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 新人教版必修3.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3课件:第6课 琵琶行 并序(共30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 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 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 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 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 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 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 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 长安。
呕哑(ōuyā) 铁骑(qí) 嘲哳(zhāozhā)幽咽(yè)
商贾(gǔ)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铁骑(jì)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 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感的因和序在
情
, 故 。正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事 概 况
。
交 代
时 间
文 前 面 ,
定 下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 终抱着“为民请 到贬江州 命”“兼济天下” 司马以前) 的宗旨。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 主。代表作 品为《卖炭 翁》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 (即自贬 的时期,揉和儒家 江州司马 “乐天知命”道家
到死) “知足不辱”和佛 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 法宝。悔恨“三十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 《长恨歌》 《琵琶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 草送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题
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 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 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引:例P39李贺《李凭箜篌 引》)
2、 小序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交代了写诗的时间、背景、缘由、 动机,并确立了诗歌的主题:同情 琵琶女,控诉社会现实,抒发内心 苦闷、失意之情。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A. 描述音乐的起源 B. 描述音乐的历史 C. 描述音乐的感召 D. 描述音乐的演变 答案:C 解析:白居易通过琵琶女的演奏让叙述者产生共鸣, 展现了音乐作为情感交流的桥梁,使人们能够在音乐 中找到情感的共通之处。
15.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增 强情感?
A. 用自然景观描写 B. 用社会背景描写 C. 用音乐氛围描写 D. 用人文历史描写 答案:A 解析:环境描写中融合自然景观,如“月明”及 “风声”,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情 感形成共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 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用“我闻琵琶已叹 息”来表达什么?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琵琶女的同情 C. 对生活的感慨 D. 对友谊的渴望 答案:C 解析:“我闻琵琶已叹息”表现了白居易对琵琶曲 的深刻感受,进而引发了他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感慨, 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3. 《琵琶行并序》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句中, 千和万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11.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句诗所 表达的意象是?
A. 音乐的优美 B. 音乐的激烈 C. 音乐的对比 D. 音乐的柔和 答案:C 解析:这句诗通过对大弦与小弦声音的对比,展现 了琵琶曲调的丰富性,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及其带来 的情感波动。
12. 《琵琶行并序》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A. 语言简练 B. 叙述生动 C. 情感丰富 D. 结构松散 答案:C 解析:作品情感丰富,借助音乐的描绘表现了深刻 的内心感受,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 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
这 刚刚、才
创作
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一共
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概括琵琶女的身世,交代写作缘由及写作动机。
15.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增 强情感?
A. 用自然景观描写 B. 用社会背景描写 C. 用音乐氛围描写 D. 用人文历史描写 答案:A 解析:环境描写中融合自然景观,如“月明”及 “风声”,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情 感形成共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 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用“我闻琵琶已叹 息”来表达什么?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琵琶女的同情 C. 对生活的感慨 D. 对友谊的渴望 答案:C 解析:“我闻琵琶已叹息”表现了白居易对琵琶曲 的深刻感受,进而引发了他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感慨, 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3. 《琵琶行并序》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句中, 千和万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11.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句诗所 表达的意象是?
A. 音乐的优美 B. 音乐的激烈 C. 音乐的对比 D. 音乐的柔和 答案:C 解析:这句诗通过对大弦与小弦声音的对比,展现 了琵琶曲调的丰富性,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及其带来 的情感波动。
12. 《琵琶行并序》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A. 语言简练 B. 叙述生动 C. 情感丰富 D. 结构松散 答案:C 解析:作品情感丰富,借助音乐的描绘表现了深刻 的内心感受,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 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
这 刚刚、才
创作
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一共
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概括琵琶女的身世,交代写作缘由及写作动机。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突然
溅射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
急速冲出
通“划”
悄然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江边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 年 ,秋 月
节拍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创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 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 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 客 ,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 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 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 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突然
溅射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
急速冲出
通“划”
悄然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江边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 年 ,秋 月
节拍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创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 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 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 客 ,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 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 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 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解题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 “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 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 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 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导入
两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 使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 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 唱。“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是音乐将一些素不相 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
文学常识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 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 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的情景,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
上琵琶声出现准备好氛围。
2.找出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分析其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身旁无物,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
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第二部分
诵读感知
诵读诗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6.《琵琶行(并序)》课件
作者与琵琶女产生共鸣的原因除了美好 的音乐,还有共同的遭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身世 相同
点
诗人的遭遇
沦 年轻时 才貌双绝, 春风得意
被贬前
落 如今 年长色衰,
如今
才华横溢,积 极进取
冷落浔阳,孤
门前冷落
独失意
诗人把琵琶女的身世和自己的命运自然 地联系在一起,抒发自己宦途失意的痛 苦、感伤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一首琵琶曲,不仅再现了琵 琶女的才情与悲惨遭遇,同时也 投映了诗人的生命情感。时间永 远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 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 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 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 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 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品读第二次演奏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1)第二次的琵琶曲演奏结束后诗人为何要“叹 息”?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 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是因为诗人从音乐中听出了情感和心事。
(3)你能根据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将第二次的琵 琶演奏大致划分为几个乐章?请分别用词语概括每 个乐章的特点。
再读课文
品读诗歌第三节,分析每个乐章抒发了琵琶女什 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和她的身世经历有何关联?
明确:序曲,低沉抑郁——浔阳江边,风寒 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第一乐曲,清脆流畅——琵琶女年轻时色艺 双绝名噪京城,醉酒欢歌是她生活的全部; 第二乐曲,冷涩凝绝——生活变故,年长色 衰,门庭冷落,心情沉痛; 第三乐曲,高亢激越——寻思过后的顿悟, 内心充满不平愤懑。
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音乐描写的特色
2.双声词、象声词拟声:幽咽、间关;嘈嘈、 切切。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 2.6 《琵琶行并序》PPT教学课件(共29张PPT)
琵琶行
胡孺
人子
唐能 解
玄 宗
诵
吟
挽 白 居
琵 琶
长 恨
易 联
篇
曲
()
琶 行 并 序
字词正音
湓 贾 思 嘈 舫 迁谪 钿 篦 呕哑 嘲哳
pén(江名) gǔ(商人) sì(名词,思绪) cáo(声音粗重) fǎng(船)
qiān zhé
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又如登山“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 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 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 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 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 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 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体会出甘 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 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年轻时 年老时
年本轻是美京貌—城—女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名日满欢京笑—都—的今艺日辛人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起对比反衬作用
去被贬年江辞洲帝京
病卧浔阳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 拓展延伸:
• 《明湖句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 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 ,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琵琶行并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启程、出发 伤 (2) 这里指悄悄的意思 (3) 悲、
(4)随
文 段研 读 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出众地显露出来 答案:突然出现
文 段研 读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文 段研 读 (4) 使快弹数曲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唐宪宗的年号 (2)贬官、降职 (3)托付
(4)畅快 (5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段研 读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常被 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这一艺术效果的深 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了。 D .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 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 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使感情保持着激愤不 变。 解析:“使感情保持着激愤不变”错,应该是“感情由 激愤变为凄厉”。
文 段研 读 侧面描写: 通过听众的反映、环境气氛来衬托琵琶声 强烈的艺术魅力。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 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写出了乐曲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从而衬托出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
文 段研 读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
(1)弟走从军阿姨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母亲的姊妹一辈的人物 (2)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8 3 《琵琶行(并序)》课件(53张)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的情景江面浩渺,月色冷寂。自然地点染出哀别之伤, 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一个“惨”字为琵琶女的出场营造了悲凉的氛围,而且含 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
朗读并翻译第二段
轻声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
迟疑不决
重新掌灯
才
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通过景物和环境描写来反映诗人的失意寂寞,孤苦无聊, 其遭际与琵琶女何其相似。
诗人为何认为自己和琵琶女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他们同在何处?
1、都来自京都。 “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 2、皆有出色才华。 “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3、如今都落泊失意。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李忱
新乐府运动
唐代中期由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 诗为中心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从诗歌体制上看,新乐府是 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 段?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 琶女的技艺的娴熟。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
美色 困顿萎靡的样子
安然的样子
朗读并翻译第二段
轻声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
迟疑不决
重新掌灯
才
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通过景物和环境描写来反映诗人的失意寂寞,孤苦无聊, 其遭际与琵琶女何其相似。
诗人为何认为自己和琵琶女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他们同在何处?
1、都来自京都。 “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 2、皆有出色才华。 “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3、如今都落泊失意。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李忱
新乐府运动
唐代中期由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 诗为中心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从诗歌体制上看,新乐府是 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 段?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 琶女的技艺的娴熟。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
美色 困顿萎靡的样子
安然的样子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课件
3、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C )
A迸(bèn ɡ )幺(yāo)阑(lán)干 B湓(pén)江 贾(jiǎ)ɡǔ 篦(bì) C嘈(cáo)钿(diàn)呕哑(ŏu yā) D嘲哳(zhāo zhé)zhā 舫(fǎng)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 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
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
古:神态、容颜
暮去秋来颜色故 今:色彩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
今:排行第一的人 古:叹息声
又闻此语重唧唧
今:低声交谈, 也指自语或虫鸣。
古:从前
凄凄不是向前声 今:往前走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感的因和序在
情
, 故。正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事 概 况
。
交 代
时 间
文 前 面 ,
定 下
说 明
、地
作 者
了凄
切
写 作 的
点
、人
有 一 段
A迸(bèn ɡ )幺(yāo)阑(lán)干 B湓(pén)江 贾(jiǎ)ɡǔ 篦(bì) C嘈(cáo)钿(diàn)呕哑(ŏu yā) D嘲哳(zhāo zhé)zhā 舫(fǎng)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 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
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
古:神态、容颜
暮去秋来颜色故 今:色彩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
今:排行第一的人 古:叹息声
又闻此语重唧唧
今:低声交谈, 也指自语或虫鸣。
古:从前
凄凄不是向前声 今:往前走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7课: 《琵琶 行并序 》课件
感的因和序在
情
, 故。正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事 概 况
。
交 代
时 间
文 前 面 ,
定 下
说 明
、地
作 者
了凄
切
写 作 的
点
、人
有 一 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优质课件(27张)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
在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 有什么作用?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 正的演奏家 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 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 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琵琶女演奏的《霓裳》和《六幺》可以分 为几个乐章?每个乐章的基调的分别是怎 样的?
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是什么让这两位素不相识的联系到一起呢?
琵琶声
品琵读琶:女琵的琶三女次的演演奏奏
江头送客闻琵琶
暗写
江上聆听琵琶曲
明写 详写
江上感言再促弦
明写 略写
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找出理由。
哀怨 、悲凉
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 饯别酒席的悲伤气氛
第二次演奏 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
琵琶女在弹奏过程中的主要情思是什么? 试用诗中原句回答。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再读第二次音乐演奏
思考:琵琶女的音乐特点和人生际遇有 怎样的关系?
琵琶女的人生是多姿的音乐,音声又是 她曲折的人生。
两者契合,统一
赏析第三次演奏情景 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衬托出乐曲的悲凄感人。
“声情并茂”《琵琶行》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感 情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定 下 了
凄 切
的伤
怀
和
故 事 概 况
。 说 明 写 作 的 原 因
小 序 。 交 代
时 间
、地点 、人物
2
、 在 正 文 前 面 , 作 者 有 一 段
在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 有什么作用?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 正的演奏家 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 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 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琵琶女演奏的《霓裳》和《六幺》可以分 为几个乐章?每个乐章的基调的分别是怎 样的?
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是什么让这两位素不相识的联系到一起呢?
琵琶声
品琵读琶:女琵的琶三女次的演演奏奏
江头送客闻琵琶
暗写
江上聆听琵琶曲
明写 详写
江上感言再促弦
明写 略写
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找出理由。
哀怨 、悲凉
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 饯别酒席的悲伤气氛
第二次演奏 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
琵琶女在弹奏过程中的主要情思是什么? 试用诗中原句回答。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再读第二次音乐演奏
思考:琵琶女的音乐特点和人生际遇有 怎样的关系?
琵琶女的人生是多姿的音乐,音声又是 她曲折的人生。
两者契合,统一
赏析第三次演奏情景 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衬托出乐曲的悲凄感人。
“声情并茂”《琵琶行》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感 情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定 下 了
凄 切
的伤
怀
和
故 事 概 况
。 说 明 写 作 的 原 因
小 序 。 交 代
时 间
、地点 、人物
2
、 在 正 文 前 面 , 作 者 有 一 段
6.《琵琶行(并序)》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挽 白 居
琶 篇
恨 曲
易
联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 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情势,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 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 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情势
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 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 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 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应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 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 《观刈麦》 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 炭翁》等。
琵琶行
胡童
儿子
能解
唐 宣 宗
诵 琵
吟 长
• 3、侧面描写。
封建社会中一个才貌双全,却被摧残、被侮辱的 歌女形象。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情冷暖、世态炎 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对众人的重色轻才和 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强烈的控诉。
但并没有认识到往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 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夸耀、追 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 却没有从不幸中觉醒。
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表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深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感的因和序在
情
, 故 。正
基 调 。
并 为 全 诗
语文:2.6《琵琶行并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
满腹辛酸
对 比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 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 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 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 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 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 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 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 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 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 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 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 歌》、《琵琶行》。 杜甫而后,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 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 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 朝走向
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 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 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 其实并无严格区别。是一种具 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 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 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 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凄凉话身世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相逢何必曾相识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
座
重
闻
皆
叹
息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 是被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虽地位悬殊,但 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 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 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 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 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 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 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对 比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 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 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 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 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 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 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 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 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 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 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 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 歌》、《琵琶行》。 杜甫而后,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 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 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 朝走向
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 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 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 其实并无严格区别。是一种具 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 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 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 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凄凉话身世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相逢何必曾相识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
座
重
闻
皆
叹
息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 是被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虽地位悬殊,但 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 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 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 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 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 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 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 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琵琶行并序》【精品课件】
思考讨论
7、联系全文,请说说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特点。
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历尽繁华,却美人迟暮, 被是一个被封建社会损害、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 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诗人是一个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被贬江城、怀才不 遇,壮志未酬,才华难以施展,孤独苦闷,饱受受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思考讨论
5、“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 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 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思考讨论
6、“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 衫呢?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 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 怜悯诗人)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 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 当时社会的控诉。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层: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层: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层:江中诉说身世苦; 第四层:自叹谪居感慨多; 第五层:重闻琵琶青衫湿。
思考讨论
1、诗文按什么顺序写?请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全诗按时间顺序写。 ①月夜江头送客 ②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③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④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重闻琵琶青衫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6.《琵琶行并序》课件(26张PPT)
1.几乎所有内容都和下面的段落有对应关系…… 2. A、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主要经过;
B、说明诗歌的创作缘由; C、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D、概述琵琶女身世。
第一段 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二段 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 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四段 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段 重闻琵琶青衫湿
同相 是逢 天何 涯必 沦曾 落相 人识
迁徙xa
银篦bὶ
阑干lán
重唧唧chόng 重利zhὸng
莫辞更坐弹一曲gèng
本长安倡女 曲罢悯然 恬然自安 凡六百一十六言
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声停欲语迟 主人下马客在船
弦弦掩抑声声思 间关莺语花底滑 秋月春风等闲度
梦啼妆泪红阑干 凝结不通声暂停 却坐促弦弦转急 座中泣下谁最多
初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诗人并未详细介绍,但可以从诗文 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是悲凉哀怨的。如: A、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 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使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 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3、读第五段:三闻琵琶,为何“凄 凄不似向前声”,而诗人却“泪湿青 衫”?
1.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
是音乐(琵琶声)将诗人与琵琶女联系起来的。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 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琵琶)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4.曲中带情,写乐曲融入的深厚情感
准确把握琵琶女揉进弦中的万缕情思,如: 开场表演以名家之曲(霓裳、六幺)表现琵琶女技艺之高超, 之后描写了琵琶女随心弹奏的乐曲,该曲的流畅、艰涩、凝结、 爆发、撕裂,正是琵琶女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与再现。有青春得 意,有艰难挣扎,有痛不欲生的沉默,有怒火喷涌的反抗,更 有她的撕裂人生的悲惨控诉。正是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才令其 产生如此巨大的感染力,以致“满座重闻皆掩泣”。
8.3《琵琶行(并序)》课件(5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小序提供了什么信息?
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写诗 的时间、背景、缘由,并确立了诗歌凄切 伤怀的情感基调。
背景: 秋夜送别
人物: 琵琶女、诗人
事件: 奏曲、自叙身世、作诗
概述内容: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 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 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 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 居卧病”的凄凉心境。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被称为“老妪能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 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 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闲职。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以讽喻诗为主。
(从入仕到贬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 代表作品为
琵琶行
高 山 流 水
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 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 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 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 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 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 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 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 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 无边的大海。”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就是钟子期。从此 二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音乐优美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作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掌握歌、 行、引文学常识。 2、掌握诗歌中小序、第一段重点字词。(重点) 3、结合小序内容,整体把握诗歌脉络。(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有《白氏长庆集》,现存诗 3000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 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风清新自然、 通俗易懂。
朗读、听录音理解:
➢小序有什么作用? ➢用一句话概述每段段意
①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 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 基调。
➢找出叠词叠字,双声叠韵词 ①叠词叠字 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另有瑟瑟、 茫茫、唧唧,不直接描写音乐的。) 双声叠韵:间关、幽咽、呕哑、嘲哳。 ②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 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
总结音乐描写的艺术
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把歌 女的动作、音调的变化、演奏的场景、当 时的环境、人物的感情糅合在一起,加以 细致的描绘,写出了琵琶音乐的复杂性和 多面感,完整地表现出美妙的音乐形象。
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 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 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 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 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 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 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 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 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 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 现实意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
自言本是京城女
出自京城
才华出众
名扬京都女艺人
白居易
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气横溢大诗人
落泊失意
年长色衰嫁商人
犯颜直谏贬江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
【天涯沦落之恨】
典型感情
琵琶女在音乐声中融入了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 丈夫的重利寡情的强烈控诉。
以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声和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声响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 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侧面衬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 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 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 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 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 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 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 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 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 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 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 “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 对主题的表达。
第一次 送客闻琴
第二次 彼此相见
第三次 却坐促弦
琵琶女三次演奏
(暗写)
(侧面烘托琴技)
“主人忘归客不发”
(明写) (详写)
运用比喻 侧面衬托
(明写) (略写)
(侧面烘托琴技) “江州司马青衫湿”
〔激愤难平〕 (急切愉悦〕 铁骑突出
珠落玉盘
旋律 〔情绪〕
幽咽幽凝绝 〔幽愁暗恨〕
曲终裂帛 〔撕心裂肺〕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 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 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 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 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 格的成熟美。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 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以“急雨”和“私语”来比喻乐声,写出乐声的急切轻快的特点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以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比喻两弦和谐,急切愉悦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比喻旋律的流畅优美 ;用泉流冰下阻塞
难通来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 琶 行
-白居易
音乐导入
《
春
江
花
夜
》
张 若
虚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自幼聪慧、苦学文,有 “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 曾任左拾遗,作谏官,46岁上疏获罪, 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下《琵琶行》, 其后升任忠州刺史、杭州太守等,官 至刑部尚书。晚年政治热情减退, “独善其身”,少有佳作。
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有什么好处? 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
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 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找出写音乐效果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心秋月白。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 作用:把音乐效果和环境气氛、人物感 情结合起来写,共同烘托出一个音乐的 世界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序曲) (总写) (起始) (发展)
(高潮) (曲终) (魅力)
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怎样表现琵琶出神入化的技巧? 运用比喻: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描写音乐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来表现。 试从二段中找出的句子,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动作神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 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说明此时已进入乐 曲中的境界。
低眉信手续续弹 是弹奏的神态,看出她技艺的娴熟。
轻拢慢捻抹复挑 弹奏的动作 曲终收拨当心画 弹奏的结尾动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②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 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 呢?
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
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朗读、听录音理解:
➢小序有什么作用? ➢用一句话概述每段段意
①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 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 基调。
➢找出叠词叠字,双声叠韵词 ①叠词叠字 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另有瑟瑟、 茫茫、唧唧,不直接描写音乐的。) 双声叠韵:间关、幽咽、呕哑、嘲哳。 ②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 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
总结音乐描写的艺术
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把歌 女的动作、音调的变化、演奏的场景、当 时的环境、人物的感情糅合在一起,加以 细致的描绘,写出了琵琶音乐的复杂性和 多面感,完整地表现出美妙的音乐形象。
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 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 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 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 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 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 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 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 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 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 现实意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
自言本是京城女
出自京城
才华出众
名扬京都女艺人
白居易
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气横溢大诗人
落泊失意
年长色衰嫁商人
犯颜直谏贬江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
【天涯沦落之恨】
典型感情
琵琶女在音乐声中融入了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 丈夫的重利寡情的强烈控诉。
以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声和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声响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 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侧面衬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总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 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 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 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 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 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 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 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 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 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 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 “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 对主题的表达。
第一次 送客闻琴
第二次 彼此相见
第三次 却坐促弦
琵琶女三次演奏
(暗写)
(侧面烘托琴技)
“主人忘归客不发”
(明写) (详写)
运用比喻 侧面衬托
(明写) (略写)
(侧面烘托琴技) “江州司马青衫湿”
〔激愤难平〕 (急切愉悦〕 铁骑突出
珠落玉盘
旋律 〔情绪〕
幽咽幽凝绝 〔幽愁暗恨〕
曲终裂帛 〔撕心裂肺〕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 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 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 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 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 格的成熟美。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 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以“急雨”和“私语”来比喻乐声,写出乐声的急切轻快的特点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以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比喻两弦和谐,急切愉悦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比喻旋律的流畅优美 ;用泉流冰下阻塞
难通来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 琶 行
-白居易
音乐导入
《
春
江
花
夜
》
张 若
虚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自幼聪慧、苦学文,有 “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 曾任左拾遗,作谏官,46岁上疏获罪, 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下《琵琶行》, 其后升任忠州刺史、杭州太守等,官 至刑部尚书。晚年政治热情减退, “独善其身”,少有佳作。
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有什么好处? 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
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 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找出写音乐效果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心秋月白。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 作用:把音乐效果和环境气氛、人物感 情结合起来写,共同烘托出一个音乐的 世界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演奏琵琶曲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序曲) (总写) (起始) (发展)
(高潮) (曲终) (魅力)
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怎样表现琵琶出神入化的技巧? 运用比喻: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描写音乐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来表现。 试从二段中找出的句子,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动作神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 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说明此时已进入乐 曲中的境界。
低眉信手续续弹 是弹奏的神态,看出她技艺的娴熟。
轻拢慢捻抹复挑 弹奏的动作 曲终收拨当心画 弹奏的结尾动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②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 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 呢?
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
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