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会展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德国主要的会展城市

德国主要的会展城市
展览有限公司、上海福贸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等负 责招展
义博会--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唯一经国
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展览会。 “义博会”创办于1995年,其前身是中国义乌小商 品博览会,从2002年开始升格为由国家商务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展会。到目 前为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 每年10月在 义乌举行。“义博会”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中国管理水平最佳展览会、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
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06年度中国(参展效果)
最佳展览会、2007年度中国长三角地区优质会展
项目。
德国展会成功原因
首先,规范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是前提。
第二,一流的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是基础。 第三,先进的品牌化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是关键。 第四,全面完整的会展人才培养链条是支撑。
第五,日益精细的专业化、产业化运营是核心。 第六,地区分工与行业主题的紧密契合是规律。 第七,抢占先机、谋划长远的全球化战略是目标。
为宗旨,对扩大商品出口,提升小商品制造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义博会”办展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突出,信息
功能强劲,服务体系完善,安全卫生保障到位,
确立了品牌展会的地位。“义博会”已成为目前
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富成效的日用消费
品展会,是国内由商务部举办的继广交会、华交
会后的第三大展会,义博会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
秋两季举行的广交会堪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晴雨
表和风向标。
华交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有中华
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
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南京市、宁波市8
省市联合主办,每年3月1日-5日在上海举行。是

法兰克福和汉诺威会展中心启示

法兰克福和汉诺威会展中心启示

汉诺威会展业汉诺威是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北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它濒临中德运河,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处,又处于巴黎到莫斯科、北欧到意大利的十字路口,是个水陆交通枢纽,这为当地展业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条件,因而汉诺威市被誉为"世界会展之都〞。

它承办过两届世界博览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馆———汉诺威博览中心,世界十大展览会中的5个在汉诺威举办。

而在另一个角度来看,汉诺威展览业的兴旺又和这里的一个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业务拓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汉诺威会展业兴旺的原动力其实还来自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会展业极为兴旺的德国,许多城市的政府普遍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

德国几个大的展览公司都是有政府背景的,政府对展览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比方,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下萨克森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就分别持有其49.8%的股权。

在政府的支持下,汉诺威公司逐步开展壮大,从而带动了整个城市会展业的蓬勃兴起。

汉诺威会展业的蓬勃开展也离不开汉诺威展览公司多年的成功经营。

从1947年举办第一届工业博览会至今,汉诺威展览公司已开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展览公司。

目前它负责协调和筹备在汉诺威举办的所有展会,每年平均承办的国际展会二十多个,几乎月月都有一到两个大展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每年春季举办的工业博览会和信息、通讯及办公室自动化博览会。

前者前身为1947年的德国出口博览会,到今年已办了52届,它在全球工业领域中有无可比较的权威性;后者始于1986年,目前已成为这一领域里世界最大规模的展会。

两大展会的观展人次每年均在30万以上,同时,汉诺威展览公司还在新兴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是吸引了大量的德国及欧洲以外的厂商为汉诺威参展,另一方面就是海外建立新场馆,并将自己成熟的展览会延伸到海外。

比方,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诺威两大展会来自德国和欧洲以外的厂商均在40%以上。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德国的会展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叶。

此后,德国的会展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阐述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步:起源阶段(15世纪-19世纪)德国的会展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德国城市的市长们意识到,通过展示城市的商业、文化和社会发展成果,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人、学者和投资者。

因此,德国的会展业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在17世纪,德国东部出现了大型的市场和展览会。

德国还在18世纪初举办了海上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大量的商人。

第二步:现代化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会展业开始现代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已经举办了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会,如1910年在布莱梅举办的国际海运、造船和水上交通展览会。

这些展览会为德国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在20世纪的中叶,德国开始在会展业方面采取更加专业化的模式。

会展业逐渐成为了一个行业,并出现了许多专业的会展公司。

第三步:现代化以后(21世纪)21世纪以来,德国的会展业继续不断发展。

现在,德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会展中心之一。

德国的会展业拥有一流的设施、专业的服务和国际化的经验。

德国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在德国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会议吸引了数百万人次的参观者。

总之,德国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德国的会展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全球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会展业还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_李旭

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_李旭

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_李旭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李 旭,马耀峰(陕西师范⼤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收稿⽇期]2007-07-15;[修订⽇期]2009-01-15[作者简介]李旭(1976-),⼥,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讲师,在读博⼠⽣,主要研究⽅向为旅游者⾏为、旅游市场营销;马耀峰(1949-),男,陕西咸阳⼈,陕西师范⼤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师,主要研究⽅向为旅游者空间⾏为和旅游规划等。

[摘 要]本⽂通过对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和《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世界三⼤权威旅游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会展旅游的⽂献进⾏梳理,认为会展经济影响、会展地点选择、会展旅游者决策⾏为和会展⽬的地营销组织———会议旅游局是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的四⼤主题,对每⼀个主题进⾏回顾与总结,探讨了会展旅游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向。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组织者;会展旅游者;会展⽬的地[中图分类号]F59[⽂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2-5006(2008)03-0085-05⼀、引⾔会展旅游即MICE (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Exhibitions )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型⽂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活动。

会展旅游业是⼀个⾮常巨⼤的产业。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 A )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

在美国、德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会展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达到1∶9⽔平。

当前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 总和的1%,如果包括相关⾏业因会展所增加的产值,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平[1]。

奥伯曼(Opper mann ,1996)指出:会展业⽬前已经被视为旅游业中最为兴旺的部门之⼀。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启示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启示
影节是与嘎纳、威尼斯齐名旳三大国际影展,也是各大传媒旳盛事,每年吸引约15000名专业人员参加。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大民间节日,也是慕尼黑一年中最隆重旳活动,每年吸引600多万游客和观众。法兰克福书展
是全球最大旳图书博览会和最成功旳版权型书展,堪称“出版业旳奥运会”。每年一届旳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迄今已举行了46届,被誉为“防务领域旳达沃斯论坛”。 二、德政府增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旳措施 德文化与
务部参加,联邦政府文化媒体事务专人与经济部负责运作,经过举行研讨会和有关行业听证会等活动搭建文化创意经济从业人员与政界交流旳平台,探索在政策上增进文化经济发展旳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联邦文化创意经济
职能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德国经济合理化和创新中心(RKW),主要任务是构架政府与企业间旳桥梁,倾听全德各地旳文化创意企业、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旳想法和提议,举行信息和经验交流会,简介德政府增进文化创新措施
3个鲁尔区城市和乡镇联手将这个工业区打造成文化和旅游旳统一体。德国将以文化、创意为角度,在全球要点推广“创意之国”和“鲁尔2023”两大主题。 (二)经过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改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以2023年举行德国足球世界杯为契机,联邦政府与企业界合作共同推出提升德国形象旳“德国--创意之国”工程,开通了“德国--创意之国”网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介德国,向世人展示一种蓬勃向上、具有竞
创意经济旳蓬勃发展与德政府旳一系列扶持增进措施密不可分。德国虽是联邦制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属于各联邦州政府管辖旳范围,但联邦政府设置了文化国务部长,每年旳联邦政府预算中都有一笔数额可观旳文化事业经费。近
年来联邦政府不断提升文化事业预算,为增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旳资金保障。2023年德国文化事业预算为11.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3.5%,这是德国连续第4次提升文化事业预算,比2023年提升了20%

德国展会工作总结

德国展会工作总结

德国展会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参与德国展会的工作人员,我深刻体会到了德国展会的独特魅力和工
作的挑战。

在展会期间,我所学到的经验和收获让我对展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德国展会以其严谨的组织和高效的执行而闻名。

在展会筹备阶段,我们
需要与德国展会主办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展位布置、物流运输、展品展示等工作都能按时完成。

在展会现场,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和流程进行工作,确保展会的顺利进行。

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执行能力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展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其次,德国展会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商业机会和行业洞察。

在展会期间,
我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和观众进行交流和合作,了解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和市场需求。

这些交流让我对国际商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通过参观其他展位和参加行业研讨会,了解到了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总的来说,德国展会工作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也让我对国际商务和行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收获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热衷于展会工作。

展会工作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和乐趣,我期待着在未来能够继续参与德国展会,为展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国主要的会展城市

德国主要的会展城市
科隆 --展览重点为消费商品、高科技商品和投资财 商品。最著名的如 "国际家具展"、"摄影器材展 "(Photokina),体育及园艺展(Spoga)
慕尼黑 --以 "国际手工业展"(IHM)而闻名。现今更 举办大型高科技、投资财及高价值消费品展。
• 如:柏林--举办的国际娱乐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 博览会、国际旅游博览会、绿色食品周、国际航 空航天展等
“义博会”办展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突出,信息 功能强劲,服务体系完善,安全卫生保障到位, 确立了品牌展会的地位。“义博会”已成为目前 国内最具规模、最有影响、最富成效的日用消费 品展会,是国内由商务部举办的继广交会、华交 会后的第三大展会,义博会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 中国管理水平最佳展览会、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 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2006年度中国(参展效果) 最佳展览会、2007年度中国长三角地区优质会展 项目。
义博会--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是唯一经国
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展览会。 “义博会”创办于1995年,其前身是中国义乌小商
品博览会,从2002年开始升格为由国家商务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展会。到目 前为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 每年10月在 义乌举行。“义博会”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为宗旨,对扩大商品出口,提升小商品制造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卡车展等
• 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国际书展、家纺展等
• 科隆--国际五金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 国际自行车展等
• 杜塞尔多夫--国际时装展、国际印刷工业展、国 际鞋展等
• 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展、国际手工业博览会、 国际体育用品展等

借鉴德国先进会展经验 打造南宁城市会展经济软实力

借鉴德国先进会展经验  打造南宁城市会展经济软实力
十 大 展 览 中 心 ,德 国 占 了 5个 ,分 别 是 汉诺 威 展 览 中心 、法 兰 克 福 展 览 中心 、科 隆 国际 博 览 会 中 心 、杜 塞 尔 多夫 博 览 会 中 心 、慕 尼 黑展 览 中心 。
条集 商贸 、交通 、运输 、酒 店 、餐饮 、购物 、旅 游 、信息
研究探索
企 业科 技 与发展
2 1 年第 2 期( 22 00 2 总第 9 期)
R sac eerh& E p rtl En ep ie S in e An c noo y & D e eo m e t N .2 2 1 ( u ua Vl N . 2 xl a 【 o in t r rs ce c d Te h l g v lp n O2 , 0 0 C m lte O2 ) i y 9
XU a Y n f u g i c ni ca d T c n l ia Ifr ai e erh I s tt, a nn u n x 5 0 2 ) G a x i t n e h oo c ln o m t n R sac tue N n igG a g i 3 0 2 n S e f i g o n i
22 德 国会展 业 的主要 经验 -
221 管理专 业化 ..
设 立专 门机构管理展览业 ,制定全国性 的展览管理法律条 例和相关政策 ,并且代表政府出席国际展览界的各种活动 ,支 配使用政 府的展览预算 。例如 ,德国的管理机构 AU MA,对展 览名称给予商标保护 ,以制止展览会 的雷 同和 “ 撞车” ,保 护 名牌展览 。A MA每年都与德 国经济部 、农业部 、能源部等其 U
借 鉴德 国先进会展 经验
打造南宁城市会展经济软 实力
徐 燕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作者:崔少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3期德国会展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经济产业,本文通对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概括分析,借鉴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此结合西安会展业旅游市场现状,为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策略式建议,促进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国的会展业在世界上具有“会展第一大国”的称号,其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展览公司、相关的服务机构以及规范严密的行业协会和组织。

目前,德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以柏林、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汉诺威、莱比锡、慕尼黑、等为首的中心城市。

其会展中心的发展,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方面反映了德国城市的兴衰,更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促进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总结德国会展业发展德国号称世界“第一会展大国”,全世界重要的专业展会150个,其中120个是德国举办的,基本涵盖了所有服务行业和工业产品领域,目前德国已形成了成熟的会展经济圈。

德国会展业能在全球会展业激烈的竞争中傲视群雄,一方面是取决于其一流的展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得力于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创新的开拓精神。

(一)先进的管理创新模式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其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德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力的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但德国政府主要在对行业的宏观调控方面,只是作为展览业的管理者和协作者,并不直接参与展览举办。

政府主要投资或资助建设展览场馆。

其中,实力雄厚的展览公司多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

(二)德国行业协会发挥强势作用德国展览业协会既是德国展览业的权威组织,也是代表德国政府的行业组织。

它由参展商、参展与会者和会展组织者三方面力量组合而成。

德国展览业协会不是以展会主办方形式存在的,而是以服务和协调为宗旨的一个服务性机构。

主要负责与议会、政府各部门和其他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对在德国举办的展览及德国在国外组织的展览活动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确保德国会展市场的透明化;研究、评估和维护客户的数据库;出版和发布以及宣传展览指南,提供有关展览的咨询服务和培训等。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维普资讯
区域 经 济 与 产 业 经 济
德 国会展 业发 展 对 中 国的 启 示
张 燕

( 中共 广 东省委 党校研 究 生部 ,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 0 3
摘要 : 国会展 业 以其在 经营模 式、 德 经营规模 、 际化 运作 以及 配套服 务等 方面 的独特优 势 享誉 世界 。中 国会 展 业 可 国 以学 习德 国会展 业的 经验 , 在品 牌建设 、 管理体 制 、 件设 施建 设 、 才建设 以及 配套 设施 建设等 方 面进行创 新 。 硬 人
中 国为核心 的亚洲 市 场及 中东 欧 国家 正成 为 德 国会 展 业 新
的业 务和利 润增 长点 。
2德 国会 展业 人才优 势 明显 . 德 国西门子媒 体学 院 院长 、 被誉 为德 国“ 会展 行 业 第 一 人” 的贝恩斯 (0 2几年 前就 说过 ,会 展在 德 国能 成 为一 个 20 ) “ 庞 大 的经 济产业 , 中一个 重要原 因就是 有大 批高 素 质 的会 其 展 专业人 才参与其 中。他领 导 的西 门子 媒 体 学 院是 欧 盟 会 ” 展 培训行业 内知名 度很 高的职 业教 育企业 , 学 院的毕 业 生 该 早 已活跃 在世界各 国 的会 展行 业 中 , 担任 各 种 会议 、 览 等 展 大 型活动 的现场组 织工 作 。德 国已经 形 成 了成 熟 的会 展 经 理人市场 , 立了一套 完 善 的会 展 人 才教 育 培 训体 系 , 时 建 同
专业 博览会 创造 了 良好 的基础 。
开放 , 想方设 法 吸引更 多 的 外 国参 展 商 和观 众 , 而 使 德 并 从
国举 办 的博 览会 的 国际性 日益提高 ; 是德展 览公 司能洞 察 二 国 际展 览市 场 的发 展 趋 势 , 时 到 国外投 资 办展 。 目前 , 及 以

德国会展产业

德国会展产业
Messegelaende30521 HannoverGermany



(3)德国科隆展览中心
• [展馆简介] • 科隆展览中心按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建,从最初的15.9万平方米扩建到 27.5万平方米,至1999年末,展览中心的面积已扩建到28.6万平方米。 科隆展览公司拥有自已的会议有限公司,组织与展览会相对独立的会 议。国外业务部分专门由1996年成立的独立分公司“科隆展览有限公 司国际服务中心”(ISC)来负责。450名员工及遍及全球的84个代表 处,在各个行业交流中以最好的服务受到广泛好评。在2000年又有三 个新的展览会在科隆亮相:首先是2月中旬进行的国际教育文化博览 会;其次是介于3月举行的国际纺织材料展览会,该展览会今后的每 年在科隆举行2次;第三个新展览会是科隆国际艺术展,于4月初举行, 它展示1960年之后艺术领域的诸多发展及种种艺术风格。2000年科隆 的展览会预计营业额将达3.72亿马克,比1998年3.29亿克马增长13%。 • [展馆规模] • 科隆展览中心的展馆总面积为28.6万平方米,其品牌展包括:国际饮 食博览会、世界影象器材博览会、国际家具博览会、国际五金商品博 览会以及休闲园艺庭院、办公用品展等等。科隆展览中心共有员工 450人,160个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工作,每年营业额为2.06亿欧元。
• 王春才.德国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J]. 国际商务,2010,(1).
德国会展业带动旅游业
• 德国现有展会公司约100家。其中40家有能力举办国际展会。 德国展会公司的投入平均每年约为5亿欧元,年营业额平均约 达26亿欧元。展会的效益主要不是体现在营业额或利润上,而 是在于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租汽车业、餐饮业、 旅店业和商业等。有人说,“展览业1欧元的营业额可以为举 办城市的其他服务行业带来5欧元的收入”。 • 那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到底 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以2007年为例,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展 览会有139场,观众达1058万人。参加展会的展商有16万多家, 其中国外展商89813家,比德国本地展商75944家还多出13869 家。出租的摊位面积高达近673万平方米。据粗略统计,仅展 商和参观者的支出就达100亿欧元,加上展会公司的投入5亿欧 元,其对德国经济形成的直接需求和影响,至少在105亿欧元 以上。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作为全球著名的会展业大国之一,其会展业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近年来,德国会展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每年举办的国际和国内会展活动数量连年增长。

这些会展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的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完善,能够满足各类展览和会议的需求。

其次,德国会展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德国举办的一些知名展览会,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等,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推广产品、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德国的会展管理水平、服务品质以及组织能力被国际业界广泛认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

此外,德国会展业注重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德国会展企业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新兴的会展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德国会展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展机构开展合作,促进了国际会展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然而,德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展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会展业的快速崛起,德国需要继续加强自
身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保持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良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德国会展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研究

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研究

总之,本次演示通过对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揭示了会 展活动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案例 分析等方法,我们发现会展活动不仅能够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能够促 进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因此,未来在策划和举办会展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其可 能产生的各方面影响,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专业化:汉诺威展览公司采用矩阵式管理,以项目 为导向,组建专门的展览团队,负责策划、组织、执行等工作。这种组织架构和 人员配置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性,确保展会的顺利进行。
3、丰富的展会资源:汉诺威展览公司每年定期举办多个国际展会,涵盖多 个领域,拥有丰富的展会资源。这使得公司能够积累大量的行业信息和人脉资源, 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提升会展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会展企业加强自主创 新,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企业在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力。
4、优化政府角色:政府在会展业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 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结
本次演示通过对德国会展与中国会展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者之间 的异同点及其对两国会展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应用研究,本次演示提出了加强国 际合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优化政府角色等建议,为推动 全球范围内的会展业发展提供参考。
案例分析
以汉诺威展览公司(Hannover Messe)为例,该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会展主办 方之一,每年定期举办多个国际展会,涵盖工业、物流、建筑等多个领域。其主 办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行业协会、政府等合作,提供专业的展览服务。 组织架构上,汉诺威展览公司采用矩阵式管理,以项目为导向,组建专门的展览 团队,负责策划、组织、执行等工作。

(完整版)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完整版)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德国已成为世界会展业强国。

德国拥有多个重要的会展城市,每年举办一大批知名的国际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会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会展和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市场密不可分。

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展馆和展会数量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德国会展业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国际化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回顾德国展览会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集市贸易。

在单个集市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集市贸易由诸侯授予特权并受其保护,多在宗教节日期间举行。

随着德国中部地区银、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崛起,中世纪后期,德国中部的商品交易会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莱比锡商品交易会。

15世纪末、16世纪初,莱比锡商品交易会成为欧洲商品交换的中心,其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法兰克福是德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其贸易展的最早记录是1150年。

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授予法兰克福秋季展特权,1330年路德维希四世授予法兰克福夏季展特权,使得这两个展览会成为当时消费品展的主要展会。

时至今日,德国法兰克福春、秋两季消费品展仍被认为是世界规模最大、贸易效果最好的消费品博览会。

同时,由于受到皇室特权的支持,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贸易展促进了法兰克福金融和商业信用的发展,例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为了满足参会商人的要求而产生的,该交易所为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金融资本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1585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贸易、会展和金融带来的财富是紧密交织的这一特点,在法兰克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进入19世纪,随着铁路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商人们已经不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而是带着样品进行展示、交易和订货。

德国展会工作总结

德国展会工作总结

德国展会工作总结
作为一个展览行业的从业者,我有幸参与了今年在德国举办的一场重要展会。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德国展会工作的高效与专业。

以下是我对这次展会工作的总结与感悟。

首先,德国展会工作的组织和规划非常严谨。

从展会筹备阶段开始,各个部门
之间的协作紧密,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安排。

无论是展馆布置、展品运输,还是参展商接待、观众引导,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

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组织能力,让整个展会运转如此顺畅。

其次,德国展会工作的专业水准令人钦佩。

无论是展览设计、展品展示,还是
参展商的宣传推广、客户接待,都体现了德国展会从业者的高水准专业素养。

他们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对展会需求的敏锐把握,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这种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是德国展会工作得以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原因。

最后,德国展会工作的国际化特色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这次展会中,我见到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产品和理念。

德国展会作为国际交流平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全球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机会。

总的来说,德国展会工作以其严谨的组织、专业的水准和国际化的特色,展现
了德国展览行业的高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参与其中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展览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德国展会工作,为展览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德国会展看中国会展业的差距

从德国会展看中国会展业的差距
括一 系列主题 的会展 。比如 法兰 克福国际图书展 , 每年都有 一
业 的发 展 又有 哪 些 指 导作 用 。本 文在 分 析 德 国会展 业发 展 的基 础上 , 分 析 归 纳 出 中 国会 展 发 展 差 距 所 在 , 为 政 策 指 定 起 到 指
导意义。
【 关键词】德 国 会展业 办展模 式 差距
中心 。
德国展 览会组织办展的宗 旨是会 展项 目的举办不在于 多 , 而在于精 , 要形成高质量的核心展会 , 由此而扩大规模。而低层 次 的重复 举办必然造成行业 内的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 使 国际 参展商无从着手选择适合他们参展的项 目。 名牌展会是技术创新的群英会。这是德国展会长盛不衰 的 另一大奥秘 。刚刚结束的 2 0 1 3 I F A展其实就是各个企业宣传 企 业新品的推介会 , 例如此次三星展位 占据了整馆宣传其新 品。
到回报 。这种做法既可以帮助展 览公 司迅速 完成原始积 累 , 也 实现了国有资产保 值增值的 目标 。另外 , 德国政府还 为企业提 供出国参展经费的支持。 A UMA为德国贸易展 览业协会 , 是德国展览业最权成 } 生的
年德国吸 引来 自 于 全球 各地 的参展商和观众也是最多 的 , 根据
6 、 完善 配套 设 施 和 优质 的服 务
德国会展业在长期发展中构建了 以行业分 工为主 、 地 区分 工 为辅 、 面向全球 的强大会 展资源 配置 。德国展会的行业 细分 市场非常明确 , 并且在地方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 的资源 配置 。尽管德国每年有上百个展 览会 , 在德 国展 览委 员会等权 威行业 协会 的统一 协调下 , 各展会 的 目 标 非常 明确 , 定位非 常 准确 。即使 同样在 电子行业 , 汉诺威信息技术展和柏林 消费电 子展 的观众群也有明显区分 ,前者 以采购 商等专业客户为主 ,

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

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

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一、埃森展览中心埃森展览中心位于德国经济最强劲、人口最密集的埃森市,交通便利,展馆设施一流。

展览中心现拥有设施齐备的19个彼此相连的展馆,展场面积11万平米,室外展出面积2万平米,以及能容纳7000个车位的停车场。

是德国八大展馆之一,目前,正在兴建面积约为2万平米的新展馆。

几十年来,埃森展览中心一直处于稳步的发展之中,现代化的展馆设施,配以人性化的管理服务,使埃森展览中心每年的展会不断,而且人气骤增。

场地周转率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翻了一倍。

埃森展览中心每年举办展览的天数超过100天。

埃森展览公司是埃森展览中心的经营者,成立于1913年,如今已跻身德国10大展览机构,也是拥有最多参观者的展览机构之一。

粗略统计,埃森展览公司每年主办的展会活动超过40个,其中有13个是国际性展会。

每年大约有11500家参展商参展,其中25%的参展商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

同时,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参观者到会参观。

在埃森展览中心举办的著名展会有德国国际建筑贸易展,始办于1951年,每两年一届。

在这个盛会,上供应商、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以及贸易商共聚一堂,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产品、技术和服务打开通往德国及全欧洲的业务之门。

参展商数量目前已超过1000多家;观众的数量更是超过了10万人,其中80%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贸易商。

二、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杜塞尔多夫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位于欧洲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也是德国乃至全世界主要展览地区之一,特别是欧洲机电产品展览会主要举办地,受到众多中国企业的欢迎。

它是德国经济实录最强的联邦州-北威州首府,拥有许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和零售集团,大约8000多个外国公司在该州设立欧洲办事处,贸易额在德国各州中占据榜首,超到24000亿欧元。

该州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德国GDP的1/4,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三位,领先于澳大利亚、荷兰、俄罗斯、瑞士等国家。

国外会展外交研究综述

国外会展外交研究综述

国外会展外交研究综述会展外交是一种通过举办国际会展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外交手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综述将介绍国外关于会展外交的研究成果,探讨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会展外交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和会展领域。

在国际关系中,会展外交被视为一种非正式的外交手段,可以通过促进文化交流、拓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方式增强国家间的互信。

在会展领域,学者们研究了会展的组织和管理,以及会展对城市经济和发展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中,有学者通过分析会展外交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来探讨其作用和意义。

美国学者斯梅尔斯(Smeltzer)(2017)认为,会展外交可以帮助国家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加强国际合作和影响力;而英国学者斯金纳(Skinner)(2015)则指出,会展外交有助于改善国家形象,吸引外国投资和游客。

在会展领域的研究中,有学者从组织和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会展的效果和影响。

德国学者施泰因(Stein)(2016)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会展案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会展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和城市形象;而澳大利亚学者乔治(George)(2018)则通过对悉尼奥运会会展的研究,发现会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实践方面,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会展外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在积极开展会展外交活动,通过举办国际会展来促进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也通过组织和支持国际会展来推动全球合作。

国外的研究表明,会展外交是一种有效的外交手段,可以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在理论上,会展外交能够增强国家间的互信,改善国家形象和吸引外资。

在实践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会展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全球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加深,会展外交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德国展览活动策划方案

德国展览活动策划方案

德国展览活动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大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创新能力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和文化中心,德国举办展览活动的传统已深入人心,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企业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升德国作为国际展览中心的地位,我们公司拟策划一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活动。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通过举办这一展览活动,我们的目标是加强德国作为国际展览中心的形象,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并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目的:通过展览活动,推广德国的先进科技与创新能力,提升德国企业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吸引国际企业和专业观众前来参加展览,促进多方合作。

三、展览活动内容1. 主题:创新德国——科技与产业合作展览2. 展示内容:本次展览将展示德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3. 展览形式:a. 展示区:根据参展企业的需求,划分成不同专区,每个专区设立展示展位,展示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b. 论坛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创新经验和技术研究成果,组织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 新产品发布会:鼓励参展企业利用本次展览发布新产品和技术。

d. 企业洽谈会:为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提供商务洽谈、合作推广的机会。

四、展览活动策划与执行1. 时间选定:考虑到德国的气候和旅游季节,我们建议将展览活动安排在春季或夏季,以便吸引更多国际观众参与。

2. 地点选定:考虑到德国作为国际贸易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我们建议将展览活动选择在柏林、慕尼黑或法兰克福等大城市。

3. 营销推广:a. 国内营销: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媒体等渠道宣传推广,吸引国内企业参展和观众参观。

b. 国际营销:通过驻外使领馆、商务部门以及合作伙伴等渠道宣传推广,吸引国际企业和观众参与。

c. 社交媒体:建立展览活动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布展会新闻、产品介绍等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4. 资金筹措:通过赞助商、参展费用、门票收入等方式筹措展览活动所需资金,并精确计划预算,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德国会展文化研究
作者:张斌, ZHANG Bin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200093
刊名: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英文刊名:LEGEND BIOGRAPHY LITERARY JOURNAL SELECTION
年,卷(期):2010(2)
1.查看详情
2.陈泽炎会展文化概念辨析 2005(14)
3."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考试系列教材编委会会展运营管理 2007
4.许懋彦;张音玄;王晓欧德国大型会展中心选址模式及场馆规划[期刊论文]-国外规划研究 2003(09)
1.李志华德国会展业给我国会展业的启迪[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7(2)
2.岑健.顾爱怡德国会展教育模式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10(26)
3.刘岩.刘聪德国会展产业之我鉴[期刊论文]-发展2004(2)
4.李蓓蕾.LI Bei-lei基于钻石模型的德国会展产业成功因素分析[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
5.李映洲.管欣欣2001-2008年德国会展研究中文文献综述[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10(5)
6.黄恺.徐一帆.Huang Kai.Xu Yifan德国会展业分析及其对入世后中国会展业的借鉴[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7)
7.张燕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
8.杜一峰浅谈德国会展业发展[期刊论文]-商情2009(31)
9.杨斌浅析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科隆大学会展管理专业案例分析[会议论文]-2008
10.杨群.Yang Qun德国发展会展业的经验启示[期刊论文]-特区经济2007(12)
引用本文格式:张斌.ZHANG Bin德国会展文化研究[期刊论文]-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