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共33页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确保产品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可靠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子产品可靠性分析方法。
一、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影响,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故障模式:列举可能的故障模式,例如元器件的短路、断路等;2. 评估影响:分析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程度;3. 确定严重性等级:根据故障的影响程度,将故障模式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4. 采取改进措施:针对高风险的故障模式,制定相应的检测、预防或纠正措施。
二、可靠性指标分析可靠性指标分析是通过统计和分析产品故障数据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靠性指标:1. 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表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平均连续无故障运行的时间;2. 故障率(Failure Rate):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小时故障数为单位;3. 故障率曲线(Failure Rate Curve):以时间为横轴,故障率为纵轴,绘制产品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4. 可用性(Availability):表示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的时间比例,是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
通过对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产品故障情况及其影响,为产品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三、应力-寿命模型(Stress-Strength Model)应力-寿命模型是一种通过实验和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评估产品在特定应力下的工作寿命。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应力:确定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应力类型和大小;2. 确定寿命分布:通过实验或基于历史数据,确定产品的寿命分布函数;3. 构建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力-寿命模型,如Weibull分布模型;4. 参数估计:通过数据拟合等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5. 预测寿命: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和参数,对产品在特定应力条件下的寿命进行预测。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33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分析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舒适度逐渐提高,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产品。
电子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功能更加实用化,普通大众已经对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电子产品使用率逐渐提升。
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电子产品可靠性必须要提升。
电子产品设计阶段,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采用合理可靠性设计策略,提升电子产品综合质量。
关键词电子产品;要求;可靠性设计1 电子产品可靠性定义电子产品可靠性是指电子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是否能够完成要求功能的一种能力,是衡量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的定性数值。
主要根据电子产品的依靠可靠度、平均寿命、失败率等指标来衡量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在明确电子产品的设计的性能和功能要求前,必须要了解电子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面临的换将状态,通过电子产品的定量和定性指标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电子产品的产品质量[1]。
2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主要通过采用预计、分配、技术设计和评定等类型的设计策略,实现电子产品可靠性验证、试验,确保电子产品可靠性。
电子产品设计阶段,必须要尽量选择成熟化、插件化和简单化的设计结构,选用典型电路,要衡量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和产品实际性能,通过多个方面的设计提升产品整体品质。
一般情况下,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包括冗余设计、元器件的降额设计和热设计等技术[2]。
3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3.1 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指的是在产品设计阶段,根据电路中选用的电路程式、可靠性结构模型、元器件、工作环境及以前积累的数据,推测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预计的目的是未来了解产品可能发生的故障,从而提前设计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用定量的方法来评价产品可靠性设计的效果。
本文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法,该方法是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应用最佳的设计方法。
首先,要求出各元器件的工作故障效率λpi=λbπEπTπQ,式中:λpi为第i种元器件的工作故障率;λb为元件基本故障率;πE为环境系数;πT为温度系数;πQ为质量系数。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及测试方法研究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及测试方法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在长期的使用和客观的环境中,稳定可靠地工作,设计和测试产品可靠性已经成为了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及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第二章: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方法2.1 可靠性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可靠性是电子产品中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它是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保证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靠性设计应该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减少产品的故障率非常重要。
可靠性设计的核心原则是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能否经受长期的使用和复杂的环境,同时也要控制产品的成本。
具体而言,可靠性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需求分析:在确定需求和技术路线的时候,就要考虑可靠性问题。
(2)设计阶段: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要考虑可靠性设计问题,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电路设计等方面。
(3)生产和制造阶段:在生产和制造阶段,要严格控制工艺,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2.2 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优化方法:对于电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应力分析方法:对于电子产品中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应力分析和性能测试,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3)失效分析方法:对于电子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系统的失效分析,以提前预防故障的发生。
(4)可靠性预测方法:对于电子产品的各种部件和系统,进行可靠性预测,以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方法3.1 可靠性测试的概念和原则可靠性测试是用来检测和评价电子产品在长期使用和客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过程。
可靠性测试的核心原则是反映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靠性测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测试基础:对于电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性的测试和评价,以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子产品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可靠性设计成为了电子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的意义、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靠性设计。
一、可靠性设计的意义电子产品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可靠性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工业制造中,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靠性意味着使用者能够长期信任和依赖产品,并且产品不会给他们带来意外损失或危险。
同时,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也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信誉,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
二、可靠性设计的方法1. 可靠性需求分析可靠性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产品的可靠性需求。
通过对用户使用环境、产品功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明确产品对于可靠性的具体要求。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测试。
2. 功能分析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功能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产品的各项功能,并确定故障可能对功能的影响。
通过功能分析可以识别出产品的关键功能,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测试。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是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故障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可能对产品带来的影响。
通过这两种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防范故障。
3. 可靠性设计原则可靠性设计的原则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
其中包括:模块化设计,通过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可以降低故障的传播和影响;备份设计,通过增加冗余部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故障检测和自动恢复,通过内部或外部的检测手段来识别故障并自动进行恢复。
三、案例分析:手机可靠性设计以手机为例,分析其可靠性设计措施。
首先,对手机进行可靠性需求分析,确定产品对于可靠性的要求:稳定运行、长寿命、耐用等。
在功能分析方面,手机的关键功能包括通信、拍照、存储和多媒体播放等。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方法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电子产品可靠性的挑战。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可靠性设计和测试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和测试方法。
一、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1. 考虑环境因素:电子产品常常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因此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这些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震动等。
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降低故障率,并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2. 优化电路设计:电路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分,因此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布线、减少电路复杂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靠性。
3. 选择高质量的元件和材料:元件和材料是电子产品的基础构成部分,选择高质量的元件和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要注意选择符合标准的元件和材料,避免使用低质量或假冒伪劣的产品。
4. 合理的布局和散热设计:电子产品中的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有效散发,会导致元件工作温度过高,降低可靠性。
因此,合理的布局和散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二、可靠性测试方法1. 压力测试:通过对电子产品进行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环境压力的测试,评估电子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
这些测试可以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极端环境,检查电子产品在各种压力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2. 振动测试:通过模拟电子产品在振动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检测电子产品的抗振能力。
这种测试可以模拟电子产品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振动状况,以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可靠性加速寿命测试:通过对电子产品进行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测试,评估产品在较短时间内的可靠性表现。
这种测试通过提前模拟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故障点,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电子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4. 可靠性统计分析:通过对产品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如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1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
➢ 为什么要控制选择与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
➢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 元器件的选择控制 – 目的 – 原则 – 管理
➢ 元器件的正确使用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执行 GJB597-88《微电路总规范》且经军 A1 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合格的 S 级产品
执行 GJB597-88,且经军用电子元器件质
A2 量认证合格的 B 级产品
A
执行 GJB4589.1-84《半导体集成电路总
0.1 按 QZJ840614 ~
规范》,且经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 840615“七专”技术条 A3 会认证合格的Ⅱ类产品;执行 SJ331-83《半 件组织生产的Ⅰ,ⅠA 0.25
的影响。
目前,预计国外、国内元器件失效率时,用质量系数πQ作 为不同质量等级对元器件工作失效率影响的调整系数。
➢国外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国外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元器件类别
质量等级
集成电路
S,S-1,B,B-1,B-2,D,D-1
半导体分立器件
JANTXV,JANTX,JAN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容器
D,C,S,R,B,P,M,L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阻器
S,R,P,M
有可靠性指标的射频模制线圈
S,R,P,M
有可靠性指标的继电器
R,P,M,L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4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国内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半导体集成电路质量系数等级
质量等级
质量要求说明
质量要求补充说明 πQ
号称
型号 格证书编号 范编号 能与认 定 名称 名称及 验室名 应
及确认 证范围 合
合格证
称企
号
格
书编号
业
水
型
平
号
有可靠 RJK5 COC-P-006 GJB244/ 额定功 L 北京第 有可靠 中国电
性指标 3
-94
2-87 耗:
二无线 性指标 子产品
的金属
阻值范
电器件 的金属 可靠性
膜固定
围:
厂
– 元器件的技术性能、质量等级、使用条件等应满足产品要求; – 优先选用经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途且供应渠
道可靠的标准元器件; – 在产品设计时,应最大限度地压缩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及其生产
厂点; – 要严格控制新研元器件的使用。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6
元器件的选择与控制
➢ 元器件的控制大纲 – 建立元器件控制机构 – 建立控制方案 • 控制策略:全面、重点,即广度与深度 • 控制元器件的名称与种类 • 规定选用的顺序 – 元器件优选清单(PPL) • QPL:Qualified Product List 经过质量鉴定合格的元器 件清单(合格元器件清单) • PPL:Preferred Parts List 优选元器件品清单 – 制定降额准则、热设计准则及其他使用指南 – 元器件筛选 – 对转承制方元器件选用要求及控制 – 对选用非优选元器件的控制程序
膜固定 与环境
电阻器
允许偏
电阻器 试验研
差:
生产线 究所质
温度系
COC-L- 检中心
数:
001-94
返回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9
元器件的选择与控制
➢ 国产电子元器件的优选顺序
年份
1989
比例(%) 61
使用失效的比例
1990
1991
40
56
1992 45
1993 46
返回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3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质量等级:是指元器件装机使用之前,在制造、试验及筛
选过程中其质量的控制等级。 它对元器件的失效率有很大
C2 封装的产品
1.0 4.0
14.0 返回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5
元器件的选择与控制
➢ 目的
– 保证元器件的性能、质量等应满足产品要求; – 保证畅通的采购渠道、稳定的货源; – 减少品种; – 降低采购费用; – 正确的使用。
➢ 选择控制的总原则
阻器
围: 10.5
028JT
温度范
围:
分频器
54LS673
MIL-STD- MOTOROLA 优选
883
31.03.2020
Reliabi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8
QPL清单
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产品目录(1995)
序 产品名 产品 质量认证合 详细规 主要性 鉴 制造厂 生产线lity Design and Analysis
7
PPL清单
➢优选清单格式
XX型飞机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1994)
序号 元器件名称 型号 主要技术 结构外形 适用标准 生产厂家 适用类别
参数
精密金属模电 RJ25-1/2 阻值范 Φ3.9× RUO.467. 718厂 优选
2
为什么要控制电子元器件的 选择与正确使用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电气系统的基础产品,是能够完成预定 功能而不能再分割的电路基本单元,其自身的可靠性是十分重 要的;
➢设计人员注重元器件的功能与性能,不关心其“质量等级”;
➢元器件的采购缺乏“质量等级”概念“,渠道不畅、不稳;
➢元器件的使用:近一半的元器件失效并非由于元器件本身的 固有可靠性不高,而是由于使用者对元器件选择不当或使用有 误。航天部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中心的统计数字: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GJB546-88,电子元 器件可靠性保证大纲 )
➢ 降额设计(GJB/Z35-93,元器件降额准则 ) ➢ 热分析热设计(GJBZ27-92,电子设备可靠性热
设计手册 ) ➢ 环境应力筛选(GJB1032-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
筛选方法 )
31.03.2020
导体集成电路总技术条件》的Ⅰ类产品 类产品
按 GBJ597-88 的筛选要求进行筛选的 B2 按“七九○五”七专
B
B1
质量等级的产品,执行 SJ331-83 的Ⅱ类产 质量控制技术协议组 0.5
品
织生产的产品
B2
执行 SJ331-83 的Ⅲ类产品
C1
执行 SJ331-83 的Ⅳ类产品
C
低档产品或用有机材料(如环氧树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