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1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ppt课件

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ppt课件

34
第三节
损耗处理
石油成品油损耗处理是一项责 任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石 油成品油计量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 组成部分。
油品损耗处理原则:一切损耗的处理必须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
不得弄虚作假。出库前的一切损耗都应自行承担,
不得以任何借口转嫁用户。
损耗处理流程:


同意
损溢数量
核实
报批
主管审批
财务核销
之外的油品损失。
另一方面,因受技术水平和测量条件的限制,以及计量操作中的疏忽大
意的影响,油品的计量数值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不能反映真实的数
量。所有这些因素,都被计算损耗量的公式包容在内,使得按照公式计算
出来的数量并非是真正合理的损耗量。有的因额外的丢失和差错使作业前
后的差量很大而实际损耗并不大,有时又因计量不准确使计算量有盈余而
实际却亏损了很多。这些情况,就是计量工作中常说的“虚假盈亏”。
39
虚假盈亏的检查
体积
温度
密度
40
从油品体积上检查
1、容积表不准 2、罐底是否存在影响液位高度的因素 3、检查是否发生混油 4、检查车船等运输容器的余油是否卸净
41
从温度测量上检查
1、读错或提起读数太慢 2、温度计超期失准 3、未在测温位置测温 4、读数未进行修正 5、计量口位置不对
36
零售损耗的处理
A、零售单位的零售损耗可以在月终盘点后,及时按品种一次处理。 B、如发生溢余,则应当做当月收益,不能转跨下月抵消损耗。 C、不同成品油的盈亏不能相抵。
超耗或溢余数量超过一倍以上时,必须查明原因,写出详细的 书面报告,说明情况,报上级计量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 后,按事故批准权限要求核销。溢余数量不得隐瞒不报。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石油加工课件)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石油加工课件)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① 纯物质的沸点
2. 沸程 2)在一定的外压下,液态纯物质的沸点为定值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不加说明 物质的沸点一般都是指在常压下的沸点。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2. 沸程
不是纯净物
对于混合物来讲很难用沸 点表示或者描述,我们就会用 沸程来表示。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 例如:有些存储的油品,如果蒸气压比较大,易于气化蒸发,那么所产生的压 力也会更大,所需存储设备的材质也需要更耐压一点。
• 这就要求化工行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化工设备。否则,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易引 发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会造成人员伤亡。
思政小课堂
不仅要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保 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③ 混合物的沸程测定
04
干点/终馏点:当气相 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 后就不再上升,反而 回落,是这个最高的
气相温度。
2. 沸程05终馏 Nhomakorabea度:有的时候 也可以用98%或97.5%
时的馏出温度。
06
在大多数液体燃料规 格中,只要求测定其 具有代表性的10%、 50%和90%的馏出温
度及干点。
思政小课堂
蒸气压是石油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基础物性数据。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1. 蒸气压 蒸气压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 力,也称饱和蒸气压。
• 对于油品来讲,蒸气压反映了油品蒸发和气化的能力,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 于气化。
• 在我们所讲的油品中,汽油是最容易气化的。
石油及油品的蒸发特性
① 纯物质的沸点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ppt课件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ppt课件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目录
一、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构成 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任务原理 三、实例引见及目前运用
一、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构成
影响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性目的:辛烷值和
为防止燃油系统中的燃油蒸气逸出,需求一套封锁的 燃油蒸发安装,它可以将燃油蒸气储存在活性碳容积中 的活性碳中。 该安装的组成部分: 〔1〕活性碳罐 〔2〕带排气和进气阀的空气阀 〔3〕复原阀 〔4〕温差阀
• 活性碳容器的复原:当发动机运转,且制冷剂温度大于70度时, 温差阀开启,使复原阀吸气管压力产生变化,复原阀使活性碳容 器与节气门导通,在付压作用下存储在活性碳容器中的燃油蒸气 流入发动机熄灭,活性碳容器几乎恢复原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实例引见及目前运用
谢 谢!
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任务原理
• 油箱的排气:燃油蒸发产生汽油蒸气,并由此导致超压,在某 一确定的正压下空气阀中的排气阀开启,燃油蒸气可以流向活性 碳罐容器中,并储存在那里。
• 油箱的进气:当油泵将燃油吸走后,油箱内会出现负压,这种 负压会防碍吸油的继续进展,在某一确定的负压下,空气阀中的 通气阀开启,活性炭容器把纵梁外的空气吸入,同时,燃油蒸气 由活性炭容器流向燃油箱。

17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17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一、蒸发损耗测量的用途
•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在下列情况下可能用 到:
• 油品蒸发损耗研究中用于验证理论的正确 性和由测量数据统计出蒸发损耗的公式; • 验证和评价各种降耗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 效益; • 用于衡量油库生产管理水平和制定各级油 库的损耗指标等。
二、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方法
• 1.数量法 • 2.物性法
比样法
比样法是利用油品蒸发速度与其化学组成之间 的关系,以及化学组成与蒸发损耗率之间的关 系创立的一种测定方法。 ①比样 ②试验方法 ③损耗率的计算
①比样:
油品进罐时,采集一个油品的样品,称为原始 油样,净重A(密封低温保存)。 储存一段时间后,采集一个油样,称为待测 油样,净重B(经过自然蒸发的油品)。
②实验方法
两个试样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人工蒸发(恒温, 真空泵负压下蒸发)每隔一段时间称重,当 两试样相临两次的重量差相等时,说明他们 的蒸发速度已经相等,停止人工蒸发,得到:
③损耗量计算
人工蒸发后,
原始油样残重 a 待测油样残重 b
a 原式样损失量, a A a,损失率 A b 待测样损失量, b B b,损失率 B
1.数量法
• • • • 是直接或间接测量油品损失量的方法。 ⑴量油法 ⑵测气法 ③体积-浓度法
⑴量油法
• 量油法是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或作业起始、 终了时油面的高度、密度和油温,利用油 罐的容积表换算而得出油品损耗量的方法。
⑵测气法
• 测气法的基本思想: V y Vh Vk • Vh:排气口测量的混合气体的呼出量,m3; Vk:吸入口测得的空气吸入量,m3; •
这部分原始油品同 原始试样相比较, 虽然经历了不同的 蒸发历程,但最终 蒸发速度相等,残 余组分相同,因而

16蒸发损耗1

16蒸发损耗1

(5)灌桶损耗;
第三节
地面油罐内温度变化
一、油罐气体空间温度场及变化的一般规律: 油罐内气体空间各点的温度在一天之内
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以一昼夜为
一个周期,呈周期性变化。
理论大气温度 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关系曲线
实测大气温度 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关系曲线
油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一年内温度变化曲线
3、强迫对流 当气体各部分压强分布不均匀时,高压 区的气体将向低压区运动,从而造成气体 质量的迁移。 在输油、储油容器中,强迫对流传质过 程多发生在收发油作业时及由于温度下降而 吸入空气时。例如,罐内温度降低,会造成 一定程度的负压,外面的空气就被吸入储罐, 造成气体空间中气体的强迫对流。
事实上,储油容器中,气体空间任何 时刻的浓度分布状况都是相际传质及上述 三种气相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传质强度: 强迫对流>热扩散>分子扩散。

第二节
蒸发损耗概述
一、油品蒸发的机理 液体的蒸发是一种表面汽化的现象,是气液两 相共存体系中相际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液面处油品蒸发产生油蒸气,蒸气进入油 罐上部的气体空间,并通过气相的传质过程使 罐内的气体空间形成一定浓度的油蒸气-空气的 混合物(称油气混合物),当外界条件变化时, 油气混合物排出罐外(或吸进新鲜空气)。简 单地说,油品的蒸发损耗包括液面处油品蒸发、 油蒸气在气体空间的扩散和油气呼出这三个过 程。
在储油容器的气体空间中由于油品在容器在储油容器的气体空间中由于油品在容器中静止储存的时间不是足够长以及大气温度昼夜中静止储存的时间不是足够长以及大气温度昼夜变化等影响气体空间的温度分布和油气浓度分布变化等影响气体空间的温度分布和油气浓度分布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因而始终存在着油气的质量传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因而始终存在着油气的质量传根据造成油气迁移的驱动力的不同质量传递根据造成油气迁移的驱动力的不同质量传递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分子扩散热扩散和强迫对流等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分子扩散热扩散和强迫对流等多种方式

油库工艺与设备-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管理-PPT演示文稿

油库工艺与设备-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管理-PPT演示文稿
涂刷银白色涂料对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效 果最好,铝粉漆次之。
涂银色漆料
涂铝粉漆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2)轻质油罐,淋水降温
该方法降低“小呼吸”损耗十分明显。夏天从罐顶给轻油罐淋水, 冷水沿罐壁流下,使罐顶和罐壁全被流动冷水幕膜所覆盖,热量被带走,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就会降低,罐内油品昼夜温差变化也会大为缩小,油 罐“小呼吸”损耗因而得以降低。
人工淋水降温
自动淋水降温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淋水降温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油罐淋水注意事项:
• 油罐喷淋虽然能取得较好的降耗效果但需增加一定投资, 且耗水量较大。
• 另外罐体油漆易受破坏,油罐腐蚀也会加剧,如果下水排 卸不畅油,罐基础也会受影响。
• 为避免淋水带来的不利因素和水的浪费,应当考虑采用循 环水设施,以重复利用。
由于对覆盖层的性能要求相当苛刻,如密度小、流动性能 好、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不对油品(尤其对航空燃料、 产品汽油)产生污染等,因此真正有效并能实际长期使用的油 面覆盖层一直在开发之中。
(4)建筑地下水封洞库,覆土隐蔽油库,设法保持罐内 恒温,都可避免油罐“小呼吸”损耗,同时对“大呼吸”损 耗也会有一定降低。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3.提高油罐承压能力
适当提高油罐承压能力不仅能完全消除“小呼吸”损耗,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呼吸”损耗。
4.使用具有可变气体空间的油罐或消除油罐中的气体空间。
• 淋水降温效果虽好,但不能时断时续,否则罐内气体空间 温差变化更大,不仅不能降耗,反面会增大“小呼吸”损耗。 另外,还要掌握好给水时间,通常做法是日出后即开始淋水。
第二节 降低油品损耗措施
(3)在距罐顶80~90mm处加装20~30mm厚隔热层或 反射隔热板,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达35%~50%,该方法在 气体储罐上应用较为广泛。

油品储存过程中蒸发损耗研究

油品储存过程中蒸发损耗研究

p
T
从式1-2和1-3相比,两边从开始呼气的状态0(T 0、 P §P ·2 P 1-3 0k˄ T Ӿᔿ 1-2 ઼ ⴨∄ˈє䗩Ӿᔰ࿻બ≄Ⲵ⣦ᘱ ǃ P § Pk 0 / P · Py2˅ࡠબ≄ 大相对误差为 14.57%,最小相对误差为6.33%,平均相对 T0 T2 · T k2 P 1 §P 2 J0 k0 1 2 1-3 1-4 m § · ¨ ¸ P P § · § · ¨ ¸ ¨ ¸ P / P T ' P T VLn T VLn V VLn k Py2 2T ǃ ˅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㔃ᶏⲴ⣦ᘱ ˄T 2 J0 2 P 、P )进行积分,得到呼出 k0 k1 T 2ǃPy2˅ࡠબ≄ ¨ ¸22 ¨ P¨ /k 0 ¸0 y2 y2 1-3 0˄ Ӿᔿ ઼ ⴨∄ˈє䗩Ӿᔰ࿻બ≄Ⲵ⣦ᘱ ¨)到呼气结束的状态2(T ¸ ¨ ¸2 R ¨ ¸ ¸ 1-4 'V 1-2 VLn VLn VLn P T P T p p T 误差为 9.92%。考虑到理论计算与生产实际偏差以及在实 J2 0 ¹ ¸ k2 0 ¹ ¸ k2 k1 0 ¹ ¸ © ¨ © ¨ © ¨2 p p T0 ¹ 2 P J2 © Pk 2 T0 ¹ © Pk 2 / Pk1 T0 ¹ © 2ǃ 气体的体积: T ˅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㔃ᶏⲴ⣦ᘱ 2˄ y2 0˄T0ǃPy2˅ࡠબ≄ 际测量过程的所有误差。从表1也可以看出虽然理论计算 Ӿᔿ 1-2 ઼ 21-3 㔃ᶏⲴ⣦ᘱ ˄T⴨∄ˈє䗩Ӿᔰ࿻બ≄Ⲵ⣦ᘱ 2ǃPy2˅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 P2 PJ 0 T2 · § Pk 0 T2 · § Pk 0 / Pk1 T2 · 与实际损耗量存在偏差,理论计算损耗量与实际损耗量变 ¨ ¸ 1-4 'V VLn VLn¨ ¨ P T ¸ ¸ VLn¨ ¨ P / P T ¸ ¸ ¨ ¸ ᔿѝ˖ p p T P T ǃ ˅䘋㹼〟࠶ˈᗇࡠબࠪ≄փⲴփ〟˖ 㔃ᶏⲴ⣦ᘱ ˄ 2 J2 0 ¹ k2 0 ¹ k2 k1 0 ¹ © © 2 y2 © ᔿѝ˖ §2 · P2 PJ 0 T2 § Pk 0 T2 · § Pk 0 / Pk1 T2 · 化趋势保持一致,实际损耗量越大与理论计算值差别偏 ¨ 'V VLn¨ § P P ¸ ·VLn¨ ¸ ¸ (4) 1-4 ¨P ¸2 ·VLn ¨P ¸2 · ¸2 ˗ § § Pk 0 P 0T P 0T 2 pJ 2 J 0 T0 T P/ p V¨ 2 k 2 k 0T k2 / k 1 k 1T © ¹ © ¹ ¨ ¸ üüબࠪ␧ਸ≄Ⲵᙫփ〟ˈP © ¹ ˗ ¨ ¸ ¨ ¸ 1-4大、轻质油损耗量明显大于重质油损耗量,同一种介质储 'V 'VLn VLn VLn 'V¨üüબࠪ␧ਸ≄Ⲵᙫփ〟ˈP ¨ ¸ ¨ ¸ ¸

简述油品蒸发损耗及降低损耗措施

简述油品蒸发损耗及降低损耗措施

油 品的高位喷 溅装车 造成 的损失 率达 2. 少 中 液位 储存 。 5 %,是 浸 没 式 装 车 损 耗 的 3 倍 。 ~5 f ( 2)减 少库 内输 转 。尤其是 炼厂 的 工损耗和储运 系统 损耗两部分组成 。 储运 I 123 . .储罐直径 油 品调和 倒罐 要 尽可 能做 到有 计 划 、周 系统损耗 包括油 品蒸发损耗 、装车损耗 、 j 温 度 、油 品 系数 等 因素一 定 ,罐 体 密 安 排 ,减 少 库 内输 转 次 数 ,减 少 损 储运放空损耗、清罐损耗、 跑冒滴漏以及 I
象、 发损耗发生的原 因以及危 害等方 面 蒸 进行 了阐述, 并提 出 了降低损耗 的相 关措
施 。
储罐的 “ 小呼吸 ”损耗是指油罐静止 储油时 ,由于罐 内气体空 间温 度和油气浓
度的昼夜变 化而引起的损耗 。 小呼吸 ” “ 损 耗的呼 气过 程多发生在每 天 E出 后的 l l ~ 2 h至正午前后 , 吸气过程 多发生在每天 E l 落前后 的一 段时间内 ,由于吸入空 气后油 品加速蒸 发。影响 因素主要有 :昼夜温差
石油化工生产过 程 中,由于生产 工艺、操 作 -的技 能以及生产设备的限制 , r 就会遣 { 损耗具有重 要意义。 i 1油品蒸发 损耗 的类型及原 因 11 .油品蒸发损耗 的类 型
储 存 蒸 汽 压 较 高 的 轻 质 油 品 , 可 以 降 低
损耗 8 %~9 %,这是 由储罐的结构形式 5 5
所决 定的。 ’
成一部分的 液态 烃类 份发生气 进入 纽 化而 {
1 2 5储罐 的 “ .. 小呼 吸”损耗
大气, 形成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本文重点 ! 油 品蒸 发损耗是一种选择性很强的损 针对油品储存过程中的油品。 蒸发损耗现 耗形 式 ,损 耗 的物 质主要 是 油 品 中较 轻

油品蒸发损耗介绍

油品蒸发损耗介绍

22日8:30,从3号油罐发油。因3号油罐比5号油罐高15m,
造成3号油罐内的油品进入5号油罐而溢油,外流油品16吨, 回收3吨,损失13吨。
事故简析: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其原因主要是发油后没有关 闭油罐进出油阀门,但值班员两次没有履行查库职责,发油前不
执行检查规定与发油中不执行巡查规定,也是这起泄漏事故的重
时,蒸发速度等于零,气、液两相所含物质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二、气相中油蒸气的传质过程

在储油容器中,液面上的气体空间中是油品的烃类蒸气与空 气的二元混合气。

在储油容器的气体空间中,由于油品在容器中静止储存的时
间不是足够长,以及大气温度昼夜变化等影响,气体空间的
温度分布和油气浓度分布很难达到均匀一致,因而始终存在 着油气的质量传递。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油品的蒸发损耗及降低 损耗的措施
概述 蒸发损耗的发生过程 地面油罐内的温度变化 油品蒸气压及罐内混合气的油气浓度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
油罐油品损耗主要是蒸发损耗,它是无形的跑漏 损失,又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实测数据表明,处于南 方的一个容积为10000m3的地面钢油罐,夏天储存汽
事故简析: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其原因主要是发油后没有关 闭油罐进出油阀门,但值班员两次没有履行查库职责,发油前不
执行检查规定与发油中不执行巡查规定,也是这起泄漏事故的重
要原因。同时也说明油库落实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蒸发损耗的发生过程
液面处油品蒸发产生油蒸气,蒸气进入油罐上部的气体
空间,并通过气相的传质过程使罐内的气体空间形成一定浓 度的油蒸气-空气的混合物(称油气混合物),当外界条件变

油品蒸发损耗分析

油品蒸发损耗分析

目录绪论 (2)1.油品蒸发 (3)1.1 油品蒸发的危害 (3)1.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 (3)1.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 (3)1.2.2大呼吸损耗及其特点 (4)2.油品损耗的形式 (5)2.1 漏损 (5)2.2 混油损失 (5)2.3 蒸发损耗 (5)3.油品损耗的原因 (6)3.1蒸发损失 (6)3.1.1.储存保管过程 (6)3.1.2 运输过程 (7)3.1.3 灌装桶装成品油过程 (7)3.2 零星洒漏损耗 (7)3.3 储、输油容器设备的粘附、浸润损失 (8)4.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9)4.1 自然通风损耗 (9)4.2 小呼吸损耗 (9)4.3 大呼吸损耗 (10)4.4 灌装损耗 (11)5.降低损耗的措施 (12)5.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2)5.2 降低油罐内的温差 (12)5.3 减少热辐射 (13)5.4 采用液下密闭装车新技术,降低装车损耗 (13)5.5 改善操作条件 (14)5.6 用好计量口,避免大量呼吸损耗 (14)绪论石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它的产量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发展。

而在油品的装卸、交接和计量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油品的损耗问题,各种形式的损耗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故研究和处理油品损耗是石油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油品的损耗,从目前的条件来看,还不能完全杜绝,而只能设法减少或使之降到最低限度。

加强损耗管理,减少油品损耗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

现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降耗和防耗的措施。

1.油品蒸发1.1 油品蒸发的危害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量大约是原油加工量的0.2%~0.34%。

轻组分的挥发既降低了油品质量,同时大量的油蒸气散布在大气中,还会直接污染空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是节能与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1.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1.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油品静止储存在油罐中,因昼夜气温变化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2、按作业性质分类

是我国石化销售系统目前使用的方法。不仅包括蒸发损耗,而且包
括石油产品的损耗,是指油罐静止储油时发生的损
耗,相当于小呼吸损耗。储存损耗量等于储存期内各个静储阶段损 耗量的代数和。每个静储阶段的损耗量可由该罐上次收(发)油后 与这次收(发)油前两次检尺计量的油品数量差求得。储存期通常 以月计。 (2)输转损耗 指油品在油罐与油罐之间通过管道转移过程中发
眼,而且它们又不在同一高度上,由于容器内混合气的密度大于空
气密度,容器内的混合气将由下部孔眼逸入大气,而空气则由上部 孔眼进入容器形成气流现象,即自然通风损耗。在外界有风的情况
下,自然通风损耗将更加严重。

自然通风损耗多发生在容器破损;顶板腐蚀穿孔;消防系统泡沫室 玻璃破损;呼吸阀未安装阀盘;液压阀未装油封或油封被吹掉;量
损耗;发油后由于吸入的空气被饱和而引起的呼出称为回逆
呼出。尽管后者发生于液面静止状态,但由于它是发油作业 引起的,因而应属于动液面损耗的范畴。通常,油罐收油作
业中产生的损耗又称为油罐的“大呼吸”损耗。

与此类似,向敞口容器灌装易挥发石油产品时发生的油品损 耗也属于动液面损耗,习惯上根据所灌装的容器称为装车损 耗、灌桶损耗等等。浮顶油罐发油后由于粘附于罐壁上的油 品蒸发而造成的油品损耗则称为浮顶罐的粘附损耗。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油品的蒸发损耗及降低 损耗的措施
概述 蒸发损耗的发生过程 地面油罐内的温度变化 油品蒸气压及罐内混合气的油气浓度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油品蒸发损耗的测量 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
三、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1、按损耗原因分类
(1)自然通风损耗 主要是由于储油容器不严密造成的。如果容器顶部有缝隙或孔

燃油蒸发系统介绍PPT课件

燃油蒸发系统介绍PPT课件
第2页/共21页
2.摩托车需进行的对应项目 现状:油箱盖无防止丢失对策且油箱盖上有通气孔直接联通大气。 需对应项目: ● 追加油箱盖的防止丢失设计或结构
※跨骑车油箱盖只有在锁上油箱盖时钥匙才能拔出。 ※踏板车和弯梁车使用绳索类连接油箱盖。
●追加燃油蒸发物的回收再利用装置
使用碳罐吸附燃油蒸发物并再返回给发动机燃烧使用。
3.2 试验总结果
M =MDBL + MHS
式中: M — 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的总质量(g); MDBL—昼间换气损失(呼吸损失)排放的蒸发污染物质量(g); MHS —热浸损失排放的蒸发污染物质量(g)。
第17页/共21页
五.生产一致性
生产厂在生产线终端的确认检查,根据样车符合下列要求的情况,证 明是否符合生产一致性。 1 泄漏试验 1.1 堵上蒸发控制系统的通大气口。 1.2 向燃油供给系统施加3.63kPa±0.10kPa 的压力。 1.3 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稳定后,断开压力源。 1.4 燃油供给系统压力源断开后,5min 内压力降低不得大于0.49kPa (即压力不小于3.14kPa)。 2 通气试验 2.1 堵上蒸发控制系统的通大气口。 2.2 向燃油供给系统施加3.63kPa±0.10kPa 的压力。 2.3 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稳定后,断开压力源。 2.4 蒸发控制系统通大气的出口恢复到产品原状态。 2.5 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应在30s 至2min 内降到0.98kPa 以下。
纲要
一.法规要求 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组成 三.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四.整车燃油蒸发量测试方法 五.生产一致性
第1页/共21页
一.法规要求 1.新国标GB20998-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07.07.09 实施时间:2008.07.01 标准要求要点: ● 防止油箱盖丢失而导致燃油蒸发物超标和燃油溢出。 ● 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 2.0g(型式核准试验条件下) 实施后的有利点: ● 减轻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

油品蒸发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章油品蒸发损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蒸发损耗发生过程 第三节油罐内温度变化规律 第四节油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第五节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第六节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测量 第七节油品降耗措施(3h)
1
第一节概述
在石油的开采、输送、加工、储存等过程中,由 于油品的挥发性以及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完善,总 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有些油品的损失,这就是人们所 说的油品损耗。
3
第一节概述
1955年在美国,从井场经炼制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部过程中, 油品损耗的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 1975年,苏联调查表明,炼厂中的油品损耗量约占原油加工量 的2.47%,其中纯损耗的70%是发生于原油罐、调合罐和成品 油堆的蒸发损耗。 1980年,我国测试表明,从井口开始到矿场原油库止,矿场油 品损耗量约占采油量的2%,其中发生于井、站、库的蒸发损耗 约占总损耗量的32%。 1985年前中国石油公司对分布于18个省的商业油库29座油罐进 行了为期一年的静止储存蒸发损耗测试。同期,还对罐间输转、 铁路油罐车、汽车油罐车和油轮的装、卸、途中,以及罐桶等 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的蒸发损耗进行了现场测试或现场模拟测 试,并以这些测试结果为依据拟定了《散装液态石油产品自然 蒸发损耗定额》(讨论稿)。根据该讨论稿,在北纬30~42° 地区(相当于我国华北、华中、华东的大部分地区)一个年周 转系数为8的油库,仅在从铁路油罐车卸车入库到汽车油罐车 装车出库的过程中,年平均汽油蒸发损耗率约为0.56%。
在输、储油容器中,上述三种气相传质方式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气体空间任何时刻的浓度分布状况都是相际传质以及气相三种 传质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其传质强度来说,一般是强迫对流大于热扩散,热扩散大子 分于扩散。但任一时刻起主导作用的传质方式将随着储存环境、 作业条件等因素而变化。三、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7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及原因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及原因

1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及原因1.1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油品蒸发损耗的内因是油料的馏分组成。

馏分组成越轻,那么沸点越低、蒸汽压越大、蒸发就越严重。

在实际储运过程中,油品的蒸发损耗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①油罐的自然通风损耗;②静止油罐的“小呼吸”损耗;③收发油品时的“大呼吸”损耗;④空容器装油时产生的损耗;⑤清罐损失;⑥切水以及跑冒损耗。

1.2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1)储罐温度上升;(2)装车方式目前,油品外运输转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2种方式。

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厂家仍采用高位喷溅装车,这种装车方式造成的损失率达2.5%,是浸没式装车损耗的3~5倍。

(3)储罐直径罐体容积相同时,储罐直径越大,则气体空间的体积就越大。

随着储罐自由表面的增大,油品的蒸发表面积增加,导致油品蒸发损耗升高。

(4)储罐类型储罐的类型是影响油品蒸发损耗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的试验和实测均证明,与拱顶油罐相比,采用内浮顶罐或外浮顶罐储存蒸汽压较高的轻质油品,可以降低损耗85%~95%,这是由储罐的结构形式决定的。

(5)储罐状况储罐开口及附件不严、罐壁有腐蚀、储罐表面涂色不符合要求,都会增加油品蒸发损耗。

(6)储罐的“小呼吸”损耗储罐的“小呼吸”损耗是指油罐静止储存时,由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的昼夜变化而引起的损耗。

影响因素主要有:①昼夜温差变化;②所处地区的日照系数;③储罐容积大小;④油罐装满程度;⑤与油品物性有关。

(7)储罐的“大呼吸”损耗储罐的“大呼吸”损耗是指油罐在收发油品时,由于油气空间容积的变化,导致油气呼出或外界空气吸入而造成的损耗。

影响因素主要有:①油品性质;②收发油速度;③罐内压力等级;④油罐周转次数;⑤还与储罐所处的地理位置、大气温度、风向等其他因素有关。

2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工艺管理,改进操作技术。

定期检查储罐的密封情况及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的使用情况。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1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1
与装油时间的关系
白天装车比夜间装车的蒸发损耗小。
y
晚上

y1
白天
鹤管口位置对损耗的影响
鹤管口距离罐车底部越远,装车损耗越大。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28
第七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测量
数量法
量油法 测气法 Vy Vh Vk 体积-浓度法
物性法
蒸汽压法 比样法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26
p ya p z
p y 2 p y1
p ya p z
p 'y 2 p 'y1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影响“大呼吸”损耗的主要因素
呼吸阀控制压力的范围的影响 蒸气压的变化范围的影响 温度变化的影响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27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车船装卸损耗
p
V1 V2# V2# 1 V1 V1 p a p ya p 'y1 T2' ' 1 ' p a p z p y 2 T1
25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以微小增量的形式表示各参数:
T2 T 1 T
pk 2 pa p ya p y 2
30
40
50
温度
9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 的关系
气体空间温度总是高于大气温度; 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都呈周期性变化 ,变化周期为24小时; 临近日出时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均达 到最小值,二者相差不大,约1~3℃; 正午后2~3小时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 均达到最大值,二者相差可达10~20℃。

润滑油蒸发损失及测试方法PPT资料优秀版

润滑油蒸发损失及测试方法PPT资料优秀版
润滑油蒸发损失及测试方法
一、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概念:
❖ 油品的蒸发损失,即油品在一定条件下通 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
❖ 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蒸发损 失越大,实际应用中的油耗就越大,故对 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损失的量要有限 制。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蒸发,造成润滑 系统中润滑油量逐渐减少,需要补充,粘 度增大,影响供油。液压液体在使用中蒸 发,还会产生气穴现象和效率下降,可能 给液压泵造成损害。
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GB/T 7325润滑油 一根、据润 加滑热油前蒸后发试损样失量的之概差念测:定润滑油的蒸发损失。
一、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概念:
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和SH/T 0055润滑 根GB据/T加7热32前5方后法试是样把量放之在差蒸测发定器润中滑的油润的滑蒸油发试损样失,。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
然后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蒸发损失。
失。根据该方法,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可以 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
❖ 目前,该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润滑脂和合成 润滑油的蒸发损失评定。SH/T 0055方法是 试样在规定的仪器中,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 下加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流携带出 去。根据加热前后试样量之差测定润滑油的 蒸发损失。
目蒸前馏, 方该法方得法到在的我数国据主只要是用粗于略润的滑结脂果和,合润成滑润油滑品油的的蒸蒸发发损损失失需评专定门。方法测定。 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
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GB/T 7325 GSHB/T 0703525方法是试把样放在规蒸定发的器仪中器的中润,滑在油规试定样的,温置度于和规压定力温下度加的热恒1温h,浴蒸中发,出热的空油气蒸通气过由试空样气表流面2携2带h。出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面上混合气体的压 力
油品的种类
气相中油蒸汽的传质 过程
分子扩散(浓度差引起) 热扩散(密度差引起) 强迫对流(压力差引起)
4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白天:t上>t下 热扩散的抑制期
夜间:t上<t下 热扩散的活跃期
5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三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影响“小呼吸”损耗的主要因素有:
R
17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方程中各参数取值的规定
状态1:气体空间昼夜最低温度时 状态2:气体空间昼夜最高温度时 T1:气体空间的日最低温度,K T2:气体空间的日最高温度,K Py1:气体空间日最低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kPa Py2:日最高油面温度下油品的饱和蒸气压,kPa Cy1:状态1时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饱和浓度,Cy1=Py1/P1, % Cy2:状态2时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饱和浓度,Cy2=Py2/P2, % P1:状态1时气体空间绝对压力,kPa P2:状态2时气体空间绝对压力,kPa
平均温度; 油面温度的昼夜变化幅度约为气体空间昼
夜温差的20%~40%。
12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13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五节 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油气浓度
Cy
Vy V

ny n

Py P
油气浓度与储 油时间的关系
14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五节 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T2 T1

20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API理论公式
Vyx

V K
Py1 Py2
1380 8y
T2 T1 T1

Py2 Py1 Pa Pya Py2

Pa
Pya Pz Pya Py2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康士坦丁诺夫公式
M
x y
V
Py1 Py2 T1 T2
y
R
ln

Pa Pz Pa Pya

Py1 Py 2

T2 T1

M
x y
V
Cy1P1 Cy2P2 T1 T2
y
R
ln

1 1
C y1 Cy2
P1 P2
54
罐壁 高度
气体 空间
油品
温度
10
20
30
40
50
9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 的关系
气体空间温度总是高于大气温度; 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都呈周期性变化
,变化周期为24小时; 临近日出时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均达
到最小值,二者相差不大,约1~3℃; 正午后2~3小时大气温度与气体空间温度
7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气体空间温 度变化:
日落~日出:
t油面>t气体空间>t顶 板>t大气
日出~日落:
t顶板>t气体空间> t油面
8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6:00 0:00 20:00 10:00 12:00 16:00 14:00
17 6 2 3
饱和的。
16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公式推导思路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第一次吸气
结束到第二次吸气开始之前两状态的空气质
量的变化量,并利用空气排出时成比例地带
走油蒸气的原理来求出呼出的油蒸气的质量

M y V1 1 Cy1
P1 T1
V2
1 Cy2
18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小呼吸”损耗的计算
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
即:利用蒸发损耗基本方程计算“小呼吸”损 耗量时有V1=V2=V

M y 1 Cy1
P1 T1

1 Cy2
P2 T2
V
Cy 1C
y

y
R
19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固定顶油罐(按损耗成因划分)
自然通风损耗 静止储存损耗 (“小呼吸”损耗)
空气
P2
P1
油气混合气体
动液面损耗
(“大呼吸”损耗)
由于ρ1>ρ2,所以P1>P2
6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三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浮顶油罐
静止储存损耗 外界环境中风的作用
使油罐周边密封圈 空间产生强制对流 发生损耗 发油损耗 (粘壁损耗)
油气浓度分布与储油液位的关系
H
3
(m)
2
1
C (%)
从扩散和自然对流的角度出发来解释 从油罐吸气时产生的强制对流来解释
15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
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公式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 纯经验公式
蒸发损耗基本方程
假设条件
油罐是严密的,不存在自然通风现象 罐内混合气体在储存条件下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油罐气体空间中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是均匀而且
均达到最大值,二者相差可达10~20℃。
10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11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罐内油品温度分布
在一个昼夜内,油品温度变化不大; 油品储存一段时间后,昼夜平均油温基本
上等于大气平均温度; 一般,油面昼夜平均温度略高于油品昼夜
P2 T2
Cy

1
C
y

y
R
M
y

V1
1


Py1 P1

P1 T1
V2 1
Py 2 P2

P2 T2
Py / 1 Py
P /P

y
R

V1
P1
Py1 T1
V2
P2
Py2 T2

Py P Py

y
油品数量减少 油品质量下降 造成大气污染
2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油品蒸发损耗发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过程液面处油品的蒸发,产生油蒸汽 油蒸汽在气体空间中的扩散 油气混合物呼出罐外
3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影响油品蒸发速度的 因素
油品的温度 油品的自由表面 气相中油蒸气的浓度
第五章 油品蒸发损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油品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第三节 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第四节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五节 油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第六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第七节 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测量 第八节 油品降耗措施
1
第一节 概述
油品损耗
自然损耗 事故性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