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水浒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1c3ad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f.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浒传》人物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增强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借助创意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学重点
(1)情节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复杂,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之一是帮助学生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各情节之间的联系,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雪夜上梁山等,以及这些情节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影响。
其次,在古文阅读方面,学生对《水浒传》中的古代汉语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结合课文注释进行了讲解,但显然还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现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是对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角色的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它是理解作品内涵、把握故事发展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这个案例展示了鲁智深的勇敢正义在实际故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
《水浒传》教案6篇
![《水浒传》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6eff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b.png)
《水浒传》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年月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浒传》教案6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水浒传》教案6篇,这些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水浒传》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23bd4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a.png)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说明】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只能在课外,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连有效的指导都没有,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
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否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去上阅读指导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年级学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也选择了其中一个片段:《景阳冈》,这样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显得更自然。
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检测其思考的深度。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教学目标】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7032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a.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水浒传》名著导读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和主要人物。
2. 掌握《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介绍《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成书过程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性格特点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故事发展3.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反抗压迫、追求正义、忠义精神等艺术特色:人物刻画、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问答:介绍背景、作者和人物等基础知识点,鼓励学生提问。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教师指导。
3.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4. 自主阅读: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原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简要介绍《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成书过程。
提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与问答(15分钟)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讲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鼓励学生提问。
3. 分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案例分析(10分钟)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或人物,如武松打虎、林冲夜走山神庙等。
分析这些情节或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5. 自主阅读(20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如阅读《水浒传》中的某个章节或人物传记。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2913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3)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水浒传》;(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学的精神;(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正义、勇敢,厌恶邪恶、腐败。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简介;2.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 经典故事情节解析;4. 艺术特色分析;5. 阅读方法指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况;(2)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1)艺术特色的鉴赏;(2)阅读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名著,了解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演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名著的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鉴赏指导:(1)教师示范鉴赏名著片段;(2)学生跟随教师鉴赏,培养鉴赏能力。
5. 阅读方法指导:(1)介绍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2)学生实践运用,提高阅读效果。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 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名著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3. 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65d8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4.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
(2)能够把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3)能够分析《水浒传》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考,对作品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水浒传》的背景与作者(1)介绍《水浒传》的成书背景。
(2)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水浒传》的基本情节(1)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2)分析梁山好汉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3. 第三课时:《水浒传》的主题思想(1)探讨《水浒传》中表现出的忠诚、正义、勇敢等品质。
(2)分析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4. 第四课时: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一)(1)林冲的形象分析。
(2)鲁智深的形象分析。
5. 第五课时: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二)(1)武松的形象分析。
(2)李逵的形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基本情节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4. 批判性思考法:鼓励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兴趣、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水浒传》原著。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解读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10e76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b.png)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一、前言《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典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而在高中语文中,对《水浒传》的学习也成为了必修内容。
本篇文章即为《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主要面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学生进行,希望可以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了解并掌握《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掌握如何进行文本阅读、归纳总结等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欣赏和感受《水浒传》所传达出来的英雄气概、忠实友爱等情感,培养兴趣和爱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概述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短而生动的介绍,让学生们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等内容。
2. 文本阅读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水浒传》的部分章节进行阅读,重点是让学生一步步进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感受其中的生动细节、鲜明人物形象等元素。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归纳总结,梳理人物关系等内容。
3. 名词解释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陌生的专业名称和专有名词,如“三位一体”、“金蝉脱壳”等,因此,教师也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让他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4. 分组讨论在学生们初步掌握《水浒传》的大概情节后,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的内容包括: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自己最喜欢的情节、自己观察到的文学手法等。
5. 读书笔记为了记录学生们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需要包括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发现等内容。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e618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e.png)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预设目标:1、通过阅读《水浒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水浒传》。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
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
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好汉歌》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水浒传》,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水浒传》?书主要内容是什么?《水浒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1、指导精读《三打祝家庄》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三次攻打祝家庄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三打”的句子。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
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水浒传》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拓展延伸1、讨论:书中的人物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结合理解宋江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水浒传》不同的解读。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7112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b.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知识。
(2)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水浒传》的基本知识。
2. 人物形象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感受作品魅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水浒传》的基本知识,引导students 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2. 课堂导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预习心得,交流阅读体会。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水浒传》与其他名著的比较,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的影视剧版本,引导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作品,并与原著进行对比。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如“宋江为什么能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武松打虎的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等。
八、文学鉴赏1. 分析《水浒传》中的诗词、曲子,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34ee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5.png)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群雄混战的长篇小说。
作为经典之作,水浒传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设计以及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学生对该名著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水浒传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b)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水浒传,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英雄精神的兴趣和理解。
2. 教学内容a) 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简介;b) 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及传统文化内涵;c)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3. 教学方法a) 阅读导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来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b) 向导式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阅读整本水浒传,辅助学生理解和分析;c)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水浒传的主题、人物、故事情节等展开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d) 阅读输出:设计相应的阅读题目,引导学生培养对水浒传的深入理解和思考;e) 补充资料欣赏:给予学生相关的水浒传衍生作品、音乐、电影等形式的欣赏,扩大对水浒传的全面了解。
4. 教学评价a) 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b) 通过小测验、课堂讨论、个别演讲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c) 鼓励学生写作水浒传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反思1. 优点通过向导式阅读,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了合作意识。
补充资料欣赏扩充了学生对水浒传的视野,提升了兴趣和欣赏水平。
2. 不足教学设计中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部分可以增加更多的形式,提供更全面的学生表现评价。
3. 改进a) 引入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差异,针对性地安排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b)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c) 提供更多的扩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水浒传,进一步培养综合素养。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方案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0940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1.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并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
2.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给重要人物列传、梁山大事记述等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并感知小说靠人物之间的衔接串联情节的构思艺术。
【教学难点】充分运用阅读成果,结合活动提示做展示,学习同伴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提高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
本文选自《水浒传》,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设计意图:由旧知导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成书介绍(1)成书过程《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
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
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赞》记载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并在序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
”由此可知,一则当时关于宋江事迹的民间传闻已经很盛,二则龚开所录三十六人,未必与历史上头有的人物相符。
又据同为宋末元初人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显然是一些分别独立的水浒故事。
《宣和遗事》也有一部分内容涉及水浒故事,从杨志等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述及晁盖等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情节,虽然像是简要的提纲,却已有了一种系统的面目,像是《水浒传》的雏形。
《水浒传》 教学设计
![《水浒传》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0b364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3.png)
《水浒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3、品味《水浒传》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探讨《水浒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难点(1)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和评价。
(2)体会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况和重要知识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作品片段,提高阅读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水浒传》的电视剧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作者及作品简介(1)简单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讲解《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主要情节梳理(1)请学生讲述自己熟悉的《水浒传》中的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
(2)教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主要情节,如“高俅发迹”“梁山聚义”“招安”等,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框架有清晰的认识。
4、人物形象分析(1)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5、主题思想探讨(1)组织学生思考《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主题思想,如官逼民反、忠义观念等。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引导和归纳。
6、语言特色品味(1)选取作品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朗读并体会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表现力。
(2)分析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俗语、方言等,感受其语言风格的独特魅力。
名著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名著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0a0c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8.png)
“梦碎水浒,好汉悲歌”——《水浒传》的整本书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堂课主要是聚焦于“反抗”,对《水浒传》进行批判性阅读。
根据阅读方法分类的“松塔”模型,“批判性阅读”是“高阶阅读”“深度阅读”,本课也旨在指导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不断分析中明晰,更加理性地解读文本。
1.通过对人物反抗对象的分析,深度挖掘小说主题“官逼民反”,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2.通过对人物的反抗目的、行为的分析,认识反抗的不同境界,反思反抗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对反抗失败原因的思考,深度解读”水浒”的含义,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对人物反抗对象的分析,深度挖掘小说主题“官逼民反”,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2.通过对人物的反抗目的、行为的分析,认识反抗的不同境界,反思反抗精神,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水浒传》整本书阅读。
《水浒传》一书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传说为框架,经三百年间无数市井民众、民间艺人、下层文人的传诵、创写,然后由施耐庵、罗贯中加工、再创作,最终完成的伟大作品。
然而,这样流传甚广的文学作品,却在各个朝代多次被禁止——PPT展示:崇祯年间,明廷下令禁止《水浒传》刊印流转;康熙年间,五次下令禁《水浒传》;乾隆十八年,上谕第一次点名批判《水浒传》,禁止将《水浒传》翻译成满文;《四库全书》编撰时进一步对《水浒传》进行查禁;清同治年间,清廷再次颁布对《水浒传》的禁令。
提问:你认为水浒传为什么会被朝廷列为禁书呢?(指向更明确)明确:此处应该激发学生思考,期待听到不同学生的回答,或者比较浅显的回答。
老师适时点拨,最后引向水浒传是一本讲“造反”的书。
此处应该做到“唤学生而起”。
上课节奏应该较为自然,从容,追求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了很多,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水浒传》讲的是“反抗”的故事。
(板书“反”)二、聚焦“反抗”,思悟1. 师:在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反抗是哪次?我们按照表格来进行梳理。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c832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8.png)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水浒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创作特点。
2.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重点故事情节及其社会意义。
4. 阅读策略和方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梁山好汉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4.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选段,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4.3 分享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
2. 各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炼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4 分析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封建社会的黑暗、官逼民反等。
2.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5 拓展延伸1. 教师推荐与《水浒传》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古典文学名著、相关研究文章等。
2.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加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鉴赏。
4.6 总结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填写课后阅读反馈表,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后阅读笔记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6abe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8.png)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了解《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能力训练: 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水浒人物的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2、准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学名著比较。
教法与学法:朗读品悟法;赏析再现法;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设计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并且,通过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精彩情节——三打郑屠,以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最后,比较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五、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播放《水浒》主题歌《好汉歌》。
(在歌声中走进课堂)同学们,刚才咱们听的歌曲是-----------,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旌荡漾,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
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就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
同学们,你们肯定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水浒传》,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梁山水泊,感受水浒精彩。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精选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35563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d.png)
跨学科链接
将文学与历史、社会、心理等学科相 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文本, 丰富理解层次。
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版本、不同评注的 《水浒传》,发现差异,拓展理解视 角。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疑问,挑战 传统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
性思维。
文本细读
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发现隐 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和矛盾
针对作业难度和量度不合理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作业内容和要求。
针对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欠缺的问题,增加写作训练和指 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风格。
持续改进教学计划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6
资源拓展与延伸活动建议
相关名著推荐阅读清单
讨论话题
提供具有思考性和讨论价值的话题,如“梁山好汉的起义是否合理”、“《水 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水浒传》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等,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和讨论。
03
学生阅读指导策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
通过播放《水浒传》相关 视频片段、展示精美图片 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戏剧表演
鼓励学生参与《水浒传》戏剧 表演,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水浒传读书会
成立读书会,定期分享阅读心 得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
流和学习。
THANKS
感谢观看
形象。
电影《水浒英雄谱》系列
02
选取其中精彩的英雄故事进行欣赏,感受水浒英雄的侠义精神
。
纪录片《水浒寻踪》
03
通过纪录片了解《水浒传》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https://img.taocdn.com/s3/m/bf5d01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9.png)
名著导读教案——《水浒传》教学对象:八年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典文学名著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作品特色。
2.教学难点: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2)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包括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作者及背景介绍(1)施耐庵,明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水浒传》。
(2)背景: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间起义不断。
3.主要人物介绍(1)宋江: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被称为“及时雨”。
(2)武松:勇猛善战,性格刚烈,被称为“行者”。
(3)林冲:英勇善战,忠诚正直,被称为“豹子头”。
(4)李逵:粗犷豪放,忠诚勇敢,被称为“黑旋风”。
4.故事情节简介(1)高俅陷害王进,王进投奔史进。
(2)史进结识林冲,林冲结识鲁智深。
(3)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逃至五台山。
(4)宋江结识武松,武松血溅鸳鸯楼。
(5)梁山好汉聚义,攻打祝家庄。
5.作品特色分析(2)人物性格:丰满鲜明,各具特色。
(3)故事情节: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水浒传》中某个角色的喜爱及原因。
(2)讨论《水浒传》中的某个故事情节,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7.课后作业(1)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更多故事情节和人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浒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在分析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dcf97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8.png)
简要介绍中西文化中英雄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为后续比较提供基础。
中西英雄观念概述
从英雄的定义、评价标准、行为准则等方面,对中西文化中的英雄观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中西英雄观念比较
当代社会中的侠义精神传承与发扬
阐述侠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如忠诚、勇敢、正义、仁爱等,并分析这些特点在《水浒传》中的体现。
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水浒传》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浒传》简介
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拓展视野
提高素养
培养兴趣
通过阅读《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拓展活动建议
推荐相关阅读资源及拓展活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阅读方法与技巧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金瓶梅》、《西游记》等古典名著;研究《水浒传》的学术著作及论文;与《水浒传》相关的影视作品及评论文章。
相关阅读资源
组织《水浒传》主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开展《水浒传》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物性格与命运;参观与《水浒传》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加深对作品背景的理解。
线性叙事与时间跳跃
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线性叙事,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同时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打破时间顺序,增强悬念和吸引力。
客观叙述与主观抒情的融合
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触叙述事件经过,同时在关键处穿插主观抒情和评价,引导读者情感共鸣。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结合
水浒传阅读教学整体设计
![水浒传阅读教学整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646a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a.png)
水浒传阅读教学整体设计一、引言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描绘农民起义为背景,以悲壮的英雄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读者。
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水浒传的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问题。
本文将针对水浒传的阅读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小说的内涵,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探讨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3. 阅读并解读水浒传中的典型章回片段,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主题思想。
4. 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介绍首先,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水浒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施耐庵。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于农民起义和宋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有初步了解。
然后,教师介绍施耐庵作为水浒传的作者,带领学生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2. 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基本情节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章回的顺序,对水浒传的故事情节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漫画或幻灯片等方式,将故事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中各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加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3. 水浒传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在文学特点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水浒传中的典型章回片段,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作者的语言运用、描写手法和叙事结构,深入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对话等元素,把握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如民不聊生、侠义精神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
2. 阅读法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小组讨论和整体阅读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水浒》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
2.梳理情节
3.品味感悟
教学过程:
1.趣味填空,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我很矛盾,在《三国》纷争的年代,却长了一颗《红楼》的心,本想独自去《西游》,却走不出《》的世界。
(2)我很纠结,我欣赏为人仗义疏财的黑三郎宋江;我佩服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的();我崇拜侠肝义胆的打虎英雄();我赞叹力大无穷,倒拔垂杨柳的();我叹惋武艺高强、懦弱隐忍的();我慨叹忠厚率直,简单粗暴的()。
由以上两道趣味填空题导入课题:名著《水浒》阅读交流展示
2.交代学习方法:分析人物、梳理情节、品味感悟
(课件展示)
《水浒》——“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栏目专题之一:
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中第三段指出,《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上其他陪衬
人物,有几百人之多。
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
3. 多维探究,编写人物档案
根据导读提示,重点对《水浒》中最具神采的人物——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进行多维探究,为其编写人物档案。
(课件展示)
人物档案表格:
(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
小组长协调组织,保证组员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1具体要求:(每位讨论中,确保人人参与,高效讨论。
)小组内先一对一讨论(2,组织最佳然后小组集中讨论疑难点,组员都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三分钟后,老师安排展示分工,以便各小3(答案,实现智慧整合。
.
组有重点的讨论,帮助小组成员展示最佳答案。
4.整体把握故事脉络,教给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
《水浒传》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
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期间的是非成败,悲欢离合,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种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
“人物+动作+名称”(人、地、物)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5.提供句式,品味感悟,与作品展开对话
阅读《水浒》不只是为了欣赏精彩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启迪人生,请同学们与心中的《水浒》展开对话,可按照下面的句式说话:
(课件展示):
(1)通过阅读,我发现《水浒》的特色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2)走进《水浒》我感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交流讨论后展示)
6. 以对联形式向同学们推荐名著
《水浒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它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它如一壶老酒,历久弥新,俗话说,好酒不厌百回品,好书不厌百回读,
教师以对联的形式再次向大家推荐这部名著。
上联: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下联:组织情节高人一等
横批:真乃经典
7.小结。
走进名著,我们就好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阅读经典,我们就如同在跟伟人交谈。
积极倡导同学们阅读经典名著,变有效阅读为高效阅读,让名著阅读滋润学生的生活,浸润学生亮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