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1-5章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超越常识的分析能力;若主试客观上不是那么熟练,可以从主观上设立一些有目的的观察指标。

1、定义:2、优缺点:3、举例:多血质类型者的观察。

(二)、自然实验法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1、定义:2、优缺点:3、举例:成败环境对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三)、测验法1、定义:2、优缺点:3、常用测验量表介绍(四)、个案法1、定义:是通过记录被试当前的情况,过去的经历来描述(大量真实的表现)。

2、优缺点:局限:结论不能够推广,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主试的主观影响比较大;3、举例:(五)、相关研究法1、定义:2、优缺点:3、举例:成就动机与学生成绩的相关研究;家庭教育类型对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二、对人格的理解1、定义(1)、总和式定义(罗列式定义):代表人物:普林斯(M.H.Prince),认为人格就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欲求、趋向和本能以及有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优点:有助于限制确定人格的外延;缺点:很容易主次不分,混淆本质和非本质的内容;也可能过分扩大概念的外延,把本来不属于人格的东西变成人格的内容。

(2)、辅合式定义(完形式定义):特点:把人格的各个属性看成整体。

代表人:卡米查尔(L.Carmichael):指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迈克柯迪(J.Maccurdy):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优点:强调了人格的组织性;缺点:并没有真正指出人格的本质是什么。

(3)、层次性定义:把人格的各个属性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有序的排列。

代表人:詹姆斯(W.James),把人格称为真我,分四个层次。

一是物质的自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财产、家庭和朋友等;二是社会的自我,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三是精神的自我,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协调他们之间的不协调;四是纯粹的自我,就是对自己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对自我进行认识的自我。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格的概念一、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的五层含义1.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互动方式;2.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1)稳定的动机;(2)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3)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3.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如内外向性、独立性、自信心等;4.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5.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二、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是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稳定性: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复杂性:是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三、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揭示人的共同本性,即我们人类这一物种的所有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和机制;●第二个层面是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第三个层面是揭示个体的独特性;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知识领域一、人格理论●定义: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所使用的概念体系;●目的:1.这些理论试图为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和特征提供一种普遍性的描述和解释;2.预测和控制(或改变);●内容:1.人格的实质和结构;2.人格的动力;3.人格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4.人格的健康与改变问题;●评价标准1. 内部一致性;2. 包容性或广博性;3. 简约性;4. 实证效度和激发价值;二、人格研究●即人格的经验研究或实证研究,是研究者对人格及其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进行的验证的一种活动;三、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的整合●理论—理论型架构;●视角—视角型架构;●理论—研究型架构;●问题中心架构;第二章人格研究与测评第一节人格研究一、个案研究:寻求研究的深度●含义:是一种以单独的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做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研究取向:1.临床研究:当个案涉及人格异常的个体;2.叙事法(生活史研究):要求被试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史进行描述,这些描述更多地是个人的主观回忆,而不是研究者的客观观察;●优缺点:1.优点:(1)注重细节;(2)避免了人为控制,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3)通过获得的大量信息,提出种种因果假设;(4)强调个人的独特性;2.缺点:(1)作为描述性的研究,很难得出因果结论;(2)由于回忆、遗忘、当下情绪的影响,对于过去发生的事,被试提供的信息会不准确;(3)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分析,不适于量的分析;(4)取样较小,难以直接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二、相关研究:寻求研究的广度●定义:借助统计测量方法来分析不同人格变量之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以揭示各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第三变量的问题: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非因为二者真有联系,而是因为二者同时和第三个变量有关系,从而使二者显示出某种数量上的相关;其实二者可能可能有关,也可能没有任何关系;●因果推论问题:因果变量出现的先后顺序,并能排出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优缺点:1.优点:(1)不需要控制被试的行为或所处的环境,在自然情境中对其行为进行研究;(2)可以研究早期探明一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作好准备;(3)允许研究者同时测量许多变量,进行多因素研究;(4)相关研究收集那些既有条件下的信息,不必像实验研究一样设置情境;(5)相关研究多为大样本,数据来源于多个被试,结论有更好的推广性;2.缺点:(1)只能对某一人群的人格差异进行定量分析,难以从质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2)无法揭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且相关关系也容易受第三变量的影响;(3)相关研究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真实;三、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关键特征:1.实验处理:是指为了建立因果关系而对研究中的一些变量进行处理,是它(们)在实验中至少出现两种水平,以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变化;2.实验控制:随机分组、标准化程序、控制组;●优缺点:1.优点:客观性、对变量的系统控制、精确的定量分析与因果推论能力;2.缺点:(1)只能用在那些可以进行系统控制或操纵的变量上,很多时候研究者无法对具有广泛的相互作用关系的人格变量加以控制;(2)被试常处于人为控制的环境中;(3)更多的关注共同性,而不是个体的独特人格;第三章特质理论第一节Allport的个体心理学一、人格结构●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式层级形式构成;●统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高的整合水平,是使个体具有独特性的所有事实,包括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和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至关重要的所有方面。

人格心理学精品笔记

人格心理学精品笔记

本人格心理学分为六大章节,分别是: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精神分析范型(上)第三章精神分析范型(下)第四章人格特质范型第五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第六章现象学范型【部分内容展示】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

人格心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十分令人神往;诸如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非善非恶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有某种控制不了的原因所决定的;人的性格是一层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人的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以及什么是健康人格、怎样测量人格、怎样改变异常行为等等。

这些问题不断地吸引学者们不倦的探索,其研究成果也已不断地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问题:1.什么是人格?2.人格有什么特性?3.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人格的发展?4.什么是人格理论?5.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的领域、方法是什么?第一节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人格的定义活动导入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

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的看成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也有的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奥尔波特(1937)曾考察过五十个人格定义。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

以下是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定义。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成,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Eysenck,1970)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和。

(Byrne,1974)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久的模式。

(Pervin,1980)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

(Mischel,1986)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心理学 第1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考研笔记-精品

人格心理学 第1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考研笔记-精品

第1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概述一.人格相关的概念(一)人格的定义[一级]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试述人格的特性。

[17华南347名:人格]普心: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⑴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⑵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

⑶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有前后一贯性,空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格的内涵⑴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说人格是由人的内在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方式构成的,它不仅是一个个单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而且是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

即,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①外部行为方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各种言行,遵循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

即人格的〃外壳〃,表现出人格的外在品质特征;②内在心理特征:个人隐藏于内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品质特征。

⑵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基5出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简述生物遗传因素(天性)与后天环境因素(教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及两种因素的关系⑴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

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遗传素质是人格形胡口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不是人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不可能自发地演化为人格。

[3]°后天社会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离开了遗传素质的基础,它的作用就无法表现出来。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心理学笔记第二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第一节弗洛伊德消极假设人性是消极的是本能的是欲望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1.潜意识理论(早期)哈特曼《潜意识哲学》理论→实践在另一个强大的刺激来临时会打破以前的较弱的刺激(1)意识:一般情况下人能够感知到的精神生活,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

(2)前意识:一般情况下,感知不到,但经过努力的回忆和别人的提醒等仍能够感知到的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生活。

(3)潜意识:一般正常情况下,人所不能感知到的精神生活。

潜意识理论反应了弗洛伊德受到哲学的因果论的影响.潜意识决定了人的最根本的行为。

2、人格的理论结构(晚年)(1)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我,是与生俱来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的。

快乐原则(2)自我:是现实环境的反复教化之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现实化了的本我是理性的,识时务的。

力争回避痛苦有想获得满足。

(现实原则)(3)超我:(理想自我)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发展出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按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正常情况下相对处于平衡状态(道德原则,理想自我,至善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很大取决于童年时期的经历。

3、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具有独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1)具有决定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2)弗洛伊德蒋人是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

(3)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时最基本的和普遍存在的,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

4、人格动力弗洛伊德对人格或心理动力持本能论的观点,将本能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支配要求。

(1)本能:最原始是为冲动或本能是人生命最基本的要求。

①本能的原动力:力的大小或能量的多少,本能所具有的力,其大小有本能所拥有的精神能量的多少决定。

②本能的目的:需求满足和消除紧张③本能的对象:能够减少或消除身体欠缺的经验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④本能的来源:身体的状态或需要的欠缺。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基本概念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意指面具、脸谱。

含义见下。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基本问题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的性质:第一、整体性(形诸于外,蕴蓄其中。

)第二、独特性第三、稳定性(人格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第四、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3、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4、人格理论体系及代表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900年,弗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新精神分析(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行为学习论(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社会学习论(罗特和班杜拉)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马斯洛、罗杰斯)认知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凯利)5、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方法:投射测验、自陈测验、行为评定)6、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唯一从整体层面上研究人的心理、探讨人性的科学。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临床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相关研究: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实验研究: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格的词源分析二、其他学科对人格概念的理解不同学科赋予了“人格”不同的内涵。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归纳为五种:1.罗列式的定义。

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分不清主次、本质与非本质,且有可能产生过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

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3.层次性的定义。

强调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詹姆斯把自我(人格)分为四个层次:①物质的自我、②社会的自我、③精神的自我、④纯粹的自我、4.适应性的定义。

倾向于把人格看作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美国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类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如下: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即人格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某些个别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整个模式上。

3.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一成不变,人格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一、人格心理学的定义人格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格的构成、动力及其运作、起因、发展与后果的心理科学。

二、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所谓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是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部与外部关系。

1.人格心理学的外部关系是指人格心理学与其相邻的学科的关系;2.人格心理学的内部关系即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三、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两大任务:一是理论任务,二是实践任务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一、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一)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1.普罗泰戈拉(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格心理学考试笔记(心理咨询师考试)

人格心理学考试笔记(心理咨询师考试)

心理咨询师考试-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第四节特质理论流派第五节生物学流派第六节人本主义流派第七节人格认知流派第八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有结构、动力、特征的系统。

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典型性、差异性和统合性。

人格的特性:独特性: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典型性&差异性稳定性: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 统合性: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多元&匹配&统合功能性:生活轨迹、生活方式、命运——外显&环境&自我约束人格理论的流派我是谁!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眼中的人格:人格特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一、人格结构二、人格动力三、人格发展四、人格成因五、人格适应一、人格结构意识的三层次理论:潜意识——深藏内心的、无法直接触及的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前,能够进入意识层面的 意识——心理最表层,能够清楚觉知到的三我结构:本我——享受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二、人格动力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心理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

✓等量原则、平衡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变得更好)✓死本能:将死亡的欲望转向其他客体而非自身的攻击性驱力。

(杀戮暴力消亡等)对立统一,互相整合,互相替代。

三、人格发展四、人格成因●童年经历●父母教养方式●出生顺序老大:过度关注,容易有各种问题老二:对优越感的强烈追求老三:过分保护,表现杰出五、人格适应防御机制——自我保护自身的方式:压抑——职场中受委屈,依然笑脸相迎否认——你怎么了?没事!反向形成——越喜欢,越欺负投射——爱屋及乌合理化——多谢前任不娶之恩,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退行——我不要,就不要嘛!(动不动咬手指头)转移——踢猫效应(a受了委屈,骂b,b不开心看到猫过来踢它)升华——情绪低落,创意无限(经历挫折写了很多诗歌文学等)补偿-扬长避短解释:✧压抑:是指将意识中的令人不安的事物从意识层面移除,这是最基本和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防御机制,用于保护自己免于危险。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必背知识点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必背知识点

现代人格心理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3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绪论总和式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例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个方面,如气质、德行、智慧、技能等;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与生俱来的属性以及由经验获得的属性和倾向。

这种定义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对后来的人格特质理论有一定启发作用。

但是,这种定义是肤浅的和常识性的,因为人格并不是许多特质简单的总和,而是各种特质有机的整合;它主次不分,只是罗列各种特质,有可能扩大人格概念的外延。

整合式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例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这种定义比总和式定义前进了一大步。

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特征)看作是有组织的,并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是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是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纯我),即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适应性定义,这种定义的提出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例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眼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格的适应功能,这是有意义的。

但是,它把人格局限于适应(甚至局限于社会适应)是不全面的。

人不仅能适应环境,并且能改造环境。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格的概述拉丁文persona personality一.人格概念(一)人格的多种定义1.人格的实在性定义⑴罗列式定义:人格是所有特质的总和⑵整合式定义: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⑶层次性定义:人格是有组织、有层次的2.人格的非实在性定义人格的非实在性定义实际上是对人格定义的现状的反映,当前,人格心理学家还不能提出为大家所接受的实在性定义。

⑴McClelland心理学家对个人行为所提出的最恰当的看法⑵Hall &Lindzey 人格并非存在于个体内部或个体外部的东西,而是人格心理学家所特有的看法⑶Sarason 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范围,包括许多术语、概念和方法㈡当代百科全书中的人格定义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人格,也称个性,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人格(个性),个人的心理面貌和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3.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4. 《心理学百科全书》在定义方面,仍然很少有一致的看法。

……人格是与一个人的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

……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三)本书的人格定义(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展开全文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1、人格的定义(教材)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格心理学是以认识和研究人的人格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格构成与表现、人格产生与发展、人格培养与提升、人格适应与矫正等方面规律和机制的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学习人格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①树立正确观点②明确学习目的③注意方法5、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上来看,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科学背景和哲学背景。

社会背景为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需要,科学背景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哲学背景则奠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基础。

6、人格心理学诞生的主要标志:一种观点认为: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应首推弗洛依德,其主要标志应是1900年《释梦》的出版。

7、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根本特点:①以人性为核心②把人性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依据③以实证的方法为基本方法8、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趋势:①经典理论的修正②小型理论的出现③研究方法的融汇和改进④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趋向⑤相互作用论的思想倾向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1.什么是人格理论(教材)2.人格理论的制约因素:①人性观②研究策略③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3.人格理论流派(教材)4.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教材)5.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教材)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研究(personality research)——对人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

人格研究的重要性:赋予理论生命、延伸或修改理论;决定一个理论的效用和周期二、人格研究的研究过程(一)观察和描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二)理论和假设:对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通过推论做出假设,假设是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多个变量之间的预测(三)检验假设:理论本身无法验证,通过检验假设来支持或反对该理论三、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取向)许多人格理论常受到批评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遗传生物因素: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

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

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

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1、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涉及哪些方面?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主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改变2、人格心理学研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①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②理论与假设:研究者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③检验:研究者运用操作性德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对理论3、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三种主要研究途径㈠临床研究亦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的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优点:①个案研究注重细节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动的指点②个案研究一般在被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人为控制,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③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而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④个案研究以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为其特色缺点:①以特殊个体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②缺乏客观性,结果很难让他人进行重复和验证③个案研究的数据常常来自被试的回忆报告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㈡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测量并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研究方法起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优点:①省时省力,短时间之内可获得大量数据结论有更好的推广性②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线索③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和实际情况减少人为性④可以研究一些伦理上或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缺点:①被试报告的真实性受怀疑②不能做出有效的因果推理㈢实验研究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一些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其中一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实验研究传统源于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优点:实验研究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能够操纵变量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缺点:①实验情景本身限制使得研究结果外部效度不高③实验研究一次只能操纵一些或几个变量难以全面把握纷繁复杂的人格现象第三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如何分析无意识及其作用?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使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人格的行 为遗传学
第八章 人格判断与评估
第二节 人格评估: 自陈问卷
第一节 人格判断 概述
第三节 人格评估: 投射测验
第九章 人格障碍与治疗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 述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 类型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 心理治疗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 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人格心理学 第二 版》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学
人格理论
方法
认知
原因
领域
取向
人格
理论
研究 心理
动机
行为
特质
社会
应用
主题
个体
特征
01 再版前言
目录
02 初版前言
03
第一章 人格的科学研 究
04 第二章 人格与潜意识
05 第三章 人格与特质
06 第四章 人格与学习
第二节 威特金:认 知方式
第三节 凯利:个人 建构
第四节 米歇尔:认 知—情感单元
第六章 人格的人本取向
第一节 心理学的第 三势力
第二节 马斯洛:需 要层次
第三节 罗杰斯:自 我理论
第四节 罗洛·梅: 存在分析论
第七章 人格的生物学取向
第二节 进化人格 心理学
第一节 艾森克: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 人格特质
2
第二节 奥尔波 特的特质论
3
第三节 卡特尔 的因素分析论
4
第四节 大五人 格理论
5 第五节 特质理
论的应用与争 论
第四章 人格与学习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 观点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根底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局部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标准,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开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开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开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开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开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根底研究〕。

《人格心理学》课程笔记

《人格心理学》课程笔记

《人格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1.1 人格的概念与界定1.1.1 人格概念的缘起人格概念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最初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引申为个体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在心理学领域,人格是个体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1.1.2 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的界定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存在分歧,但普遍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独特模式。

这些模式在不同情境下相对稳定,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1.1.3 人格的特性与相关概念人格具有以下特性:- 独特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特征。

- 稳定性:人格特征在时间和情境上相对稳定。

- 整合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特征相互关联。

- 动力性:人格特征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相关概念包括:个性、性格、气质等。

1.2 人格心理学简史1.2.1 人格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人格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标志。

20世纪中叶,奥尔波特、卡特尔等特质理论家推动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随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学派也对人格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2.2 人格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当前,人格心理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

研究者关注人格特质、人格障碍、人格发展等多个领域,并试图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1.3 人格理论流派1.3.1 人格的6个理论流派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强调无意识、童年经历和性本能对人格的影响。

- 特质流派:关注人格特质的分类、测量和理论探讨。

- 行为主义流派:强调环境因素和外部刺激对人格的影响。

- 社会学习流派:关注观察学习、模仿和强化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 人本主义流派:强调自我实现、个体潜能和人际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 认知流派:关注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和信念系统对人格的影响。

1.4 人格心理学研究取向1.4.1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等。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解读

人格心理学知识大纲解读

第一章:概述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简单地说,人格是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或反应模式。

特征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

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独特性——不同的遗传和不同生活、教育环境所塑造的独特心理特点。

稳定性——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社会化逐渐形成和改变的。

诞生标志:1937,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有关人格的三大核心争论:遗传的/无意识的/决定的Vs环境的//意识的/自由选择的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方法蕴含着假说提出、演绎预测和观察检验之间的持续交替,是一个无止境的螺旋①假说,全部处于解释层面!②在假说基础上的演绎推理③观察④确认或否定假说简单地说,假说就是构造出一种因果关系,演绎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无法或无意于干预该进程,就用演绎规则来预测如果该因果关系成立将来会发生什么;二是有能力干预该进程的实验思路,就是想方设法地去除或变换因果关系中的原因,然后用演绎规则来预测对应结果会不会出现,或者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出现。

人格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①临床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地定性描述。

②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同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心理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此来确定各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

③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某几个变量,以观察另一个或另几个变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1.个体的人格是由其基因决定的2.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3. 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但人格在短期内是稳固的人格对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篇: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人格的定义人格是先天与后天交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家庭与早期经验,学校与社会文化,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意识,个体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

前意识,没有浮现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

本我是人格的基础。

本我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外部环境,道德规范内化。

超我代表着人的心理结构中道德和伦理的一面。

充分发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抑制本我的各种活动。

二是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三是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美的人格。

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被称为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

与生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成为力比多。

死本能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死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毁灭性行为。

人格发展即性本能的发展。

发展阶段:1.口唇期,出生到一岁。

2.肛门期,一到三岁。

3.性器期,三到五岁。

恋父恋母情节。

4.潜伏期,六岁到青春期前。

5.两性期,青春期开始。

对异性产生兴趣。

停滞现象,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

退化现象,指个人使用比自己年龄更幼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现实焦虑是人对一个真实的外部威胁的反应,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人格心理学(第7版)笔记全面版 Jerry M.Burger著 陈会昌等译

人格心理学(第7版)笔记全面版 Jerry M.Burger著 陈会昌等译

PERSONALITY(7th Edition)人格心理学(第7版)【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Ⅰ、什么是人格第一章什么是人格一、人与环境二、人格的定义: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1. 稳定的行为方式。

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

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行为方式。

只要人格存在,而且行为不仅是对我们所处情境的反应的话,我们就预期,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有某种稳定性。

2. 内部过程。

他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另外,外部环境对人格也有影响。

三、人格的六个流派:对于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的产生根源,每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方面。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无意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特质流派:认为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认为我们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核心成分特质,是一种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倾向。

生物学流派:利用遗传因素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认知流派: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行为的差异。

两个例子:攻击和抑郁。

例1. 攻击:为什么有些人总比别人更富攻击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

但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会伤害自己,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无意识的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另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解释,当人要达到自己行为的目标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特质流派:认为看重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和稳定性。

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出生就具有攻击性的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不承认人天生就具有攻击性,当某些因素阻碍了自然生长的过程时,就会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什么是人格人格包含两层意思:(1)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行为,是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作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象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这是表现在外的自我或公开的自我,为人格的“外壳”;(2)指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这种自我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展现出来,即面具后的自我,有时也称内在的自我或内隐的自我,即人格的“内在品质”。

这种包括外部的自我和内部的自我,就是真实的人——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G.W.Allport的定义人格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

3.人格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一个部分变化会引起其它部分变化。

整体性是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

2、稳定性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不排斥可塑性和可变性3、独特性人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

在不同的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格发展的结果就千差万别。

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在遗传、环境甚至教育上可能相同,但由于个体发展的主观因素不同而造成人格的差异。

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4、社会性社会化把人从生物个体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成员所特有的。

脱离了社会,人格无法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人格5.功能性人格的功能就是适应环境,人格预示个体适应环境的好坏。

4.气质人格和性格人格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气质。

其二是性格。

气质是意愿或倾向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性格则是习惯的一种反映。

性格是后天培养的,气质则是先天就存在的。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

性格性格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其言行中。

5.人格的决定因素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后天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6.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1、反应的交互作用: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例:不同人听不同歌曲会有不同反应2、唤起的交互作用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异反应。

例:雷锋精神3、超前的交互作用指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

例:孟母三迁7.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人格结构2、人格动力3、人格发展4、人格适应5、人格评鉴8.如何进行人格测量和鉴定投射性的测量与自我报告式问卷的测量9、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至60年代,是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古典精神分析除外)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种人格理论体系相互对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逐渐消失,出现了综合化趋势。

10.人格心理学的三种取向一、临床研究1、定义:临床研究指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

2、代表人物:沙可,弗洛伊德,罗杰斯,凯利3、长处:避免实验的人为性;研究可以全面深入。

局限:导致非系统观察;对资料的主观解释;变量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二、相关研究1、定义;相关研究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测量集之间的相关性。

2、代表人物:高尔顿,斯皮尔曼,卡特尔,艾森克3、长处:可研究众多变量;可研究许多变量间的关系。

局限:建立的关系是联系性的而不是因果性的;自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三、实验研究、定义;实验研究是指对变量作系统的操纵以建立起因果关系。

2、代表人物: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3、长处:可操纵变量;客观记录资料;建立因果关系。

局限:有很多现象不能在实验室研究;人为情境限制了结论的推广性。

11.现代人格心理学建立的来源(一)直接来源:心理测量运动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二)现代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G.W.)出版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8年哈佛大学心理诊所所长默瑞(Murray,H.A.)的《人格探究》也有贡献.第二章1古典精神分析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体系理论2自我防御机制定义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以及本我和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使个体感到焦虑和痛苦。

自我在成长中逐渐发展了一种功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来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得超我的监督可以接受,同时也可以使本我的欲望以各种形式得到满足,从而缓和或消除焦虑和痛苦。

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 )。

防御行为的特征或多或少都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经由潜意识的历程来运作的3.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depression把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意识不到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

这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例如:被压抑的记忆2、投射projection外投射:把自己的不良动机或恶意投射到别人身上,断言别人有此动机,以免除自我责备的痛苦。

内投射:将别人的欲望、观念不自觉地吸收成为自己的并表现出来。

3、否认denial拒绝承认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的事件,似乎其根本未发生过。

常用语言:“这不可能,”“绝对不会”等。

与压抑不同,否认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

4、退行regression当个体遇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幼稚的方式应付当前情景。

5、固着fixation个体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

6、升华sublimation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

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最为积极的形式。

7、置换(转移)displacement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例如替罪羊、迁怒,通过迁怒可以减轻情感上的痛苦。

8、抵消(解脱)undoing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1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当个体犯错误时,会尽量收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来强调,以致犯错的事实不再困扰自己,这就是“合理化”。

(1)酸葡萄sour grapes当人得不到自己希望的东西时,内心会相当失望和沮丧,有人会刻意贬低自己过去追求的东西。

这就是“酸葡萄”。

(2)甜柠檬sweet lemon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但个体努力强调事情的美好的一面。

13、幻想fantasy当个体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会将自己暂时脱离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享受内心的平静和获得满足。

“白日梦”是最常见的一种幻想形式。

14、理想化idealization在理想化过程中,个体往往对某些人或事物作了过高的评估,以致脱离了现实。

15、分裂dissociation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中,个体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表现。

4.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理论人格评鉴技术的特点:–尽量排除外界情境的影响,使无意识动机的运作在不受情境刺激的干扰下自然地显露出来。

–利用象征,通过解释其意义来揭示无意识的内容。

–致力于探究患者行为的整体性。

方法1、自由联想2、梦的解释3、移情transference第三章1 新精神分析学派观点与旧精神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是分裂和萌芽的理论流派。

2 旧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理论区别与联系联系:虽然在当时看来与弗洛伊德的差别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说他们提出了全新的人格理论,不如说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更精确化的解释。

1】保留了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2、】大多数人同意弗洛伊德关于童年早期经历影响人格发展的观点;3、】大多数人欣然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一些概念,如焦虑、防御机制、梦的解释等。

、区别:(主要针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和问题)1、】新精神分析理论承认童年期经历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反对成年人的人格几乎是在儿童五六岁就已完全形成的观点;2、】许多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向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对人格影响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力量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起很大作用3、】许多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不喜欢弗洛伊德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对人格和人类本身持更积极的看法。

4、】弗洛伊德坚持本我的作用,大多数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则强调自我的作用。

3.阿德勒自卑和优越1、自卑感与心理补偿、追求优越自卑感(inferiority)早期理论(生理):器官缺陷与补偿中期理论(心理):自卑情结后期理论(发展):追求优越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追求优越是对为补偿自卑感做出的努力。

两种结果:健康——力争上游,追求完美病态——过度补偿(over compensation)自卑感是人类永恒的心理动力,追求优越是人生的主导动机。

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

2、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生活风格是个人追求优越的方式五岁左右,生活风格已基本定型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取决于个体的生活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体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风格\3、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 )与生俱来,是人类具有和谐生活、相互友好的要求人生必须解决三个问题:职业选择、参与社区生活和爱情婚姻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自卑情结:过分自卑,灰心丧气,产生心理疾病优越情结: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理论评价•贡献:•注重社会因素的重要性,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将精神分析发展的重点转而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上,对新精分后来者影响深远。

•创设了人本主义的人性基础: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

•“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的最早设立者之一。

•不足:•将追求优越视为个体发展的唯一动机,过于简单绝对。

•补偿作用乃为反抗自卑感而来,解释太过消极。

4/荣格的心理类型说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称为心灵,由以下三个层面构成:1、意识心灵中唯一能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处于最外层,以自我(ego)为中心,主要功能是适应环境。

2、个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表层,包括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个体无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以情结(complex)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3、集体无意识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它由原始的形象(primordial images)所组成,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

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