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汉语基本语法 (词的分类)

语法——词的分类[语法学]词类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中的词分为以下十五类:(一)名词。
如:“牛、书、学生、松树、友谊、现在、昆明”等。
(二)动词。
如:“读、修理、认为、喜欢、是、成为、有、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
如:“大、新、好、甜、干净、认真、踏实、仔细、伟大、通红、雪白、红彤彤、白花花、黑咕隆咚、白不呲咧”等。
(四)区别词。
如:“公、母、雌、雄、急性、慢性、巨型、微型”等。
(五)数词。
如:“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
(六)量词。
如:“个、条、件、双、堆、公尺、点儿、些、次、天”等。
(七)代词。
如:“ 我、你、他、我们、这、那、这样、谁、什么”等。
(八)副词。
如:“很、就、才、也、都、只、不、已经、刚刚、简直”等。
(九)介词。
如:“把、被、往、从、以、向、自从、对于、关于、按照等。
(十)连词。
如:“和、并、而、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十一)助词。
如:“了1、着、过、的、似的、等等”等。
(十二)语气词。
如:“啊1、吗、吧、呢、了2、罢了”等。
(十三)叹词。
如:“啊2、噢、唉、哦、哼、呸、嗯、啊呀”等。
(十四)拟声词。
如:“咝、嗞、叮当、当啷啷、叮呤呤呤”等。
为语法研究的需要,一般将这15类词归并为三大类:一是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代词。
从语法上说,实词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句中能充任主要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
(关于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概念,见本章第三节,下同)二是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虚词,除了在意义上比较虚灵,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起某种语法作用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造句中不能充任主要的句法成分(关于句法成分,见下面第三节)。
三是特类词,包括叹词和拟声词。
特类词在语法学习和研究中相对说来不如实词和虚词重要。
(三)名词名词,从意义上看,都表示事物。
所谓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学生老虎桌子报纸水汽油空气氧气……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思想作风规则友谊风格品德文学艺术……也可以指时间、处所、方位,例如:今天去年上午刚才星期一……上海东京王府井西单新街口……上面下边前头后方左右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一般将专门表示时间的名词称为“时间词”,将专门表示处所的名词称为“处所词”,将专门表示方位的名词称为“方位词”。
现代汉语词类分类

现代汉语词类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十个主要类别。
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概念等具体或抽象的实体的词,例如“桌子”、“爱情”。
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例如“跑”、“睡觉”。
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性质或状态的词,例如“美丽的”、“聪明的”。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的词,例如“非常”、“快乐地”。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例如“他”、“这个”。
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例如“一”、“二十”。
量词是用来表示计量单位或数量的词,例如“个”、“公斤”。
介词是用来表示方位、时间、方式等关系的短词,例如“在”、“从”。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例如“和”、“但是”。
助词是用来表示语法功能或表达语气的词,例如“了”、“得”。
以上是对现代汉语常见词类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词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之马矢奏春创作实词一.名词暗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1、暗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2、暗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规模、思惟、质量、品德、品德、友谊、方法”.3、暗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心”等.二.动词动词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成长、变更.1、有的动词暗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进修、起飞、审查、熟习"等.2、有的动词暗示心理活动,如“想、看重、看重、尊敬、理解、信赖、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3、有的动词暗示能够、赞成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该、赞成、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经经常运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推敲、赞成进修、应该说明、可能成长”.4、还有一些动词暗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以前、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暗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以前”.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三.形容词形容词暗示事物的外形、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去世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克不及加“很”.四.数词数词是暗示事物数目标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五.量词量词是暗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1、名量词暗示事物的数目,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暗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暗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暗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差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外形、数目、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必定的人物,也就不成能有必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1、人称代词:代替身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本身、他人、大家、大伙(本身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传染感动.例如:我本身、你们本身、大家本身)”.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目)、多、多么(问程度)、怎么、若何、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若何什么样(问方法行为)”.3、指点代词:用来区他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法、行为、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目)、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此外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点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虚词七.副词副词老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立时、立刻、曾、居然、从新、不竭”等.副词通经常运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立时走、十分好、从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欢乐得很、爱好极了”.八.介词词老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路,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经由进程、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接洽关系词语可以算作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单……并且、当然……但是”.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关心传染感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1、机关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暗示感伤、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老是自力成句.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类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类第三节词类⼀、什么是词词是最⼩的、⾳义结合定型的、能够独⽴地⽤于造句或组成词组的语法单位。
作为语法单位,它都有⾃⼰的确定的读⾳和意义,⽽且读⾳和意义的结合是固定的。
前⾯已经讲过,语素和语素组也有⾃⼰的确定的读⾳和意义,但词跟语素和语素组不同,词是可以“⽤于造句或组成词组”的语⾔单位,⽽且能“独⽴运⽤”,也就是说,它可以独⽴地充当句⼦或词组的⼀个成分。
⽐如:(1)我们热爱祖国。
这⼀句是由“我们”“热爱”“祖国”3个词组成的,这3个词是独⽴运⽤于造句的最⼩的语⾔单位。
这3个词还可以独⽴运⽤于别的句⼦中,例如:⼈民热爱祖国。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
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词与语素、语素组的区别,在于能否“独⽴运⽤”。
⽐如:(4)⼈不能离群索居。
(“⼈”是⼀个词)(5)我们热爱⼈民。
(“⼈”“民”都是语素,“⼈民”是⼀个词)(6)我们要爱护⼈民币。
(“⼈”“民”“币”都是语素,“⼈民”是语素组,“⼈民币”是⼀个语素组,也是⼀个词)“⾰命性”3个语素、2个语素组、1个词词与词组的区别,在于是否“最⼩”。
所谓最⼩,是指这样⼏种情况:⼀是指“⼈、⼭、⼿”这样的单⾳节词,它们本⾝能独⽴运⽤,但不能再分。
⼆是分开后各部分都不能独⽴运⽤,如“葡萄、语⾔”。
三是分开后有⼀部分不能独⽴运⽤,如“⼈民、学习”。
四是分开后各部分虽然都能独⽴运⽤,但意义与整体运⽤时不⼀样了,如:东西、开关、⽭盾、⿊板、⽩菜、⼤⽶、⽕车”等。
(⽣产:⼈们使⽤⼯具来创造各种⽣产资料和⽣活资料。
⽣:⽣育、出⽣。
)五是像“站岗、理发、洗澡”之类的,有时合⽤,有时分⽤,分⽤时意义也不变,如“站好最后⼀班岗、理完发去书店”。
这种情况⼀般认为合⽤时是词,分⽤时是词组。
区分词和词组,可以从三个⽅⾯来看:第⼀,从意义上看,词的意义是单⼀的,是语素意义的有机融合,⽽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
如“⿊板”是指这种教学⽤具,⽤⽊头和玻璃制成可以在上⾯⽤粉笔写字的⿊⾊平板,不是任何⼀块涂成⿊⾊的板⼦都叫⿊板,所以是词;⽽“⿊布”就是⿊颜⾊的布。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得词。
例如:指人得: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得: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得: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得: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得: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得)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得)(二)动词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得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瞧、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就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得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得意思,就是时态得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就是:AA瞧——瞧瞧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就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得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就是”I、“就是”用在名词前边就是动词,这种“就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就是周树人”、“牛就是反刍动物”、“她就是个开车得”、“就是她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就是丰年,我就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得了”等里面得“就是”仍就是动词,作谓语。
II、“就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得确”、“实在”得意思,可以瞧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就是〕懂了”、“她〔就是〕勇敢”、“这样做〔就是〕好”。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类分类现代汉语的词类分类一、名词名词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等具体或抽象的概念。
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
专有名词是指特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中国、北京、李明等;普通名词则是指泛指一类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书、桌子、花等。
名词还可以按照性质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可以用来表示可以计数的事物,如一本书、两个苹果;不可数名词则表示无法具体计数的事物,如水、米饭等。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变化等的词类。
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大类。
实义动词用来表示具体的动作或行为,如走、跳、写等;系动词则用来表示主语的状态或特征,如是、变成、看起来等。
动词还可以按照时态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类。
形容词可以分为基本形容词和形容词性量词两大类。
基本形容词用来表示名词的性质或特征,如美丽的、高大的等;形容词性量词则用来表示数量和程度,如几个、很多等。
四、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类。
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等。
时间副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如昨天、明天等;地点副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如外面、里面等;方式副词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式或方法,如快速地、小心地等。
五、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词类。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人称代词用来表示说话人、被说话人或与说话人、被说话人有关的人或事物,如我、你、他等;指示代词用来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如这、那等;疑问代词用来提问特定的人或事物,如谁、什么等;不定代词用来泛指一类人或事物,如一些、几个等。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类。
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等。
时间介词用来表示时间关系,如在、从等;地点介词用来表示位置关系,如在、上等;方式介词用来表示行为方式,如以、用等。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女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上""下""左""右"" 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 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现代汉语词类

1、基数:一 二 三
2、倍数:两倍 十倍 二十倍 一百倍
3、分数:三分之一 五分之四 百分之十
4、小数:零点七
三点一四一六
5、序数:第一 第六 一月 初一 初十 老六 阿大 阿二
6、概数:成千上百 几
五、量词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①物量词: 个只本张位间把条 棵 双 对 群 堆 排 伙 队斤 两 磅 吨 公斤 寸 尺 米
六、代词
代词是词类系统中的特殊类别,可以代替 或指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 和量词等各类实词。
①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代词。
我、他、你、它、我们、咱们、自己、人家、 彼此、大伙儿、她们
②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可以用来指别方位、 时间、数量、方式、程度等。
这那每各某 这儿 这里 这边 这会儿 这样 这么样 这些 这么些 那儿 那里 那边 那会儿 那样 那么样 那些 那么些
③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表示询问、设问或反问的 代词。
谁 什么 哪 哪儿 哪里 多会儿 几 怎么 怎么样 怎样 多 多么 多少
(六)代词
⑴、人称代词
⑵、疑问代词 谁 什么 为什么 ⑶、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主要以“这、那”为基础构成,
可分为句两子组的语:气类 这:这儿、这里、这会儿、这些、这么、
这样、这么样 那:那儿、那里、那会儿、那些、那么、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介词
我们依据宪法的规定行事。 他把我的作业收走了。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政府的宗旨之一是:为人民服务。 关于拆迁补偿的细则,建议你向他了解一下。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
程中所处的情况:“着”、“了”、 “3.语过气”助。词, 如:啊、吗、呢、吧、罢了、 的、了、呀、呵(一般用在句末,不可 独立成句。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及用法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及用法登高编辑一、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河流水果衣服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表示时间: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表示处所:郊区附近到处左近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2.语法功能:A.一般名词能与数量短语组合,受数量短语修饰。
B.集体名词、抽象名词受不定量的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一片树林一些纸张C.名词不受“不”、“很”修饰。
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
例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D.表示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
E.名词一般不重叠,有些能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
例如:人人年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对举的方位名词重叠后有“到处”的意思。
例如:前前后后上上下下F.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名词也可以做谓语。
例如:今天星期日昨天晴天他独身他肺炎。
(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G.名词或名词短语连属成句,在诗词曲里常见。
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语.定语。
例如:他们下午开会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西边的墙修好了I.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
3.使用名词应注意的问题A. 要正确使用简称。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可以紧缩为“数理化”,而“人造革”决不能紧缩为“人革”。
B. 使用名词要注意时代性。
例如不要把“环卫工人”说成“清道夫”,把“司机”说成“开车的”。
C. 掌握名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防止误用。
名词和名词组合,即使是并列组合,也受逻辑事理的制约,它反映客观事物在性质、状态、范围、程度、等方面的轻重、主次、强弱、大小的差别,这些情况反映到并列短语中,直接影响着他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语序。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_1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按照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情、办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进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普通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熟悉"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意、恭敬、了解、信任、佩服、想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非常"。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情愿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当、应该、情愿、可以、可能、必需",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普通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情愿学习、应当说明、可能进展"。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1.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2.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3.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4.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5.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有变化等的词。
例如:1.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实行、开始、停止、禁止2.表示存有、变化、消失:存有、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4.表示判断:是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能够、愿、愿意、肯、敢、要、理应、应该、配、值得6.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开去、过去(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1.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2.表形状、5.颜色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3.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4.表数量的:很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能够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办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进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普通的动作,如:来、去、讲、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恭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如此的动词前面往往能够加上“非常、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可以、情愿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可以、应该、应当、情愿、能够、也许、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普通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做、能够思考、情愿学习、应该讲明、也许进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普通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推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肥、死板、奢靡、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能够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可以代替实词和短语的词。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的词。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词。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等。
九、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的词。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句子成分: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2、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宾语: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充当,一般名词不当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 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主干:蔡伦出生.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单句和复句根据句子的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句型)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复句又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
其中前者包括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后者包括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让步复句等。
1、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
例如:飞机!。
好极了!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如: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根据句子的语气或者用途、功能,可以把句子分为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
(句类)1、陈述句陈述句是起叙述、描写或说明作用,有陈述语调的句子。
陈述句的语调是降调(书面上为句号)。
陈述句可以分为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
肯定陈述句有无否定词和双重否定两种形式,双重否定用“不……不……”、“没有……不……”、“非……不……”。
否定陈述句有一重否定和三重否定两种形式。
2、祈使句祈使句是表示命令、禁止、请求、劝阻等意义、有祈使语调的句子。
祈使句的特点:常常不用主语,句子较短,大多属于动词性非主谓句,常用句末语气词“吧、了、啊”。
祈使句分为表示命令禁止的、表示请求劝阻的两种形式。
3、感叹句感叹句是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
感叹句多用降调(书面上为感叹号)。
感叹句的类型:(1)拟声句,如“哎!”(2)名词性非主谓句,如“汽车!”(3)谓词性非主谓句及主谓句,如“多美呀!”、“天气多好哇!”4、疑问句疑问句是表示提问的句子。
疑问句用升调(书面上为问号)。
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最复杂、最有特色的句类都是疑问句,这一是表现在疑问句类型多,二是疑问句结构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