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禹州市花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5/3/1目录一、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 (2)二、防治水措施 (2)(一)地面防排水 (2)(二)井下防治水措施 (3)1、顶板水的防治措施 (3)2、底板水的防治措施 (4)3、断层水的防治措施 (4)4、老空水的防治措施 (5)5、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 (5)6、采煤工作面探放水措施 (12)7、其他综合防治水措施 (19)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为搞好我矿防治水工作,彻底杜绝水害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专设防治水办公室,同志兼任防治水办公室主任。

二、防治水措施(一)地面防排水1、加强雨季防水工作,建立防洪组织和防洪队伍,配齐防洪工具及防洪材料,制定防洪措施。

2、搞好全矿生活区、工业广场防洪、防建筑物倒塌及排水沟的清挖和维护工作。

3、由生产科、技术科、安全科负责调查影响我矿安全的地面塌陷区裂缝,并对可能造成洪水渗入井下的地面裂缝进行充填压实。

4、配备平面防治水专用工具,锨、镢头各50张,雨衣、胶鞋各50双,水泵三台,电缆1000米,坑木100余方,编织袋1000条,矿灯50盏,手电50盏,做到有备无患。

5、雨季时各井口要备足砂袋,预防洪水灌入,影响我矿安全。

6、成立专职防汛抢险小分队,抢险小分队由年轻力壮、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30余名组成,分成三班,明确责任,在矿24小时严阵以待,并定期对防汛小组人员进行各种训练,组织防汛演习,提高防汛抢险队员的素质,使之达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井下防治水措施1、顶板水的防治措施(1)在采面回采过程中要求:A、严格坚持“有采必探,先探后采”探放水制度,做好探放水工作。

B、放净顶煤,保证顶板水顺利流出,并做好切巷导水工作。

C、对上、下付巷水沟加强维护,及时清除水沟淤煤、杂物,保证水流畅通。

D、加强切巷及上、下付巷超前支护段工程质量管理,尤其是加强采面涌水段煤墙和老塘管理,打双层荆笆,三排柱下必须站道木。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一、防治地表水害措施:1、留设防水煤柱,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2、排干积水,对于塌陷坑积水、池塘积水等,采煤工作面生产以前,只要有突水的可能就必须将积水排干方能生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定期查看地面积水。

3、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时,必须建筑堤坝、沟渠或其他防排水措施。

4、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安装孔口防护盖。

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孔。

5、周边废弃井口必须进行充填,井口周围设置挡水堤坝,高程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二、防治老空积水水害措施:1、地测部门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不能漏填,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明积水区及其最低点的具体位置和积水外缘标高,积水外缘无把握时,外推60m作为积水老空区的警戒线。

2、当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和老巷道时要先探后采掘。

对采煤工作面生产有威胁的,要把老空水疏干。

掘进工作面需要穿过老巷道时,要把老巷道水疏干。

三、防治断层水水害措施:1、查明断层产状、性质和破碎带等,分析断层的充水条件及采掘工作面同断层(带)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2、当掘进巷道穿过可能导水的断层时,接近断层之前,必须先注浆加固断层带,确认注浆达到要求后,巷道方可穿过断层,同时要加强支护,严防冒顶。

3、如果断层含水丰富或与奥陶纪灰岩联通、含水砂岩联通,不易疏干,则留设断层防水煤柱。

4、在井下用钻探的办法探断层时,要提前清理疏水路线,建立相应排水设施,安装止水套管并且封闭合格。

四、防治砂砺岩水水害措施:砂砺岩多数位于煤层的顶板和底板。

当顶板有厚层状砂岩时,在采煤工作面回采之前,要对顶板进行疏放。

疏放时要有专门的泄水巷(沟)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五、防治砂砺岩水水害措施:砂砺岩多数位于煤层的顶板和底板。

当顶板有厚层状砂岩时,在采煤工作面回采之前,要对顶板进行疏放。

疏放时要有专门的泄水巷(沟)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5、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雨季受水危(wei)险的矿井,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并且组织抢救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即将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惟独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6、清理井下排水沟、储水仓,保障水沟畅通,水仓达到应有容量。
(1)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为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垮落带与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者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2)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在采煤过程中采取的防X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2)断层水普通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普通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积水涌出,水呈黄鱼或者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5)地表水一旦涌人地下,其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会夹带许多动植物或者其他杂物。在普通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即将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者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份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迅速汇报
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与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即将向矿井调度室报告,同时,应尽可能利用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与时通知撤离。

煤矿井下水害防治原则及综合防治水措施

煤矿井下水害防治原则及综合防治水措施

煤矿井下水害防治原则及综合防治水措施
1. 煤矿井下水害防治原则:
(1)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2) 加强供水的系统规划,科学调度,以减少水污染;
(3) 实行“开采前环境保护、开采中环境治理、开采后环境恢复”等有序统筹防治;
(4) 积极开展煤层水联合开采等新技术,进一步改善煤矿水环境质量。

2. 综合防治水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水文地质动态监测系统;(2) 提高水存量管理能力,建立智能水位报警系统;
(3) 开展水土保持工程;(4) 加强措施检验及其它煤矿险情的评估与应急处置;
(5) 开展煤矿水质监测,科学合理地使用和处理污染物;(6) 加强煤矿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7) 加大井下防污设备及工艺技术的投入;(8) 加强煤矿环境监管和执法;(9) 推动再生水回用及其它节水技术;
(10) 加强煤矿井下安全监测和应急救援能力。

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
等。
对新员工进行水害防治知识的岗 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
意识和技能。
水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 置流程和职责分工。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应 对水害事故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
力。
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 总结和整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04
水害防治实践案例
某矿井水害防治实践
详细描述
防水钻孔的施工需由专业队伍进行,钻孔深度和位置需根据地质资料和实际需要 进行设计。同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因施工不当导致井下漏 水。
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总结词
水文地质资料是了解地下水分布、水位、流动规律等重要信息的关键依据,对煤矿防治水害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煤矿企业应积极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包括地层结构、含水层分布、地下水位变 化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深入分析,可以找出潜在的水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此外,水文地质资料 还可为煤矿开采规划、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05
水害防治展望与建议
水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预测预报技术
发展更为精细的水文地质勘查技 术,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实现对煤矿水害的实时监测和
预警。
数值模拟技术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地下水运 动规律进行模拟,为煤矿水害防
治提供科学依据。
新型防水材料
研发和应用新型的防水材料,提 高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防
经验总结
推广应用
将总结出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矿 井,提高全国煤矿水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对近年来煤矿水害防治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 ,提炼出水害防治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浅析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摘要:煤矿矿井水害主要是由于矿井积水的渗漏和淹没,导致采矿活动受阻,也会给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针对煤矿矿井水害的防治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地质因素的考察、技术措施的推行以及法规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详细分析每一方面的措施,讨论他们对于煤矿矿井水害的防治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煤矿; 矿井水害; 防治措施正文: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地质因素考察、技术措施推行和法规体系建立三方面内容。

在地质因素方面,根据观测和考察,了解煤矿工作面、地下水位情况,有助于掌握煤矿矿井水害的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采矿设计。

技术措施推行方面,要选择和使用合理的煤矿防治技术,如分布板控水技术、补注栓固技术等,可有效减少矿井积水渗漏,减轻煤矿矿井水害。

最后,煤矿矿井水害防治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煤矿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需要结合当地地质状况,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法律机制,才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减少煤矿矿井水害的发生。

有效的煤矿矿井水害防治,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水流监测技术、渗流量控制技术以及地下水泵站排放技术等。

水流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采矿过程中积水量的变化做出监测,提早发现水害。

渗流量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采矿大水量的进入矿井,防止淹没矿井。

而地下水泵站排放技术用于将矿井积水汇集在一起,然后再使用特定的设备抽出水体。

此外,煤矿矿井水害防治也需要开展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改进。

尤其是对现场的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以提高煤矿工作者的安全素养,更好地做到安全生产。

此外,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改进煤矿矿井的水害防治,在安全技术的应用上力争实现一级防护,消除安全隐患。

因此,在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中,必须着重突出考虑地质因素,并选择和使用合理的防治技术,采取科学的排水技术,确保煤矿工作者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矿井水害发生。

同时,煤矿矿井水害防治还要加强安全管理与咨询。

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

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

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一、引言地表防治水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和防止地表水对工程设施、土地和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及其应用。

二、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1、构建防洪工程防洪工程是地表防治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修建堤防、护岸、水库等工程,防止洪水泛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构建防洪工程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设计,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是地表防治水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修建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入蓄水池或地下水池,经过处理后用于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以减轻地表水压力。

同时,雨水还可以用于补充地下水,维持水资源的平衡。

3、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是防治地表水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恢复湿地、草地、林地等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渗透性,减少地表水的形成。

同时,生态修复还可以改善水质,维护水生态平衡。

4、地表水调控工程地表水调控工程是通过修建闸门、堰坝等工程设施,控制地表水的流向和流量,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同时,地表水调控工程还可以通过调节水位和水质,保障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三、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的应用1、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水利工程中,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堤防工程可以防止洪水对下游的威胁;雨水收集系统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生态修复可以改善水质和维护水生态平衡;地表水调控工程可以保障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城市规划中,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构建雨水收集系统、生态湿地等措施,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同时,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结论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减少和防止地表水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构建防洪工程、雨水收集与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和地表水调控工程等四种地表防治水技术措施及其应用。

综合防治水措施

综合防治水措施

综合防治水措施一、地面防治水原则根据本矿的开采规划及地形和实际情况,地面防治水害主要以防为主,防、排、疏、堵相结合。

1、治山、治坡以防为主,我矿计划在矿区内及附近山体进行植树造林,挖鳞坑,挖顺水沟,修土埂,修建挡土墙,清理山坡,植树植草。

2、治沟塌陷区小窑以防为主,防、排、疏、堵相结合。

我矿已在副井工业广场延沟一边修筑了5—10米高的防洪堤,工业场地开挖了数条排水渠,雨季前清理一次经过矿区的河道,如果发现沟内塌陷产生裂隙,可采用混凝土充填裂缝铺底的方法治理。

塌陷坑采用围堵、截流、疏导及设泵站排水治理。

3、矿井已成立井上下防治水工作领导组,在雨季到来前,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必须派专人经常检查地面防洪设施是否完好和附近沟谷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向工作组汇报,并及时处理。

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还必须及时了解矿井采空区地面塌陷情况,并组织人员对塌陷区进行治理。

备好物料、工具,做好防水的一切准备工作。

二、地面防治水措施1、每年在夏季暴雨来临之前,必须由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组织对矿井周边的排洪渠道及采空区塌陷区,河流被堵塞情况进一次全面详细检查,并制定出措施和计划,及时修补、充填和疏通,并由专人负责,以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面水涌入工业广场或渗入井下。

2、汛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内防洪堤坝,排洪沟进行一次检查,汛中设专人巡查,发现水毁工程立即修复,清理疏通,排水渠道两边严禁堆放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防止堵塞。

3、每降大雨和雨后,对矿区附近地面裂隙、塌陷坑、低洼处检查一次,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并及时填土夯实。

4、雨季前,必须在塌陷坑、聚水点建立永久泵站,检修水泵、管路、闸阀及输电线路、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作一次排水试验,确保排水设备正常运行。

5、在工业广场内低洼处设临时泵站,及时排除地面积水,防止雨水流入井口。

6、汛前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黄土、编织袋、木桩、大筐、杠子、铁铲、雨具等器具、材料,并设专用仓库,专人保管,建帐管理。

水害事故防范措施正式版

水害事故防范措施正式版

水害事故防范措施正式版水害事故是指由于暴雨、洪水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城市内涝、山洪爆发、溃坝灾害等灾害性水文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水害事故的发生,下面就水害事故的防范措施提出以下正式方案。

一、建立完善的水害监测预警系统。

1.加强气象监测,及时掌握降雨情况,通过预警发布及时通知公众,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2.加强对水文水资源变化的监测,建立完整的水文观测站网,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水质等参数。

3.加强疫情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灾害性水文事件的应对方案,并定期开展水害事故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更多的排水沟渠和雨水收集设施,增加城市排水能力。

2.加固河堤、大坝等重要水利工程,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3.修建适量的蓄滞洪区,减少山洪冲击,保护下游地区安全。

三、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1.加强灾害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对于容易受灾的地区和人群,进行重点宣传,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社区防灾工作,成立防灾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建立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防灾信息,加强沟通与协调。

四、加强部门协作。

1.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水害事故。

2.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健全的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各部门协调配合,高效应对水害事故。

3.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水害防范水平。

综上所述,水害事故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要求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也需要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水害事故带来的灾害损失。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三篇)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三篇)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1.地表水治理措施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填堵通道。

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整治河流。

首先要整铺河床。

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

其次,要改道河流。

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修筑排(截)水沟。

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

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地表疏干。

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井下疏干。

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超前探放水。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放水。

4.矿井水的隔离与堵截在探查到水源后,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需采取隔离水源和堵截水流的防水措施。

隔离水源。

隔离水源的措施可分为留设隔离煤(岩)柱防水和建立隔水帷幕带防水两类方法。

隔离煤(岩)柱防水是为防止煤(矿)层开采时各种水流进入井下,在受水威胁的地段留一定宽度或厚度的煤(矿)柱。

水害防治技术制度

水害防治技术制度

水害防治技术制度
一、水害防治技术措施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综合考虑水害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水害。

2、对于河流、湖泊、水库、沟渠等水体,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
应的抗洪、防汛技术措施,如注水、排污等,提高水害防治能力;
3、建立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在拦洪架构上采取防洪护坝、挖拦渠等技术措施;
4、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应对水害灾害;
5、加强水害防治技术的制定、实施及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措施的顺利实施;
6、加强水利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以确保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
7、开展水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水害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对防治制
度的贯彻执行。

1、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有关水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的实施;
2、制定有关水害防治技术措施标准,完善技术措施的制定及实施管理,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3、加强水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水害防治技术水平;
4、全面加强水利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
5、建立水害防治应急预案。

防治水专项方案及措施(四篇)

防治水专项方案及措施(四篇)

防治水专项方案及措施汛期将至,为切实加强我矿雨季期间矿井安全工作,确保矿井生产正常不发生重大水灾,防患于未然。

特制定____煤矿雨季期间防治水实施方案。

一、机构及职责(一)雨季期间,公司成立雨季“防治水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____任,副组长为公司____,成员为各部室负责人及区队主管。

防治水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定期召集会议,研究雨季期间的防治水工作安排,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检查雨季期间的防治水工作进展情况。

(二)防治水办公室设在____,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____在雨季期间要定期对井田范围内地表沟道、裂缝、地表塌陷区、小煤窑等进行调查,发现水害隐患及时处理。

(三)雨季期间设立雨季“三防”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信息调度指挥中心,由矿调度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防治水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职责:组长____:雨季期间全面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

副组长____:是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总负责,负责雨季期间防治水工作及防治水方案、措施的落实监督等工作。

其他副组长。

雨季期间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监督落实防治水工程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____:在雨季期间建立煤矿防治水预警体系,指导全矿井第1页共1页做好水害事故的应急防治工作,协调水害发生时的救灾工作,分析、判断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负责制定应急防治水措施,并汇集、上报防治水工作和水害应急处置、救灾情况。

安全生产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度。

按照雨季“三防”文件要求执行防治水相关工作。

生产技术部。

制定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及防治水方案实施等,并处理其它与水害有关的工作。

安全环境监察部。

负责防治水方案及相关措施的实施监督情况。

机电技术部。

负责雨季期间矿井排水设施的选型安设及供电情况。

通风技术部。

负责制定矿井通风措施,防止通风系统紊乱,有害气体积聚。

二、地面水害分析1、地表概况在雨季期间大气降水会直接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尽管____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很小(年平均降水量____mm,年平均蒸发量____mm),但是由于____延伸____km,基本呈“____”形,上游沟道总长度大、支沟多达____余条,汇水面积广、沟道陡峭,遇有暴雨时,极易形成山洪。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工作中由于水的渗入、渗漏、积聚或者水管理不善所引发的灾害。

煤矿水害对矿井安全和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为几个方面来介绍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一、煤矿水害的影响及原因煤矿水害对矿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井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

2. 矿井巷道和采场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和冒顶事故。

3. 矿井通风和矿井瓦斯抽采效果下降,增加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

造成煤矿水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煤矿工作面的采煤活动会破坏地下水层的正常流动,导致水的渗入和积聚。

2. 矿井的封闭不严,或者矿井设备的损坏,会导致水的渗漏和积聚。

3. 矿井周边地表的大面积开采,会导致地表水的渗入和积聚。

二、煤矿水害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煤矿水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 矿区地下水管理(1)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明确职责和权限。

(2)进行矿区地下水的监测和评估,对地下水位、水质等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

(3)加强对矿井采掘影响范围内水源和地下水位的保护,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倒灌水和涌水事件。

(4)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应采取合理的工程手段,如地下抽水、围堰降水、压力平衡等,以降低地下水位。

2. 工作面采煤水害防治(1)采取合理的采煤工艺和控制措施,减少采煤过程中对地下水层的破坏。

(2)加强对工作面涌水的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和封堵。

(3)规范工作面的防水施工,如加强煤层及顶板的支护和防渗处理。

3. 矿井封闭管理(1)加强矿井密闭的管理,定期检查和修复矿井设备和管道,确保矿井的封闭性。

(2)保持矿井通风良好,及时清理和修复通风管道,防止积水和堵塞。

(3)对于封闭时间较长的矿井,要进行定期的巡视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水的问题。

4.矿井瓦斯治理(1)加强矿井瓦斯的抽采和处理,确保矿井瓦斯达标排放。

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指在发生水害时,为减轻灾害损失和保障人员安全,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

以下是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的详细信息。

1. 制定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在水害发生前,地方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和各种应急措施,并进行预案演练,以保证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水害事件。

2. 加强水利设施维护水利系统是水害防治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应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抗灾能力和防御能力。

3. 组建水害防治队伍针对水害防治,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组建专业的水害防治队伍,包括搜救队、抢险队、测绘队、物资保障队等,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支持。

4. 稳妥处理紧急事件在水害防治过程中,紧急事件处理应是重点。

应提前做好各种紧急事件的预案,及时发现并稳妥处理各种事故、狂流冲击、溃堤决口等情况。

5. 加强河道采育河道采育是保障防洪和抗旱的重要措施。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河道采育工作,防止因过度河流开发而导致的水害。

6. 安全撤离在水害发生后,应按照预案组织人员撤离。

撤离时应严格按照组织指令,有序列队,避免出现踩踏等意外事件。

7. 强化救援措施加强救援力量是水害防治的关键。

地方政府应该聘请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装备,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并为救援人员提供协调支持。

总之,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是亟需重视的问题。

在加强河道采育、强化救援措施、组建水害防治队伍、制定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等方面积极推进,有助于有效减少水害的损失,保障人员的安全。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防治措施煤矿水害防治措施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探放水原则,从源头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出现。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组织机构,将环境问题水害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领导职责。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本处室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可能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公共卫生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矿井的井田围内及周边区域水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在水害情况未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6、发现矿井有透水果真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陇海铁路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查找透水原因在于,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7、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8、矿井防水煤﹙岩﹚柱留设:﹙1﹚采空区保安煤柱30米;﹙2﹚矿井地堑保安煤柱40米;﹙3﹚平巷及釆区上﹙下﹚山煤柱20米;﹙4﹚井田边界煤柱30米。

矿井在采区设计及采掘过程中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9、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本人制探放水设计,确保探水警戒线,水灾采掘迪耶县距离有水患威胁区域60米定为探水警戒线,进入探水警戒线作业,必须全程探水,并采取防止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放水设计由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经矿总工程师汇整组织审定同意,按设计展开探放水。

10、探放水原则: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井下探放水规》要求,我矿在采掘过程中所,遇到下列异常情况之时,必须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进行探水作业。

﹙1﹚接近水掩或生前有黯淡积水的井巷、老空或本人相邻煤矿;﹙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蓄水池、水井等断层破碎带;﹙5﹚接近有地质钻孔;﹙6﹚短松散水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7﹚釆掘破坏含氧影响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本人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绝不不清楚可能爆发突水;﹙8﹚接近有其突水的西北地区。

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近年来,水害事件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从而提高水害的防治能力。

1. 加强水库和堤防建设水库和堤防是防治水害的重要基础设施。

加强水库和堤防的建设和维护,可以有效地抵御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的侵袭。

同时,可以对水库和堤防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防治能力。

此外,在设计和维护水库和堤防时,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其安全稳定。

2. 制定防洪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预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水害的发生。

防洪预案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气象因素、人口分布等多重因素,制定面面俱到的预案,为应对不同级别的水害提供有效的对策。

3. 加强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水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水位、流量和雨量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的趋势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同时,在水文监测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推广智能水利管理系统智能水利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水利监管系统。

在水害防治方面,它可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监测预警、应急调度等多项功能。

通过智能水利管理系统,可以对水库、水文站、堤防等水利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调度和响应,提高水害预防和应急能力。

5. 加强水利工程维护水利工程的维护非常重要。

及时发现、排查和处理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害的发生。

在维护水利工程时,需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施,提高水利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开展水害防治宣传教育开展水害防治宣传教育,可以提高群众对水害防治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群众了解预警信号,正确应对水害灾害。

宣传教育需要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和方法,根据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宣传教育。

结语水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已成为了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矿水害一直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源头之一。

要想增强我国煤矿的安全稳定生产,防治煤矿水害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煤矿水害的危害1、污染环境。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较高,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将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2、破坏矿山设施。

随着煤矿水害日益加剧,水泥等建筑材料将会因为水的腐蚀而加速老化,设施受到损毁,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3、危及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煤矿水害的严重性不容小觑,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严重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1、科学选址。

要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必须在选址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选择地下水含量较少的地域,减少因为开采造成的水资源流失。

2、优化设计。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要对煤层进行合理开采,避免扰动地下水的走向,尽量避免因为开采所造成的水资源流失。

3、增加水利工程设施。

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周边水资源的使用,还会对煤矿的生产造成影响。

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增加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对于有效地防治煤矿水害,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非常重要。

4、加强监测与管控。

煤矿水害的防治过程中,随时都需要监测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变化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加以处理,要做到及时处理煤矿水害问题,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5、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要实现煤矿水害的有效治理,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制订出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降低煤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结语以上所述是煤矿水害的防治措施,要想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防治煤矿水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全面、科学地加强煤矿水害的治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1. 引言矿井水害是指由于地下水通过采矿工作面、井筒、巷道等途径涌入或渗入矿井内部,并对矿井工作环境和矿山生产造成威胁的现象。

矿井水害不仅会影响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运行,还会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包括井下排水系统、巷道加固与防水、井筒防水和堰塞体处置等。

2. 井下排水系统井下排水系统是指通过排水井、水泵和管道等设施将井下的地下水抽排到地面外部,降低井下水位,减少井下水害的发生。

井下排水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排水井与水泵站:矿井中设立排水井,由井筒连接到地面,通过水泵站将井下的地下水抽出。

排水井的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保证全面有效地排水。

•设置排水管道:从排水井中引出的地下水需要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矿山区域。

排水管道需要合理布局,通常要避免过长的管道,以确保排水效率。

•监测与维护:排水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水效果。

同时,对于排水井和管道的破损和堵塞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清理。

3. 巷道加固与防水巷道是矿井中人员和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对巷道进行加固和防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进入巷道和矿井的可能性。

巷道加固与防水的具体措施包括:•巷道支护:通过使用钢架、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材料,对巷道进行支护,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和抗水能力。

巷道支护可以减少地下水渗漏和水害的发生。

•防水涂料与砌筑:在巷道的墙壁和地面上涂覆防水涂料,使用防水砌块进行墙壁砌筑,以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入巷道。

这些防水措施可以有效地阻隔地下水的进入。

•排水沟和泵站:在巷道的底部设置排水沟,通过排水泵站将进入巷道的地下水抽排到井下排水系统。

这样可以及时将巷道中的地下水排走,减少地下水渗漏导致的水害。

4. 井筒防水井筒是矿井中与地面直接相连的通道,也是地下水涌入矿井的主要途径之一。

井筒防水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地下水通过井筒进入矿井。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并采用超前探查、预测预报、优化 设计、综合防治旳措施。
实现不突水、不淹面淹井、不伤人 旳三大目旳。
下列就矿井水害防治旳有关问题, 讲几点意见:
■ 水害事故旳规律
■ 水害事故旳原因
■ 矿井水害事故防治技术
■ 水害防治措施
■ 水害事故处理要点
一、水害事故旳特点和规律
1、按水源分
水害事故,按水源分为地表水害和 地下水害事故两大类。
这次事故不是不可防止旳,其教训沉痛,今后探放水施工 时,应仔细落实前述有关安全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④防范措施 为上述1—7条,此略。
所以,对“老窑水和采空积水”旳防治是矿井水害防治旳关键。
3、按突水地点分
据统计,掘进工作面突水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较大水害事故旳 55%和66%,亦双居第一。所以,掘进工作面是矿井水害事故旳“多发地 点”,要严加防范。
突水地点示意图
70
人66%
60
起55%
50
40
4%
★ 严防出水通道被堵或“堆积壩”发生二次 溃水,造成急救人员扩大伤亡。
七、案例分析
某矿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见下图) ① 事故概况
■ 时间——1989年。 ■ 地点——10210风巷。 ■ 性质——透水。 ■ 伤亡——死亡9人。
②事故经过
据地质资料提供,该风巷上边是上阶段采空区, “可能有积水,希望施工注意安全”。掘进施工单 位,对此隐患注重不够,没有编制专题正规探放水 设计。当切眼掘到“探水线”后,只是停头用电煤 钻“象征性”旳打3个探水眼,没有出水,就误以为 无水,又恢复施工。
起数 人数
其他地点
4、按矿井性质分
地方煤矿旳水害事故,远高于国有要点矿井。 据统计,全国煤矿1988~1990三年间,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旳较 大水害事故121起,死亡850人,其中:地方煤矿116起,死亡818人,是国有 要点矿井旳26倍。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煤矿发生较大水害事故28起,死亡214人, 其中绝大部分是地方煤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县断江胜金山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编制:编制日期:前言近年来,重特大水害事故仅次于瓦斯事故,列为五大自然灾害之首;特别是乡镇企业或个体企业,对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重视不够,防治体系不牢固,主体责任不落实,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努力构建防治水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提升矿井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技术水平,特编制《矿井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水害的危害矿井水害的危害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恶化生产环境。

矿井水可造成巷道积水,顶板淋水和老窑积水使工作面及附近巷道空气潮湿,工作环境恶化,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2、增加排水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矿井生产建设中,矿井水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排水设施、设备和排水费用,不仅造成原煤吨煤成本增加,而且给生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3、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矿井水的存在对金属设备、铁轨和金属支架产生腐蚀作用,缩短其使用寿命。

4、损失煤炭资源。

为防止矿井水的威胁,有时需留设防水煤柱,影响煤炭资源的回收和充分利用,有的甚至无法再开采。

5、引起瓦斯积聚、爆炸或硫化氢中毒。

如果发生老空区、老煤窑突然透水,聚积在老空区内的瓦斯和硫化氢会随水而出,涌出的瓦斯若达到爆炸浓度,遇高温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而人们呼吸到了剧毒的硫化氢,重者就会造成死亡。

6、一旦失控,造成淹井及人员伤亡。

矿井涌水量一旦超过排水能力或突然涌水,轻者淹井停产,重者矿毁人亡。

二、水害发生的原因矿井水害事故的原因分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

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波及到水源所致;有时是由于充水通道将水源与巷道或采掘工作面沟通,造成矿井突水。

1、工程技术方面的原因(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

防洪设施在设计、施工方面有缺陷,达不到防洪要求标准,或防洪设施失效,以及地面塌陷、裂隙未处理,使地面洪水由井巷、塌陷、裂隙等通道进入井下水害。

(2)水文地质情况不清,井巷或采掘工作面接近充水断层、强含水层、岩溶陷落柱,含水溶洞、老空积水等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时,未采取任何措施,而造成透水事故。

(3)井巷位置不合理,设计中将井巷置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离强含水层太近,导致顶、底透水。

(4)工程质量低劣,致使井巷塌落冒顶、跑砂、透水。

封闭不良的各种钻孔有时也可导致透水。

(5)乱采滥挖破坏防水煤柱造成矿井透水。

(6)测量误差导致巷道进入采空区积水而透水。

(7)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机电事故而造成淹井。

(8)防水闸门未按要求设计修建;或质量低劣不能起到防水作用;或由于不注意日常维护和试验,当井下出现灾情时无法发挥作用而淹井。

(9)排水设施平时缺少维护,如水仓、水管、水沟不按时清理,突水时失效而导致淹井。

2、管理方面的原因(1)由于相对于其他事故来讲,水灾事故发生率不是很高,容易使人思想麻痹,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如果对水害没有充分的认识,往往会导致发生不该发生的透水事故。

(2)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致使许多水文地质情况不清,相应防范措施跟不上而发生透水事故。

(3)不能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基本原则,心存侥幸。

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低,没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职工没有掌握透水预兆、避灾自救方法等基本知识,致使发生水害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对各种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把关不严,未按《规程》规定定期检查,及早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对以水为介质的泥浆、泥石流,以及以水为载体的有害气体的危害认识不足。

三、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1、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和接受补给条件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包括它的出露面积和出露的地形条件。

前者限接受外界补给水量的范围,显然,出露面积愈大,则吸收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量就愈多,反之则少;后者指出露出的位置、地形的坡度及形态等,它关系到补给水源的类型和补给渗入条件。

2、矿井边界条件一个矿井的周边大多是不同边界组合而成,故它们的形状、范围、水量的出入直接控制了矿井的涌水量。

若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四周均为强透水边界(富水断层、地表水、强含水层),在开采条件下,区域地下水或地表水可通过边界大量流入矿井,供水边界分布范围越大,涌入的水量愈多、愈稳定。

如果周边由隔水边界组成,则区域地下水与矿井失去水力联系,开采时涌水量则较小,即使初期涌水量较大,也会很快变小,甚至干涸。

除矿井周边外,煤层顶底板的隔水或透水条件同样对矿井地下水的补给水量起控制作用。

(1)煤层及其直接顶底板的隔水或透水条件,是影响矿床充水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理想的条件是煤层直接顶底板均是可靠的隔水层组成的剖面边界,即无外部水源补给,矿井涌水量小。

(2)顶底板的隔水能力。

当煤层上覆和下伏有强含水层或地表水体时,则顶底板的隔水能力是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它取决于隔水层的岩性、厚度、稳定性、完整性和抗张拉强度。

3、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的类型(褶皱或断裂)和规模,对矿井充水强度亦起着控制作用。

褶皱构造往往构成承压水盆地或地储水构造,构造类型的不同,则充水含水层的分布面积、空间位置、补给条件亦有差别,从而使矿井充水强度也不一样。

四、矿井水害发生的条件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活动,对矿井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增加生产成本,以及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

根据水源不同,可将矿井水害分为地表水水害、地窑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及岩溶水水害。

发生矿井水害,需具备以下条件:1、有水源。

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大气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地表水包括矿井附近的河流、湖泊、沼泽、池塘、水库、采后塌陷区积水等;地下水包括井下含水层水、老空水、含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等,它们都是矿井水害的水源。

2、有透水通道。

透水通道主要有井筒、巷道、塌陷坑、开采沉陷裂隙、断层裂隙、废旧钻孔等。

一旦这些过水通道与水源相通,就构成了矿井充水,轻者增加了排水费用,重者造成淹井灾害。

3、失控。

失控是指对矿井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的管理达不到预定的要求,导致淹井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等情况的发生。

五、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是因为井下采掘活动破坏岩体天然平衡,采掘工作面周围水体在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作用下,通过断层、隔水层和矿层的薄弱处进入采掘工作面。

矿井突水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有的表现很快(一两天或更短),有的表现较慢(采掘后半个月或数日),这与工作面具体位置、采场地质情况、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大小有关。

从开拓工作面开始,发展到突水时在工作面及其附近显示出某些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统称突水预兆。

识别和掌握些预兆,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撤离危险区人员,防止伤人事故。

突水前的预兆有以下几种:1、挂红。

因地下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铁锈。

2、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岩)壁也可凝结为水珠。

因此,遇到挂汗现象,首先辨别真伪,辨别方法是剥去表面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3、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凉爽感,时间越长越感阴凉。

4、出现雾气。

当巷道内温度较高时,挤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5、水叫。

井下高压积水,向煤岩裂隙强烈积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近,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6、顶板淋水加大。

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兆。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在地下水压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8、水色发浑、有臭味。

老空水一般发红,味涩;断层水一般发黄、味甜;溶洞水常有臭味。

9、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水清即离积水区尚远;若出现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以上征兆不一定都同时出现,有时可能出现其中一个,有时可能出现多个,但也在时透水征兆不明显甚至不出现,因此,要认真辨别。

根据《规程》的规定,当出现透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六、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措施1、防治水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矿井要组织专家广泛收集矿井资料,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化、拭年度防治水工程计划和矿井探放水设计,并严格落实。

2、加强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3、受水威胁的矿井和区域必须建立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

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矿井水情调查,分析水情水害特点,提出目标和保障措施,落实资金、落实工程项目,分步组织实施。

同时要及时总结规化实施效果,并不断修改和完善规化。

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同时,还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七、矿井水害的防治原则水害防治的原则是指“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

1、“预测预报”是指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处理水害的措施。

一般应根据矿井年度、季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提出作业区域水害的预测预报,确定矿井水害防治重点。

2、“有疑必探”是指在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可能构威胁的区域,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有水害疑点的作业区域。

3、“先探后掘”是指在综合探查的基础上,提出作业区域水文地质分析报告,在确保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没有水害威胁时,方可掘进和进行回采。

4、“先治后采”是指根据矿井定期水害排查和综合探测发现存在的水害问题以及水文地质异常区域,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害治理措施,直到完全消除水害威胁后,才能组织正常的掘进或采煤工作。

八、矿井井下水害防治(一)井下防治水的措施和要求《规程》在总结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对井下防治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

这些规定主要有:1、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水煤柱。

严格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2、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

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3、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4、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层中的采掘工作,应在排除积水以后进行;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必须编制设计,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

5、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水煤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