制性能。
因为BP神经网络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参数,适应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控制要求。
总结: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PID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控制量与目标值之间的误差,并根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控制量,从而实现系统稳定控制。
然而,传统的PID控制器需要事先知道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参数,对于复杂的系统来说往往比较困难。
1.数据采集:首先,需要采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包括输入信号和对应的输出响应。
这些数据将被用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2.网络结构设计: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
一般来说,神经网络PID控制器采用三层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其中,输入层接收输入信号,隐藏层进行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变换,输出层输出控制量。
3.网络训练:利用采集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训练的目标是使神经网络的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一般采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网络训练。
4. 参数调整:在网络训练完成后,需要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比例系数Kp可以通过经验法则或试验法调整,积分系数Ki可以通过Ziegler-Nichols方法或试验法进行调整,微分系数Kd可以通过试验法或根据系统的特性进行调整。
5.系统仿真:将设计好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和调整后的参数应用于系统仿真。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控制效果,并进一步调整参数,直到满足控制要求。
在设计和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据的准确性和充分性:采集的数据需要准确反映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且要充分多样化,以覆盖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情况。
2.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和精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和精度会直接影响到控制器的性能。
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训练算法。
3.参数调整的迭代过程:参数调整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通过与仿真结果的对比来逐步优化参数,直到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止。
4.系统模型的确定性:神经网络PID控制器需要基于一个确定的系统模型进行设计和仿真。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整定原理和算法步骤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整定原理和算法步骤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用于调节系统的输出使其接近期望值。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强大机器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整定方法结合了PID控制算法和神经网络的优点,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优化PID 参数的选择,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以下是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整定原理和算法步骤:一、原理:1.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一个具有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输入层接收系统的输入信号,输出层输出控制信号的PID 参数,隐藏层的神经元通过学习调整连接权重以优化参数选择。
2.参数训练:基于反向传播算法,通过输入输出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其学习输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训练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不断调整连接权重和偏置,使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逼近期望值。
3.PID原理:PID控制算法根据系统当前误差,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项生成控制信号。
调节PID参数可以改变控制信号的响应特性,使其更好地适应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二、算法步骤:1.数据采集:收集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归一化等处理,以提高神经网络的训练效果。
3.网络构建:根据需要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隐藏层的神经元数量和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神经网络训练: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利用反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训练的轮数和学习率等参数。
5.训练结果评估:通过评估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包括误差曲线、训练时间等指标,来判断训练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6.PID参数优化:根据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调整PID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
可以通过试错法或者自适应控制方法对参数进行调整。
7.控制性能评估:利用调整后的PID参数进行控制,通过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例如超调量、调整时间等,来判断PID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研究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逐渐成为控制领域中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在控制领域中,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一种控制器,但是,在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PID控制器可能会失效,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智能化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本文将着重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的原理和应用。
一、神经网络控制简介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使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控制的控制方法。
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适应未知的非线性因素,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控制精度。
在神经网络控制中,通常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建模,进而得到控制器。
二、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一种控制器,它由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组成。
其中,比例项控制系统的静态误差,积分项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微分项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
经过调整PID参数,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的优化。
三、传统PID控制器的缺点通过传统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但是,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会变得更加困难,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控制精度不高。
这是因为传统PID控制器中的参数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系统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灵活、智能的自适应控制方式。
四、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与传统PID控制器不同,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器能够在实时控制过程中不断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它能够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实时调整控制器的权值,从而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一般是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作为训练数据,通过训练得到神经网络的权值。
在控制器实时控制过程中,根据系统输出实时调整神经网络的权值,从而实现自适应控制。
五、应用实例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多样化应用。
下面以一个灯光控制系统为例来进行说明。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自适应 PID 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不断地对实际控制系统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来实现对系统参数的自适应优化,从而达到更优的控制效果。
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中,PID 控制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控制器,它通过改变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参数来控制系统的输出行为。
虽然 PID 控制的思想简单而直观,但它往往需要通过人工调整控制器参数才能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这使得传统的PID 控制方法在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控制问题开始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来解决。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多层的非线性映射来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表达,具有非常强的模型适应力和自适应能力,并且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到系统的隐含规律,从而提高控制性能。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 PID 控制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它通过将深度神经网络嵌入到PID 控制器中,实现对系统参数的自适应学习,从而优化控制效果。
具体实现上,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 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首先,通过采集真实系统的数据,训练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用来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和预测。
其次,在 PID 控制器中将这个深度神经网络作为预估器,根据预测误差来自适应调整 PID 控制器的参数,从而达到更优的控制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 PID 控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它可以通过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来实现对化工过程的控制;在机器人控制中,它可以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和路径规划;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它可以通过对车速、转向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来实现对车辆的自动驾驶。
总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 PID 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实现对复杂工业系统的自适应优化。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 PID 控制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整定原理和算法步骤_精品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整定原理和算法步骤_精品1.基本原理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闭环控制算法,由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组成。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模型,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来自动调整权重和偏置。
2.算法步骤2.1样本数据的采集在PID控制系统中,需要采集一些样本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
可以通过试验或仿真的方式,对控制系统进行加扰动或变动目标值的操作,得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数据。
2.2数据的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噪声、标准化等操作,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2.3神经网络的构建根据PID控制器的结构,构建对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
一般来说,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
输入层接收系统的输入数据,隐含层进行特征提取和非线性变换,输出层得到控制系统的输出。
2.4神经网络的训练将预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
训练过程中,通过调整网络的权重和偏置,使得网络的输出与期望的输出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2.5PID参数的优化在神经网络训练完成后,可以得到最优的网络结构和权重。
根据神经网络的输出,可以得到相应的PID参数。
一般来说,比例项的参数可直接取输出层的权重,积分项和微分项的参数则可以根据网络的偏置来计算。
2.6控制系统的实时调整将优化得到的PID参数应用到实际的控制系统中。
在控制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实时反馈信号,可以通过PID控制器进行实时的调整,使得系统的响应特性达到最佳。
总结: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整定,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寻找最佳的PID 参数,以达到控制系统的最优响应特性。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样本数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加速。
神经网络PID
神经网络PIDBP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研究3.1引言所谓“神经网络”是以一种简单计算处理单元(即神经元)为节点,采用某种网络拓扑结构构成的活性网络,可以用来描述几乎任意的非线性系统;不仅如此,神经网络还具有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各种智能处理能力,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存储和检索功能。
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水平。
由于神经网络己具有逼近任意连续有界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对于长期困扰控制界的非线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系统来说,神经网络无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快的速度(实时性)、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强的鲁棒性。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在控制理论的所有分支都能够看到神经网络的引入及应用,对于传统的PID控制当然也不例外,以各种方式应用于PID控制的新算法大量涌现,其中有一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在系统数学模型己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它设计的控制系统与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关系。
神经网络用于控制系统设计则不同,它可以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只需对神经网络进行在线或离线训练,然后利用训练结果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神经网络用于控制系统设计有多种类型,多种方式,既有完全脱离传统设计的方法,也有与传统设计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一般来说,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的典型结构主要有两种,单神经元网络PID控制器和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两种控制算法。
本章将详细介绍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然后对单闭环调速系统的进行设计,对其进行Matlab 算法仿真。
3.2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整定原理PID控制要取得好的控制效果,就必须通过调整好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控制作用在形成控制量中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是简单的“线性组合”,而是从变化无穷的非线性组合中找出最佳的关系。
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的研究
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的研究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是一种将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这种控制系统在处理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时变性等特性的系统时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PID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分析相关文献,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自那时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实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是利用神经网络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
例如,王占林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PID参数自适应控制器,用于解决传统PID控制器难以适应被控对象变化的问题。
该方法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和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然而,他们的方法未能在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验证。
在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于利用神经网络对PID控制器进行改进。
例如,赵春娜等(2007)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以解决传统PID控制器在处理非线性系统时的不足。
RBF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逼近能力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可以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控制。
然而,他们的方法需要选择适当的RBF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
我们通过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建立了被控系统的模型。
我们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对机器人手臂进行了数据采集,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然后,我们利用这些数据训练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对机器人手臂的高效控制。
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后,我们通过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实现了对传统PID控制器的优化。
具体地,我们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动态地调整PID控制器的Kp、Ki和Kd等参数。
这样,PID控制器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其参数,以适应不同的运行条件和环境。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1.引言在工业控制系统中,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任务。
然而,传统的PID控制器在处理非线性、时变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时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
2.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是一种前向反馈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自适应性能。
它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每个神经元与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和后一层的所有神经元连接。
BP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权重和偏置,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3.PID控制器PID控制器由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比例项根据控制误差与参考值的比例进行调整,积分项根据控制误差与时间的积分进行调整,微分项根据控制误差的变化率进行调整。
4.BP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结合将BP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相结合,可以克服传统PID控制器在处理非线性、时变和MIMO系统时的局限性。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BP神经网络来精确建模控制对象的非线性行为,并将其应用于PID控制器中,实现自适应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1)收集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例如归一化处理。
(2)使用BP神经网络对控制对象进行建模。
选择适当的网络结构、激活函数和误差函数,并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网络训练。
(3)设计PID控制器,确定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的权重。
(4)将BP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进行控制操作。
根据控制误差和调节参数,调整PID控制器的输出。
(5)反复迭代并调整BP神经网络和PID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控制需求。
5.实验验证为了验证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的有效性,可以选择一个具有非线性、时变特性的控制对象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MATLAB或其他神经网络工具箱来实现BP神经网络,并结合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0) 7. 采样得 (k + 1)、r(k + 1)。(仿真计算时由对象 y 。(仿真计算时由对象 y 数学模型计算 (k + 1))
12
NNC的权值进行修正。 8. 用 11)式及 10)式对 ( ( 的权值进行修正。 ∂Jc ∂Jc ∂y(k + 1) ∂u(k) ∆ki (k) = −λ = −λ ∂ki (k) ∂y(k + 1) ∂u(k) ∂ki (k) ˆ ∂y(k + 1) xi (k) = λ[r(k + 1) − y(k + 1)] ∂u(k) 0 < λ < 1 , i = 1,2,3 (11)
4.3.4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PID控制 控制
一、方案一
图一
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结构图 控制系统结构图 神经网络
1
x1(k) = e(k)
x2 (k) = ∆e(k) = e(k) − e(k −1)
x3 (k) = ∆2e(k) = e(k) − 2e(k − 1) + e(k − 2)
e(k) = r(k) − y(k)
13
9. 用下列各式对 的权值进行修正。 NNI的权值进行修正 的权值进行修正。
ˆ ∆ωi(3) (k) = η[ y(k + 1) − y(k + 1)]Oi(2) (k) +α∆ωi(3) (k −1)
( ˆ ∆ωij2) (k) = η[ y(k + 1) − y(k + 1)]ωi(3) (k) f ′ neti(2) (k) O(j1) (k) ( +α∆ωij2) (k −1)
[
]
i = 1,2,⋯, Q, j = 0,1,⋯, ny + nu 0 < η < 1, 0 <α <1
14
10. 令k = k + 1, 返回 。 3
15
参考书: 参考书: 王永骥、涂健,神经元网络控制, 王永骥、涂健,神经元网络控制,机械 工业出版社. 工业出版社 P303~307、 P177。 、 。
(1) j ( On1)+nu (k) ≡ 1 y
0 ≤ j ≤ ny −1 ny ≤ j ≤ ny + nu −1
neti(2) (k) =
ny +nu j =0
( ωij2) (k)O(j1) (k) ∑
Oi(2) (k) = f neti(2) (k) ,
( OQ2) (k) ≡ 1 Q
[
]
i = 1,⋯, Q − 1
i =1 Q
(6)
ω 为输出层加权系数, ( 为阈值, ( ω ω 式中 i(3)为输出层加权系数, Q3)为阈值, Q3) = γ 。
7
NNI利用 学习算法来修正加权系 BP , 数和阈值 使 性能指标 1 2 ˆ JI = [ y(k + 1) − y(k + 1)] 2 最小化, 整规律为: 最小化,加权系数的调 整规律为: (7)
16
二、方案二
图二
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结构图 控制系统结构图 神经网络
17
PID 经典 控制算式为 u(k) = u(k −1) + KP[e(k) − e(k −1)] + KI e(k) + KD[e(k) − 2e(k −1) + e(k − 2)] (12) 式中, K 分别为比例、积分、 分系数。 分系数。 式中, P,KI,KD分别为比例、积分、微
ˆ ∆ωi(3) (k)=η[ y(k + 1) − y(k + 1)]Oi(2) (k)+α∆ωi(3) (k- ) 1
[
]
8
ˆ ∂y(k + 1) ( 的计算式, 由 4) ~ (6)式可导出 的计算式,即 ∂u(k) ˆ ˆ ∂y(k + 1) Q ∂y(k + 1) ∂Oi(2) (k) ∂neti(2) (k) = ∑ (2) ∂u(k) ∂Oi (k) ∂neti(2) (k) ∂u(k) i =1
∂y(k + 1) ∂y(k + 1) ]代替, 未知, 代替, 由于 未知,所以近似用符号 函数sgn[ ∂u(k) ∂u(k) 由此带来的计算不精确 的影响可通过调整学习 η来补偿。 速率 来补偿。
0 ≤ j ≤ ny −1 ny ≤ j ≤ ny + nu −1
(4)
Q 网络的隐含层单元个数 ≥ nI,其输入输出关系为 net (k) =
( 2) i ny +nu
∑ω
j =0
( 2) ij
(k)O (k)
(1) j
Oi(2) (k) = f neti(2) (k) ( OQ2) (k) ≡ 1
M ( 2) i ( 2) ij (1) j
[
]
(1)、 )、 )分别对应输入层、隐含 、输出层。 (2 (3 分别对应输入层、 层 输出层。
20
网络的输出层的输入、 输出为 网络的输出层的输入、
( netl(3) (k) = ∑ωli3) (k)Oi(2) (k)
[
的阶次; 为非线性函数。 F 的阶次; [⋅]为非线性函数。上式可 改写为 y(k + 1) = F y(k), y(k − 1),⋯, y(k − ny+ ), 1
{ { 式中, , y 为系统输出和输入; n 式中, (k) u(k)为系统输出和输入; y、nu为 y}和 u}
u(k − 1), u(k − 2),⋯, u(k − nu )]
3
∂y(k + 1) NNI来辨识对象模型, 未知, 由于 未知,所以采用 来辨识对象模型, ∂u(k) ˆ ∂y(k + 1) ∂y(k + 1) 以求得 的替代量 。 ∂u(k) ∂u(k) 输出的非线性系统,其 设被控对象为单输入单 输出的非线性系统, 数学 模型为 y(k) = F y(k − 1), y(k − 2),⋯, y(k − ny ),
(2 = ∑ωi(3) (k) f ′ neti(2) (k) ωiny) (k) i =1 Q
[
]
() 9
ˆ 经过适当的学习后, NNI y y 经过适当的学习后, 的输出 将逼近 ,因此 ˆ ∂y(k + 1) ∂y(k + 1) 代替。 (1)式中的 可用 代替。 ∂u(k) ∂u(k)
9
综上所述,图一所示的神经网络 综上所述,图一所示的神经网络PID控制 控制 系统的算法步骤: 系统的算法步骤: 1. 事先选定 事先选定NNI BP神经网络的结构,即选定输入 神经网络的结构, 神经网络的结构 层节点数 nI 和隐含层节点数 Q;选定学习速率 η 之间的随机值对NNC 和动量系数 α 。用(-1,1)之间的随机值对 之间的随机值对 的权值进行初始化, 和NNI的权值进行初始化,令k=0。 的权值进行初始化 。 2. 采样得 y(k)、 (k) 。 r 3. 计算 e(k) = r(k) − y(k)
ˆ y(k + 1) = ∑ωi(3) (k)Oi(2) (k)
i =1
11
ˆ ∂y(k + 1) 6. 计算 。 ∂u(k) ˆ ˆ ∂y(k + 1) Q ∂y(k + 1) ∂Oi(2) (k) ∂neti(2) (k) = ∑ (2) ∂u(k) ∂Oi (k) ∂neti(2) (k) ∂u(k) i =1
21
取性能指标 1 1 2 2 J = [r(k + 1) − y(k + 1)] = e (k + 1) 2 2 依最速下降法修正权值 即 , ∂J ( 1 +α∆ωli3) (k) ∆ω (k+ )=−η ( ∂ωli3)
( 3) li
(16)
(17)
式中 为学习速率, 为动量系数。 η为学习速率, 为动量系数。 α ∂J ∂J ∂y(k + 1) ∂u(k) ∂Ol(3) (k) ∂netl(3) (k) = ( 3) ( ∂ωli ∂y(k + 1) ∂u(k) ∂Ol(3) (k) ∂netl(3) (k) ∂ωli3) (18)
(2) ( 3) ( 2) (1) ˆ ∆ωij (k)=η[ y(k + 1) − y(k + 1)]ωi (k) f ′ neti (k) Oj (k) ( 1 +α∆ωij2) (k- ) (8) i = 1,2,⋯Q, j = 0,1,⋯, ny + nu [0 1]上取值。 8 η为学习速率, 为动量系数, α ()式中 为学习速率, 为动量系数,其值均在,上取值。 加入动量项的目的是使 局极小。 搜索过程快速收敛于全 局极小。
∆e(k) = e(k) − e(k − 1)
∆2e(k) = e(k) − 2e(k − 1) + e(k − 2)
10
4. 由NNC u NNI 产生 (k), 将u(k)同时送到对象及 。 ˆ 5. 用下列各式前向计算 的输出 (k + 1)。 NNI y y(k − j), O (k) = ) u(k − j + ny ,
2 ()
[
u(k), u(k − 1),⋯, u(k − nu+ )] 1
(3)
4
NNI采用三层 网络,网络的输入层有I = ny + nu + 1 BP网络, n 个神经元。 个神经元。其构成为 y(k − j), O (k) = u(k − j + ny ),
(1) j ( On1)+nu (k) ≡ 1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