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

合集下载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基础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行临床西医+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治疗好转率为93.3%,Hp清除率为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和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基础性西医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期间行中医辨证疗法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应用。

标签: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慢性病,由各种因素共同引发,贫血、消化不良等为疾病主要症状,由于该疾病具有反复性发作的临床特点,间接加大患者的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1]。

因此,需探讨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为更好地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抽选笔者所在医院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

排除标准:排除脏器功能损伤、消化性溃疡等病症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

试验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0岁,平均(37.1±1.1)岁;疾病史3个月~10年,平均(4.2±0.2)年。

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71岁,平均(37.2±1.2)岁;疾病史4个月~11年,平均(4.3±0.3)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基础性西医疗法,药物为奥美拉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奥美拉咗的用法为口服,20.0 mg/次,2次/d,均为饭前服用;阿莫西林的用法为口服,1.0 g/次,1次/d,饭前服用;克拉霉素的用法为口服,0.5 mg/次,2次/d,持续性服用3个月。

查阅资料-萎缩性胃炎

查阅资料-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概念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

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

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

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学“痞[1]满”、“胃脘痛”等的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中医认为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先天不足等有关。

在本病的治疗上,目前中西医都尢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中医主要从整体出发,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报道甚多.有不少好的偏方验方,对改善自觉症状、促进病体康复大有帮助。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在其病变过程中常出现胃出血、胃溃疡、贫血、胃癌等并发症,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重视。

一、病因病机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在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急性胃炎、口腔和鼻咽感染等的影响下,加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度疲劳、失眠、受凉等,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使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之导致胃分泌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色、变薄、血管显露,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功能失调等,从而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

老年阴亏、七情内伤、饮食痰积、久病致瘀诸因素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无力,气机运行不畅,而呈现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案翁旗中蒙医院消化科痞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 2 批 24 个专业 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胃镜诊断标准:黏膜色泽灰暗、灰白,皱襞细小,呈细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

萎缩粘膜的范围可以是弥漫的也可以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粘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

(2)病理诊断:胃固有腺体减少,可有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

腺体萎缩分级标准:轻度:粘膜层厚度尚正常、腺体排列尚好,仅有个别或局部腺体萎缩,固有腺体减少 1/3 以内。

中度:粘膜层变薄、腺体排列紊乱,固有层中结缔组织较多,粘膜肌层增厚,腺体减少达 1/32/3。

重度:粘膜明显变薄、腺体减少超过 2/3。

胃粘膜炎症分级标准:1/ 4轻度:慢性炎性细胞局限于黏膜浅层,不超过黏膜层的 1/3。

中度:慢性炎性细胞较密集,超过黏膜层的 1/3。

重度:慢性炎性细胞密集,占据黏膜全层。

肠上皮化生分级标准:轻度:胃粘膜内出现零星的肠化腺体,其量不超过腺体的 1/3。

中度:肠化腺体占腺体的 1/32/3。

重度:肠化腺体占腺体的 2/3 以上,或全部腺体被肠化上皮所替代。

异型增生分级标准:轻度:粘膜结构和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很轻微,且肯定为良性病变者。

再生型仅限于粘膜浅部,隐窝型则见于粘膜深层。

中度:细胞增生活跃,结构异型和细胞异型较明显。

重度:细胞增生相当活跃,结构异型和细胞异型非常明显,或判定良性、恶性困难者。

【辨证分型】本病在中医学中主要归属于胃痞、嘈杂胃脘痛的范畴。

病因病机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素虚诸劳等,导致胃气郁滞,或者脾胃失养,胃失和降。

其基本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切。

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

若日久不愈可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发生吐血、黑便,甚至积聚(如胃癌)等变证,依其病因病机可分五型:(一) 脾胃虚弱证病机:中焦气虚,胃失温养主证:胃脘隐隐作痛,食后尤甚次证:喜暧喜按,纳呆便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舌脉:舌淡苔白,脉细 (二) 肝胃不和证病机:肝失疏泄,横犯脾胃主证:胃脘胀痛,攻撑胸胁次证:嗳气频作,嗳气吞酸,口干而苦,遇情志变化而加重舌脉:舌苔薄白,脉弦 (三) 胃阴不足证病机:阴津不足,胃失濡养。

科学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科学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科学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布时间:2023-06-16T02:59:24.15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杨秀[导读]科学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杨秀(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100)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状态,待慢性萎缩性胃炎持续发展,一旦导致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就会被诊断为癌前病变。

为了让您科学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下面为您讲讲该疾病相关知识,和小编看下文吧!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也被称作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损伤引起的固有腺体萎缩,有些患者伴有假幽门腺化生或者肠化生,有些患者则不伴有上述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慢性疾病。

目前,根据新悉尼系统可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6类,详情如下: (1)萎缩性全胃炎:胃窦、胃体等萎缩程度相似,则是萎缩性全胃炎。

(2)胃体为主的萎缩性胃炎:其是因自身免疫病导致的,胃酸分泌量降低,若再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3)多灶性的萎缩性胃炎:即胃体、胃窦等多处发生萎缩改变,多灶性萎缩性胃炎、胃窦为主萎缩性胃炎是同一个疾病,但处于不同阶段。

(4)胃窦为主的萎缩性胃炎:病变多处于胃窦黏膜部位,若胃酸分泌量异常增加,则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5)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即自身免疫基础上出现慢性胃炎,且多是胃体萎缩,其也被称作A型萎缩性胃炎,该类病人血液内有自身抗体,分别是内因子抗体、壁细胞抗体,其内因子抗体会导致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而壁细胞抗体会导致胃酸分泌缺乏或者减少,最终引起恶性贫血。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引起哪些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导致多种症状,虽然疾病初期引起的症状不明显,但若未积极进行有效治疗,则临床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

因此,下面为您讲讲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希望帮助您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1)胃脘部疼痛: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引起明显的胃部疼痛,该症状可能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胃部胀满同时出现,且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发作时疼痛较严重,这种疼痛也会扩散到背部、腹部。

1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随访分析

1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随访分析

【 btat Obet eT vsgt tel g em oto eo hoi a ohcgsis n erli si btenC G A s c】 r jci :oi eta n —t ucm f rn t pi att ,adt e tnhp e e A v n i eh o r c c r ri h ao w
A o g— t r u c m e o 8 a e h o i t o h c g t i s l n — e m o t o f 1 6 c s s c r n c a r p i a rt s i
a o ta 1 —y a olw —u t d b u 0— e r f l o — p su y
c s s ta e eo e a to— c n e i ly. ncuso a e h td v lp d g sr a c rfnal Co l ins:Thee i i nfc n e fr te c r nc ar p i a tii e p cal r to e r s sg i a c h h o i to h c g srt i o s, s e ily f h s o wh o a e t n e tn lmea lsa,a rpia , lsy a o c mp nidwi itsi a tp a i h to c l pa t nd HP n e to if cin. Th o g x d pei df lo — u n e e to n r u h af e ro olw i p a d byprv n in a d te t n , ic u i g ea c t n o n e t n. r a me t n l d n rdiai fHP if ci o o
旋杆 菌 在 内 的 防治 干 预 和 定 期随 访 。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策略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策略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策略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以胃黏膜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特征,部分患者进一步发生胃黏膜肠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显著增加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发病风险。

针对14项前瞻性随访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CAG的年发病率为0-10.9%,胃癌高发区人群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CAG发病率较高。

包含107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CAG的全球患病率为33%,其中,胃癌高发国家的CAG患病率显著高于胃癌低发国家(42%比2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CAG患病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46%比17%)。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0%。

因此,在我国CAG是常见病和高发病。

本文仅就CAG的研究历程、诊治现状和临床难点进行述评,以探讨CAG 的临床处置策略。

一、CAG的前世——病因与临床表现CAG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尚未发现和确定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致病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CAG患者外周血中存在抗壁细胞和抗内因子的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病理特征是胃黏膜腺体的分泌细胞因自身免疫攻击而大量丢失。

壁细胞和主细胞等分泌细胞主要位于胃体和胃底,故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胃黏膜萎缩主要发生在胃体和胃底,而胃窦部常常没有萎缩。

研究表明,自身反应性的辅助性T细胞负责攻击和杀伤壁细胞和主细胞,而抗壁细胞自身抗体和抗内因子自身抗体并不参与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发病。

自身免疫性胃炎并不能完全代表CAG,因为常见的CAG多始于胃窦部,并逐渐向胃体和胃底蔓延。

这一困扰临床医师多年的难题,因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迎刃而解。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多始于儿童时期,虽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自发性清除,但多数感染者胃内长期存在幽门螺杆菌定植。

持续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部分患者进一步演变为CAG。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摘要慢性胃炎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前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都具有警示意义,应引起消化科医师的重视。

笔者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萎缩性胃炎有关内容进行了简述。

慢性胃炎系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其分类尚未统一,一般根据其病因、内镜所见、胃炎分布范围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等相关指标进行分类。

目前临床通常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1]。

胃癌在我国所有癌症中发病率高居第2位,而为我们所熟知的Correa级联学说中,即胃黏膜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逐渐发展为胃癌的过程,萎缩性胃炎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对我们具有警示意义。

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癌前疾病,以下将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其有关内容作简述。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过程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在这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Hp感染并非其发生的充分条件[2]。

此外,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少吃蔬菜等对于萎缩性胃炎发生也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我国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胃炎则是因为抗壁细胞抗体的存在导致的。

1.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域、人口种族和经济条件等,我国成人中Hp感染率高达40%~6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

已有许多研究提出Hp与胃癌发生有关。

Hp感染可通过诱发胃上皮的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受损,在胃癌发生中起始动作用[4]。

2018年美国的全基因组分析研究指出:高盐及缺铁等致癌微环境导致Hp菌株发生FurR88H基因突变,从而促进了Hp致癌[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探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探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探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逐渐萎缩、代谢异常,导致胃腺萎缩、黏液分泌
减少、酸性胃液增加的一种胃炎。

其严重程度与部位有关,严重的可以有萎缩性胃炎和幽
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的表现主要包括胃黏膜有变薄、充血、水肿、容易出现溃疡。

局部也出现白色粘着物等。

而且,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常被幽门螺旋杆菌引起。

幽门螺旋杆
菌是一种可以存活在人体上皮细胞表面的弯曲杆菌,是导致胃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此外,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中,长期摄入烟酒、饮食习惯不健康、紧张焦虑都是影响
胃的生理功能及消化器官的重要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主要是在组织病理学方面进行判断。

萎缩区域的黏膜上皮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它们的核分裂活动增强,细胞排列紊乱,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幽门螺
旋杆菌可以侵入胃黏膜的胃腺并引起慢性炎症,并长期存在,使黏膜发生萎缩和异型增生。

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往往伴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上常常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
和呼气试验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可以为我们学习和认识胃炎提供
了重要的信息。

如果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应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
习惯对于预防胃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到底有多可怕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据 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为86%,萎 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1/5。《健康报》96年公布的我 国九十年代十大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占首位的就是 胃癌。当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 粘膜常伴有肠腺上皮化生,使正常胃粘膜的分泌功能改 变为胃所缺乏的吸收功能,给黄曲霉素、苯胼荜等致癌 物质准备了条件。所以说萎缩性胃炎是发生癌变的"土 壤"。因此萎缩性胃炎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前期 状态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 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癌前病 变,要及早防治。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胃粘膜上皮出现多量充满粘液的杯状细胞
×20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 遗传因素 金属接触 放射 缺铁性贫血 生物性因素


体质因素 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 免疫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临床上常有上腹部及左右肋下胀痛、嗳气频 繁、嘈杂不适、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呕吐、 胃脘灼热、口干、口苦、大便时干时稀、大 便不爽、胆汁返流引起的食道或胸前区不适, 放射性背部痛、咽部异物感、头痛、失眠等 及胃镜下胃粘膜变薄,血管网透见,色泽以白为 主(正常为桔红色)。病理学检查腺体萎缩减少, 胃电图幅值频率降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 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 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 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规范

慢性萎缩性胃炎规范

慢性萎缩性胃炎(乙)级中西医定义西医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50岁以上多见,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是胃粘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返流等的反复侵袭,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由轻到重,由浅表到萎缩,呈进行性发展,炎症性变化包括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病变范围主要在腺窝层,由于胃粘膜的再生改造,腺窝层的剥脱变性和坏死,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形成萎缩病变为主的慢性胃炎。

同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变化。

中医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属于“胃痞”、“胃脘痛”、“腹痛”、“反酸”、“嘈杂”等范畴。

病因病机多由于机体的脾胃素虚,加之内外之邪乘袭,主要有饮食所伤,七情失和、痰湿中阻,则蕴湿生热,湿热内聚,既使气机阻滞,又为痰浊之源,脾虚日久,则成脾胃寒湿。

故病邪有寒热之辨,病机有虚实之分,实痞以邪实为主,虚痞以正虚为主。

临床以寒热错杂,虚实兼见者为多。

这是由于一方面,本病之生乃由胃及脾,脾胃一阴一阳,喜恶相反,脾胃同病,易见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另一方面,则因脾胃乃易虚易实之脏腑,每为饮食所伤,或为六淫所感,亦可为情志所累,故气滞、血瘀、热蕴、湿阻、痰凝等邪实之证常与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等正虚之证兼见。

中西医结合诊疗原则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慢性炎症为基本病理变化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西医缺乏特殊有效的疗法,尤其慢性胃炎呈进行性发展,伴有重度的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性增生更被认为属于胃癌前期病变,中西医结合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1.中西医共同探讨病因病机,提高了对疾病的理论认识。

2.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加深了对疾病的诊断认识。

3.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和方法,也明显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4.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深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是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

中西医结合诊断规范1、肝胃不和型:主要证候:①胃院胀痛或痛串两胁。

临床随访情况汇报

临床随访情况汇报

临床随访情况汇报日期:2022年10月20日患者:王先生性别:男年龄:45岁主诉:胃痛概述:王先生是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最近主要主诉为胃痛。

他于上个月初在我们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的症状有所缓解。

此次随访旨在评估他的症状改善情况、了解他的用药情况,并为他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患者背景:王先生是一位有稳定工作的办公室职员。

他过去有吸烟和大量饮酒的习惯,但在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已经戒烟并且适量减少了饮酒量。

他的家族中没有类似胃病的疾病。

当前症状:在上次随访之后,王先生的胃痛症状有所好转。

他描述的疼痛程度由过去的4/10降到了2/10,并且发作的频率也减少了。

他还表示在用药后,胃痛症状会显著减轻,但仍有时有疼痛发作。

他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嗳气、胃灼热等。

用药情况:王先生目前正在使用雷贝拉唑20mg每天一次口服药物。

他在上次随访后忠实地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用药的管理,他表示没有遗漏任何一次剂量。

体格检查:王先生的生命体征稳定,血压为120/80mmHg,心率为70次/分钟。

在腹部检查中,没有触及到明显的压痛点,腹肌松弛,肝脾无明显肿大。

治疗建议:鉴于王先生胃痛症状的明显改善,我们将继续维持目前的治疗方案。

建议王先生继续按医嘱服用雷贝拉唑20mg每天一次,直至下次随访。

另外,我们也建议他继续戒烟和保持适量的饮酒,以进一步改善病情。

下次随访计划:王先生将于两个月后进行下次随访,日期为2022年12月20日。

在随访之前,他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门诊部,以获取咨询或处理其他突发情况。

结论:在本次临床随访中,王先生的胃痛症状明显改善,并且他对目前的治疗方案遵从度良好。

我们将继续维持目前的治疗,并建议他戒烟和限制饮酒,以使病情继续改善。

我们期待在下次随访中进一步评估他的症状和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数没有任何症状。

有症状者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早饱是指少量进食则有吃饱的感觉,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种胀满感。

嗳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嗝、打饱嗝。

少部分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者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得胃癌吗?萎缩性胃炎是胃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胃黏膜萎缩被认为是癌变的土壤。

当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和异型增生时称之为胃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明显增加。

有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

但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不会进展为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注意哪些报警信号?报警症状的意思是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除外恶性的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注意的报警信号有:消瘦、贫血、上腹包块、大便发黑、肿瘤家族史、进食量长期明显减少、乏力明显等。

对有警报信号的患者应及早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及腹部 CT 扫描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吗?目前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资料比较少。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中差异较大,在胃癌高发的东亚、东欧、南美等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

我国自开展纤维和电子胃镜检查以来,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占胃镜受检病人总数的7.5~13.8%。

总体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多种因素相关。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列为一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此外,其他病原微生物如EB 病毒在胃黏膜的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24 慢性萎缩性胃炎

24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ICD-10编码:K92.401)(二)诊断依据。

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2,上海):1.临床表现: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为消化不良,且为非特异性。

2.相关检查因慢性萎缩性胃炎无症状或症状缺乏特异性,故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后者的作用更大。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诊断依据是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胃黏膜活检萎缩:指胃固有腺体数量减少,分为单纯性萎缩(无肠化生)和化生性萎缩(存在肠化生),肠化生腺体不是胃固有腺体,故其存在提示萎缩,萎缩是由长期慢性炎症引起腺体破坏和化生所致。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2,上海)。

此病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应尽可能遵循个体化原则针对病因治疗。

1.根除Hp。

2.抑酸或抗酸治疗:用于有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及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

3.根据患者症状可选用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

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可用促动力药。

而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具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4.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5.中医中药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萎缩胃炎(ICD-10编码:K92.401)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姚永莉;张万岱
【期刊名称】《新医学》
【年(卷),期】2005(36)12
【摘要】1引言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虽经长期的研究,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未完全阐明。

1957年纤维胃镜问世后,CAG的诊断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CAG的检出率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14.2%。

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CAG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癌变率约为5.4%。

【总页数】3页(P720-721,744)
【作者】姚永莉;张万岱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及治疗 [J], 李彦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中医药治疗 [J], 杨印智;王继栓;王晓琴;聂利民;刁红杰
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J], 高东五;刘小卫;陈万军
4.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诊断和治疗 [J], 盛方斌;胡兴寿
5.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J], 黄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十年内镜随访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十年内镜随访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十年内镜随访探讨
陈秀锦;林振文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5(17)5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十年内镜随访探讨福州大学医院医技科陈秀锦
福州大学医院胃镜室林振文我们从1985年至今十年,对150例经纤维胃镜及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进行追踪随访,现将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在随访150例中,男性115例...
【总页数】1页(P58)
【作者】陈秀锦;林振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20.4
【相关文献】
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随访意义的探讨 [J], 吴健
2.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微观辨治探讨 [J], 李振华
3.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J], 黄远志
4.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普通内镜及染色内镜下检出率的对比研究 [J], 巴鲁
5.微信平台随访促进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人随访依从性的研究 [J], 许真真;姜经伟;徐桂芳;李雯;杨华;滕玉芳;杨金萍;陈湘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规范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规范

慢性萎缩性胃炎1.概念及主要发病机制1.1 定义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IM)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该病可归属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胃脘痛”等病范畴。

1.2流行病学目前有关CAG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

各研究因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胃镜或血清学)而缺乏可比性。

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CAG患病率人群变异较大,在胃癌高发的东亚、东欧、南美等地区,CAG及肠化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CAG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我国自开展纤维和电子胃镜检查以来,CAG检出率占胃镜受检患者总数的7.5%~13.8%;世界范围内均以老年人高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发现20~50岁患病率仅10%左右,而51~65岁则高达50%以上。

有报道CAG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ATP)时癌变率更高。

1.3发病机制长期以来认为CAG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证据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为CAG的发病原因,且与CAG活动性改变及反复难愈有关。

此外与环境因素、宿主对Hp感染反应性、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有关。

1.4病因病机胃在生理上以和降为顺,在病理上因滞而病。

该病主要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包括Hp感染)、药物所伤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多种因素有关。

上述病因损脾伤胃,致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调,从而产生气滞、食停、湿(痰)阻、寒凝、火郁、血瘀等各种病理产物,诸郁阻胃,进一步妨碍脾胃气机之升降;另一方面由于脾胃运纳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源而致胃络失养。

该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

CAG病程较长,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脾气虚和胃阴虚,标实主要是气滞、湿热和血瘀,脾虚、气滞、血瘀是其基本病机,其中,血瘀是最重要的病理因素,是疾病发生发展甚至恶变的关键病理环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随访7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随访7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随访71例
贺德智;刘伟;朱翠蓉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022)013
【摘要】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后。

特别是伴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的关系,对本院萎缩性胃炎进行回顾性随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总页数】2页(P2008-2009)
【作者】贺德智;刘伟;朱翠蓉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病理科,山东,东营,257200;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病理科,山东,东营,257200;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病理科,山东,东
营,25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价值分析——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J], 方文静;曹雪
2.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进展研究——养阴活胃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何小艳;马存贞;伊凡;曾韦苹;陈彦竹;孙婉卿;乔治园;曾斌芳
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之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护研究 [J], 刘启泉;边根来
4.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研究之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一) [J], 刘启泉;刘晓
明;刘坤;肖彦玲
5.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一项长期随访研究 [J], 张华颖;黄鑫宇;薛会光;杨爱华;孙学国;刘希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随访(2020完整版)摘要慢性胃炎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前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都具有警示意义,应引起消化科医师的重视。

笔者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萎缩性胃炎有关内容进行了简述。

慢性胃炎系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其分类尚未统一,一般根据其病因、内镜所见、胃炎分布范围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等相关指标进行分类。

目前临床通常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1]。

胃癌在我国所有癌症中发病率高居第2位,而为我们所熟知的Correa级联学说中,即胃黏膜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逐渐发展为胃癌的过程,萎缩性胃炎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对我们具有警示意义。

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癌前疾病,以下将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其有关内容作简述。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诱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过程有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在这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Hp感染并非其发生的充分条件[2]。

此外,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少吃蔬菜等对于萎缩性胃炎发生也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我国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胃炎则是因为抗壁细胞抗体的存在导致的。

1.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域、人口种族和经济条件等,我国成人中Hp感染率高达40%~6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

已有许多研究提出Hp与胃癌发生有关。

Hp感染可通过诱发胃上皮的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结构和功能受损,在胃癌发生中起始动作用[4]。

2018年美国的全基因组分析研究指出:高盐及缺铁等致癌微环境导致Hp菌株发生FurR88H基因突变,从而促进了Hp致癌[5]。

此外,Hp长期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改变可导致胃内酸度降低,从而引起菌群失调[6],其中胃癌患者的菌群生物多样性下降,Hp占比下降,而其他微生物如亚硝酸还原菌在胃内的比例上升,产生更多的亚硝基化合物,促进胃癌的发生[4]。

Hp感染与胃癌究竟有没有因果关系,仍有争议,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支持。

但是,Hp根除能够减缓炎性反应向萎缩、肠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发展,我国一项针对山东临朐县人群进行长达22.3年随访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根除Hp能够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率及死亡率[7]。

最佳除菌时机仍不清楚,是否需在胃癌前变化(包括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发生前进行根除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

2.生活、饮食方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来自我国的研究指出,吸烟、长期饮酒、高盐饮食、水土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食用腌制、熏烤、霉变和油炸食物等快餐食物,均可增加萎缩性胃炎的患病几率[8]。

日本的研究也同样指出食用传统日本食物(高盐食物)会增加Hp感染者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9],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高盐饮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且在伴Hp感染的萎缩性胃炎中这种关系更显著[10]。

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与伴化生的萎缩性胃炎发生增加呈正相关,其具体机制可能包括高盐饮食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破坏及壁细胞丢失,增加Hp在胃黏膜的定植,增强Hp的致癌效应等[11]。

此外,高盐食物中往往含大量硝酸盐,其在胃内被还原并与食物中的胺结合后会形成亚硝酸胺等亚硝基化合物[3],而亚硝基化合物被证明与胃癌发生有明确因果关系。

3.自身免疫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是由于抗壁细胞抗体导致壁细胞被破坏,从而胃黏膜腺体发生萎缩及肠化生,导致胃体胃炎为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内酸度降低及内因子缺乏,从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引起恶性贫血[12]。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定义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需要依赖内镜和病理的结合,只要病理活检显示胃黏膜固有腺体发生萎缩,即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可见,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1]。

目前临床诊断萎缩性胃炎常用的是木村竹本分类,其根据萎缩部位和范围将萎缩性胃炎分为低危(无萎缩或C1)、中危(C2,C3)、高危(O1-3),其中萎缩境界未超过贲门者定义为C型,超过贲门者定义为O型,其中萎缩局限于胃窦定为C1,萎缩界限刚过贲门定为O1。

此法可通过分类而将萎缩性胃炎分层,可以不必依赖病理即可判断萎缩严重程度及胃癌发生风险[13]。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胃癌高危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身即是胃癌的癌前疾病,但是只有少部分萎缩性胃炎会发展为胃癌。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应谈及萎缩性胃炎色变,而应筛选高风险人群并对其密切随访。

有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癌风险分层,目前已有许多方法提出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指标分为低危和高危人群。

其中血清学评分越高者、内镜下木村分型O1以上者及病理组织学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和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OLGIM)Ⅲ/Ⅳ期均属于高危人群。

(一)针对人群筛检高危人群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黏膜发生萎缩的标志物,其中PG Ⅰ由胃泌酸腺分泌,PGⅡ则可由全胃细胞及十二指肠细胞分泌,其水平一般波动较小。

PGⅠ和PGⅠ/Ⅱ比值的降低往往预示着胃黏膜萎缩的存在[14]。

日本最早提出的ABC筛查法根据PG水平和抗Hp抗体滴度,将人群分为A组[Hp(-)PG(-)]、B组[Hp(+)PG(-)]、C组[Hp(+)PG(+)]和D组[Hp(-)PG(+)],其中将PGⅠ≤70 μg/L,PGⅠ/Ⅱ<3定义为PG(+),基于血清学结果从而筛查出需要胃镜精查的人群,该筛查方法指出A组人群不必行内镜随访,B组人群应每3年至少行1次内镜检查,C组人群每2年行1次内镜检查,D组人群需每年进行内镜检查[15]。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项对辽宁庄河县人群长达11.6年的随访研究纳入了5种血清学标志物[PGⅠ,PGⅡ,PGⅠ/Ⅱ比值,抗Hp 抗体,胃泌素-17(G-17)],提出基于上述血清学指标的评分系统,将人群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低危(≤2分)、中危(3~8分)、高危(9~13分)和极高危(≥14分),指出血清学评分越高,发展成胃癌的风险就越高,其中极高危人群的患癌风险是低危人群的3.9倍,而血清中更低水平的PGⅠ(<30 μg/L)和低PGⅠ/Ⅱ比值(≤7)与更高胃癌发生风险显著相关[14]。

2019年长海医院的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提出一种评分系统,能够通过预筛查,在所谓的"高危人群"(Hp感染,胃癌家族史,高盐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中发现真正的胃癌高危人群,该评分纳入年龄、性别、腌制/油炸食物及血清学指标(抗Hp抗体、PGⅠ/Ⅱ比值、G-17)等7项危险因素,将人群分为低危(0~11分)、中危(12~16分)、高危(>16分),此法可在胃镜检查前发现70%的胃癌,从而减少66.7%的胃镜检查[16]。

在萎缩性胃炎中,PGⅠ、PGⅠ/Ⅱ比值、Hp感染等高危因素的状况可以提示高风险人群;结合评分系统可以精准判断风险程度。

(二)内镜下识别高危人群内镜下可通过木村竹本分类、京都分型及欧美OLGA/OLGIM分期分级系统等方法识别高危人群。

1.木村竹本分类:胃镜检查中,当观察到背景黏膜发生萎缩改变,我们就需要警惕早期胃癌的可能[3]。

但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内镜下萎缩程度达木村竹本分类中O1以上者[13],或者黏膜伴有肠上皮化生者[17],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因为这类人群具有更高的患癌风险。

木村竹本分类由于其简单、实用,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2016年一项日本研究提出即使在Hp根除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范围更广泛(O2以上)及伴有肠化生(胃体或胃窦)的人群都具有更高的胃癌发生风险,且两者均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17]。

2018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利用木村竹本分类将萎缩性胃炎分为低危(无萎缩或C1)、中危(C2,C3)、高危(O1-3),其中高危人群胃癌发病率是低危人群的3倍,提出仅通过内镜识别早癌高危人群是可行的[13]。

2.京都胃炎分类:京都胃炎分类目前正在开展一项有关胃癌风险的内镜表现评分,该评分系统纳入萎缩(A)、肠化生(IM)、皱襞肿大(H)、鸡皮样改变(N)和弥漫性发红(DR)5项内容,其中评分3~8分考虑萎缩性胃炎者,应视为胃癌高危人群。

京都分型更加具体,但是仍在研究过程中。

3.OLGA/OLGIM分期分级系统:OLGA/OLGIM是基于病理组织学提出的有关萎缩及肠化生的分期分级系统,其根据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的程度将人群分为4个等级,已经有多项研究证明其与胃癌风险有关,其中OLGA/OLGIM Ⅲ/Ⅳ期是胃癌的高危人群[18,19,20]。

这一系统能够有效地预测胃癌发生的风险,对于制定个体化的内镜随访方案有一定作用[19]。

但由于需要按照新悉尼系统的标准在不同部位取多块活检,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实用。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人群的随访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生,又达到方便患者且符合医药经济学要求的目的,对于低风险人群不必要进行随访[12],而高风险人群要通过胃镜进行随访,而且随访间隔应尽量缩短。

其中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提出推荐木村分型O1及以上者每年进行胃镜检查,低风险人群每2~3年行胃镜检查[13]。

欧美推荐OLGA Ⅲ/Ⅳ期人群随访策略为每两年进行胃镜检查[19]。

当然,若有条件,推荐使用高清胃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等高级电子内镜检查。

五、内镜检查要点1.祛黏液剂/祛泡剂的使用:胃镜检查前10 min给予患者祛黏液剂(如链霉蛋白酶)/祛泡剂(如西甲硅油),以清除胃内黏液与气泡,能够有效提高检查过程中胃腔的清晰度,从而提高相关黏膜病变的检出率[3]。

北京友谊医院一项关于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咽喉局部麻醉下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中,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高的视野清晰度,虽然在小病变的检出率上无明显增加,但由于提高了活检率,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而且患者在误吸发生率上并无明显差异[21]。

2.必要时镇静:传统胃镜检查时仅采用咽喉表面麻醉,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等痛苦感,不仅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易引发各种并发症,而且导致部分患者惧怕再次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