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地质历史的旋回与阶段

合集下载

盆地分析(10)克拉通盆地分析

盆地分析(10)克拉通盆地分析

二、克拉通内盆地的分布 克拉通内盆地出现于远离板块边缘的地区, 克拉通内盆地出现于远离板块边缘的地区,其底部 远离板块边缘的地区 为大陆壳。这种盆地在各大陆上都有广泛分布。 为大陆壳。这种盆地在各大陆上都有广泛分布。 如北美洲的克拉通内盆 地有伊利诺斯、威利斯顿、 地有伊利诺斯、威利斯顿、 伊利诺斯 密歇根、哈德逊湾等大型盆 密歇根、哈德逊湾等大型盆 )。其中含大型 地(图6-4)。其中含大型 - )。 油田的盆地有伊利诺斯、 油田的盆地有伊利诺斯、威 利斯顿盆地。 利斯顿盆地。
中国大陆构造 经历了多旋回的演 经历了多旋回的演 化。古生代以来, 古生代以来, 主要表现为冈瓦那 大陆的裂解、 大陆的裂解、离散 和亚洲大陆的增生 、造山活动。 造山活动。
中国有三个主要的古地台 中朝地台、 区,即中朝地台、扬子地台 和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是 和塔里木地台。 早元古代末固结的克拉通, 早元古代末固结的克拉通, 扬子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则是 晚元古代固结的克拉通。 晚元古代固结的克拉通。 中国大陆与北美、欧洲大 中国大陆与北美、 陆不同, 陆不同,不具有巨型的前寒 武纪克拉通,而是有一些微 武纪克拉通,而是有一些微 小的克拉通块体和其间由许 小的克拉通块体和其间由许 多造山带组合而成的拼贴大 陆或复合大陆, 陆或复合大陆,呈现出复杂 的镶嵌格局。 镶嵌格局。
二、克拉通内盆地的分布
南美洲有巴拉那、北亚马逊盆地等大型克拉通内盆地, 南美洲有巴拉那、北亚马逊盆地等大型克拉通内盆地,巴拉 有巴拉那 那盆地尚无工业性油气流,北亚马逊盆地有较大型油田。 那盆地尚无工业性油气流,北亚马逊盆地有较大型油田。 非洲的克拉通内盆地中, 锡尔特、伊利兹、撒哈拉、 非洲的克拉通内盆地中 , 锡尔特 、 伊利兹 、 撒哈拉 、 乍得 等盆地具大型和较大型油田。 等盆地具大型和较大型油田。 欧洲的克拉通内盆地中, 含大型油田的盆地有北海、 欧洲的克拉通内盆地中 , 含大型油田的盆地有北海 、 西北 德盆地; 德盆地; 俄罗斯克拉通内盆地中,西西伯利亚盆地具大型油田, 俄罗斯克拉通内盆地中 , 西西伯利亚盆地具大型油田 , 波 罗的盆地有油田。 罗的盆地有油田。 在澳洲的克拉通内盆地中,鲍恩、坎宁、库珀、 在澳洲的克拉通内盆地中 , 鲍恩 、 坎宁 、 库珀 、 瑟拉特等盆 地有油气田发现。 地有油气田发现。 中国的克拉通内盆地中,塔里木、四川、 中国的克拉通内盆地中 , 塔里木 、 四川 、 鄂尔多斯盆地有大 型油气田发现。 型油气田发现。

中国地质构造学研究历史

中国地质构造学研究历史

地洼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 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 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 台阶段,而是多阶段、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 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 “动、定转化递进律”。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 运动,叫散聚交替光在研究中国和东亚 构造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一种构造地质 学说。它主要是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现象, 研究地壳各部分构造形变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过 程,用来揭示不同构造形变间的内在联系。地质力 学注重构造体系的分析,特别是活动构造的活动规 律和动力来源,以及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形成的 力学机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应力和地质因素对 岩土工程的力学分析的影响,地质力学对矿产资源 的普查勘探、对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研究有积极 意义。
地质界传统的理论是大陆地壳大发展过程只有两个 阶段:先出现活动区—地槽区,后来变为“稳定” 区—地台区。1956年,陈国达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 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 阶段,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 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 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大 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 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 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
地质力学既研究地壳运动产生的各种形变现象的规律,也 研究由地壳运动产生的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相互 联系。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是它考察研究的对象, 包括构造体系的规律、海洋运动的遗迹、岩浆活动的现象、 变质岩带的发生和矿产的形成等。
地质力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构造体系的深入调查研究; 2、全球大地构造体系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及与各种构

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分析摘要:古地磁资料表明,古中国大陆位于北半球,其大部分应属于低纬度地区。

鉴于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特征复杂,所以,对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生代;地层;特征古生代是地质历史时期中自543-250 Ma前的地史阶段,延续时间达293 Ma 之久。

其地质演变史表现为两个巨大的构造旋回:早期,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在内的早期构造旋回;晚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在内的晚期构造旋回。

1寒武系我国的寒武系发育完整,有不同的沉积类型和丰富的生物群,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中国的寒武系分布极为广泛,其古地理轮廓基本上与震旦系相似。

稳定沉积类型主要分布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主体部分和塔里木板块的边缘,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丰富,层序完整。

活动沉积类型分布于板块的大陆边缘。

我国寒武纪地层中富含三叶虫和小壳化石,总体来说,是海洋广阔,陆地稀少。

寒武系是一套海相沉积,早期为正常浅海,以钙泥质沉积为主;中晚期海水较深,以碳酸盐岩为主。

2奥陶系我国的奥陶系分布广泛,地层发育完整且出露良好,生物群丰富,沉积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研究奥陶系的重要地区之一。

奥陶系的沉积继承寒武系的特点,仍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相和厚度变化都不大,相当稳定,化石丰富,种类繁多。

奥陶纪时期发生了最大的海进,奥陶系头足发育,笔石也繁盛于奥陶纪。

3志留系我国志留系分布广泛,志留纪晚期陆生裸蕨植物开始在滨海低地、沼泽地区逐渐繁盛,与泥盆纪早期的陆生植物群面貌相似。

志留纪末期,古北美板块与古欧洲板块互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加里东运动。

在我国华南、西北和西南也都有表现。

志留纪早期,除少数古老隆起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海水淹没,广大地区沉积了海相地层。

志留纪中、晚期,本区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和海退,所以,各地志留系发育程度不一。

志留纪后期发生广西运动,志留系与上覆泥盆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泥盆系我国泥盆系分布广泛,华南、西藏、内蒙、东北、西北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边缘均有分布,而华北地区仍为高出海面的剥蚀区,普遍缺失泥盆纪沉积。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一、迁西运动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

因XX迁西得名。

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

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

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

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

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

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XX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

与此同时,XX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

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XX)、凤阳运动(XX)和中岳运动(XX登封)等。

旋回地层学:地层学解读时间的第三里程碑

旋回地层学:地层学解读时间的第三里程碑

旋回地层学:地层学解读时间的第三里程碑龚一鸣;杜远生;童金南;张克信;冯庆来;谢树成;胡斌;齐永安;张国成【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33)4【摘要】围绕对地质时间的认识,地层学取得了从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3次里程碑性的重大进展.以生物地层学为基础并与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相结合建立的、以百万年为计时单位的地质年代表既创造了地层学的辉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质学对精确数字定年的不懈追求和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功能.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简要回顾了地层学解读时间的漫长过程,阐述了旋回地层学概念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旋回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在科学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异同.以广西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海相碳酸盐地层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了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基础上构建高分辨率,并能与人类社会时间接轨的地质时间坐标的广阔前景和科学意义.【总页数】15页(P443-457)【关键词】旋回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时间;米兰柯维奇旋回;泥盆纪;华南【作者】龚一鸣;杜远生;童金南;张克信;冯庆来;谢树成;胡斌;齐永安;张国成【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物遗迹与沉积矿产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相关文献】1.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J], 闫建平;言语;彭军;李尊芝;耿斌;赖富强2.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进行台地—盆地对比 [J], 张允3.地质旋回与全球旋回地层学 [J], 吴智勇;郭建华4.从准层序到米级旋回——层序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相互交融的纽带 [J], 陈留勤5.柴达木盆地茫崖凹陷井下下第三系的年代地层学与气候地层学研究 [J], 刘泽纯;王建;汪永进;孙世英;陈延安;张建新;姜文英;范连顺;李建青;杨藩;屈平彦;陈怀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名词解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1、鲍马序列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

2、沉积相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

3、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4、复理石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5、板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是一种沉积岩的沉积构造,由直脊型波痕迁移形成的沉积岩内部层理构造,上,下层面在可观察的露头上基本上是等厚的,内部纹层与其相交切。

6、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是指携带着大量砂泥质碎屑的河流入海(或湖)在河—海(湖)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在河口区形成的尖顶指向陆地的三角形的沉积体,三角洲因此得名。

三角洲相因受河流、波浪、潮汐及岸流影响程度的差别,形态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自陆向海(湖)可分为三部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7、垂向加积作用垂向加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沉积学上把这这种沉积作用称为垂向加积。

8、笔石页岩相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

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

9、标准化石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

10、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沉积岩内部由于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不同显示出纹层状的构造,根据形态和成因主要可分为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

层序旋回与级次

层序旋回与级次

高 频 旋 回 ( 层 序 )
高频旋回(层序) 高频旋回(层序)
高频旋回(层序) 高频旋回(层序)
三级层序的形成机制
产生三级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机理在一定地质时期内仍然 具有疑问。 1、在冰川期内全球冰川体积的增加为中生代和晚古生 代全球海平面下降提供了机理。但在(推测的)间冰期 的白垩纪和侏罗纪并不存在这样的机理。 2、Cloetings(1985)提出板内应力作为一种构造机理 可以产生板块范围内的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 3、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信息在所有盆地中都是可见的观 点尚未被完全接受,若干地层学家相信这种信号可能已 经被构造信息所模糊。
一级层序(大层序) 一级层序(大层序)
Tejas Zuni
Absaroka
Kaskaskia
Tippecanoe Ordovician Sauk C
三 级 层 序
藏南下侏罗统中层 序(层序组)及内 部结构(据史晓颖, 1996) 共划分出13个层序, 2.92Ma 平均时限为2.92Ma。 可归并为3个层序组, 平均时限12.5Ma。
层序旋回与级次
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级别的海平面变化旋回表现为全球各大陆在海平面大规模下降后出现的新一轮重大海 侵事件。王鸿祯等(1996,1998)将这个级别的旋回称为“超长旋回”,并认为可能与全球规模的古大陆 汇聚和离散相关联。相应的沉积记录称为“巨层序”(Gigasequence)。时间跨度450-600Ma,大体与 泛大陆周期相当。一般不将它列为一级单位。一级海平面旋回具有明显的大陆规模同时性,往往具有大 致的全球性。
一 级 层 序 (大 层 序 )
前陆盆地 分隔盆地 裂谷盆地 分隔盆地 盆地 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部年代地层格架,示大层序和盆地发育(据王鸿祯等,1996)

地质构造整理

地质构造整理

第三章地质构造测区位于扬子缝合带江山—绍兴深大断裂北西侧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钱塘台坳内(图3-1),经历了地槽、地台、陆缘活动三大发展阶段。

前震旦纪为扬子地槽发生与褶皱固结期,震旦纪至志留纪为准地台发展时期,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为稳定地台发展时期,晚三叠纪至第四纪为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期。

地史演化的每一构造旋回都形成各具特征的构造层和构造形变:晋宁运动使地槽型构造层形成基底褶皱和大型隆坳;印支运动使加里东、华力西—印支构造层形成盖层褶皱;燕山旋回地台“活化”,为基底褶皱,盖层褶皱改造、盆地发育期;喜马拉雅旋回则为扩张沉陷期。

大致可以湖苏断裂为界,断裂以西的苏锡地区和断裂以东的昆沪地区,地层发育、岩浆作用,以及构造形变特征,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图3-2)。

图 3-1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第一节测区地球物理场特征一、航磁测区磁场总体呈北东向、北东东向带状分布,东部环绕古老岩块形成火山岩分布带内的杂乱异常,异常强度变化在-500~663nT之间。

按测区磁场总体特征可分为四个正磁异常区(Ⅰ),一个环状高磁异常区(Ⅱ),一个平缓磁异常区(Ⅲ)和五个负磁异常区(Ⅳ)(图3-3)。

(一)正磁异常区(Ⅰ)Ⅰ1、江阴—张家港磁场区,位于图幅北部边缘,长约95km,宽约15km;由两个局部异常组成,磁异常区呈近EW向展布,西北延伸出图幅范围。

从基岩地质图上看,主要与上白垩统红层和新近系玄武岩分布吻合。

江阴申港磁场有一定强度,且随着磁场上延高度不断加大,磁场衰减缓慢,推测该磁场为结晶基底的变质岩系引起。

Ⅰ2、无锡高磁异常区,位于无锡—常熟一带,呈NEE—EW向分布,长约67km,宽约14km,由无锡岩体、安镇岩体及虞山北隐伏岩体组成。

Ⅰ3、东部变化磁场区,由五个局部异常组成。

主要分布在归庄、浏河口、崇明、昆山和罗店一带。

Ⅰ4、南部高磁场区,位于天马山、莘庄一带,异常呈E—W、NEE、局部为NE向分布,图幅内长约62km,最宽处约33km。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开始于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88%,结束于5.44亿年前。

地质学家又把前寒武纪以后到现在的时间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单元。

古生代就是指远古早期有生命的时代,许多生活在古生代的动物都没有脊椎,也就是无脊椎动物。

人们常常称中生代为恐龙时代,其实恐龙只是中生代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就是在中生代开始进化的。

地球最近的代是新生代,它开始于6500万年前并持续到现在,新生代也叫哺乳动物时代,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新生代。

每个代又被划分为几个纪,例如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你可能很好奇这些纪的名字从哪里来的?它们的名字大多来自地质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和化石的地方。

●地质年代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

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地质学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来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地层或岩石的年代,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不说明具体时间,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学家把地层分为六个阶段:即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远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为地球的发展初期阶段,距今时间最远,经历时间也最长,当时的生物仅处于发生和孕育时期。

进入古生代时,海洋里的生物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开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

到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像恐龙、始祖鸟、鱼龙、古象等大型动物相继出现,地球生物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为了深入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界的特征,地质学家又在“代”的下面划分出许多次一级的地质时代。

第二节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表现分解

第二节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表现分解

二、黄土沉积
定义:沙漠地区的地表物质中粉砂质搬运到其他地区沉积, 形成厚度不一的黄土层。
第四纪最具有特色的沉积物应该算是黄土。中国、欧洲、 北美和南美都有大面积黄土分布。中国北方黄土广布, 总面积约38万km2,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 以及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是世界上黄土发育最好和分 布面积最大的地区。黄土层一般厚100―200m,最厚可达 300多m。黄士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粉砂性(间含 亚砂、亚粘)、多钙性、多孔隙、多垂直节理的松散土 状堆积,粒级为0.05―0.001mm,组成矿物成分有石英、 长石和未分解的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碎屑,有时含 哺乳动物和蜗牛等化石。原生黄土一般没有明显层理。
黄土的堆积可以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在连续沉积的黄 土层内,包含着丰富的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信息。我国的黄土 堆积以黄土高原最为典型。
中国特有的巨厚堆积的风尘黄土,保存了过去几百万 年以来东亚气候的变化历史。黄土高原的风尘堆积实际上 表现为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交互沉积的特征。当风尘堆积作 用大于成土作用时形成黄土层,反之,则形成古土壤层。 因此,黄土沉积与寒冷的冰期相对应,古土壤则对应于相 对温暖的间冰期。欧洲、北美洲的第四纪黄土主要分布在 冰川外缘,黄土堆积表明当地在该时期属于寒冷苔原性质 的冰缘环境。中国的黄土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区的外缘, 表明黄土沉积时期当地属于干寒荒漠-草原环境,而古土 壤发育时期则对应温暖的森林或森林草原环境。黄土与古 土壤层的交替变化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周期变化的反映, 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黄土地层不仅为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在大陆找到了对比的证据,而且揭示了 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演化。
冰期,大洋中的部分海水以冰川形式固结在陆地上,不能随正 常的大气循环及地表径流回到海洋,因此水体减少,水层减薄, 导致洋面下降。 间冰期,气候转暖,冰川消融,大量融水回到海洋,海水体积增加, 水层加厚,导致海面上升。 这种海面升降变化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性的,而且具有同时 性的特点,海面升降的幅度也相近似.但因各地区构造运动的 干扰,同一时期海面升降的标志高度相差悬殊.就目前的研究, 第四纪晚期海面下降的最低点比现今海面约低130米,海面上 升达的最高点比现今海面大约高10米左右。

(精品)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第九章板块构造

(精品)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第九章板块构造

大洋的生与亡
Wilson 旋回的六个演化阶段
演化阶段 开 胚胎期
幼年期 成年期 合 衰退期 终结期 遗迹期
力学状态 抬升 扩张 扩张 收缩 碰撞 隆升
形态
火成岩类
裂谷 碱性与拉斑玄武岩
狭海 碱性与拉斑玄武岩
洋脊洋盆 大洋拉斑及碱性玄武岩
岛弧海沟 安山岩及花岗闪长岩
造山带 火山岩及 S型花岗岩
前陆带
c.地震 根据浅源、中源、深源地 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边缘带,证 明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不同深 度的摩擦与破裂作用是有规律的。
大陆
浊积岩
大洋
弧前浊积岩
地 震分 布与板块构造
4).深海钻探(包括深潜器) ● 证实了洋底确切地貌、洋中脊高热流、枕
状熔岩的存在。 ●发现蛇绿岩套 Ophiolite,完善了洋壳剖面。
敛合边界: 1.板块俯冲带,形成沟、弧、盆体系,
为地震、火山高发带,存在对变质带。
2.陆-陆碰撞带,印度与欧亚两个大陆碰撞,
形成双地壳厚度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接合性质
分离
敛合
洋壳-洋壳 大西洋中脊
阿留申海沟
洋壳-陆壳 无 南美西海岸、日本海沟
陆壳-陆壳 东非 喜马拉雅、阿尔卑斯
4.活动大陆边缘 1).太平洋型:沟、弧、盆复合体系 2).安第斯型:海沟-山弧构造体系。
A 沉积岩 - B 枕状熔岩 - C 席状岩脉 - D 辉长岩 - E 橄榄岩
●海洋地质调查表明,海底没有比中生代更早 的岩石,海底岩石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二侧 依次对称变老。
红 色
-

冰 岛


西

洋 的 演
上 是 古 新

地质发展史

地质发展史

始新世 E2
中国
北美
欧洲
非洲 南美
印度
澳洲
南极
澳洲也向东北漂移
中新世 N1
北美
南美
欧洲
中国
非洲
印度
澳洲
南极
喜马拉雅形成
(二)第四纪
1 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2 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 3 第四纪沉积物广布 4 第四纪大冰期 5 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Q3
北美 南美
欧洲 非洲
中国 澳洲
南极
晚冰期最盛时
物时代 (二)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构造阶段 (三)海洋占优势的时代 (四)气候温暖干燥
早 古 生 代 化 石
晚寒武纪
华北
寒武纪的广泛海侵
华南
华北 华南
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
志留纪末
加里东山脉
加里东运动
华北
华南
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
四、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 泥盆纪(Devon,日译泥盆) 石炭纪(含煤层) 二叠纪(Dyas,二层) (一)生物界的飞跃发展
2.5~2.9亿年前
约6500万~2亿年前
2300~6500万年前
晚侏罗纪
中国
北美
欧洲

非洲
特提斯洋

南美
西 洋
印度 澳洲
南极
联合古陆解体
晚白垩纪
北冰洋
中国
北美
欧洲
南美
非洲
特提斯洋
印度 澳洲
南极
大西洋形成
六、新生代
(一)第三纪 1 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
动物时代 2 喜马拉雅运动 3 海陆轮廓已经和现在
相似。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_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_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从实质上看 , 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研究目标是建立等时的年 代地层格架 , 而且层序边界被定义为等时面 。沉积层序是以不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位 , 北 美地层典 (1983) 曾将其定义为异地层单位 。Sloss[1 ] 特别强调构造运动对地层单位的影 响 。根据原始定义 : “层序是指比群更高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于沉积旋回和沉积层序两者 都是以沉积地层所反映的海平面旋回变化为主要识别特征 , 所以不同级别的沉积旋回和沉 积层序有时也被用作同义名[2~3 ] 。
目前对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级别划分的分歧 , 一方面表现在对沉积层序划分为不同 级别的单位上有较大不同 ,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及其海平面旋回时间长 度的认识有明显差异 。
第一级旋回通常表现在各大陆的海侵事件方面 , 被认为具有全球性[2 ,3 ] 。北美大陆上 众所周知的 Sloss 层序被看作是第二级的 , 其识别以克拉通规模的构造旋回和区域不整合 为基础 。Exxon 学派提出的五级分类体系[2 ,7 ] 由 Haq 等[8 ]做了补充和完善 , 并对 Sloss 层 序增加了不同种类的时间长度 。Brett 等[9 ]和 Cooper[10 ]都提出了 7 个级别的沉积层序划分 方案 。Brett 等[9 ]把第一级旋回称为大层序 ( Megasequence , 相当于 Sloss 层序) , 而把基 本层序 (三级) 划分为一系列次级单位 (表 1) 。Cooper[10 ]引进了 “固旋回” ( Chelogenic) 这个术语 , 并把它看作第一级旋回 。在其下进一步划分了巨旋回 ( mega2) 、超旋回 ( Su2 per2) 、大旋回 (Macro2) 和中旋回 ( Mesocycle) 。Sloss 层序与他所提出的超旋回相对应 , 而基本层序 (旋回) 被看作为第六级旋回单位 。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在中国的表现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在中国的表现

冰期时各大陆的气候条件及冰川规模并不相同。位于海洋性 气候区的欧洲和北美,温度低,湿度大,有利于冰川的形成 和发展;在大陆气候控制下的亚洲大陆北部,气温虽然非常 低,但湿度小,属与干寒气候,不利与冰川的形成和发展。 中纬度大陆内部,冰期时因反气旋强盛,湿度小,降水稀少, 风力作用占优势,因而形成的是大面积的沙漠和黄土,即现 代中纬的沙漠黄土带,冰川不发育。
三国到南北朝后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2℃。
第三温暖期 发生在公元600—1000年,属于隋唐至宋朝初期。据
记载在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都城长安(今陕西 省西安市)无雪无冰。
第三寒冷期 在公元1000—1200年宋朝时代。公元1111年,太湖冰
封,冰上可行车。福建省历史记载有两次因寒冷而使荔枝受 损,一次是1110年,一次是1178年。南宋淳佑五年十二月 (公元1245年),记载广州市、东莞、南海、佛山等地, “腊月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 第四温暖期
(1)希夏邦马冰期:发生在早更新世,其雪线的现代 高程位于6200~7000米。
(2)帕里间冰期:在海拔4000米高度分布有湖相沉积, 代表凉爽到温暖湿润气候。
(3)聂聂雄拉冰期:发生在中更新世,冰川规模最大。
(4)加布拉间冰期: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主要有湖相沉积, 据孢粉分析,植被变化为针叶混交林 —松栎林—松,木兰 混交林。推测当时年平均温为5~7℃,降水量1000~1500 毫米。湖盆周围有残留的红土风化壳。属于温暖湿润气候。
冰期发展的各个阶段,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初期温度开 始下降,相对湿度增高,出现湿冷气候,冰川急速发育。 当冰川发展到最盛时期,地面被冰雪覆盖,反射加强,蒸 发减弱,温度继续下降,湿度相应下降,降水量也随减少, 于是出现典型的干冷冰期气候。冰期末期,温度逐渐升高, 冰川开始消融,相对湿度仍然很低,出现干凉或干温气候。 冰期时气候带向低纬方向移动,在山岳区向山麓依动。

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一、迁西运动迁西运动是发生于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

因河北迁西得名。

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

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

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

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

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

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是(2500-1800Ma)期间的,在此期间,在今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

与此同时,山西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

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

古生物地层学复习名词解释考试必备

古生物地层学复习名词解释考试必备

上篇一、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化石的定义、古生物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化石形成的一般条件、石化作用过程;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化石保存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化石的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

二、生物进化规律及特点、生物进化的证据1)主要古生物门类的形态结构、地史分布、生态特征生物学的分类单位及辅助分类单位;物种定义和古生物种的特点;古生物的命名法则:单名法、二名法、优先律,拉丁语缩写词cf., aff., sp., nov., indet.的含义;2)主要古生物门类的形态结构、地史分布、生态特征原生动物门:有孔虫、蜓腔肠动物门:四射珊瑚、横板珊瑚软体动物门:头足类、双壳类、腹足类节肢动物门:三叶虫、介形虫专腕足动物门笔石动物牙形石古植物(孢粉):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等。

三、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一般关系:生存条件、生活环境、生物圈、生态系、生态平衡、营养结构、食物链、生物相;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生物环境分区;生物的主要生活方式;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化石群落分析的一般方法。

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指相化石法、形态功能分析法、群落古生态分析法等下篇一、地史学基础部分:1)地史学、它的三个主要内容;2)相的概念,相分析的原理;3)地层概念,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4)地层划分,什么是地层对比,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5)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组成;6)时间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分的组成,其相互对应关系;7)记忆地质年代表;8)沉积组合、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的概念;9)地槽,其主要特点和发展模式;地台,其主要特点;10)构造旋回,地质发展史的几个构造旋回及分别对应的地质时代;11)板块构造学说与槽台学说的关系。

二、前寒武纪地史部分:1)前寒武纪的时代划分;2)前寒武纪的生物演化史,Edicara动物群及其生物演化史的意义;3)华北地台的形成,华北地台在中晚元古代的地质发展史;4)湖北西陵峡震旦系剖面;5)中国南方(扬子地区)与中国北方(华北地区)前寒武纪地史发展的区别。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_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_省略_0000_附简要说明_从全球看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_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_省略_0000_附简要说明_从全球看

第24卷 第1期2003-02/1-2 地 球 学 报ACTAGEOSCIEN TIA SINICA V ol .24 No .1Feb .2003/1-2改回日期:2002-7-30;责任编辑:宫月萱。

作者:任纪舜,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电话:68311547;E -mail :renjishun @ 。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附简要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图(1∶5000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图1)及简要说明———《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已于1999年由地质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2002年第2次印刷。

该图是在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综合研究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室编制而成。

这是中国地球科学界各学科知名学者共同参与的一项集体劳作,体现了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

该图从4个方面,在时空的结合上,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和资源、环境、灾害的地质背景:(1)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和再循环的大陆壳,以主造山期(主变形时代)标出大陆壳的年代。

(2)标出主要的构造要素,如各时代的缝合带、转换断层、走滑断层、裂谷带、现代贝尼奥夫带以及蛇绿混杂岩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等。

(3)表示了主要的岩石类型,如花岗岩、火山岩的展布及其形成环境。

(4)标出了中国大陆及海域尚未遭受重大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造的沉积盆地。

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北界包括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南界跨印度地盾,西界把大部分哈萨克斯坦包括在内,东到日本列岛,从而将中国与邻区联系起来,展现出中国大地构造与全球各主要构造带的关系:最显著的如宏伟的环西伯利亚的蒙古弧形构造,印度与欧亚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碰撞的构造态势,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及其与中国东部的构造关系等。

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威尔逊按照大洋盆地的生命周期次序,把大洋发展史分为六个阶段。

大洋从张开到闭合的整个过程,即是威尔逊旋回。

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

即大陆岩石圈由崩裂开始、以裂谷为生长中心的雏形洋区渐次形成洋中脊、扩散出现洋盆进而成为大洋盆,而后大洋岩石圈向两侧的大陆岩石圈下俯冲(见俯冲作用)、消亡,洋壳进入地幔而重熔,从而洋盆缩小;或发生大陆渐次接近、碰撞,出现造山带,遂拼合成陆的过程。

威尔逊旋回的各阶段特征:
大陆裂谷变成大洋裂谷
①胚胎期:大陆受到拉张,岩石圈变薄,地表张裂,形成大规模地堑或地堑群,同时沿断裂有广泛的火山活动,尚未形成海洋环境。

其现代的代表是东非裂谷带。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大陆的裂解与重组是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已有资料表明,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大陆岩石圈的裂解与重组,使得在地质历史上,出现了多个超级大陆。

超大陆的裂解,形成新的洋陆格局。

这些裂解的古超大陆的块体,经过了离散和汇聚的演化过程,重新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超大陆。

这新的构造旋回构造运动形成了现今我们见到的地壳中的构造现象。

我们研究大陆的地质历史或重建形成过程,首先就要恢复这些大陆形成演化的裂解与重组的构造旋回。

(1)前南华纪演化阶段中国太古宇—古元古代(18亿年以前)大地构造中国中元古代—新元古早期(18Ga~820Ma)大地构造(2)南华纪—中三叠世(820~227Ma)演化阶段中国南华纪—震旦纪(820~541Ma)大地构造期中国寒武纪—中奥陶世(541~458Ma)大地构造期中国晚奥陶世—志留纪(458~419Ma)大地构造期中国泥盆纪—早二叠世大地构造期中国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9~227Ma)大地构造期(3)晚三叠世—新近纪(227~2.6Ma)演化阶段中国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27~176Ma)大地构造期中国中侏罗世—白垩纪(174~65Ma)大地构造期中国古近纪—新近纪(65~2.6Ma)大地构造期一、中国太古宙—古元古代(1800Ma以前)大地构造中国太古宙—古元古代(1800Ma以前,习称早前寒武纪)的地质记录主要保存在于华北陆块区,在扬子和塔里木陆块区和泛大洋众多的地块中也有零星出露。

依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中国早前寒武纪的地质构造单元进行了初步划分。

划分的主要原则和依据是:①前新太古代陆核特点;②具有弧盆系性质的岩石构造组合(划分早前寒武纪陆块边界的标志),如绿岩带和由侵入岩构成的岩浆弧(TTG和DMG组合)、俯冲增生杂岩、高压变质带等;③变质和变形作用特点(P-T-t轨迹的差异);④关键地质事件(Keyevents)的性质、序列和特点;⑤上覆的晚前寒武纪沉积盖层特点;⑥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大 地
向分区的特征。 按板块观点,中国大地
构 构造位置位于印度板块与亚
造 洲板块碰撞带和亚洲板块与
位 太平洋板块俯冲带附近,致
置 )
使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与板 块的碰撞和俯冲至为密切。
二、中国区域地质概貌及特点
2.2.2.
西部地区:构造线以北西西为主,由许多地槽褶皱系和中间 地块组成,习惯上称为西部地槽区。










硅镁层断裂主要是张性断裂,它控制着华北、苏北、江汉等
断 裂 简 述
地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发生和发展。重要的有沧州深断 裂带、聊城-兰考深断裂带以及汾渭地堑深断裂系等。其共同特 点:平面上呈“之”字形折线,追索现象十分明显;剖面上为一系
) 列阶梯式正断层与盆地同步发展,往往形成箕状凹陷的边界,普
断 系19大兴安岭-太
裂 行山-武陵山深断
简 述 )
裂系20汾渭地堑深 断裂系21华南北西 向深断裂系。
3.特提斯-喜马拉雅断裂系
2.2.3.
指中国西南部以一系列巨大的弧形断裂为主干的断裂系。这
是一个中、新生代的断裂体系,它控制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
中 地槽带的发展,并使古亚洲大陆上的一些古断裂重新复活,为特
相对稳定的地区。它可以是保存下来的古地台碎块或早期固结的
褶皱地区,如佳木斯隆起。
(二)地台区构造单元名词
划分依据: 基底及盖层构 造在地史阶段 和空间分布上 的差异性,岩 浆活动和深断 裂特征。
一级构造单元:
1.地台:指大陆壳上地形起伏不大的稳定地区。具有明显的 基底和盖层双层结构。在An∈纪变质基底之上的沉积盖层,厚 约1~3km,发育比较完全。如俄罗斯地台、塔里木地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GEOLOGY IN CHINA第36卷第3期2009年6月Vol.36,No.3Jun.,20091引言地球上的大陆,是宇宙中人类赖已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

大陆的形成演化,一直是人类探索的自然科学主题之一。

从早期的地槽-地台理论、大陆漂移假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板块构造理论,以及近20年来明确提出的大陆动力学问题研究,人类对大陆形成演化的研究,不断深入。

但是也不应忽视和否认的是,人类对大陆的形成演化,还知之有限。

大陆地壳是何时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长期困扰着地质界和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大陆是地球上地质历史漫长而又最年轻的大陆,是在新生代期间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以后才最后形成的。

迄今为止,中国地质学家已经对这块大陆的地质历史进行了多年不懈的研究,提出了多旋回构造演化[1-3]和由古陆核逐渐演变成现今大陆[4,5]等截然不同的大陆发展演化构造模型。

然而,这两种不同构造模型的一个共同特征,都认为前南华纪与南华纪以来地球动力学体制是不同的。

以板块构造理论研究中国大陆的地质历史,是李春昱[6]倡导实施的,并于1982年主编出版了《亚洲大地构造图》,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亚洲大陆显生宙以来板块构造演化。

该项研究成果在中国乃至亚洲大陆地质历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生时间的限制,他未能完成关于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演化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

板块构造理论起源于大洋的研究,又被称之为中国大陆地质历史的旋回与阶段李锦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提要:基于对中国大陆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特别是把中国大陆已有地质记录与现今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形成的岩石组合对比,笔者提出了中国大陆太古宙以来的地质历史可以划分为至少6个大陆形成演化旋回的新论点,根据它们对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贡献并考虑全球大陆形成演化已有认识,建议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始华旋回、古华旋回、北华旋回、南华旋回、华夏旋回和泛华旋回。

建议以大陆裂解记录作为划分这些旋回的标志,每个旋回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差异,进一步划分为裂解离散阶段、汇聚重组阶段和陆内发展阶段。

在简要论述了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这6个旋回以后,对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时空演化差异和板块构造与地幔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讨论,认为(1)此张彼合的地球表层构造运动规律和陆缘与陆内环境并存是导致不同地区大陆时空演化差异的根本原因;(2)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和地幔柱活动(即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球上同时存在的两种相互独立的构造体制,它们有可能在一个地区同时存在。

关键词:中国大陆;地质历史;旋回;阶段;板块构造;地幔柱中图分类号:P3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09)03-0504-24收稿日期:2009-06-08;改回日期:2009-06-10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大型断裂系统与古构造格局改造(2007CB411306)”和“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综合研究(2001CB409810)”,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中美矿产资源对比研究(1212010561502-1)”、“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1212010733802)”、“中国北方及邻区古生代造山过程、陆壳生长及其对成矿作用制约(1212010711817)”、“中国北方及邻区大型断裂活动历史及其对古构造-成矿格局的改造(1212010611806)”和“东天山地区构造格架研究(200013000201)”资助。

作者简介:李锦轶,男,195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大陆内部古造山带区地壳形成与演化方面研究;E-mail :jyli@ 。

第36卷第3期大洋动力学。

板块构造理论被应用于大陆地质研究以后,是否适用于大陆地质研究,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开始于何时,一直是地质界关注和争议的重大地质构造问题。

众所周知,地质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将今论古”的比较研究,由已知的知识去探讨未知的问题。

综观现今全球不同地区,不难发现,不同地区的板块构造和不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不同的,在这些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地质记录。

例如,以东非裂谷为代表的大陆内部裂谷,不仅形成了比较高耸的山系,而且以发育幔源玄武岩的喷发和湖泊沉积为特征,位于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的红海,被认为是东非裂谷的进一步发展,那里不仅发育双峰式火山岩,还发育比较深水的海相沉积;位于美洲大陆与非洲及欧洲大陆之间的大西洋,被认为是红海进一步演化形成的,其两侧大陆边缘为被动边缘,那里的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没有岩浆活动和强烈的构造变动,也没有高耸的山系,在大西洋中脊,新的洋岩石圈正在形成,其中冰岛还有碱性玄武岩浆喷发;位于亚洲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太平洋,被认为是经历了红海和大西洋阶段的晚期洋盆,其两侧陆缘都为活动陆缘,在那里,太平洋岩石圈板块的俯冲,形成了两个大陆边缘的高耸山系,地质作用包括强烈的地震、钙碱系列为主的岩浆活动、高压和低压成对变质作用及快速的沉积作用,形成了指向海洋的逆冲变形;穿越亚洲大陆南部,向西延伸到非洲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山脉,被认为是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在那里,发育富钾的岩浆活动和强烈的逆冲及走滑变形。

以上这些地区的地质作用,被认为是岩石圈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

它们同时存在于地球表面,表明地壳构造变动,在全球不是等时的。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地区,还会发现,具有相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地带,沿走向也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例如,同是处于板块俯冲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太平洋周缘地区,南美的安第斯大陆边缘、北美科底勒拉大陆边缘、太平洋北缘的阿拉斯加、亚洲东部的岛弧型大陆边缘和东南亚及澳大利亚与太平洋之间的多岛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碰撞带沿走向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图1)。

在这些板块构造演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或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地质记录,包括不同的岩石组合和构造变形。

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质记录中,是否存在与上述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类似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及构造变形特征,是检验现今板块构造模型开始于何李锦轶:中国大陆地质历史的旋回与阶段505中国地质2009年时的唯一有效途径。

综观已有地质资料,不难发现,在地球上太古宙以来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记录中,的确存在与上述类似的岩石或岩石组合。

据此笔者认为,至少从太古宙开始,就发育与现今类似的板块构造体制。

因此,太古宙以来大陆演化,可以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加以研究和阐述。

那么,已有的构造观或板块构造理论模型是否完全适合于大陆地质历史的重建呢?现今的板块运动被概括为威尔逊旋回,又被称之为大洋的生命旋回。

我们知道,威尔逊旋回的东非裂谷、红海和大西洋阶段,是大洋形成过程的总结,与大洋形成相对应,已有的大陆分裂并发生离散运动,即超级大陆的解体。

威尔逊旋回中的太平洋、地中海和喜马拉雅等阶段,总结了大洋从收缩到关闭的演化过程,实际上也是新的大陆聚合的过程。

如果以板块构造理论来看大陆的演化,那么在一个大洋的生命旋回中,对应的大陆经历了裂解离散和汇聚重组的演变,即已有超级大陆裂解到新的超级大陆形成的过程。

很明显,海洋形成以前的大陆内部或新的超级大陆形成以后到其再次裂解之前这一重要有时又是漫长的地质时期的演化,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威尔逊旋回中没有涉及。

因此,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威尔逊旋回,只是概括了大陆裂解到新的大陆形成,没有涉及大陆演化,即未能完整地概括和阐述大陆的形成演化。

近年来,有些学者建议把新的大陆形成到其再次裂解这一地质时期作为该大陆的生命演化旋回。

很显然,大陆裂解到新的大陆形成这一复杂而漫长的洋陆演化过程,并没有包括在这些学者所说的超级大陆构造旋回中。

因此,这样的大陆构造旋回没有把地球上大陆的形成演化完整地加以概括和总结。

简言之,迄今为止,大陆形成演化的完整地质过程,在已有的地质理论和在已经发表的相关论著中,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概括和阐述。

中国大陆的组成特征,使其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理想地区之一。

中国大陆的地质历史是渐进演变的?是围绕古陆核逐渐向外生长或演化成为成熟大陆的,还是经过多旋回裂解-拼合形成的?中国大陆前南华纪地质演化与南华纪以来的地质演化,是否具有相同的动力学机制?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大陆地质历史重建的重大问题,与中国矿产资源工作的勘查部署和中国大陆资源潜力的评价有关,而且还与全球大陆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有关。

本文基于笔者近20多年来对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研究的资料积累,特别是近5年来在完成相关科研项目过程中,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于编制1∶1000万中国大陆地球动力学纲要图和相关讨论,简要论述对于中国大陆演化历史一些初步认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中国大陆形成演化旋回与阶段的划分2.1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2.1.1板块构造理论与大陆动力学目前还没有任何理论或假说能够替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问世的板块构造理论。

1989年美国发布的大陆动力学,只是一个研究计划,提出了一些问题。

迄今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因此,究竟什么是大陆动力学,目前还不清楚,仍是研究地球的所有科学家们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追溯起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自从地质学作为独立学科以来,甚至在此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研究大陆的组成,探索大陆的起源和演化了。

因此,如果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出的大陆动力学有新意的话,那也只是一些地质学者充分认识到了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在研究大陆地质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地球表层的岩石圈是由大小不一的块体组成的;这些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的块体,即板块,既可以是只由大洋岩石圈组成,也可以由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共同组成;在其下的软流圈之上,岩石圈板块作球面大规模漂移,大洋岩石圈板块在洋中脊不断生长,在海沟处下插返回地幔中而逐渐消亡,最终导致大洋关闭、其两侧的大陆岩石圈板块连接在一起;在板块漂移过程中,板块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了各种地质作用在板块接触部位发生,尽管板块内部也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但是其强度远小于板块边界处,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在大陆内部,早前寒武纪的岩石与现今的岛弧和碰撞带岩石是类似的;晚前寒武纪以来的地质记录,呈不同规模的带状位于早前寒武纪地质体之间或周围,主要由洋岩石圈残片和陆缘岩系等组成。

这些不同时代的地质体,都可以与现今产于不同板块506第36卷第3期构造环境的岩石组合进行类比。

另一方面,在晚前寒武纪的地质体分布区,包含由大小不等的古老岩石的碎块,这些碎块与周围大陆组成的类似性,指示古大陆裂解和离散运动;古洋中的远洋沉积岩系与陆缘浅水沉积岩系或古大陆块体直接相邻,表明有大规模的大陆漂移和地壳缩短;非洲等地的巨大岩墙,表明与现今类似的大陆,在早前寒武纪就存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