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方法及举例
高一物理实验详细介绍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目的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打出的纸带计算打几个点所用的时间,会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能根据纸带粗略测量纸带的瞬时速度,认识v-t 图象,并能根据v-t 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V 。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 时,它每隔0.02s 打一个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应用电磁原理制成的。
通电前,先在打点计时器上装上纸带,并把复写纸片压在纸带上。
然后把线圈与50Hz 、4~6V 的交流电源接通。
这时,振片被磁化,在磁力作用下振动起来。
每0.02s 振针压打复写纸一次,被运动物体拖着的纸带上便记录下一系列的点子,这些点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计时器 0.02s 。
我们对纸带上这些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就可以定量地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2、电火花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器。
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之间。
当接通用220V 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头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到负极的纸盘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1上打出一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是50Hz 时,它也是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实验误差小。
上面介绍的两种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都是T=0.02s ,因此,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
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子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研究纸带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里民生的位移,从而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分别与6V 的低压交流电源的接线柱相连接。
物理干货 初中物理10大实验方法大集合
物理干货|初中物理10大实验方法大集合1等效替代法简介:在物理学中,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一个物理量、物理状态或过程用另一个物理量、物理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举例应用:(1)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代大象,效果相同(2)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在力的合成中,用一个合力可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的效果2建立理想模型法简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举例应用:(1)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生活实际中,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存在(2)在研究连通器的原理时,理想液片是一种理想模型(3)光线是引入的模型,直观、形象地描述了物理情景与事实3控制变量法简介: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该物理量与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变,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举例应用:(1)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2)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的关系(3)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关系(4)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5)研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6)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7)研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8)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被举高度的关系4实验推理法简介:实验推理法是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到结论,深刻地揭示出物理规律的本质,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举例应用:(1)将闹钟放在钟罩中,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弱,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2)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5转换法简介:在物理学习中,有时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分子、力、磁场)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这时就必须将研究的方向转化到由该物质产生的学生熟知的各种可见的效应、效果上,由此来分析、研究该物质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举例应用:(1)研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时,用乒乓球的可视的振动认识音叉的振动(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6类比法简介: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与之很相似的事物来对照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引力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力之一,它对于物体的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实验中,测量和分析引力是探索宇宙运行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引力测量和分析方法,并探讨它们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应用。
一、引力测量方法1.扭秤法扭秤法是一种基于扭转杆原理的引力测量方法。
它利用杆的扭曲来测量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具体操作时,可将待测物体连结在一个可旋转的杆子上,并观察杆子的扭曲角度或杆子两端的转动角度。
通过对应的数学公式计算,可以得到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扭秤法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小质量物体的引力,例如测定微小物体的质量或微弱引力的作用力。
2.平衡法平衡法是一种通过平衡物体之间的力而测量引力大小的方法。
它常用于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或者将待测物体与已知引力相平衡。
通过调整相应的重力或其他力,使得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
平衡法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引力常数、质量以及其他引力相关参数。
二、引力分析方法1.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规律的经典力学理论,其基础是牛顿三定律。
在引力研究中,牛顿力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引力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物体所受引力以及其他受力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牛顿力学在许多引力实验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天体运动的研究,以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研究。
2.引力场理论引力场理论是描述引力的一种理论框架,广义相对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理论。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体间的引力是由于物体弯曲时所产生的时空弯曲造成的。
基于引力场理论,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引力的性质和特性,如引力场的形状和变化规律等。
引力场理论在天体物理和高精度引力测量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引力测量与分析方法应用举例1.引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lensing)引力透镜效应是一种由引力场所引起的光线偏折现象。
大学物理实验(最终)
大学物理实验一、万用表的使用1、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时,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进行测量时,对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有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小因为人体本身有电阻,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相当于并联2、用万用表测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由什么电源供给的?万用表的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一个电位高?电源内部电路提供(万用表的内部电池供给的)黑笔3、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晶体二极管的管脚极性时,若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说明了什么?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4、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为什么?不能,因为通电电路中测量电阻值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R = Ω 2.2R = Ω 3.U = VU σ== V ==2∆仪最小分度值VU U == VU U U U =±=( ± )V 100%UU U E U=⨯= % 二、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1、出现下列情况时,所画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有无变化?(电源电压提高1倍;导电媒质的导电率不变,但厚度不均匀;电极边缘与导电媒质接触不良;导电媒质导电率不均匀) 有,电势线距离变小,电力线彼此密集 无任何变化无法测出电压,画不出等势线、电力线 等势线、电力线会变形失真2、将电极之间电压正负接反,所作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是否有变化? 等势线和电力线形状基本不变,电力线方向相反3、此实验中,若以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会有怎样的结果?实验无法做,因为纯净水不导电4、本实验除了用电压表法外还可以用检流计法(电桥法)来测量电势。
试设计测量电路。
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电压表法优点:简单缺点:误差大电桥法优点:测量精度高缺点:复杂5、能否根据实验测出的等势线计算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什么?不能,因为等势线是定性的线条,相邻等势线的间隔表示的电势差相等,等势线间隔小的地方电场线强,电场强度大只能说明,无法定量表达三、迈克尔逊干涉仪1、为什么有些地方条纹粗,有些地方条纹细?能指出什么地方条纹最粗吗?相邻条纹间距与两平面镜到分光板近距离之差d成反比,与各条纹对应干涉光束和中心轴夹角成反比。
物理实验报告6篇
物理实验报告6篇物理实验报告 (1) 【实验装置】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1-1)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
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1-2)式中为两电极间距离,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
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1-3)上式表明与呈线性关系,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以及对应的电阻的值,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 a、b的值。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下式给出(1-4)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
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只要测出,就可以得到值。
当负载电阻→,即电桥输出处于开路状态时, =0,仅有电压输出,用表示,当时,电桥输出 =0,即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测量之前,电桥必须预调平衡,这样可使输出电压只与某一臂的电阻变化有关。
若R1、R2、R3固定,R4为待测电阻,R4 = RX,则当R4→R4+△R时,因电桥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输出为:(1-5)在测量MF51型热敏电阻时,非平衡直流电桥所采用的是立式电桥,,且,则(1-6)式中R和均为预调平衡后的电阻值,测得电压输出后,通过式(1-6)运算可得△R,从而求的 =R4+△R。
物理实验报告 (2) 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初二物理实验比较法举例
初二物理实验比较法举例
在初二物理课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中,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
下面我们就以初二物理实验中的两个典型例子来介绍比较法的应用。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热传导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两根相同材质和大小的金属棒,分别用火炉加热其中一根金属棒的一端,然后用手感受另一根金属棒的温度变化。
通过对比加热金属棒的一端后,另一端的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热的传导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传导的规律,而且通过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的传导情况,还能够了解到不同材质的传导性能。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光的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凹面镜和凸面镜,比较它们对光的反射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凹面镜和凸面镜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从而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形状镜面的反射规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镜面的反射情况,了解到不同形
状镜面的特点。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法在初二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及案例说明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常用观察方法有:1。
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看到瓶塞跳得很高,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分析.2。
前后对比观察,抓住因果关系。
如学习密度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
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怎样区分它们?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质量不同,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即增大气压,沸点升高,减小气压,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通过学生实验, 得出欧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电流的热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三、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实验的体现,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
现象来理解物理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来理解热力学的规律,通过自行车的运动来理解牛顿力学的规律,通过声音的传播来理解声学的规律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理解物理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和凝固的过程。
首先,我们将一些水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在火上加热。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开始蒸发成水蒸气。
当我们将火关闭后,水蒸气会冷却凝结成水,这就是水的凝固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牛顿力学的规律。
比如,我们可
以通过推动自行车来观察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
当我们推动自行车时,自行车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当我们用力刹车时,自行车会减速停下,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体现。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并且可以将这些规
律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让我们更加热爱科学。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吧!。
物理实验技术使用中的实验结果验证方法讲解及案例讲解
物理实验技术使用中的实验结果验证方法讲解及案例讲解在物理实验中,实验结果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验证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推导出相应的物理规律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实验结果验证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1. 数据重复性验证数据重复性验证是最基本和常用的验证方法之一。
它要求对同一实验重复进行多次,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多次实验时,我们可以计算实验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如果多次实验得到的结果趋于相同且误差较小,则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地点重复测量同一个自由落体物体的下落时间来验证实验结果。
多次实验得到的下落时间相差不大,且均值的标准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2. 理论模型验证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通常会基于一定的理论模型来设计实验过程和参数。
因此,验证实验结果也需要与所采用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
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符合较好,那么就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以光的干涉实验为例,实验结果通常与双缝干涉公式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入射光的波长,利用双缝干涉公式计算理论值,并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那么就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理论推导验证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理论推导来验证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得到的结果相吻合,那么就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以测量电阻的实验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电阻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然后,我们通过实验测量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并将其代入理论公式中进行计算。
如果实验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测量值相符,那么就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其他验证方法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验证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拟合曲线来评估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之间的适配程度。
如果实验数据点较好地拟合在理论曲线上,那么就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一、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
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装置图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2.等效替代法。
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由于作用效果相同,而相互取代,如用合力取代分力、用总电阻取代分电阻等。
(2)由于平衡等原因而出现两个同类的物理量有等值关系,从而可以相互取代,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测石块密度时,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3.转换法。
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
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科学推理法”、“实验推理法”、“实验 + 推理法”等。
5.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17种初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解释
一、控制变量法1.定义:在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因素关系时,将一些因素固定不变,分别只研究该量与一个因素的关系,从而使问题简化。
2.举例:(1)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将电阻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将电压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研究压力效果有关因素时,先让受力面积不变,研究与压力大小关系;然后再让压力不变,研究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二、转换法1.定义:将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
2.举例:(1)动能大小无法直接测出,但我们可以通过木块被撞出去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
(2)磁场看不见,撒上铁粉,通过铁粉的有序排列“看见”磁场并进行研究。
三、放大法1.定义:通过放大、扩大、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从而使问题看得更加清楚,更容易解决。
2.举例:(1)将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插到装满水的瓶口,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2)电流表通过指针将偏转幅度放大,从而可以划分刻度值。
四、换元法(替代法)1.定义:通过将问题中的元素进行替换或代换,从而解决问题。
2.举例:(1)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平面玻璃代替平面镜进行研究。
(2)研究透镜时,用冰块去代替玻璃制作简易的透镜。
五、等效法1.定义: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上的效果完全一样,因此在解决这一方面问题时就可以完全替代。
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替代法。
2.举例:(1)为了让手暖和,在没有热水袋的情况下,可以双手互搓,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2)用两个5Ω的电阻串联,去当做一个10Ω电阻用。
六、分类法1.定义:将许多事物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
2.举例:(1)将汽化现象按照发生地点和剧烈程度,分为蒸发、沸腾两类。
(2)将电路根据连接情况,分为串联、并联电路两种。
七、比较法1.定义:找到两种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
2.举例:(1)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2)比较实像和虚像的异同点。
八、类比法1.定义:由两种事物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也可能相似。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1.用铅笔做的小实验:(1)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将铅笔一端削尖,再用双手的同时有力向里顶铅笔的两端,可以探究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研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将一摞书平放在桌面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读数,然后再书下平放几只铅笔再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读数,并将两次读数比较,得出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2. 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意图课本上是用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后倒过来,而纸片不掉下去,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此实验中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实验效果明显,并且能使学生既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也认识到大气压的“威力”之大。
效果比课本上的要好。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实验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
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止了。
这说明,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了。
意图课本上仅仅是用一句话“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补充本实验就是用数据真实的使学生认识液体到沸点与其上方的气压的关系。
然后紧接着向学生介绍有关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是在1681年发明的,发明人是法国的医生兼物理学家和机械师丹尼斯·帕平。
这只高压锅做得十分坚固,锅盖是铁制的,份量很重,紧紧地盖在锅上。
锅的外围罩了一层金属网,以防意外爆炸。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总结如下:一、控制变量法这个方法考察的最多,最常见。
主要实验有如下几种: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3 .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4.压强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四、实验推理法1 .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
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中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中国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
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中国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中国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
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但作为中招考试以上四种方法是最常出现的,尤其是在实验题方面,这只是自己几十年来教学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物理各种实验探究方法,及其代表实验有哪些.能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一、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中学物理课本中,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研究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二、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中学物理课本中,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这里也有等效思维)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手机能打电话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例:1、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刚才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A.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三、放大法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严格说放大法也属于转换法.四、积累法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严格地说积累法也属于转换法.五、类比法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我们学习分子动能的时候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学习功率时,将功率和速度进行类比.例:1、某同学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力学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并找出了一些相类似的规律,其中不准确的是(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B.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地,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C.抽水机工作时消耗水能;类似地,电灯发光时消耗电能D.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地,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通过类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压的直观认识,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电压等知识跃然纸面,栩栩如生.六、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中学课本中很多知识都应用了这个方法,比如有: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液片、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光滑平面(研究力学时常用到光滑平面,即物体表面没有摩擦,但是真正没有摩擦的表面是没有的.为了问题的简化就把很小的摩擦不考虑就假设物体表面光滑)例:1、在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是(多项选择A、建立速度概念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C、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D、分析物体的质量七、科学推理法: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例如当你家的狗在叫的时,你可能会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门外,要做出这一推论,你就需要把现象(狗的叫声)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即有陌生人来时狗会叫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答案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八、等效替代法: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九、归纳法: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运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时实验一定要改变条件多做几次,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特殊结论,而不具备普遍性.十、比较法(对比法)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十一、分类法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十二、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十三、比值定义法:例: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十四、多因式乘积法:例: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十五、逆向思维法例: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以上这些方法,还只是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会遇到和使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灵活运用,以便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有哪些物理中探究实验的方法有:一.对比(比较法)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
一、电学一、电学(一)测量性实验(一)测量性实验 1、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2、伏安法测功率、伏安法测功率 3、多种方法测电阻、多种方法测电阻(二)探究性实验(二)探究性实验1、探究Q 与I 、R 的关系的关系2、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串、并)、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串、并)3、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3种)种)4、探究P 与……的关系(3种)种)(一)测量性实验(一)测量性实验 1、伏安法测电阻、功率(一般是额定下)、伏安法测电阻、功率(一般是额定下)原理:原理: R=U/I P=UI 注意电表三方面注意电表三方面 量程、正进负出、测量对象量程、正进负出、测量对象 (标出电源正负)(标出电源正负) 2、多种方法测电阻、多种方法测电阻 首先清楚基本的电路结构有那两种,再看题目所述开关情况所实现的两次不同值的测量,再连线。
情况所实现的两次不同值的测量,再连线。
表达式要用给定符号表示(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表达式要用给定符号表示(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 (二)探究性实验举例(二)探究性实验举例①关于串、并联电路①关于串、并联电路 P128P128//例18 如:串联,当R 1一定时,R 总=R 2+k ②关于欧姆定律②关于欧姆定律 P128P128//例17 如:当I 一定时,U =kR ③关于电功率(必须用P=UI 计算)计算) 如:当I 一定时,P=kR 关于串、并联电路关于串、并联电路 P128P128//例18 如:串联,当R 1一定时,R 总=R 2+k 总电阻的测量两种方法:总电阻的测量两种方法: R 总=U 总/I 总(V 表、A 表)表) 或等效替代法(电阻箱、A 表) 例1.(西2011.1)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两端电压合适且不变)的电源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一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 1与R 2串联时,如果R 1的电阻保持不变,则电阻R 1与R 2串联的总电阻R 跟电阻R 2的关系为R = R 2+K”。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法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平衡仪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先调整平衡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并将物体挂在平衡仪的一端。
然后,移动滑块或者加减砝码使得平衡仪达到平衡状态,记录滑块或砝码的位置或数量。
根据滑块或砝码的质量单位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方法二:测量摩擦力
将一个小物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
然后,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的力,使物块开始运动,并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再逐渐减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使物块停下,记录下此时的示数。
分析示数的变化,得到物块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摩擦力。
3. 实验方法三: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将一个小弹簧固定在垂直挂放的杆上,将重锤可以自由滑动地绕其中心点旋转的轴上。
使重锤下落一定高度,然后与弹簧发生碰撞,并再次上升一定高度。
利用重锤高度的变化和弹簧变形的程度来判断能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4. 实验方法四:测量电阻
将一个待测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记录下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将电源电压除以电流,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5. 实验方法五:测量声音传播速度
在一条直线上,选择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设立一个发送声音的
源和一个接收声音的仪器。
通过控制发送声音源的时间来测量声音从发送到接收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再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间隔,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5篇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5篇物理演示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物理演示实验报告2院系名称:纺织与材料学院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1级03班姓名:梁优学号:鱼洗实验描述:鱼洗是中国三大青铜器之一,在鱼洗内注入清水后摩擦其两耳,如果频率恰当,就会出现水面产生波纹,发出嗡嗡的声音并有水花跃出的现象。
经验表明,湿润的双手比干燥的双手更容易引起水花飞跃。
实验原理:鱼洗的原理应该是同时应用了波的叠加和共振。
摩擦的双手相当于两个相干波源,他们产生的水波在盆中相互叠加,形成干涉图样。
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
按照我的分析,如果振动的频率接近于鱼洗的固有频率,才会产生共振现象。
通过摩擦输入的能量才会激起水花。
令人不解的是,事实上鱼洗是否能产生水花与双手的摩擦频率并没有关系。
在场的同学试着摩擦的时候,无论是缓慢的摩擦还是快速的摩擦,都能引起水花四溅。
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操作步骤、结论及方法汇总
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操作步骤、结论及方法汇总Ⅰ力学部分常考实验实验一:天平测量【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N,最小分度值是0.2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g;(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 20ml;(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40cm3。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ρ=m/(V2-V1)。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实验的场所,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现象,通过实验来探索万物的奥秘。
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来观察水珠的形状。
我们可以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滴上一滴水,会发现水珠呈现出一个凸起的形状。
这是因为水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使得水珠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表面张力的概念,并观察到水珠的形状是如何受到力的影响的。
另一个常见的物理实验是利用磁铁来观察磁场的作用。
我们可以将一根磁针悬挂在一根细线上,然后将磁铁靠近磁针,会发现磁针会受到力的作用,指向磁铁的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磁场的存在和作用,以及磁铁和磁针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声音的传播规律等。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增加对世界的了解,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更多的物理实验,探索万物的奥秘吧!。
初中物理15个重要的实验和实验方法大归纳,必看!
初中物理15个重要的实验和实验方法大归纳,必看!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的15个重要实验和实验方法的总结:1. 用滑块测定摩擦因数:通过改变滑块的质量或施加的力,观察滑块在不同表面上移动的条件,推测不同材料的摩擦因数。
2.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使用释放物体自由下落的方法,通过计算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得出物体受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3. 用热水瓶探究热传导:在实验中,用热水瓶的不同部分包裹不同的材料,然后测量各部分的温度变化,从而了解热能是如何通过传导传递的。
4. 波的传播:借助水波、声波等实验,观察波的传播现象、测量波长、频率等,探究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5. 利用蔓延光束测量光程差:通过调节反射镜的位置,使光束经过两个不同路径的路程,使用干涉现象测量光程差。
6. 利用杠杆原理测定物体的质量:通过尝试不同的力臂和力的组合,平衡可变质量的物体,推测物体的质量。
7. 用压强计探究压强:使用不同材料的物体在不同面积上均匀分布的质量,测量表面上的压力,从而计算压强。
8. 用手摇电筒研究机械能:通过手摇电筒的实验,观察摩擦力对机械能转化和能量损失的影响。
9. 用凸透镜探究光的折射:通过将凸透镜浸入液体中,观察光线折射的现象及折射角的变化,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10. 探究电的导电性:通过在电路中使用不同材料的导线和物体,测量不同导线的电阻,了解物质的导电性和电阻的关系。
11. 通过测量声音频率和声强理解声学:使用音叉、音叉共振柱等实验仪器,测量不同频率和声强下的声音,研究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12. 利用弹簧测力计研究力与伸长的关系:通过挂载不同重物,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挂载物体的质量,研究力与伸长的关系。
13. 利用风力车研究空气的压强:通过调整风车的面积和安放位置,在不同条件下观察风车受到的压强变化,研究压强与面积和高度的关系。
14. 利用匀加速度的滚动车研究力、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通过调整车轮的质量和外界施加的力,观察车轮的加速度变化,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认识事物本质。
题6.牛顿第一定律是()
A.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可以用实验进行验证的
C.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归纳出来的
D.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结论
分析: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资手段在人工控制或模拟自然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推理是在实验基础上用已知的规律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作出科学的预见。
因为地球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证明或验证,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才能得到。
故选C。
【例】:形容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
正,负电荷的产生。
教师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让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假想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题5.在物理学习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教科书出现了:
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引入了“介质”
③在研究热的传递时,引入了“热量”
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在上述四种情况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分析: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模型又叫“理想模型”。
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可使物理教学简单化,形象直观化,又可使具体问题普遍化,便于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
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引入的。
“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这种方法是“假想模型法”。
光是客观存在的,“光线”并不存在,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假想引入的,也是“假想模型法”。
故选D。
【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
型;力的示意图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浮力形成的原因时用到水柱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
橇扛是杠杆的模型
类比法:通俗地说,就是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描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
题4.电压这个概念不好理解,物量学专门引入水压来讲述这个概念,便于我们理解,这种方法就是“类比法”。
下列实例中研究跟这种方法不同的是()
A.用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研究电流的大小
B.用电流大小来比作水流大小
C.研究电源的使用,引入抽水机
D.研究多个力作用产生的效果,引入合力
分析: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某种关系上的相似叫类似,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叫类比。
借助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现象、属性、概念、规律、理论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种种关系,都可以是类比的对象。
D 项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的前提是合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这里采用的是“等效法”。
故选D。
【例】:用水流表示电流。
用水压表示电压。
用操场的学生排队、做操、玩耍的情况类比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
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题3.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不易研究它的大小,科学家是通过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效应的大小来研究的,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转换法”。
下面几个研究实例,其中运用的方法跟运用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效应的大小来研究电流大小这种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B.人们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C.用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
分析: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的方法叫“转换法”。
A项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及先控制质量一定,研究动能大小跟速度的关系,然后控制速度一定,研究动能大小跟质量的关系;B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这一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来的,即运用的是“实验和推理法”;C项分子看不见,摸不着,转换为通过扩散现象来研究,即运用的是“转换法”。
故选C。
【例】: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研究分子扩散,研究振动发生的条件
等效法: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题2.“等效法”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以将研究的问题简化。
如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
以下几种情况中,属于“等效法”的是()
A.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
B.研究电现象时,用电流产生的效应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
C.两个电阻并联时,可用并联的总电阻代替两个电阻
D.研究电流变化规律时,用水压和水流来类比电压和电流
分析:所谓“等效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种意义上,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容易的、易处理的一种方法。
A项在研究磁现象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采用的是“假想模型法”,这是因为磁场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为了形象简单地研究磁现象,才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同理B项也采用的是“假想模型法”,D 项则是采用的是“类比法”。
故选C。
【例】:用总电阻代替支路电阻;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等效电路:曹冲称象,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研究力的合成
一、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题1.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有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可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最后总结得出了欧姆定律,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以下问题中: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②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③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数有关
④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②和④ D.③和④
分析:一个物理量可能要受到多个物理量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那么在讨论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变,来确定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即“控制变量法”。
故选A。
【例】: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