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板块俯冲地质学和地幔对流

合集下载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三 转换型-剪切 7
(大洋中脊)
三. 三个板块之间的边界组合类型
在板块分布图上,经常可见三个板块边界相交于 一点,为三个板块汇聚或裂解的邻接点,它是球 面上的板块边界开始或终止的端点。三条板块边 界相交于一点的现象,这一个交点就叫做板块三 联接合点(triple junction 简称三联点)。 与三联点相接的板块边界可以是拉张型、挤压型 或剪切型边界。板块三联接合点在板块构造研究 中具有重要意义。
碰撞型边界特点是: ①地震带极宽,以浅、中源地震为主,最大震级为8.7级。 ②由于岩石圈上部的陆壳古老而复杂,发育了众多的断层, 有许多薄弱带, ③伴有比较强烈的岩浆活动, ④热流值相对较高。 事实上,这类边界是两个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极宽阔而复杂 的地带。而不是一条明确的界线。在大陆发生碰撞之后,板 块的相对运动和沿边界的挤压作用仍然持续着,如亚洲板块 重迭在印度板块之上,结果使该板块边界 ⑤具有正常大陆地壳两倍的厚度(陆壳增厚),这已成其为 一大特点,是造成喜马拉雅山带和青藏高原巨大海拔高度和 使地震带、岩浆活动带变宽的主要原因。
①陆内、陆间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离散板块边界开始发育的雏形。
离 散 边 界 -

洋 中 脊
离散边界演化模式图
A 上涌的岩浆的热能 造成陆壳凸出,膨胀, 产生大量断裂; B.陆壳拉伸和减薄, 中脊裂谷发育,岩浆 流到裂谷之上基性、 超基性岩浆不断补充, 冷凝形成新的海洋岩 石圈,添加到向两侧 运动的板块后缘。; C.持续的扩张进一步 将大陆分离知道狭窄 的海道产生; D.洋中脊系统形成, 大洋盆地发育增长。
板块,全称是岩石圈板块,是指构成地 球上部岩石圈的不连续球面板状块体。

板块的运动课件

板块的运动课件
课件
目录
• 板块运动概述 • 板块运动的动力学 • 板块运动的类型 • 板块运动的实例 • 板块运动的影响 • 未来研究方向
01
板块运动概述
板块运动的定义
总结词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板块在地球内部力量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现象。
详细描述
板块运动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地球板块在地球内部力 量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路径进行移动的现象。这些板块由地壳和部分上 地幔组成,并在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地形和地貌。
板块运动的研究意义
总结词
研究板块运动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历史 ,预测地质灾害,以及指导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
详细描述
研究板块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 化历史,探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机制。此外, 通过研究板块运动,我们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 如地震、火山喷发等,为人类提供安全保障。同时, 板块运动的研究还可以指导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如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大型工程的地质勘查和选址 等。因此,研究板块运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
总结词
引入复杂因素
详细描述
目前的板块运动模型主要考虑了地幔对流、重力、弹性力 等基本因素,未来可以尝试将其他复杂因素(如地震、板 块间的相互作用、地壳的粘性等)引入模型中,以更全面 地揭示板块运动的机制。
总结词
多尺度模拟
详细描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板块运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表现 ,未来可以开展多尺度模拟研究,将板块运动与地球其他 现象(如气候变化、火山活动等)进行关联,从更广阔的 角度探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
02
板块运动的动力学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01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是板块 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内动力地质作用和规律(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和规律(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第一节 岩浆作用和岩浆岩
一、岩浆作用 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的高温(温 度在700゜C以上)熔融硅酸盐物质 (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称 为岩浆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地壳内部; 喷出作用(火山作用)--岩浆冲出地表。
岩浆作用的结果: 侵入和喷出的岩浆体 → 冷凝 → 岩浆岩(火成岩)。 火山作用、火山碎屑 → 火山碎屑岩。 岩浆体 → 高温、化学活动性的气液流体 → 作用于围岩。
地球内圈,软流圈 → 活动的岩石圈:变形、岩浆。 地球外圈,水、大气、生物:对地壳表层破坏、改造。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 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作用于地壳内部。
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壳内 岩体变形,结晶岩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作用于地壳表层附近。
外动力地质作用 地表、地表附近 地貌,沉积物
碰 撞 型 边 界
两块大陆板块相互挤压,以变形缩短和岩浆作用为主,并最终 “焊接”在一起,在板块的结合处形成一系列的山脉,这里也 叫地缝合线。以喜马拉雅山为代表的特提斯构造带是碰撞型边 界的代表。
➢ 海相沉积的地层(如浅海石灰岩),在陆地上很常见。 如青臧高原上,主要为海相沉积地层。
二、地壳水平运动的现象和证据 地层沉积时都是水平延展的;挤压作用使之倾斜和弯曲; 倾斜和弯曲的地层,在野外很常见;
倾斜的岩层 褶皱弯曲的岩层
西藏大褶皱
美国西部圣安德列斯大断裂 (持续快速活动的断裂)
三、地壳运动的速度和规模
水平运动: 速度 -- 10mm/a 规模 -- 数千公里 洋脊扩张速度:可达10~15 cm/a。
圣安德列斯大断裂: → 7米/16年(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前)。 → 480公里/1.5亿年(侏罗纪末至今)。 大西洋:大陆分裂后形成。 印度板块:从南半球向北漂移达7000公里。

大洋板块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的成因机制

大洋板块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的成因机制

大洋板块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的成因机制孙圣思;嵇少丞【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1(35)4【摘要】大洋板块俯冲带是许多重要地质作用(例如脱水、部分熔融、岩浆和地震活动)发生的场所.对位于俯冲带之上的地震台站所检测到的不同剪切波的数据解析,可以获得源于上覆板块、地幔楔、俯冲板块和板下地幔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关键信息.本文系统总结了世界各地大洋俯冲带的剪切波分裂样式,对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大洋俯冲带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的主要成因模式(例如地幔楔拐角流、与海沟迁移有关的平行海沟的地幔流、橄榄石位错蠕变形成各类组构以及蛇纹石化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评述.由橄榄石(010)[100]、(010) [001]、(100)[001]、{0k1} [100]、(001)[100]和{110}[001]位错蠕变形成的晶格优选定向(LPO)分别称之为A型、B 型、C型、D型、E型和F型组构,其中A型、D型和E型组构总是导致剪切快波的偏振方向(φ)平行于地幔流的方向,而B型组构则导致φ垂直于地幔流的方向.C型组构虽然也能使φ平行于地幔流方向,但快慢波之间的延迟时间(δt)则不如同等条件下A型组构形成的那么大.F型组构导致剪切波在垂直于地幔流动面的方向上传播时几乎不发生分裂.叶蛇纹石是俯冲板块地幔和地幔楔中最主要的含水矿物,具极低的流变强度、很低的地震波速和很大的弹性各向异性.蛇纹石化程度越高,变形地幔岩的各向异性就越大,则弧前地幔楔的剪切波分裂愈强.只要蛇纹石的含量超过10%~20%,则变形地幔岩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将由蛇纹石的LPO主导.地幔楔的剪切波分裂特征主要取决于其蛇纹石化程度与俯冲角度,陡倾的俯冲和高程度的蛇纹石化有利于形成平行于海沟的φ.%Subduction zones are criticallyimportant regions where significant geological processes ( e. G. , phase transition, dehydration, partial melting, volcanism, and seismic activity) take place. Seismic anisotropy formed by different parts of subduction system (I. E. , the overriding plate, the mantle wedge, the subducting slab, and the subslab mantle)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analyzing seismic wave raypaths. Here we provide a state-of-art overview on shear wave splitting patterns measured from global oceanic subduction zones, and on mechanism models [e. G. , 2D corner flow, 3D trenth-parallel flow induced by trench migration, olivine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s (LPO) and serpentinization]. 01iine LPOs formed by (010) [ 100] , (010) [001], (100) [001], |0kl|[100], (001) [100] and {110} [001] slip systems are identified as A, B, C, D, E and F-type fabrics, respectively. The A, D, and E-type fabrics cause fast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φ)) parallel to the mantle flow while φ formed by B-type fabric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ntle flow. Olivine C-type LPO also results in a φ parallel to the mantle flow, but the resultant delay time ( δt)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A-type. F-type fabric results in almost no splitting in the direction normal to the mantle flow plane. In mantle wedge and subducting lithosphere mantle, the most important hydrous mineral is antigori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low flow strength, low seismic velocities, and high elastic anisotropy. Accordingly, the extensively serpentinized mantle wedge rocks usually have relative high seismic anisotropy and shear wave splitting. If more than 10% -20% serpentinization occurs, serpentine LPO would control the seismic anisotropy of the deformed mantle rocks. As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inmantle wedge depends on both the degree of serpentinization and the slab dip, those highly serpentinized and steeply dipped subduction systems a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a trench-parallel φ.【总页数】20页(P628-647)【作者】孙圣思;嵇少丞【作者单位】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民用、地质、采矿工程系,蒙特利尔H3C 3A7;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民用、地质、采矿工程系,蒙特利尔H3C 3A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1;P315.2【相关文献】1.大洋板块俯冲带角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周留煜2.全球主要俯冲带处板块运动与地震各向异性及应力场的相关性讨论 [J], 韩鹏;刘迁迁;孙振添;魏东平3.橄榄石的晶格优选定向、含水量与地震波各向异性:对大陆俯冲带变形环境的约束 [J], 王勤;嵇少丞;许志琴4.东北日本地震波速度、Vp/Vs和各向异性结构:对俯冲带水迁移过程的探讨 [J], 王建;肖卓伟;赵大鹏;姚振兴5.利用DONET海底观测网研究日本南海海域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 [J], 刘渊;薛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一、本文概述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

作为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涉及了复杂的地壳运动和动力学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地质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文章将首先概述青藏高原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构造格局,包括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的地体拼合事件以及碰撞造山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包括地壳增厚、地幔对流、板块俯冲等因素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深部驱动力的详细分析,文章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过程和机制,以及这些过程对区域乃至全球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岩石圈、软流圈以及地幔等深部结构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如何影响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地质演化。

通过综合研究,文章将提出新的观点和认识,为理解青藏高原乃至全球大陆动力学过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以期为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深受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的影响。

地体拼合是指不同地块或地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通过断裂、滑脱、碰撞等过程,最终合并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构造单元。

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生物和环境。

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期的地体拼合事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拼合。

这一事件发生在约50 Ma前,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和变形。

这次拼合事件不仅形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也奠定了高原现今的基本构造格局。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与其他地体拼合事件密切相关。

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机制的动力学模拟

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机制的动力学模拟

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机制的动力学模拟史亚男;魏东平;皇甫鹏鹏;李忠海;刘梦雪【摘要】几乎所有大陆岩石层的减薄现象, 可能都与海洋板块的俯冲作用相关, 但是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迄今仍不十分明确, 为此,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包含洋-陆俯冲系统的二维数值模型, 来探讨海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变形行为的影响, 尤其对大陆岩石层减薄效应的制约.模型结果表明, 海洋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地幔楔熔体对大陆岩石层地幔的热侵蚀以及由熔体上升所诱发的地幔局部对流的强烈扰动会导致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减薄效应.这种效应不仅表现在横向上的向陆内蔓延, 还表现在垂向上的向浅部发展.且多类动力学参数都能制约大陆岩石层的减薄效应.具体地, 随着汇聚速率和洋壳厚度的增加, 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越大, 在垂向上的减薄程度也越深;而随着俯冲海洋板块年龄的增加, 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增大, 但在垂向上的减薄程度会减小;随着上覆大陆岩石层厚度的增加, 其横向减薄范围会减小, 但在垂向上的减薄程度会加深.本文研究成果能为揭示华北克拉通减薄/破坏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Much evidence from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thinning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s generally related to oceanic subduction.Whil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uch thinning remains in ing a 2-D thermo-mechanical model,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s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thinning under oceanic subduction and explored their key constraints.The numerical models indicate that the erosion by partial melting in the mantle wedge and by the small-scale mantle convection could induce lithospheric thinning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Moreover, the convergencevelocity, thickness of oceanic crust, the age of subducting oceanic plate and the thickness of overriding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ynamics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Specif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vergence veloc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oceanic crust, the range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creases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Besides, the range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creases horizontally and decreases vertically with the growing age of the subducting oceanicplate.Nevertheless, with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overriding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he range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decreases horizontally and increases vertically.Our model results could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the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uring geologic epochs.【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9(062)001【总页数】15页(P63-77)【关键词】海洋板块俯冲;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破坏;数值模拟【作者】史亚男;魏东平;皇甫鹏鹏;李忠海;刘梦雪【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30 引言全球板块运动模型中的海洋板块俯冲带,对应着地幔对流的下降流,它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物理化学系统,这种海洋板块俯冲不仅是板块运动和洋脊扩张的最主要动力,也是地球循环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同时提供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通道(Stern, 2002).此外,海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同样影响上覆大陆岩石层和地幔楔的热-动力学行为.一方面,俯冲海洋板块的脱水作用可以降低上覆地幔楔岩体的熔点,产生大量的幔源岩浆,进而广泛发育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作用;另一方面,板块富水流体或含水熔体的加入以及由此引发的地幔岩体的部分熔融,也会显著降低地幔楔岩石的流变强度和黏滞度,从而强烈扰动地幔楔角流场,最终发生固态上地幔岩石层的热侵蚀作用以及多种构造变形.洋-陆俯冲作用会引发上覆大陆岩石层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形行为,主要包括:应力应变状态变化(Stern,2002;张克亮和魏东平,2011)、上覆大陆岩石层的拉张和挤压(Sobolev and Babeyko,2005;Li et al. ,2013;Han et al.,2016)、全球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变化(Stern,2002; Shi et al.,2018;Zhang and Wei,2012)以及弧后盆地的发育和演化(Karig,1971;Uyeda and Kanamori,1979;Dvorkin et al.,1993).前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动力学变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Van Hunen et al.,2000,2004;Clark et al.,2008;Gerya and Meilick,2011;Sobolev and Babeyko,2005;Zhang and Wei,2011;Li et al.,2015).在俯冲带,大量观测资料显示弧后地区岩石层厚度较小且为高温热状态,Arcay 等(2005)采用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俯冲板块脱水对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减薄作用,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水化地幔楔的低黏滞度的自由热对流引起的.在此基础之上,Arcay 等(2008)进一步使用热-化学侵蚀模型研究了俯冲带的弧后应变特征.Gerya 和 Meilick(2011)基于二维岩石-热-力学耦合模型研究了洋-陆俯冲作用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海沟后撤会导致上覆大陆岩石层流变强度的弱化,进而发生减薄作用.Gorczyk等(2007)基于二维岩石-热-力学耦合模型研究了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板块中水的迁移速度对弧后扩张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板块的耦合作用强烈依赖于板块汇聚速率和水的迁移速率之比.Clark 等(2008)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弧后区域的阶段性,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无阶段性、类阶段性和超阶段性.Sobolev 和 Babeyko(2005)利用热-力学耦合模型研究了上覆南美大陆挤压缩短的动力学制约因素,认为俯冲界面上的剪切耦合作用是控制其缩短的主要因素.关于海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影响,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对克拉通(岩石层厚度~200 km)减薄/破坏的影响.二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地壳榴辉岩的重力失稳可能是引起岩石层大规模减薄的原因(乔彦超等,2012);更进一步,具有不同流变性质的克拉通重力失稳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这种岩石层减薄/破坏具有分期并且多阶段的特征(Wang et al.,2015).而对下地壳榴辉岩的黏性、密度以及岩石层地幔黏性等参数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则表明,岩石层地幔的黏性会显著影响拆沉时间,影响范围从几个到十几个百万年不等(程华冬等,2017).另一方面,乔彦超等(2013)通过数值模型研究了岩石层的热侵蚀过程,发现小尺度的地幔对流现象可以使岩石层发生减薄,其减薄量可以达到100 km.程华冬等(2016)利用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克拉通岩石层的对流减薄过程,讨论了岩石层宽度、厚度、黏性差异以及密度差异等参数的动力学制约,模型结果显示黏性差异对大陆岩石层减薄的时间尺度有很大影响.He(2014)采用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俯冲板块与大地幔楔之间的关系,发现板块俯冲过程可以促进低黏性大地幔楔的形成.Wang 等(2016)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水化作用在大陆岩石层减薄中的作用,模型结果显示水化作用与克拉通地区大规模的岩石层减薄过程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海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可能是诱发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用各有特点的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但海洋板块俯冲如何导致上覆大陆岩石层发生减薄,甚至大规模破坏,其一般性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二维洋-陆俯冲数值模型,来探讨海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其地幔楔内热-熔体扰动引发的不稳定地幔角流体系对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动力学制约因素进行讨论.1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1.1 控制方程对于板块俯冲碰撞相关的动力学数值模型,一般对三组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包括斯托克斯流体动力学方程、物质守恒方程以及热量守恒方程.本文中,将采用I2VIS 程序, 对这些方程在不规则的欧拉网格节点上采用有限差分算法进行离散化和近似求解,具体的算法可见Gerya和Yuen(2003a)或Li(2014).1.1.1 斯托克斯方程(1)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密度ρ依赖于温度T、压力P、岩石类型C和部分熔融比例和是偏应力张量.1.1.2 非可压缩流体物质守恒方程(2)其中,vx和vy分别表示水平速度和垂向速度.1.1.3 热量守恒方程(3)其中, Cp是等压热容,DT/Dt表示温度对时间的物质导数,qx,qy代表热流值, k是热传导率,依赖于温度T,压强P和岩石类型C.Hr表示放射性生热,假设为依赖于岩石类型的常量:Hr=constant(C).(4)Ha表示绝热变压生热,即伴随着压力的变化(增压或减压)而导致的热量生成或消失:(5)HS表示摩擦生热,代表了黏性形变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6)其中,是偏应力张量,是应变率张量.1.2 黏-塑性流变学性质1.2.1 黏性形变数值模型中的流变学关系采用整合的黏-塑性本构关系.其中,韧性流变的黏滞系数是一个与温度、压力、物质成分、应变率和熔融程度相关,可表示为式中,是应变率张量的二阶不变量; AD、E、V和n是实验岩石学所得到的流变参数,分别表示物质常数、活化能、活化体积和应力指数;F是根据实验类型确定的无量纲系数;R是气体常数.1.2.2 塑性形变上述的黏性流变需要与塑性流变相结合,从而形成实际的黏-塑性流变特征,这里采用改进的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如Ranalli, 1995):(8)该方程中,σyield表示屈服应力;表示应变率张量二阶不变量;P是总压力;C0是P=0条件下的岩石剩余强度;φ是内摩擦角;λ是孔隙流体系数(Brace and Kohlstedt, 1980).1.2.3 形变机制的整合基于ηductile和ηplastic,对于模型区域中的某一点来讲,其黏-塑性流变关系的最终等效黏滞系数可以定义为它们之中的最小者(Ranalli,1995):ηcreep=min(ηductile,ηplastic).(9)1.3 部分熔融基于实验岩石学的约束条件,本算法考虑了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行为(Gerya and Yuen, 2003b;Burg and Gerya, 2005).该算法中近似认为部分熔融体积比例M 与温度间存在如下线性关系:M=0, 当T≤Tsolidus,当Tsolidus<T<Tliquidus,M=1,当T≥Tliquidus,式中,Tsolidus和Tliquidus分别代表特定岩性的湿固相线温度和干液相线温度. 部分熔融岩石的有效密度取决于熔融比例:ρeff=ρsolid-M(ρsolid-ρmolten),(11)式中,ρsolid和ρmolten分别代表固相和熔融岩石的密度,是关于温度和压力的函数:ρ=ρ0(1-α(T-T0))(1+β(P-P0)),(12)式中,ρ0代表岩石在P0=0.1 MPa和T0=298 K温压条件下的标准密度;α和β分别代表热膨胀系数和可压缩系数.2 初始模型和边界条件基于要研究的海洋板块俯冲作用下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机制的动力学背景,我们设计了多组海洋板块向上覆大陆板块俯冲的数值模型,模型空间宽度为4000 km,深度为670 km.参考模型中洋壳厚度为8 km,大陆地壳厚度为35 km,由20 km的上地壳和15 km的下地壳组成.俯冲海洋板块的年龄为60 Ma,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厚度为120 km.在地壳表面之上,与自由滑动的模型顶界面之间,设计有一层相对高黏滞度的伪空气层,其与上地壳的接触面用以模拟地形起伏面,该地形起伏包含了近似的剥蚀和沉积作用(Li and Gerya,2009).数值模型中所采用的沉积和剥蚀速率均设置为0.3 mm·a-1(Gerya and Yuen,2003a;Burg and Gerya,2005).数值模型的初始物质场和温度场设计如图1所示, 模型采用的黏滞性流变参数见表1,模型中的主要材料参数见表2.模型中除了底部边界,其他边界均采用自由滑动的速度边界条件.底部边界是渗透性边界,采用近无限深度的外部自由滑动边界条件,这意味着在计算模型区域的下面满足自由滑动边界条件(如Li et al.,2016).与普通的自由滑动边界条件相同,外部自由滑动条件也将满足计算区域内的物质守恒.图1 初始数值模型和边界条件模型空间尺度为4000 km×670 km,数值模型的网格节点采用不均一的空间分辨率,俯冲核心区域的分辨率为2 km×2 km,并向两端逐渐减小至30 km×30 km.白色线条是等温线,单位是℃. 模型中颜色代表不同的岩石组成,岩性色标如下:1 空气;2 水;3 大陆上地壳;4 大陆下地壳;5 洋壳;6 岩石层地幔;7 软流层地幔;8 初始薄弱带;9,10 沉积物;11 沉积物部分熔融;12 大陆上地壳部分熔融;13,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14,洋壳部分熔融.Fig.1 Initial numerical mode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Model size is 4000 km×670 km. Grid cell is 2 km×2 km in the central subduction zone and 30 km×30 km elsewhere. White lines are isotherms in ℃. Colors indicate medium types. 1 Air;2 Water;3 Upper continental crust;4 Lower continental crust;5 Oceanic crust;6 Lithosphere mantle;7 Asthenosphere mantle;8 Initial weak zone;9 and 10 Sediment;11 Partial molten sediment;12 Partial molten upper continental crust;13 Partial molten lower continental crust;14 Partial molten oceanic crust.对于热量守恒方程的边界条件,模型顶部为固定温度(0 ℃),大陆岩石层底边界温度为1300 ℃(Turcotte and Schubert,2002);两侧边界的水平方向温度梯度为零(即零热流).底部边界采用的是外部边界固定温度条件,关于外部边界的理论和应用可见 Li 等(2010,2016).模型自初始条件开始,俯冲岩石圈受到一个向右的推力作用,该推力主要通过在俯冲海洋板块的远端施加一个固定的速率(Vx)而实现(图1). 表1 模型采用的黏滞性流变参数Table 1 Viscous flow parameters used in numerical experiments标示符号流变性质参考文献E(kJ·mol-1)V(J·MPa-1·mol-1)nAD(MPa-n·s-1)ηa)0(Pa·s)A空气/水1, 4001.01.0×10-121.0×1012B1含水花岗岩1, 413781.92.0×10-21.26×1013C1辉长岩An751, 4238123.23.3×10-24.8×1020B2石英岩1, 415682.46.7×10-83.75×1021C2基性麻粒岩1, 2445124.21.4×1041.13×1022D无水橄榄岩2, 353283.52.5×1043.98×1016E 含水橄榄岩2, 347084.02.0×1035.01×1020F长英质熔体2, 3001.02.0×10-95.0×1014G镁铁质熔体2, 3001.01.0×10-71.0×1013注:a)η0为参考黏滞系数. (参考文献: 1=Kirby and Kronenberg, 1987;2=Ranalli and Murphy, 1987; 3=Ji and Zhao, 1993; 4=Ranalli, 1995).表2 模型中的主要材料参数Table 2 Material properties used in numerical experiments物质状态ρ0(kg·m-3)Cp(J·kg-1·K-1)ka)(W·m-1·K-1)Tb)solidus(K)Tb)liquidus(K)QL(kJ·kg-1)Hr(μW·m-3)黏滞性c)流变性质塑性性质d)sin(φeff)空气-110020---0A0水-1000333020---0A0沉积物固态27001000K1TS1TL13002.0B10.15熔融25001500K1TS1TL13002.0G0.06上地壳固态27001000K1TS1TL13002.0B1/B20.15熔融25001500K1TS1TL13002.0G0.06下地壳固态30001000K2TS2TL23000.5C1/C20.15熔融25001500K2TS2TL23000.5H0.06地幔干33001000K3---0.022E0.6含水32001000K3---0.022F0.06文献-1, 2-35, 65, 61, 214-注:a) K1=[0.64+807/(T+77)]exp(0.00004P);K2=[1.18+474/(T+77)]exp(0.00004P);K3=[0.73+1293/(T+77)]×exp(0.00004P).b)TS1=965+9800/(P+50)+22000/(P+50)2, 当P<460 MPa; 或TS1=961.8+0.0673P, 当P>460 MPa. TL1=1262+0.09P. TS2=1327+0.0906P. TL2=1423+0.105P. c) 黏滞性流变参数见表1. d)φeff是有效内摩擦角. (参考文献: 1=Turcotte and Schubert, 2002; 2=Bittner and Schmeling, 1995; 3=Clauserand Huenges, 1995; 4=Ranalli, 1995; 5=Hermann, 2002; 6=Green and Ringwood, 1967).3 模型结果3.1 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中,俯冲海洋板块的汇聚速率为6 cm·a-1,洋壳厚度为8 km,海洋板块的年龄为 60 Ma,上覆大陆岩石层厚度为 120 km,该模型演化结果如图2所示.海洋板块俯冲过程中,洋壳和大洋沉积物质不断进入俯冲带,受上覆地幔楔热传导加热的影响发生部分熔融(近似认为是实际地质过程中交代地幔岩的部分熔融),并在自身正浮力作用下逐渐脱离俯冲板块进入地幔楔(图2a),最终到达大陆岩石层底部.当俯冲时间到达16.2 Myr时,在快速上升熔体的冲击、由此诱发的地幔楔内局部对流及熔体和软流层物质对岩石层地幔底部热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上覆岩石层底部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薄/破坏(图2b).随后,熔体的持续上升以及由此引发的地幔楔局部对流作用的增强导致上覆岩石层底部减薄/破坏逐渐向浅部扩张,减薄程度逐渐加深;同时,上覆岩石层地幔减薄也逐渐向陆内方向扩展.模型运行至24.0 Myr时,上覆大陆岩石层在垂向上减薄约30 km,而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可达到约300 km,如图2c—2d所示.对应的黏滞度场清晰显示,板块熔体的加入以及由此诱发的局部对流作用共同导致上覆地幔楔黏滞度降低约1/1000~1/100.随着岩石层地幔减薄向浅部和向陆内双重发展,具有低黏滞度的软流层物质也相应的向浅部和陆内方向蔓延,如图2a′—2d′所示.3.2 汇聚速率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在参考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分别设计了一个慢速汇聚模型(汇聚速率Vx=2 cm·a-1)和一个快速汇聚模型(汇聚速率Vx = 10 cm·a-1),来探讨汇聚速率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模型结果如图3所示,具体而言,俯冲海洋板块的汇聚速率分别为2 cm·a-1、6 cm·a-1和10 cm·a-1的三个模型在24.0 Myr时,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分别达到约50 km、300 km和400 km,在垂向上的减薄深度依次为10 km、20 km和30 km(图3a—3c).此外,当三个模型岩石层的俯冲汇聚量相同,即汇聚速率分别为2 cm·a-1、6 cm·a-1和10 cm·a-1的三个模型分别在72.0 Myr,24.0 Myr和14.4 Myr时,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分别达到约200 km、300 km和400 km,在垂向上的减薄深度依次为18 km、20 km和30 km(图3a′—3c′).模型结果显示随着海洋板块汇聚速率的增加,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减薄范围在横向上显著增大,且垂向上的减薄深度随之加深.可以看出,在汇聚速率不同的情况下,无论俯冲汇聚量是否一致,模型结果的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所以相对俯冲汇聚量而言,汇聚速率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占据主要地位.图2 参考模型中的物质场(a—d)和等效黏滞系数场演化(a′—d′)t表示板块俯冲时间,ηeff表示等效黏滞系数.模型参数:汇聚速率为6 cm·a-1,洋壳厚度为8 km,俯冲海洋板块年龄为60 Ma,上覆大陆岩石层厚度为120 km.Fig.2 Evolution of the reference model. The color shows the evolution of material field (a—d) and the viscosity structure (a′—d′), respectivelyηeff is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Time (Myr) of subduction is given in each panel. Convergence velocity is 6 cm·a-1. Thickness of oceanic crust is 8 km. Age of subducting oceanic plate is 60 Ma. Thickness of overriding continental plate is 120 km.图3 (a—c)俯冲海洋板块的汇聚速率依次为2 cm·a-1, 6 cm·a-1, 10 cm·a-1的三个模型在汇聚时间t=24.0 Myr时的物质场演化结果;(a′—c′)三个模型在俯冲汇聚量相同时的物质场演化结果,汇聚时间分别为72.0 Myr、24.0 Myr和14.4 Myr.其他参数设置与参考模型中一致Fig.3 (a—c) Evolution of models of various convergence velocities when the time (Myr) of subduction is 24.0 Myr in each model. (a′—c′) Evolution of models of various convergencevelocities when the length of subduction is same in each model. The time (Myr) of subduction is 72.0 Myr, 24.0 Myr and 14.4 Myr respectively. Other parameters are identical to the reference model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在海洋板块汇聚速率较低的情况下,俯冲洋壳和沉积物在俯冲带浅部就能被强烈增温弱化而发生部分熔融,熔体随即进入地幔楔并聚集在大陆岩石层地幔底部,这样就导致进入软流层深部的洋壳和沉积物的减少,造成深部板块熔体的减少以及对地幔楔角流场扰动的减弱,并最终体现在上覆大陆岩石层地幔减薄的水平范围的减小.这与冷的海洋板块俯冲带相对于热俯冲带更能发育弧岩浆作用有相似机制.在冷俯冲带,俯冲洋壳在弧前地幔浅部不能发生显著脱水,造成俯冲进入弧下地幔深度的洋壳仍然能析出大量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随之导致大量弧岩浆的发育(Peacock and Wang,1999;Syracuse et al.,2010);相反地,在热俯冲带,洋壳在弧前地幔浅部就能发生显著脱水,致使俯冲进入弧下地幔深度的洋壳很难析出大量流体交代地幔楔,进而导致弧岩浆作用的相对缺乏(郑永飞等,2015).3.3 俯冲洋壳厚度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在参考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俯冲洋壳的厚度分别设置为4 km、8 km、12 km和16 km,来探讨俯冲洋壳厚度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模型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俯冲洋壳厚度的升高,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显著增加,同时岩石层地幔在垂向上的减薄程度也相对加深.具体而言,在模型运行至24.0 Myr时,洋壳厚度分别为4 km、8 km、12 km和16 km的四个模型所导致的上覆大陆岩石层地幔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分别达到约280 km、300 km、320 km和350 km,垂向上的减薄程度依次约为10 km、30 km、40 km和50 km(图4a—4d).相应的黏滞度场也清晰显示,随着俯冲洋壳厚度的增加,上覆地幔楔黏滞度降低约1/10000~1/1000,具有低黏滞度的软流层物质也相应的向浅部和陆内方向扩张,如图4a′ —4d′所示.此外,增加俯冲洋壳的厚度会对地幔熔体的分布区域和体积含量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洋壳厚度的增加,会直接导致熔体体量的增加,并且相应造成聚集在大陆岩石层地幔底部的熔体体积的增加(图4c,4d).重要的是,板块物质的拆离、部分熔融及向上迁移程度的增加,伴随着由此诱发的地幔楔内局部对流作用的增强,从而造成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减薄范围的扩大以及垂向上减薄深度的加深.3.4 俯冲海洋板块年龄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在参考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俯冲海洋板块年龄分别设置为20 Ma、40 Ma、60 Ma、80 Ma和100 Ma,来探讨其对上覆大陆岩石层减薄的影响.在我们的数值模型中,海洋板块年龄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海洋岩石层的厚度,同时初始温度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模型结果如图5所示,随着俯冲海洋板块年龄的升高,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显著增加,但在垂向上的减薄深度却有所减弱.具体而言,在模型运行至24.0 Myr时,俯冲海洋板块的年龄分别为20 Ma、40 Ma、60 Ma、80 Ma和100 Ma的五个模型中的上覆大陆岩石层地幔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分别达到约210 km、260 km、300 km、330 km和360 km,同时垂向上的减薄深度依次约为50 km、40 km、30 km、 20 km和10 km(图5a—5e).相应的软流层黏滞度场也同样体现出岩石层减薄的横向变化和垂向变化(图5a′—5e′).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当俯冲海洋板块年龄较小时,俯冲板块比较热,俯冲洋壳和沉积物在俯冲带浅部就能被强烈增温弱化、脱水,致使地幔楔内部分熔融的发生,随后楔入大陆岩石层地幔之中,从而导致上覆大陆岩石层地幔减薄的水平范围相对较小,但在垂向上的减薄深度较深.相反地,当俯冲海洋板块的年龄比较大时,俯冲板块比较冷,俯冲洋壳在弧前地幔浅部没能显著增温,进而俯冲至弧下地幔深度才逐渐增温、脱水,发生部分熔融,进而引发更大规模地幔对流,最终导致上覆大陆岩石层地幔减薄的水平范围相对较大,但垂向上的减薄深度相对较浅.图4 洋壳厚度依次为(a) 4 km,(b) 8 km,(c) 12 km, (d) 16 km的四个模型在汇聚时间t= 24.0 Myr时的物质场(a—d)和等效黏滞系数场(a′—d′)演化结果.其他参数设置与参考模型中一致Fig.4 Evolution of models of various thicknesses of oceanic crust. (a) 4 km,(b) 8 km,(c) 12 km, (d) 16 km. The color shows the evolution of material field (a—d) and the viscosity structure (a′—d′), respectively. Time (Myr) of subduction is 24.0 Myr in each model. Other parameters are identical to the reference model图5 俯冲海洋板块年龄依次为(a) 20 Ma; (b) 40 Ma; (c) 60 Ma; (d) 80 Ma; (e) 100 Ma的五个模型在汇聚时间t=24.0 Myr时的物质场(a—e)和等效黏滞系数场(a′—e′)演化结果.其他参数设置与参考模型中一致.Fig.5 Evolution of models of various ages of subducting oceanic plate(a) 20 Ma; (b) 40 Ma; (c) 60 Ma; (d) 80 Ma; (e) 100 Ma. The color shows the evolution of material field (a—e) and the viscosity structure (a′—e′), respectively. Time (Myr) of subductionis 24.0 Myr in each model. Other parameters are identical to the reference model.3.5 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厚度对其减薄的影响在参考模型的基础上, 我们将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厚度分别设置为100 km、120 km、140 km、160 km、180 km和200 km,来探讨上覆大陆岩石层厚度对其自身变形行为的影响.模型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厚度的增加,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会有所减小,但是在垂向上的减薄深度却会显著加深.具体而言,模型运行至24.0 Myr时,厚度分别为100 km、120 km、140 km、160 km、180 km和200 km的上覆大陆岩石层在横向上的减薄范围分别达到约320 km、300 km、280 km、260 km、230 km和200 km,在垂向上的减薄深度依次约为20 km、30 km、40 km、50 km、60 km和70 km(图6a—6f),对应的软流层黏滞系数场也会有相关的反映(图6a′—6f′).增加上覆大陆岩石层的厚度会对板块熔体的分布区域和熔体的含量以及由此诱发的地幔局部对流程度产生一定影响.在俯冲。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理论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如硼、锌、镁等同位素,在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研究地球物质循环、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文将对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进行全面的概述和梳理。

我们将介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阐述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从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角度,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和突破。

我们还将探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各个分支领域中的应用,如地壳演化、地幔动力学、海洋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展示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潜力和价值。

我们将总结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将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如锂、镁、硅、铁等元素的同位素)在地球系统中的分布、行为及其变化,从而揭示地球的形成、演化及环境变迁等科学问题。

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大质量分馏理论、同位素地球化学平衡及同位素分馏动力学之上。

大质量分馏理论是指同位素之间由于质量差异导致的物理和化学行为的差异,这是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基础。

同位素地球化学平衡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位素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其比值反映了地球化学过程的信息。

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则关注同位素分馏过程中速率的变化,为理解地球化学过程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技术方法上,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依赖于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如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

10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下)

10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下)


、 、
等?
等四种类型?
2.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可分为 3. 按轴面和两翼的产状,褶皱可分为哪些类型?
4.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见到的褶皱按轴面和两翼产状划分有
明新近纪以来地壳上升运动的地貌证据有 5.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见到的褶皱构造是 构造按力学性质划分应为 、 和 褶皱和 。

等类型;表
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收集的资料,这次强震使日本本州岛向 东移动大约3.6米,地轴移动25厘米,使地球自转加快1.6微秒。 日本国土地理院19日宣布,由于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 氏9级强烈地震,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 的东南方向移动了约5.3米,同时下沉了约1.2米,这是日本有观 测史以来最大的地壳变动记录。而朝鲜半岛也东移5.16厘米;我 国北方地区也出现几毫米的东移现象。
水平变位
岩石圈沿地球表面的切线方向发生的位移。表现为 岩石圈表面的水平位移,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块的 经纬度的变迁。
大陆漂移说
1912年,魏格纳(1880-1930)发表大陆漂移说。 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一书。 证据:海岸线弯曲形状、古生物化石、地质构造、 古气候;此外还有重力、地磁、地震波、大地测量 等方面
运动特点。
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
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 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
它反映在地壳稳定下降或 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
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沉积
物依次堆叠而形成。
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
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是新、老两套地层的 产状基本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长期沉积间断 面和风化剥蚀面存在。它的形成过程是地壳下降接受 沉积,然后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再下降接受沉积。平 行不整合反映一次显著的地壳升降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学说内容
1
地表构造
2
板块划分
3
边界及类型
4
转换断层
5
运动与演化
地表构造
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或称构造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 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 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换言之,整 个岩石圈可以理解为由若干刚性板块拼合起来的圈层,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的边缘和接缝地带则是地球表 面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深成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震活动,又是极有 利的成矿地带。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是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在活动的,并且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 可以发生几千千米的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这些 不同的相互运动方式和相应产生的各种活动带,控制着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总之,板块构造说是 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因此,人们称大陆漂移、海底 扩张和板块构造为不可分割的“三部曲”。
根据实地勘测,发现洋脊具有如下地球物理方面的特点:第一,洋脊为高地热流异常区。中央裂谷附近的热 流值常是深海盆正常值的2—3倍。第二,重力测量结果,中央裂谷一带常表现为重力负异常区。第三,地震波的 研究表明,在洋脊下方的地幔中,波速小于正常值,同时莫霍面不清,地壳有明显变薄的趋势。
学说复活
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迅速发展,获得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论据,使大陆漂移的学 说得到复活。例如,当初魏格纳从地图上论证了大陆边界的拼合现象,1965年E.C.布拉德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大陆的边界不应当以海岸线为准,而应当以大陆壳的边界即大陆坡的坡脚为准,并应考虑消除在大陆分裂 后陆壳的增建(例如非洲尼日尔三角洲沉积增建数百千米,第三纪和近代火山喷发熔岩形成冰岛及其它火山岛等) 和改造(如外力侵蚀海岸后退等)部分,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学方法进行拼接,终于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 时,大陆拼接以后,在岩石、构造、地层、古生物等方面也应该对应连接在一起,这如同把一张报纸撕成碎片, 不仅可以按碎片形状拼合复原,而且复原后其上面的文字也应该是连贯的,在这方面也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2022年大学生自热科学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2022年大学生自热科学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2022年大学生自热科学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共150题)1.岩石圈板块包括地壳和地幔。

(× )2.71、板块构造学说是指大陆的漂移是坚硬的板块运动,海底扩张实际是一对板块沿海岭轴向两侧拉开。

( √ )3.板块在海沟和俯冲带分离、扩张.在洋中脊潜没、消减。

(√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在每个板块的内部,地壳是比较稳定的;板块的边缘、板块之间交接的地方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 ×)5.在造山带相邻板块一个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又称俯冲边界。

(√ )6.全球岛弧(含山弧)总长达40 000千米,而且大都在大西洋周缘。

(× )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 )8.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

(×)9.劳力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

(× )10.资源动态平衡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11.所有遗传信息都记载于组成DNA的全部核苷酸排列顺序中。

(√)12.当今科技进步的主流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实力。

(√)1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尽管限制了自动化的高效率,高质量的优势,但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

(×)14.激光就是将多个普通光源集中放置,通过现代光学系统的聚集、滤光等操作而实现优势互补的光。

(×)1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强调发展、强调协调和强调公平。

(√)16.多传感器的使用是提高机器人智能和适应性的关键。

(√)17.以发电效率高、无污染而被誉为第四电力的发电技术是指生物发展。

(×)18.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材料结构的尺度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19.中国空间技术在未来十年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精品)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第九章板块构造

(精品)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第九章板块构造


-----───── 格林威尔运动Z/Pt─────────
晋宁旋回(8-25亿年)
-----─────── 阜平运动─────────
太古代旋回(35-25亿年)
二.板块构造 Plate Tectonic 海底地貌单元
大陆架:坡度平均0.1度,水深小于200米, 宽度大。
大陆坡:坡度平均3-6度,水深1400米到 3200米。
特征相似的二叠系,同时在南非的开 普顿山和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
推理:在大西洋形成之前,它们是连 在一起的地质体。
北 美
大西洋海源自底南美西欧
非 洲
d.冰川:石炭纪、二叠纪高寒带的冰川遗迹, 现在 却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印度、澳大利亚、非洲、 南美、南极等地。 推理:这些不同地区原先是连在一起的。
全球板块的划分
五.地体构造 Tectono-stratific terrane 1. 构造地层地体:指的是以区域断裂为边界的,具 有区域性延伸的、与相邻地体具完全不同地质发展 历史的地质实体(Howell等,1983)。
在成因学与运动学上,地体是曾经作为洋底高原 或岛屿的岩石圈碎块或地壳碎块随板块运移到活动 大陆边缘的增生体(卢华复等,1990)。 2. 增生作用:指的是地体合并于大陆的前缘,形成 大陆地壳的新增部分,使大陆边缘不断扩大的过程。 这种增生是高效率的,不是一点一点地铲刮,而是把一 个一定规模的地体整块地拼贴到大陆边缘上。

亿
劳亚古陆


特提斯海


冈瓦纳古陆

.
一 七 亿 年 前 的 冈 瓦 纳 大 陆
引伸2:海底扩张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涌出,推动原来的物质向二侧对 称运移(Wilson, 1965)。 主要特征: 1.洋底扩张速度平均2cm/年,二亿年洋底更新一次, 所以洋底无中生代以前的岩石。 2.洋底沉积物最厚处600米,相当于一亿年中堆积的 厚度。 3.存在一连串的海底平顶山。 平顶山成因:地幔物质上涌到岩石圈底部,然后分熔成 中基性岩浆喷出,形成海底火山;热点的位置固定,而 板块在移动,所以可形成一连串的火山;火山开始时位 置较高,山头容易被波浪削平,最后成为海底平顶山。

《地球化学》课程笔记

《地球化学》课程笔记

《地球化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地球化学概述一、地球化学的定义与范畴1. 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规律以及这些过程与地球其他物理、生物过程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范畴地球化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地球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元素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分布、迁移和循环- 岩石和矿物的形成、演化和分类- 生物与地球化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地球表面环境的化学演化- 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地球化学特征-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地球化学机制二、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1.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壳:研究地壳的化学成分、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 地幔:探讨地幔的化学结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

- 地核:分析地核的物质组成、物理状态和地球化学性质。

- 地球表面流体:研究大气、水圈和生物圈的化学组成和演化。

2. 元素地球化学- 元素的丰度:研究元素在地壳、地幔、地核中的丰度分布。

- 元素的分布:分析元素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 元素的迁移与富集:探讨元素在地质过程中的迁移机制和富集条件。

- 元素循环:研究元素在地球系统中的循环路径和循环速率。

3.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分类: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形成环境对岩石进行分类。

- 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岩浆的起源、演化、结晶过程和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岩地球化学:分析沉积物的来源、沉积环境和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点。

- 变质岩地球化学:探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化学变化和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 矿物地球化学- 矿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矿物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合。

- 矿物的形成与变化:探讨矿物的形成条件、变化过程和稳定性。

- 矿物物理性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矿物的物理性质与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

- 矿物化学分类: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5. 生物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循环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模式。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板块构造的演化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板块构造的演化

地震波传播研究
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 性,探测地球内部结构,揭示板块 边界位置、地震活动等信息。
地热流测量与分析
通过测量地表热流值,推算地壳深 部热状态,为板块构造演化提供热 力学依据。
地质学方法在板块构造演化恢复中作用
沉积地层分析
通过沉积地层的岩性、厚度、沉积环境等研究,恢复古地理环境 和板块运动历史。
地球内部结构与地表地质现象联系
火山活动与地壳厚度
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地壳较薄的地区,如洋中脊和板块俯冲边界, 这些地区的地壳厚度较小,有利于岩浆上升至地表。
地震活动与板块边界
地震活动通常集中在板块边界处,特别是俯冲边界和转换边界,这 些地区的地壳运动较为活跃。
地貌形态与地壳运动
地表的地貌形态,如山脉、盆地和高原等,通常与地壳运动有关。地 壳的升降运动可以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反映地球内部结构的特征。
块构造演化的影响。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处理 海量地质数据,挖掘隐藏信息,揭示
板块构造演化的深层规律。
高精度地球观测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雷达干涉测量等高精 度地球观测技术,获取更为准确和详 细的地质信息。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推动板块构造演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
构造地质学方法
运用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分析板块构造应力场、变形历史等 ,揭示板块构造演化过程。
古地磁学研究
通过测量古代岩石的磁性特征,恢复地磁极倒转历史,为板块构 造演化提供时间标尺。
数值模拟技术在板块构造演化模拟中优势
实现复杂地质过程可视化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将数值模拟结果以三维图形方式呈现, 直观展示板块构造演化过程。

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内部结构B. 地球的表面形态C. 地球的大气D. 地球的生态环境答案:A解析: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物理过程等。

2.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 温度的变化C. 压力的变化D. 物质组成的变化答案:A解析: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据此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 莫霍面是()A.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B.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 内核与外核的分界面D.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答案:B解析: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4. 古登堡面是()A.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B.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 内核与外核的分界面D.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答案:C解析:古登堡面是地核的内外核分界面。

5.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A. 5.5 克/立方厘米B. 3.3 克/立方厘米C. 2.7 克/立方厘米D. 1.0 克/立方厘米答案:A解析: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 5.5 克/立方厘米。

6.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A. 17 千米B. 33 千米C. 6 千米D. 60 千米答案:A解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 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 千米,全球地壳平均厚度约17 千米。

7. 大陆地壳上部的岩石主要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答案:B解析:大陆地壳上部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

8. 海洋地壳主要由()组成。

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答案:A解析: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9. 地幔的主要成分是()A. 铁镍合金B. 橄榄岩C. 花岗岩D. 玄武岩答案:B解析:地幔的主要成分是橄榄岩。

10.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A. 铁镍合金B. 橄榄岩C. 花岗岩D. 玄武岩答案:A解析: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

11. 地球磁场的产生主要与()有关。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岩石圈长期变形数值计算方法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岩石圈长期变形数值计算方法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岩石圈长期变形数值计算方法杨少华;李忠海【摘要】有限单元法以其灵活性和精确性,成为固体地球科学中广为使用的数值方法.从短周期的地震活动到长周期的岩石圈变形、地幔对流,甚至行星演化,有限单元法几乎在固体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研究的深入,某些特定的地学问题给有限元计算带来挑战,尤其是岩石圈尺度大变形的数值计算,比如俯冲带的演化、剪切带中塑性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基于显式有限元,尝试考虑粘弹塑性岩石圈大变形过程的数值计算.应用Marker-In-Cell(MIC)方法处理物质迁移.在描述基本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对粘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大变形过程及热传递过程等核心模块分别做了基准测试,而这四个模块是模拟岩石圈长期变形的关键.由测试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解析或数值)研究结果比对情况来看,受测试的核心模块基本达到了测试要求.可以预见,现有的基本算法可以满足研究岩石圈大变形的需要,进一步的具体研究工作将探讨这类问题.从科学问题层面讲,逐渐复杂的科学问题有利于数值模型的成熟.已达到基准测试的数值方法对下一步开展一些具体的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有实际意义.【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8页(P768-775)【关键词】有限单元法;大变形;粘弹塑性材料;地球动力学【作者】杨少华;李忠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30 引言有限单元法以其灵活性和精确性,持续活跃在理论算法研究和各个工程领域[1~2]。

地球科学中有限元计算只是其庞大的应用领域中一个小分支。

从地貌演化[3]、冰川流动[4]、岩石圈变形[5]、板块俯冲—碰撞[6]到地幔对流[7],甚至陨石撞击[8]、行星演化[9],有限元计算几乎遍及固体地球科学所有领域。

第三章地幔对流和地幔动力学分解

第三章地幔对流和地幔动力学分解
• 3)因为地幔柱中物质垂直运动的速度比周围地慢运 动速度快得多,它将吸进一些D”层甚至地核顶部 的物质并把它们带到上地幔甚至地表;
• 4)地幔柱的活动是连续的,但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 它又具有一定的间歇性,这可以用以解释热点轨迹 分布的图象。
4、地幔对流的结构模型
目前对D”层的认识: l) D”层为一个厚度 100一300km的薄层,它
1、地幔对流假说的科学依据及对流模型
• 本世纪初,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震撼了整个地 球科学,尽管魏格纳列举了大量的地质学、地理 学、气候学和古生物学的证据,论证了我们这个 行星的几个大陆在两亿年前曾经是一个古大陆, 后来被分裂、漂移,形成了现代的格局。但当时 大陆漂移学说却面临绝境,因为没有人能够解释 大陆为什么能漂移。与之相反,著名的地球物理 学家Jeffreys从理论上证明固体的硅铝层地壳和 硅镁层地幔之间存在的巨大摩擦力使大陆不可能 漂移。
3. 外部力驱动下的地慢物质流动
3.2俯冲板块的角度问题
• 这与观测结果显然不同,表明必定有别的力作用于 俯冲板块的上部或下部,托起下俯冲板块以保持俯 冲角度。作为一个模型可以用地幔物质流动来讨论 俯冲板块下插入“可流动”的地幔中产生的对流以 及它们作用在俯冲板块上的力及重力矩的平衡问题 (Fig.1)。以一定速度向下俯冲的板块可以延伸至 无穷远并将地幔分成两个部分,岛弧角部分和海洋 角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岛弧角方面作用于 下俯冲板块上表面的吸力,还是作用其下面的托力 都使其抗拒重力作用而保持一定的俯冲角度。
1、地幔对流假说的科学依据及对流模型
• 地幔作为地球结构中最大的部分,成为研究中一个 最重要环节。研究地幔对流在地幔中运行的模式, 探讨它对地壳、岩石圈构造、运动,和对地核物质 运动的影响,以及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 当代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最优先研究的课题之一。

第三章海底构造

第三章海底构造

24
4、大陆漂移过程
联合古陆
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 北面:劳亚古陆——包括北美、欧洲、亚
洲(阿拉伯半岛和印度不在其内) 南面:冈瓦纳大陆-南半球诸大陆(南美、
非洲、印度、阿拉伯半岛、澳大利 亚和南极洲)
4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4、大陆漂移过程
三叠纪 180Ma
侏罗纪 135Ma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上升的山脉剥蚀夷平 ,活动性减弱,准平原化
稳定 地台
地壳上稳定的,自 形成以后不再遭受 褶皱变形的地区
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
北美中部平原·
盖层
角度不整合
基底(变质深的为
结晶基底,变质浅 的为褶皱基底)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大陆漂移学说 活动论的演化
泰勒(F. B.Taylor 1910) 魏格纳(A.Wegener 1912) 基本论点:大陆是主动、水平活动的,
19 a. 古生代冰川现在所标示的移动方向
b. 恢复古大陆后的冰川移动方向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0
3、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3)古气候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1
3、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
(4)古生物及其变异——
早在1912年,古生物学研究就
发现某些在特定时代出现于地
球上的具有亲缘关系的生物种
类,其遗骸被发现于目前被大
洋完全隔开的地点,从而提出
大陆是否曾有连接这个尖锐的
科学问题(陆桥学说)。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2
3、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
(4)古生物及
其变异——如果按
大陆漂移学说,把
大西洋两岸拼接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物
枕状玄武岩
蛇绿岩形成背景
所有这些充分证明蛇绿岩套原来是生成于 深海扩张中心的洋壳,而后随板块向两侧扩张 席状岩墙 运移,接受了深海沉积,至俯冲带海洋岩石圈 辉长岩 主体重新返回地幔,其上部刮下的洋壳碎块, 闪长岩 在有些情况下残留于俯冲带附近,另一些逆冲 至陆缘之上。 蛇绿岩套未侵入前,可出现于大洋中脊、 弧后盆地和洋内未成熟岛弧等构造环境。通过 板块的俯冲和逆冲作用等方式被移至于大陆边 缘或陆上造山带(包括古造山带)中。
(第二弧,内弧)
(第一弧,外弧) 海沟坡折 (非火山弧) 弧前盆 海沟 地
弧间盆地
火山弧
外 缘 隆 起
三. 双变质带 (paired metamorphic belts )
挤压型板块边界区域变质作用十分发育,其主 要特征是发育双变质带: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 俯冲,在板块接触地带因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同 而形成的高压低温和高温低压两种变质带。 两带关系: --两者之间通常被一条完全未变质的岩带分开; 也有直接接触 --形成时代大致相同(若有早晚之分,高压带比 高温带稍早); --常成对出现
四种不同俯冲类型:
(教材P75)
1. 洋-洋俯冲型:西太平洋俯冲带 2. 洋-陆型(无边缘海)俯冲:发生于大陆之 下,南美西海岸 3. 洋-陆型(带边缘海盆)俯冲发生在靠近洋 陆边界的地方,沟弧盆体系,日本岛弧 4. 陆-陆碰撞,两板块接触发生特殊形成浮出 。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陆内俯冲
二.沟-弧体系
俯冲带内应力分布与地震活动
1.海沟轴附近及大陆一侧,水平距离约80KM处,海洋岩石圈上部发生正断层型地震。 --海洋岩石圈向下弯曲产生的拉张力引起。 2.海沟轴向大洋一侧也出现向陆倾的约45度正断层型地震。 3.自海沟向大陆侧80-200km范围内,观测到逆断层地震。 4.距俯冲带顶面30-40km范围内,双层构造;沿俯冲方向挤压力和张力 5.深度超过150km的海洋岩石圈内发生地震,俯冲方向挤压力引起 3
1927年,Steinmann,“三位一体”蛇绿岩套概念的提 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位一体”的蛇绿岩套: 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和少量辉长岩、玄武岩组成的岩 石群体,强调它们与深海远洋沉积的放射虫硅质岩密切 共生。 Hess(1955)建议将蛇纹岩、基性火山岩、燧石岩的组 合称“斯特曼三位一体”,表示是它们紧密的共生组合 系列,代表了优地槽的产物以及消失了的洋壳残片。 1959年,Brunn,首次提出把蛇绿岩的研究与大西洋中脊 进行相类比,认为是与板块扩张轴和海底环境有关联的 深海沉积物以及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集合体。
1Leabharlann 24震源机制研究表明,主压应力和张应力导生的地震活动, 其应力方向总是平行于俯冲板块的倾斜方向,也证明地震 成因与岩石圈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地震活动是板块俯冲作用伴生的重要地质现象。 与板块俯冲带伴生的地震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带 性,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 活
垂向
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小于60-70km 70-300km 300-700km
被动陆缘褶断带
岛弧岩浆杂岩带
五.混杂堆积,亦称混杂岩(mé lange )
不同于变质岩中的混合岩,也不是一个岩石地层 名称。 概念:它是在板块俯冲作用下,不同时代、不同 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岩石或沉积物,经 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无规则相互混杂 堆积的混合体。
许多学者把混杂堆积与板块构造联系起来,认为是板块 俯冲带或缝合带上强烈构造作用的产物.混杂堆积是鉴别 古板块消亡带的重要标志之一 .实例:北美阿巴拉契亚 、西亚-中南亚扎格罗斯(Zagros)、台湾海岸山脉、 雅鲁藏布江、祁连、秦岭
变形层状辉长岩,阿拉斯加
闪长岩
阿拉斯加 镁铁质席状岩墙
Pillow lava, Alaska.
鳞茎状枕状玄武岩 Bulbous pillow lavas.
层状沉积岩
浅海硅质沉积岩,阿拉斯加
现代蛇绿岩概念——
岩石组合术语,包括洋壳和上地幔的一系列岩石(如玄武岩、辉绿岩墙 群、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堆晶超镁铁岩及地幔橄榄岩);代表消减增生 的大洋岩石圈碎片,但并非“正常”的大洋岩石圈,更多是形成于与现代 岛弧、弧后盆地、转换断层以及小洋盆类似的环境。 这一概念更多的强调“地幔橄榄岩”和“洋壳顶部的玄武岩和辉绿岩墙 ”共存。 蛇 绿 岩 带 陆 缘 增 生 杂 岩 带
板片形态:形状,长度和倾斜角
深度和倾斜角在各地差异很大(教材P73),深度 100-500km,更深则被地幔同化; 俯冲长度:俯冲速度越大,俯冲板块越长 俯冲角度:不同地方差别极大(10-90o),同一 俯冲带不同深度上也有变化 俯冲带角度规律:
1)岛弧下俯冲带较陡,大都45度以上, 2)而陆缘山弧下比较平缓,一般不超过30度; 3)俯冲带倾角往往随深度增加而变陡; 4)倾角大小与板块俯冲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水平分速度 越大,俯冲带倾角越小;反之,变大。
就位成因(板块构造理论建立后)
蛇绿岩套是在陆缘板块俯冲带附近由于海洋岩 石圈的俯冲或逆冲而遗留的海洋地壳残块。
经对比,海洋岩石圈与存在于造山带中的橄榄 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熔岩相似。
对比研究-外来侵位证据:
1.层序上相似,各层可对比 2.地震波速,对应层体波速可对比 3.蛇绿岩套层2-4Sr87/Sr86比值相当,说明同源岩浆结晶分 异而成 4.枕状熔岩和沉积物成分表明形成于深海环境 5.平行的岩墙群表明形成于张应力的中脊扩张轴或弧后扩张 中心 6.沉积层往往含现代洋壳上普遍存在的多金属沉积物、硫化 物,与大洋和弧后扩展中心热液活动正在形成的多金属硫 化物相同 7.蛇绿岩套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上无热接触变 质现象,比其侵位的褶皱带年龄更老,说明非原地(in situ)侵入,而是外来产物(ex-situ)
一. 板块俯冲带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和达清夫”发现自海沟 向陆侧存在一个倾斜的地震带,浅缘地震多发生在 海沟的陆侧斜坡向陆方向,并且震源随深度增加。 50年代贝尼奥夫(Benioff),此处是大陆地块和大 洋地块之间的巨型断层带--贝尼奥夫带或者贝尼 奥夫-和达带 60年代后期,板块学说问世后,认为不仅是震源分 布带,而且是岩石圈板块插入地幔中的板块实体, 代表板块俯冲的形迹,为板块的俯冲带(消减带) 。
领家低压变质带
三波川高压变质带
高压低温变质带(HP,LT) 部位 海沟靠陆侧 20-30km深,这里是俯冲带浅部 和两个板块对冲的地方,所以压 力大但温度不高,变质岩为蓝闪 石片岩。挤压、剪切构造发育, 成因 常与混杂堆积体和蛇绿岩套伴生 ,宽度较窄
特征 兰闪石,硬玉、硬柱石、黑硬绿 矿物 泥石;T:250℃-400℃、P:57kbar
混杂堆积体主要特点:
1)混杂堆积体由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和基质三部分组 成;三部分具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特 点;一般混杂岩的基质年代较新,外来岩块的地质年 代较老 2)混杂堆积中岩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混杂堆积体 宽窄不一,延伸较长,大到整个一条山脉。 3)剪切构造发育。岩块和基质普遍受到剪切作用,常 见石香肠、菱形石香肠和楔形构造等。岩块与岩块之 间以及整个混合体与围岩之间都呈断层接触或被剪切 面所限。 4)含蛇绿岩套碎块和篮片岩等高压低温变质岩,共生 于板块俯冲带前端海沟坡折地带,形成俯冲带前端叠 瓦状楔形体构造带,是识别古俯冲带或板块缝合线的 重要标志。
六.增生楔状体(accretionary prism)
大洋板块表面覆盖的沉积物主要是深海钙质软 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板块移动至海沟附近 还接受浊流沉积。由于未固结程度差,板块俯 冲时很容易被刮下来,与俯冲板块基底脱离, 加积于海沟向陆的侧坡上,形成增生楔状体。
组成:主要是混杂堆积岩,另外有俯冲时刮下 的洋壳残块(蛇绿岩套)等。
增生楔的形成与发展
当大洋板块沿海沟向下俯冲,在海沟陆侧坡依次 挤入一个又一个沉积层楔。在挤压作用下,新生 的推挤老的沉积楔不断抬升,形成类似叠瓦状扇 形构造楔状体。 增生楔体由下向上依次变老,产状依次变陡。 随俯冲作用和增生楔体不断增大,引起海沟陆坡 向大洋方向扩展。同时,海沟和俯冲带也向大洋 方向迁移。 增生楔加积至大陆边缘,大陆不断增生,弧前盆 地随之加宽,洋壳向陆壳转化,大陆边缘向外扩 展。
平面
海沟向陆侧部位 100-250km的火山轴部 火山弧陆侧伸向大陆方向
动 性 呈 指 数 减 少
计算机模拟俯冲带热结构(汇聚速 率为6 cmm/year)展示岩石圈俯冲 板片如何逐步升温. 为什么岩石圈板块能俯冲到600- 700km还能产生深源地震? 岩石圈板块向俯冲边界运移过程中 经历100多Ma时间,变冷增厚;板块 边缘升温快,内部升温慢,仍具弹 性和刚性,因此可造成深源地震; 岛弧所对应深度,如此低温如何使 得洋壳熔融? 岛弧对应的深度洋壳俯冲板块温度 仅200-300C,难以使洋壳熔融,但 是该温度足以使俯冲板块中的流体 分离出来,使上覆的地幔楔熔点降 低,岩浆产生,上升
蛇绿岩套类型
1.俯冲带蛇绿岩套: 海沟陆坡侧,一般被构造破坏,出露不完整。 如爪哇海沟内侧 2.岛弧蛇绿岩套: 与前者伴生,如日本北海道,神居古潭为俯冲 蛇绿岩套,日高为岛弧蛇绿岩套 3.地缝合线处蛇绿岩套: 陆陆碰撞,俯冲带 的蛇绿岩套推挤出露于地缝合线上, 喜马拉 雅山带 4.逆冲蛇绿岩套: 大洋地壳逆掩仰冲于大路边缘或岛弧之上,层 序完整,分布广泛,如阿曼蛇绿岩带,阿巴拉 契亚古生代造山带蛇绿岩套。
四. 蛇绿岩套(蛇绿岩)
1.定义--
指在层序上有规律组合在 一起的一套岩石的总称。 完整的蛇绿岩套剖面自下 而上包括: (1)以橄榄岩为主的超镁铁 质杂岩,遭受强烈蚀变转 变为蛇纹石化橄榄岩或蛇 纹岩; (2)辉长岩为主的结晶堆积 体; (3)辉绿岩玄武质为主的岩 墙群; (4)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的枕 状熔岩。熔岩顶面与深海 沉积物穿插和被覆盖。
双变质带形成时代:多为中生代和早第三纪, 中新世以来的尚未出露地表。 双变质带分类: 据位置分为陆缘双变质带(南美安第斯陆缘) ;正常岛弧双变质带(千岛和日本东北);反 向岛弧双变质带(日本北海道) 双变质带意义: 其排列反映了沟弧体系的位置关系,标出了沟 弧体系的极性,从而可推测古俯冲带的倾向。 同时高压低温变质带还大体标志古俯冲带出露 地表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