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
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活血调经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活血调经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aad2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9.png)
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活血调经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活血调经中应用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试验收集我院自2021.10至2022.9期间接收的80例月经不调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红篮球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以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方法,试验组施以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
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运用月经不调患者活血调经治疗中,后者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月经量,缩短患者月经周期时间,有效维护其机体健康,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关键词:活血调经;月经不调;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效果月经不调是妇科一种常见病症,该病通常会导致女性患者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现象,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而中医学认为,月经不调与寒滞、气郁等方面相关,临床治疗主要是以活血调经为主,通过药物干预治疗,促使患者月经周期及月经量逐渐恢复正常。
本文主要收集我院80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对活血调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收集我院自2021.10至2022.9期间接收的80例月经不调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红篮球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5岁,均值(35.29±2.69)岁;试验组患者年龄在24-43岁,均值(35.14±2.78)岁。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统计研究。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施以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方法:选用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具体药方:炙甘草6g,当归、盐覆盆子各10g,桃仁、红花、牡丹皮、酒川芎、白芍、赤芍、丹参、大叶茜草、党参片、莪术、酒女贞子、茯苓各15g,黄柏20g,熟地黄、败酱草、薏苡仁、草红藤、麸炒苍术、醋香附各30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9099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6.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中医药治疗中常用的两种剂型。
为了比较它们在临床上的疗效,本研究选取了胃病为病例进行对比。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共选取了120例患有不同程度胃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药颗粒组和传统中药饮片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疗效评价指标均具有可比性。
结果:疗程结束后,中药颗粒组总有效率为90.0%,其中显效率为55.0%,有效率为35.0%,无效率为10.0%;传统中药饮片组总有效率为75.0%,其中显效率为30.0%,有效率为45.0%,无效率为25.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高效的治疗和良好的疗效评价是临床中药治疗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颗粒在胃病治疗中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传统中药饮片。
这可能与中药颗粒的制造工艺、品质控制等方面的提高有关。
中药颗粒制品具有用量准确、易于稳定贮藏和携带便携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患者遵从治疗的便利性。
结论:中药颗粒相对传统中药饮片,更适合在胃病治疗中使用,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使用便利性。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效果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20840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0.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100例盗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比饮片更好,应用性更强。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formula granul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Methods 100 cases of night swea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8 to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dex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and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CM formula granul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ecoction pieces, and the application is stronger.[Key words] TCM formula granu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linical efficacy传统的中药使用方法大都是沿用煎煮的方法,中药是以饮片形式,此过程中的变量如容器大小、温控水平等都会影响药物本身的效果,且未形成统一认知标准,具有任意性以及随意性,目前对于中药形式的选择并未统一,因此对于中药使用形式的统一标准需要进行验证。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39906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e.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随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已经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
相比传统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在于其方便服用、快速吸收和精准剂量。
但是,其疗效优劣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此本文从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颗粒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差异性和优劣势。
2.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其带来的创新性发展。
3. 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对近年来有关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2. 数据采集:采用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的方式,收集文献并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三、研究结果1.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在药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中药颗粒在剂量准确、口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 中药颗粒具有方便快捷、易于咀嚼等特点,适合于不同年龄、身体状态的人群使用。
3. 中药颗粒可以根据病情不同个性化调配,增强疗效,符合现代人个性化需求。
4. 在某些特殊疾病治疗方面,中药颗粒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对于难治的慢性肝病和慢性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四、结论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中药配方颗粒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准确配方、方便服用等特点,使得其在现代化医疗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中药配方颗粒在特殊病症的治疗方面也显著优于传统中药饮片。
因此,在中医临床中,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是有其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0406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d.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配方颗粒以其操作简便、剂量准确、易保存等特点,逐渐替代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还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评估二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为临床医师的用药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药剂型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并比较它们的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也旨在挖掘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和准确的诊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也有助于促进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制剂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这项研究将为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提供实际支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饮片粉碎、精细加工而成的新型中药剂型。
其特点如下:1. 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易于携带和保存,患者只需将颗粒溶解于水中服用,无需煎煮,大大方便了患者的用药过程。
2. 剂型稳定:配方颗粒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剂型稳定,不易受潮变质,保持药效。
3. 味道较好:传统中药饮片常常因为苦涩味或难以下咽而影响患者的用药体验,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口味调节剂,使味道更加接近口感,更容易接受。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17ef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a.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中药剂型的特点、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在服用方便、用药剂量精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传统中药饮片在保留原药药性、调理体质等方面表现出优势。
综合比较后发现,两种中药剂型均有各自的优势,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本研究为临床中药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中药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分析、优势、综合比较。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是两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配方颗粒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相比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易于服用、携带方便、剂型标准化等优点。
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药配方颗粒是否能够与传统中药饮片相媲美,成为了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经过现代化生产工艺,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而传统中药饮片则多为原植物炮制,存在着药效不稳定、剂型不均等问题。
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有助于评估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对比研究,探讨两者在治疗各类疾病时的优势和劣势,并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势;2.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药效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3. 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治疗特定疾病时的疗效表现;4. 总结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5. 提出改进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建议,以提高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4ac01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a.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中药制剂的一种形式,其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有很多优点,但其临床疗效是否与传统中药饮片相当还需要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本文将从药效、用药效率、安全性和医疗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比较,以阐明其临床疗效的差异。
一、药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主要区别在于制剂方式不同。
中药配方颗粒采用现代化技术制剂而成,采用配方设计、药材筛选、提取、浓缩、干燥和包装等多个工序,以增强中药的治疗效果。
而传统中药饮片则是使用传统中药煮水或煎汤之后喝下去。
传统中药饮片的煎煮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药材需要不同的时间煮煮,而水温等因素也会影响药性的析出,加之一些人在煎药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误差,因而会影响中药的药效。
相比之下,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药效压缩、提取率高、用药方便、易于消化和吸收等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治疗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中药颗粒比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高于传统的中药煎剂。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不仅用药方便,而且剂数少,剂量易于调节,用药效率更高。
例如,研究结果表明,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头痛、头晕时,需每日服用3次,每次10克药材;而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则只需每日服用2包,而每包只有3克药量,用药更加方便、精确。
而且,由于中药颗粒在制备过程中会严格控制药材的配比、提取工艺和生产标准,使每个剂量的药物量得到严格控制,从而提高用药效率,减少了药物浪费和成本,推动了药学的现代化。
三、安全性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安全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虽然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最终的成品不同,但其所选的中药品种和来源、药品质量等是相同的,都要在药店或医院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0f69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a.png)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两种常见形式,它们在中医临床中有着不同的应用特点和研究结果。
以下是对这两种中药制剂的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效果研究进行的简要介绍。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通过研磨、浸提、喷糊、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细颗粒。
相对于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更加精细,能够提高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和吸收率。
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剂过程中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对药物进行加工调整,在保留中药的活性成分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中药配方颗粒在剂型上更加方便携带和使用,可以直接溶解在水中服用,易于掌握剂量和调整用药量。
中药饮片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然后制成片状或薄片状的制剂形式。
中药饮片是最接近中草药原始形态的制剂,保留了中药的物理性质和药效特点。
它能够全面保留中药的活性成分,具有药效持久、疗效稳定的优点。
中药饮片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剂,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临床效果研究方面,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相对较多。
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以下特点:1. 单味药的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单味药,或对多种药物进行组方,以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
2. 药物适应症的拓宽: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症和病因,选择适宜的中药进行配伍,以提高疗效。
3. 配方的个体化: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病情和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4. 剂型的便利性:中药配方颗粒可以直接冲服或溶解在水中服用,便于患者掌握剂量和调整用药量。
5. 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相对而言,对于中药饮片的临床效果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药饮片在治疗肝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作为中药制剂的两种常见形式,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13ac5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f.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常用的两种剂型,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对比了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临床疗效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特点和优劣之处。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煎剂浓缩后制成的颗粒剂型,它具有重量轻、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等特点。
传统中药饮片则是将中药煎煮后制成的片剂,它具有原料广泛、制备简单等特点。
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在服用方法、制备工艺和保存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也使得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疗效表现。
从临床疗效比较的角度来看,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疾病治疗上均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配方颗粒由于采用浓缩制备而成,其药效较为浓缩,因此在一些急性病症和需要快速发挥药效的情况下,中药配方颗粒可能会表现出更为迅速的疗效。
而传统中药饮片则是通过煎煮药材后制成的,其药效相对较为温和稳定,适用于长期治疗和慢性疾病的治疗。
在不同疾病类型和治疗需求下,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均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也有各自的特点。
中药配方颗粒由于采用浓缩制备,其剂量相对较小,因此在服用时更为方便和易于控制。
而传统中药饮片则存在原料广泛和煎煮过程等问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安全性方面相对较为复杂。
传统中药饮片在生药材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上有一定的规范和经验积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保障。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15d97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是中医药治疗的两种常用剂型,它们在临床上的疗效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临床疗效比较的角度,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将中药饮片粉碎、浸膏、蒸干,再通过喷雾干燥或减压干燥等工艺,制成颗粒状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单次剂量准确、易于储存和使用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中药配方颗粒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颗粒中的药物颗粒状,吸收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药效发挥缓慢。
部分颗粒在制备过程中,会使用一定的添加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某些药材来说,颗粒制剂也难以完全保留其所有有效成分。
二、传统中药饮片传统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药药材经过制备加工,制成成品后,可直接用水冲泡服用的中药制剂。
传统中药饮片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尽可能保留中药药材的原始成分和药效,吸收速度快,治疗效果显著。
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传统中药饮片一直在中医药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中药饮片也存在一些问题。
饮片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易受环境影响而失效。
由于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部分药材中的有害成分无法去除,安全性难以保证。
传统中药饮片的剂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
三、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中各有千秋。
在相同剂量条件下,部分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能够更好地调控药物释放速度,保证药效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稳定,从而提高药效的持续性。
而传统中药饮片则能够更好地还原药材原有的成分,吸收更迅速,能够更快地发挥药效。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更加方便,无需再进行药材的加工和冲泡程序,而传统中药饮片则需要相对较多的时间进行制备和服用。
对于某些药性较温和的病症,传统中药饮片采用温煮温泡方法可以起到更好的调理作用。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各有其优劣,无法一概而论。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7e652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e.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饮片研磨成颗粒状,加入辅料制成的一种中药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筛选、处理、研磨、配方设计、混合、制丸、加工、包装等环节。
由于配方灵活、口感好、易服用等优点,中药配方颗粒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传统中药饮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符合中药炮制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制成的片剂状或颗粒状的中药剂型。
中药饮片的制备过程包括筛选、洗涤、切片、炮制、烘干等环节。
传统中药饮片历史悠久、历经沉淀,经验丰富,在临床应用中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 提高药效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药效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前者在提高药效方面表现出了一定优势。
这是由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更加精细,具有更好的药效保持和利用率。
而且,中药配方颗粒加入辅料,可以改善中药饮品的难以耐受的特点,提高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率。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配方颗粒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智脑颗粒和脑立特颗粒在治疗认知障碍,失眠等方面比传统中药饮片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2. 优化药味传统中药饮片口感苦涩,易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厌恶,难以服用。
而中药配方颗粒则加入了甜味化合物和香料,大大改善了药味,使患者服用起来更加容易。
若干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的口感更佳,患者所感受的副作用更少,更易与现代的药学制剂相比较。
3. 降低毒副作用毒副作用是传统中药制剂难以避免的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制备工艺较为精细,辅料掺杂量有限,因此,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毒副作用较小。
比如,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更倾向于服用中药配方颗粒,因为其含盐分低,能够更好地降低体内的钠负担,进一步减少对肾脏造成的负担,避免容易引起的肝肾损害和消化系统不适等。
三、结论总的来说,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好的药效,口感更佳,毒副作用更低等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将得到更好的保证,临床上的应用也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
![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ae2002bb4cf7ec4bfed061.png)
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经济学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肾科以及门诊等科室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用药物剂型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则应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依据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合适的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其成本-效果比率。
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
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3.97,高于B组的2.28。
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血瘀证的疗效与中药饮片相当,而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药配方颗粒所需的治疗费用更高,但其冲服更为方便,故中药配方颗粒适合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患者应用。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活血化瘀类;配方颗粒;中药饮片;成本-效果【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10-02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在目前疾病治疗中仍有效。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往的中药饮片煎煮流程较为复杂,大部分年轻人均不会选择中药煎煮,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
近年,由于中药提纯工艺以及炮制工艺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患者只需用开水冲泡颗粒制剂即可服用,简单方便。
但这同样引发了许多患者的争议,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与费用是否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似?为此,本研究以活血化瘀药为例子,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种形态中药的成本-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肾科以及门诊等科室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用药物剂型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有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29~80岁,平均(59.20±5.16)岁;B组30例患者则应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1~80岁,平均(58.59±5.52)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8d95c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0.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是目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优势。
本文将从临床疗效比较的角度,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优缺点。
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因为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研究现代化的产物,其制备工艺更加精细、提取效率更高,因此其药效更加稳定。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去除一些无效的成分,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配方颗粒的溶解速度快,易于吸收,作用迅速,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
临床试验也证明,中药配方颗粒在某些病症中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其中一些活性成分,从而降低其疗效。
因为配方颗粒会经过高温煮沸和喷雾干燥等工艺步骤,这可能使得其中的一些温度敏感的成分发生破坏。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复杂,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对于一些中医药生产企业来说,设备投资和人员培训都是一项巨大的成本压力。
相对的,传统中药饮片在一些方面也具备一些优势。
传统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只需要进行研磨、灭菌等一些基本的处理步骤,因此对于一些小型中医药生产企业而言,其生产成本较低。
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长的历史积累,治疗效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容易得到认可。
传统中药饮片的制剂方式与服药方式更接近于中医经典理论,更符合中医药传统的理念和用药习惯。
传统中药饮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传统中药饮片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工艺上的问题,导致药效的不稳定性。
传统中药饮片的制剂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药材经过研磨和加工后可能会导致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丧失,药效降低。
传统中药饮片在煎煮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对患者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各有优劣。
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效稳定性和作用迅速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对比
![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e88bc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0.png)
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对比【摘要】目的:比较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
方法:将三七、桃仁和当归三种活血类中药材分别制成中药生颗粒、传统中药饮片,并经过粗粉碎处理后提取总挥发油量。
随后进行煎煮,计算每次所得的煎出物在总敷出物中的比例。
结果: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无论是当归、桃仁还是三七这三种常见的活血类中药,它们的煎出率都会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在煎煮次数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第一次煎煮可以得到更高的煎出率。
在第2到第5次煎煮中,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于中药生药颗粒剂具有更高的煎出率。
结论:在制造中药颗粒和配制传统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中药煎煮的时间、次数等因素,以提高药效。
【关键词】前言中药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学科。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药材可以根据不同的炮制手段分为汤剂、丸剂等不同的类型[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饮片成为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采用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的药物其类型主要有炮制饮片、原型药材饮片和加工中药切片等。
而中药生药颗粒剂则作为一种免煎中药饮片,其主要成分通过浸提法获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活血类中药富含挥发油成分该成分非常复杂因此制取活血类中药时主要采用压榨法或水蒸气蒸馏法[2]。
由于挥发油成分的复杂性,含有活血类中药的药材无法与其他药物长期共煎。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三七、桃仁和当归三种活血类中药展开了活血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的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三七、桃仁和当归三种活血类中药材作为实验药材,同时将上述药物分别制成中药生颗粒、传统中药饮片,其中传统中药饮片厚度均≥3mm,中药生药颗粒剂粒径均〈24目。
1.2方法1.2.1实验仪器当前的实验装备中,包含有磨口挥发油提取玻璃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恒温电热水浴锅、蒸发仪的旋转型、天平型电子仪器、恒温电热培养箱、清洗物体的设备使用超声波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ed78e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0.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是两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临床疗效比较的角度,对这两种中药剂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概念及特点1. 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提取精制后,再进行配方、混合、加工制成颗粒状的中药剂型。
它具有成分精确、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剂型。
2. 传统中药饮片传统中药饮片是将中药材经过炮制、配方后制成的片剂,是中药的一种常见剂型。
它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历史悠久等特点,是传统中药剂型的代表。
二、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1. 疗效比较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和更好的疗效。
因为中药配方颗粒中的有效成分已经提取精制,服用后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疗效更为突出。
而传统中药饮片由于需要经过煎煮后服用,其起效时间相对较慢,且疗效不如中药配方颗粒明显。
在一些急需快速见效的疾病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更大的优势。
2. 剂量准确性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严格控制每一颗的药量,因此其剂量准确性更高。
而传统中药饮片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难以做到每一份剂量都完全一致,因此剂量准确性较低。
3. 服用方便性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在服用上更为便捷,患者只需将颗粒溶于水中饮用即可,无需进行煎煮等繁琐的操作。
而传统中药饮片需要根据具体的煎煮工艺进行煎煮后服用,相对来说更为麻烦。
从服用方便性来看,中药配方颗粒显然更具优势。
三、临床实践中的选择和应用1.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
2. 对于一些需要快速见效的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中医师更倾向于选择中药配方颗粒,以便快速调理患者的病情。
3. 对于一些慢性病、长期服药的患者,传统中药饮片可能更适合,因为其疗效虽然相对较慢,但作为长期治疗的药物剂型更加具有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bc1c2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9.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应用中常用的两种剂型。
本文将从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制备、药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饮片研磨成细粉,通过现代科技将中药药效物质进行提取和制粒而成的剂型。
而传统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药药材制成片剂的剂型。
两者在制备上的主要区别就是中药配方颗粒更加精细和纯度更高,可以更好地保留药效物质。
在药效方面,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原理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中药的多种活性成分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更容易溶解和吸收,因此在药效上可能更快更显著。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疾病的特点对中药进行配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临床应用方面,传统中药饮片在中国中医临床应用上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世代医者的实践验证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传统中药饮片多以方便患者服用为主,患者可以直接煮汤或泡水饮用。
而中药配方颗粒则更适合于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群,可以直接溶解在水中饮用,更加方便和快捷。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并无明显差距,都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但是基于现代科技的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和使用方面更加便捷和个性化,因此在一些特殊疾病或紧急情况下更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过程也更加科学,可以更好地保留药效物质,提高疗效。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都是中医临床应用的常见剂型,二者在药效和临床应用上没有明显差别。
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和使用方面更加方便快捷,个体化程度更高,因此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767321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a.pn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现代医学认为,中药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应用中药制剂中常见的形式,但它们与传统中药饮片之间存在着差别。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
1. 饮片和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传统中药饮片是将中药材干品研磨成颗粒或片状,并根据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
而中药配方颗粒则是将已经经过中药提取和浓缩后的药汁,经过喷雾干燥、造粒等多个工序而成。
由此可以看出,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进行了多次高温加工,会使药性疏松,容易损失活性成分,而传统中药饮片则以水为介质,经天然晾晒干燥,保留了中药材原有的药效成分,所以药效更加持久。
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都是经过专业制作后的中药制剂,它们之间的药效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药效成分的纯度和含量上。
中药配方颗粒中的药效成分含量比较高,但是成分相对于中药饮片比较单一,中药饮片中的药效成分相对较为丰富,但含量相对较低。
而药效成分含量高的中药配方颗粒对急性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在急救处理时更受人们欢迎。
传统中药饮片通常需要用开水进行浸泡或者煮煎,并且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饮用,而中药配方颗粒则比较方便快捷,只需要喝水或者直接服用即可。
中药饮片每次干草量较大,并且需要煎制时间较长,食用方法比较麻烦,而中药配方颗粒则每次服药量较小,使用方便,更加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使用。
传统中药饮片保存时间较短,需要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好的环境中,以免长时间受潮、发霉,影响药品的药效。
而中药配方颗粒则可以通过密封防潮、避光和低温储存,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药效,便于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各有优劣,应根据疾病特点、药物疗效等因素进行选择。
既然可以在中药材制剂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中药配方颗粒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在面对临床需要快速治疗的病患时,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更快更方便地提供药效。
而传统中药饮片在萃取多种有效成分同时也是有特定的需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7T14:33:51.3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金明吴力强
[导读]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在目前疾病治疗中仍有效。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太仓 215400)
【摘要】目的:探究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经济学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肾科以及门诊等科室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用药物剂型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则应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依据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合适的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其成本-效果比率。
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
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3.97,高于B组的2.28。
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血瘀证的疗效与中药饮片相当,而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药配方颗粒所需的治疗费用更高,但其冲服更为方便,故中药配方颗粒适合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患者应用。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活血化瘀类;配方颗粒;中药饮片;成本-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10-02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其在目前疾病治疗中仍有效。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往的中药饮片煎煮流程较为复杂,大部分年轻人均不会选择中药煎煮,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
近年,由于中药提纯工艺以及炮制工艺的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患者只需用开水冲泡颗粒制剂即可服用,简单方便。
但这同样引发了许多患者的争议,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与费用是否与传统的中药饮片相似?为此,本研究以活血化瘀药为例子,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种形态中药的成本-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肾科以及门诊等科室收治的中医辩证为血瘀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用药物剂型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有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29~80岁,平均(59.20±5.16)岁;B 组30例患者则应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1~80岁,平均(58.59±5.52)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中医辩证为血瘀证,A组选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药方(1袋以10g为准):川芎2袋、丹参2袋、当归1袋、牛膝1袋、桃仁1袋、红花1袋、大黄1袋,配方颗粒均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每天1剂,开水冲服颗粒制剂后饮用,连服2周。
B组接受中药饮片治疗,药方:川芎20g、丹参20g、当归10g、牛膝10g、桃仁10g、红花10g、大黄(后下)6g,饮片均购自苏州天灵有限公司,每日1剂,水煎煮,连服2周。
1.3 评定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两组的成本及效果。
①治疗效果评价:显效:病患的临床症状较用药前比较基本消失或显著缓解;有效:病患的症状较用药前有好转;无效:用药前后病患的症状无改善。
②成本确定:成本是指某一治疗方案治疗某病时所消耗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隐形成本[1]。
因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难以计算,本次研究考虑病患支付的中药费用(直接成本),且为使研究结果有参考价值,本次统计的费用以2019年1月的标准价格来计算。
成本-效果比=直接成本/治疗总有效率,该数值越少,说明该药物或治疗方案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所付出的治疗费用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所得的计量数据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χ2=0.218,P=0.640),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经济学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其评价也越来越准确。
药物经济学主要是指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治疗方案的投入成本和收益进行完整的评价,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以及成本最小分析(CMA)等,其中成本-效果分析法最常用[2]。
药物的疗效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关注的重点,其是决定患者是否认同治疗方案的关键,也是决定药物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而药物成本会影响到患者是否选择该治疗方案,同时还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析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经济价值差异,结果显示,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但A组的成本-效果比高于B组,提示两种形态中药的治疗效果相似,但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成本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且原辅料、设备成本高,导致其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但有调查显示[3],随着生产设备等一次性成本逐年下降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配方颗粒的生产成本呈稳步下降趋势,未来价格因素将不会成为困扰中药配方颗粒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
综上,活血化瘀类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血瘀证的疗效与中药饮片相当,而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血瘀证所需的治疗费用更高,但其冲服更为方便,故中药配方颗粒适合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丽.药物经济学方法在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剂中的评价现状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2(10):9-10,18.
[2]何亚亚.药物经济学评价在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7,15(6):46-47.
[3]曲栋梁.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