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板块俯冲地质学和地幔对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蛇绿岩套(蛇绿岩)
1.定义--
指在层序上有规律组合在 一起的一套岩石的总称。 完整的蛇绿岩套剖面自下 而上包括: (1)以橄榄岩为主的超镁铁 质杂岩,遭受强烈蚀变转 变为蛇纹石化橄榄岩或蛇 纹岩; (2)辉长岩为主的结晶堆积 体; (3)辉绿岩玄武质为主的岩 墙群; (4)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的枕 状熔岩。熔岩顶面与深海 沉积物穿插和被覆盖。
就位成因(板块构造理论建立后)
蛇绿岩套是在陆缘板块俯冲带附近由于海洋岩 石圈的俯冲或逆冲而遗留的海洋地壳残块。
经对比,海洋岩石圈与存在于造山带中的橄榄 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熔岩相似。
对比研究-外来侵位证据:
1.层序上相似,各层可对比 2.地震波速,对应层体波速可对比 3.蛇绿岩套层2-4Sr87/Sr86比值相当,说明同源岩浆结晶分 异而成 4.枕状熔岩和沉积物成分表明形成于深海环境 5.平行的岩墙群表明形成于张应力的中脊扩张轴或弧后扩张 中心 6.沉积层往往含现代洋壳上普遍存在的多金属沉积物、硫化 物,与大洋和弧后扩展中心热液活动正在形成的多金属硫 化物相同 7.蛇绿岩套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上无热接触变 质现象,比其侵位的褶皱带年龄更老,说明非原地(in situ)侵入,而是外来产物(ex-situ)
双变质带形成时代:多为中生代和早第三纪, 中新世以来的尚未出露地表。 双变质带分类: 据位置分为陆缘双变质带(南美安第斯陆缘) ;正常岛弧双变质带(千岛和日本东北);反 向岛弧双变质带(日本北海道) 双变质带意义: 其排列反映了沟弧体系的位置关系,标出了沟 弧体系的极性,从而可推测古俯冲带的倾向。 同时高压低温变质带还大体标志古俯冲带出露 地表的位置
沉积物
枕状玄武岩
蛇绿岩形成背景
所有这些充分证明蛇绿岩套原来是生成于 深海扩张中心的洋壳,而后随板块向两侧扩张 席状岩墙 运移,接受了深海沉积,至俯冲带海洋岩石圈 辉长岩 主体重新返回地幔,其上部刮下的洋壳碎块, 闪长岩 在有些情况下残留于俯冲带附近,另一些逆冲 至陆缘之上。 蛇绿岩套未侵入前,可出现于大洋中脊、 弧后盆地和洋内未成熟岛弧等构造环境。通过 板块的俯冲和逆冲作用等方式被移至于大陆边 缘或陆上造山带(包括古造山带)中。
六.增生楔状体(accretionary prism)
大洋板块表面覆盖的沉积物主要是深海钙质软 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板块移动至海沟附近 还接受浊流沉积。由于未固结程度差,板块俯 冲时很容易被刮下来,与俯冲板块基底脱离, 加积于海沟向陆的侧坡上,形成增生楔状体。
组成:主要是混杂堆积岩,另外有俯冲时刮下 的洋壳残块(蛇绿岩套)等。
增生楔的形成与发展
当大洋板块沿海沟向下俯冲,在海沟陆侧坡依次 挤入一个又一个沉积层楔。在挤压作用下,新生 的推挤老的沉积楔不断抬升,形成类似叠瓦状扇 形构造楔状体。 增生楔体由下向上依次变老,产状依次变陡。 随俯冲作用和增生楔体不断增大,引起海沟陆坡 向大洋方向扩展。同时,海沟和俯冲带也向大洋 方向迁移。 增生楔加积至大陆边缘,大陆不断增生,弧前盆 地随之加宽,洋壳向陆壳转化,大陆边缘向外扩 展。
(第二弧,内弧)
(第一弧,外弧) 海沟坡折 (非火山弧) 弧前盆 海沟 地
弧间盆地
火山弧
外 缘 隆 起
三. 双变质带 (paired metamorphic belts )
挤压型板块边界区域变质作用十分发育,其主 要特征是发育双变质带: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 俯冲,在板块接触地带因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同 而形成的高压低温和高温低压两种变质带。 两带关系: --两者之间通常被一条完全未变质的岩带分开; 也有直接接触 --形成时代大致相同(若有早晚之分,高压带比 高温带稍早); --常成对出现
七 岩浆活动与火山岩分布规律
根据火山岩组合矿物含钾量、化学成分差异及其 分布规律,将火山岩分成三个共生系列:拉斑玄 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 分布规律: 1)由洋向陆火山岩系列为拉斑玄武岩系列 →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分别位于临近海沟的 火山前锋地带,火山弧地带和岛弧陆侧靠近大陆 地带。 2)由洋向陆岩浆系列中的钾含量越来越高
被动陆缘褶断带
岛弧岩浆杂岩带
五.混杂堆积,亦称混杂岩(mé lange )
不同于变质岩中的混合岩,也不是一个岩石地层 名称。 概念:它是在板块俯冲作用下,不同时代、不同 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岩石或沉积物,经 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无规则相互混杂 堆积的混合体。
许多学者把混杂堆积与板块构造联系起来,认为是板块 俯冲带或缝合带上强烈构造作用的产物.混杂堆积是鉴别 古板块消亡带的重要标志之一 .实例:北美阿巴拉契亚 、西亚-中南亚扎格罗斯(Zagros)、台湾海岸山脉、 雅鲁藏布江、祁连、秦岭
板片形态:形状,长度和倾斜角
深度和倾斜角在各地差异很大(教材P73),深度 100-500km,更深则被地幔同化; 俯冲长度:俯冲速度越大,俯冲板块越长 俯冲角度:不同地方差别极大(10-90o),同一 俯冲带不同深度上也有变化 俯冲带角度规律:
1)岛弧下俯冲带较陡,大都45度以上, 2)而陆缘山弧下比较平缓,一般不超过30度; 3)俯冲带倾角往往随深度增加而变陡; 4)倾角大小与板块俯冲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水平分速度 越大,俯冲带倾角越小;反之,变大。
变形层状辉长岩,阿拉斯加
闪长岩
阿拉斯加 镁铁质席状岩墙
Pillow lava, Alaska.
鳞茎状枕状玄武岩 Bulbous pillow lavas.
层状沉积岩
浅海硅质沉积岩,阿拉斯加
现代蛇绿岩概念——
岩石组合术语,包括洋壳和上地幔的一系列岩石(如玄武岩、辉绿岩墙 群、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堆晶超镁铁岩及地幔橄榄岩);代表消减增生 的大洋岩石圈碎片,但并非“正常”的大洋岩石圈,更多是形成于与现代 岛弧、弧后盆地、转换断层以及小洋盆类似的环境。 这一概念更多的强调“地幔橄榄岩”和“洋壳顶部的玄武岩和辉绿岩墙 ”共存。 蛇 绿 岩 带 陆 缘 增 生 杂 岩 带
领家低压变质带
三波川高压变质带
高压低温变质带(HP,LT) 部位 海沟靠陆侧 20-30km深,这里是俯冲带浅部 和两个板块对冲的地方,所以压 力大但温度不高,变质岩为蓝闪 石片岩。挤压、剪切构造发育, 成因 常与混杂堆积体和蛇绿岩套伴生 ,宽度较窄
特征 兰闪石,硬玉、硬柱石、黑硬绿 矿物 泥石;T:250℃-400℃、P:57kbar
高温低压变质带(HT,LP) 火山弧, 火山弧下方较深部位高温高压环境 的岩浆运移至较浅部位,过渡为高 温低压环境,深度>10km。使火山 弧内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形成高 温低压变质带。常与花岗岩、花岗 闪长岩及中酸性火山岩相伴。带较 宽,带内断块构造发育
红柱石、矽线石、兰晶石
抬升,或在冲断作用下被逆推到 岛弧区隆升引起地表层强烈剥蚀 出露 高处;若俯冲减缓或停止,海沟 原因 地带在均衡补偿作用下隆升,剥 蚀 分布 既可以发现于现代俯冲带,又可以在大陆内部造山带发现(古俯冲 带及古板块边界)
第五节 板块俯冲地质学
一、板块俯冲带 二、沟弧体系 三、双变质带 四、蛇绿岩套 五、混杂堆积岩体与增 生楔状体
俯冲地质学研究内容:
板块的俯冲是一系列复杂而强烈的地质 作用过程,导生许多与俯冲作用具有成 生关系的重要地质现象: 强烈地震和火山活动、地形高差悬殊的 沟-弧体系、负重力异常、变化显著的 热流值、区域变质作用等。
一. 板块俯冲带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和达清夫”发现自海沟 向陆侧存在一个倾斜的地震带,浅缘地震多发生在 海沟的陆侧斜坡向陆方向,并且震源随深度增加。 50年代贝尼奥夫(Benioff),此处是大陆地块和大 洋地块之间的巨型断层带--贝尼奥夫带或者贝尼 奥夫-和达带 60年代后期,板块学说问世后,认为不仅是震源分 布带,而且是岩石圈板块插入地幔中的板块实体, 代表板块俯冲的形迹,为板块的俯冲带(消减带) 。
1百度文库
2
4
震源机制研究表明,主压应力和张应力导生的地震活动, 其应力方向总是平行于俯冲板块的倾斜方向,也证明地震 成因与岩石圈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地震活动是板块俯冲作用伴生的重要地质现象。 与板块俯冲带伴生的地震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带 性,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 活
垂向
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小于60-70km 70-300km 300-700km
混杂堆积体主要特点:
1)混杂堆积体由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和基质三部分组 成;三部分具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特 点;一般混杂岩的基质年代较新,外来岩块的地质年 代较老 2)混杂堆积中岩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混杂堆积体 宽窄不一,延伸较长,大到整个一条山脉。 3)剪切构造发育。岩块和基质普遍受到剪切作用,常 见石香肠、菱形石香肠和楔形构造等。岩块与岩块之 间以及整个混合体与围岩之间都呈断层接触或被剪切 面所限。 4)含蛇绿岩套碎块和篮片岩等高压低温变质岩,共生 于板块俯冲带前端海沟坡折地带,形成俯冲带前端叠 瓦状楔形体构造带,是识别古俯冲带或板块缝合线的 重要标志。
四种不同俯冲类型:
(教材P75)
1. 洋-洋俯冲型:西太平洋俯冲带 2. 洋-陆型(无边缘海)俯冲:发生于大陆之 下,南美西海岸 3. 洋-陆型(带边缘海盆)俯冲发生在靠近洋 陆边界的地方,沟弧盆体系,日本岛弧 4. 陆-陆碰撞,两板块接触发生特殊形成浮出 。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陆内俯冲
二.沟-弧体系
蛇绿岩套类型
1.俯冲带蛇绿岩套: 海沟陆坡侧,一般被构造破坏,出露不完整。 如爪哇海沟内侧 2.岛弧蛇绿岩套: 与前者伴生,如日本北海道,神居古潭为俯冲 蛇绿岩套,日高为岛弧蛇绿岩套 3.地缝合线处蛇绿岩套: 陆陆碰撞,俯冲带 的蛇绿岩套推挤出露于地缝合线上, 喜马拉 雅山带 4.逆冲蛇绿岩套: 大洋地壳逆掩仰冲于大路边缘或岛弧之上,层 序完整,分布广泛,如阿曼蛇绿岩带,阿巴拉 契亚古生代造山带蛇绿岩套。
1927年,Steinmann,“三位一体”蛇绿岩套概念的提 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位一体”的蛇绿岩套: 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和少量辉长岩、玄武岩组成的岩 石群体,强调它们与深海远洋沉积的放射虫硅质岩密切 共生。 Hess(1955)建议将蛇纹岩、基性火山岩、燧石岩的组 合称“斯特曼三位一体”,表示是它们紧密的共生组合 系列,代表了优地槽的产物以及消失了的洋壳残片。 1959年,Brunn,首次提出把蛇绿岩的研究与大西洋中脊 进行相类比,认为是与板块扩张轴和海底环境有关联的 深海沉积物以及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集合体。
俯冲带内应力分布与地震活动
1.海沟轴附近及大陆一侧,水平距离约80KM处,海洋岩石圈上部发生正断层型地震。 --海洋岩石圈向下弯曲产生的拉张力引起。 2.海沟轴向大洋一侧也出现向陆倾的约45度正断层型地震。 3.自海沟向大陆侧80-200km范围内,观测到逆断层地震。 4.距俯冲带顶面30-40km范围内,双层构造;沿俯冲方向挤压力和张力 5.深度超过150km的海洋岩石圈内发生地震,俯冲方向挤压力引起 3
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 的一组具有成生联系的构造体系。 比较典型的沟—弧体系自洋向陆分别是 外缘隆起
弧沟间隙:海沟、海沟坡折(非火山弧,第一 弧,外弧)、弧前盆地、火山弧(第二弧,内 弧)
弧后区:弧间盆地、残留弧、不活动边缘盆地
弧 后 不活 动边 缘盆 地 (第三弧) 残留弧

弧沟间隙
平面
海沟向陆侧部位 100-250km的火山轴部 火山弧陆侧伸向大陆方向
动 性 呈 指 数 减 少
计算机模拟俯冲带热结构(汇聚速 率为6 cmm/year)展示岩石圈俯冲 板片如何逐步升温. 为什么岩石圈板块能俯冲到600- 700km还能产生深源地震? 岩石圈板块向俯冲边界运移过程中 经历100多Ma时间,变冷增厚;板块 边缘升温快,内部升温慢,仍具弹 性和刚性,因此可造成深源地震; 岛弧所对应深度,如此低温如何使 得洋壳熔融? 岛弧对应的深度洋壳俯冲板块温度 仅200-300C,难以使洋壳熔融,但 是该温度足以使俯冲板块中的流体 分离出来,使上覆的地幔楔熔点降 低,岩浆产生,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