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定理与证明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与三角形外角有关的定理课件
2 ∴∠DAC=∠C(等量代换)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3 已知:如图,P是△ABC 内一点,连接PB、PC. 求证:∠BPC > ∠A.
证明:如图,延长BP,交AC于点D
∵∠BPC是△PDC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
∴ ∠BPC>∠ PD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 ∠1+∠2+∠3=2(∠BAC+ ∠ABC+ ∠ACB)=360°
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
三角形是( C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 判断对错.
①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②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③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 ④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外角。(√ )
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
已知:如图,∠1是△ABC的一个外角.
2
求证: ∠1= ∠2+ ∠3
3 41
B
C
D
证明:∵ ∠4 +∠2+ ∠3=18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
∴ ∠2+ ∠3= 180°-∠4(等式的性质)
2
∵ ∠1+ ∠4= 180°(1平角= 180°)
3. 如图所示,在△ABC 中,E、F 分别 在AB、AC上,则下列各式不能成立
的是( )C
A.∠BOC=∠2+∠6+∠A B.∠2=∠5-∠A C.∠5=∠1+∠4 D.∠1=∠ABC+∠4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3 已知:如图,P是△ABC 内一点,连接PB、PC. 求证:∠BPC > ∠A.
证明:如图,延长BP,交AC于点D
∵∠BPC是△PDC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
∴ ∠BPC>∠ PD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 ∠1+∠2+∠3=2(∠BAC+ ∠ABC+ ∠ACB)=360°
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
三角形是( C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 判断对错.
①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②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③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 ④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外角。(√ )
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
已知:如图,∠1是△ABC的一个外角.
2
求证: ∠1= ∠2+ ∠3
3 41
B
C
D
证明:∵ ∠4 +∠2+ ∠3=18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
∴ ∠2+ ∠3= 180°-∠4(等式的性质)
2
∵ ∠1+ ∠4= 180°(1平角= 180°)
3. 如图所示,在△ABC 中,E、F 分别 在AB、AC上,则下列各式不能成立
的是( )C
A.∠BOC=∠2+∠6+∠A B.∠2=∠5-∠A C.∠5=∠1+∠4 D.∠1=∠ABC+∠4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正弦定理》PPT课件
2.正弦定理的常见变形:
(1)a=2Rsin A,b=2Rsin B,c=2Rsin C(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 A=2aR,sin B=2bR,sin C=2cR(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3)三角形的边长之比等于对应角的正弦比,即 a∶b∶c=sin A∶sin B∶sin C.
题型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学透用活】
[典例 1] (1)在△ABC 中,c= 3,A=75°,B=60°,则 b 等于 ( )
32 A. 2
3 B.2 2
3
6
C.2
D. 2
(2)在△ABC 中,已知 BC=12,A=60°,B=45°,则 AC=_________.
[解析] (1)因为 A=75°,B=60°,
[方法技巧]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根据题目条件,分析其是不是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利用正
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如下:
(1)化边为角,走三角变形之路,常用的转化方式有:①a=2Rsin A,b=2Rsin
B,c=2Rsin
C(R
为△ABC
+ccos B=asin A,则△ABC 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解析:由射影定理得 bcos C+ccos B=a,则 a=asin A,于是 sin A= 1,即 A=90°,所以△ABC 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B
[应用二] 设△ABC 的内角 A,B,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bcos
形,故选 D.
答案:D
318.45.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2 第2课时 定理与证明(课件)
香 。 雪 入 窗 , 今
苍 茫 , 罂 粟 纷 纷
不 若 笑 醉 一 回 。
一 杯 ? 前 尘 旧 梦
繁 华 , 怎 敌 我 浊
古 韵 清
风
中 幽 舞
梦明
国 落 月
花, 间 。
开离留去不念倾一为夜 古
始,不别成,了丝何静 去,终下离双道天纠泪谧 ;陌是相相,是涯缠悄,
路缠思思抹相的,落佳
韵 风 味
梦明
国 落 月
花, 间 。
…… …… ……
余
飞
恰惆壶红拾夜飘忆,酒世
生 茫 茫 。
只 叹 伊 人 已 去 ,
雪 , 茫 然 又 一 岁
举 杯 独 醉 , 饮 罢
如 流 年 负 了 青 春
怅 泪 溶 了 雪 ,
月 光 ? 谁 酒 三 尺
颜 刹 那 ? 谁 饮 一
弹 指 雪 花 ? 谁 痴
无 月 亦 无 殇 。 谁
想一想: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例子就可以了, 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读一读
在数学发展史上,数学家们也遇到过类 似的问题。公元前3世纪,人们已经积累了 大量知识,在此基础上,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得(公元前300前后)编写了一本书, 书名叫《原本》,为了说明每一结论的正确性,他在 编写这本 书时进行了大胆创新,挑选了一部分数学名词和一部分公认的真 命题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起始依据,其中的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 过推理的方法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 为定理,而证明所需要的定义、公理和其他定理都编写在要证明 的这个定理的前面。《原本》问世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一本数学 书籍像《原本》这样编排,因此,《原本》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著作。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2命理、定理、证明(第2课时) 课件
①BC平分∠ABE; ②∠BCE+∠D=90°; ③AC∥BE; ④∠DBF=2∠ABC. 其中正确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若a=b,则a2=b2是____真_____命题(选填“真”或“假”), 其中“a=b”是_题__设_______,“a2=b2”是_结__论________.
7.如图,EF⊥AB于点F,CD⊥AB于点D,E是AC上一点,∠1 =∠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是__E_F_∥__C_D__,__B_C_∥__D_E___________.
8.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其中正确的是____①__②__④________. ①因为∠B=∠BEF,所以AB∥EF; ②因为∠B=∠CDE,所以AB∥CD; ③因为∠B+∠BEC=180°,所以AB∥EF; ④因为AB∥CD,CD∥EF,所以AB∥EF.
9.如图,AC⊥BC,垂足为点C,∠BCD是∠B的余角.求证: ∠ACD=∠B.
证明:∵AC⊥BC(已知), ∴∠ACB=90°(______垂__直__的__定__义________), ∴∠BCD是∠ACD的余角. ∵∠BCD是∠B的余角(已知), ∴∠ACD=∠B(____同__角__的__余__角__相__等______).
c
2
a
证明的一般步骤: 1.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如果与图形有关,应先根 据题意,画出图形,并在图形上标出有关字母与符号; 2.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结论的途径,有条理地 写出证明过程.
如何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呢?
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 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歌德的话蕴含了什么数学道理?
合作探究
定理与证明优质课件PPT
2021/02/01
13
C B
2021/02/01
9
2 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1) 若∠1= 110o,则∠2=_11_0o(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若∠1= 110o,则∠3=_11_0o(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 若∠1= 110o,则∠4=_70_o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与证明
2021/02/01
2002年5月1
课时目标:
1进一步学习定理的证明,掌握证明 的步骤。
2了解举反例证明假命题的方法。
2021/02/01
2
复习:
问:“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的题
设、结论是什么? 根据命题的题意画出图形,根据命题的
题设写出“已知”,根据命题的结论写 出
“求证”。
2021/02/01
3
已知:如图,∠ AOB+ ∠ BOC=180
OE平分∠ AOB,
OF平分∠ BOC。
求证:OE ⊥OF。
2
1
2021/02/01
4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
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21/02/01
5
3 猜测一下,两直线平行,内错角之间有何
关系呢? 为什区别
作业:P99
2021/02/01
性质中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判定中 的结论和条件。
A组 9,10,11
12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定理与证明PPT教学课件
代换).又∵AB∥DC(已知),∴∠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
等).∴∠2=∠3(等量代换),∴DE∥F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8分)如图,已知AD⊥BC,EF⊥BC,∠1=∠2. 求证:DG∥BA.
解:∵AD⊥BC,EF⊥BC(已知),∴AD∥EF(垂直于 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 位角相等).∵∠1=∠2(已知),∴∠2=∠BAD(等量代 换),∴DG∥B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10分)已知:如图,AD⊥BC于点D,EF⊥BC于点F,交AB于 点G,交CA延长线于点E,∠1=∠2.求证:AD平分∠BAC.
解:∵AD⊥BC,EF⊥BC(已知),∴AD∥EF(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的两条直线成平行),∠1=∠DA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 ∠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DAG= ∠CAD(等量代换),即AD平分∠BAC
7.(8分)已知:如图,∠ABC=∠ADC,BF和DE分别是∠ABC和 ∠ADC的平分线,AB∥DC.
求证:DE∥FB.
解:∵BF和DE分别是∠ABC和∠ADC的平分线(已知),∴∠2
=
1 2
∠ABC,∠1=
1 2
∠ADC(角平分线的定义).∵∠ABC=∠
ADC(已知),∴
1 2
∠ABC=
1 2
∠ADC(等式的性质),∴∠2=∠1(等量
求证:AD∥BE.
证明:∵AB∥CD(已知), ∴∠4=∠___B_A(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4(已知), ∴∠3=∠___B_A(F 等量代换). ∵∠1=∠2(已知), ∴∠1+∠CAF=∠2+∠CAF( 等式性)质, 即∠_B_A__F=∠__D_A_,C ∴∠3=∠__D__A(C 等量代换). ∴AD∥B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最新北师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定理与证明》名师精品课件
其他公理
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后将会 学到)都可以看作公理. “在等式或不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 替”.这一性质也看作公理,简称为“等量代换”.
证明定理“对顶角相等” 例1: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
∠AOC与∠BOD是对顶角. 求证:∠AOC =∠BOD.
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 ( 已知 )
总结归纳
一些条件
推理的过 程叫证明
经过证明的真命 题叫定理
+
推理
原名、公理
证实其他命 题的正确性
公理
本套教科书选用九条,我们已经认识了其中的八条: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 两条直线平行(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又 b ∥ c(已知)
∴ ∠2=∠1=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 ⊥ c(垂直的定义).
随堂练习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语句是( B )
A.定理 B.公理
C.定义 D.只是命题
2.“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这个语句是(C )
A.定理
B.公理 C.定义 D.只是命题
3.下列命题中,属于定义的是( D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D.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4.下列句子中,是定理的是(B,C ),是公理的 是( A ). A.若a=b,b=c,则a=c;
2 定义与命题 第2课时 定理与证明 公开课获奖课件
【变式训练】 3. 已知∠1+∠2=90°,∠3+∠2=90°,则∠1=∠3,理由是 ___同__角__或__等__角__的__余__角__相__等_____. 4. 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求证:∠1+ ∠2=90°.
解:∵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AC =90°(已知),∠1+∠3+∠BAC=180°(平角的定义),∴∠1+∠3=90°, ∴∠1+∠2=90°(等量代换)
A.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
B.公理就是定理,定理也是公理
C.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D.公理的正确性不需证明,定理的正确性需证明
知识点二:证明
【典例导引】 【例2】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 如图,已知AB∥CD,BE∥CF,求证:∠B+∠C=180°.
证明:∵AB∥CD(已知), ∴∠B=∠BG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CF(已知), ∴∠BG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C=180°(等量代换). 【方法点拨】 证明题步骤:(1)审题,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画图,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分析因果关系,找出证明途径;(4)有条理地 写出证明过程.
撪撬撮撯撱揿撴撵撶撷撸撹 撺挞撼撽挝擀擃掳擅擆擈擉 擌擎擏擐擑擓携擖擗擘擙擛
擜擝擞擟抬擢擤擥举擨
9. (揭阳模拟)已知命题“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 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画出符合命题的几何图形; (2)用几何符号表述这个命题; (3)证明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北师版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2 定义与命题
第2课时 定理与证明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第2课命题、定理与证明课件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定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基本事实、定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之间有什关系?
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基本事实
定理
思考1: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是 质数吗?你能肯定: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n2-3n+7的 值都是质数吗?
解:当n=1时,n2-3n+7=5,是质数, 当n=2时,n2-3n+7=5,是质数, 当n=3时,n2-3n+7=7,是质数, 当n=4时,n2-3n+7=11,是质数, 当n=5时,n2-3n+7=17,是质数,
思考1: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是 质数吗?你能肯定: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n2-3n+7的 值都是质数吗?
所以,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
全都是质数.
当n=6时,n2-3n+7=62-18+7=25=52. 所以,对于所有自然数,式子n2-3n+7的值不都是质数.
已知:如图,已知AB∥CD, OP,MN分别平分∠BOM, ∠OMD,OP、MN交于G点, 求证:MN⊥OP.
证明:∵AB∥CD, ∴∠BOM+∠OM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OP 、 MN分别平分∠BOM,∠OMD, ∴2∠POM+2∠NMO=180°. ∴∠POM+∠NMO=90°. ∴∠MGO=90°. ∴MN⊥OP.
新知讲授
上面这些命题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被大家公认的真 命题.我们将这些命题视为基本事实.
它们是我们在继续学习过程中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 始根据,即出发点.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基本事实,那么七年级我 们学过的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什么呢?
定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基本事实、定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之间有什关系?
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基本事实
定理
思考1: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是 质数吗?你能肯定: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n2-3n+7的 值都是质数吗?
解:当n=1时,n2-3n+7=5,是质数, 当n=2时,n2-3n+7=5,是质数, 当n=3时,n2-3n+7=7,是质数, 当n=4时,n2-3n+7=11,是质数, 当n=5时,n2-3n+7=17,是质数,
思考1: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是 质数吗?你能肯定: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n2-3n+7的 值都是质数吗?
所以,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
全都是质数.
当n=6时,n2-3n+7=62-18+7=25=52. 所以,对于所有自然数,式子n2-3n+7的值不都是质数.
已知:如图,已知AB∥CD, OP,MN分别平分∠BOM, ∠OMD,OP、MN交于G点, 求证:MN⊥OP.
证明:∵AB∥CD, ∴∠BOM+∠OM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OP 、 MN分别平分∠BOM,∠OMD, ∴2∠POM+2∠NMO=180°. ∴∠POM+∠NMO=90°. ∴∠MGO=90°. ∴MN⊥OP.
新知讲授
上面这些命题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被大家公认的真 命题.我们将这些命题视为基本事实.
它们是我们在继续学习过程中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 始根据,即出发点.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基本事实,那么七年级我 们学过的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什么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证明第2课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课件
A E
1
2
C
D
证明: 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 作辅助线
则∠1=∠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ACB=180°, ∴∠A+∠B+∠ACB=180°(等量代换).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这两种添线根据都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内错角
2、星期天,小明见爸爸愁眉苦脸地在看一张图纸,他便悄 悄地来到爸爸身边,想看爸爸为什么犯愁.爸爸见到他, 高兴地对他说:“来帮我一个忙,你看这是一个四边形零 件的平面图,它要求∠BDC等于140°才算合格.”小明通 过测量得∠A=90°,∠B=19°,∠C=40°后就下结论说 此零件不合格.于是爸爸让小明解释这是为什么?
已知:如图,直线AB∥CD,直线EF 分别交AB、CD于点E、F,EH、FG 分别平分∠BEI、∠DFE. 求证:EH∥FG.
I
1H
A
E
B
2G
CF
D
证明:∵直线AB∥CD(已知),
∴ ∠BEI=∠DF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EH、FG分别平分∠BEI、∠DFE,
∴∠1= ∠BEI,∠2= ∠DFE(角平分线的定义), I
B
C
练习2、如图,在△ABC中,∠B=50°, ∠C=60°,点D是BC 边上的任意一点,DE⊥AB于E,DF⊥AC于F,那么∠EDF=_1_1_0_°.
解:在△ABC中, ∠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A=180°-∠B-∠C =70°, 又∵ DE⊥AB于E,DF⊥AC于F, ∴∠AED=∠DFA=90°,∴ ∠EDF=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2 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北师版 第2课时 定理与证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公理、定理与证明的概念并了解本套教材所采用的公 理.(重点) 2.体会命题证明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难点)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用我们以前学过 的观察,实验,验证
特例等方法.
哦……那可 怎么办
这些方法往 往并不ຫໍສະໝຸດ 靠.能不能根据已经知 道的真命题证实呢?
那已经知道的真命 题又是如何证实的?
讲授新课
一 公理与定理
思考: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了解《原本》与《几何原本》;了解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
(Euclid,公元前300前后);找出下列各个定义并举例. 1.原名:某些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2.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3.证明:除了公理外,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都 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4.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 ∠AOB与∠COD都是平角(
平)角的定义
∴ ∠AOC+∠AOD=180° ∠BOD+∠AOD=180°
( 补角的定义)
∴ ∠AOC =∠BOD (
同角的补)角相等
典例精析
例2 已知:b∥c, a⊥b .
求证:a⊥c. 证明: ∵ a ⊥b(已知)
b
c
1
2
a
∴ ∠1=90°(垂直的定义)
又 b ∥ c(已知)
其他公理
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后将会学到)都可以看作公理. “在等式或不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它的等量来代替”.这一性质也看作公 理,简称为“等量代换”.
典例精析
证明定理“对顶角相等”
例1: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 ∠AOC与∠BOD是对顶角.
求证:∠AOC =∠BOD
证明: ∵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 ( ) 已知
∴ ∠2=∠1=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 ⊥ c(垂直的定义).
当堂练习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语句是( )
B
A.定理 B.公理
C.定义 D.只是命题
2.“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个语句是
()
C
A.定理
B.公理 C.定义 D.只是命题
3.下列命题中,属于定义的是( D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D.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总结归纳
一些条件 +
原名、公理
推理的过程叫证 明
推理
证实其他命 题的正确性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 定理
公理
本套教科书选用九条,我们已经认识了其中的八条: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 两条直线平行(简 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下列句子中,是定理的是( B,C ),是公理的是( A ). A.若a=b,b=c,则a=c; B.对顶角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