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合集下载

2018 1.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2018 1.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2)具体要求: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走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误区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等同论:权利就是义务, 义务就是权利
权利与义务有严格的界限,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 权利与义务没有先后之分 务,或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材料一:2017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军委 关于原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王建平严重违纪 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王 建平开除党籍的处分。
材料二:2017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 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原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 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 的给予吴爱英开除党籍的处分。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 义务更重要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 利的实现,二者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同弃论: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 法定权利可以放弃,但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弃
割裂轮: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讲二者割裂开来 离的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 履行多少义务 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 可能完全等量
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政治学道理? 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多高,法律面前没有特殊 公民,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 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
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源自(2)表现: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 行法定义务。 第二、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 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③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最
基本、最重要)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2)政治自由
(1)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2)地位: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权政 利治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义政 务治 性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坚持公民 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 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 与义务统 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 益与国家利 益相结合的 原则
盘点2013年落马的高官
自主学习
1、我们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什么? 2、什么叫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4、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什么?公民参 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什么? 5、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和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点击误区
• • • • • • •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 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 越多。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18张PPT)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18张PPT)

1.政治权利
(2)监督权(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 结社、游行、示威)
(3)政治自由(集会、出版、言论、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政治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
(2)条件: ①年龄 ②是否被剥夺政治权利
1.2018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 三次会议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香 港、澳门、台湾也有自己的代表。上述材料充分 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具有______特征。( )
A.民主主体广泛性 B.民主权利广泛性 C.民主主体平等25个全国助残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保障残 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体现出()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A
③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真实、不受限制的 D.②④
2.对下面漫画中该男子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合理意愿 B.割裂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C.有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政治权利 D.有权维护公民个人的正当权益
B
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 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 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 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 D.坚持了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重要性: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2)政治自由
内容: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 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 由。” 意义/地位: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 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 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 现。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集会自由 结社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误区:
• • • • • • 1、等同论 2、割裂论 3、侧重论 4、均等论 5、先后论 6、放弃论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 为什么?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 根本上是一致的。 • 如何做? 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 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要把国家利益和个 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 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聚集在一定场所 组织、参加某社团 列队行进表达庆祝、纪 念或者抗议 以集会、游行、静坐的 方式表达抗议或愤怒
中新网广州8月30日,据警方介绍,8月27日0 时27分,新浪微博有网民发布信息称“狼牙山五壮 士实际上是几个土八路,当年逃到狼牙山一带后, 用手中的枪欺压当地村民,致当地村民不满。后来 村民将这5个人的行踪告诉日军,又引导这5个人向 绝路方向逃跑。”该信息引起众多网民的转发及评 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广州越秀警方通过网络巡查发现该不实信息后, 立即组织民警开展调查,于29日21时许在越秀区文 化里某居民楼将信息发布人张某(男,广州人,46岁) 抓获。经审查,张某承认自己虚构信息、散布谣言 的违法事实,目前已被警方依法予以行政拘留7日。
1.我国公民具有言论、出版自由,但是公民不能 利用言论、出版自由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 侮辱、谩骂他人,泄露国家机密及商业、科技等秘 密。这体现了(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权利不是真正的政治 自由权利 B.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是我国公民的主要政治自 由权利 C.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自己的政 治自由权利 D.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不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全面版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全面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明确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明确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2.知道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原则。

.知道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原则。

3.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4.提高自己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培养自己的“国家意识”。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二)进行新课一、一、 神圣的权利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内容?(1)、含义、含义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中国冠军跳水运动员田亮和郭晶晶为我 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赛场上获得了很多荣 誉。在雅典奥运会后,有商人看到了商机, 力邀他们两人签约娱乐公司,出唱片,拍电 影。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国家体育总局 禁止运动员在役期间签约娱乐公司。郭晶晶 服从规定按时回到了国家队参加训练;但田 亮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参加商业活动,拒绝 回国家队参加训练。国家跳水队在警告无效 后,宣布开除田亮出国家跳水队。 田亮为什么被开除出国家跳水队?
• ③意义: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和标志.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6)班干部、三)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你认为这两个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 (1)这两个观点不同。 (2)观点一揭示出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 的关系,即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 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 确保权利的实现。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3)观点二是错误的。权利即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 享受的利益,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二者是有 区别的。虽然两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的,但并不意味 着二者在生活中是完全对等的。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 准则
一、神圣的权利
不可非法剥夺
庄严的义务
不容推卸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 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 的(最基本、最重要)。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地位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有人说:“政治自由就是人们在政治上可以无拘无束,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如何看待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2)政治自由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判断: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 公民享有的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公民 人民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上 的平等。 ②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你如何看待、评价这种行为呢?
(2017.4)4.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各种利益。 ×
1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需要国家
①完善法律法规,使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②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④履行专政职能,依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④实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 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重要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切实保障人民当 家作主,能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 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好声音”,公民必须( )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正确行使权 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途径,充分表达 意愿 ④遵守法律法规,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既丰富了大众的表达渠道,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哗众取宠,消费名人,挑逗大众情绪,迷恋尖 叫效应,甚至造谣传谣、恶意诽谤。有评论指 出,自媒体不是自留地,“你可以挥拳,须止 于别人鼻尖”。 这表明(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 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①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
等。 ②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 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Ø 注意: ①这里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
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 平等。②反对一切特权。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4条
思考: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注意:① 未满18周岁的公民;②依照法律被剥
A 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 要服从国家利益 ③公民切实履行义务才能确保权利的实现 ④我国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 的发展 和成就 ,培养 学生从 文艺现 象中领 悟历史 的能力 ;

聚众闹事、聚众赌博;露天集会不得妨 碍交通秩序和治安管理
游行前,应将有关事项报告有关国家机 关,游行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维护 公共秩序。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注意: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误区: ①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 ②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享有权利比履行 义务更重要。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对等)。 ③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是可以都放弃的。 ④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受的公民权利就 越多。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 圣的,不可非法剥夺(有 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是 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 卸(不能放弃)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
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主要内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必须具备的条件
A年满18周岁中国公民 B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C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②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③地位意义:基本的民主权利 基础和标志
政 治 权 利 和 义 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准则
你知道 生活中 的这些 权利和 义务吗?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 础和准则的。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坚持公民 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 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 权利和义 务相统一 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 益和国家利 益相结合的 原则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地享有权利 (1)含义: 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2)表现: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 制裁(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言论自由)
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为什么?请说说你对自由 的看法。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 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近年来,成都、西安、长沙等 数十 座中 国城 市却 出现 这样 一群 “爱国者”、“爱国行为”和“爱 国现象”——他们或闯入带有“日 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 本元素”的店铺肆虐,或成群结队 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打着“抵制日货”旗号在街头打砸 日系车辆,或对无辜日籍华侨围攻、 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谩骂与侮辱,又或对批评、反对、 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甚至仅仅是不支持其所谓“正义行 为”的人均冠以“汉奸卖国贼”, 极尽谩骂、攻击而后快之能事。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原因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 A、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B、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 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 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 爱国的表现。
政治权利 和自由
神庄 圣严 的的 权义 利务
普法进入课堂
全国普法日:12月4日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 的体现,是公民的行为准则。
上述图 片说明 我国公 民履行 了什么 义务?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 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关系 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公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措施:
(1)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 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公民
主体 参与政治生活 原则
(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性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探究: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四)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内容 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 结
原因
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 本保证,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 权利的重要保证。
遵守宪法和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 法律 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 全、荣誉和 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利益 服兵役和参 保卫祖国的需要 加民兵组织
1,含义
人大代表
(1)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 权利; (2)被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条件 (1)国籍条件:中国公民 (2)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 (3)政治条件:依法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3,意义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 志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权利:法律概念,指法律规定的人民权利和利益, 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而存在。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
人民代表人民选, 选好代表为人民
政治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香港各界人士举行游行, 抗议日本侵占钓鱼岛

18-19版: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创新设计)

18-19版: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创新设计)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21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热点追踪篇
随堂检测篇
@《创新设计》
3.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于政治上的概 念。区别在于: (1)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是一般的主体,而权力的行使主要是国家机关。 (2)处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 转让。 (3)推定规则不同。权利的推定规则为“法无禁止即自由”。而权力只以明文规定 为限,“法无授权即禁止”。 (4)对应面不同。权利一般与义务相对应,权力一般与服从相对应。
13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热点追踪篇
随堂检测篇
@《创新设计》
[名师点拨] 准确把握公民政治义务 (1)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人人都能够自觉履行义务,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增强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 (2)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人人都能够自觉履行义务,才能够保障社会秩序、社会 安定,每个人的权利也才能够真正得以保障。
义务 ③杜绝了损害国家、民族、英雄尊严的行为 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义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热点追踪篇
随堂检测篇
@《创新设计》
解析 提案要求完善立法保护国格与民族尊严,①符合题意,其目的是为惩处损 害国格与民族尊严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使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②符合题意。一个议案不可能杜绝违法行为,③夸大了其作用。这一义务本来就 有,并没有增加,④错误。 答案 A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为什么: 在我国,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材料一:因兴建三峡工程,万州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 需要搬迁一座中等城市、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各 项实物主要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2/3左右,有相相当一部 分地区需要重建家园。但面对大局,库区人民毫无怨言, 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
坚持公民 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 等的原则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下
三种人不能享有选举的权利:
外国人,即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未满18周岁的人。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关注政治生活:
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各机关的领导 或厂长、村民居委会成员的权利属不属于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 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 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 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相关点击
全国普法日:12月4日 普法走进校园
1938年,蓄谋已久的德国将铁蹄踏向奥地利,以 闪电般的速度吞并了这个国家。一个有着完备军 事系统的国家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 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一、 神圣的权利
不可非法剥夺
庄严的义务
不容推卸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 1、含义: 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 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涵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2)表现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广场舞音箱太大成扰民舞 市民投诉无门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B.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如何坚持: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 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 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注意:(1)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2)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如果国家队需要我, 我就参加比赛。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
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如何坚持: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
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 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 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 被选举权.
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②条件 年龄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 利的公民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 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 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一线精品】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23张PPT )

【一线精品】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23张PPT )
重要保证,爱国的表现,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光荣义务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怎么办?(1)树立权利,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力) (2)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权利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和义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
务:
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参与 政治
基本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生活
的原则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到西部 贫困县的乡镇从事1~2年的教育、卫生、农 技、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目前到西部服 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达48413人,他们抱着“报 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到西部奉献青 春。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 ( )
至不知所措。我傻傻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过去一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人才渐渐地少了,突然间我的耳朵捕获了一串数字,是住宿费的缴费窗口传出来的,我不由得摸了一下包,心里便有了主意:先把住宿费交了,其他再说。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故作镇定地交了住宿费,领了被罩和盆,就忐忑不安地住进了宿舍。 宿舍共八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都是年轻人,很快都熟络了起来。我的班主任则是一个娇小的,长得很漂亮的池塘里的一只青蛙被人捉住后放置在温水缸里,舒适的环境让它欣喜不已,不用躲避风雨的侵袭,不必担心阳光的炙烤,它心安理得的沉溺于温暖的水中,梦想早已抛诸脑后,它轻盈的身躯变得臃肿不堪、灵活的双脚变得笨拙,直到有一天,它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人类的盘中餐,于是后悔万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政治生活 第1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识点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一、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条件
通过语言表达意愿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通过组织社团表达
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 列队行进表达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
请辨析下列两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 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 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 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A
B
D
3、监督权
A.含义:
B.内容:
C.要求:
D.意义:
3、监督权 公民 谁监督,监督谁
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
具体内容
控告权
批评权
建议权
监督权
对其违法失职行为,可 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申诉权
检举权
2.政治义务
D
C
A
知识点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