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久保玲服装设计风格的探析
川久保玲:时尚颠覆者

文 邱 嘉 敏
I brld cuIture f People
I909 年 , JI1久 1禾 玲 刀 人 争 , 艾 砌 古羊云 上 作 ,
两位 裁缝 师成 立了原宿 独立 工作室 ,同时推 行品牌
的 不风 解释格, 道以:“至别于乱她猜在 潞,伙日一 计 后,成我名 翻不接是 受想采表访 聃达时女总权是主不义得, 越 , 字 的人不是我 。”
是 多余 的,因为没有人 愿意购买这些 “丑八怪”。 中国 香 港 曾 经 有 一 首 流 行 歌 曲 名 为 《川 久 保 玲
大 战 山 本 耀 司 》, 这 首 歌 映 射 的 是 这 两位 日本 设 计 师的恋爱传 闻。然而现实是 后者更为幸运 ,叛逆 的 山本耀司年纪 轻轻便 在 2O世 纪 7O年代被公认为先 锋派的代 表人物。他的性格 沉稳细腻 ,无视 性别和 常规 ,带 有雌雄 同体 的美学概念 。作为时尚先锋 的 他被 川久保玲 的性 格深深吸 引,并 多次主动联 系川 久保玲进 行交流。有意思 的是 ,对于二人 众说纷纭 、 似有若 无的柏 拉图式恋情 ,川久保 玲的 丈夫 Ad rian J0仟e居 然 予 以默 许 , 两 位 男 士 甚 至 私 下 互相 交 换 川 久保 玲 的 故 事 。 1981年 4月 ,川 久 保 玲 和 山本 耀 司 联 袂 举 行 了 一场 备 受争 议 的 时 装 发 布 会 。 据 《卫 报 》 的 时 装 编 辑 回忆 :“整 场 发 布 会充 斥 着黑 色 、 奔 放 和 宽松 ,让 人很 难 区分男装 女装 ,以 至于 随即 引起 了
2O
川 久保 玲
人物 l世界文化
关于传 统美和性别的激 烈争论 。” 同年 10月,两人又举行了春夏装发布会,作品仍旧坚持 以黑色 为基调 ,刻意地 表现 出讨人 嫌的不均 衡设 计。在 川久保 玲 的设 计 中,整 件衣服 上 下左右颠三倒四,里面外面模糊 不清,大大方方的鬼样被媒体称 为 “用于预示灾难的服装”。 他们甚 至取 消流行乐作为秀场背景 音乐 ,转而播放奔放 狂野的狩猎 曲,模特要 么不化妆 , 要 么化丑妆、留怪发。面对铺 天盖地的嘲讽和谩骂 ,川久保玲并没有 因此改 变自己的风格 , 甚至更 加肆 意妄为。山本耀司恍如来 自印度的哲学家,川久保玲则宛 若留着短 发、穿着和 服 的日本偶人 ,清瘦的两人在时尚界横;中直撞 ,始 终坚持一条 路走到底。值得提 及的是 , 川 久 保 玲 的 性 格 远 比 山本 耀 司 固 执 ,她 是 从 不 理 会 外 界 的 声 音 , 以至 于 连 以 叛 逆 出 名 的 山本 耀 司 都 觉 得 不 可 思 议 。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探索极简主义与未来的时尚之路。
川久保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日本服装设计师,她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在
时尚界广受赞誉。
川久保玲的设计风格以极简主义为核心,将简约、现代与未来感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而充满张力的时尚魅力。
在川久保玲的设计中,常常能够看到她对于线条和结构的极致追求。
她善于利
用简单的剪裁和几何形状,打造出极具张力和美感的服装。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对于时尚和艺术的探索与表达。
她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未来感,仿佛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时尚灵感。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她对于材质和色彩的运用上。
她喜欢使用一些特
殊的材质,如金属丝、橡胶等,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赋予作品更多的层次和质感。
而在色彩方面,她常常选择极简的黑白灰色调,或者是一些鲜明的原色,营造出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力。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不仅仅停留在服装设计上,她还积极探索着时尚与科技的
结合。
她不断尝试着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来创造出更具未来感的服装作品,使得她的设计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观念,更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和审
美追求的表达。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探索和展望。
在她的设计中,我们能够看到对于极简主义和未来感的追求,以及对于时尚和艺术的独特解读。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无疑将继续引领着时尚界走向更加独特和前卫的方向。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作为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在时尚界
广受赞誉。
她的服装设计理念以简约、极简和超现实主义为特点,将服装与艺术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川久保玲的设计风格独具匠心,她善于利用简单的线条和结构,创造出独特而
富有张力的服装。
她的设计作品常常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时尚美学。
在她的设计中,人们可以看到对于服装的极简主义追求,以及对于材质和剪裁的精湛把握。
川久保玲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艺术品,让人们在穿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她善于利用
可持续材料和工艺,将环保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时尚态度。
她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时尚的象征,更是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和实践。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时尚界,她的作品不仅受到了专业人士的
赞誉,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她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艺术品,让人们在穿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川久保玲用她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为时尚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成为了时尚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川久保玲

转载▼川久保玲时尚rei-kawakubo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川久保玲1942年出生于东京。
开始她并未作为设计师接受训练,而是在东京享负盛名的慶應義塾大学(Keio University) 攻读艺术与文学专业。
毕业后,川久保玲即于一家纺织品公司工作,并于1967年开始自由设计师的生涯。
1975年,川久保玲于东京创建“Comme des Garcons”公司,并于1975年,在东京建立了她的第一家精品时装店。
1981年,川久保玲开始携其品牌Comme des Garcons参加巴黎时装周,并于1982年在巴黎开设“Comme des Garcons”精品时装店。
Comme des Garcons是法语,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像小男孩一样”。
独创一格的前卫形象,融合着东西方的概念,是川久保玲被誉为“另类设计师”的原因。
川久保玲在日本的地位更是时尚教母,被无数膜拜的报友尊称为“玲师太”。
她的服饰有了一个简单的暱称,称为「乞丐装」;并造成1980年初期宽松、刻意的立体化、破碎、不对称、不显露身材的服装设计潮流。
她的创作概念和特色引起了不少时尚评论家的争议,也带动了後进设计师的服饰设计。
川久保玲擅于使用低彩度的布料来构成特殊的服饰,其中有许多是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特别是黑色可说是川久保玲的代表颜色。
1983年,川久保玲获得每日新闻时尚设计奖(Mainichi Fashion Award).1987年,获得美国时尚技术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荣誉学位。
她是20世纪女性服装设计师中的重要人物。
90年代早期,川久保玲出版了她的双月刊《Six》(源自“第六感”的含义),《Six》的文字很少,以启发灵感的照片和绘图为主。
1996年,川久保玲受邀出任著名《Visionaire》杂志的客座编辑。
川久保玲行事非常低调,很少被媒体曝光,她宁愿其充满灵感的设计作品为自己代言。
川久保玲

销售策略
针对年轻人的前卫销售方式
时尚是几个必须面对自己保鲜期不长的工业之一,音乐和电影需要经历唱片和影碟在货架 上不再受欢迎的命运,而要体验时尚的变化只要看一下纽约布莱恩公园(Bryant Park)的 林荫道,或者米兰和巴黎的时装发布会,这里有上百主流的设计师不断更换新的时装潮流。 新的高级时装一出现,亚洲的一些纺织厂如马来西亚将会立刻按样子做出更便宜的,放到 H&M或者Zara货架上——而消费者则又开始关心下一季的流行了。 即使时尚在瞬息万变中存活了下来,也并不表示就拥有了永久性的地位。没有人比汤姆· 福 特(Tom Ford)更懂得时尚的不持久性,他在Gucci的职业生涯突然间就戛然而止了。当 最近被问及离开Gucci后有没有想过人们还会记得他时,汤姆一边打着响指一边对《女装 日报》(Women’s Wear Daily)说:“他们会忘记我的,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这就是 现在这个世界。6个月、一年、两年……所有的事都会被遗忘。” 长久以来,企业一直意识到“媒体就是广告”,但是当过多的信息充斥了感官之后,使得 传统的新闻媒体效率每况愈下——按粗略估计,美国消费者每年要被750000个不同的广告 “轰炸”,以至市场专家说,一件产品想要突破重重障碍取决于它的销售方式:“你将会 看到的是销售成为广告。” 年轻人,以及处在时尚圈底层的人,正在改变他们的视角。那些超特级展览、明星(图库、 文章),正在引导人们寻求一种更“真实”的感觉,他们对超级名牌越来越不感冒了。23岁 的梅丽莎· 克尔根,去年刚从纽约FIT流行设计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她放弃了一家运动服公司的好职位,组建了一个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小群体,成为曼 哈顿众多此类群体中的一支。“我们原先的目标是反对沃尔玛,”她说,“现在演变成反 对所有的包装标记以及噪音。”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服装设计师,她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风格在时尚界享有盛誉。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可以用简约、前卫和充满创意来形容。
她的设计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的审美标准,而是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从而赢得了无数时尚爱好者的喜爱。
在川久保玲的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她对线条和结构的独特处理。
她善于利用简单的线条和结构设计出充满动感和张力的服装,让人眼前一亮。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出穿着者的个性和魅力。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她相信服装应该是能够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一件华丽的外套。
此外,川久保玲的设计也常常融入了一些前卫的元素,比如大胆的色彩搭配和不规则的剪裁。
她善于将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时尚风格。
她的设计不拘泥于传统的审美观念,而是敢于挑战传统,打破常规,给人一种全新的时尚体验。
总的来说,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是简约、前卫和充满创意。
她的设计风格独特而个性化,深受时尚爱好者的喜爱。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对时尚的重新定义和诠释。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时尚界,也激励着更多的设计师勇于挑战传统,追求独特和个性。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穿上设计的哲学。
川久保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服装设计师,她的设计理念深受人们喜爱和赞赏。
作为一名设计师,川久保玲不仅仅是在设计服装,更是在传达一种哲学和态度。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可以用简洁、纯粹和极简来概括。
她喜欢利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服装的美感,她相信服装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装饰,简单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现服装的本质和魅力。
在川久保玲的设计中,你会看到大量的黑色、白色和灰色,这些颜色的选择也体现了她对于简约和纯粹的追求。
川久保玲的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表,更是关于内在。
她的设计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美学,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和传统的元素。
她的服装设计中常常能看到和服的影子,但是却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服装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时尚的气息。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她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她喜欢利用可持续的材料来设计服装,同时也注重服装的舒适度和耐穿度。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时尚和美感,更是为了传达一种对于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总的来说,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是关于简洁、纯粹、内在和可持续。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时尚和美感,更是在传达一种哲学和态度。
穿上川久保玲的设计,就像是穿上了一种哲学,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
著名服装设计师介绍

蝴蝶因为追求美丽经历了化为蛹的痛不欲 生,而森英惠为了追求服装的完美,每一天她 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女人的美丽也可能只 是转瞬即逝,而森英惠在她的设计中,是要让 女人的美丽更辉煌美丽的蝴蝶结成了东西方文 化的纽带,让东方服饰走向了世界广阔的舞台。
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CONS
川久保玲,是一位 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出 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 义塾大学。 1973年,她在东京 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 向世界展示了一种革命 性的新型穿衣方式。 1980年代前期,她 以不对称、曲面状的前 卫服饰闻名全球,受到 许多时尚界人士的喜爱, 从那开始,她就一直在 为实验而奋斗,永远创 造着比时装界流行超前 得多的原型和概念服装。
• 我崇拜美,但是讨厌所有仅仅只是漂亮 的东西。 •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 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 要负责的。” • 黑色能够包容一切颜色,白色也是。穿 白色和黑色的女人,永远是 舞会上最 受瞩目的美女。 • 每次我看到幸福如何阻碍了人的前途时, 就庆幸自己曾经经历过深沉的不幸。人 要先坚强无比,才能抵抗外来的一切。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与别人交换 我的命运。” • 我之所以选钻石,是因为它们的致密— —在最小的单位里体现最大的价值。
——————香奈儿语录
皮尔· 卡丹
• 1922年,皮尔·卡丹先生出生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 1945年皮尔·卡丹23岁时,他在巴黎参加电影美女与野兽的服装设计, 作品颇受好评,此后,他的设计才华逐渐受到欣赏 • 1950年自己独立开设了服装设计公司,地点选在巴黎的Richepanse街 上。早期承接相当多剧服、面具等表演艺术的案子 • 1954年开始跨入时装领域。并开设了精品店名为EVE。他对于时装的 概念是,时装必须大众化,价格和设臻成熟,为了跨国的布局,他以自己的名 字成立了法商皮尔·卡丹公司,此后公司事业日渐全球化,在男装, 女装,服饰配件中都是国际知名的品牌。
川久保玲

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
• 日本时装品牌,以不对称、 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闻名全 球,受到许多时尚界人士 的喜爱。川久保玲擅于使 用低彩度的布料来构成特 殊的服饰,其中有许多是 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特 别是黑色可说是川久保玲 的代表颜色。川久保玲的 设计独创一格十分前卫, 融合东西方的概念,被服 装界誉为“另类设计师”。
白色戏剧
1973 年成立自己的品牌 “COMME DES GARCONS”,法文的意思是 “像个男孩”; 1975年在东京举办首次女装发 布会; 1978年再度推出男装HOMME;在1981年 举行巴黎首度女装发布会,受解构主义设计思潮 的启发,作品中就已经开始运用到这一思潮的设 计元素,从而引起世界流行舞台的重视隔年更是 以有名的“乞丐装”创意概念轰动时尚界进而 引领当代的流行先锋。从此,川久保玲便活跃在 时尚舞台的前沿。 她将日本传统的服装结构运用到现代的设计中,将 东西方的设计理念重新的拆解再组合, 设计的作 品建立在东方及现代的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 把服装设计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
川久保玲 品牌赏析

comme des garcons HOMME
1978年成立,comme des garcons的男装系列 2012年春夏主题——贵族式的粉色与红黑小格子
HOMME DEUX
于1987年成立,是一个专为日本商务人士而设计的日本制西服系列 2012年秋冬——成熟精致的上班服
comme des garcons SHIRT
衬衫品牌,于1988年成立,变化多端的设计令本来沉闷的衬衫变得有趣。 2012年秋冬主题——色块拼接、格纹斑点设计元素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cons
1992年成立,有渡边淳弥设计的女装系列,追求精致的剪裁和材质。 2012年秋冬主题——不合常规的剪裁和天马行空的混搭
Hale Waihona Puke JUNYA WATANABE comme des garcons man
由渡边淳弥于2001年成立,以基本样式男装为主。 2012年秋冬主题——经典工作服饰
GANRYU
2007年推出的年轻品牌,设计师是丸龙文人。系列融入美式青年街头文化, 以男装设计为主。
2012年秋冬主题——色彩缤纷的街头封装系列
comme des garcons
Comme des Garçons 2014 细节
comme des garcons
Comme des Garçons - Paris Spring 2014 细节
comme des garcons
Comme des Garçons - Paris Spring 2014
海I.T、北京I.T和香港I.T以及香港安兰街等
地有售。
售价相当不绯,T恤起价一般在600--
3000人民币。
主要消费群体:
在小众品牌的角度上看川久保玲的设计风格

在小众品牌的角度上看川久保玲的设计风格
任锦卉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本文以小众服饰品牌川久保玲的设计风格为观察和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小众品牌发展中设计风格的重要性,并以日本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为主要研究案例.对Comme des Garcons的设计风格从设计观念到款式、色彩、面料等要素的设计呼应进行了探究,旨在以其设计风格对受众认同度的影响,明确小众服饰品牌的产品需要在设计风格上与受众达到更高的契合度,为中国小众服饰品牌在发展中坚持独创风格,并创新相应的商业推广模式,能够寻求更加契合市场的运作方法及生存之道提供一些参考.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任锦卉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11
【相关文献】
1.川久保玲:意识超前的解构主义先锋 [J],
2.川久保玲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探析 [J], 汪婷婷;朱和平
3.川久保玲品牌PLAY产品线的“图案识别”策略分析 [J], 韩柏格;陈丹
4.川久保玲的现代服装设计哲学 [J], 周洁
5.浅谈川久保玲\"时尚无聊论\" [J], 郑舒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久保玲服装分析报告

总结
川久保玲一直按照自己的理念做设计。她不仅仅 是设计服装,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所 以,作为潮流服装品牌,最重要的不仅是设计服装, 更重要的是理念。
创造是Comme des garcons永恒不变的理念,整个的
服装设计都是在创造新的东西,永远是另类的,和别人不 一样的。
第六感的故事
90年代早期,川久保玲出版了她的双月刊《Six》(源自“第六感”的含义), 《Six》的文字很少,以启发灵感的照片和绘图为主。
COME des GARCONS *
设计风格
[1]前卫 [2[融合东西 [3]独立、自我主张──只要我喜欢 [4]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 重叠式创新剪裁,加上俐落的线条与沉郁的色调, 与创意结合,呈现很意识形态的美感。 [5]结合"play"系列 由波兰设计师帕高尔斯基设计
COME des GARCONS
PLAY经典设计
设计师川久保玲专门设计了一款中国风十足的限量版T-shirt,上有 书法的BRILLIANT BEIJING字样,令人看到 Comme des Garçons 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成为弄潮儿的信心。
近三年最新发布
川久保玲CdG (Comme des Garcons) 2012秋冬女装 系列新品速递:歌颂平面!
就像“Comme des Garcons”品牌名的含义“像小男孩一样”所阐释的那样,川久保玲 (Rei Kawakubo) 将细条纹、宽条纹、细格纹、千鸟格等男装中常见的面料与花纹,用在自己的女装设计中,纷繁复杂的图案, 配合层层叠叠结构重组的3D立体“碎片化”剪裁,又是一场对你视觉的挑战。环形的立体褶皱巧妙地组合成 玫瑰花的造型,恰是川久保玲 (Rei Kawakubo) 在完全突破常规的理念中蕴含的独特艺术。
川久保玲纯电商产品

川久保玲纯电商产品
川久保玲是一位著名的日本时装设计师,她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前卫的时尚感闻名于世界范围内。
她的设计作品风格多变,从简约的黑色设计到复杂的图案和明亮的颜色,都能够完美地呈现出她对时尚的独特理解。
随着电商的发展,川久保玲也开始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转化为纯电商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川久保玲的纯电商产品不仅具有时尚感,同时也非常实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享受时尚带来的乐趣。
川久保玲的纯电商产品主要包括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多个类别。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川久保玲的服装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设计独特,而且舒适度也非常好,让人们在享受时尚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舒适的穿着体验。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风格多变,从简约的黑色设计到复杂的图案和明亮的颜色,都能够完美地呈现出她对时尚的独特理解。
除了服装以外,川久保玲的饰品产品也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这些产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设计独特,让人们在佩戴时能够更加突显自己的时尚品味。
川久保玲的饰品产品包括项链、手链、耳环等多个品类,每一款产品都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川久保玲的家居用品也非常受欢迎。
这些产品不仅外观美观,而且非常实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享受时尚带来的乐趣。
川久保玲的家居用品产品包括床上用品、餐具、家居装饰品等多个品类,每一款产品都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总的来说,川久保玲的纯电商产品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前卫的时尚感,让人们在享受时尚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舒适和实用性。
川久保玲的纯电商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论服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

论服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摘要】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是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通过打破传统的设计规则和结构,呈现出独特、前卫的服装作品。
本文从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特点、创新以及解构主义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解构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不仅在于颠覆传统的设计思维,还在于推动了服装设计的不断创新。
结合传统与现代,解构主义为未来服装设计提供了新的启示,促进了设计领域的发展。
未来,随着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不断应用和演变,将为服装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
通过深入研究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服装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时尚产业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意。
【关键词】服装设计,解构主义,影响,设计理念,特点,创新,设计师,代表作品,启示,发展,传统,现代,创新1. 引言1.1 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对人体结构的了解。
服装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比例、曲线和动态,以确保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的服装。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使穿着者感到舒适,还能展现出人体的美感。
面料选择和运用。
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质地、光泽和手感,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的风格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面料,并善于运用面料的纹理、色彩和质地来表达设计的概念和主题。
剪裁和结构设计。
服装设计的剪裁和结构决定了服装的版型和外观,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剪裁技术和结构设计能力,以确保服装的整体效果符合设计意图。
对时尚趋势的把握和创新。
服装设计是一个时尚和趋势敏感的领域,设计师需要不断关注时尚界的新动向,同时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思维,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1.2 解构主义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解构主义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设计概念和规则的颠覆和重新定义上。
解构主义设计师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思维,打破传统设计的束缚,通过对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重新组合和重构,创造出独具个性和时尚感的作品。
在服装设计领域,解构主义被广泛运用,为传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川久保玲介绍

Rei Kawakubo
姓名:程祺 学号:0132170959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个人简介
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 かわくぼ れい,英文:Rei Kawakubo, 是一位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 学。1973年,她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向世界展示 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 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对称、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闻名 全球,受到许多时尚界人士的喜爱,从那开始,她就一直在 为实验而奋斗,永远创造着比时装界流行超前得多的原型和 概念服装。此外,日本的知名服装设计师当中,川久保玲是 少数几个未曾到国外留学,而且未曾主修过服装设计的特殊 设计师。
人生经历
公司情况
“Comme des Garç ons”总店位于巴黎。川久保玲是 “Comme des Garç ons”这个品牌的主要设计师,并有12间分店, 以及大约200专柜或精品店遍及全世界,据媒体报导,川久保玲的 这个服饰品牌年营利约为150万美金。在美国,川久保玲的公司经 常捐款给孤儿院和美国棒球协会。1988年开始,川久保玲也发行 自己的杂志,称为Six。美国时尚界给予川久保玲“流行先锋”的 称号,赞美她不仅在服装设计上开创新意,而且在经营品牌旗舰 店上眼光独具。川久保玲在没有设计师设店的纽约艺术区Soho开 设了第一家服饰店;十年後Soho到处是名牌精品店,川久保玲则 退出这个热门区域,率先迁到原是仓库林立的雀儿喜区,超现代 感的室内装潢再次造成轰动。
川久保玲的设计独创风格十分前卫,融合东西方的概念,被服 装界誉为“另类设计师”。她的设计正如其名,独立、自我主张— —只要我喜欢,有什麼不可以。她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立体几 何模式、不对称重叠式创新剪裁,加上利落的线条与沉郁的色调, 与创意结合,呈现很意识形态的美感。 她是时装界确实的创造者——一位具有真实的原创观念的时装 设计师,凭借她最重要的观念——黑色,在最近的几十年席卷全球。 20世纪80年代早期,来自日本的时装设计师川久保玲,革命性的发 布会使原来仅限于晨礼服和燕尾服的黑色成为流行。由于她的缘故, 黑色成为最时尚女人的永恒形象。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是一位来自日本的知名设计师,她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川久保玲注重打破传统的设计观念和界限。
她常常在设计中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和风格,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她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规范和常规,而是通过创新和大胆的尝试来展现自己的设计思想。
其次,川久保玲关注人的身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她认为设计应该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并且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设计问题。
她试图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舒适和方便地使用和享受设计作品。
另外,川久保玲追求简洁和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她喜欢将设计简化为最基本的元素和形式,以达到简约和纯粹的效果。
她认为,简洁的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同时也可以使设计更加持久和具有时间性。
此外,川久保玲还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她的设计中,她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设计可持续的产品。
她试图通过设计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可以被概括为创新、人本、简约和可持续。
她通过独特的设计方式和思考方式,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现代感的作品,同时也试图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
生活和提高环境的保护意识。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日本的设计界,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理念
川久保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日本服装设计师,她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而
闻名于世。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以及对材料和工艺的极致追求,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设计风格。
在川久保玲的设计中,她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她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包括丝绸、麻布、皮革等,将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质感和效果。
她的设计中常常出现大胆的色彩搭配和独特的剪裁方式,这些都展现了她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除了材料的运用,川久保玲的设计还注重工艺的精湛。
她常常在服装上运用复
杂的手工绣花、刺绣、以及立体剪裁等技术,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艺术感和设计感。
她的设计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艺术品,展现了她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此外,川久保玲的设计还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
她常常从日本传统
服饰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的图案、图案和剪裁方式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中,创造出独具魅力的作品。
她的设计既传承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现代时尚的气息,成为了日本时尚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的来说,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理念是独具个性的,她将材料、工艺、传统文
化和现代审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艺术品,展现了她对设计的热爱和对时尚的独特理解。
川久保玲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日本时尚界,也在国际时尚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人物简介

品牌和产品在各大时尚奖项中屡获殊荣
• 如CFDA国际时装设计师奖、GQ年度设计师奖等
• 如品牌荣获CFDA国际时装品牌奖、GQ最佳设计品牌奖
• 这些奖项和荣誉充分肯定了川久保玲在时尚界的地位和
等
成就
• 体现了品牌在时尚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川久保玲在时尚界的地位与影响
川久保玲品牌的创立背景与初衷
创立背景: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时尚界开始崛起
• 川久保玲看到了时尚产业的发展潜力,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
• 品牌设计理念与当时时尚界的主流风格截然不同,吸引了众多关注
创立初衷:打破传统女性形象,提倡女性自由解放
• 品牌名字“Comme des Garçons”寓意“像男孩一样”,挑战传统女性形象
02
“黑樱桃”系列:1980年代的代表作品
• 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本传统的黑樱桃图案,融入现代设计
元素
• 体现出品牌在设计上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
03
“PLAY”系列:2000年代的代表作品
• 以轻松幽默的设计风格,吸引年轻消费者
• 品牌形象更加年轻化和时尚化
川久保玲的品牌形象与广告设计
品牌形象:独特、个性、创新
• 主修艺术史,对艺术和设计有深入了解
• 在大学期间开始关注时尚界,对未来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
毕业后在一家服装公司担任设计师助理
• 积累了丰富的服装设计经验,为创立品牌打下基础
• 对时尚界的运作和商业模式有了深入了解
川久保玲的职业生涯起步
1973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Comme des Garçons”
品牌将继续保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通过不断尝试新的设计元素,引领时尚潮流
浅析川久保玲的解构理念

浅析川久保玲的解构理念作者:徐舒靓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个性化的追求,而解构主义的出现对传统服装设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它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一种全新的理念。
关键词:川久保玲;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对现在社会来说,人们利用服装起到一个保护和装饰的作用,原始社会利用那时的所谓“服装”仅仅是为了达到遮羞这一目的,而现下社会人们不仅仅为穿,服装还表现人的一种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个人品位。
作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服装总是能客观地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今,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得到了更多民众的关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了独具“日本风格”的设计,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如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山本耀司、草间弥生等。
在这些设计师当中,川久保玲尤为突出,她将解构主义作为她灵感的来源也可以说是设计的核心,不断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冲破传统的束缚并加以创新,将这种全新的设计形式为自己所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解构主义(服装)的概述解构主义起源于后现代主义,所以他们两者有诸多相像的地方。
后现代主义艺术包括解构主义,它为解构主义提供了不少必要的基础,然而解构主义的出现,是设计师们吸取后现代主义的精华加以独特创造而来的,解构主义好似是一个被破坏的过程,然而却是在构建一种新的内在秩序。
笔者认为,解构主义就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将人们心中所认定的东西进行批判,把内在结构进行拆解再重构,破坏所谓的规则。
服装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在不同时期,艺术品位以及精神内涵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人们日常所穿着的服饰上面。
服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从主观上来讲更加注重审美主体也就是人的感受,客观来说解构主义更加注重对服装本身的研究。
解构主义在服装上的应用主要体现为非对称、破坏、散乱残缺、突变、失重、超常等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作为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风格,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在服装的造型上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服装结构进行重新解构和组合,运用解构主义的处理效果,采用不对称的裁剪、利落的线条以及独特的色调来进行设计,强调面料的独特性和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
通过研究川久保玲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阐释其设计作品的传承效用。
关键词:川久保玲;服装设计;解构主义如同日本的其它现代设计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的服装设计也走出单纯模仿美国式设计的模式,开始形成独具“日本风格”的设计之路。
先后涌现了包括:三宅一生、高田贤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森英惠等一批著名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都对巴黎乃至世界的时装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些设计师中,尤以川久保玲最为独特。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以解构主义的灵活运用而著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又称后结构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源于法国,其理论由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贾奎斯·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 ~2004)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之后便作为一种批判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
[ 1 ]该流派认为结构没有中心,也不固定,而由一系列的差别组成。
由于差别的变化,结构也跟随发生变化,因而结构有着不稳定性和开放性。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形式实质上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单从字面上理解,“解”字意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意。
“解构”则引申为“分解之后再构成”。
[ 1 ]这种设计风格起初是由建筑界的年轻设计师们率先运用,强调打破旧的单元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通过将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对传统进行颠覆。
其反对后现代主义中的矫饰现象,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的方法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
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风格更多的运用到服装设计中。
解构主义的设计并非是在设计上随心所欲的运用,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看似零乱不堪,实质却具有内在的结构联系因素和总体性能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
毕业于庆应大学,主修心理学辅修文学和艺术的川久保玲,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解构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
1967 年川久保玲任职于一家服装面料公司,早期获得的面料专业知识使她对不寻常的面料有种特殊的兴趣。
于1969年成为独立的自由款式设计师; 1973 年成立自己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法文的意思是“像个男孩”; 1975年在东京举办首次女装发布会; 1978年再度推出男装HOMME;在1981年举行巴黎首度女装发布会,受解构主义设计思潮的启发,作品中就已经开始运用到这一思潮的设计元素,从而引起世界流行舞台的重视;隔年更是以有名的“乞丐装”创意概念轰动时尚界,进而引领当代的流行先锋。
从此,川久保玲便活跃在时尚舞台的前沿。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多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基础进行创造的,其设计中追求奢华、细腻的特点,传统东方的服装设计理念则是体现在舒适和自由的基础上追求随意性。
川久保玲通过解构主义的运用和表现使这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如她在1991年制作的一款服装上运用了描绘手法的晚礼服,蕴涵了日本自身的民族文化。
(如图1)其设计灵感来自于日本传统和服风格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这款看似欧洲风格的球状裙子,川久保玲让其融入了日本人的审美文化。
在服装面料上绘有象征自由的日本特色的飞鸟,使服装在拘谨的款式下富于了生动的表情,红色的裙摆类似于日本传统婚礼和服的裙摆褶边,服装的整体造型具有亲切感和时代性。
她将日本传统的服装结构运用到现代的设计中,将东西方的设计理念重新的拆解再组合,设计的作品建立在东方及现代的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把服装设计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
可以说,川久保玲在打破西方传统服装形制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时装对服装创作目标的理解。
形式上,不再只是一味地追求夸张的立体层次所带来的外观效果,而是注重了穿衣服的主体———人的外在和内在精神。
她的作品使得服饰的穿着者,不仅与服饰一起构成了审美的对象,而且又是第一个和最重要的审美主体。
在其设计创作过程中具有非常自我的创作意识和信念,使服装的审美主体能够自然的融入到设计中,去感受和体验自我的价值,要求服装附和着人类这一主体而不是单独的为了服装而穿着。
这也许是她从未接受过正统的学院式训练,创作过程中可以任由自己的设计思路自由发挥而不受牵制的结果,以至于她的作品运用建筑和雕塑中的结构。
20 世纪80 年代, 川久保玲推出来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其设计充满大的、黑色的、方形的结构,这一创作打破以往繁琐的服装结构线条,款式上不再以突显女性曲线美为最主要的“讨喜”流行方式。
在服装创作中,力求自由的解构主义赋予了川久保玲不同于他人的另类创作思想,她将传统设计的固定模式摒弃,总体的创作风格趋向于对传统的颠覆。
受东方美学的影响所设计出来的服饰与西方传统的窄衣结构截然不同,建立在东方以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的设计寻求个性的解放,而不再是强调服装的适体性来加以塑型。
在作品中强调宽松的造型,并刻意追求立体化、非对称且充满了破碎感的服装,把日本文化中不规则和富有缺陷的美学概念充分地发挥。
川久保玲的设计中拆解阅读形态的符码,且总是不畏批判地一再突破世俗观念的勇气。
在1995年COMME DES GARCONS品牌秋冬发布会上设计的一款连衣裙(如图2) ,就结合了东西方概念的设计手法,使服装看起来具有厚重感和体积感,格子纹路的面料更是增加了服装整体的立体效果,细腻中融入粗犷不羁。
更夸张的是,她将解构主义的设计概念融入到作品中,臀部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服装结构,使臀部的夸张突显出来造成重心后移。
这一款式无论整体结构造型多么的怪异,它仍然不失为是一件完整的服装。
造型中既体现了西方传统中的曲线要求,又在东方的审美基础上进行解构,使之成为一件非传统意义上的服装,而且更是具有艺术价值。
“体形造就服装,服装改变体形”,是川久保玲重新为服装视觉空间下的定义。
[ 2 ] 1997年的春夏时装发布会, 川久保玲将主题命名为Dress MeetsBody,意思是将服装和身体合而为一,结合成一种新的外型轮廓。
名为“Lump s块状填充物”的女性背部和臀部具有凸起填充物的格子连衣裙(如图3) ,让人们感觉到像是模特的背部有着巨大的肿瘤;或是前身的巨大鼓包使得模特看起来像是怀孕的孕妇;又或是受西方的建筑和雕塑设计的影响,在上半身的前后结构中都填充鼓包唯独突出腰部的线条,下半身也同样地进行前后结构填充只突出臀部以下的曲线来试图改变女性的体形等。
她打破了时装界的一贯模式,这些创意使人们感受到她的设计具有对传统的反叛和对常规的破坏、肢解。
在制作服装时与西方窄衣塑型的服饰结构不同的是,川久保玲的解构主义风格将东方与西方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服装的整体结构不再强调穿着者的体型、曲线,而是趋向于追求适度的自由,进而进行破坏、拆开再组合。
所谓令人难忘和震撼的艺术创作,不见得是美丽的,但却可以具有某种能量释放的特质。
川久保玲的服装就是有着如此的能量,服装的造型设计运用了各个结构之间的重新组合。
在细节的处理上, 她设计放置在衣服上颠倒错乱的古怪口袋,使服装的整个造型中产生非对称的平衡;不强调肩部的线条以及没有正常比例袖子的创作手法,转而注重款式上层层相叠的多层次组合、围裹缠绕、抽取折叠等细节部位的处理技巧;采用不同的平面几何图案进行面料拼贴和不同色块的组合,以及不规整的缝线装饰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她那趋向于解构主义的超前设计思维;创作中不把多余的布料剪去,而让其随意留着,使衣服呈现出宽松肥大的效果等。
她的作品所释放的不单单是设计者本身的美学和思维概念,还为穿着者与服装之间串起无形而深刻的关联, 仿佛能从穿上它的那一刻起,感觉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使穿着者感受到是自己在自由的支配服装造型,使之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了最大的满足。
这些设计却又不是以纯粹固定或绝对设计的形式所存在,这就反映了在川久保玲的设计中解构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多元化概念思维。
解构主义在主导其设计思维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不是一个标志性的学派也并非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而是代表了一个川久保玲的激进潮流,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她的随机性和个人性。
这一点从她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就可以感受得出来, [ 3 ] 她将自己的服装概念描述为:“我的目标是每一位女性都能够有自己的生活并自我满足,女人不用为了取悦男人而装扮得性感, 强调她们的身段,然后从男人的满意中确定自我的幸福,而是用她们自己的思想去吸引他们。
”解构主义服装风格追求的是一种服装与人体舒适度的完美结合,表面上看解构主义设计师是一种破坏性和扭曲人的整体部位起伏和转折,实际上她是关心人体在穿着服装时,使其形状和比例的极度自由。
在色彩和面料的选择与处理上,川久保玲也充分地体现了解构主义设计的理解和运用。
早期川久保玲的设计中善于使用黑色作为主色调,并且偏爱于黑色。
她形容黑色是令人舒服的、力量的和富于表情的。
在1981年川久保玲巴黎的首度发布会上, 设计出大的黑色方块的服装,用古怪的妆容和不整洁的发型将模特进行丑化,背景音乐更是以一曲狩猎的哀歌作为开场。
当时川久保玲采用折叠的机织面料、皱缩扭曲制成的服装款式,打破了那一时代欧洲对流行时装的审美观。
她采用的模特也非身材、面容较好的女性,而是带着一股阴郁、哀愁的气质, 当这些模特以奇异的妆容、杂乱的头发走上T型台时,其另类作风令在场的时尚界和媒体皆为之震撼。
隔年,推出了更令人惊讶的作品———乞丐装(如图4) ,整体的设计没有丝毫亮度的色彩,呈现出暗沉的色调、带有破洞的衣服面料、宽垮松懈的结构线条,勾勒出贫穷、苦难、邋遢的氛围,与其它品牌的华丽、精致形成强烈的对比。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其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时装风格,设计充溢着禅宗与人文的哲学思想,其造型因跳跃、断裂、分割、组合以及拼贴造成的非服装结构上的矛盾和冲突,使服装显得越发的沉厚、隐秘而富有内涵。
如在1984年独具创意的采用富有弹性的人造丝面料,在服装的面料使用中采用不同的平面几何图案进行拼贴和不同色块的组合,运用不规整的缝线装饰等等,使服装的整个造型中产生非对称的平衡,这些都无不体现了她那趋向于解构主义的超前设计思维。
1986年捆绑的棉、人造丝和缩皱、厚帆布的使用等等,都体现了其创作中引人入胜的解构境界。
她设计的服装,多以单一、低彩度色调为主,而在特殊面料的运用中裁剪、缝制的变化才是其服装中最充满张力的设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