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2024年秋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
![2024年秋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17423c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国开大学、各地开放大学形考、终考、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2024年秋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一1.观察学习答案: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 的行为,进行的学习2.认知结构或图式答案: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3.同化与顺应答案: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
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4.最近发展区答案: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5.社会生态系统论答案: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 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 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6.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发展三大领域。
B.情感和社会性7.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
A.十九世纪末期8.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C.普莱尔9.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C.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10.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0a6ba8c5ed630b1c58eeb56c.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终结性考试采取期末大作业的形式,一共三个大题,题目一、完成一个儿童发展相关领域的个案发展的案例分析。
(60分)说明:在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你一定会接触到关于儿童发展的相关领域的个案发展的案例,从中选取你认为比较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结合所学儿童心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提交。
要求:1.案例内容必须与儿童心理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2.案例条理清楚,完整;3.案例选取的理论依据合理。
4.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恰当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教育教学建议。
5.案例分析字数不少于600字。
案例:乱扔玩具的嘉嘉(责任感)午饭后,按照惯例,张老师组织刚刚吃过饭的孩子们在玩具室里玩自己喜欢的玩具。
随着一声午睡的命令,大多数孩子立即扔下手里的玩具,准备午睡。
只有极少数孩子把玩具归还到玩具柜,放到指定的位置。
等生活老师过来检查的时候,总是发现一些小玩具、小积木被“遗忘”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当老师提醒大家的时候,嘉嘉甚至还说:“不是有保育员阿姨嘛,爸爸说,有人会收拾的!”答:分析:表面上看,嘉嘉似乎没有养成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但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嘉嘉还缺少与环境的主动互动和对自己、对环境的责任意识。
缺乏责任意识,不仅使孩子不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缺乏对环境的敏感性,还会影响孩子对环境的主动参与和与环境的积极互动,影响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和满意度,也影响他们在环境中的表现。
孩子责任感的缺失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
在现今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包办,使孩子产生了凡事依赖别人,遇到困难便推卸责任的心态。
如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有人负责:铅笔妈妈会削好,房间奶奶会整理好,孩子什么也不用管,只知道学习,吃饭、睡觉、玩耍。
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责任心的缺失。
电大-2017年10月《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2017年10月《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06901ec3a87c24028c4e4.png)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 4 分,共4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些内容?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心理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的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能力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2023年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三次
![2023年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三次](https://img.taocdn.com/s3/m/97e53a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a.png)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三) 作业一一、选择题:1、“急中生智”,这属于(C 应激)2、“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种人旳(B)影响。
A.激情B.心境C.应激D.以上一种也不是3根据情绪旳不同样特点,可将情绪调整分为(ABC)答案:修正调整、维持调整和增强调整。
4、动机有如下几种明显旳特点(ABCD)A.动力性B.指向性 C.活动性 D.维持性5、一般来说,( A )强度旳动机,处理问题效率最高。
A.中等B.弱C.强D. B和C都是6、动机与工作效率关系是(C )A.一种交叉关系B.一种线性关系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7.母性动机是一种( B )。
A.社会性动机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 D.交往动机8.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内容旳有( ABD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成功需要 D.尊重需要9、智力是指(D)。
A.思维能力B.特殊能力C.理解力D.认知能力10、如下属于一般能力旳有(ABC)。
A.观测力B.记忆力C.抽象概括能力D.色彩鉴别能力二、名词解释1、情绪:情绪是一种多成分旳复合心理现象。
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体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构成旳。
2、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旳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旳情绪复合体。
3、激情激情是一种与心境相反旳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旳情绪体验。
4、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旳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目前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旳一种稳定旳规定,并成为有机体活动旳源泉。
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旳和心理旳不平衡。
5、诱因:诱因是满足个体需要旳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旳旳作用。
6、动机:动机是由目旳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旳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旳自我效能感论是另一种动机旳认知理论。
他认为人对行为旳决策是积极旳,人旳认知变量准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旳作用。
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旳先行原因,强化旳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二和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二和三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d13c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6.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二和三试题及答案“儿童心理学”练习二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1.遗传力:又称遗传率,遗传力是指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总方差,即遗传方差与环境方差的和)中所占的比例。
2.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
髓鞘的作用类似于电线中包裹在铜线外的绝缘体,它为神经元建立一条专有通道,以此提高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信息沟通更加有效。
3.优势脑半球: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强烈的用手偏好反映了大脑某一半球具有更强的功能,这一脑半球即个休的优势脑半球。
4.“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非常缓慢。
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不长,也不特别严重的话,这些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这种“补偿性生长”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是,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过长,特别是在5岁前营养不良,大脑的生长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身材也会特别矮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横线中)1.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
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a唤起性的互动b主动性的互动c被动的互动d无选择的互动2.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
如爱笑、好动的婴儿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会刺激,比闷闷不乐、消极被动的婴儿多;老师可能更喜欢漂亮的婴儿,而忽略长相一般的婴儿。
a被动的互动b唤起性的互动c主动性的互动d无选择的互动3.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
国开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三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三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284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4.png)
·题目、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选项、
家庭环境不良
社会文化不良
经济条件较差
学校教育失误
【答案】
家庭环境不良
社会文化不良
学校教育失误
·题目、
研究表明,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选项、
开始部分
结尾部分
中间部分
开始和结尾部分
【答案】
结尾部分
·题目、
下列项目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复述便是死记硬背
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
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
【答案】
复述便是死记硬背。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38e6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f.png)
电大《小孩心理学》平常作业三及参照答案一、观点题1视觉偏好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体现起码两种刺激,察看婴儿能否对此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视觉绝壁实验: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
“视觉绝壁”的装置是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下方用红白格子布铺设成一边深一边浅的两种平面。
把婴儿放在玻璃板的中间,婴儿的母亲则分别诱使婴儿爬过浅的一面或深的一面,以察看婴儿的反响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知觉整合能力:能够依据一种感觉特点,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少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含储存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美加工以及提守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想),少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感知运动图式: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
这是最初出现的智力构造,包含抓握、投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6、客体观点:我们对于客体基天性质的内隐的知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旧存在。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好的意义与别人进行沟通。
由于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好的意义,所以我们称之为“单词句”8、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这类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9、“妈妈语”:养育者与少儿说的话,有很多风趣的特点,这些特点拥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其特点是:简洁的句子,详细的内容和夸张的腔调解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42分)1、举例说明同化温适应。
同化就是将目前刺激归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构造中的过程。
比如8、9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喜爱把它放在嘴里,这是由于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
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可以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付新的刺激,这就是适应。
比如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能够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会到不倒翁,他便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5c49184868762caaed553.png)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篇:《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河北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河北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047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7.png)
河北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问题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稳定的情感、良好的社交关系和适应能力等。
心理健康对学生的研究和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如何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以及提高自尊和自信心的方法。
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提供心理,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3.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4. 创建积极的研究环境:提供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和支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减少学业竞争的压力。
5. 增加体育活动和休闲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休闲时间,释放压力,提高身心健康。
问题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实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积极性原则:教育应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研究和实践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2. 个体差异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3. 阶段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使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
4. 融入课程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5. 多元化原则: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讲座、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研究需求和研究方式。
问题三学校可以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或心理咨询师合作,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合作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咨询服务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到学校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和心理支持。
2. 培训合作:学校可以邀请心理健康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
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心理学》形考任务(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心理学》形考任务(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ff3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6.png)
国开河南电大专科《心理学》形考任务作业练习3 试题及答案1.欲望理论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A.错误B.正确[答案]A2.在控制的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个案研究法A.错误B.正确[答案]A3.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正确B.错误[答案]B4.在智力发展方面,遗传比环境有更重要的影响A.正确B.错误[答案]A5.态度与行为联系密切,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错误B.正确[答案]A6.研究发现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三个A.正确B.错误[答案]B7.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A.正确B.错误[答案]A8.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他人眼里越有权威,则在模糊情境下别人越可能跟从于他A.错误B.正确[答案]B9.表象只有视觉表象A.正确B.错误[答案]B10.气质主要是后天的,性格主要是先天的A.正确B.错误[答案]B11.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
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D.空间运动[答案]A B C12.注意的特点( )。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选择性D.注意的持续性[答案]A B13.情绪的功能主要有( )。
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宣泄功能D.交流功能[答案]A B D14.威廉·詹姆斯将多种多样的自我内容概括为( )。
A.物质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精神自我[答案]A C D1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观察法B.心理测量法C.实验法D.个案法[答案]A B C D16.自我调控系统由( )子系统构成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自我反省D.自我监控[答案]A B D17.意识的状态主要包括( )。
A.睡眠与梦B.催眠C.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D.白日梦和幻想[答案]A B C D18.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 )。
儿童心理学形考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39ff9bf705cc1754270949.png)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 4 分,共4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些内容?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心理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的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能力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6f7d616fc700aba68fc74.png)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参照我国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其中幼儿阶段是指____的儿童。
A.4-6岁B.3-6岁C.受精卵形成到3岁2.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会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____发展三大领域。
A.情感和社会性B.游戏C.感知觉D.道德3.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____A.成人的翻版B.环境的产物C.有自己特点的成长中的个体D.“小型成人”4.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____。
A.十九世纪末期B.中世纪C.中世纪以前D.上世纪六十年代5.____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A.法国思想家卢梭B.英国哲学家洛克D.达尔文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____《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A.普莱尔B.弗洛伊德C.皮亚杰D.华生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____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____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____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A.皮亚杰、埃里克森、华生B.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D.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8.强调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遵循自然界的“秩序”的是____。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B.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英国哲学家洛克D.法国思想家卢梭9.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生来就被赋于了一套有序、健康成长的普遍进程表的是____。
A.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英国哲学家洛克D.法国思想家卢梭10.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开始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是____。
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三答案(河北)
![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三答案(河北)](https://img.taocdn.com/s3/m/ce9f7b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7.png)
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三答案(河北)问题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
问题二列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专门的课程,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 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 情绪管理培训:教授学生如何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学生之间的支持网络,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问题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提高研究和生活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问题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有哪些?- 组织专业培训: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和辅导员的专业水平。
- 建立完善的机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确保其顺利实施。
- 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 多元化教育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问题五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统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种类。
- 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听取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和反馈。
- 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以上是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三的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
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河北)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河北)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0df589a2161479171128ca.png)
题目1.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
a. 家庭的教育方式
b. 家长的自身素质
c. 家庭环境因素
d. 家庭经济条件
【答案】: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自身素质;家庭环境因素
题目2.改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对策:
a. 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b.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c.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d. 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答案】: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题目3.学校教育与教学的哪些方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
a. 学校应试教学管理方式
b. 学校教师水平
c. 学校教学方法
d. 学校应试教学模式
【答案】:学校应试教学管理方式;学校应试教学模式
题目4.学校心理支持网络系统的功能:
a. 宣泄功能
b. 辅导功能
c. 调试功能
d. 治疗功能
【答案】:宣泄功能;辅导功能;调试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
1视觉偏好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视觉悬崖实验: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
“视觉悬崖”的装置是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下方用红白格子布铺设成一边深一边浅的两种平面。
把婴儿放在玻璃板的中间,婴儿的母亲则分别诱使婴儿爬过浅的一面或深的一面,以观察婴儿的反应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知觉整合能力: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感知运动图式: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
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6、客体概念: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
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我们称之为
“单词句”。
8
、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这种句子也被称为
“
电
报句
”。
9
、
“
妈妈语
”
:
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
有许多有趣的特征,
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被称为
“
妈妈语
”。
其特征是: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和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
二、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42
分)
1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例如
8
、
9
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
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
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
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例如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
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
2
、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
1
、视觉偏好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
、视觉悬崖实验: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
“
视觉悬崖
”
的装置是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下方用红白格
子布铺设成一边深一边浅的两种平面。
把婴儿放在玻璃板的中间,婴儿的母亲则分别诱使婴儿爬过浅的一
面或深的一面,以观察婴儿的反应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
、知觉整合能力: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
、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
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
,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
、感知运动图式: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
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
敲击和踢等。
6
、客体概念: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
——
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
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7
、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
因为这个单词表
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我们称之为
“
单词句
”。
8
、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这种句子也被称为
“
电
报句
”。
9
、
“
妈妈语
”
:
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
有许多有趣的特征,
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被称为
“
妈妈语
”。
其特征是: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和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
二、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42
分)
1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例如
8
、
9
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
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
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
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例如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
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
2
、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