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卫生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 第3章 大气卫生

环境卫生学 第3章  大气卫生
(1)气态污染物 包括气体和蒸汽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碳氧化合物 卤素化合物
(2)大气颗粒物 有固体和液体 两种形态。
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 表示颗粒物的大小: 在气流中,如果所研究的颗 粒物与一个有单位密度的球形颗 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 这个球形颗粒物的直径就定义为 所研究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颗粒物按粒径分为: 总悬浮颗粒物(TSP) φ ≤100μm 可吸入颗粒物(IP) φ ≤10 μm 细颗粒物(PM2.5) φ≤2.5μm 超细颗粒物(PM0.1) φ≤0.1μm

对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2)其它作用 · 对大脑皮层机能的影响 · 致突变作用和促癌作用 · 影响新陈代谢 · 变态反应 (3)SO2和颗粒物的联合作用
(二)氮氧化物 (NOx nitrogen oxides)
来源 (1)自然源 (2)人为源

对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2)对血液的影响 (3)促癌作用 (4)神经衰弱症候群 (5)形成光化学烟雾
酸雨腐蚀雕刻
(四)大气棕色云团

(五)其他
影响居民的生活人体 健康的影响
大气中的主 要污染物 SO2 NOx 颗粒物 CO
O3
多环芳烃
Pb
二 噁英
(一)颗粒物
来源 (1)自然源 (2)人为源

对健康的影响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具有堵塞作用 载体作用 (2)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颗粒物的致癌作用 (4)颗粒物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
多诺拉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
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在日光紫外线照射 下经光化学反应形成
过氧酰基硝酸酯

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方法

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方法

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是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的重要工作。

随着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愈加严重,使得大气卫生标准制定越发显得迫切而重要。

那么,针对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方法有哪些呢?一、科学依据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首先需要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科学依据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数据、医学研究数据、生态学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与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大气卫生标准制定的基础,科学依据的充分性直接影响着大气卫生标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参与主体大气卫生标准制定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环保组织、公众代表等。

各参与主体的广泛参与,可以更好地反映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诉求,同时也确保制定出的大气卫生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国际借鉴在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中,可以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一些已经相对成熟的大气环境标准和管理方法。

这有助于不断提高我国大气卫生标准的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大气环境保护的需要。

四、法律法规支持大气卫生标准的制定需要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将制定出的大气卫生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管理措施和制度。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大气卫生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五、技术评估大气卫生标准制定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技术经济性评估。

通过环境风险评估可以评估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标准限值的水平;而技术经济性评估则可以评估制定标准所需的环保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保证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六、公众参与大气卫生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听取各界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这有利于保障大气卫生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也可以提高公众对大气卫生标准的接受度和执行力度。

七、监督检查大气卫生标准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大气卫生标准的执行效果。

第三章--环境卫生--大气卫生

第三章--环境卫生--大气卫生

第四章大气卫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能反射无线电波E.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2.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 )A.色素沉着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抗佝偻病作用E.镇静作用3.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4.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 )A.地势低凹B.逆温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5.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 )A. SO2B. H2SC. CO2D. O3E. NO6.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 )A.气温、气流、气压、光照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C.气温、气流、气压、气湿D.气温、气流、气湿、雷电E.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7.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 )A.排出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出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8.大气发生逆温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γ<0D.γ>0E.γ=09.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 )A扩散 B.微生物分解 C.氧化 D.植物吸收 E.沉降10.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11.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 )A.慢性中毒B.变态反应C.急性中毒D.肺癌E.佝偻病12.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 )A.臭氧层破坏B.酸雨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降低13.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 )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剌激症状出现最早14.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要污染物是S02D.多发生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于河谷地带15.酸雨是指降水的pH小于( )A. 6.5B. 5.6C. 4.5D. 3.0E.以上都不对16.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产物(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多环芳怪 D.二氧化氮 E灰分17.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18.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多大的颗粒物( )A.≤100µmB.≤10µmC.≤2.5µmD.≤0.1µmE.≥1µm19.有关多环芳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中的BaP与人群中肺癌的死亡率有正相关关系B.大气中的致癌性多环芳烃主要是BaPC.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D.多环芳烃可与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E.多环芳烃中有强致癌性的多为四到七环的稠环化合物20.下面关于C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中COHb含量无关B血中COHb含量与空气中的CO浓度呈正相关C.急性CO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D.胎儿对CO的毒性比成人敏感E.吸烟者血中的COHb浓度比非吸烟者高21.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铅是铅暴露的重要指标B.铅只对神经系统有毒性C儿童对铅的毒性比成人更敏感D.儿童血铅在100µg/L时,可以出现学习能力的下降E.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22.有关O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属于二次污染物B.易进入呼吸道深部C.来自汽车尾气D.可引起哮喘发作E.儿童对O3敏感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中,每个污染物的标准分为三级。

我国大气卫生标准有哪些

我国大气卫生标准有哪些

我国大气卫生标准有哪些(一)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1.科学性目前我国制订和修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① 对机体不应引起急、慢性中毒:最高容许浓度应低于污染物的急性和慢性毒作用阈,包括不引起潜在的远期效应。

② 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最高容许浓度应低于嗅觉阈及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阈③ 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应低于引起生活卫生条件的恶化和对机体发生间接危害(例如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开窗换气、危害植物生长、腐蚀材料)的阈浓度。

④ 根据现有知识,选择以上几种阈浓度中的最敏感指标,作为确定基准值的依据。

2.可行性(1)经济的考虑(2)技术上的考虑(二)我国大气卫生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参考资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级标准:为保证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地区应执行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地区应执行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医`学教育网整理、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适用于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地区。

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

该标准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于1996年发布。

该标准对10个污染物制订了限值,且每个污染物的标准分为三级。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各工业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必须排放的废气,应通过回收利用和净化处理,将"废气"排放量或排放速率降低到排放标准后才能容许排入大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还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环境卫生学第8版 大气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8版 大气卫生

大气卫生1.[单选题]有关多环芳烃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中的BaP与人群中肺癌的死亡率有正相关关系B大气中的致癌性多环芳烃主要是BaPC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D多环芳烃可与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E多环芳烃中有强致癌性的多为四到七环的稠环化合物2.[单选题]有关季节性变化的采样一般应连续采几天() A1-2天B2-3天C3-4天D4~5天E5-6天3.[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内暴露指标的是() A血中碳氧血红蛋白B尿氟C尿羟脯氨酸D血NO血红素E血铅4.[单选题]有关季节性变化的采样一般应连续采几天() A1-2天B2-3天C3-4天D4~5天E5-6天5.[单选题]污染物自烟囱排出后,地面上何处浓度最高() A距离烟囱越近浓度越高B烟囱高度的1/4处浓度最高C烟波着落点至烟囱之间的区域浓度最高D烟波着落点处浓度最高E各处浓度没有明显差别6.[单选题]城市中NOx主要来自()A工业污染B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C农业污染D微生物分解E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7.[单选题]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A排放时的气象条件B地形C污染物的排出高度D污染物的排放量E与污染源的距离8.[单选题]关于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的叙述,哪项是错的()A对所有的污染物均应制定此值B指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C为了防止污染物的慢性和潜在性危害而制定的D是污染物在任何24小时内均不能超过的上限值E对有明显慢性作用的污染物均应制定此值9.[单选题]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要污染物是SO2D多发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10.[单选题]下面关于C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中COHb含量无关B血中COHb含量与空气中的CO浓度呈正相关C急性CO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D胎儿对CO的毒性比成人敏感E吸烟者血中的COHb浓度比非吸烟者高11.[单选题]下列那项不是切尔诺贝利核扩散事件的危害()A皮肤癌增多B甲状腺病增多C舌癌和口腔癌增多DCOPD和肺癌增多E畸形家畜增多12.[单选题]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A排出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出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13.[单选题]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由引起()A CO2B SO2C COD O3E PAH14.[单选题]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指()A各工厂企业等污染源在排放口向环境中排放所容许的“三废”数量或浓度B各工厂企业在其规定地点所排放出来的“三废”数量C各工厂企业在其烟波着陆点所测出的“三废”数量D各工厂企业所辖的范围内测出的“三废”数量E以上都不是15.[单选题]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16.[单选题]大气发生逆温时()A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C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没有影响D增强大气的自净能力E降低大气的稳定度17.[单选题]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的那种说法不对()A光化学烟雾事件是强氧化型烟雾B光化学烟雾事件由汽车尾气在日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C多发生在机动车稀少的城市D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白天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以下地区18.[单选题]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5%以上是()A过氧乙酰硝酸酯B过氧化氢C臭氧D醛类E烃类19.[单选题]氮氧化物污染以一氧化氮为主时损害比较明显的是() A肺损害和支气管炎B神经衰弱综合征C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D造血系统与肾脏损害E心血管系统的损害20.[单选题]大气逆温是指()A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B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C大气温度与高度无关D大气的水平温差增加E大气的水平温差减小21.[单选题]在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污染物为() ASO2B可吸入颗粒物CNOx D酸雾E甲醛22.[单选题]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发生于()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E电离层23.[单选题]与SO2共存时能使SO2毒性增加3-4倍的污染物为() ANOx B可吸入颗粒物CCO D多环芳烃类EH2S24.[单选题]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发生于()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E电离层25.[单选题]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A6.6B5.6C4.6D3.2E4.526.[单选题]关于煤烟型烟雾事件,不正确的是()A多发生在夏秋季节B河谷盆地易发生C受害者以呼吸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D气湿大有逆温时E致死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27.[单选题]大气卫生标准中,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C急慢性中毒D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E急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28.[单选题]下列哪个污染物不破坏臭氧层()A二氯二氟甲烷B氧化二氮C四氯化碳D三氯氟甲烷ECO29.[单选题]下列均应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除了() A文化区B名胜古迹C居民区D农村地区E工业区30.[单选题]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是()A消化道B皮肤C汗腺D呼吸道E以上都上31.[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内暴露指标的是()A血中碳氧血红蛋白B尿氟C尿羟脯氨酸D血NO血红素E血铅32.[单选题]下列物质属于大气中二次污染物的有()ASO2、硫酸盐BNOx、硝酸盐CO3、CO D硫酸盐、硝酸盐EO3、SO2 33.[单选题]大气卫生标准中,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C急慢性中毒D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E急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34.[单选题]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多大的颗粒物()A≤100µm B≤10µm C≤2.5µm D≤0.1µm E≤1µm35.[单选题]据调查,我国城市人群肺癌死亡率普遍高于农村,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城市居民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B城市水源水受到污染C城市大气污染物BaP含量比农村高D城市居民吸烟量比农村居民大E城市人口拥挤不定项选择题36.[单选题]交通运输污染的特点是()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等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Pb等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等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污染物主要是Pb、SO2等E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等37.[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产物?()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多环芳烃D二氧化氮E灰分38.[单选题]大气处于什么情况下,有利于污染物扩散()A大气处于不稳定状况B大气处于稳定状况C大气处于中性状况D大气处于极稳定状况E大气处于逆温状况39.[单选题]煤的那种杂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A镉B钒C氮化物D硫化物E铅40.[单选题]关于煤烟型烟雾事件的说法,哪个不对()A大气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B是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放,且不能充分扩散的结果C与气象和地理条件有关D伦敦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污染源相似E是SO2和烟尘协同作用的结果41.[单选题]下列那些污染物可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造成组织缺氧()A SO2、NOx、HgB CO、SO2、NOxC CO、NOx、O3D SO2、CO、HgE SO2、O3、CO42.[单选题]下列物质属于大气中二次污染物的有()A SO2、硫酸盐B NOx、硝酸盐CO3、CO D硫酸盐、硝酸盐EO3、SO243.[单选题]能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SO2BCO2CCO DH2S ENO244.[单选题]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______的颗粒物(A≤100um B≤10um C≤2.5um D≤0.1um E≥1um45.[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A高气温B天气晴朗C紫外线强烈D风速小E阴雨46.[单选题]下列那种物质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ASO2BCH4CNOx DTSP EO347.[单选题]下列那项不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A风和湍流B气温C气压D气湿E污染物的排放量48.[单选题]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药厂渗漏的毒气为() A氰化钾B硫氰酸盐C甲基异氰酸盐D丙基异氰酸盐E乙基异氰酸盐49.[单选题]SO2、NO2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可引起()A皮肤癌增多BCOPD增多C高血压D甲状腺病增多E冠心病50.[单选题]对大气污染监测时,点源监测的布点方式除了()A棋盘式布点B四周布点C扇形布点D捉烟波采样E烟波下方采样51.[单选题]空气污染物毒理学常用的染毒方法,除了()A急性吸入染毒法B皮肤染毒法C慢性或亚慢性吸入染毒法D腹腔注射染毒法E气管注入染毒法52.[单选题]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ACO2BNOx CSO2D氯氟烃ECO53.[单选题]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采用何种指标来规定PM10的标准()A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B日平均浓度限值和月平均浓度限值C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D1h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E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季平均浓度限值54.[单选题]酸雨的主要前体物质是()ACO2BCO CO3DSO2EPAH55.[单选题]目前城市大气中的SO2污染来源主要是()A煤的燃烧B汽油的燃烧C天然气的燃烧D液化气的燃烧E交通运输56.[单选题]下列那项不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A刺激和腐蚀肺泡壁B堵塞局部肺组织C高血压D促使其它物质的毒性增加E成为其它物质的载体57.[单选题]下列那种染毒方法可以单独观察到呼吸道的暴露水平()A静式染毒法B压缩空气染毒法C稳流鼓膜法D面罩染毒法E以上都不是58.[单选题]发生光化学烟雾时受害者主要症状为()A咳嗽、胸痛、呼吸困难B眼睛红肿、咽喉痛、流泪C头痛、皮肤潮红、恶心D呼吸急促、咳嗽、呕吐E恶心、呕吐、眼睛红肿59.[单选题]下列哪个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采暖锅炉E乡镇企业60.[单选题]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规定,二级标准时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A0.05mg/m3B0.10mg/m3C0.15mg/m3D0.20mg/m3E0.30mg/m361.[单选题]光化学烟雾中最多的成分是()APANs BNOx CO3DHCs E醛类62.[单选题]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A交通运输排放的CO等有害物形成的烟雾B硫化氢等有害物,排入大气后形成的烟雾C工业生产中排放的SO2等有害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的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烟雾ESO2烟尘等有害物形成的烟雾63.[单选题]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臭氧层破坏B酸雨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降低64.[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A慢性中毒B变态反应C急性中毒D肺癌E佝偻病65.[单选题]下列那种地形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平原B谷地C海滨D高山E草原66.[单选题]光化学烟雾中以0,为代表,当大气中O,浓度多大时,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A10ppm B1ppm C5ppm D0.5ppm E0.1ppm67.[单选题]下列那种不是光化学烟雾的成分()A过氧乙酰硝酸酯B过氧苯酰硝酸酯C臭氧D醛类ECO68.[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A酸雨B臭氧空洞形成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下降69.[单选题]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能反射无线电波E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70.[单选题]下列那种地形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平原B谷地C海滨D高山E草原71.[单选题]在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污染物为() ASO2B可吸入颗粒物CNOx D酸雾E甲醛72.[单选题]下列均应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除了() A文化区B名胜古迹C居民区D农村地区E工业区73.[单选题]下列有关环境流行病调查对象的选择条件,哪个不对()A在当地居住年限不少于5年B有职业暴露史C可选择老幼体弱人群D对照人群除暴露情况与研究人群不同外,其它条件应大致相同E尽可能选择高暴露人群74.[单选题]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是()A消化道B皮肤C汗腺D呼吸道E以上都上75.[单选题]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ASO2BH2S CCO2DO3ENO76.[单选题]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铅是铅内暴露的重要指标B铅只对神经系统有毒性C儿童对铅的毒性比成人更敏感D儿童血铅在100ug/L时,可以出现学习能力的下降E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77.[单选题]在光化烟雾的光化学反应产物中含量约占10%的是() AO3BPANs C甲醛D酸类E酮类78.[单选题]下列那项不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直接危害()A刺激和腐蚀肺泡壁B堵塞局部肺组织C高血压D促使其它物质的毒性增加E成为其它物质的载体79.[单选题]据调查,我国城市人群肺癌死亡率普遍高于农村,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城市居民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B城市水源水受到污染C城市大气污染物BaP含量比农村高D城市居民吸烟量比农村居民大E城市人口拥挤80.[单选题]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采用何种指标来规定PM10的标准()A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B日平均浓度限值和月平均浓度限值C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D1h平均浓度限值和年平均浓度限值E日平均浓度限值和季平均浓度限值81.[单选题]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由引起()ACO2BSO2CCO DO3EPAH82.[单选题]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5%以上是()A过氧乙酰硝酸酯B过氧化氢C臭氧D醛类E烃类83.[单选题]一个地区全年污染哪个方位受影响最大()A污染源的西北侧B污染源的东南侧C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D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E该地全年最小风向的下风侧84.[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A污染物为燃煤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85.[单选题]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A排出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出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86.[单选题]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稀释起决定作用的气象因素()A风和湍流B气压C气温D气湿E辐射87.[单选题]酸雨的主要前体物质是()ACO2BCO CO3DSO2EPAH88.[单选题]下列哪个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采暖锅炉E乡镇企业89.[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A扩散B微生物分解C氧化D植物吸收E沉降90.[单选题]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要污染物是SO2D多发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91.[单选题]烟囱的有效高度是指()A烟囱本身的高度B烟囱本身的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C烟气抬升高度D烟囱本身的高度的平方E烟囱的高度与烟气上升高度之乘积92.[单选题]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A工业企业B交通运输C生活炉灶D地面尘土飞扬E意外事故排放93.[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是()ASO2、NOx、CO2B多环芳烃、氯氟烃C硫酸雾、硝酸雾、光化学烟雾D硫酸盐、硝酸盐EO3、SO294.[单选题]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ASO2BH2S CCO2DO3ENO95.[单选题]下列那种物质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ASO2BCH4CNOx DTSP EO396.[单选题]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指()A各工厂企业等污染源在排放口向环境中排放所容许的“三废”数量或浓度B各工厂企业在其规定地点所排放出来的“三废”数量C各工厂企业在其烟波着陆点所测出的“三废”数量D各工厂企业所辖的范围内测出的“三废”数量E以上都不是97.[单选题]对于具有慢性或远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进行流行病调查时,一般应收集多少年资料()A1年B2-3年C5-10年D3年E15年以上98.[单选题]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臭氧层破坏B酸雨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降低99.[单选题]一个地区全年污染哪个方位受影响最大()A污染源的西北侧B污染源的东南侧C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D该地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E该地全年最小风向的下风侧100.[单选题]发生光化学烟雾时受害者主要症状为()A咳嗽、胸痛、呼吸困难B眼睛红肿、咽喉痛、流泪C头痛、皮肤潮红、恶心D呼吸急促、咳嗽、呕吐E恶心、呕吐、眼睛红肿101.[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A污染物为燃煤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102.[单选题]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的那种说法不对()A光化学烟雾事件是强氧化型烟雾B光化学烟雾事件由汽车尾气在日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C多发生在机动车稀少的城市D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白天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以下地区103.[单选题]下列那种不是光化学烟雾的成分()A过氧乙酰硝酸酯B过氧苯酰硝酸酯C臭氧D醛类ECO104.[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A酸雨B臭氧空洞形成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下降105.[单选题]城市中NOx主要来自()A工业污染B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C农业污染D微生物分解E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106.[单选题]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药厂渗漏的毒气为()A氰化钾B硫氰酸盐C甲基异氰酸盐D丙基异氰酸盐E乙基异氰酸盐107.[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A慢性中毒B变态反应C急性中毒D肺癌E佝偻病108.[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危害()A对眼睛的刺激作用B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C对肺部的刺激作用D诱发哮喘E造成局部肺组织的梗塞109.[单选题]下列那种地形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平原B谷地C海滨D高山E草原110.[单选题]下列物质可通过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除了() ASO2B花粉C硫酸雾D硝酸雾ENO2111.[单选题]能在大气中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为()A O3和PANsB NOx和碳氢化合物C SO2和COD PAH和SO2E SO2和碳氢化合物112.[单选题]光化学烟雾中以0,为代表,当大气中O,浓度多大时,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A10ppm B1ppm C5ppm D0.5ppm E0.1ppm113.[单选题]能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SO2BCO2CCO DH2S ENO2114.[单选题]关于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的叙述,哪项是错的()A对所有的污染物均应制定此值B指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C为了防止污染物的慢性和潜在性危害而制定的D是污染物在任何24小时内均不能超过的上限值E对有明显慢性作用的污染物均应制定此值115.[单选题]SO2、NO2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可引起()A皮肤癌增多BCOPD增多C高血压D甲状腺病增多E冠心病116.[单选题]下列那项不是切尔诺贝利核扩散事件的危害()A皮肤癌增多B甲状腺病增多C舌癌和口腔癌增多DCOPD和肺癌增多E畸形家畜增多117.[单选题]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几种污染物制定了限值()A2种B4种C6种D8种118.[单选题]大气发生逆温时()A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B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C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没有影响D增强大气的自净能力E降低大气的稳定度119.[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是()A SO2、NOx、CO2B多环芳烃、氯氟烃C硫酸雾、硝酸雾、光化学烟雾D硫酸盐、硝酸盐E O3、SO2120.[单选题]关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C多发于夏秋季白天D多发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地区E生成产物为强氧化型烟雾121.[单选题]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A交通运输排放的CO等有害物形成的烟雾B硫化氢等有害物,排入大气后形成的烟雾C工业生产中排放的SO2等有害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的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烟雾ESO2烟尘等有害物形成的烟雾122.[单选题]交通运输污染的特点是()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等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Pb等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等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污染物主要是Pb、SO2等E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等123.[单选题]煤的那种杂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A镉B钒C氮化物D硫化物E铅124.[单选题]关于对流层,下列哪一项正确()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气温不随高度变化D能反射无线电波E能使地球生物免受射线损害125.[单选题]大气发生逆温时()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r<0Dr>0Er=0126.[单选题]关于煤烟型烟雾事件,不正确的是()A多发生在夏秋季节B河谷盆地易发生C受害者以呼吸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D气湿大有逆温时E致死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心脏病127.[单选题]下列那种染毒方法可以单独观察到呼吸道的暴露水平()A静式染毒法B压缩空气染毒法C稳流鼓膜法D面罩染毒法E以上都不是128.[单选题]下列有关环境流行病调查对象的选择条件,哪个不对()A在当地居住年限不少于5年B有职业暴露史C可选择老幼体弱人群D对照人群除暴露情况与研究人群不同外,其它条件应大致相同E尽可能选择高暴露人群129.[单选题]我国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A0.05mg/m3B0.10mg/m3C0.15mg/m3D0.02mg/m3E0.25mg/m3 130.[单选题]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中,下列除了哪项都是点源监测的布点方法()A捕捉烟波采样B烟波下方采样C棋盘式布点D四周布点E扇形布点131.[单选题]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132.[单选题]以人以温热感觉的太阳辐射是()A短波紫外线B长波紫外线C红外线D可见光E以上都是133.[单选题]下列那种地形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A平原B谷地C海滨D高山E草原134.[单选题]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______的颗粒物(A≤100um B≤10um C≤2.5um D≤0.1um E≥1um135.[单选题]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ACO2BNOx CSO2D氯氟烃ECO136.[单选题]下列那项不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A风和湍流B气温C气压D气湿E污染物的排放量137.[单选题]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A工业企业B交通运输C生活炉灶D地面尘土飞扬E意外事故排放138.[单选题]关于煤烟型烟雾事件的说法,哪个不对()A大气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B是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放,且不能充分扩散的结果C与气象和地理条件有关D伦敦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污染源相似。

大气卫生基准制定方法

大气卫生基准制定方法

大气卫生基准制定方法大气卫生基准可重要啦,就像给大气健康定个标准似的。

那这基准是咋制定出来的呢?先得搞清楚大气里都有啥成分呀。

大气可不是单一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气体,像氧气、氮气,还有一些微量的其他气体呢。

那些污染物气体,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之类的,都得被找出来。

科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用各种仪器去检测大气里的成分。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杂烩里挑出不同的菜一样,得特别仔细。

然后呢,要研究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哦。

他们会做很多实验,有些是在实验室里用小动物做的。

看着那些小动物,就像看着小小的健康监测员。

科学家们会观察小动物接触了某种大气成分之后的反应,是变得没精神啦,还是身体的某个器官出问题啦。

这就像观察小朋友吃了某种东西后会不会不舒服一样。

除了小动物实验,还会有对人的调查呢。

找那些长期暴露在特定大气环境下的人群,看看他们的健康状况。

比如说住在工厂附近的居民,那里的大气可能污染比较严重。

科学家们会去询问他们有没有咳嗽呀、呼吸不畅之类的情况,还会给他们做身体检查。

这就像是关心自家亲戚的健康一样,特别贴心。

还有就是要考虑不同浓度的影响。

就像喝果汁,一点点果汁可能没什么,但是喝太多太浓的果汁可能就会肚子疼。

大气里的成分也是这样,低浓度的时候可能人体还能忍受,但是浓度一高,可能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科学家们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找出那个安全和危险的界限在哪里。

大气卫生基准的制定还得考虑环境因素呢。

不同的地区环境不一样,比如有些地方比较潮湿,有些地方比较干燥。

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大气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就像不同的天气我们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大气卫生基准也得根据不同的环境情况来调整。

制定大气卫生基准是个超级复杂又特别重要的事儿。

这就像是给大气和人类健康之间搭一座桥,让我们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呼吸着健康的空气呢。

大气环保措施

大气环保措施

大气环保措施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排放:减少各种废气、烟尘、粉尘等向大气的排放,
优先采用无污染的能源和工艺,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2.改善能源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太
阳能、风能等,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

3.绿化造林: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减轻大气污染的程
度。

4.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布局,使其集
中于工业区,便于废气集中处理和利用。

5.加强大气监测:加强大气监测,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报
告,向公众报告大气污染状况。

6.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
意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和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7.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大气环境的健康。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大气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如何理解大气卫生

如何理解大气卫生

如何理解大气卫生?一、大气垂直结构与物理结构什么是大气?大气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

大气也称为大气圈或大气层。

大气圈是地球四大圈(土壤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之一,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也是人类的保护伞。

大气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大气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质,科学家发现整个大气层的质量是很惊人的,约为5.3×1015吨,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如果用一个巨大的天平来称的话,一端放上大气层,那么另一端就要放上一个直径100千米的大铜球,或者是放上5座喜马拉雅山脉。

但大气层的质量中有99.9%以上都集中在50千米以下的范围,而在50千米以上的浩瀚大气中,所含的大气质量还不到总质量的0.1%,由此可见,大气层越向上空气越稀薄。

据测算,在360千米高空的大气中,其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附近的万亿分之一。

(一)大气的自然特征与卫生学意义大气圈与大气垂直结构1.0~90km为均质层,>90km是非均质层。

均质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及中间层。

2.对流层:6~10 km,15~18km;密度最大。

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的度数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3.平流层:18~50km,在25~35Km处有一厚度为20Km的臭氧层,能吸收短波紫外线。

4.中间层5.热(成)层6.外大气层(散逸层)(二)太阳辐射和空气离子化的卫生学意义◆太阳辐射和空气离子化◆UV-C:200~290nm◆UV-B:290~320nm◆UV-A:320~400nm◆空气负离子的作用重离子数与轻离子数之比可作为空气清洁的评价标准,但比值<50时,空气较为清洁。

二、大气污染(一)大气污染来源: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类。

人为引起的大气污染:1.工业企业:燃料燃烧;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

2.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3.交通运输4.其他:由其他环境介质转入、意外事件。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形式1.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2.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颗粒物(气溶胶)(1)总悬浮颗粒物(2)可吸入颗粒物(3)PM2.5(细颗粒物)(4)超细颗粒物(PM0.1):指空气动力学直径≤0.1μm的大气颗粒物。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我国人口众多,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作为居住区环境中的一种有害物质,甲醛一直备受关注。

它主要来源于家具、装修材料等,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的确立对于环境净化和人们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甲醛的来源及危害1. 家具及装修材料释放2. 长期接触危害健康3. 健康问题在居住区环境中,甲醛主要来自于家具和装修材料的释放。

家具和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超标,长期接触后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头痛、眼睛灼痛、嗓子痛、鼻腔不适等症状。

二、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的必要性1. 保障居民健康2.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3. 促进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的确立对于保障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它有利于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科学的检验方法对于居住区环境治理至关重要。

三、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的主要内容1. 采样方法2. 实验室分析方法3. 结果判定标准4. 监督管理方法建立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需要包括采样方法、实验室分析方法、结果判定标准以及监督管理方法。

采样方法需要科学严谨,实验室分析方法需要准确可靠,结果判定标准需要科学合理,监督管理方法需要完善有效。

四、个人观点1. 加强居住区甲醛治理2. 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度3.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作为一个居民,我认为加强居住区甲醛治理至关重要。

我们也需要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结回顾: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的确立,对于居住区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保障居民健康,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立该标准方法时,需要包括采样方法、实验室分析方法、结果判定标准以及监督管理方法。

个人认为,加强居住区甲醛治理、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以及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气详解 居住区 卫生标准 一次值 小时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气详解 居住区 卫生标准 一次值 小时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气详解居住区卫生标准一次值小时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来展开。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写作方向供参考:概述部分需要引起读者对大气详解居住区卫生标准一次值与小时值的重视和兴趣。

首先,通过引发人们对大气环境问题的关注,描述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

接着,提出居住区大气卫生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并概述一次值和小时值这两个关键指标对于保障居住区大气质量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居住区大气质量监测方法,并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提供参考和建议。

例如: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居住环境,而大气质量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备受关注。

我们随时随地都接触大气,它不仅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整体卫生标准。

因此,制定合理的大气卫生标准成为保障人们居住环境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要制定能够真正反映居住区大气质量的卫生标准并不简单。

这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来判断大气环境的质量,其中一次值和小时值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对于准确评估大气质量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一次值反映了一段时间内不同污染物的综合水平,而小时值则更加精准地反映了大气质量的瞬时变化情况。

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居住区大气质量监测方法,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一次值与小时值的区别与意义以及居住区大气卫生标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大气质量监测体系,进而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居住区大气环境的卫生标准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居住区大气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相应卫生标准的必要性。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了整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引言中简要介绍了居住区大气环境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创作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三个小节。

首先,将阐述居住区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居住区大气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强调改善居住区大气环境的必要性。

大气卫生

大气卫生

大气卫生[单项选择题]1、大气卫生标准与车间空气卫生标准,在制订原则方面的相同之处是()A.保证老、幼、病、弱者不发生急慢性危害B.保障敏感人群,不发生急慢性危害C.暴露人群对有害物质是昼夜长期接触D.以低剂量长期接触为主E.毒理实验是制订标准的方法之一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目前公布的首份中国环境政策报告书披露,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仍然是全球制造和使用最多破坏臭氧产品的国家;中国大气污染减排目标不能达到大气环境标准,一部分大城市的大气环境已进入全球黑名单;中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当大气中哪些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加速臭氧的消耗()l4、CH3CCl3、CCl3l3、NO2、NOC.CO2、CH3、CFCsl3、CO2、CFCsE.CH3CCl3、CO2、NO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3、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的增强B.全球能源的增多C.温室效应的发生D.火山爆发的影响E.臭氧层的破坏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某女性夏日外出游泳,回家后感觉脸部、颈部及背部等多处不适,仔细观察,皮肤出现红斑,米粒大小的丘疹及轻度的脱屑,触摸有疼痛感。

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皮肤晒伤。

具有红斑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A.200~275nmB.275~320nmC.300~400nmD.320~400nmE.400~500nm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某女性夏日外出游泳,回家后感觉脸部、颈部及背部等多处不适,仔细观察,皮肤出现红斑,米粒大小的丘疹及轻度的脱屑,触摸有疼痛感。

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皮肤晒伤。

卫生学大气卫生

卫生学大气卫生

1.气态污染物 :包括气体和蒸汽。
(1) 气体: 是某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所形成 的气态形式。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CO、 SO2 、NO2 、NH3 、H2S等。
(2) 蒸汽:是某些固态或液态物质受热后,引起 固体升华或液体挥发而形成的气态物质。如 蒸汽、苯、硫酸蒸汽等。蒸汽遇冷,仍能逐 渐恢复至原有的固体或液体状态。

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
指CO2对大气的热效应。主要是由于CO2对 红外线有较高的吸收能力。
CO2在大气中的浓度农村<城市, 海洋<陆地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 太阳辐射 • 气象因素 • 空气离子化
1、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卡/厘米2•分 ①紫外线(ultraviolet, UV)
煤烟型烟雾事件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性 质 还原性
氧化性
气象 条件
地理 条件 污染物
危 害
冬季、气温低、无风、 夏秋季、气温高、太阳
气温逆增、相对湿度 光强、无风、气温逆增、

相对湿度小
河谷丘陵地带
滨海靠山
一次:SO2、IP 二次:H2SO4
一次:NOx、CHx 二次:O3、PANs、醛、
SO22-、NO3-
│ UV-C │ UV-B │ UV-A
200nm 275nm
320nm
②可见光(visible light)
400nm-760nm
③红外线(infrared ray)
760nm-1mm
│ 400nm
UV-A UV-B
生物学作用
色素沉着作用
红斑作用、抗 佝偻病作用
过量时的危害
光照性皮炎、 眼炎、形成皱纹 形成皱纹、老年斑、 皮肤癌、白内障

大气卫生1,9.9

大气卫生1,9.9

稳定状态
中性状态
不稳定状态
12.0
12.0
12.0
Γ d= 1℃/100m Γ = 0.8℃/100m
Γ d= 1℃/100m Γ = 1℃/100m
Γ d= 1℃/100m Γ =1.2℃/100m
大气稳定度分析举例
2、气压
(1)概念及其表示单位 大气的压强称气压。表示单位:Pa、mmHg。 标准大气压:指纬度45º的海平面上,气温为 273ºK状态时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1.10325×105 Pa=760 mmHg 1 mmHg=133.322 Pa
下沉逆温
空气压缩增温
上层空气下沉落入高气团中受压变热
地形逆温
局部地理条件
在盆地和山谷地形的夜晚,山坡表面散热量大,冷却快。寒冷 的空气沿山坡下层聚集在山谷中,形成滞止的冷气团,谷底的暖 气团上移 。山谷中就形成了上温下冷的逆温层。
(3)大气稳定度 (atmospheric stability)
气块的干绝热变化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可吸入颗粒物 Dp≤10um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且能长期漂浮于 空气中, 也称飘尘(suspended dusts)。
(1)易进入深 部呼吸道;(2) 易进入血液; 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 (3)易吸附其 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他毒物。
III. 与污染源的距离 :
即到烟波着陆点的距离。 污染物排出后经过的距离越远 则烟波的断面越大,稀释程度越高, 因而浓度越低 ,这也是排出污染物 的企业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距离的依据之一。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大气卫生标准和大气质量标准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大气卫生标准和大气质量标准

标准和基准的概念大气卫生标准是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法定最高限值。

它是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居民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制订大气防护措施的法定依据。

由于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广泛,接触的人群几乎包括了所有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群,尤其包括老、弱、病、幼、孕、敏感体质等体弱人群,而且都是长期、昼夜的持续接触,因此,大气的卫生标准要比生产车间空气的卫生标准制订得更为严格,空气质量要求更高。

标准(standard)和基准(criterio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基准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而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标准是国家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限量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的技术法规。

标准的制订是以基准为主要依据并且要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而制订的,并由国家管理机关批准颁布,具有法律的制约性的。

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受生产周期、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动。

各种有害物质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类型也各不相同。

因此,我国的大气卫生标准规定了两种浓度的最高容许值,即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和一次最高容许浓度。

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是指任何一次短时间采样测定结果的最高容许值。

有些物质能使人或动植物在短期内(瞬间或20min内)出现刺激、过敏或中毒等急性危害,则该物质必须制订一次最高容许浓度,这是确保接触者在短期内吸入该物不至于产生上述任何一种急性危害的上限值。

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是指任何一天内多次测定的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对一些有慢性作用的物质都应制订此值,亦即经过长时间(数月、数年)的持续作用也不致引起最敏感对象发生慢性中毒或蓄积现象以及远期效应的日平均上限值,在任何24小时内均不应超过,以达到防止污染物慢性和潜在性危害的目的。

有些物质既能产生急性危害,又能产生慢性危害,则两种最高容许值都应制订。

我国大气卫生标准以重量浓度(mg/m3)表示,即标准状况下1m3空气中该物质的重量mg数。

环境卫生学-第三章-大气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三章-大气卫生
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 ④ 与大气中的SO2具有相加作用、和O3具有协同作用,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以及
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四)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无刺激。 来源: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炼钢、炼铁、
煤气、采暖锅炉、炉灶、废弃物焚烧等。
(四)一氧化碳
2006年甘肃省徽县373名儿童血铅超标 事件发生后,经检测,初步判定为环境 污染所致,与该县新寺村东侧一铅锌治 炼厂有关。
(七)多环芳烃(PAH)
来源:含碳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 健康影响: ① 吸附在颗粒物表面,尤其是<5μm的颗粒物上。 ② 形成二次污染物。如PAH+NO2——硝基多环芳烃,后者有致突变作用; ③ PAH中有强致癌性的多为四到七环的稠环化合物。由于苯并(a)芘
(二)二氧化硫
健康影响:直接健康危害、间接健康危害
(二)二氧化硫 直接健康危害 3. SO2:作为变态反应原,引起支气管 哮喘(四日市哮喘)。 4. SO2+ BaP ,具有促癌作用,增加 BaP致癌作用。 间接健康危害:酸雨
正常支气管 平滑肌
哮喘患者支气 管平滑肌
(三)氮氧化物
主要指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氮(NO), NO2毒性比NO强4~5倍。 来源:自然来源、汽车尾气(约占2/3)、矿物燃料的燃烧(火力发电、
健康影响
诱发炎症、引起DNA损伤、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产生 活性氧自由基、引起中毒
致突变、致癌、诱发变态反应
引发过敏反应、改变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引起呼吸道 传染病
损伤呼吸道粘膜,改变金属等的溶解性 引起下呼吸道损伤 呼吸道刺激、上皮细胞增生、肺组织纤维化
(3)呼吸道的清除作用:呼吸道机械性阻挡、通过咳嗽或随呼吸道的分 泌物外排、纤毛-黏液系统、肺巨噬细胞

第3章 大气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第3章 大气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1)气温的垂直分布: γ=0.65/100m 2)逆温: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 3)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表示气体垂直运动的程度。
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0.986oC/100m
下沉逆温
烟波扩散的类型
① 波浪型 ② 锥型 ③ 扇型 ④ 上扬型 ⑤ 烟熏型
3. 气压:与海拔高度、地理纬度和空气温度等有关。 4. 气湿:大气中含水的程度,常用相对湿度(%)表示 。 (三)地形 地形可以影响局部的气象条件,从而影响 当地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热岛(heat island)效应:人口密集的城市热量散发远 大于郊区,造成城区气温较高,往郊外方向气温逐渐降低 。如果在地图上绘制等温图,城区的高温部就像浮在海面 上的岛屿。
细颗粒物 Dp≤2.5m
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超细颗粒物 PM0.1
大于5μm的颗粒物多滞留在上呼吸道,对粘膜 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常发生慢性鼻咽炎、慢 性支气管炎.
小于5μm的颗粒物多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 可与NO2协同,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 和肺部炎症。长期持续作用,可诱发COPD, 出现继发感染,可导致严重后果。
(二)健康影响
1.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局部组织的堵塞作用、 慢性炎症、COPD;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干扰中枢神经系统; 进入血循环,诱发血栓; 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并释放细胞因子,导
致血管损伤。
3. 致癌作用; 4. 其他:对人群死亡率的急、慢性影响;
(三)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
1. 颗粒物 2. 二氧化硫 3. 氮氧化物 4. 一氧化碳 5. 臭氧 6. 铅 7. 多环芳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气象因素 风和湍流: ① 风和湍流:风向频率图 温度层结:气温的垂直分布、逆温、 ②温度层结:气温的垂直分布、逆温、大气稳 定度 气压:当地面受低压控制时, ③气压:当地面受低压控制时,四周高压气团 流向心,中心的空气便上升,形成上升气流。 流向心,中心的空气便上升,形成上升气流。 此时云雨天较多,通常风速较大,有利于污 此时云雨天较多,通常风速较大, 染物向上扩散。当地面受高压控制时, 染物向上扩散。当地面受高压控制时,中心 部位的空气向周围下降。此时天气晴朗, 部位的空气向周围下降。此时天气晴朗,风 速小,出现逆温层,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 速小,出现逆温层,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 因此,在稳定气压的控制下,大气污染加重。 因此,在稳定气压的控制下,大气污染加重。
④气湿: 气湿 相对湿度↑ 大气中颗粒物吸收 2O↑ 大气中颗粒物吸收H 相对湿度 重 量↑ 影响运动速度 污染物不易扩散 加重局部大气的污染。 加重局部大气的污染。 湿度↓ 湿度 空气干燥 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三)地形 地形可以影响局部的气象条件, 地形可以影响局部的气象条件,从而影响当 地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地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进行调查之前,还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资料? 进行调查之前,还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资料?
1.影响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一)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①排放量: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决定大气污染程 排放量: 度的最基本的因素。 度的最基本的因素。 ② 与污染源的距离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③排出高度: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排出高度越高, 排出高度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排出高度越高, 烟波断面越大,污染物的稀释程度就越大, 烟波断面越大,污染物的稀释程度就越大, 烟波着陆点的浓度就越低。 烟波着陆点的浓度就越低。
第三章
大气卫生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
李永武 李丽飞 李晓 李煜 杨雪 陈欢欢 陈旋世 林惠如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
某市为一个工业城市,人口约 万 某市为一个工业城市,人口约56万,东面及 南面群山环绕。市区的西北侧有一钢铁厂, 南面群山环绕。市区的西北侧有一钢铁厂, 占地15公顷 该厂实行三班生产, 公顷。 占地 公顷。该厂实行三班生产,一昼夜用 余吨。 煤5000余吨。煤的含灰量为 余吨 煤的含灰量为20%、含硫量为 、 3%、含氟量为 、含氟量为0.01%。炼铁用的铁矿石含氟 。 量较高, 量较高,达5%~8%。工厂内有大小烟囱 个, 。工厂内有大小烟囱15个 高度在20~70m之间。 之间。 高度在 之间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
现拟调查钢铁厂的大气污染对周围居民健康 的影响, 的影响,请制订调查计划并重点考虑一下几 点:
1.进行调查之前,还需要获取哪些方面 进行调查之前, 进行调查之前 的资料? 的资料? 2.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 2.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 何确定? 何确定? 3.选择哪些污染物进行监测? 选择哪些污染物进行监测? 选择哪些污染物进行监测 4.如何进行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选择哪 如何进行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如何进行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些指标? 些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