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20)
于洪波
一、问题的提出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受大气环流、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与区域森林分布等有直接关系。据有关资料介绍,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我国北方13个省(区)200多个县(市、旗)约有220万km2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半壁江山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省位居内陆,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尤其中部地区是受干旱影响严重的地区,基本上是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干旱是造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甘肃自14世纪以来,每百年发生大旱12~15次,1950年前百年发生大旱71次,1950年以来已发生大旱近40次,年持续无降水时间达190天,5~9月持续无降水时间最高达136天。
干旱问题还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被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干旱问题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搞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世界与我国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本特点
(一)降水资源
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50 mm、干燥度大于3.5。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500 mm、干燥度1.5~3.5。
降水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林业生产的主导因子。
(二)光照资源
年光照时数2500~3000 h以上,年总辐射量1240~1500 kj/(cm2·a),光合有效辐射500~630 kj/(cm2 ∙ a)。
光照资源相对充足,属农林生产的长线因子。
(三)热量资源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小于10 ℃,≥0 ℃积温3000~4000 ℃,≥10 ℃活动积温2500~3500 ℃,无霜期一般少于170天,农作物一年一熟。热量资源可基本满足大部分中温带作物和树木生长的要求。
(四)土地与土壤资源
以甘肃中部地区为例,人均耕地3~4.5亩,山区人均耕地6~8亩。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地广人稀,农业广种薄收。
黄土高原土壤主要以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等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相对缺乏。对于林业生产来说,由于土层深厚,部分弥补了土壤养分的不足,除了部分盐碱地、红土裸露地,土壤条件不成为影响林业生产的限制性因子。
三、形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一)降水量严重不足
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效的限制性因子,我省中部地区降水量普遍较低,从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各县(原甘肃省中部地区的18个干旱、半干旱县)年降水量可以大致看出天然降水的不足。(河西地区降水量更低,但基本有灌溉条件,未列入本表)
中部干旱、半干旱各县年降水量单位:mm
(二)降水年内分布不均
我省各地年内降水主要以7、8、9三个月为主。以兰州徐家山后山干旱造林试验基地为例: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8.5%(兰州市气象台30年统计资料为60.5%),从11月至翌年2月底累计120天以上,降水量均不足年降水量的3%,持续无降水时间多达165天,造成春旱、夏初旱十分严重。4月是大多数树木开始萌发、展叶、开花的季节,但大多数年份的4月降水低于20 mm。正常年份进入5月降水开始增多,对树木生长有利,但有时春旱持续到6月初,使干旱时间延长。
兰州市各地出现春旱的频率为42%~63%,平均2年一遇;初夏旱发生频率为29%~46%,平均2~3年一遇;伏旱发生频率为33%~52%,平均2~3年一遇;秋旱发生频率为29%~48%。可以看出,当地发生干旱的频率很高,有3~5年一大旱,2~3年一中旱,小旱年年有的规律。
(三)降水年际变率大
甘肃各地,历年最大降水量为最小降水量地2.1~3.7倍。例如:兰州年最大降水量546.7mm,年最小降水210.8mm;临夏年最大降水量806.3mm,年最小降水253.0mm;天水年最大降水量772.2mm,年最小降水316.6mm;西峰年最大降水量605.2mm,年最小降水319.9mm;武威年最大降水量282.6mm,年最小降水89.0mm;即使是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遭遇干旱年景也也会经常发生。
(四)有效降水少
根据我们在兰州徐家山后山干旱造林试验基地多年观测,日降水量多在10 mm以下,占全年降水次数的79.17%,累计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5.05%(据有关资料介绍,黄土高原以日降水大于10 mm 强度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4.3%)。
据降水入渗土壤深度的观测,单次10 mm的降水在自然坡面上基本不产生径流,而直接渗入土壤或蒸发。虽然黄土具有很强的入渗能力(渗透速度一般为0.8~1.3 mm/s),大部分地区稳定入渗能力保持在1.0 mm/s,从理论上讲,一般2 m厚的土层蓄水可达400~500 mm,按土壤容重1.35 g/cm3、饱和含水量24%,0~2 m土层内仍可保存150 mm左右的有效水量,相当于最大有效持水量的40%左右。但由于降水不足,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土壤内含水量的严重不足。
(五)地下水缺乏
我省黄土高原普遍存在地下水缺乏的问题,尤其中部地区更甚,许多地方即使有地下水,也多为苦咸水,含盐量较高,不能饮用和用于农业灌溉。
四、甘肃省干旱造林的简单回顾
前期工作,20世纪40年代,刘亚之等在兰州徐家山进行荒山造林研究,开展了长方形水平沟整地和“V”字形水平沟整地,提出了“树穴换表土、以表土作肥”的造林整地方法。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栽植对比试验,试验认为,苗木栽植深度以33~66 cm生长最好,栽植深度超过100 cm,树木生长不良。在树种选择上,认为柽柳、侧柏为优选树种,在湿润温暖的地方,可栽植刺槐、白榆。
解放后干旱造林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群众性造林为主,比较典型的有陇西张家岔的干旱荒山造林,镇原县三岔林场、环县洪德林场、华池县桥川林场的大规模荒山山杏造林。1956年,定西巉口实验林场开始进行系统的造林树种选择、整地方式、造林季节、造林密度等的研究。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以始于1972年的华家岭林带建设为代表,整地方式以水平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