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风格之差异背后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建筑风格之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探析
从穴居野处到构木为巢再至建造房屋,由注重实用功能到追求审美效果,建筑史在不断地前进与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以及伊斯兰建筑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它们所代表的建筑风格各有千秋,也显示了东西方的独特文化差异。这些背后的潜藏的文化原因也吸引人们不断深入探求。
东方建筑历来重视曲线美,气韵生动,而西方建筑则更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这与东西方的地理环境有关。西方人多靠海经商。在浩瀚的海洋中求生存,人们的生命时刻会受到威胁,逐渐就形成了粗犷和爱好冒险的性格。这表现在建筑上就是气势恢宏,往往规模较大,便于随时准备各种大型集会。中国文明则源于平原地带,以农业生产为主。虽然古人适应和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但是农业却给人们带来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食物。故中国人多安分守己,自给自足。伴随着安定生活的就是一种追求精致和华丽的倾向,这是土地文化的代表。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的雕饰较精细和华丽。
宗教文化也造成了东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西方人依海生存,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最早的宗教观念。他们崇尚力量,拜神祭神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不只是个人行为,更多地是国家行为。他们修建大量的神庙和神殿,且多是以城邦名义集体修建,所以这些神庙规模宏大、风格威严、庄重和恢宏,有很多保留至今。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人民也信仰神灵,但这些神多与日常生活有关,有山神,水神,有社稷之神,有五谷之神。而且人神不分,先贤,祖宗也列为神的位置。所以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宗教方面显得不太突出,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了大量的寺庙,寺庙内的建筑有很多保留至今,这些庙堂缺少西方那种宏大的气势。再一种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就是皇室建筑,更是讲求华丽,奢侈。
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为群体组合,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城市布局多为矩形或方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传统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偏重于时间因素, 通过营造数重进深、曲折幽深、连绵不尽的群体组合效果体现浓厚的时间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的建筑表现乃“中轴线”布局。西方传统建筑则强调建筑的空间因素。以哥特式为代表将结构上的独体化和强烈的向上冲刺的空间意识表现得最为充分。
最后,在修缮观念上东西方人也各有不同。西方在修缮古建筑时,尽量保留历史所留下的痕迹。他们仍保持废墟式的建筑,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西方古建筑都是经历的历史的风雨的原貌,我们从中也能看到当时修建时的影子,但是看不到当时的原貌。而中国修缮古建筑时,则是要尽其所能恢复历史原貌,甚至大量翻新,以至有些建筑是现代的重建。我们确实能看到当时修建时的原貌,但是我们从中已经很难看到历史所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