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技术创新与TRIZ理论
技术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_PPT课件
资源消耗
效益
环境污染
微笑曲线
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
向价值链的高端和低污染、少投入的方向发展
21世纪 创新经济
制造前端 研发、咨询
生产制造
制造后端 售后服务
30
二 、 开
、
发 创 新 能 力 的 基 本 途 径
哲学
理论基础
外语 能力
体能
表达
创新
个性
能力
思维
品质
创
创新技法和
造 力
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新技能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
17、计算机磁盘驱动,18、器官移植、 19、光纤传输系统,20、一次性尿布, 21、磁盘操作系统,22、磁共振成像, 23、基因拼接技术,24、显微外科手术 ,25、摄录机组合装置,26、宇宙飞船 ,27、家用烟尘报警器、28、计算机辅 助层面X照相术 (即CT),29、液晶显示 器,30、计算机辅助设计。
1. 创新创造 新价值. 1. 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 1. 创新是适应外部变化的方法.
18
创造
是用金钱来制造点子;
创造可能性
创新
是用点子获取金钱
创造商业及社会价值
19
、
二十一世纪企业唯一重要的事情 就是创新!
—— 彼得·德鲁克
20
新点子, 可应用于 新产品
新解决方案
wh新a服t务 is 新商业模式
• 驱动系统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市 场力量”。
根本变化.
现在怎么办?
12
大部分公司 选择
“我们相信我们需 要改变,但是我们 没有改变.” 郭士纳
失败…
13
a few chooseto transform …
技术创新方法一TRIZ理论
解算过程
最小问题:不改变已有设备而实现铸铁管的摩擦焊接 系统矛盾:管子既要旋转又不应该旋转 问题模型:改变某个要素,保证不旋转实现摩擦焊接 分析:容易改变的要素是两根管子的接触部分
理想解:只旋转管子的接触部分 矛盾:管子的整体性限制了只旋转管子的接触部分 矛盾去除及问题对策:加入短管,并旋转之
• 识别组件两两之 间的相互作用, 为以后的功能模 型打下基础
• 识别组件之间的功能, 并根据他们执行功能 的性能加以评估,最 后形成功能模型图
组件分析
• 组件分析用于问题识别阶段,它用于识别工程系统的组件以 及超系统中与工程系统有相互作用或者共存的组件。 • 1、工程系统:能够执行一定功能的系统。整体的研究对象 • # 矿泉水瓶子、椅子、洗牙器 • 2、超系统:包含被分析的工程系统的系统,在超系统中, 我们所要分析的系统只是其中一个组件。
动作
功能 对象
瓶子装水 桌子支撑书本
功能建模
• 抹布的功能
• • • •
擦玻璃? 提高玻璃的透光率? 让玻璃变干净? 清洁?
功能建模
• 油漆的功能 • 改变墙的颜色? • 保护墙壁? • 赏心悦目?
功能建模
空气净化器功能
洗衣机的功能
功能建模
• 定义功能指南
• • • • “不”字不能用,“要”字不能用 尽可能具体 暂时无法用合适的动词定义,使用“X改变Y的Z参数”定义 仅按因果关系定义(如“空气冷却咖啡”,而不是“咖啡加热空气”)
发明问题标准解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功能分析
• 功能分析是识别系统或超系统组件的功能、特点以及成本 的一种分析工具。
• 它是TRIZ中大多数工具比如因果链分析、剪裁、标准解、 ARIZ等等的基础,也是各个世界著名大企业中应用最广泛、 最有效的TRIZ工具。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TRIZ理论)
原始的创新方法
试错法
第一次猜测
排错
…
第n次猜测
第n次排错
查尔斯.固特异和他的橡胶硫化技术
试错法的典型代表,一生仅做成了这一件事。
常用的传统创新方法
世界上总共有约有300多种创新的技法: • 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联想类比法、反向求索法、组合创新法、
创 新 方 案
可行 的 方案 方案评价
经典创新方法 更有效的创新过程!
TRIZ创新方法
TRIZ的核心内容
阿奇舒勒发现的革命性结果之一
爆米花的启迪
不同行业中的问题,采用了相同的解决方法
利用瞬间压力差 • 甜椒去籽和蒂 • 钻石破碎 • 砂糖粉碎
• 过滤网清洗
阿奇舒勒发现的革命性结果之二
产品和生物系统一样,是按照一定的规律 在发展和进化的
•
通用电气:解决大型发电机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 克莱斯勒:应用TRIZ解决发动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获利1.5亿
美元;
• 洛克威尔:应用TRIZ解决刹车系统的创新设计,减少成本50%;
• 福特汽车:TRIZ创新产品每年带来超过10亿美金销售利润;
• 摩托罗拉:…..
波音引入TRIZ时间比任何人想像都早
1、什么是TZRI?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 理論是由苏联人Genrich TRIZ
Altshuller在1940年代创立。他审阅 世界各种专利二百五十万件,而发现 这些发明之后的规律。
一种系统改良的方法;
T.C.阿奇舒勒
一种自觉性演化的技術系统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一种消除工程冲突而不抵消妥协的工具; 分享无数发明家的知识与经验來增加工程人员知识创造
技术创新方法TRIZ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简介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理论(萃智)。
TIRZ(萃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萃智)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萃智)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萃智)理论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比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TRIZ(萃智)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萃智)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
39个通用技术参数
运动物体的重量 静止物体的重量 运动物体的长度 静止物体的长度 强度 运动物体的作用时间 静止物体的作用时间 温度 可靠性 测量精度 制造精度 作用于物体的有害因 素 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可制造性 操作流程的方便性 可维修性 适应性及通用性 系统的复杂性 控制和测量的复杂性 自动化程度 生产率
28
矛盾的解决办法
• 传统设计是在矛盾双方取得折中方案 传统设计是在矛盾双方取得折中方案 是在矛盾双方取得 Trade-off, 矛盾并没有彻底克服和解决 , • TRIZ理论的核心是建立了基于消除矛盾的 理论的核心是建立了基于消除矛盾的 理论的核心是建立了基于消除矛盾 逻辑方法。运用通用工程参数 通用工程参数来表述矛盾 逻辑方法。运用通用工程参数来表述矛盾 , 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并解 决矛盾,推动产品的不断进化, 决矛盾,推动产品的不断进化,从一个状 态进化到一个新的状态,向着理想化 理想化创新 态进化到一个新的状态,向着理想化创新 产品设计的方向推进。 产品设计的方向推进。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 TRIZ 绪论
歌尔声学-STD 歌尔声学 David Zhang
1 1
我们为什么做这份培训(一)
•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 No Problem, No Job!
–工作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 解决问题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2
我们为什么做这份培训(二)
20%
14
发明等级及其特征
发明 等级 原始状况 问题来源及解题所需 知识范围 各个发明等级的特征 困难 程度 转换 规律 在相应工程 参数上发生 显著变化 选择常用的 标准模型 解题后引起的变化 课题 比例 80% %
技术创新方法之一TRIZ理论概述
1.4、TRIZ理论核心思想和基本特征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 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 和模式。
创造是指第一次提出、造出的东西,是第一次产生崭新的物 质成果或精神成果的行为,它给人们带来新奇或方便。
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关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 过程。
创获取潜在的利润。
创新思维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
1.1何谓创新 当阿奇舒勒对250万个专利进行研究时,发现可以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将 这些专利技术解决方法分为5个“创新等级”。
1.1何谓创新
时时都是创造之时 处处都是创造之地 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阻碍创新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头脑中的传统的、固定的观念和思维中形 成的习惯与定势,要创新就必须勇于突破思维的惯性和定势。
1.1何谓创新 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
式,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
第1级:技术系统的简单改进,所要求技术在系统相关的某行业范围内 (32%);
第2级:包括技术矛盾解决方法的发明,要求系统相关的不同行业知识 (45%);
第3级:包含物理矛盾解决方法的发明,要求系统相关行业以外的知识 (18%);
第4级:包含突破性解决方法的新技术,要求不同科学领域知识(4 %);
第5级:新现象的发现(1%)。(括号中的为占总专利比重。)
技术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
技术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技术创新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或创造新的技术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而TRIZ理论则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它以解决矛盾为核心,通过分析和系统化的方法来推动技术创新。
本文将介绍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并重点介绍TRIZ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包括:1.需求分析: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找出技术创新的切入点,确定创新目标和方向。
2.技术调研:研究现有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3.创意生成:通过头脑风暴、创新工具等方式,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新思路和创意。
4.评估和筛选:对产生的创意进行评估,筛选出有潜力和可行性的创新方案。
5.原型开发:通过原型设计和制作,验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技术实施:将创新方案从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进行技术开发和实施。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是一种创新方法,它是苏联发明家阿尔图尔·佩特舒科创立的,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创新方法,帮助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解决矛盾,即通过解决技术问题中的矛盾,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TRIZ理论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1.矛盾矩阵:矛盾矩阵是TRIZ理论的核心工具,它基于40个矛盾对,通过对应不同的矛盾对,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创新原则。
2.九窗法:九窗法是一种系统化思考的方法,它将创新问题分为九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资源吸引法:资源吸引法是一种从外部引入所需资源的创新方法,通过寻找其他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和资源,解决内部资源不足或短缺的问题。
4.TRIZ算法:TRIZ理论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算法,如分析矛盾,递推分析,问题反思等,通过这些算法来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TRIZ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和工艺改进:通过TRIZ理论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发现产品和工艺中的矛盾,并提出创新的改进方法。
TRIZ创新理论技术创新40法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完备性法则
技术系统的功能完备性是随着时 间而不断进化的,技术系统需要 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以满足用户 的需求。
能量传递法则
技术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随着时 间而不断进化的,能量传递的效 率会逐渐提高。
动态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动态性是指技术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05
TRIZ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 析
TRIZ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解决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矛盾
详细描述
利用TRIZ理论中的40个创新原理,解决产 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矛盾,如尺寸、强 度、重量等方面的冲突,实现产品性能的优 化和提升。
TRIZ 在工艺改进中的应用
总结词
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原理和方法,解决矛盾,推动技术系统的改进和升级。
40个创新原理详解
总结词
40个创新原理是Triz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 分,它们为解决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提供 了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VS
详细描述
40个创新原理包括:分割、抽取、局部 质量、增加不对称性、组合、多用性变更 、嵌套、简化、统一性、逆向思维等。这 些创新原理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方面,可以 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技术系统。通过学习和 掌握这些创新原理,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 解决技术系统中的矛盾,推动技术创新和 进步。
使用创新工具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如技术分析能力、逻辑思 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创新工具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汽车制造企业使用功能分析方法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改进, 通过优化功能结构,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案例二
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使用因果链分析方法,找到了产品故障 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问题,提高了产品的 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创新方法一TRIZ理论
技术创新方法一TRIZ理论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苏联科学家爱尔兰·奥列兴(Genrich Altshuller)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性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
TRIZ理论通过研究和总结大量的创新案例,揭示了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工具和原则,帮助人们解决技术问题和促进技术创新。
TRIZ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技术创新不是一种盲目的试错过程,而是遵循特定规律和原则进行的。
TRIZ认为,创新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普遍应用。
因此,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TRIZ理论找出了一些常见的创新模式和规律,并将其表达为一组创新原则和工具。
TRIZ理论包括四个核心要素:矛盾、创新原则、创新工具和创新知识库。
首先,TRIZ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中存在着矛盾,矛盾是问题的本质,只有解决了矛盾,才能得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将矛盾分为两类:矛盾迫使和无法兼顾的矛盾。
矛盾迫使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在一个特定条件下改进一些方面会导致另一个方面变差,而无法兼顾的矛盾是指在创新过程中,两个或多个目标无法同时得到满足。
通过识别和分析矛盾,可以找到突破矛盾的创新方案。
其次,TRIZ理论提出了一组创新原则,用于指导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决策和设计。
这些创新原则总结了各个领域的创新案例中常用的方法和思路,如逆向思维、分离矛盾、改变状态等。
这些原则可以提供启发与引导,帮助创新者思考和产生新的创意。
此外,TRIZ理论还提供了一系列创新工具,用于引导和辅助创新过程。
这些创新工具包括40个发明原理、技术逆推法、功能模块法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创新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发现问题的实质和潜在的创新机会。
最后,TRIZ理论还建立了一个创新知识库,包含了大量的创新案例和技术解决方案。
这个知识库可以帮助创新者查找和参考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重复发明轮子,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总工程师
精选ppt
1
金融风暴来了,企业陷 入危机
问题出在哪里?
精选ppt
2
中国与美国,不一样的危机
❖ 都陷入了危机,一样的表象,不一样的问题, 不一样的原因。
❖ 美国的基本原因是过度消费和信用透支。 ❖ 中国的基本原因是经济结构单一、产能过剩
和国内消费不足。 ❖ 不一样的问题和原因,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也
7 7
类似的例子……
❖ 我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 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 的利润。
❖ 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 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 利润只有1.5美元。
❖ 每年全球DVD出货量的8000万台中有6500万台由中 国制造,作为这个行业中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我 们的企业又得到了多少呢?
❖ 对外引进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
❖ 创新的产出高
❖ 高技术产业是制造业产品贸易的主体,服务业向高
端迅猛发展
精选ppt
18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确定:
❖ 全社会R&D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 ❖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 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 ❖ 本国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五位 ❖ 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五位
售后服务
5 5
处在价值链下游、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不可能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
更谈不上有市场主导润的分配
市场定价 88美元
40美元 香港公司
美国开发公司 获利48美元
20美元 广东外贸公司
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课件
• “必须学习和借鉴美国经验,进行制度和观念创新,建设 好软力量。而这种软力量绝不是仅靠恢复儒学和古文化传 统可以企及的,必须建立与现代文明走向一致的制度和价 值体系。”
三、创新并不难
•人人可创新 •创新有方法
检核表法
组合法
大脑风暴
问
真正
创
题
的
新
情
问题
方
境
案
定义问题 方案产生
可行 的 方案
方案评价
经典创新方法 更有效的创新过程!
TRIZ创新方法
4.2 TRIZ理论
1、什么是TRIZ? 2、TRIZ的形成与发展 3、TRIZ的核心思想 4、TRIZ的理论体系 5、TRIZ的创新原理 6、TRIZ的矛盾矩阵
1、什么是TRIZ?
• 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 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 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 ——爱因斯坦 1936.10.15 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 创新的前提:创新思维 • 思路决定出路。 • 创新地理解意图。 • 两个毕业两年后不同际遇的大学生。
——贝尔纳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
2021/7/12
34
4.1 传统创新方法
试错法 测绘与仿制 凭经验设计 头脑风暴法
折中法
检核表法
试错法
试错法的效率
据记载,爱迪生试验电灯用过1600多种金属材料和6000多种非金属材料,而采集 的材料更多达14000多种;试验新型蓄电池用过9000多种材料,失败50000多次。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PPT课件)
一级:复现自然界已经存在的功能 五级:创造自然界未有过的东西
10
TRIZ的适用范围
❖ 利用TRIZ可以解决一级到四级的发明问题;但不能 解决五级发明问题;
❖ 是否出现矛盾,是区分常规问题和发明问题的一个 主要特征,发明问题必须至少解决一个矛盾(技术 矛盾或物理矛盾)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
1
TRIZ技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的含义 ❖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原俄文字
母的缩写,并按ISO/R9-1968E规定,转换成拉 丁文的首字母缩写
TRIZ
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 2
TRIZ理论创始者根里奇·阿奇舒勒
❖ 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ler (1926-1998 ) 是前苏联的 一位天才发明家和创造创新学家,于1946年创立TRIZ理论。
❖ TRIZ理论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 的科学原理和法则,曾经被称作前苏联的“国术”和“点金 术”。
❖ 独特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被西方称之为“人类三大进化理论之 一”,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进化理论 相提并论。
3
TRIZ理论基本认识:
❖ 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 Altshuller指出:解决发明问题过程中所寻求的科学原理和
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大量发明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矛盾(技术 矛盾和物理矛盾)也是相同的,同样的技术创新原理和相应 的解决问题方案,会在后来的一次次发明创新中被反复应用, 只是被使用的技术领域不同而已 ❖ 因此,将那些已有的知识进行提炼和重组,形成一套系统化 的理论,就可以用来指导后来的发明创造、创新和开发 就可以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精选]第十章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
[精选]第十章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TRIZ理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Dr. Nick Le Zeiss教授提出的,他是 TRIZ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在设计活动中,设计者都认为设计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还在继续。
在 TRIZ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工作者把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人们为了得到最佳的产品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就是创新设计了。
然而这个复杂繁琐、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Dr. Nick Le Zeiss教授提出了一个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 TRIZ理论设计一个新型产品。
他认为:把有缺陷的部件进行重新排列、修复、重新设计等创新动作,都是在创造新产品以达到用户要求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TRIZ理论在汽车领域同样也有其应用空间。
1.改善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了保证汽车零件的质量,开发人员首先要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和设计。
设计中需要考虑最小零部件质量的问题;在满足性能要求前,尽可能地保证最小零部件的质量;在保证性能要求后,尽可能地保证最低质量。
而这又与 TRIZ模型非常相似:零部件供应商首先根据 TRIZ理论,对零部件进行适当的强度、刚度分析,并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 TRIZ理论对零部件的质量进行改进。
比如:在 TRIZ模型中可以看出,设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质量分析和确定零部件的质量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技术来保证它们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 TRIZ模型中还需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缩短装配时间和修理时间、缩短零部件的修理周期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零件的整体性能等因素来保证部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保证设计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来改善结构质量和结构可靠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见图2)。
创新设计-triz理论
TRIZ的冲突解决方法论
40条发明 创造原理 标准问题 General Problem 39个工 1 程参数 特殊问题 Specific Problem 2 标准解决方法 General Solution 选择 应用 问题的解 Specific Solution 3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恶化的 改善的
建议:将对称物体的形状 改为非对称的。
1. 分割(空间转换)
分割物体为独立的零件
分割物体成为组合式的对象
1. 分割
增加物体分割的程度
4.不对称(空间转换)
希望刷子毛既短而 硬,又长而软 应用不对称
不对称的漏斗
漩涡使水外旋,降低 下漏速度。
不对称的漏水口降低漩 涡速度,而增快漏水速 度。
14.曲面化原理(空间转换)
设计
设计分为三个层面 设计哲学
从心理学、认知层面研究设计本质
设计理论与方法
设计过程理论及其他学科对设计的指导
设计应用
各种设计技术:产品设计,稳健设计,可靠性 设计,优化设计等
创新设计
设计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产品由初始状态 变换到理想状态的过程 常规设计
解决所有变换步骤已知的常规问题的设计
创新设计
24. 中介物
利用一个中间物体去转换或完成一个动作 暂时地将一个物体和另一个连接在一起以方便 将它移除 例:当通电流于液态金属时为减少能源损失, 使用冷的电极和具较低融溶温度的中间液态金 属
18. 振动原理(作用力转换)
使物体振动。如果已振动,增加它的频率,甚 至可达到超音速 利用共振频率 使用压力振动取代机械振动;运用电磁场与超 音波振动连结 例:以振动手术刀取代传统手锯;振动铸造模 以改善流动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创新原理——技术矛盾
技术矛盾是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 对参数 A 的改善,导致参数 B 的恶化
• 产品技术矛盾
– 改进产品或工艺流程的某一特性 时常常引起其它特性恶化
参数A
参数B
32
实例:折叠椅
为了提高折叠椅的承受能力,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主要的支撑
部件加粗,但如此一来却增加了整 个系统的重量。
协调性法则:实例
性能参数之间不协调
结构不协调
1
动态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应该沿着结构柔性、可移动性、 可控制性增加的方向进化。
1. 提高柔性子法则 2. 提高可移动性子法则 3. 提高可控性子法则
2
1. 提高柔性子法则
刚体
有两种特性 的刚体
单铰链
多铰链
柔性体
场
气体
液体
粉末
3
实例:键盘
4
提高可移动性子法则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运动对象的重量 静止对象的重量 运动对象的长度 静止对象的长度 运动对象的面积 静止对象的面积 运动对象的体积 静止对象的体积 速度 力 应力或压力 形状 对象的稳定性 强度 运动对象的作用时间 静止对象的作用时间 温度 照度 运动对象所需的能量 静止对象所需的能量 功率 能量的无效损耗 物质的无效损耗 信息的损失 时间的无效损耗 物质的量 可靠性 测量的精确性 制造精度 作用于对象的外部有害影响 对象产生的有害因素 可制造性 可操作性 可维修性 适应性或多功能性 对象的复杂性 检测的难度 自动化程度 生产率 2, 28, 13, 38 2, 17, 29, 4 8, 15, 29, 34 +
运动对象 静止对象运动对象静止对象运动对象 静止对象运动对象静止对象 的重量 的重量 的长度 的长度 的面积 的面积 的体积 的体积 速度 力 应力或压 力 形状 对象的稳 定性 强度
矛盾矩阵
运动对象静止对象 的作用时的作用时 间 间 温度 照度 运动对象静止对象 所需的能所需的能 量 量 功率 作用于对对象产生 能量的无 物质的无信息的损时间的无 测量的精 适应性或 对象的复检测的难自动化程 物质的量 可靠性 制造精度象的外部的有害因 可制造性可操作性可维修性 生产率 效损耗 效损耗 失 效损耗 确性 多功能性 杂性 度 度 有害影响 素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8, 35, 26, 18 30 22, 21, 18, 27 31 32 33 34 35 36 37 28, 29, 26, 32 38 39 01、分割原理 02、抽取原理 03、局部质量原理 04、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05、组合原理 06、多功能性原理 07、嵌套原理 08、重量补偿原理 09、预先反作用原理 10、预先作用原理 3, 28, 35, 37 10, 14, 35, 37 11、预补偿原理 12、等势原理 13、反向作用原理 14、曲率增加原理
三峡大坝五级船闸
29
原理31:多孔材料
A、使物体多孔或添加多孔元素(嵌入其中或涂层)
B、如果已经是多孔的物体,则利用这些孔,引入有用的物质或 功能
焦炭
用药棉沾药水擦伤口
30
四种工具:
创新原理——技术矛盾
分离方法——物理矛盾 标准解系统——标准问题 科学原理/效应库——
“How to…”
奶粉分装盒
临时交通灯的电杆
椿头分割为砂粒以分散受力
25
原理3:局部质量
A、将均匀的物体结构或外部环境变成不均匀的 B、让物体的各部分执行不同的功能
C、使物体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超声波钻孔机
婴儿勺
尘土过滤器 为降低温度,核心部分用导热材料,
外围部分用耐磨材料
26
原理7:嵌套
A、把一个物体嵌入第二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 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
任何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系 统都不是同步、均衡进化的,每 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 向前发展;
这种不均衡的进化常常导致子系 统之间出现矛盾;
后掠翼
三角翼 近现代
二战结束 整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 系统中发展最慢的子系统的进化 发动机功率进一步提高 速度;
一战期间 发动机功率提高,机翼面积减小
矛盾
折叠椅强度 折叠椅的重量
技术矛盾
强度 运动对象的重量
33
39个通用技术参数
寻找“通用”技术参数的目的: 用来对技术系统中出现的技术矛盾进行分类;
来自于不同技术领域 的众多参数
归纳、总结
39个具有代表性的参数
34
39个通用技术参数
01、运动对象的重量 02、静止对象的重量 03、运动对象的长度 04、静止对象的长度 05、运动对象的面积 06、静止对象的面积 07、运动对象的体积 08、静止对象的体积 14、强度 27、可靠性 28、测量的精确性 29、制造精度 30、作用于对象的有害因素 31、对象产生的有害因素 32、可制造性 33、可操作性
早期 发动机功率小,机翼面积大
8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
9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是沿着减小其元件尺寸的方向进化的。
电子管收音机
晶体管收音机
集成电路收音机
10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A、技术系统沿着以下路线进化:
单系统→ 双系统→多系统
B、当技术系统进化到极限的时候,系统中实现某项功能的子系统 会从系统中被剥离出来,转移到超系统中,成为超系统的一部分。 在该子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的同时,也简化了原有的技术系统。
每条定律之下有多条技术进化路线,每条技术进化路线由技术所处的不同状态 构成,表明了技术进化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提供了技术预测的功能。
技术预测
15
16
技术预测
工程系统的进化遵循一定的
技术进化模式和规律。这就 是说,技术系统的发展(在
一定限度内)是可预测的。
16
17
四、技术创新方法 ( TRIZ理论)
B、一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
俄罗斯套娃
27
原理8:重量补偿
A、将物体与另一具有升力的物体组合,来补偿物 体的重量
B、利用外部环境(空气动力或流体动力或其它力) 来补偿物体的重量
借力(重量补偿)
利用浮力(环境补偿)
28
原理12:等势
在势能场中限制位置改变(即在重力场中改善运作 状态),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
17
问题
100万只青椒要去籽做罐头,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18
解决方案
置于压力锅内,先升至6psi,
后急速降至2psi
19
其他问题类似的解决方案
坚果工业化加工原理
葵花籽工业化加工原理
20
工程矛盾往复出现(道法自然)
人们不断的用相同的方法来解决来自于 不同领域的“相同”问题。
解决问题的规律性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技术 系统中,同样的问题反复出 现,相同的解决方法被反复 使用!
02、抽取原理
03、局部质量原理 04、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05、组合,合并原理 06、多用性原理 07、嵌套原理 08、重量补偿原理
32、颜色改变Biblioteka 拟态原理33、均质性原理 34、抛弃或再生原理 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
36、相变原理
37、热膨胀原理 38、加速氧化原理 39、惰性环境原理 40、复合材料原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1
前苏联的专利
Descriptive Title
20万
Picture of Design
Current Design Purpose of Invention Solution Description
4万
22
发明的级别
Level 5: 科学发现( <1% )
•科学发现
Level 1: 显而易见的解(32%)
15、运动对象的作用时间
16、静止对象的作用时间 17、温度 18、照度 19、运动对象的能量消耗 20、静止对象的能量消耗 21、功率
34、可维修性
35、适应性及通用性 36、对象的复杂性 37、检测的复杂性 38、自动化程度 39、生产率
35
09、速度
10、力 11、应力或压力 12、形状 13、稳定性
技术系统应该沿着系统整体可移动性增强 的方向进化。
可移动性进化路线
部分可动 高度可动 整体可动
不可动
5
实例
不可动
部分可动
高度可动
整体可动
6
提高可控性子法则
技术系统应该沿着系统整体可控制性增强 的方向进化。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利用中介物)
反馈控制
(引入反馈机制)
自我控制
(智能反馈)
7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6, 29, 4, 35, 12, 19, 1, 32 38 34, 31 19, 32, 35 32 8, 35, 24 18, 19, 28, 1
12, 36, 6, 2, 34, 5, 35, 3, 10, 24, 18, 31 19 31 35 15, 19, 18, 22 1, 35 12, 8 18, 19, 5, 8, 13, 10, 15, 28, 15 30 35 7, 2, 35, 4, 29, 23, 1, 24 39 10 6, 28 10, 28, 24, 35 2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