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第三章x
X衍射、非晶取向(修)
(一) 散射效应 一 1.相干散射(经典散射,Coherent scattering) 相干散射( 相干散射 经典散射, )
当一束X射线射入物质时,在入射束电磁场的作用下,物 质原子中被束缚得较紧的电子(如重原子的内层电子,结 晶区的晶格内电子等)将被迫围绕其平衡位置发生振动, 其振动频率等于入射X线的频率。按照经典电动力学理论, 受迫振动的电子将向四周辐射出与入射X线相同频率、相 同波长的散射X射线。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频率和波长 一致,位相固定,当它们在相同方向上,并有固定的位相 差时,有可能相互发生干涉而使强度增加,因此当发生干 涉时,这种散射称为“相干散射”。
X射线衍射 射线衍射
- X 射线
X射线的本质
一、X射线的本质 X衍射是研究物质空间结构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衍射是研究物质空间结构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X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 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 1895 偶然发现的,由于对其本质未甚明瞭,故称“X”射线 偶然发现的,由于对其本质未甚明瞭,故称“X”射线 或称“伦琴射线”。当时只知道它有三个特点: 或称“伦琴射线” 当时只知道它有三个特点: ①能穿过可见光不能穿过的物质;②经电场不发生 能穿过可见光不能穿过的物质; 偏转; 能杀伤生物细胞。 偏转;③能杀伤生物细胞。 故当时就设想它可能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故当时就设想它可能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1)连续X谱线 )连续 谱线 通常的X射线谱如图所示,是由连续谱与特 征谱两部分叠加而成的。
• 有关连续X谱线产生的机制目前有两种理论解释:
– 按照经典物理学的电动力学理论
在X射线管的两端加上很高的负高压后,从阴 极射出的高速电子轰击阳极靶后突然受阻而获得 极大的负加速度。按照经典电磁学理论,一个带 有负电压的电子在受到这样一种加速度(不管是 正是负)时,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的变 化,故它必然要发出一个电子脉冲。由于大量的 电子掠过各个原子核附近的距离不完全相同,因 此获得的负加速度也不完全相同,显然,它们辐 射的光子频率也不完全相同,这就构成一个包含 各种波长的连续谱线。
《非晶态结构与性质》课件
原子或分子之间以随机方式连接形成非晶态结构。
非晶态材料的制备方法
快速凝固
通过迅速冷却高温熔融的材料来制备非晶态材料。
固态反应
通过固态反应制备非晶态材料,如溶胶-凝胶法等。
纳米材料合成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合成非晶态材料。
非晶态材料的性质
高硬度
非晶态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 适用于耐磨、抗划伤的应用。
优异的韧性
非晶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韧 性,在冲击加载下具有良好 的抗碎裂能力。
低热导率
非晶态材料的低热导率使其 成为热障涂层、热电器件等 应用的理想选择。
非晶态材料的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
非晶态材料在电子器件中应用 广泛,如薄膜晶体管、存储器 件等。
医疗设备
非晶态材料在医疗设备领域具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 能。
太阳能电池
非晶态聚合物材料可用于制备 高效、柔性的太阳能电池。
非晶态材料的前景和挑战
前景
非晶态材料在新型能源、光电子学等领域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挑战
非晶态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理论研究仍面临一 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结
非晶态结构的定义、特征、制备方法、性质、应用领域以及前景和挑战都是非晶态材料领域中重要的研 究内容。
《非晶态结构与性质》 PPT课件
非晶态结构是指没有明确长程有序的结构,而是由无规则排是指材料中没有明确的、长程的周期性重复单元的结构。
非晶态结构的特征
1 无规则排列
原子或分子在非晶态材料中呈现无规则的排列方式。
2 无明确周期性
非晶态材料中没有明确的、长程的周期性重复单元。
第三章、聚合物的非晶态
高聚物的 不是一单一数值,运动单元越大, 运动所需时间越长,则 大,运动单元越小, 则 小,由于高聚物的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 所以高聚物的 严格地讲是一个分布,称为
“松弛时间谱”
当观察时间的标度与聚合物中某种运动单元 (例如链段)的 值相当时,我们才能观察到 这种运动单元的松弛过程,但仍然观察不到其 它运动单元的松弛过程。
§2.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Characters of the polymer molecular movements
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2、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Varieties of molecular movements
由于高分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不仅高,还具有多分散 性,此外,它还可以带有不同的侧基,加上支化,交联,结 晶,取向,共聚等,使得高分子的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或 者说高聚物的分子运动有多重模式。
多种运动单元:如侧基、支链、链节、链段、整个分子链等
运动形式多样:可以是振动、转动、平动(平移)
分子运动单元
•链段的运动——主链中碳-碳单键的内旋转,使得高
分子链有可能在整个分子不动,即分子链质量中心不变 的情况下,一部分链段相对于另一部分链段而运动。
•链节的运动——比链段还小的运动单元 •侧基的运动——侧基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如转动,内
两种典型的聚合物非晶态结构模型 (a)无规线团模型 (b)折叠链缨状胶束粒子模型
第 二节 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2.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2.2
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先看二个例子:
非晶合金材料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非晶合金材料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成为了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非晶合金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在科技领域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概述非晶合金材料的基本性质、特点、制备方法等方面,探讨非晶合金材料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非晶合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非晶合金材料是指一类由于内部结构呈现无序分散状态的材料。
因为其结晶时没有形成能量最小的结晶网络,而是形成了一种非晶态,所以又被称为无序结构材料。
非晶合金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硬度高:非晶合金材料的硬度可以高达6到7吉帕。
这是由于合金内的结构松弛程度低,故该合金的摩擦系数要比晶体材料低,更有利于减少磨损。
2. 韧性好:非晶合金材料的韧性表现较好。
因为合金内静态和瞬时点至其自身的复杂交错的机构特征,非晶合金材料的韧性较坚硬的晶体材料更优秀。
3. 优异的机械性能:非晶合金材料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和高强度。
这使得非晶合金材料在精密机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非晶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非晶合金材料的制备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
一般有下列方法:1. 快速凝固法:这是一种晶体材料难以制备非晶态的新方法。
典型的快速凝固过程有淬火、离子束淀积和物理气相沉积。
2. 溶液超熔法:这是一种通过淬火法将混合未溶性金属的液态合金突然降温而形成非晶态的方法。
3. 均匀滴落淬火法: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合金熔体滴落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轮上进行淬火制备非晶合金材料。
第四章非晶合金材料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非晶合金材料在电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消除磁子计:非晶合金材料具有高密度和高导磁率,被广泛用于制造硬盘、磁头、磁存储电机等。
2. 热敏元件:由于非晶合金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电阻会突然变化,所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热敏元件的制造中。
3. 传感器:由于非晶合金材料的磁敏感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传感器、微型加速器和地震计等方面。
材料研究方法-第三章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
1 优势和应用价值
X射线衍射分析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信息,可用于研究材料相变、配位化学、催 化作用等领域。
2 局限性
X射线衍射分析只对晶体材料适用,对非晶态和纳米材料无法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实例
1
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固体界面的晶体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分析高效锂离子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交界面结构。
材料研究方法-第三章X射 线衍射分析
欢迎来到材料研究方法-第三章:X射线衍射分析。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介 绍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让我们来探索这项有趣的 技术!
X射线衍射分析概述
定义和原理
X射线衍射分析是通过分析X射线穿过材料时的 衍射模式,探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成的技术。
仪器和设备
2
研究含铁亚铁酸盐的质子传导性质
通过Powder 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不同硅酸盐基质中铁亚铁酸盐的晶体结构和质 子导电机制。
3
研究金属氧化物的杂质掺杂过程
用Texture X射线衍射仪研究镉氧化物和钴氧化物的杂质掺杂过程,探究了掺杂 元素对材料结构的影响。
X射线衍射分析在材料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材料结构
材料相变
• 研究分子晶体的结构和 功能性固体材料的结构
• 探究半导体中的晶格畸变等
• 研究金属的相变和相变 动力学
• 分析材料在不同温度下 的相变特性
配位化学
• 研究金属络合物和配位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配
• 位探键究不同金属离子之间 的配位作用
新兴技术趋势-暴露在X射线下的人体结构
除了材料研究,X射线衍射技术还被应用于医学领域。最近,有研究者使用层析技术来分析复杂的人体结构, 如神经系统。这为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三章 非晶态固体
3
在 PbSiO3 玻璃中氧的密度为:
g/cm
3
同样求得石英玻璃中 SiO2 的个数 n2 和氧的密度为 ρ2:
个/cm ,
3
g/cm
3
显然 ρ1>ρ2,即 PbSiO3 玻璃中氧的密度高于石英玻璃 SiO2 中氧的密度。因而 PbSiO3 玻璃中 Pb 作为 网络改变离子而统计均匀分布在 Si-O 形成的网络骨架空隙中。 6. 试比较硅酸盐玻璃与硼酸盐玻璃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
O 12.6 13.8 73.6 2 R= = =2.36 Si 73.6
Z=4 X=2R-Z=2×2.36-4=0.72 Y=Z-X=4-0.72=3.28 非桥氧数%=
X 0.72 = =30.5% X+Y/2 0.72 3.28/2
10. 网络变性体(如 Na2O)加到石英玻璃中, 使 O/Si 比增加。 实验观察到当 O/Si=2.5~3 时, 即达到形成玻璃的极限。根据结构解释,为什么 2< O/Si<2.5 的碱-硅石混合物可以形成 玻璃,而 O/Si=3 的的碱-硅石混合物结晶而不形成玻璃? 答: 当 2< O/Si<2.5 时,在熔融状态 下[SiO4]4-仍可连成网络状,且聚合程度高,故 可形成玻璃。但当 O/Si=3 时,由于碱金属氧化物明显增加,使熔体中分子较小的低聚合物 增加,熔体粘度变小,故可易结晶而不易形成玻璃。 11.已知石英玻璃的密度为 2.3g/cm’,假定玻璃中原子尺寸与晶体 SiO2 相同。试计算玻璃原子堆积系
3 5. 正硅酸铅玻璃密度为 7.36g/cm3, 求这个玻璃中氧的密度为若干?试把它与熔融石英 (密度为 2.2g/cm )
中的氧密度比较,试指出铅离子所在位置。
成像原理第三章数字X线成像-第3节
成像原理第三章数字X线成像-第3节2017-04-21 医学影像技师服务中⼼学习⽬标1.掌握直接和间接探测器的结构;⾮晶硒和⾮晶硅DR的⼯作流程。
2.熟悉⾮晶硒和⾮晶硅DR的成像理论;影响DR图像质量的因素。
3.了解 CCD探测器和多丝正⽐电离室摄影设备的⼯作理论。
⼀、概述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具有图像处理能⼒的计算机控制下,由探测器接收X线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并加以显⽰。
⼜称直接数字摄影DDR。
DR的影像接收器为平板探测器(FPD)。
1990年开始认识并研发1995年硒材料的直接转换静态影像X线平板探测器。
1997年出现了静态的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DR特点:时间分辨⼒⾼,动态范围宽,量⼦检出率⾼MTF性能⾼,辐射剂量更低。
1.数字摄影(DR)是哪两个英⽂单词的缩写( )A.data readerB.dynamic rangeC.data recognizerD.digital radiographyE.degree of radiation答案:D⼆、DR成像系统组成2.关于DR分类,错误的是( )A.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晶硒)B.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碘化铯+⾮晶硅)C.CCD X线成像D.IP X线成像E.多丝正⽐电离室(MWPC)X线成像答案:DDR常⽤的数字探测器3.关于DR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光电转换B.不能达到动态成像C.可分为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D.不使⽤荧光物质E.以上都对答案:C4.属于DR成像间接转换⽅式部件的是( )A.增感屏B.⾮晶硒平板探测器C.多丝正⽐电离室D.碘化铯+⾮晶硅探测器E.半导体狭缝线阵探测器答案: D(⼀)、直接转换型探测器1.⾮晶硒平板探测器2.多丝正⽐电离室图为:⾮晶硒平板探测器1.⾮晶硒平板探测器组成(1)X线转换单元光电材料:⾮晶硒(a-Se)作⽤:将X线转换成电⼦信号过程:X线照射→⾮晶硒→光电导特性→产⽣正负电荷→6kV的偏置电压→电荷移动→探测器阵列单元收集。
非晶相xrd的特征
非晶相xrd的特征非晶相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用于研究非晶态材料结构的分析方法。
与晶态材料不同,非晶态材料没有长程有序的结构,其原子或分子排列呈现无规则的状态。
因此,非晶相XRD的特征也与晶态材料的XRD谱图有所不同。
非晶相XRD的特征之一是广泛的无定形背景。
由于非晶态材料的无规则结构,X射线在经过非晶体时会受到多次散射,导致谱图出现连续的背景。
这种无定形背景是非晶相XRD谱图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晶态材料的尖峰相比,非晶态材料的谱图呈现出平滑的背景。
非晶相XRD的特征还包括广泛的散射角范围。
晶态材料的XRD谱图通常在一定的散射角范围内出现尖峰,这是由于晶格的周期性结构所致。
然而,非晶态材料没有明确的周期性结构,因此其XRD谱图在更广泛的散射角范围内呈现出散射信号。
这意味着非晶态材料的XRD谱图具有更广泛的散射角分布,展现出更复杂的特征。
非晶相XRD的特征还包括弱的或无尖峰信号。
晶态材料的XRD谱图通常在特定的散射角处出现尖峰信号,这些尖峰信号对应于晶格的不同衍射面。
然而,在非晶态材料中,由于缺乏有序结构,很少或根本没有尖峰信号出现。
相反,非晶态材料的XRD谱图通常呈现出弱的或无尖峰信号,进一步表明其无规则的结构特征。
非晶相XRD的特征还包括峰宽的增加。
晶态材料的XRD谱图中的尖峰通常是狭窄而尖锐的,这是由于晶格的长程有序结构所致。
然而,在非晶态材料中,由于无规则的结构,峰宽通常会增加。
这是因为X射线在非晶体中的散射路径长度不一致,导致散射信号的峰宽增加。
因此,非晶态材料的XRD谱图中的峰宽可以提供关于非晶态材料结构的信息。
非晶相XRD的特征包括广泛的无定形背景、广泛的散射角范围、弱的或无尖峰信号以及峰宽的增加。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揭示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质,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指导。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熔体和玻璃体
② 影响熔体中聚合物种类与数量的因素 温度的影响:: ☆ 温度的影响 : 温度上升,低聚物浓度上升,高聚物浓度下降。 温度上升,低聚物浓度上升,高聚物浓度下降。
组成的影响: ☆ 组成的影响: O/Si增大,非桥氧增多,低聚物增多。 增大,非桥氧增多,低聚物增多。 增大 各种聚合物的数量(浓度 是可以定量计算出来的。根据 各种聚合物的数量 浓度)是可以定量计算出来的。 浓度 是可以定量计算出来的 Masson法对 法对Na2O﹒SiO2熔体进行聚合物浓度计算后,可以画出 熔体进行聚合物浓度计算后, 法对 ﹒ 熔体进行聚合物浓度计算后 的聚合物结构模型( 的聚合物结构模型(见P84,图3-12)。 图 )。
(2) 二价金属氧化物的加入还要考虑离子极化对黏度的影响 ) 降低粘度的次序: 降低粘度的次序:Pb2+>Ba2+>Cd2+>Zn2+>Ca2+>Mg2+
(3)Al2O3和 B203对熔体粘度的影响 Al2O3/R2O > 1,Al2O3作为网络变性体 代替SiO 补网”作用,粘度提高。 Al2O3/R2O ≤ 1, Al2O3 代替SiO2 起 “ 补网” 作用, 粘度提高。 的加入, 开始使粘度升高, 硼含量继续增加, B203 的加入 , 开始使粘度升高 , 硼含量继续增加 , 结构网 变得疏松,粘度下降。 变得疏松,粘度下降。 (4)SiO2和ZrO2的影响 都起“补网”作用,使粘度提高。 SiO2 和 ZrO2 都起“补网”作用,使粘度提高。
二、影响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 、 温度对硅酸盐熔体粘度影响很大, 温度对硅酸盐熔体粘度影响很大,它与一般金属和 盐类的差别: 盐类的差别: η η
一般金属或盐类 T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能结合晶体的特点判断晶体与非晶体。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多种晶体模型来描述和解释有关晶体性质的现象,形成分析晶胞结构的思维模型(均摊法),能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微粒个数及化学式。
一、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1) 晶体: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如金刚石、食盐、干冰等。
(2)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
如橡胶、玻璃、松香等。
2.晶体特点(1)晶体具有自范性。
①自范性:是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②实质: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2)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它是指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获取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非晶体自范性(本质区别) 有无是否均一均一不均一固定熔点有无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有无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最科学的区分方能不能(能发生散射)法)(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测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测定方法科学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例1(2019·淄博高二检测)以下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①橡胶②玻璃③食盐④水晶⑤塑料⑥胆矾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③④⑥[考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与比较[题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答案 D解析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而构成的具有规那么几何外形的固体,如食盐、冰、金属、水晶、胆矾等都是晶体;非晶体中内部粒子的排列那么相对无序,如玻璃、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非晶的x射线衍射谱
非晶的x射线衍射谱
非晶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通常呈现出广而弱的衍射峰,与晶体的锐利且强烈的衍射峰不同。
这是因为非晶材料不具有长周期的结晶结构,没有明确定义的晶格平面,导致X射线在非晶材料中发生多次散射,形成相互干涉的效应。
由于缺乏长程有序结构,非晶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往往难以解析和解释,因此需要结合其它技术手段来探测和研究非晶材料的结构特征。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来观察非晶材料的结构信息。
X射线小角散射允许我们研究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结构,因此非晶材料的X射线小角散射谱往往显示出强大的非均匀性和复杂性。
通过分析X射线小角散射曲线,我们可以获得非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孔隙分布、尺寸和形状等结构信息。
除了X射线衍射和X射线小角散射,其他一些技术,如中子衍射、电子衍射和核磁共振等,也可以被用来研究非晶材料的结构。
这些技术的组合使用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非晶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DR和DSA(X线检查技术课件)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一、基本原理
• (一)DSA图像的形成 • ①摄制普通片,制成mask片即蒙片; • ②摄制血管造影片; • ③将蒙片与血管造影片减影即得到DSA
图像。 • 在造影过程中任意一幅图像均可作为蒙
片。
• DSA信号形成特点: (1)制备蒙片为减影的关键; (2)蒙片与普通平片的影像相同,但密度正好
30帧/秒
超脉冲方式: 用于胸部活动度大的部位及心脏 大血管活动快的部位
• 2.能量减影:
• 能量减影也称双能减影,K一缘减影。即进 行兴趣区血管造影时,同时用两个不同的 管电压,如70kV和130kV取得两帧图像, 作为减影对进行减影,由于两帧图像是利 用两种不同的能量摄制的,所以称为能量 减影。
• 2)探测元阵列单元:用TFT 技术在一块玻 璃基层上组装几百万个探测元阵列,每个 探测元包括:
• 一个电容和一个TFT,对应图像的一个像 素。诸多像素被排列成二维矩阵,按行设 门控线,按列设图像电荷(信号强度)输 出线。
• 3)高速信号处理单元:产生地址信号并激 活探测元阵列中的TFT。作为对这些地址 信号的响应而读出的电子信号被放大后送 到A/D 转换器。
Digital Radiography (DR)
二、直接转换式平板探测器
• 直接转换FPD分为非晶硒(a-Se)为光电 材料的FPD和多丝正比电离室型。
• 1.非晶硒(a-Se)平板探测器 • (1)组成:a-Se FPD 由X线转换、探测元
阵列、高速信号处理和数字影像传输单元 等组成。
X 线转换单元
CR 成像板
模
影像增强器+电影胶片
拟
增感屏+X线胶片
接 X线-潜影-可见光-影像 X线-潜影-可见光-影像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晶体与非晶体练习题含答案
7.B
【详解】A.分子晶体是分子通过相邻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的,只含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故A正确;
B.碘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
C.几乎所有的酸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几乎所有的酸都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
D.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只含原子,故稀有气体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故D正确。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晶体与非晶体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的是()
A.钢化玻璃B.塑料C.水晶D.陶瓷
2.下列有关等离子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等离子体是物质的另一种聚集状态B.等离子体是很好的导体
②在C60晶体的晶胞中,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上各有一个C60分子,是面心立方结构,②正确;
③As是ⅤA族元素,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3,属于p区元素,③正确;
④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其属于电解质,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
4.D
【详解】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故选D;
A.PH3的电子式为: B.CH4分子立体结构模型:
C.晶体类型相同:SiO2和SO3D.第一电离能:S>P
14.下列关于晶体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晶体具有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特点
B.形成晶体的形态与结晶过程的速率无关
C.用 射线衍射实验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D.晶体表现自范性的过程是自发过程,不需要外界条件
答案选D。
5.C
【详解】由题给信息可知该物质为分子晶体: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熔体和玻璃体(1)
单聚体与二聚体聚合形成短链: [SiO4]Na4+[Si2O7]Na6 = [Si3O10]Na8+ Na2O
两个短链相聚形成环: 2[Si3O10]Na8 = [Si6O18]Na12 + 2Na2O
聚 50 合 物 40 浓 度 30
(%)
20
SiO4
(SiO2)n Si2O7
图3-6 某硼硅 10
Si3O10
酸盐熔体中聚 合物分布随温 度的变化
0
(SiO3)4
1100 1200 1300 1400 (℃)
12
b)当温度不变时,聚合物的种 类、数量与组成有关:
若O/Si(=R)高,即表示碱性氧 化物含量高,体系中非桥氧 数量多,低聚物数量增加, 高聚物数量降低;
熔体中碱土金属或碱金属量升 高,其O/Si比逐渐升高,体系 中非桥氧量增加,原来较大 的硅氧负离子团变成较小的。 如图3-4。
图3-4
8
举例:从石英粉末加纯碱熔制成硅酸钠玻璃,看聚合物的形成过 程,如图3-5。
①石英颗粒的分化过程(解聚):
石英颗粒表面上的断键与空气中的水作用形成Si-OH,Na2O在断键处发生离子 交换(Na+置换H+),大部分Si-OH形成Si-O-Na,使相邻的Si-O键共价键成 分降低,键强减弱,受Na2O侵蚀,此类键易断裂(图3-5 B),分离出低聚物 (D) ——二聚体短链。
5
一 、熔体的结构
1.“近程有序”理论
Frenker1924年提出了“液体质点假周期运动学说”,认为: 晶体结构——远程有序(晶体中质点的分布是按一定规律排列 的,且在晶格中任何地方都表现着)。
第3章非晶态材料基本概念
第3章非晶态材料基本概念
1. 非晶态合金
❖ 非晶态合金也叫金属玻璃,它既有金属和玻璃的优 点, 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弊病。如玻璃易碎, 没有延 展性。金属玻璃的强度却高于钢, 硬度超过高硬工具 钢, 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性, 所以, 人们赞扬金属玻 璃为“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
前过渡金属与后过渡金属是依据 d 轨道电子数的多少 来区分的。 所谓前过渡金属是指d电子数较少(一般不超过5个) 的过渡金属,如Sc、V、Ti、Zr 和 Cr等; 后过渡金属是那些d电子比较多的过渡金属,如Mn、 Fe、Co、Ni、Cu和Zn等。
第3章非晶态材料基本概念
3. 固体材料的几个层次:单晶体、多晶体、微晶体和 非晶体
❖ 单晶是指结晶体内部的微粒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律 地、周期性地排列。即在完美的单晶体中,原子 在整块材料中的排列都是规则有序的: 短程有序和 长程有序 。
第3章非晶态材料基本概念
❖ 要理解多晶这个概念首先要理解“晶粒”,从液态 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 程叫晶粒的成核长大。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 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英文晶粒用 Grain 表示 。
❖ 非晶是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无对称特征,原子排 列无序,非晶没有晶粒,也就没有晶界。非晶体不 具有长程有序。
第3章非晶态材料基本概念
4. 非晶态材料的基本定义
非晶态固体中的无序并不是绝对的“混乱”,而是 破坏了有序系统的某些对称性,形成了一种有缺陷、不 完整的短程有序。
一般认为,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空间排列不 呈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晶态的长程有序受到破坏, 只有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使其在小于几个原 子间距的小区间内 (1~1.5nm),仍然能保持形貌和组分 的某些有序特征而具有短程有序,这样一类特殊物质 状态统称为非晶态。
11讲 3章1
3.1.3 无规线团模型
其要点是:非晶态聚合物无论处于玻璃态、熔融状态、还 是在稀溶液中,其分子链的空间形态都是无规线团状,线团内 部分子链之间是无规地相互缠结的。因此非晶态聚合物在热力 学上属于均相体系,而不属于非均相体系。
3. 2 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3.2.1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包括:键角、键长和取代基的运动——对应玻璃态;
3Hale Waihona Puke 2.3 运动形式和结果的温度依赖性
大分子运动对温度的依赖性可以归纳为: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对 温度的响应具有缓慢和滞后的特点。最简单的例子是加热或冷却 聚合物总是要比低分子物质缓慢得多。
松弛过程与温度的相关性可以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表征:
τ
==τ
0
exp
△E RT
(3 _ 2)
由此可见,温度是决定松弛时间长短的最重要因素。
链段运动——对应橡胶态, 以及整个大分子链的运动——对应粘流态。 不过链段的运动是聚合物所特有的、对聚合物性能影响最 大的基本运动形式,聚合物的许多特殊性能都与链段运动直接 相关。
3.2.2 运动过程的时间依赖性——松弛特性
1)松弛过程和松弛特性
所谓松弛过程,乃是物质在外界作用条件下从一种平衡状 态通过分子运动过渡到与外力相应的另一种平衡状态总是需要 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就叫做松弛过程。
这个外界条件可以是外力,也可以是温度的改变。 物质所具有凡是对时间具有依赖的性质均可称为松弛特性。
2)松弛时间 松弛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为松弛时间τ;
如应力-形变之间的松弛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描述:
△L == △L0 exp (- t /τ)
(3-1)
当t ==τ时,△L == △L0 /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微晶模型:
这类模型认为非晶态材料是由晶粒非常细小 的微晶组成,晶粒大小为十几埃到几十埃,这 样晶粒内的短程有序与晶体的完全相同,而长 程无序是各晶粒的取向杂乱分布的结果。 这种模型计算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或双体关 联函数与实验难以定量符合,而且晶粒间界处 的原子排布情况是不清楚的。当晶粒非常细小 时,晶界上的原子数与晶粒内原子数可能有相 同的数量级。不考虑晶界上的原子排布情况是 不合理的。
5
硬球无规密堆模型属于拓扑无序模型。该模型把非 晶态看作是一些均匀连续的,致密填充的,混乱无规 的原子硬球集合。 所谓均匀连续的是指不存在微晶与周围原子被晶界 所分开的情况;致密填充的是指硬球堆积中,没有足 以容纳另一球的空洞;混乱无规的是指在相隔五个或 更多球的直径的距离内,球的位置之间仅有很弱的相 关性。 为了描述这种图谱无序局域形貌,曾提出两种结构 单元,其一是贝纳尔(Bernal)空洞,它是由各球心 的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另一种是伏罗洛矣(Voronoi) 多面体,它是以某个球作为中心,近邻的球心相连, 这些连线的垂直平分面所围成的多面体。显然两种多 面体都可以反映原子周围近邻的几何特征。
无规线团模型与无规密堆积模型和连续无规网络 模型一样,也是均匀单相模型,非常成功地解释了 各种高聚合物玻璃的可混合性及其他性质。
12
(此图取自R.Zallen著《非晶态固体物理学》)
13
§3-2 非晶态材料结构的主要特征 (一)长程无序性而短程有序
晶体结构最基本的特点是原子排列的长程有序 性。即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沿着每个点 阵直线的方向,原于有规则地重复出现。这就是通 常所说的晶体结构的周期性。而在非晶态结构中, 原子排列没有这种规则的周期性。即原子的排列从 总体上是无规则的。但是,近邻原子的排列是有一 定规律的。例如,非晶硅的每个原子仍为四价共价 键,与最邻近原子构成四面体,这是有规律的;而 总体原子的排列却没有周期性的规律。
i
(2.1)
23
在玻璃中存在短程序,即有很确定的近邻及次近 邻配位层的直接证据是在RDF中出现清晰可见的 第一峰和第二峰。玻璃中不存在长程序,表现在 RDF中第三近邻以后几乎没有可分辨的峰。 对于空间无规分布,单位体积平均粒子数密度为 n 的点粒子系统,RDF可直接从体积为4r2dr的 壳层中粒子数的期待值为体积元乘n而得到。
11
4. 无规线团模型
这种模型适用描述以有机高分子为基础的非晶态 固体的结构。每一个高分子长链可以看作为一根无 规线段,各线段之间互相交织、互相穿插,如图所 示的乱线团一样,故得名无规线团模型。实验测量 表明,每一条无规线段占据在一个球状空间范围内, 球状空间的半径大约为30 nm,并且发现,该球状 空间的半径与分子链的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威格纳-赛兹原胞 (Wigner-Seitz Cell)
图 3.4 由一不规则点阵所确定的平面多边形划分。黑圆 点表示原子位置, Voronoi泡沫的Wigner-Seitz原胞由细 线表示(用阴影示出两个原胞),用粗线表示这简化图 中的化学键。
27
(二)硬球无规密堆模型 (rcp)
1.模型的建造及其分布函数 两个金属原子之间的排斥位能为 (r) 当r>r0时,(r)=0; r<r0时,(r), 即金属原子当作硬球来处理。 建造硬球密堆结构是伯纳尔(Bernal)在 研究流体的结构时首先采用的,通常称为实 验室模型 。还有一种是计算机模拟方法。
28
2.硬球无规密堆模 型的结构特征
伯纳尔发现硬球无规密 堆模型结构中不存在周期 性重复的晶态有序区。但 无序密堆结构仅由五种不 同的多面体组成。
图3.5:无序密堆硬球模型的伯纳尔结构 a)四面体 b)正八 面体 c)三角棱柱,附三个半八面体 d)阿基米德反棱柱,附 两个半八面体 e)四角十二面体 29
z 2 6, r2 D 2
z3 24, r3 D 3
ri D i
无
D 14 D 30
21
图 3.2 表示Zi与ri之间的关系对于fcc结构的前15个壳层
Fig. 3.2 Coordination shells for the fcc structure. Zi is the number of atoms centered at a distance ri from a given atom.
19
2、径向分布函数 考察元素固体,把只用单个配位数的 想法推广成用一数字序列,它包括了距离 超过最近邻的“层”,这样,我们得到更 实在一些的结构特征的描述,称为径向分 布函数。
20
例如:fcc 晶体晶格。定义 D 表示想象中立 方密堆的小球直径,则D即为相应fcc点阵最近 邻距离。现任选一阵点,想象该点上有一个非 常小的,半径r可变的球。r从0增加向外扩展, 观察遇到阵点的数量。 当r从零增加,在r=D以前不会碰到近邻的阵 点,当r=D时球表面切过12个最近邻的阵点。 第一个配位层由一对数Z1和r1表示。 Z1=12 r1=D 进一步增加r会碰到第二组阵点。
6
(此图引自R.Zallen著《非晶态固体物理学》)
7
这是描述非晶态金属结构的最满意的模型。用实 验方法很容易得到这种模型的图像:如果我们把大 量大小相同的刚性球快速地放入壁面不规则的容器 中,就可以得到刚性球的一种无序、但是极为稳定 的位形。如果将刚性球比作金属原子,那么这种位 形可用来代表无规密堆积模型。面心立方的填充因 子是0.7405,而无规密堆积的填充因子是0.637, 这就是说,若用同样的刚性球,无规密堆积的致密 度是晶态密堆积的86%。上图是用计算机作出的 100个原子的无规密堆积图形。 非晶金属的无规密堆积结构虽然也可以看作亚稳 排列状态,但是这种结构是极其稳定的。要想通过 增加密度连续地从无规密堆积过渡到晶态密堆积结 构是不可能的。
4
2.硬球无规密堆模型:
什么叫拓扑学?
拓扑学就是以空间几何的形式来表现事物内部 的结构,原理,工作状况等. 比如计算机的搜索算法(广度优先(breathfirst)和深度优先(depth-first)算法)。在分析的 时候把所有的状态画成一个树状表,然后来看一步步 怎样查找的。这就是运用拓扑逻辑的方法。拓扑都 在处理离散的状态。系统逻辑流程图也是拓扑图。
10
这种模型适用于描述以共价键结合的非晶态固体。上 图表示了这种模型在二维空间的示意图。图(a)是元素 非晶态固体的连续无规网络模型,右上角是相应的晶体 结构;图(b)是As2S3和As2Se3非晶态固体的连续无规网 络模型,右上角是相应的晶体结构。由图可见, 连续无 规网络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配位数一定,键长(即原子与其最近邻之间的距离)近似 相等,并且不存在空键,这都反映了原子与其最近邻之 间保持了与晶态结构相同的物理的和化学的成键相互作 用,反映了短程有序性;但是键角有明显的不一致性, 这正是没有长程有序性的原因。可以想象,在键长相等 的情况下键角也保持一致,必将导致右上角的晶体结构, 从而表现出长程有序性。所以,键角的不一致,反映了 非晶态连续无规网络结构的重要特征。
17
图3.1 球的晶态密堆积模型。从层A开始,基于A层, 下一层 B 或 C 构建新层。层的顺序 ABCABCABC 对应 于立方密堆积,球心列于面心立方的晶格上。
Fig. 3.1. Crystalline close packing of spheres. Starting with layer A, the next layer, either B or C, nests above it as shown. The layer sequence ABCABCABC corresponds to cubic close packing, with the sphere centers arrayed on a face-centered cubic (fcc) lattice. 18
第三章 非晶态材料的结构
1
§3-1 非晶态材料的微观结构模型 非晶态固体材料从结构上看,其原子排列 仅具有短程有序,缺乏晶态结构的长程有序 性,与液态的结构特点类似。目前还难以精 确描述非晶态材料中原子的三维排布情况。
2
非晶态材料的微观结构模型有: (1) 微晶模型; (2) 硬球无规密堆模型; (3) 连续无规网络模型; (4) 无规线团模型
random (r ) 4nr
2
(2.2)
24
图 3.3示意的给出了晶体、非晶体和气体的 径向分布函数 RDF
Fig. 3.3 (a) a crystalline solid, (b) an amorphous solid, (c) a gas
25
3、泡沫 原子原胞集合成的蜂房(Voronoi 多面体)和原 子多面体和多面体空位(Bernal多面体) 在晶体理论中,能反映晶体对称性的最小重复 单元叫威格纳-赛兹原胞(Wigner-Seitz Cell)。 它按以下方法选取: 最近邻或次近邻两两格点间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三维)垂直平分线(二维)所围 成的原胞威格纳-赛兹原胞。
14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非晶态材料的原子排列不是绝对无规 则的,其近邻原子的数目和排列是有规则的。一般来说,非 晶态结构的短程有序区的线度约为15 1(Å)。另外,从宏 观的特性看:非晶态金属通常表现为金属性;非晶态半导体 基本上保持半导体的性质;绝缘晶体制成非晶态仍然是绝缘 体。这也是由于非晶态具有与相应的晶态类似的短程有序性 有关来决定的。
15
(二)亚稳态性 晶态材料在熔点以下一般是处在自由能最 低的稳定平衡态。非晶态则是一种亚稳态。所 谓亚稳态是指该状态下系统的自由能比平衡态 高,有向平衡态转变的趋势。但是,从亚稳态 转变到自由能最低的平衡态必须克服一定的势 垒。因此,非晶态及其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6
§3-3 非晶态结构的模型 当前还难以从实验得到非晶态结构的全部 信息。为了较全面、深入地认识非晶态结构, 特别是关于原子分布的空间图象,借助于模型 化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所谓模型化的方 法,就是根据原子互相作用的特点,建立理想 化的原子排布情况的具体模型。再将从模型得 出的性质(例如密度,弹性模量,或其他结构 测定的实验参数和物理性能参数)与实验比较, 如果相一致,则表明模型反映了实际结构的某 些殊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