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事迹1
数学名人故事18篇

数学名人故事18篇数学名人故事(一):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最终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只念过初中。
熊庆来惊奇不已,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数学名人故事(二):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小时候高斯家里很穷,且他父亲不认为学问有何用,但高斯依旧喜欢看书,话说在小时候,冬天吃完饭后他父亲就会要他上床睡觉,以节省燃油,但当他上床睡觉时,他会将芜菁的内部挖空,里面塞入棉布卷,当成灯来使用,以继续读书,高斯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教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
这一年,高斯9岁。
数学名人故事(三):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
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
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进取思考问题。
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
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
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数学名人故事(四):数学名人小故事—苏步青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教师。
第一堂课杨教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50字(精选14篇)数学家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工作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
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数学家的故事50字(精选14篇),欢迎阅读。
数学家的故事篇1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数学家的故事篇2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
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
有时候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正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国短短的五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他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
这一研究成果,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数学家的故事篇3高斯7岁那年,父亲送他进了耶卡捷林宁国民小学,读书不久,高斯在数学上就显露出了常人难以比较的天赋,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高斯十岁那年,教师彪特耐尔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教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即刻把写着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
彪特耐尔起初并不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又在捣乱,但当他发现全班唯一正确的答案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
而更使人吃惊的是高斯的算法,他发现: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是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的和也是101,……共有50对这样的数,用101乘以50得到5050。
这种算法是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级数的方法,高斯的才华使彪特耐尔十分激动,下课后特地向校长作了汇报,并声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教高斯的了,还特地从汉堡买来数学数送给高斯数学家的故事篇4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赫尔曼·维尔斯赫尔曼·维尔斯(Hermann Weyl,1885-1955)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维尔斯成了一位游走的演说家,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向广大学生和研究者们传授他的知识和智慧。
有一次,当他访问了大约一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后,一位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询问一个问题:“教授,您认为数学的目标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维尔斯沉思了一会儿,并回答说:“数学的目标是证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是错的。
”这句话让这位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都被告知数学的目标是推理和证明正确性。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明白了维尔斯所说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有关证明真理或假设的学科,而证明真理或假设之前,我们必须先证明一切可能的思路和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2. 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Gabriel Crone,1648-173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数学家,他被誉为“经验主义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主要兴趣是实用的数学应用,例如测量、工程和天文学。
他还发展了新型积分方法,被称为“克鲁克曼法”。
在他的生命中,克鲁克曼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例如荷兰的“黄金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尽管他在这些变革中保持了中立,但他的工作和成就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有一次当克鲁克曼在路上行走时,他听到了两个青年在讨论数学问题。
他决定加入他们的讨论,但他不告诉他们他是谁。
两个青年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克鲁克曼冷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回答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需要说明它的三条边相等。
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1. 阿基米德: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裸身跑回家中,一路高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这个故事说明了阿基米德对于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2. 牛顿: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被掉落的苹果砸中头部,从而启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思考。
这个故事展示了牛顿的观察力和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
3. 高斯: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计算从1 加到100 的总和。
高斯很快就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他将数字从 1 到100 分成50 对,每对的和都是101,因此总和为5050。
这个故事展示了高斯的数学天赋和创新思维。
4. 陈景润: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花费了数年时间,用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最终证明了这个猜想。
这个故事展示了陈景润的毅力和对数学的执着追求。
这些故事展示了这些数学家在探索数学领域时的独特思维和创新精神,他们的贡献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3篇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第一篇:欧拉欧拉(Euler)是18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曾在德国和俄国任教,一生从事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留下了大量的重要成果。
欧拉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12岁时就已经完成了拉丁文的初级课程,并开始研究学术性的书籍。
年轻时,欧拉的数学才华吸引了瑞士著名的数学家伯努利(Bernoulli)注意,伯努利很快便成为了欧拉的导师。
在伯努利的指导下,欧拉接受了最严格的数学训练,并开始进行独立的研究。
1735年,欧拉因身体不适而失明,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数学研究。
相反,他变得更加努力地工作,依靠记忆力和他的数学直觉,完成了大量的工作。
在他的一生中,欧拉发表了超过800篇论文,涉及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有很多都是经典之作。
欧拉对数学的贡献太多了,简单地说,他成为了18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也被认为是数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欧拉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他创造了无数数学工具,如欧拉数(euler number)和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这些发现在分析数学、代数学、几何学中均有应用。
欧拉的思想与创造力影响了整个数学界,并对现代科学和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个强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第二篇:高斯高斯(Gauss)是19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他发表了杰出的论文,对整个数学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斯于1777年在德国的布鲁尔出生,并很快显示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14岁时写出了一个有理数的完整算术,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20岁时,他已经发现了不等式、连续分数的理论、误差理论以及令人惊讶的概率论结果,这些工作彻底改变了数学的面貌。
高斯对数学的贡献太多了,简单地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
高斯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如高斯曲面、高斯-博内定理、高斯数、高斯分布等等,这些发现在分析数学、代数学、几何学和统计学中均有应用。
数学家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数学家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数学家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文森特·多布林是一位年轻的法国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捐躯,但却被誉为数学天才。
这是因为他在马其诺防线服役时,写下了不朽的数学手稿。
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家的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作者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家的名人事迹1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
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
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
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
你知道吗?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
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了半天总算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是算错了。
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平日的观察,自己学会了计算。
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省燃油。
可是高斯很喜欢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像萝卜的一种植物)。
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一直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高斯的进步很快,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
后来,高斯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告诉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非常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到底是继续研究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决定继续读数学系。
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
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通用24篇)

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通用24篇)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篇1华罗庚(1910~1985),江苏省金坛人,我国著名数学家。
他从小就有天才的数学头脑,在学习中特别善于动脑筋,以后全凭自学,一步一步登上科学的高峰。
他先后担任过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数学权威。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
华罗庚一生下来就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
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
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
华罗庚的数学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
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
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
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
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
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
他大声说:“是二十三。
”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
王老师说:“他答对了。
”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它为“孙子定理”。
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其实,这年才刚满14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孙子算经》。
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
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学王国”。
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进修。
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纳什的“疯狂想法”约翰·纳什是现代数学中的传奇人物,他因为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上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然而,在他一生中也有一些充满悬念的故事。
在二战期间,纳什的工作主要是破译德军的代码。
他有一次想到了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是从未来来的,为了拯救人类,要将自己的思维与外星人接触。
他甚至向华盛顿邮报提交了一份关于他的“疯狂想法”的文章,但显然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最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杰出的人才也会有偏执的想法和不合理的行为。
然而,这些人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梦想。
2. 爱因斯坦的“黑板之恋”爱因斯坦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他也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小故事,是关于他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亚的。
爱因斯坦与玛丽亚约会时,他总是在黑板上画一些数学公式,并用比喻性的语言谈论它们。
他的这个习惯让玛丽亚很感兴趣,虽然她并没有学过数学。
于是,爱因斯坦专门为她写了一个小册子,名为《爱因斯坦的简易数学教程》,并向她讲解了每一章的内容。
玛丽亚很感激他的耐心教导,也因此爱上了这位天才科学家。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个人,不会是阻止你们之间的差异,而是使你们更加了解彼此的动力源泉。
3. 狄利克雷的“蛋糕原理”狄利克雷是19世纪德国数学家,他的名字随着著名“蛋糕原理”而闻名。
这个原理是这样的:在一块矩形蛋糕上,任意两个蛋糕切片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这个原理听起来非常奇怪,但它确实是正确的。
更重要的是,它起着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这个原理的证明是非常困难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了证实。
但是,在它得到正式证明之前,许多数学家都在使用它,因为它不仅符合直觉,还能够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原理可能非常奇怪和难以理解,但它们往往是真实和可靠的。
华罗庚典型事迹材料5篇1秘书

华罗庚典型事迹材料5篇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方面均有重大研究成果,是一位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华罗庚典型事迹材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华罗庚典型事迹材料篇1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家,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智慧的职业。
他们用逻辑和推理,解决了许多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们能够看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也能够发现数学中的错误和漏洞。
下面,我将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职业。
故事一: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它的内容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整数a、b、c,使得a^n+b^n=c^n 成立。
这个问题被数学家费马提出,但他并没有给出证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家们几百年,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证明了这个定理。
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
故事二:高斯的天才高斯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道数学题,要求他在一小时内解决。
高斯只用了一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天赋和才华,才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
故事三:图灵的机器图灵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模型。
他认为,任何计算机都可以用图灵机来模拟。
他的这个理论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图灵的生命却很短暂,他在40岁时因为自杀而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创新和勇气,才能够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
故事四:纳什的疯狂纳什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也有着疯狂的一面。
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在医院里接受过治疗。
但是,他的疯狂并没有影响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的认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数学家华罗庚事迹材料5篇1秘书

数学家华罗庚事迹材料5篇数学家华罗庚事迹材料篇1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
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
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整理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整理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了解数学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开拓创新,更深刻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家的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家的故事(一)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
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数学家的故事(二)丘成桐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老家在梅州蕉岭,在香港长大。
数学名人故事简短版

数学名人故事简短版专注于解决纯数学领域以外的问题的数学家称为应用数学家,他们运用他们的特殊知识与专业的方法解决许多在科学领域的显著问题。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名人故事(一)丢番图(Diophantus)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后期的重要学者和数学家(约公元246—330年,据推断和计算而知)丢番图是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对算术理论有深入研究,他完全脱离了几何形式,以代数学闻名于世。
对于丢番图的生平事迹,人们知道得很少。
但在一本《希腊诗文选》﹝The Greek anthology﹞【这是公元500年前后的遗物,大部份为语法学家梅特罗多勒斯﹝Metrodorus﹞所辑,其中有46首和代数问题有关的短诗﹝epigram﹞】。
亚历山大时期的丢番图对代数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数论学者有很深的影响。
丢番图的《算术》是讲数论的,它讨论了一次、二次以及个别的三次方程,还有大量的不定方程。
对于具有整数系数的不定方程,如果只考虑其整数解,这类方程就叫做丢番图方程,它是数论的一个分支。
不过丢番图并不要求解答是整数,而只要求是正有理数。
从另一个角度看,《算术》一书也可以归入代数学的范围。
代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未知数,并对未知数加以运算。
就引入未知数,创设未知数的符号,以及建立方程的思想﹝虽然未有现代方程的形式﹞这几方面来看,丢番图的《算术》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代数。
希腊数学自毕达哥拉斯学派后,兴趣中心在几何,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几何论证的命题才是可靠的。
为了逻辑的严密性,代数也披上了几何的外衣。
一切代数问题,甚至简单的一次方程的求解,也都纳入了几何的模式之中。
直到丢番图,才把代数解放出来,摆脱了几何的羁绊。
他认为代数方法比几何的演绎陈述更适宜于解决问题,而在解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高度的巧思和独创性,在希腊数学中独树一帜。
他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还有韦达)不无道理。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1、陈景润:陈景润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
他不爱逛公园,不爱遛马路,就爱学习。
他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在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发现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大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得牌子是三十八号。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他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喊三十八号吗?2、高斯:高斯在哥廷根大学时,有次有事迟到,赶到教室时几乎都已经下课了。
高斯走进教室后,发现教师不在,黑板上写着几道题。
高斯以为这些题目是今天的作业题,便把题目记下来。
当晚,他花了一整夜时间去研究这些数学题,没想到的是,这些题目异乎寻常地难。
高斯直到天亮也只解决了一道题,第二天他很沮丧地找到老师,把这些都告诉了他。
他的老师异常震惊:“这些可都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难题啊,你竟然只花一个晚上就解决了一道?”而高斯解决的这道难题,就是困扰了数学家两千年之久的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问题。
那一年,高斯只有19岁!3、华罗庚: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
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
[优秀]数学家的故事15篇
![[优秀]数学家的故事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a8c0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e.png)
[优秀]数学家的故事15篇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推荐度: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推荐度: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推荐度:数学家的小故事推荐度:数学家小故事推荐度:相关推荐[优秀]数学家的故事15篇数学家的故事1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父亲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
真是老天有眼,天官赐福。
父亲苏祖善家添了一丁,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终于有了世代务农的“接班人”。
可父亲苏祖善夫妻俩从未上过学,尝够没有文化的苦,望子成龙心切,于是给儿子选取“步青”为名,算命先生还说上一番好话,以“步青”为名,将来定可“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名字毕竟不是“功名利禄”的天梯。
正当同龄人纷纷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父亲苏祖善交给儿子的却是一条牛鞭。
从此,苏步青头戴一顶父亲编的大竹笠,身穿一套母亲手缝的粗布衣,赤脚骑上牛背,鞭子一挥,来到卧牛山下,带溪溪边。
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从不把又矮又小的牧牛娃放在眼里。
有一次,水牛脾气一上来,又奔又跳,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
真是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未有皮肉之苦,逃过一劫。
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书声所吸引。
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
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老师父亲苏祖善常听儿子背《三字经》、《百家姓》,心存疑惑。
有一次,正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为父的心终于动了,夫妻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苏步青送进了私塾。
数学家的故事28、陶泽轩:8岁上中学,12岁IMO金牌陶哲轩是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20某某年菲尔兹奖得主。
兴趣广泛,对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等领域都要重要贡献,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
陶哲轩的爸爸妈妈都是在香港大学毕业的.。
母亲还是数学和物理专业的高材生。
陶哲轩实在太聪明了,很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学校。
数学家的名人事迹故事七篇

数学家的名人事迹故事七篇数学家的名人事迹故事篇1商高,周朝数学家。
数学成就据《周髀算经》记载,主要有三方面:勾股定理、测量术和分数运算。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周公问商高:“古时作天文测量和订立历法,天没有台阶可以攀登上去,地又不能用尺寸去测量,请问数是怎样得来的?”商高回答说:“数是根据圆和方的道理得来的,圆从方来,方又从矩来。
矩是根据乘、除计算出来的。
”这里的“矩”原是指包含直角的作图工具。
这说明了“勾股测量术”,即可用3∶4∶5的办法来构成直角三角形。
《周髀算经》并有“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普遍使用了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中国数学家的独立发明,在中国早有记载。
《周髀算经》还记载了矩的用途:“周公曰:大哉言数!请问用矩之道。
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
”据此可知,当时善于用矩的商高已知道用相似关系的测量术。
“环矩为圆”,即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的几何定理,这比西方的发现要早好几百年。
数学家的名人事迹故事篇2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
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事迹1
转载自喉哥满分网
作者ilikesleep Guluck
Hi,everyone.
自己是学数学的,而老爸也已是此行高手了,所以既有资料又难免有些偏爱,:),所以一同收集了一些数学家的事迹,大家看看,或许有用的。
11月考完到现在,对题库中的题目有些生疏了,不好乱说这些资料适用于哪个题目,靠大家自己斟酌了。
一些数学家的事迹。
伽罗华(Galois,1811-1832,法国)1829年5月,他写出了关于代数方程可解判断的论文,1830年2月修改。
由于审稿人去世,手稿竟被遗失。
1831年他再次修改了论文,但仍未得到公正的评价。
1832年他因为爱情之事与别人进行了决斗,在决斗前夕他整理了他的数学手稿,概括了他的主要成果。
他不幸死于决斗。
到1846年,他的部分文章才得以出版。
1870年,若当(Jordan,1838-1922)才全面的介绍了伽罗华的工作和思想。
伽罗华用群论彻底解决了根式求解高次方程的问题,并由此建立了关于群和域的理论--伽罗华理论,从而开辟了抽象代数的研究领域。
French mathematician who mad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number theory algebra before being killed in a duel at the age of 21.
康托尔(Cantor,1845-1918,法国)集合(set)论的创始者。
他的名言是: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
他的思想使得我们有可能研究超越了感觉想象到的高维和无限维的空间,使数学家可以建立起抽象的纯数学和种种特异的数学来,并且还将促使数学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
但是康托尔的一生并不平坦,1884年他患了精神分裂症,并且以后34年间一直影响着他的生活。
他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创见和思想不被当时的许多人(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数学界的领袖人物)所理解,反而受到了一些功击和不公正对待。
但是康托尔的集合论毕竟给数学这个乐园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使现代数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独立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尔伯特(Hilbert,1862-1943,德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最为有名的事迹之一是在二十世纪开端时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引导和促进了二十世纪数学的发展。
同时他也是数学公理化方法的开拓者、倡导者、实践者之一。
勒贝格(Lebesgue,1875-1941,法国)他主要的成就是建立了完善的测度理论,从而改造了传统的积分,使得积分的方法可以在更广泛的范
围内得到准确的应用,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泛函分析、微分方程等数学领域的发展。
他的一生中也有曲折。
他起初只是一个中学教师,但是后来他一直作到了法国科学院的院长。
其他一些数学家的英文名字和生卒年份: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英国)。
高斯(Gauss,1777-1855,德国)。
欧拉(Euler,1707-1783,瑞士(俄))。
费尔马(Fermat,1601-1665,法国)柯西(Cauchy,1789-1857,法国)。
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1815-1897,德国)。
泰勒(Taylor,1685-1731,英国)。
拉格朗日(Lagrange,1736-1813,法国)。
拉普拉斯(Laplace,1749-1827,法国)。
黎曼(Riemann,1826-1866,法国)。
贝努利家族(Bernoullis,好象是瑞士)。
布尔巴基学派(Bourbaki,法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莱布尼兹Leibniz
German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He invented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independently of Newton and proposed the metaphysical theory that we live in 搕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莱布尼兹,戈特弗里德·威廉·冯1646-1716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
他不受牛顿影响而发明了微分演算法和积分演算法,并提出了我们生活在“所有可能存在最美好的世界”中的形而上学理论
高斯Gauss
German mathematician and astronomer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algebra, differential geometry, probability theory, and number theory.
高斯,卡尔·弗雷德里希1777-1855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因其对代数、微积分几何、或然率理论和数字理论的贡献而为人称道.
欧拉Euler
Swiss mathematician particularly noted for his full development of integral calculus and for his theories of complex numbers, logarithmic and trigonometric functions, and lunar motion.
欧拉,莱奥哈尔德1707-1783瑞士数学家,尤其他对微积分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的复数、对数、三角函数和月球运动等理论而闻名于世.
To add one (亨利.庞加莱)
Henri Poincare (1854-1912), a great French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science professor at the Sorbonne (University of Paris), had a highly original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He also worked on functions that changed celestial mechanics, helped pioneer algebraic
topoloty and co-discovered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For further introduction to his works, please visit /misc/poincare.html.The following is a story about him and his Fuchsian functions(富克斯函数):
For weeks, he sat at his table every day and spent an hour or two trying a great number of combinations but he arrived at no result. One night he drank some balck coffee, contrary to his usual habit, and was unable to sleep. Many ideas kept surging in his head; he could almost feel them pushing against one another, until two of them combined to form a stable combination. When morning came, he had established the existence of one class of Fuchsian functions. He had only to prove the results, which took only a few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