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2023年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2023年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安全管理中。
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2023年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详细阐述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
一、安全责任1.公司应配备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的安全培训。
2.设立专门的射线探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3.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和任务,并落实责任到人。
二、人员管理1.制定严格的岗前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射线探伤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和安全知识等。
2.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射线探伤技术水平。
3.设立专门的射线探伤操作证书,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设备管理1.射线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2.设立专门的射线设备检测部门,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
3.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设备操作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工作流程1.明确射线探伤的工作要求和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
2.设立专门的射线探伤作业区域,对作业区域进行编号和围栏划定,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3.设立专门的射线探伤工作台账,记录射线探伤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信息,做到有据可查。
五、现场安全监控1.设立专门的射线探伤现场监控部门,负责对现场进行安全监控和整改工作。
2.配置射线探伤安全监控设备,包括闭路电视、辐射剂量仪等,实时监测工作现场的辐射情况。
3.对现场人员进行定期的辐射剂量监测,确保其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六、事故应急处理1.制定完善的射线探伤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事故报告和紧急救治等方面的内容。
2.设立专门的射线探伤事故应急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对射线探伤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一、总则1.本管理细则依据《辐射防护法》、《射线安全与防护规程》、《射线源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程制定。
2.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射线探伤作业和管理人员,其中特定项目还需遵守相关专项标准或规程。
二、岗位管理1.岗位设置更加精细,对射线探伤作业实验师、操作工、助理等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2.岗位职责更加明确,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方法。
3.岗位分工限制在岗人员必须按岗位职责执行工作,禁止超范围或越级管理。
三、人员资质管理1.《射线探伤作业资格证》是岗位晋升的前提,且需要每年定期参加技能考核,达到要求方可在作业中担任相应岗位。
2.对从事探伤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并对不合格人员实行禁作整改。
3.对新进人员以及前期无经验的实验师实施师徒制、实地跟岗、专项培训等实践培训,保证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
四、射线源管理1.对射线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登记,每次作业前均需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使用安全。
2.对射线源实施射线源维护管理标准,包括射线源运输、放置、保护、维护、检测等方面,确保射线源本身的安全和使用的稳定性。
3.对射线源使用人员实施严格射线操作规程,包括射线源房进出门限管理、射线源放置、人员防护、设备质控等。
五、防护措施1.对各岗位从业人员实施防护措施培训、定期检查和练习,确保在作业中使用各项个人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
2.对射线源周边区域进行射线距离、工地射线防护屏、工地封闭等措施进行可视化管理和追踪,保护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
3.对应急预案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预案执行措施,并进行演练练习和息灾防灾等措施,保证生命安全。
六、工器具管理1.对射线探伤作业所使用的工器具进行统一管理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对工器具出入库等管理,实行人员岗位限制和监督管理,禁止未获得授权的人员使用。
3.对工器具的使用和保养进行标准化培训,对使用不当和损坏的设备进行禁用,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更换。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射线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是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的紧要工作。
本文针对射线探伤作业的特点、风险和安全措施,订立了一份细致的安全管理细则,以此引导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防备为主:射线探伤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必需将安全放在首位,以防备为主,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谨慎操作,技术为本:射线探伤作业需要具备专业学问和技能才能进行,作业人员必需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合理布局,设备先行:射线探伤作业的设备和辅佑襄助设备必需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设备的布局和摆放必需合理,防止设备运转时影响安全。
4、创新管理,源头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源头掌控风险,确保射线探伤作业安全。
二、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组织与职责1、射线探伤作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评估。
2、企业应订立射线探伤作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本领。
3、射线探伤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4、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依照作业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做好作业前、中、后的安全检查。
三、作业场所和设备安全管理1、作业场所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设置边界线,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和校准,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检测。
3、射线探伤作业的设备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设置维护日志,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维护、校准和试验。
4、对于显现设备故障、漏报、报警等情况,必需适时进行处理和维护和修理,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设备管理和使用必需依照规定程序进行,严禁擅自私自操作。
四、作业人员安全管理1、射线探伤作业必需经过相关培训、资格考核和评估,符合国家标准,获得相应的证书后方可从事作业。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三篇)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所有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后始可从事相关作业。
第四条射线探伤作业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条射线探伤作业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六条射线探伤作业必须委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单位和射线探伤人员有权拒绝违反安全规定的工作,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二章射线探伤人员安全管理第九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关证书方可从事工作。
第十一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护目镜、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二条射线探伤人员工作时,应当注意尽量远离辐射源,以减少辐射的接触。
第十三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经常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第十四条射线探伤人员在作业中发现隐患或危险情况时,应当立即上报,停止作业。
第十五条射线探伤人员禁止将射线探伤设备和相关工具私自外借、转让或改变使用目的。
第十六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严禁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第十八条射线探伤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装备。
第三章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射线探伤作业应当在特定射线探伤区域内进行,禁止将射线探伤设备和源头带入人员密集区或非工作区。
第二十条射线探伤作业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示周围人员注意高辐射区域。
第二十一条射线探伤作业前应进行现场布置,并制定详细的探伤方案和工作程序。
第二十二条射线探伤作业时,应当保证相关设备的运行稳定,并及时检修和保养。
2024年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2篇)
2024年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依法正确执行射线探伤作业,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适用于一切射线探伤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体系,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的安全健康。
第二章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第五条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射线探伤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六条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并了解最新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
第七条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在经过培训后,应经过综合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第八条射线探伤作业人员作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过期需经过再培训考核方可继续作业。
第三章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第九条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辐射防护法规进行规划和建设,并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第十条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应设立辐射防护区域,按照标准设置辐射信号标识,保证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必须配备适当的辐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十二条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应设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并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
第四章作业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射线探伤作业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经过定期检测和维修。
第十四条射线探伤作业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和操作技能,并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
第十五条射线探伤作业设备必须设有相应的安全警告标识和防护装置,保证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射线探伤作业设备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禁私自擅自操作。
第五章事故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第十七条射线探伤作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制度,及时进行事故预案演练和事故调查工作。
探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
第三条探伤作业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六条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应制定探伤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探伤作业的安全要求、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等。
第八条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探伤作业许可第九条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在开展探伤作业前,必须办理探伤作业许可。
第十条探伤作业许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探伤作业的项目、范围、地点、时间;(二)探伤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三)探伤作业的防护措施;(四)探伤作业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五)探伤作业的安全监督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探伤作业许可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审批,审批过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第十二条从事探伤作业的单位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设置探伤作业区域,明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二)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三)对探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四)对探伤作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确保其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五)对探伤作业现场进行监测,确保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三条探伤作业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程序。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1. 序言射线探伤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
但是,射线探伤作业涉及到较高的辐射水平,如果不具备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将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本文将介绍射线探伤作业的相关安全管理细则。
2. 射线探伤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1.对射线探伤过程中产生的辐射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辐射水平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辐射限值。
2.对射线探伤作业人员进行辐射防护、身体防护,包括穿戴工作服、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进行监护和疏散。
同时,严格执行人员监测、健康检查等制度。
3.射线探伤作业现场要设立“射线危险区域”,并在危险区域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和警告灯,对外使用标语、标牌、广播等方式进行安全提示和预警。
危险区域必须进行合理隔离、围栏,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4.在射线探伤现场,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操作、检测等工作,并建立工作记录和应急处置措施;各项检测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具备合格证书。
5.对射线探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使用正常,并及时处理设备失效和辐射泄漏等突发事件。
6.坚持向工作人员宣传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
7.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可采取告诫、责令改正、停工整改等措施,严重者还应依法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3.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要点1.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制定必要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措施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2.强化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辐射水平达标;对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掌握人员辐射状况;对设备进行运行监测、检查和评估,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安全技术防护: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具备辐射防护的技能和知识,对工作现场进行合理的隔离和防护,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4.重视培训:加强对射线探伤作业人员的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对现场台长、现场指导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
2024年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管理职能射线探伤管理按公司、检测工程公司(机械厂)和班组进行三级管理,各级应有相应专职射线防护管理人员。
在公司主管安全经理的组织下,安全环保处、保卫处、物资装备公司、检测工程公司(机械厂)、探伤班组形成安全操作、防护管理网络,各司其职。
管理内容及要求1射线探伤人员的知识要求及培训1.1所有射线探伤操作人员、设备维护、维修人员上岗前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操作、防护及事故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从事探伤工作。
上岗前的培训一般为____天,上岗后每____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得少于____天。
1.2新参加射线工作的人员及中断半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人员在上岗前应经安全知识培训考试。
同时应定期培训,不断强化安全防护观念。
1.3首次使用的新型射线机,使用前必须进行操作培训。
必要时邀请仪器生产厂家派员进行现场指导或派人去厂家接受培训。
1.4安全环保处组织参加卫生防疫部门举办的安全防护方面培训,公司质量处负责组织参加国家、省、市质量技术监察机构的培训考试及取证工作。
1.5班组周一安全活动,班前安全讲话应将有关操作的安全防护知识作为教育内容。
采用各种方式,互相传授,提高操作、防护的技能。
1.6采用适当的形式对公众进行射线安全防护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1.7辐射安全教育内容要求见附录2设备性能2.1Ⅹ光机的技术性能、安全与可靠性、包装、运输、贮存等应符合ZBY201-84的要求。
机内应有齐全的安全保护元件,接地线完整,各连接电缆应无漏电,插座、接头应牢固可靠,机头内气压符合要求。
Ⅹ光机表面应完整,不得有裂痕、锈蚀、变形等各种异常现象。
2.2γ射线仪源鞭与控制缆的连接头应安全可靠。
安全联锁机构性能应灵敏正常,保证射线源能可靠地被锁闭在安全位置。
导源管与机身之间接头、各导源管之间接头、曝光头完好无损。
控制缆与导源管不得有机械变形等损伤。
驱动机构操作应灵活无齿轮打滑现象,在源处于安全位置时,曲柄行程记录仪读数应回“0000”。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1. 引言射线探伤作为一项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然而,射线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必要制定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 安全要求为保障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进行,制定以下安全要求:2.1 探伤设备和设施要求•探伤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测和校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探伤设施应安装在防护室内,确保辐射泄漏不超过国家标准。
•防护室应完全符合相关的防护措施,包括射线屏蔽材料、辐射警示标识等。
2.2 探伤操作人员要求•探伤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合法的操作证书,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使用方法,了解辐射防护措施,并具备急救知识。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制防护衣、手套、护目镜等。
2.3 工作场所安全要求•工作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辐射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覆盖射线辐射区域的边界。
•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辐射检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在工作现场应划定射线探伤作业区域,并严格控制非探伤人员的进入。
3. 安全操作规程为确保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进行,制定以下安全操作规程:3.1 设备使用规程•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按照操作手册操作。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禁止擅自调整设备参数。
3.2 辐射防护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在辐射区域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确保设备完好,并定期确认射线屏蔽材料的完整性。
•未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辐射区域。
3.3 废弃物处理规程•废弃的射线源和射线探伤荧光屏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废弃物应妥善包装,标注明确的辐射警示标识,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运输和处置。
4. 应急措施为应对突发情况,制定以下应急措施:4.1 辐射泄漏应急处理•发现辐射泄漏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在辐射泄漏区域必须戴防护面具和手套,尽量减少污染的扩散。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一、前言射线探伤技术作为一种高端的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但是由于其放射性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射线探伤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特制定本安全管理细则。
二、环境安全1.设备安全•所有使用的设备必须经过安全检测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经常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更换或维护。
•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与之配套使用的辅助设备配备完善、维护可靠。
2.场所安全•不允许在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场所进行射线探伤。
•场所应经常进行定期安全检测,并做好放射性物质的监管和控制。
•周围人员必须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未经过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允许靠近工作区域。
•工作时应将工作区域明确标记并限制进入。
三、作业程序1.工作前安全检测•工作前应进行设备安全检测,并检查周围工作环境是否安全。
•工作前应穿上完全符合规定的防护服、手套、鞋套、安全帽等安全装备。
•工作前应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证书或持证上岗。
2.作业执行•在射线探伤作业期间,必须保持规定的保护措施和防护方式。
•不得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射线探伤作业。
•在进行作业时必须注意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情况,如有人员非正常进入工作区域,应马上停止工作并通知安全人员到场处理。
•在射线探伤作业期间,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要求,设备维护情况必须良好。
3.作业后处理•在射线探伤作业后,必须对场地和设备进行清理,并进行定期维护。
•射线探伤工作人员应对个人进行检测,以确保个人防护措施的可靠性。
•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以确保作业后的安全。
四、紧急情况•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射线探伤作业,并采取应急措施。
•必须对射线探伤区域进行隔离,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必须做好事故现场的记录以备安全报告的需要。
•并马上将事故情况报告负责人,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五、后记为了保障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在进行作业前必须确保设备完好,并做好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风险和危害。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射线探伤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射线探伤操作涉及到放射线辐射,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细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作业前的准备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射线探伤操作的安全规定和标准,包括作业人员的要求、辐射防护措施、设备维护等内容。
2. 安全培训:对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辐射防护知识、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3. 设备检查:对射线探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可控。
二、辐射防护措施射线探伤作业涉及到放射线辐射,必须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
1. 人员防护: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包括铅制防护衣、手套、眼镜等。
作业人员必须在辐射监测仪器下进行操作,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2. 周围环境防护:射线探伤作业区域必须进行隔离,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作业区域必须标识清晰,设置警示标志,提示辐射危险。
3. 设备防护:射线探伤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保证辐射水平符合规定。
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三、事故应急处理射线探伤作业中发生事故时,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事故,作业人员必须立即上报,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
2. 事故隔离:作业区域必须立即隔离,防止事故扩大和影响周围人员。
3. 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必须立即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污染控制:对辐射污染区域进行控制,防止辐射泄漏对环境造成进一步危害。
四、安全管理责任射线探伤作业涉及到人员和环境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管理责任的明确和落实至关重要。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1. 背景介绍射线探伤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在工业、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射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2. 作业人员的要求2.1 健康检查在从事射线探伤作业前,作业人员应通过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受到射线辐射危害的影响。
2.2 岗前培训在进入射线探伤工作岗位前,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探伤仪器的使用、射线辐射防护等内容。
2.3 个人防护措施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铅手套、铅杏仁、铅皮衣等,保护自身不受到射线辐射的伤害。
2.4 个人行为规范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规程,严格执行岗位职责,不随意移动和操作探伤仪器。
3. 设备与仪器安全管理3.1 设备维护射线探伤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性能稳定,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损伤等原因导致射线辐射泄漏。
3.2 辐射区域标识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辐射标识,标明辐射区域的位置和辐射强度等信息,以提醒人员注意防护和限制进入。
3.3 辐射防护措施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射线防护措施,如铅板、铅砖等防护设施,以确保周围人员不受到辐射危害的影响。
3.4 废料处理射线探伤作业中产生的废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产生影响。
4. 应急措施4.1 突发事件应对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进行预判和应对方案安排。
同时,应备有应急设备和药品,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4.2 随时监测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监测周围环境的射线水平,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危害扩散。
5. 结束语射线探伤作业涉及到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细则。
只有对射线辐射有充分的认识和防范,才能保障作业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保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射线探伤工作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检验人员等。
第三条射线探伤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进行,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单位要建立健全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检查的到位。
第五条本单位要定期开展对射线探伤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第六条发现射线探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七条本单位要建立射线探伤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实施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八条执行射线探伤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第九条本单位要建立健全人员配备制度,根据工作任务确定人员的标准和数量。
第十条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单项、复检合格,方可独立操作射线探伤设备。
第十一条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身体健康、眼睛视力等,确保人员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项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第十三条检验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身体健康、眼睛视力等,确保人员身体状况符合工作要求。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四条本单位要建立健全射线探伤设备的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
第十五条射线探伤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通过国家或有关部门的检测和认证。
第十六条射线探伤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
第十七条射线探伤设备必须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射线探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是一项涉及辐射的工作,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细则以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一些细则:
1. 人员培训: 所有从事射线探伤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程序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2. 工作许可: 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前,必须获得有效的工作许可,并明确规定作业时间、地点、辐射源使用和放射员的资质要求。
3. 辐射防护设备: 在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有效的辐射防护设备,包括铅屏蔽室、防护衣、手套、眼镜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
4. 辐射源的安全使用和存放: 辐射源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安装和使用,并且需要特殊设备进行存放和运输,以避免意外泄露和损坏。
5. 辐射监测: 射线探伤作业现场需要设立辐射监测点,定期测量辐射水平,确保不超过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
6. 事故应急处理: 在射线探伤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支援。
7. 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养安全行为习惯,推动安全文化的建设。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基本的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实际操作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在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前,必须详细研究并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要求。
探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探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244探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检维修项目及资本性支出项目施工中的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单位及相关方在各单位检维修施工过程中各类射线探伤作业及射源的管理。
2.术语和定义探伤作业是指用射线源从事无损检测的施工作业。
3.管理职责3.1.安全环保部对公司范围内的探伤作业进行安全监督,对违章违纪行为实施处罚。
3.2.各部门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经理、设备工程师等)负责对部门区域内的探伤作业进行管理;3.3.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落实探伤作业过程安全措施。
3.4.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是探伤作业的协调部门,负责对本辖区探伤作业向周边相关单位发出通知,提示探伤作业的开始和终止时间。
3.5.探伤作业单位负责人负责落实具体的探伤安全防护措施,指派现场监护人,对探伤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负责,当班班长负责现场确认。
4.管理内容与要求4.1.探伤作业单位4.1.1.明确探伤作业的主要内容,确定探伤作业的时间,明确探伤作业的工作程序。
4.1.2.如实填写《探伤作业工作联系确认票》,对其所要求的安全措施必须进行落实。
4.1.3.在探伤作业安全距离半径外5米设置警戒隔离绳,警戒标识应有明显的颜色或声光提示,探伤作业区域的出入口处挂上“警示牌”。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一、目的与范围该安全管理细则的目的是保障射线探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射线辐射的危害。
适用于所有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单位和人员。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射线探伤作业必须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预防为主:加强事前的安全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3. 全员参与:射线探伤作业涉及到的人员都应当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安全环境。
4. 管理与监督并重: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射线探伤作业的监督,确保安全规范执行。
三、安全管理责任1. 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员的具体职责。
2. 负责人要充分了解射线探伤的安全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3.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安全生产管理1. 射线探伤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分析和评估,确定合理的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
2. 组织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射线防护证书,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符合要求。
3. 射线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运行正常且达到安全要求。
4. 在射线探伤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设立辐射区域,明确划定区域范围,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五、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1. 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应配备充足的防护设施,如铅板、铅玻璃、铅衣等,确保辐射剂量符合安全要求。
2. 参与射线探伤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如铅衣、铅手套、护目镜等,并严禁随意调整或拆除防护设备。
3. 在射线探伤作业现场,要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减少辐射的积累。
六、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1. 射线探伤作业单位必须制定针对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执行事故应急预案,保护人员安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3篇)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文一、总则1. 为保障射线探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射线探伤作业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安全管理细则。
2. 本安全管理细则适用于射线探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安全管理细则执行,确保作业安全。
二、射线探伤作业人员的管理1.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并通过相关资格考试。
2. 担任射线探伤作业人员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射线探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须按规定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良好的身体状态,以确保作业安全。
4.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管理,并履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射线探伤仪器设备的管理1. 射线探伤仪器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2. 使用射线探伤仪器设备的人员必须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严禁未接受培训的人员操作。
3. 在使用射线探伤仪器设备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射线探伤仪器设备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专用场地,防止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取用。
四、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管理1.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洁、无杂物,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3. 在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周围必须设置障碍物,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4.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应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器材的有效性。
五、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措施1. 射线探伤作业应严格按照射线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3.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射线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关合格证书。
4. 在射线探伤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射线剂量,做到最小剂量、最短时间、最大限度保护。
六、应急处理措施1.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有专门的急救人员负责应急处理。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本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责任和权限第二条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责任由有关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第三条有关单位应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条有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所有从事射线探伤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和资格证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探伤作业。
第六条射线探伤设备和辐射源的使用和保管由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确保设备和辐射源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射线探伤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关单位应负责建立健全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八条有关单位应依法办理射线设备的验收手续,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测和验收,保证设备正常,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第九条在开展射线探伤作业前,有关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射线探伤作业方案,包括: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及任务分工、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等,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探伤工作。
第十条射线探伤人员必须进行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并按要求进行定期培训。
第十一条进行射线探伤作业的人员,必须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二条射线探伤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通知周围人员注意射线安全,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作业现场周围必须设置安全警戒线,并配备专人负责警戒工作。
第十三条射线探伤设备的操作者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私自改动设备设置和参数。
第十四条定期对射线探伤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射线探伤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保证设备关闭,辐射源安全存放,禁止私自带出设备。
第十六条有关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合理配置安全救援设备和防护措施。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旨在确保射线探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有效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1. 负责人员:明确射线探伤作业的负责人员,负责协调和监督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培训: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射线辐射的危害、个人防护措施、紧急疏散程序等。
3. 工作场所准备: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防护屏蔽设备的安装、工作区域的标识等。
4. 个人防护: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衣、手套、防护眼镜等。
确保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5. 辐射监测:进行辐射监测,确保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定期对射线探伤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
6. 工作流程控制:确保射线探伤作业符合规范的工作流程。
包括射线设备的正确设置、曝光时间的控制等。
7. 紧急疏散和应急预案:编制紧急疏散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8. 安全监督和责任追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对射线探伤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
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以上是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和执行。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射线探伤是一种高风险的检测方法,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可能会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为了保障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并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一、工作人员管理1.所有执行射线探伤任务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射线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工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并保证每年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考试。
2.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时全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护目镜、防护衣、防护鞋、手套等,并在检测区域显著标识禁止通行,警示牌应摆在显眼的位置,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设备管理1.射线探伤设备必须具备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性能,并定期进行检测、校准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状态。
2.所有的射线探伤设备必须放置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区域内,并设有射线防护屏障以防止辐射。
3.设备操作员必须熟悉每台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并定期组织员工对设备进行演练和操作。
4.对于老旧设备必须尽快淘汰,并更新新的设备。
三、作业现场管理1.射线探伤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并设置辐射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遵循“防护首先、安全至上”的原则。
2.禁止非探伤人员进入射线探伤区域,并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必要的人员与防护设备,设置清晰的工作管理人员,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3.射线检测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标准的作业程序,定期进行现场监督和巡视,并及时记录辐射剂量,一旦超出安全标准,立即停止作业。
四、应急处理1.在射线探伤作业中,必须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于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可能遭受的辐射危害要做好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2.在发生意外事件或危害时,应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反应和处理,并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正确的措施,减小危害的影响。
3.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紧急反应知识和技能,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物质,将应急处理工作统一管理、训练和演练。
五、人员监测管理1.所有参与射线探伤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接受辐射筛查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1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
3.1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2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HSE-01-04-26《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释义
4.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
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职责
5.1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a)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持有效的操作资格证,方可从事射线探伤作业;
b)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
c)作业票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射线探伤作业;
d)对违反本细则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
e)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现场,不得遗留安全隐患。
5.3.2申请单位作业负责人职责
负责对施工单位和特殊工种资质、作业方案、安全措施的审查;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确认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行为;作业完成后,负责完工验收。
5.3.3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或领导职责
负责施工作业风险削减措施的制定、审查和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监督执行;负责在作业票上签署
意见。
5.3.4申请单位部门负责人或领导职责
必须到现场了解射线作业地点及周围环境情况,审查作业票上的措施是否全面并得到落实后,方可签字批准射线探伤作业。
6要求
6.1管理原则
6.1.1作业前,申请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按如下要求进行审核并登记在案:
a)施工单位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工作安全许可证》以及作业人员的资格证(环保部门的《辐射培训合格证》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工作人员证》)等;企业射线检测资质证书、营业执照;
b)对于使用放射源的异地施工单位应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的要求,持有迁出地和接受地环保部门审批的《放射性同位素异地使用备案表》和所用放射源身份编码及活度证明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登记备案留存,没有办理
放射性同位素异地使用备案的单位严禁开展放射源异地探伤作业。
6.1.2施工单位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划出控制区和管理区,并在管理区外采用警戒绳加以圈定,四周设置放射性危险标志、警示灯等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6.1.3申请单位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放射作业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和索取有关资料,施工单位不得拒绝和隐藏。
在射线作业期间,施工单位应指派监护人员,在放射防护区入口处进行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6.1.4采用移动式X、γ射线机探伤时,控制区外生产区域现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防护须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和《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执行。
6.1.5施工单位每次作业完成后立即将放射源送到其单位的源库中,不得存放在公司范围内,更不能存放在作业现场。
当遇到生产或其他情况需要终止作业时,必须迅速将放射源收回到源罐。
存放到安全地方。
6.1.6申请单位如发现施工单位违章作业可立即制止,并及时向单位领导和公司工程主管部门、健康安全环保部汇报,以便作出相应的监督处理。
6.2管理内容
6.2.1作业安全措施
a)施工单位实施的电离辐射防护措施主要有:
1)屏蔽防护:施工单位应制作一定数量简便易行的防护装置,特别是加厚定向X机壳铅板,尽量减少42度角以外其他方向的漏射剂量。
对离生产区域较近的探伤作业点,经测定射线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必须在现场增设铅防护屏。
2)时间防护:应尽量利用工休、晚上时间,撤离一切可以离开的人员,熟练运用操作技巧以减少照射时间。
3)距离防护:辐射强度与距射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利用距离的“平方反比律”减少辐射接触,防护距离的确定由施工单位根据源强度计算出控制区和管理区距离,实测为准。
一般情况在使用管电压大于200KV,X射线定向机42度角范围内,43米内为控制
区,100米范围定为管理区,其它角度25米以上为管理区。
γ射线拍片按照射线种类及活度计算控制区和管理区,以实测为准。
b)探伤距离应严格按照作业票内安全措施限定在控制区内,以免生产装置现场作业人员和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严禁超作业票许可区域和时间的透照。
射线探伤期间施工单位应在控制区外设置警绳或明显的警示标志,晚上作业时还应在各路口行人可能误入的地方设警戒灯和警戒绳,新建项目射线探伤主要路口须设置射线探伤公告牌,必要时应有专人警戒,在现场操作室内监护。
整个探伤过程必须保证探伤作业人员通讯设施畅通。
c)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按作业票上的内容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接受作业点或邻近装置当班班长以及值班干部的指挥,停止射线作业。
d)施工单位应具有与所从事的射线工作相适应的监测仪器、设施和装备,有专、兼职的射线防护管理人员负责现场辐射剂量监测,作业过程应符合职业卫生辐射标准的要求。
e)申请单位在射线作业前要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作业
过程中要利用便携式射线监测仪器加强监测与检查,发现超标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作业。
f)发生辐射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对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的人员,应立即送至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院或者有条件救治辐射损伤病人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
7工作程序
7.1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携以下资料到所在单位HSE部门办理《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
a)探伤作业内容,影响范围说明;
b)作业区域平面图:平面图要标明周围环境设施名称、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工艺流程示意图(必要时);
c)施工方案或HSE计划书(含应急预案)。
7.2作业前,申请单位、施工单位应针对作业内容、环境、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7.3射线作业申请批准后,申请单位应及时向受射线作业有影响的单位进行射线探伤作业告知,完成书面会签后,申请单位部门负责人或领导经确认无误后,签发《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
7.4每天下午16:00之前,由申请单位将“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和“作业区域平面图”以复印件的形式送达射线影响区域管辖单位,并由管辖单位通知本区域内可能受影响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7.5为确保安全生产,凡在公司生产装置区域内射线探伤作业时间规定在0:00-6:00时间段内进行作业。
7.6星期六、日(包括其它节假日)射线探伤作业,原则上应在星期五(或节日前一天)下午公告。
7.7作业票管理
在生产装置区,射线探伤作业票最长有效期为1天。
新建项目若不影响其他单位所辖区域,χ射线探伤作业票最长有效期为7天、γ射线探伤作业票最长有效期为3天,若影响其他单位的,χ射线探伤作业票最长有效期为3天、γ射线探伤作业票最长有效期为1天。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其他行业8附则
本细则由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9附件
《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保存期为1年)
《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保存期为1年)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