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会与个性交往及健康辅导方法

刘坤芬

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个人成才的道路上,往往起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呢?

一、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是形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关键

学生为了不辜负家长和教师的殷切期望,也越来越多地陷入了超负荷运转的怪圈。正是由于这种恶性循环,使很多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厌学的心理,没有理想,没有兴趣,形成"无动力学习"的局面,甚至出现逃学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人格畸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不应发生的悲剧。这些悲剧的发生,应当说应试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的转变,学校、家长和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减轻学生压力。既要注重学生的智力投资,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良好性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思考人生价值,从而树立远大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知识上和人格上的充分准备。如果不实现这一转变,后果不堪设想。

二、加强师生与家长的沟通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捷径

教师在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上,要以民主和谐为主。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情感、兴趣、志向等,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因为有些学生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可能截然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掌握学生情况,在学生培养上做到有的放矢。师生之间的这种沟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既可以是知识的,也可以是思想感情的。通过这种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从

而使学生相信自已、信任自已,并进而针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影响,如有些学生优柔寡断,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给学生多提供机会,锻炼其决策能力。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可以鼓励其大胆与别人相处,逐渐让其融入到班集体之中,锻炼其社会交往能力。只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师生相互理解的捷径。正是因为有了相互理解,才会清除师生隔阂,为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重点注意意志兴趣品质的培养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突破口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好胜心强,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萎靡不振,缺乏抗挫折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因此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这一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著名人物的故事及反应人生挫折的文章,如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关于描写林肯政治生涯的《永不方弃》等,让学生明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面对挫折。也可以人为地为学生设置一些挫折障碍,从而使学生真正在挫折中受到教育,进而明白人生就是在"挫折奋起再挫折再奋起"这一循环历程中度过的道理。对于意志培养,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在这一方面为我们做了有益的控索,他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长跑等活动,使班内每个学生都能在跑完一万米之后接着做一百个俯卧撑。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存在厌学现象,在和他们谈话时,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没意思",是不是真的"没意思"呢?关键是学生缺乏自信心又对学习

没有兴趣。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结合社会实际启发诱导学生,促进学生有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的转变。譬如,有一次在课间,我对学生说:"学习语文有没有用呢?"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们议论纷纷,争相发表自已的意见。然后我接着说:"有一位专家’没有用’,可是他仍然常阅读一些中外名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自然会积极思考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在总结了学生们的发言后,我进一步补充说:"语文学习在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它的作用,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内化,却可以长时间为我们以后工作、学习、生活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明白了语文这门课在实际不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其次,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并适时加以鼓励、引导,发现其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向前进一步发展和探索。第三,进行合理的刺激。当发现学生对周围事物和某一门课缺兴趣时,老师应主动为学生设置情景问题,刺激学生感官,启发学生思索。事实上求知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喜欢探求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正是靠着这一天性,人类才不断在新的知识领域中不断做出独创性发展的。无论学习什么,兴趣都是永不衰竭的发动机。

当然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包括动机、情绪、习惯等,在这里只是简要谈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以期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注意,教育学生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既有知识又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四、男女生的交往不仅是正如何引导青春期学生正确与异性交往

常的,而且是必要的。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也有利于个性发展,更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

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缺少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但是,男女生的交往在中学校园里,这仍是一个敏感话题,处理不当,不仅影响了学习,也会影响身心健康。男女生之间拘谨、畏缩,妨碍青少年男女之间的交往;而过分热情、随便,又显得轻浮,不庄重,同样是不可取的。

一、如何认识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态均已接近成年,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性早熟现象,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产生欲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应该说,绝大多数高中学生谈恋爱是出于很单纯的情感动机,属于"成长中的烦恼",这与道德品质无关。用"道德审判"的眼光给这类行为打上"品质不好"的烙印,把学生"谈恋爱"和偷窃等行为的性质等同起来,采取一些过激手段加以制止,这其实是"教育的错位"。对于高中学生之间朦胧的爱恋,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但对公开的亲昵行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管。把重点放在加强"规范教育"上,让学生知道在公开场合的"亲密接触",有碍文明环境,也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高中学生谈恋爱,一般都处于情感冲动期,采取禁、堵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还不如采取宽容的姿态,同时加强教育引导。让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倾慕异性是一种正常心理,但摘取恋爱这枚"青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交往观念和方式。因为宽容在前,老师的教育工作很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学生们都能平稳地渡过"冲动期",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对学习和学校教学秩序的影响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