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模式的发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勒模式的发展历史
泰勒原理一个最大的贡献,是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它指出了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与结果评价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都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在他看来,目标不仅仅是对学生应该如何行为的方式的陈述,用最精确的方式陈述目标,也是为了更清楚地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成功与否。事实上,目标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起中心作用,这在博比特那里就有详细论述。但博比特是强调“具体化的”目标,他把目标作为一种“指标”,学生这一“原料”通过学校这架“机器”加工成“产品”,然后看看产品是否达到指标。这是一种典型的“加工模式”。有人认为,泰勒在讨论学习经验时,尤其是在谈到培养反省思维能力时,很难说他也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产加工过程。而且,他对行为目标的看法也是比较全面的,他强调要根据实验或试验的结果来决定行为一般化的程度。他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自主思维的个体,这与行为主义者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反应系统是不同的。英国学者凯利认为,要求教育工作者清楚阐述目标,虽然是在本世纪初博比特和查特斯等人的著作中已提出来了,但到了50-60年代,强调清楚陈述目标在美国和英国成了一场运动,这主要应归功于泰勒、惠勒和布卢姆的研究结果。如前所述,惠勒是通过把泰勒直线式模式圆周化来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而布卢姆则是通过教育目标分类学,把目标与评价完全结合在一起。布卢姆等著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由出席1948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一些大学考试专家提出来的。他们一致认为,
“鉴于教育目标为编制课程和测验提供了基础,而且教育目标是我们许多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因而,要获得这样一种理论框架,最好是用一种对教育过程的目的进行分类的体系”。布卢姆等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分类学,应该包括学习的3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他们认识到,这种划分本身就存在着把这些领域分割开来的危险,为了便于分析,才作这种划分。他们认为,教育目标主要是为了有助于“内容和行为的选择,这些内容和行为组成了课程的结构,并为评价某一特定的教育计划是否成功提供基础”。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目标=行为=评价技术测验问题”。第二,教育目标是有层次性的。他们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序排列,后一类目标建立在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属于A式的行为形成一类,属于AB式的行为形成另一类,而属于ABC式的行为又可以形成一类。”第三,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布卢姆等认为,不论哪门学科,不论哪一年级,都可以把教育目标公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他们已作了成功的尝试,制定了十几门学科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