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教案名称:二十四节气(上半年)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起源。

2.掌握梅雨、小暑、大暑等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3.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教学步骤:一、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对应的日期。

2.让学生简单说明每个节气的特点和民俗习惯。

二、学习1.将二十四节气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部分,重点介绍上半年的十二个节气。

2.逐个介绍每个节气的名称、日期、气候特点和与之相关的习俗。

a.立春:2月3日或4日,代表春天开始,人们会放鞭炮、吃饺子。

b.雨水:2月18日或19日,雨水增多,农民开始春耕备种。

c.惊蛰:3月5日或6日,代表春雷初动,人们开始吃春药和糕点。

d.春分:3月20日或21日,昼夜平分,人们会祭祀祖先和扫墓。

e.清明:4月4日或5日,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还有踏青和放风筝的习俗。

f.谷雨:4月19日或20日,麦苗抽穗抢收,人们会吃新麦和茶。

g.立夏:5月5日或6日,代表夏天开始,人们会吃粽子、喝菖蒲酒。

h.小满:5月20日或21日,农作物已经进入生长高峰,人们会举行祈年大典。

i.芒种:6月5日或6日,禾苗尖长,人们会进行夏播夏耕。

j.夏至:6月20日或21日,太阳直射地球最北端,人们会吃饺子、吃绿豆饭。

k.小暑:7月6日或7日,气温开始回升,人们会采摘荔枝和草莓。

l.大暑:7月22日或23日,最热的时候,人们会喝冷饮和让孩子剃头。

三、总结1.让学生回顾上半年的每个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2.强调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感恩。

四、拓展1.鼓励学生在家庭中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参与。

2.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节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展示,包括该节气的起源、意义、气候特点、相关习俗等。

教学评价:1.准确了解和区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日期、特点和习俗。

2.能够在小组中参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和展示。

3.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教案】主题:二十四节气目标群体: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和相关的习俗;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个节气,并理解其原因和意义;3. 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二十四节气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候;2.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介绍二十四节气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25分钟):1. 依次介绍二十四节气,要求学生重点记住每个节气的名字和发生的时间;2. 分析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与自然环境的联系;3. 了解和掌握每个节气的习俗,如何庆祝和过节;4. 制作一个简单的二十四节气手册: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节气的介绍和插图。

三、巩固(20分钟):1.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二十四节气手册;2. 学生观摩其他小组的手册,理解其他节气的习俗和文化;3. 学生相互提问,回答有关二十四节气的问题。

四、拓展(15分钟):1. 观看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视频;2. 回家后与家人讨论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和重要性;3. 搜集和分享学生自己所在地区特有的节气和习俗。

五、总结(5分钟):1. 整理学生的思维导图,总结二十四节气的内容;2. 回顾重要的节气和习俗,在学生中进行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节气。

【教学内容】一、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是中国农历的开始,表示春天的到来。

学生可以用简短的句子描述立春,如"立春是一年的开始,天气开始变暖,鸟儿开始筑巢"。

二、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代表冬天即将结束,雨水开始增多,有助于土地的湿润和农作物的生长。

学生可以通过描绘下雨天的场景,如"雨水节气是一个潮湿的季节,天空阴沉,大雨滂沱"等。

三、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标志着春雷的开始,冬眠的动物也会逐渐苏醒。

学生可以描述春雷的声音和动物的醒来,如"天空中传来雷声,动物们闻声而醒,开始活动起来"。

四、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候,春天的阳光也变得明亮而温暖。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2.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3.认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4.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详细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二十四节气的海报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二)正文1.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和由来,即我国古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地球公转而制定的一套时间法则,分为冬至、大寒、立春、雨水等二十四个节点。

2.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日期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表格,帮助学生记忆,并进行口头默写练习。

3.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介绍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和立春、清明和谷雨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讲解二十四节气在农事、气象、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如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进行农事活动,气象学家利用二十四节气预测天气等。

(三)巩固练习1.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挑选一个节气,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展示,包括该节气的特点、气候变化、习俗等。

2. 制作手工:学生根据所选的节气制作季节花环或相关手工作品,并进行展示。

(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阅读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故事或小说,了解二十四节气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与表现。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了解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并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1.整理二十四节气的笔记;2.观察当天的天气,判断所处的节气。

备注:教案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并适当引入教学资源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中班教案《二十四节气》

幼儿园中班教案《二十四节气》

幼儿园中班教案《二十四节气》一、活动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

2. 认识并了解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能简单描述节气的特点。

3. 感受自然界变化与节气的关系,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二十四节气歌、节气特点介绍等内容。

2. 实物道具,如小茶壶、茶杯代表春雨;柳枝、风筝代表春风。

3. 分组讨论板、马克笔等绘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导幼儿跟唱,感受节奏感。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节气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利用多媒体展示六个节气的图片和简介,如春分、清明、谷雨等。

·讲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如春分: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扫墓祭祖;谷雨:春雨滋润,百谷生长。

3.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气,讨论这个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小组展示:每组轮流上台,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所选节气的特点。

4. 情感升华·教师总结: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指导着我们的农耕和生活。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二十四节气?”引导幼儿体会节气与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活动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天气变化,记录自己感受到的节气特征。

2. 组织幼儿进行有关节气的亲子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感受春天的气息。

五、评价与反馈1. 通过幼儿的回答和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节气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在活动结束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对节气的学习和兴趣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注:本教案完整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起源及文化内涵,并结合具体的节气日期,提供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和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气文化。

一、二十四节气概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历节气划分的产物,每个节气均代表着天体运转、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特点。

这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瑰宝。

二、节气的起源与文化内涵1. 起源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黄帝时代有关,主要来源于古人对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的观察。

通过观测太阳的高度和位置变化,古人划分出了二十四个节气。

2. 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时间划分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农事活动。

每个节气都与特定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和饮食习惯相结合,反映了中国人民丰收、生活和民族团结的愿景。

三、具体节气及教学活动1. 立春(2月3日左右)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历新年的开始。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立春的由来,制作春联、贴窗花传统装饰品等。

2. 雨水(2月18日左右)雨水节气意味着湿润的天气,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观察雨水的形成、制作雨滴模型并进行实验等。

3. 清明(4月4日左右)清明节气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学生可以了解清明的来历并制作纸扎供品、到陵园扫墓等。

4. 立夏(5月5日左右)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认识立夏的含义,制作夏季玩具等。

5. 小满(5月20日左右)小满意味着农作物开始进入丰收期。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了解小满的特点、种植和采摘小麦等。

6. 芒种(6月5日左右)芒种是麦苗长成芒果的季节,也是农作物生长最迅速的时期。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小麦生长实验、制作芒种主题的手工制品等。

7. 夏至(6月21日左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学生可以了解夏至的天文现象,制作夏至饮食特色的食物等。

8. 小暑(7月7日左右)小暑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气温持续升高。

科学活动《二十四节气》教案

科学活动《二十四节气》教案

科学活动《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包括节气的名称、时间和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2. 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生活习俗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了解节气的特点;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实验和报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和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难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与农业生产、生活习俗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2. 学习。

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和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

3. 实地观察。

安排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田野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记录当天的气温、天气情况和植物生长状况,以了解节气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4. 实验。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节气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节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生活习俗的关系,并撰写小组报告。

6. 总结。

通过学生的报告和讨论,总结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和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

学生根据实地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当天的气温、天气情况和植物生长状况,完成观察记录表。

2. 报告评价。

根据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知识检测。

通过问答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二十四节气》教案的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还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加深了对节气与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生活习俗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观察和记录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的科学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教学实践。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当代社会还积极探索二十四节气的创新发展,如 开发节气主题旅游产品、推广节气养生知识等。
国际交流
中国还积极开展二十四节气的国际交流活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二十四节气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01
国际认知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不断增强,二十四节气也逐渐被世界各国人
民所认知和了解。
着祈求丰收和安康。
芒种:有芒作物成熟,播种秋季作物
气候特点
物候现象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 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物生长。
螳螂生、鹏始鸣、反舌无声等物候现象表 明夏季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农事活动
民俗风情
此时是有芒作物成熟和秋季作物播种的关 键时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抢收、 抢种。
饮食不当
冬季饮食应以温热为主,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食用高 热量食物导致身体肥胖。
忽视锻炼
冬季虽然寒冷,但也要坚持适当的锻炼,如室内健身、瑜伽等, 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
07 二十四节气与文化传承
节气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 2 3
古代诗词
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节气为题材,创作大量脍炙人 口的诗词作品,如描写春分、秋分景象的诗词等 。
雨水:降雨增多,滋润大地
降雨增多
雨水节气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 降雨开始增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 分有利。
滋润大地
习俗活动
在雨水节气期间,人们会进行一些与 雨水相关的习俗活动,如祭雨神、占 稻色等,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雨水能够滋润大地,促进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为春季的农业生产创造良好 的条件。
02
文化交流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学案)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学案)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学案)第一篇: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学案)11-12学年度高三地理教学案编号: 37使用时间:11.09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你知道我国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吗?现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说明如下。

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

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

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

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

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

夏至至是最的意思。

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

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

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

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

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

大雪降大雪的时候。

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

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以上二十四节气,是自古以来,我国黄河流域劳动人民长期摸索一年中气候变化,以及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而总结出来的。

这是很有价值的经验总结和创造,一直流传并使用到现在。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和农业生产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二十四节气的演变规律大体相似,各地多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参照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及时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

二十四节气的成因与四季的成因相同,是一年中地球绕日公转时,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黄道)上位置的变化,地面所受光热有时多,有时少。

这样就引起了地面气候的逐渐递变。

人们把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情况,分为2 4个阶段,每段约半个月时间,在阳历的每个月里有两个节气。

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

每个节气开始的日期,在阳历中几乎不变,上半年的节气都在每个月的6日和21日前后;下半年的节气都在8日和23日前后。

(2024年)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2024年)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向孩子们介绍谷雨节气的特 点和谷物生长的过程让孩子 们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和付 出。
提供种子、土壤、花盆等材 料和工具让孩子们亲手种植 春季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同时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 导和帮助确保种植活动的顺 利进行。
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 察作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生长 数据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 交流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 心得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趣 味性。
2024/3/26
33
寒露:了解寒露时节天气变化及对动植物影响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寒露时节的天气变化及对动植物的影响。
活动内容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寒露时节的景象及其对动植 物的影响。
2024/3/26
34
寒露:了解寒露时节天气变化及对动植物影响
活动步骤
2024/3/26
1. 展示寒露时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此时的气候特点和景象。
29
白露
3. 教授与白露相关的诗词歌赋,引 导幼儿欣赏和朗诵。
4.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 ,表现露水的美景。
2024/3/26
30
秋分:体验昼夜平分现象及秋意渐浓氛围
要点一
活动目标
要点二
活动内容
让幼儿体验秋分时节昼夜平分的现象及秋意渐浓的氛围。
组织幼儿进行昼夜变化的观察实验,并开展与秋天相关的 手工制作活动。
2. 讲解寒露时节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如动物开始储备食物、植物 叶子变色等。
35
寒露:了解寒露时节天气变化及对动植物影响
3. 提供动植物模型或实物让幼儿了解它们在寒露时节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4.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表现寒露时节的景象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起源,并掌握每个节气的特点和传统习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和应用二十四节气。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习俗及相关知识点。

2. 难点:二十四节气的精神内涵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吗?它的起源是什么?”2. 学习(1)教师简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和意义(20分钟)。

(2)教师以立春为例,探讨每个节气的传统习俗,如吃春饼、放风筝等(30分钟)。

(3)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节气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展示(30分钟)。

3. 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教师以课堂小测验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测(10分钟)。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10分钟)。

五、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外作业:自主选择一个节气,记录并感受该节气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见下图)板书设计:二十四节气教案导入:二十四节气是什么?起源是什么?学习:节气的特点和意义;传统习俗展示与分享:学生小组研究展示巩固与拓展:检测和思考如何应用七、教学反思通过设计本节课教案,我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时间观念和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习俗。

通过展示和分享的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知和应用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导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历的重要划分方式,也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将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各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活动,以及如何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融入到教学中。

【一、概念介绍】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公转轨道和太阳直射地面位置的变化而划分的,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

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生产的规律。

【二、各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活动】1. 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人们会踏青游玩,同时还要关注春耕准备工作。

2. 雨水:预示着雨水开始增多,人们会进行田间水利的修整和鱼塘的治理。

3. 惊蛰:意味着冬天的寒冷逐渐结束,人们会进行清理庭院和修剪树木。

4. 春分:昼夜平分,天气温暖,人们会踏青野炊,还有一些地方会打春分习俗的赛龙舟。

5. 清明:表示春季已进入中期,人们会祭扫故人墓地,还会进行扫墓节目的比赛等活动。

6. 谷雨:意味着春季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人们会继续田间、池塘的管理工作。

7.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人们会采摘蔬菜水果,还会举办一些与农业相关的文艺活动。

8. 小满:表示夏季已进入中期,人们会进行除草、灌溉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9. 芒种:又称"夏至",它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主要与农作物的麦类成熟有关。

10. 夏至:夏天最炎热的时期,人们会进行处暑的预防和食疗。

11. 小暑:表示夏季已进入后期,人们会采取一些清凉措施,如饮食方面的调整。

12. 大暑:夏天最热的时期,人们会避免中暑,同时还要进行水稻的除虫和整地工作。

13. 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人们会进行秋季农作物的收割和贮存工作。

14. 处暑:意味着秋季已进入中期,人们会制作和食用一些秋季养生的食品。

15. 白露:表示秋季已进入后期,人们会收集露水,用它来制作一些特色的美食。

16. 秋分:昼夜平分,天气凉爽,人们会举行一些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2. 掌握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安排和主要气候特征。

3. 了解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4. 能够利用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诗词和绘画创作。

二、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2. 每个节气的时间安排和主要气候特征。

3. 节气对农事、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4. 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诗词和绘画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作用,并引发学生对于节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教师讲解二十四节气的涵义,并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与发展。

强调节气与农事、生活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2.2 每个节气的时间安排和主要气候特征。

教师逐个介绍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以及该节气的主要气候特征。

可结合图片或实物,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各个节气。

3. 节气的影响(40分钟)3.1 节气与农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节气对农事的影响,以及为什么要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收获等活动。

鼓励学生探讨如何根据节气进行科学的农业生产。

3.2 节气与生活教师介绍节气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冬至的习俗、春天的踏青等。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节气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如何利用节气丰富自己的生活。

3.3 节气与文化教师讲解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元宵节、清明节等与特定节气相关联。

鼓励学生了解、传承和创新相关的节气文化。

4. 技能拓展(30分钟)4.1 创作诗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个节气的特点,创作与之相关的诗词。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节气的感受和体验。

4.2 绘画创作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画笔或其他绘画工具,根据不同的节气特点,创作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充分表现节气的氛围和特点。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展示学生在诗词和绘画创作方面的成果。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 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 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2.提高观察和辨别能力。

3.了解夏天和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活动重点: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度:掌握夏季人、动物、植物及各种活动的变化。

准备工作:两张挂图, 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一、进口户外活动, 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 夏天到了。

我们站在院子里。

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二、拓展1.室外观察, 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

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 并谈论他们的发现。

(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 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 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2)让孩子在头上和身上摸东西。

(引导幼儿知道人在夏季活动后会出汗)2.在室内观察图片, 了解动物如何乘凉。

指令:“夏天这么热, 你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乘凉的吗?”我们回教室看看吧! "(1)这么热, 松鼠是怎么乘凉的?大象怎么给自己降温?袋鼠有什么好的消暑方法?(2)根据孩子的兴趣, 介绍其他动物的乘凉方法。

3.寻找夏季单品。

说明:“夏天来了。

教师应该使用哪些物品?请帮我找一下!”(儿童书籍)三、结束说明:“夏天孩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让孩子说说西瓜等水果, 活动自然就结束了。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 感知和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试着根据儿歌的总句型来编织儿歌的句子“刷xx的人”。

对看演示和读儿歌感兴趣, 愿意读儿歌和参加游戏活动。

准备工作:1.用彩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房子的一角, 还有游泳、爬山、骑车、卖瓜、踢足球的图片。

2.张开双臂的红太阳玩偶的拟人化图片。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2、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独特情趣。

3、传承民俗文化,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习俗等文化内涵。

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又出现了第五大发明。

下面我们来看一短片,请仔细看视频回答相关问题。

(视频播放)请问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二十四节气)2、新课①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交流②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③从短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什么?交流④二十四节气制定方法祖先们没有时钟计时,便在地上插一根竿子,依「竿影」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再根据太阳从黄经(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依次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⑤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具体有哪些节气?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⑥二十四节气含义重点字词解释立:开始;分:(昼夜)平分;处:停止;暑:炎热;至:极致⑦辨一辨:节气知识知多少?1、赏景色,辨节气2、话习俗,辨节气3、知农活,辨节气4、品意境,辨节气⑧议一议有人说:“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社会的时间认知体系,在城镇化的今天已经没有意义了。

”对此你怎么看?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3、全球温室效应4、气节如节气……五、小结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少年,希望我们勇于肩负这项使命。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二十四节气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二十四节气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二十四节气一、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

2.掌握每个节气的起始时间、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的关键点和节日习俗。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到的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体验活动中。

二、活动设计1. 知识讲解•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定义、起始时间、气候特点及与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常用的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小寒、大寒、冬至、小年”。

2.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二十四节气特有的自然现象:如咬牙风、寒露霜、大雪天、小寒结冰等。

•利用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分析研究气候与季节的变化和物种的适应性。

3. 综合应用•了解每个节气所伴随的重大农事活动和民间俗节,如春节、清明扫墓、五谷丰登、重阳登高、冬至庆祝等等。

•利用黑板报、展板、小组报告等形式,综合呈现每个节气内涵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4. 体验活动•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感受节气的变化和影响。

•料理节气相关的特色美食。

例如春节必不可少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冬至的汤圆等。

•制作糕点、手工具,插秧、打谷、捏泥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气文化和特色手工艺的魅力。

三、活动实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如图片、实物、小视频等,辅助讲解节气知识。

•在体验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安排,注意安全性,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节气文化和相关手工艺品。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学生对节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考察学生能否根据不同节气特点,对文化内涵展开探究和研究。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价。

五、活动反思•教师要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5篇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5篇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5篇清明节导学案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它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具有明显的季节特色和人文内涵。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清明节,我特别为你们准备了这份清明节导学案,希望能够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探索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传统习俗。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2.掌握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3.传承和弘扬清明节的文化价值。

【知识点呈现】一、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清明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至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时期,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

清明节主要有以下几层意义:1.寄托哀思和追思: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会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这是一种寄托哀思和追思亲人的方式,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敬意。

2.感受自然之变:清明节正值春季,天气转暖,大地万物开始萌发生长,人们通过外出踏青、郊游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清明节有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上坟祭扫:清明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上坟祭扫,人们会为逝去的亲人整理坟墓,烧纸、献花、烧香,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2.踏青郊游:清明节时,气候宜人,人们纷纷外出郊游、踏青,欣赏春天的美景。

在郊外的公园或山区,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繁荣。

3.放风筝:在清明节期间,放风筝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活动。

人们在广阔的地方放飞五彩斑斓的风筝,既能舒展身心,又能带来愉悦的心情。

4.吃清明粿:清明粿是清明时节的传统食品,用糯米制成,外皮糯糯软软,内馅是甜蜜而鲜美的豆沙,回味无穷。

三、传承和弘扬清明节的文化价值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价值:1.尊重祖先和长辈:清明节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的时刻。

我们应该尊重祖先和长辈,学会感恩和报答。

2.关注环境和自然:清明节时,人们踏青郊游,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高中地理 单元活动 认识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高中地理 单元活动 认识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认识二十四节气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运动与二十四节气1.概况:我国古代历法将的规律与地球上的、动植物生长等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专有名称,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在国际气象学界,二十四节气被称为“”。

2.划分:①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以点作为0°起点,地球每运行15°,日期大约经过天,对应一个节气。

②在二十四节气中,从立春开始,逢单的为,简称“节”,逢双的为,简称“气”,合称为“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与人类活动1.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划分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早期天文学的发展,催生出四季的划分。

②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使用的方法确定了春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

③秦朝在的基础上,加上了立春、、立秋、四个节气。

④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基本确立并运用于实践。

2.二十四节气与气象规律二十四节气能够很好地揭示寒来暑往的规律,其中有些节气说明气温的冷暖状况,有些节气说明降水的形态与多少。

3.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①“”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②“”是说降雨增多对谷类作物有利;“”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的意思;“”代表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

[深度思考]【合作探究1】课本17页:阅读、识记《二十四节气歌》,说出每个节气的名称,推算各个节气对应的大致日期。

【合作探究2】在二十四节气中,哪些节气表示季节的变换?哪些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哪些节气体现降水的变化?哪些节气显示物候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二十四节气图[练一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

读下图,完成1~2题。

1.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A.小寒 B.大雪 C.小暑 D.大暑2.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A.季节变化 B.水热状况C.物候现象 D.作物长势读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图,完成3~4题。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的:1.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风俗,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物质准备: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历准备: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历。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可以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

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风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场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场,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渐渐变长,冰雪开场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场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渐渐从白色变成了绿色。

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风俗么?幼儿讨论考虑。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风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

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风俗,叫做“咬”春。

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幼儿讨论考虑。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颖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那么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收,企盼庄稼丰收。

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互相赠送,共庆这美妙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2活动名称:《小寒的由来》活动目的:1、感受小寒节气,理解小寒由来。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片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小寒。

老师: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今天我们来理解——小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
教案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课题:二十四节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

德育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十四节气教案
教学课题:二十四节气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

情感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农业意义。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自主学习法、交流展示法、评价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环节和内容:
一、创设情境,教师导入课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无以数计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京剧,书法,水墨画等等等等。

今天,我们学习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但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所以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学生自主研习
1.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度,时间约365天,将地球公转一周均分为24份,每一份间隔15度定一位置,并给一节气名称,全年共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为15度,时间约为15天。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分别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三、合作探究
1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立春: 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

雨水:2月18日—20日,气温开始回升,雨量增加。

惊蛰:3月5日(6日),开始打雷,土地解冻,蛰伏的昆虫被惊醒,开始活动。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候温和晴朗,草木开始繁茂生长。

谷雨:4月20日前后,春播开始,降雨增加,雨生百谷。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

夏季开始。

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夏播作物播种。

夏至:6月22日前后,夏季热天来临,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炎热季节开始。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8月7日或8日,秋季开始。

处暑:8月23日或24日,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

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气候渐冷,开始见霜。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冬季开始。

小雪:11月22日前后,开始降雪,但雪量小,次数不多。

大雪:12月7日前后。

降雪较多,地面积雪。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寒冷的冬季来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2二十四节气的类型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农历四季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表示昼夜长短的更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的: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既反映降水又反映温度:白露、寒露、霜降。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四、团队协作,学以致用
以下是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谚语,请说出其含义或农业意义
(1)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3)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4)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5)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6)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7)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8)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9)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10)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五、课堂检测: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指出下列节气的含义或农业意义:立春、夏至、大暑、谷雨、霜降、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六、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收集当地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谚语,并分析其含义或农业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