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肌病变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1c89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a.png)
运动锻炼: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
药物治疗:按时 服药,定期监测 血糖、血压、血 脂等指标
心理支持:保持 乐观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增强 患者的信任感
和安全感
鼓励患者积极 面对疾病,保
持乐观心态
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
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 自我管理,提 高自我护理能
车等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避免 血糖波动过大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 食,多吃蔬菜水果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糖尿 病心肌病的风险,适量饮酒有助 于预防糖尿病心肌病
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 和药物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血压:通过药物、饮食 和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水平
控制血糖: 通过饮食、 运动和药物 控制血糖水
平
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控 制血压,降 低心血管疾
病风险
控制血脂: 通过药物降 低血脂水平, 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
戒烟:戒烟 可以降低心 血管疾病风
险
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 水果、全谷 类食品,少 吃红肉、加 工食品和糖
分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 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 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 泳、骑自行
原因
胰岛素:控制血糖,降低心肌病风险
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降低血糖水平
降压药:如ACEI、ARB等,降低血压,保护心脏
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预防血栓形成,降低 心肌梗死风险
调脂药: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 化
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等,控制心律失常, 预防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肌病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PPT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3a86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e.png)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骑车或游泳,增强心肺功能和 代谢水平。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和超重。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心血管和糖尿病的 预防和治疗都有积极作用。
控制血糖和血压
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
了解自己的血糖和血压状况,及时发现并控制异常。
遵循医嘱治疗
02
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 害
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害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心血管疾病对糖尿病 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与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 而影响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脂肪代谢,导致 脂肪堆积,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腺功能受损, 进一步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影响血 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后 ,其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更 高。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助于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04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习 惯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患者支持
建立患者支持平台,提供 疾病管理、心理支持等方 面的帮助,提高患者的自 我管理和生活质量。
THANK YOU
并发症管理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糖 尿病足、心血管事件等,需要进行 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降低风险 和改善预后。
05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的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1 2 3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更有 效的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糖尿病心肌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糖尿病心肌病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8cc2ed558fafab068dc0288.png)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检查项目:
血葡萄糖、心肌灌注显像、多普勒超声心 动图、血葡萄糖、心肌灌注显像、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音图检查、红细 胞变形性、尿液肉眼检查、餐后2小时血 葡萄糖(2HPG,PBG)、血清胰岛素(SI)。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糖尿病心肌病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别名: 糖尿病性心肌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身体部位: 胸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科室: 介入医学科 心血管内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简介: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 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 来解释的心肌疾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病因:
网对钙离子的摄取能力下降,舒张期心肌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心肌舒张期 顺应性下降。
(2)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 特征性改变之一。主要累及肌间小动脉, 而心外膜冠状动脉完全正常(合并冠心病 者除外)。主要表现为细小动脉血管内膜 及内膜下增生、纤维化及PAS阳性物质沉 积,管腔变
5.必要时行心肌活检,发现微血管病 变及PAS染色阳性者可确诊。
6.有其他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肾 血管病变者则支持诊断。
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鉴 别。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要分支存在狭窄 性病变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可资鉴别。
内科学疾病部分: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课件
![糖尿病性心脏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77437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4.png)
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03
糖尿病性心肌病
病理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心肌细胞代谢紊乱
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 致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 少,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可累及心肌 组织,导致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和纤维 化。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支持
患者教育
通过开设健康讲座、提供科普资料、进行个体化指导等方式 ,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 技能,提高治疗依从性。
自我管理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如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按 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社 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断流程
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紊乱所致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猝 死。
诊断流程
首先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然后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手段 明确心律失常类型,最后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策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策略
治疗自主神经紊乱所致心律失常时,应首先去除诱因 ,如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根据心律失 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自主神经紊乱所致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
调节心脏功能
自主神经通过调节心脏收 缩力、心率和心律,维持
心脏正常生理功能。
调控血管张力
自主神经调节血管平滑肌 的收缩和舒张,影响外周
血管阻力和血压水平。
参与心血管反射
自主神经参与多种心血管 反射,如压力感受性反射 和化学感受性反射等,以
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
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03
糖尿病性心肌病
病理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心肌细胞代谢紊乱
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 致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 少,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可累及心肌 组织,导致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和纤维 化。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支持
患者教育
通过开设健康讲座、提供科普资料、进行个体化指导等方式 ,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 技能,提高治疗依从性。
自我管理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如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按 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社 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断流程
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紊乱所致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猝 死。
诊断流程
首先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然后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手段 明确心律失常类型,最后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策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策略
治疗自主神经紊乱所致心律失常时,应首先去除诱因 ,如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根据心律失 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自主神经紊乱所致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
调节心脏功能
自主神经通过调节心脏收 缩力、心率和心律,维持
心脏正常生理功能。
调控血管张力
自主神经调节血管平滑肌 的收缩和舒张,影响外周
血管阻力和血压水平。
参与心血管反射
自主神经参与多种心血管 反射,如压力感受性反射 和化学感受性反射等,以
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1b678b102de2bd96058890.png)
冠脉造影发现糖尿病患者弥漫性或多支性冠脉 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狭窄程度较重。
2019/11/1
7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CAN,CAN 可引起糖尿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其临床特点有: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常大于 90 次 /分.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影响; 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可无痛,仅有恶心 呕吐、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衰或仅表现疲乏等;体位 性低血压;在低血糖、服用ß-受体阻滞剂、补液等 因素诱发下,易发生心力衰竭。
干果等 饮酒 :如果酒瘾较大,只可饮少量红酒
2019/11/1
50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减肥饮食
指一天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低于35克或小于2030%
对脂肪没有特殊限制
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蛋白饮食可能是减少心 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险的最合适的饮食
高碳水化和物饮食为获得相同的益处,必须增加富含粗 纤维食物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019/11/1
51
规律运动
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糖尿病患者运动 达到一定负荷时,能增加胰岛索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发轻 中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坚持长期、适量、有规律的有氧 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调解脂肪及糖代谢,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还能产生降压和稳压的 效果,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9/11/1
33
微量元素:铬缺乏时可造成糖和脂肪代谢异 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含铬丰富的食物 有酵母、牛肉、肝、粗粮、蘑菇等。锌缺乏时 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 来源.特别是精瘦肉。硒能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海味及海产 品中含硒量较高。
2019/11/1
7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CAN,CAN 可引起糖尿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其临床特点有: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常大于 90 次 /分.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影响; 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可无痛,仅有恶心 呕吐、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衰或仅表现疲乏等;体位 性低血压;在低血糖、服用ß-受体阻滞剂、补液等 因素诱发下,易发生心力衰竭。
干果等 饮酒 :如果酒瘾较大,只可饮少量红酒
2019/11/1
50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减肥饮食
指一天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低于35克或小于2030%
对脂肪没有特殊限制
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蛋白饮食可能是减少心 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险的最合适的饮食
高碳水化和物饮食为获得相同的益处,必须增加富含粗 纤维食物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019/11/1
51
规律运动
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糖尿病患者运动 达到一定负荷时,能增加胰岛索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发轻 中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坚持长期、适量、有规律的有氧 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调解脂肪及糖代谢,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还能产生降压和稳压的 效果,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9/11/1
33
微量元素:铬缺乏时可造成糖和脂肪代谢异 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含铬丰富的食物 有酵母、牛肉、肝、粗粮、蘑菇等。锌缺乏时 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 来源.特别是精瘦肉。硒能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海味及海产 品中含硒量较高。
《糖尿病心脏病》PPT课件
![《糖尿病心脏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e35a6bd15abe23492f4d13.png)
五.药物治疗
钙通道拮抗剂(如氨氯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 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 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 尔)、抗氧化剂(维生素E、C)、抗 糖化剂(如黄酮类中药、氨基胍、阿 司匹林、二甲双胍)等。
可编辑课件
您需要了解:
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病情不 同,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很 大,应具体病人具体分析,酌情 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可编辑课件
四. 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异常,早期主要 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可有左心室 肥大增厚、顺应性差等心肌损害的证 据。
可编辑课件
五.冠状动脉造影可无异常,合并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可见冠脉 狭窄或闭塞。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如何预防 糖尿病心脏病?
可编辑课件
一. 一旦2型糖尿病获得确诊,即应 着手防治心脏病变,增强保护心脏 的意识。
可编辑课件
四.自主神经受损 心脏受自主神经支配,自 主神经受损,影响心血管功能 的调节,导致严重心律紊乱、 心源性休克以致猝死。
可编辑课件
* 糖尿病心脏病 有什么特点?
可编辑课件
一. 休息时心动过速
﹡ 心慌或无感觉,心率﹥90次/分※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较早期 ﹡迷走神经损害
可编辑课件
二. 无痛性心肌梗塞
可编辑课件
保护好 您的心脏!
可编辑课件
谢 谢!
可编辑课件
糖尿病心脏病
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武楠
可编辑课件
心脏的供血
可编辑课件
心 脏 横 切 面 图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 什么是 糖尿病心脏病?
可编辑课件
心 肌 重 塑
糖尿病心肌病变PPT演示幻灯片
![糖尿病心肌病变PPT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cb9aa48d0c22590102029ded.png)
4
DCM的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 (1)早期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表现为心脏交感神经张力 相对占优势,心率常常偏快。 (2)晚期迷走及交感神经均可累及,心率不快且心率变异 性减低。 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参数的影响 Cl ark 等发现,3 例心肌纤维化的患者起搏阈值升高,提示心 肌纤维化对起搏器电脉冲的传导及心肌对电脉冲的反应有影 响。
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5年3月
1
糖尿病心肌病 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
DCM的发病机制 DCM的临床表现 DCM的诊断 DCM的治疗
2
DCM的发病机制
糖代谢紊乱 脂肪代谢紊乱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 细胞内钙离子动态平衡的异常改变 线粒体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
8
D C M 的治疗
DCM 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可归纳为: ➢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 心肌细胞的保护 ➢ 相关临床症状的治疗
9
D C M 的治疗
基础治疗 ➢ 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 ➢ 改善胰岛素抵抗
心肌细胞保护 ➢ 拮抗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 改善心肌纤维化(FT011,一种新型抗纤维化药物) ➢ 抗炎、抗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曲美他嗪)
6
DCM的诊断
DCM 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可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肌
活检等方法,在排除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 及其他心肌病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
7
DCM的诊断
Echo表现 (1)无临床心衰表现时,以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E/ A 比值下降 (2)并发充血性心衰时,有心脏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受 损等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实验室检查方面 (1)CtnI、BNP、CRP (2)心肌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基质金属蛋白 酶、转化生长因子 β (3)心肌活检,发现微血管病变及 PAS 反应(高碘酸—席夫 反应, )阳性有诊断意义
DCM的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 (1)早期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表现为心脏交感神经张力 相对占优势,心率常常偏快。 (2)晚期迷走及交感神经均可累及,心率不快且心率变异 性减低。 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参数的影响 Cl ark 等发现,3 例心肌纤维化的患者起搏阈值升高,提示心 肌纤维化对起搏器电脉冲的传导及心肌对电脉冲的反应有影 响。
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5年3月
1
糖尿病心肌病 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
DCM的发病机制 DCM的临床表现 DCM的诊断 DCM的治疗
2
DCM的发病机制
糖代谢紊乱 脂肪代谢紊乱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 细胞内钙离子动态平衡的异常改变 线粒体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
8
D C M 的治疗
DCM 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可归纳为: ➢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 心肌细胞的保护 ➢ 相关临床症状的治疗
9
D C M 的治疗
基础治疗 ➢ 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 ➢ 改善胰岛素抵抗
心肌细胞保护 ➢ 拮抗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 改善心肌纤维化(FT011,一种新型抗纤维化药物) ➢ 抗炎、抗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曲美他嗪)
6
DCM的诊断
DCM 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可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肌
活检等方法,在排除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 及其他心肌病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
7
DCM的诊断
Echo表现 (1)无临床心衰表现时,以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E/ A 比值下降 (2)并发充血性心衰时,有心脏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受 损等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实验室检查方面 (1)CtnI、BNP、CRP (2)心肌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基质金属蛋白 酶、转化生长因子 β (3)心肌活检,发现微血管病变及 PAS 反应(高碘酸—席夫 反应, )阳性有诊断意义
糖尿病与心脏-PPT课件
![糖尿病与心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892fde7c1cfad6195fa78f.png)
糖尿病心脏病变的表现
• 体位性低血压
是植物神经病变进展过程中常出现的症状。 确定标准是从卧位起立,于站立1~5分钟内, 每分钟测血压1次,若有一次收缩期下降≥30毫 米汞柱,舒张期血压下降>20毫米汞柱,称为 体位性低血压。当低血压发作时,病人感到头 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有时昏倒。
糖尿病心脏病变的表现
糖尿病心脏病变的表现
• 冠心病:
1 心绞痛 2 心律失常(以心房额动较多) 3 心力衰竭 4 无痛性心肌梗塞(约 l/3在急性心梗时并 无疼痛) 5 猝死。
糖尿病心脏病变的表现
• 糖尿病性心肌病
1:心脏扩大 2:心律失常 3:心力衰竭
糖尿病心脏病变的表现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紊乱
休息时心动过速,有时心率每分钟可达 130 次。凡在休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90次者, 都可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种心率增挟较 固定,且不会受各种条件反射所影响。
糖尿病心脏病是怎样发生的?
• 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作用下,其动脉内皮细 胞受损,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促使血管内 皮基底膜增厚,脂质、粘多糖沉积而引起管腔 狭窄,从而形成微血管病变。近年来,认为糖 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并发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 是决定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强 调了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性。
什么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当胰岛素分泌不足, 葡萄糖利用及贮存受阻,血液中葡萄糖浓度 (血糖浓度)就会升高。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 平,多余的葡萄糖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时 化验小便会发现尿糖阳性,故称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 • • • •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疲乏无力 皮肤感觉异常 视力障碍 容易感染
《糖尿病与心脏》课件
![《糖尿病与心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aa20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c.png)
综合治疗、个体化方案、长期管理。
谢谢
THANKS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脏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探讨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 供支持。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治疗新药研究进展
新型降糖药物的研究
研究新型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其对心血管保护的机制和效果。
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研究
研究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在糖尿病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其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和机制。
05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案例分析
CHAPTER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等。
症状表现
胸闷、心悸、气短等。
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和心脏病 变风险增加,导致心血管事件发
生率较高。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 、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率。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心绞痛
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 血,出现心绞痛症状。
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糖导致心肌病变,引 起心力衰竭。
氧化应激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体内 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产生 大量自由基,对心肌细胞 造成损伤。
炎症反应
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炎症反 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和动脉粥样硬化,进而 引发心脏病。
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 降低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的风险
。
控制血压
降低血压至正常范围,可以减 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衰的风险 。
糖尿病性心肌病护理课件
![糖尿病性心肌病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c6f2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9.png)
早期筛查和诊断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 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应尽早进 行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和诊断。
控制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相关药物控制 病情,如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饮食调整
遵循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 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 均衡。
运动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 功能和代谢水平。
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电图和心脏超 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了解家族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心脏病史,如有 疑虑及时咨询医生。
自我调整生活习惯
控制饮食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 维的饮食原则,保持营
养均衡。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保持良好心态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慢跑、太极拳等。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以降低对心脏的损害。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护理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 步、慢跑、太极拳等。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护理
遵医嘱用药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水肿等,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特点
糖尿病性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心肌 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收缩和 舒张功能受损等。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心肌 细胞代谢紊乱,引起心肌 细胞肥大和纤维化。
胰岛素抵抗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 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应尽早进 行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和诊断。
控制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相关药物控制 病情,如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饮食调整
遵循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 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 均衡。
运动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 功能和代谢水平。
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电图和心脏超 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了解家族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心脏病史,如有 疑虑及时咨询医生。
自我调整生活习惯
控制饮食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 维的饮食原则,保持营
养均衡。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保持良好心态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慢跑、太极拳等。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以降低对心脏的损害。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护理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 步、慢跑、太极拳等。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护理
遵医嘱用药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水肿等,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特点
糖尿病性心肌病通常表现为心肌 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收缩和 舒张功能受损等。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心肌 细胞代谢紊乱,引起心肌 细胞肥大和纤维化。
胰岛素抵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4
DCM的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
(1)早期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表现为心脏交感神经张力 相对占优势,心率常常偏快。
(2)晚期迷走及交感神经均可累及,心率不快且心率变异 性减低。
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参数的影响
Cl ark 等发现,3 例心肌纤维化的患者起搏阈值升高,提示 心肌纤维化对起搏器电脉冲的传导及心肌对电脉冲的反应有 影响。
学习交流PPT
6
DCM的诊断
DCM 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可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肌 活检等方法,在排除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 及其他心肌病的基础上做出综合判断。
学习交流PPT
7
DCM的诊断
Echo表现
(1)无临床心衰表现时,以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E/ A 比值下降
(2)并发充血性心衰时,有心脏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受 损等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学习交流PPT
3
DCM的临床表现
心功能:
(1)出现心室顺应性降低,舒张功能异常,静息状态下收 缩功能可正常,但运动后出现射血分数下降, 提示收缩功能 储备下降
(2)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明显的收功能异常 心律失常
(1)快速型心律失常(窦速、房颤、室速、室颤) (2)房性、室性早搏 (3)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纤维化与房颤
Cl ark J G. Ci rcul at i on,1968,38(6) : 1136-1139.
学习交流PPT
5
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病理组 织形念学特征
微小心肌细胞坏死 微小心肌间纤维瘢痕灶 心肌间细、小动脉壁明显增厚,有纤维化及玻璃
样变性,管腔明显狭窄
➢心肌组织结构的病理学改变是 DCM 出现心力衰竭、心律 失常等临床症状的必要条件。
学习交流PPT
9
D C M 的治疗
基础治疗 ➢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 ➢改善胰岛素抵抗
心肌细胞保护 ➢拮抗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改善心肌纤维化(FT011,一种新型抗纤维化药物) ➢抗炎、抗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曲美他嗪)
学习交流PPT
10
D C M 的治疗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利尿、强心、扩血管 ➢钙增敏剂左西孟坦及重组人脑钠肽奈西利肽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糖尿病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15年3月
学习交流PPT
1
糖尿病心肌病 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
DCM的发病机制 DCM的临床表现 DCM的诊断 DCM的治疗
学习交流PPTΒιβλιοθήκη 2DCM的发病机制
糖代谢紊乱 脂肪代谢紊乱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 细胞内钙离子动态平衡的异常改变 线粒体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
实验室检查方面
(1)CtnI、BNP、CRP
(2)心肌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基质金属蛋白 酶、转化生长因子 β
(3)心肌活检,发现微血管病变及 PAS 反应(高碘酸—席 夫反应, )阳性有诊断意义
学习交流PPT
8
D C M 的治疗
DCM 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可归纳为: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心肌细胞的保护 ➢相关临床症状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 ➢致死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ICD) ➢房颤(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及抗凝治疗) ➢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晕厥(起搏器)
学习交流PP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