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_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合集下载

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

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

Lakoff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学流派,旨在通过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使用机制。

本文将对Lakoff和Johnson 这两位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进行详细的探讨。

我们将首先概述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然后分析这些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影响和地位,最后评价这些理论对于语言理解和应用的启示和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认知语言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体会到Lakoff和Johnson的理论对于语言学研究和应用的深远影响。

二、Lakoff & 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观点Lakoff和Johnson在认知语言学的领域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类思维、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他们详细阐述了隐喻在人类思维和语言中的核心作用,将隐喻视为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复杂思维的关键工具。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通过具体事物理解抽象概念的主要途径。

Lakoff和Johnson进一步指出,语言的结构和用法往往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经验。

他们强调,语言并非独立于人的认知系统存在,而是与人类的认知过程紧密相连。

因此,研究语言必须考虑到人的认知因素,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就是揭示语言与认知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

他们还提出,人类的认知系统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可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这种适应性也体现在语言中,使得语言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

因此,认知语言学不仅要研究语言的静态结构,还要研究语言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过程。

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观点强调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隐喻在理解和表达复杂概念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观点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人类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Lakoff & Johnson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不仅为我们理解语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对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一、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认知语义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学,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的意义,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还能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和感知。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它们的态度和看法的工具。

80年代,认知语义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言是如何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并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

他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信息的工具,而且还反映了使用者的认知活动,包括思维、认知和情感。

尽管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并不完整,但它已经成为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是一门关注语言的意义和使用者的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的理论框架由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组成。

语义是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它指的是语言的基本意义,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意思。

语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语义关系。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如何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语篇学是研究语言如何联系在一起,以及语言如何组成不同的语篇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组织形式,比如话语结构、句法结构、语法结构和语篇结构等。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导引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导引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导引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研究语言认知与语言运用的学科。

在近些年的研究中,认知语言学的意义导引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CIT)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认知模型,它尝试通过将“概念向量化”与“融合概念”两种过程结合起来来解释人类的概念形成与语言理解活动。

本文将重点介绍CIT理论,并探讨它对翻译的启示。

CIT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概念的形成与语言理解不是简单地将逻辑思维与概念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表达。

相反,它们是通过“概念向量化”和“融合概念”这两种过程来完成的。

所谓概念向量化,是指将概念视为独立的概率分布,每个维度表示概念的特征或属性,而且它们的权重代表了概念的相对重要性。

与此同时,融合概念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概念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概念。

在这种过程中,首先要消去原来概念不相容的部分,然后将它们合成新的结构,并创造新的构造体来支持这种合成。

CIT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结合了康奈尔大学的格兰特·约翰逊(Mark Turner)和伯克利大学的乔治·蕾克(Gilles Fauconnier)的两种认知理论,分别是概念像素(Conceptual Pixels)和嵌套结构(Nested Structure)。

在概念像素理论中,概念被清晰地分解为许多独立的要素,这些要素被人们视为更小的单位,进而组成了较大的对象。

而在嵌套结构理论中,人们将概念和概念的关系视为嵌套结构子集之间的叠加,这些嵌套结构约束人们的思维方式,帮助人们理解世界。

CIT理论可以为我们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够理解语言,并产生语言理解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并且它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

在这一理论中,语言被视为融合概念的产物,其阐释过程依赖于概念向量化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意思的工具,而且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反映。

那么,CIT理论对于翻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首先,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思维过程上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yuwenjianshe001@79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王晶摘要: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有关于语义的研究,也有关于语用方面的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义和语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义以及语用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语言学的理解。

关键词:语言学 语义 语用 认知语言学引言当代语言学关于语义和语用的研究始终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语义和语用是语言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语义更多的是语言的含义,而语用则更多的是对语言的应用研究。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一般是将语义和语用看成是两个互补的领域,语义的研究是对句子真值条件进行的研究,但其实很多句子多没有真值条件,这些句子一般都只是对客观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进行描绘,比如一些比较普通的感叹句、疑问句等,这些句子只是一种简单而且客观的叙述。

而语用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语言的应用的分支,研究的内容侧重点是语言的交际,更关注是这种交际中的语言所扮演的功能。

一、 认知语言学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是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也是语言的基本功能。

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交流,才能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范畴,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以观察和积累日常经验得到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也对语言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比如语义、词汇、句法等。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语言学、心理学等,都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研究语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认知过程,认知能力是人的一种本性,也是产生其他行为的基础,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在语言的背后还隐藏了很多深层次的含义,在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其语言的表象,更应该要对语言进行深入地挖掘,从而能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有所了解。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

论认知语言学的概述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语言的认知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包括句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篇章分析等。

1989年在德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l990年创刊的《认知语言学》杂志,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

此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一)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由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从多角度来探索思维的奥秘。

人类思维的结晶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方式之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体验、文化、社会、风俗、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把语言认知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范畴理论“范畴化”(categorization)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指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或归类,使无序的世界变成有序的、分等级的范畴体系。

这个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认知,或者说是认知的第一个环节。

范畴化使人类从千差万别万事万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将可分辨差异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类别,从而形成概念。

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完成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判断和推理。

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形成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它是一种以主客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1]。

正如Lakoff所言:“没有范畴化的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

”[2]范畴化的现象很早便引起哲学家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系统论述了自己对范畴的观点,经典范畴观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_体验性概念化_十三论语言体验性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_体验性概念化_十三论语言体验性王寅
(二 ) 依据语义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可将其分为 : 外在论 、结构内在论 、心智内在论 。
根据这两条标准 , 大多数传统的语义观可被视 为客观主义语义理论 , 不管它们是将意义视为外在 的还是内在的 。总之 , 意义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 体 , 具有分离性 、独立性 、镜像性 、组合性 、非隐 喻性 、确定性等特征 。而与其相反的非客观主义语
与客观 主 义 语 义 观 相 对 的 是 非 客 观 主 义 语 义 观 , 即体验论语义观 。这一观点认为 , 语义是一种 心智现象 , 但不是天生的 、自治的 (这与乔姆斯基 TG语言理 论所坚 持的 天赋 说 、自 治说 、模块 说 、 形式观完全相反 ) ; 意义主要是在与现实世界互动 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归根结底 , 意义 来自于感知体验 , 不是先验的 , 是后天习得的 , 而 不是先天就有的 。
关键词 : 意义 ; 意义的定义 ; 体验哲学 ; 认知语言学 ; 体验性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 : H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722X (2008) 0420001206
Em bod ied Conceptua liza tion : A New Seman tic V iew of Cogn itive L ingu istics
收稿日期 : 2008 - 03 - 06 作者简介 : 王 寅 (1950 - ) , 男 , 江苏盐城人 ,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认 知语言学 、语义学 、英汉对比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意义既然是认知加工的结果 , 就会带有较大的 主观性 , 因为人们的心智加工方式有同有异 , 具体 反映在 Langacker所述 “识解 ”的 5 个方面 , 这就 必然要产生意义不确定的一面 , 即学术界常说的语 义模糊性 。但也不是模糊无边 , 可任意解释 。因具 有体验性 , 就要受制于感知体验和多元互动 , 具有 一定的客观性 。

探讨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doc

探讨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doc

探讨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ﻭﻭ语言学具有共时性和历史性两个维度,而语言和文学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语言学研究,欢迎阅读参考.ﻭ前言ﻭﻭ文学离不开语言,语言的逻辑组合构成了文学,其形式和内涵无不和语言有直接的关系,语言的通性和异质性组成了文学作品的逻辑关系,表现了文学的内涵。

研究文学离不开语言的研究,研究语言也需要文学的例证进行探讨。

语言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一直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探讨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相关性,对两种学术研究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知识是贯通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一种知识体系,尤其是语言和文学,他们具有伴生性,像一对伴侣,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

ﻭ探讨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语言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语言学研究观点的探讨索绪尔的语言观认为:言语是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现象,是个体的语言行为,在平常的场合中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语言则是言语事实的异质性总体中明确规定的西,外在于个人,它具有齐一性,是言语活动所用的记号系统.所以语言学研究的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标准规范的语言,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言语。

规范性的语言,通常是指人们的书面语言,索绪尔确立的哥白尼式的语言学,对世界语言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

语言学的特征是具有共时性和历史性的两个维度,其时性的研究观点主要体现语言的共时性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语言之间的联想关系,也就是话语之外多个据有的词汇的充分融合,聚合成具有相关性的词汇的总和。

这一论断也深深影响了现代语言学方的确定内容,同时给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使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具有了一种共生的关系。

ﻭ基于语言学视域下的文学研究语言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是研究文学的文本语言,对这一问题做出语言学的解释,在学术范围内侧重对于文本资源的探讨,同时,也对文本语言进行学术面貌的探讨.1、语言学的规则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ﻭ文学研究在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上的哲学意蕴对于文学的言语结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基于范畴的意义观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理解

基于范畴的意义观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理解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范畴的意义观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理解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60518Descriptive Chinese AbstractDescriptive Chinese Abstract话语理解模式大致经历了代码模式、推理模式和明示-推理模式三个阶段。

这些模式从不同角度对人类交际提出了各自的解释和分析,为理解语言运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明示-推理模式似乎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广泛接受的交际模式。

但是这些模式在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和解释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各自的不足和缺点;一个共同的症结就在于它们都将话语理解看成是一种推导过程,一味地追求对话语意义的推导,最终都陷入了困境。

本文认为“推导”在语用研究中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一旦它无法达到研究目标,再怎么修正都是毫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意义问题一直是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的中心课题,也正是意义理论这一重要线索,促成了语言哲学尤其是现代语言哲学的蓬勃发展,而语言哲学的发展又反过来指导意义理论的构建。

本文正是基于20世纪末期哲学研究的“认知转向”,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言意义和话语理解。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语言意义的认知范畴观,即任一语言单位本身就是一个意义范畴,其成员就是该语言单位所能表达的所有潜在意义。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认知范畴与经典范畴的区别,以及前者对语言研究尤其是语义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文接着重点分析了范畴化的具体过程,由此提出基于范畴的语言意义观。

文章同时也分析了基于范畴的意义的基本属性,从而为重新构建话语理解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文章指出,话语理解并不是一个意义推导过程,而实质上它更应是一个意义范畴中原型意义在具体语境下的自动认知激活过程。

本文最后通过对英汉反语现象进行个案分析,论证了话语理解过程的确是一个原型意义的认知激活过程,并强调了这一认知规律的语言普遍性。

关键词:话语理解模式;意义推导;认知转向;意义范畴;范畴化;原型意义;认知激活English AbstractThree models for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have been developed: code model, inferential model and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They all have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stud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Relevance Theory, in particular, has been a widely accepted paradigm for researches on communication. But they are all bound to be confronted with great trouble owing to their assumed theoretical basis: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is a process of inferring.We hold that “inferring” in language use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but rather a means to understanding. When it cannot, practically, meet its starting point, it will remain helpless no matter how well we can revise i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eory of meaning has been a central topic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r that of linguistics, and the theory of meaning has been an important element urg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which, in turn, serve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meaning. This paper is right based on the 20th century’s “cognitive turn” in philosophy, taking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discuss the mean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utterances.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at meaning is category-based. In other words, any language unit is per se a cognitive category, with all its potential meanings/senses as its category members. We first discuss brief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ic categories and cognitive categories, emphasizing the latter’s great importance in semantic studies. In order to reanalyze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categorization, we put forward a new model for categorization understanding after a brief retrospection of Langacker’s model. We also discuss the nature of category-based meaning, providing a new theoretical ground for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We hold that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is not a process of meaning inferring, but an automatic cognitive activation of the meaning category’s prototypical meaning member.After we have built a new model for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we take English ironies and Chinese ironies as a case and offer a detailed analysis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which leads to a natural conclusion that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relies much on cognitive activation rather than an inferring process. And this should be a cognitive law with universalapplication.Key Words: utterance understanding model; meaning inferring; cognitive turn; meaning category; categorization; prototypical meaning; cognitive activation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和意义论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和意义论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和意义论文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和意义论文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语言学科,在当今世界的学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也是具有长期性,而如今很多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是较为浅薄的,有些甚至是闻所未闻,但是学习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整体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目标,首先就要增加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明确发展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系统功能学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此促进共同的发展。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意义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的理念、思想、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涌入到社会中,在这些优秀因素的促进下不仅使得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产物,是在人类学的传统下发展而来的,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而且立足于语言实际应用,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系统语言功能学,最早是在英国出现,是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所创立,系统语言功能学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的话,是指在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将语言当作工具来开展实践活动,而不是仅仅在思维上对它进行认识,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个别语言的分析,通过观察和统计手段来验证理论。

也就是说,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立足语言的人文性和社会性,注重语言的交际,提高社会人从事社会的行为能力。

二、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研究1、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背景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而其语言学理论的构成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借鉴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由于马林诺夫斯基在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语言是不同的,由于受到地势、人文等因素的影响,语言需通过翻译才可以被传递,而语言的翻译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一因素。

第二,借鉴弗斯的语言理论,在弗斯的语言理论中得出语言的使用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说话环境,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其所想表达的意思也就会有所不同。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论文关键词:认知生成语言学论文摘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一个认知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才具有生成性,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乔姆斯基对“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看法前后是不一致的。

最初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句法上,将语义排除在他的语言体系之外。

乔姆斯基在其成名着《句法结构》(1957)中明确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

”这种“语法独立论”实质上把语法视为纯形式的东西。

他把意义比作头发的颜色,认为研究语法不需要研究意义就像研究语法不需要了解说话人头发的颜色一样。

他的这种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语义必须包括在语言学之中,研究语言不考虑语义就如同研究牛奶可以不考虑奶牛一样站不住脚。

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建立的语法规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句子结构,从而感到以前的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进行修正。

乔姆斯基接受了反对者的建议,在其《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一书中考虑了语义因素。

他说:“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作出句法考虑和意义考虑可以截然分开的假设。

”乔姆斯基不再坚持语法独立的观点,不再认为先由句法生成深层结构,然后由深层结构进入意义,而是认为语法和意义共同发挥作用。

他提出了一套解决语义问题的理论,即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分为语法、语音、语义三个部分。

尽管乔姆斯基对其以前过于绝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但他却没有赋予语法、语音、语义这三者以同等的地位,在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自主,认为句法研究可以不必依赖语义概念而独立进行。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建筑在其基本成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的基础上的,表面(直接构成成分)结构提供的结合方式一般跟语义解释几乎全然无关,然而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上表达的语法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却决定句子的意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解释学与接受理论140.解释学是什么?(1)解释学文论是现代哲学阐释学的一部分,揭示了文本理解与解释的本体论和生存论意义,从而将“历史性”和“时间性”引入了哲学思维,同时为文学研究的读者立场及历史态度奠定了基础。

解释学文论作为哲学解释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导意旨是哲学。

(2)发展概况:①西方解释学的初始样态是出现在中世纪后期的经文释义学和文献考证学。

②到了18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从具体的解释学经验中抽取出一般的方法和原则并以之为研究对象,从而建立了一般的方法论解释学,传统的经文释义学和文献考证学则成了它的具体应用。

③稍后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进一步阐发了施莱尔马赫的思想,认为一般解释学就是区别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整个精神科学的方法论。

(3)本体论解释学:①从方法论解释学到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向是海德格尔引发的,在伽达默尔的理论中真正建立起来。

②对艺术的思考成为了哲学解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导致了艺术理论的研究始于从科学认识论向哲学解释学的现代转向。

(4)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是18世纪方法论解释学的代表,美国文论家赫施也是传统解释学的代表;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以及法国哲学家利科等。

(5)影响评价:①解释学文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后期的接受美学和70年代的解构主义文论中都有一定影响。

②在宽泛的意义上来看,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是解释学文论的一部分,尤其是姚斯的接受美学但接受美学的思想来源不仅有解释学还有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

③由于解释学文论和接受理论的卓越探索,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转变的现代转向,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

④但解释学和接受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问题:a如何摆脱以传统为中心的形而上学又不至于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b如何将美学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又不失于机械拼合;c如何处理审美经验的肯定性和否定性之间的关系,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第36卷第3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36,No .3009年5月Journal o f Sichuan N orm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 ay ,2009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崔 鉴(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它以体验哲学观为基础,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主张意义的构建是认知的概念化过程,而概念化过程以心智的体验性为基础,以意象图式结构为中心,通过隐喻性推理进行运作。

认知语义学力求对语言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做出统一而合理的解释,为语言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体验哲学;概念融合;意象图式;隐喻;构造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9)03-0069-06收稿日期:2008-12-22作者简介:崔鉴(1979—),女,四川资中人。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从1957年开始,Chom sky 普遍语法理论模式不断扬弃更新,建立了生成语言学。

乔姆斯基以句法的转换深层结构指出,“感知资料”反映的表层结构不能说明语言的本质。

同时,乔姆斯基以“刺激贫乏”论提出了人类语言内在创造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内在论和自治观,另一批语言学家提出人类语言主要不是先天的机制,而是后天习得的;语言不是自治的,而是基于人的体验和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于是在对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认知语言学。

Langacker ,Tay lor ,Fauconnier ,Croft 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认知语言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意义作为语言研究的核心自然成了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关心的焦点。

本文将从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指导原则、研究对象、方法论、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使其为语言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以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

基于语境理论视域的词义确定 ——以文学类文本解读为例

基于语境理论视域的词义确定 ——以文学类文本解读为例

基于语境理论视域的词义确定——以文学类文本解读为例摘要:一词多义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一个词往往有多重意义,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确定某一项词义以便继续阅读。

语境制约词义,词义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语境,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词义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

本文从语境理论入手,探讨语境对高中生文学类文本解读过程中词义确定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探讨学生如何在特定语境下确定词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词义确定;语境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过程。

同时阅读也是作者明示信息,读者经过已有信息推理文本内容的过程。

不论“交流”还是“明示——推理”都需要读者对词义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

在文学类文本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如何在众多词义中确定该词在该文本中的词义值得学生深思。

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从语境理论入手,以求找到答案,为今后学生确定文学类文本的词义提供新思路。

一、语境理论及其分类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塑造的虚拟世界。

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其研究重要内容就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于是产生了认知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语言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者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例1: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之后的“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是其下文语境,“灵魂”之前的“呈给你黄土下的”是其上文语境,“紫色”前后的内容为其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是指话语或文本产生的环境,包括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的人或物、时间、社会环境等。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例2: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这里的“闲人”不是指什么都不干的人,而是指一般的庸俗的普通市民,与“他就是闲人一个”用法不同,后者可能指没有工作、没有任务的人,所以只有在当时的语境中才能明确“闲人”用的是否准确。

认知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应用广泛,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语境由一系列命题或假设组成,一般而言需要推理才可以得到完整语境。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摘要: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语言学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对语素、语法、语义三者的理解不同,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在语法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语义观一、引言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说,对语言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由于二者对语言基础元素的不同理解,在某些方面二者存在着悖论,而对于这些悖论,学术界数十年间从未停止过争论,至今也无明确定论。

生成语言学是20世纪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自治性与自成性的内在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语言能力,语言器官即是一个获得语言的装置,在后天与外界相互作用下,不断吸收新的语言符号来丰富语言系统,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语言表达状态。

这种表达状态是由无限个语法结构组合而成的,每个语法结构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语义特征。

生成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形式主义哲学和笛卡尔的先验哲学。

在乔姆斯基看来,句法结构是语言的基础,即使是符号按照句法规则排列也能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语法结构具有普遍性及生成性,人的后天语言拓展即是按照人脑中存在的语言规则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在后天语言环境中的不断体验中获得的,人不存在先天的语言能力,人是体验的主体,意义是基于体验和认识的心理现象。

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重视语言的环境、语言的交际作用,语言认为应以语义表达为中心,语义先于语法。

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语法离不开语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语义是语法的基础,语法是为语义的表达服务。

二、生成语言学语义观及认知语言学语义观生成语言学说又称“先天语言能力学说”,支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语法是在人出生时就具有的,它具有普遍性,是大脑中存在的与语言知识相关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不受具体语言的限制,具备理解任何语言的潜质。

认知语言学意义观关照下的名词翻译

认知语言学意义观关照下的名词翻译

认知语言学意义观关照下的名词翻译作者:吴小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吴小芳(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摘要:在翻译名词时,译者应力求在目的语中同时实现源语的概念内容和识解方式,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舍弃源语的识解方式,采用与目的语一致的识解方式。

据此,译者可采用传承性翻译策略、参照性翻译策略和传承参照结合法进行翻译。

关键词:名词翻译;认知语言学意义观;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4-0174-03本文所探讨的名词翻译主要指表征人类基本领域中具体实体的名词的翻译。

根据可得到的文献显示,相关学者把此类名词命名为事物名词,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翻译方法,主要有表意法、谐音法、表形法、谐音加表意法和部分谐音部分表意法,但未提供之所以这样翻译的理据,同时这几种事物名词翻译方法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以原语为中心,未考虑目的语读者因素,也未上升到认知层面来分析名词的真正内涵。

为此,本文结合当代翻译研究的主流观点,以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为理论基础,在名词性概念汉英词汇表征差异的认知理据的关照下,试图探讨表征人类基本领域概念的名词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期为事物名词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

一、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翻译性质与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有密切的关系,对翻译性质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决定相应翻译标准和策略的采用。

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翻译性质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但都认为“意义是翻译的核心”。

无论翻译性质是什么,忠实于意义始终是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译者的首要任务。

然而,对于意义的具体含义,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这最终会影响翻译原则和策略的采用。

以下将在简要回顾传统意义观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传统的意义观主要包括指称论、使用论、行为主义论、真值条件论、概念论、成分论等等。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文学文本中蓄意隐喻的认知构建——以《圣经》四福音书为例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文学文本中蓄意隐喻的认知构建——以《圣经》四福音书为例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文学文本中蓄意隐喻的认知构建——以
《圣经》四福音书为例
马俊杰;张晓璇
【期刊名称】《外语研究》
【年(卷),期】2024(41)2
【摘要】基于蓄意隐喻理论与前景化理论,本文以《圣经》的四福音书为对象,从认知文体学视角探究了蓄意隐喻在文学文本中的认知构建过程。

分析发现,《圣经》
通过偏离和平行这两种语言手段引起读者对其文本中隐喻始源域的特别关注,在这
种突显机制的驱使下,读者寻找可以建立跨域映射的目标域,即激活服务于文本主题
意义的概念域。

偏离和平行这两种语言形式促使《圣经》文本中蓄意隐喻得以构建,并实现了前景化的认知效果。

本研究对文学语篇中蓄意隐喻的甄别及其认知构建和认知效果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总页数】7页(P7-13)
【作者】马俊杰;张晓璇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圣经》中的生命隐喻
2.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心灵救赎的圣经隐喻
3.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圣经》中的生命隐喻
4.认
知语言学视角下政治类文本的概念隐喻及其汉英翻译策略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文学研究

认知文学研究

认知文学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 (3)1.1 文学研究领域现状 (3)1.2 认知文学研究的兴起 (4)2. 研究意义 (5)2.1 对文学理论的贡献 (6)2.2 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 (7)二、认知文学研究概述 (8)1. 认知文学研究的定义与特点 (9)2. 认知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10)2.1 起源与早期发展 (12)2.2 近年来的研究现状 (12)三、认知文学的理论基础 (13)1. 认知语言学理论 (14)1.1 基本概念 (15)1.2 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点 (17)2. 认知心理学理论 (18)2.1 认知心理学基本概念 (18)2.2 认知心理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20)四、认知文学的研究方法 (21)一、内容概览文本认知过程研究:关注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认知过程,如文本理解、信息加工、记忆机制等。

通过分析读者的认知活动,揭示出文本认知的内在规律和心理机制。

文学认知结构研究:探讨文学作品的认知结构,包括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的组织方式和结构特征。

研究如何通过这些认知结构来构建和传达意义,以及读者如何解读和构建这些认知结构。

文学与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研究文学作品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如认知能力的培养、发展和变化等。

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何促进读者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理解、逻辑推理、情感认知等方面。

跨文化认知文学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差异和共性。

分析不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读者的认知过程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跨文化交流中的认知机制和策略。

认知文学研究还包括文学作品中认知策略的研究,文学叙事中的认知机制研究以及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认知文学研究等。

通过深入探索和研究这些领域,认知文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文学现象,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和深入发展。

1. 研究背景认知文学研究(Cognitive Literary Studies)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它结合了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理论,旨在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影响读者的思维、认知和行为。

认知语言对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认知语言对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认知语言对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隐喻(metaphor)在英语中应用十分广泛。

无论是在诗歌、谚语、成语还是科技英语中都有大量的隐喻。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认知角度,就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认知方式的隐喻以及隐喻的认知功能三个方面对隐喻进行分析。

一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传统的修辞学认为隐喻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从广义上讲就是比喻,是指“由于两个事物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个事物。

”狭义上是指比喻的一种类型。

因此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局限于构成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字面的转换、替代;局限于辨别隐喻与借喻、提喻、讽喻等其它形式的区别与界定。

而对隐喻的功能,也只是认为它是一种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文体的感情渲染作用,是语言的装饰,仅限制在诗歌范围内使用。

修辞学对隐喻的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把语言与认知和社会割裂开来了,忽略了隐喻是人类认知在语言上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

二作为认知方式的隐喻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当代对隐喻的研究已打破隐喻只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这一囿域,使之成为与多种学科相联的隐喻学,并将其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进行多层次的研究。

隐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而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

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反映的是将一个事物理解或表达为另一个事物的认知过程。

例如:(1)A good tongue is a good weapon.(2) A strong man and a waterfall cuts their ownPa 山.例(1)、例(2)中tongueweapon, a strong mana waterfall 从语义上来看,属于完全不同的语义范畴,它们的并列则是一种逻辑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Feb.2008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125 NO.1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3易 兰(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重庆400030)[摘要]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文学文本中达到了融合,这种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

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体验内在观,其认知模式通过对意义的动态解释来达到对意义确定性的寻求,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达到了人类认知两极间的融合。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确定性;不确定性;融合性[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8)01-0147-04 一、引言语言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是语言哲学领域一个亘古常青的话题。

早期的分析哲学家,如弗雷格、罗素等人,大多主张语言表达式应当具有确定的意义,他们认为自然语言往往是含义不清的,需要用完善的形式语言或逻辑语言来实现语言的确定性。

50年代后,德里达、巴尔特、利科等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语言的不确定性。

德里达等坚决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思想,认为意义应具有开放性、流变性、不确定性,想打破确定性的牢笼,力图消解逻各斯中心(logocentrism)。

然而这种消解走向了语言意义的另一个极端,完全否认了意义的相对确定性。

(涂纪亮,1996:347-357)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的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意义研究为中心的语言学,其意义观既重视客观性,认为意义基于对客观世界的体验(Meanings are on the bodily experience);又重视认知主体的主体性,认为意义在人们的头脑里(Meanings are in the head)。

(王寅:2004:4)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达到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客观性与主体性之间的融合。

意义的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

下文将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来论证这一观点。

二、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文学是语言在特殊语境中的使用,对其深入的探寻有利于对语言的全面研究。

(Gibson&Huemer, 2004:5)法国哲学家利科认为言语的力量就是“有限工具的无限运用”。

(鲁枢元,1990:41)他认为诗歌语言是语言多义性的使用,在文学中不确定性的状态中产生人的创造力。

文学文本实质是一个复杂的交际系统,它在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类认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意义具有高度复杂性,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间的矛盾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学文本的意义研究对于意义的探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学文本中意义的两极性还能达到美学意义上的融合。

1.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在文学文本的意义分析中,有两个方面:意义的趋异(diver2 gent)与趋同(convergent)。

首先,文学语言(literary language)与日常所使用的语言(ordinary language)有很大的区别。

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Viktor Shklorskij曾指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其语言的文学性(literariness),即特殊的语篇结构和表达方式,陌生化(estrangment)的语言功能就在于能打破感受上的“自动化”(automatization),以便造成“前景化”(foregrounding),让读者去感知语言的艺术性(秦秀白:2001)。

Leech(1969:5)曾提出八种语言的变异形式,包括词汇、语音、语法、书写、语义、语域、方言和历史时代变异,并指出语言的这种变异,蕴藏着作者的动机(motiva2 tion)。

“一些最初看似难以接受的句子,在文学的背景下变得流畅而富有创意,具有极妙的效果。

”(Cook,1994:27)不同的读者对于变异性的语言理解会有不确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所指”(signified)也由于其特殊性而变得具有多义性,作品中的文字激发了读者产生不同的意象(image2 ry)。

意象与文字的关系并非是确定的,读者根据作者的暗示,通过推理加上作者可能赋予文字的意义而得到自身的阐释。

Frege 指出“如果人们的意象之间没有某种密切的相似关系,艺术一定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旦把诗看作了艺术品,‘奥底修斯’有没有指称,7413[收稿日期]2007-11-17[作者简介]易兰(1977-),女,四川资中县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认知语用学,语言哲学。

对于我们而言就不重要了。

”(涂纪亮编,1988:6-8)。

也正是由于指称的多义性以及读者对于不同指称把握的不确定性,使“形”所蕴含的“意”充分显现,文学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所以读者读文学作品时才会被唤起的无穷尽的意象和热情所强烈的吸引。

“文本只是没有意义的文字符号,它们只有在理解中才能重新富有意义;同时理解还能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使文本的意义处于永远开放的不确定之中。

”(Gadamer,1960)正是由于文学语言的以上的一些特点,以及读者各自推理能力的差异,文学的意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文学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永远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愉悦。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不确定性是受一定约束的,正如Leech(1969)所说“诗歌语言的变异是系统性的,受一定规则所约束的。

”文学文本意义的趋异并非是没有任何限度的,对于同样的文学文本,不同的读者最终还会是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理解会带有差异性,但始终还是会有哈姆雷特的一些共性特征的存在。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带有原型性(prototypicality)的特点,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概念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否则将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

相对固定的知识内核在读者群体中形成了一种集体缺省(community default),有利于读者达到对同一文本的相对一致性。

此外,意识形态(ideology)的形成也是形成文学文本确定性的原因之一,包括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

涉及文本意义的多义性时,读者如何成功地实现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呢?从关联理论(Sperber&Wilson,1995)的角度来看,交际双方互明(mutual-manifest)的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2 ment)是成功实现指称的前提,作者旨在提供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而读者也认为文本所涉及的所指是与作者意图相关的,可以在多义的所指中选取出具有最佳关联的一个。

交际的双方以关联原则为基本准则进行明示与推理,以达到对所指的成功理解(关于关联理论对文学的解释力,详见另文)。

当然,这种特殊的交际的成功只是相对而言,不同的读者在有一定共识的基础上仍会有一定差异的存在。

对于文学文本意义的分析总结如下图所示:我们用W.C.Williams的一首小诗来说明文学意义的特点: This is J ust to SayI have eatenthe plumsthat were inthe ice boxand whichyou were probablysavingfor breakfastForgive methey were deliciousso sweetand so cold(转引自Widdowson,1992:27)这首小诗相对确定性的意义即:“我”偷吃了冰箱里“你”准备早餐时吃的梅子,请“你”原谅,这梅子实在是太可口了,甜甜的、凉凉的。

对这些基本意义,读者都能达成共识,但对它所蕴涵的其它意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阐释。

以下提供可能的三种:(1)孩子写给母亲的诗:孩子吃了母亲预备在冰箱内的早餐,为了不惹母亲生气,将错误归于母亲准备的梅子太可口,太诱人了。

将这首小诗贴在冰箱门上,让母亲原谅自己。

孩子的调皮与童真跃然纸上。

(2)丈夫写给妻子的诗:丈夫“贪吃”,心中知道妻子不会为此而责备自己,但为了表明对妻子准备的食品的赞赏,用乞求原谅的话语来讨得妻子的“一笑置之”。

这“贪吃”的丈夫就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夫妻间的生活情趣折射出俩人间的甜蜜爱意。

(3)超越日常生活的象征意义:“plum”象征被提前所享受的乐趣;“ice box”是对这种享乐的限制;“sweet”是提前享乐的快乐;而“cold”就是快乐之后的心有余悸,或是一种畏罪感。

人们得到了本不该当时得到的享乐,人性感到了享受无限自由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往往伴随着惶恐不安。

在语言字面意义确定的基础上,可以将这首诗的不确定意义无限地衍生下去。

在读者不断地推理过程中,这首小诗表达的不再是简单的生活小事,而是从中所折射出的人类认知两极中美的碰撞与火花。

在文学文本意义的两端,并非只是矛盾的表现,两者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tension),文学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意义在文学的审美中达到了一种融合与协调。

诗的审美价值取决于两个条件的满足:趋同(convergent)与趋异(divergent)。

诗所创造的意象与现实越不一致,越能引发美感的产生,但这种趋异必须在诗本身要求趋同的约束下产生。

趋同与趋异,单独任何一方都无法产生美学的价值。

(参见Widdow2 son,1992:61)2.审美的认知特点美学的发展实质就是人类对于感性与理性的协调性的把握。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正式以“Asthetik”命名他所确立的一门感性认识的完善性的学科,这种感性认识的完善性即为“美学”,并第一次将其纳入哲学体系之中,包括美的艺术、美的思维等841领域。

康德与席勒继承和发展了鲍姆加登的美学理念,认为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机能,不只是感性知识的模糊性带来的美,更重要的是感性在理性思维中所升华出来的美,是“感性在理性中得到的拯救”,“感性与理性的一种完满的融合。

”(劳承万等,2001: 239)文学是美学考察的重点对象,文学的美不仅是模糊性的美,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在模糊性与确定性碰撞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所体现出来的融合性的美。

黑格尔曾用纯粹理性吞并了感性,用绝对的理性主义来谋求感性与理性的和解,却使其美学趋向了死亡,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必然起源而贬低感性的作用。

马克思美学消除了以往美学中的唯心成分,认为人是感性生命的真实存在,是历史生成的主体能力。

“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

”(同上:268)美的体验是人的认知将感性与理性融于实践而产生的自由思维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