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儿童孤独感研究以湖北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结论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多数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总体情况令人堪忧(王东宇、王丽芬,2005;郑楚亮,2007;徐为民,2007;袭开国,2008;赵时,2010等),但也有不少指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周宗奎,2005;岳慧兰,2006;刘鹏,2007;张若男,张丽锦等)。本文主要从儿童孤独感方面来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蕲春、黄陂、黄石地区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男生838名、女生593人;留守儿童1016人、非留守儿童415人。调查年级选取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初中七八年级,为调查对象。

表1-1儿童心理调查分布(单位:N)

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纪八年级合计性别

男57152123304202838

女6110466214148593

类别

非留守儿童236658165103415

留守儿童951901313532471016

二、儿童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儿童孤独感是由AShier等人1984年编制的3-6年级儿童孤独量表改编而成的(Asher,SR,Hymel,s,renshaw,pd.Loneliness in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1984,55:1456-1464);儿童孤独感有效测试1354份,均值37.80,众值38,极小值18,极大值80。在儿童孤独感方面,正常的占32.3%,有点孤独的占43.9%,很孤独的占20.3%,特别孤独的占3.3%,严重孤独的占0.2%(图2-1)。

图2-1儿童孤独感分类直方图

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

(一)儿童孤独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AShier等人的研究为标志(Asher,SR,Hymel,s, renshaw,pd.Loneliness in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 1984,55:1456-1464),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及与之相联系的交友问题成为国外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发现,在小学儿童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孤独感(cassidy,j,asher,sr.loneliness and peer rel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1992,63:350-365),还有研究考察了同伴地位和学校适应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发现被同伴拒绝、没有朋友或虽有朋友却不能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都与孤独感有关(margalit,m,ben-dov,i.Leaming disabilit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kibbutz versus city comparison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95,18(3):519-563)。我国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国外有关研究的结论(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但从总体上看,对留守儿童进行的有关研究数量并不多,关于友谊关系和情绪适应、学业和社交适应等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限于初中以上的青少年群体。而且,有关研究主要采取横断设计,旨在考察儿童友谊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还较少。另外,针对儿童对自身同伴交往或交友状况的认知和感受对其实际

的交友状况的影响的研究也并不多见。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体,他们通常能够根据社会评价及自我认识和评价,进行主动而有效的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

关于孤独感的概念,目前心理学界尚无公认的统一界定。对孤独感可作以下定义,孤独感是指个体感觉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期望与实际交往水平之间产生差异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孤独感与独处、独居有其不同之处。孤独感反映了个体对其社交关系网络不完善的主观知觉,因而与独处不同,后者反映了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主观上的不完善可以进行定量(如,社交网络规模偏小)或定性(如,与他人缺乏亲密感)的评估。独居与孤独感也不同,它是主观故意选择的独处。独居的动机可能来自于沉思冥想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进行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养兴趣爱好),与孤独感总是和负性的情绪体验相联系有所不同,独居可以被视为愉快的、积极的,有时甚至是令人向往的,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为个体提供解脱现实生活中沉重的工作压力的机会(池丽萍等:《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3年第26卷第5期,第2页)。

本文主要从而儿童的性别、留守状况、年级分类、父母教育环境、学校环境等方面来描述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以及对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做简单的探索性分析。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是,儿童孤独感问卷。该问卷是由AShier等人1984年编制的3-6年级儿童孤独量表改编而成的(Asher,SR,Hymel,s, renshaw,pd.Loneliness in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 1984,55:1456-1464),改编后的问卷剔除了原有的补充项目。为了使问卷的结构更为合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三个主因素,分别命名为(纯)孤独感、对交友的自我评价、社会适应感,其中(纯)孤独感包括9项,即“我和别的同学和不来”、“当我需要帮助时,没人会帮我”、“我总是单独一个人”、“我没有任何朋友”、“我感到别人不愿和我一起玩”、“没有什么人和我一起玩”、“我很难让别的同学喜欢我”、“我感到孤独”、“我找不到人谈话”;对交友的自我评价包括5项,即“我有很多朋友”、“我在学校容易交上朋友”、“当我需要朋友,我可以找到一个”、“我与别的同学相处很好”、“我不容易交上朋友”。社会适应感包括4项,即“我喜欢学校”、“我善于和别的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