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合集下载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保护摘要: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以及在人类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类与地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类有关的文化遗址遗迹。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且分布非常广泛,这些地质资源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主要特点、分布情况、开发保护一、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主要特点:1、丰富多样性。

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分布的空间也极为广泛,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

就前者而言,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无论是喀斯特还是黄土、沙漠,各种形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都以不同方式存在。

就后者而言,由于地势、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即便是类似的旅游资源,也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比如,在山岳旅游地质资源方面,我国有数百座不同类型的大山,分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且各具特色。

2、空间定位性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定位性,是指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这种空间位置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内在分布规律。

例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碎屑岩分布的地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并且与岩层的产状、厚度、岩性等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还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

3、永续性及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以外,一般都是较为缓慢的。

因此,相对于人的生命及社会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同时也正是如此,当人们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这些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以)再生的。

例如,石灰岩溶洞及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其它钙华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以百万年或万年计。

滇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滇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滇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学院旅游管理0802班0802070213刘倩2010-4-16滇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一、滇池概况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

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

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

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

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

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

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

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

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

昆明坝子盛产稻米、小麦、蚕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滇池,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原居住着称为"滇"或"滇棘"的部落,战国时期有楚将庄桥率部进入滇池地区。

庄桥及其部属"变服从其俗",建立滇国。

西汉武帝时设益州郡.郡治为滇池县(今晋宁);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立云南行省后,将池畔的鸭赤城改称昆明,成为云南省会的所在地。

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

由海埂至西山龙门有空中索道连接民族村与西山公园,既使交通方便,又可观赏滇池风光。

二、滇池的资源类型及其成因1、滇池的资源类型滇池属于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云南旅游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云南旅游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代 最 早 的 恐 龙动 物 群 化 石 的 “ 龙 之 乡 ” ( 丰 县 ) 恐 禄 ;迄 今 为 止世
同 时 ,规 划 时 要 注 重 多 方 的 参 与 普遍 征 求所 有 与 区域 总 体 布 局 2 加 强政 府 的 宣 传 与管 理 。 面 临 着 日益 开放 的国 内 国际 两 大
努 力 开拓 国 内外 市 场 ,是 保持 旅 游 业 持 续 发展 的关 键 环 节 。政 府 主 导旅 游 发 展 ,应 当 科 学 处理 政 府 、企 业 、 市场 三 者 的 关 系 ,政 身 。地 方 行 政 领 导 不 得越 权 审 批 资 源 开 发项 目 .不 得 利 用 行政 权 力 干预 环 保 执 法 .并 制定 相 应 的约 束机 制给 予 保 障 。 把 资 源 、生 态状 况 作 为考 核 干部 的重 要 内容 。 政 府 所 要做 的就 是 以弥补 “ 市
不 少 名 山胜 水 也 处 于 伤 痕 累 累 的 生 态 恶 化 困 境 。 旅 游 活 动 会 给
理 、监 测 等 多 种 系统 环 节 ,只 有 规 划 和监 测 先 行 并 重视 规 划 的 科 学性 和 可 行性 .保护 性 开 发才 会 落到 实 处 。要 建 立环 保 奖惩 制 度 , 态旅 游 区 的 地 质 资源 、 生物 资 源 和 涉及 到环 境 质 量 的各 类 资 源 进

大 气 污 染 、 噪 声 污染 视 觉 污 染等 。旅 游者 在住 、 食 行
游 、娱 、购 等 消 费 活 动 中 .很 容 易 打 破 自然 生 态 系 统 中 原 有 的
平衡和协调 。
二 、 云 南发 展 生 态 旅 游 的 独 特 资 源
乎 囊括 了全 国从 南 到 北 的各 种 气 候 类 型 .独特 的气 候 多 样 化孕 育

以云南石林为例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以云南石林为例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遗产保护YICHAN BAOHU以云南石林为例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代表着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文明。

文化遗产是一种珍贵而又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保护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责任。

在《中国南部喀斯特世界遗产名录》中,云南石林被定义为“既有独特的地形景观,又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在审美层面,则是“最佳的自然景观,独特的自然美,尤其是在审美层面上有特殊的价值”;在文化遗产方面,云南石林“独树一帜,既有极高的观光价值,又有极高的科普、科研意义”;从自然与科学的层面来看,“其集合了剑形喀斯特的典型特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复杂多样,在世界范围内的石林喀斯特中占据重要位置”。

 ▚世界遗产开发的基础理论世界遗产基本概念“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文“世界遗产”是人文和自然的遗产,是最有价值的人文与天然风貌,同时也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2011年7月至今,已经有93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725处人文遗产、183处天然遗产和28处复合遗产。

为使这些世界遗存得以永续利用,联合国基金会、教科文组织等正致力于与部分世界遗存地区的地方机构进行协作,协助推动一些有利于其生存的行业发展。

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合作计划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许多濒临灭绝的世界遗产能够得以完整存留,并得到更好的保护。

041042化遗产理事会共同认定的,是人类文明不可代替的稀有财富。

无论是在历史、艺术领域还是在科学、自然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孙克勤,2005年)。

由《世界遗产公约》可知,遗产概念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遗产的作用与价值世界文化遗产的载体十分丰富,主要以历史名城、风景名胜、建筑物、古遗址的形式存在,它们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明世界。

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化遗产大部分都以艺术创造、科学应用、科技创造为特征,代表了人们的智力成果。

“自然遗产”是指“世界遗产”在整个地球的生态和环境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SWOT分析及对策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SWOT分析及对策
提高对外道路等级,构建快速便捷的滇东精品路线;完善景区联系道 路,建设内部旅游网络,形成各景区的县域旅游网络。
三、加强政策性研究,引导游客分流
石林地质公园游览区范围内,旅游旺季、日游客高峰时段,大小石林 主景区的游客较多,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来减轻大小石林的旅游 压力。如拉大大小石林与乃古石林等其他景区门票的价格,完善其他 景区交通和旅游服务,通过不同旅游消费额以及不同游览活动分流主 要景区客流,也可探索建立与旅游社双赢的网上错时优惠销售,并可 考虑面向各层次学校的教学实习和科普教育的优惠政策等措施,以使 石林喀斯特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一年的不同阶段,到达石林的游客也不均衡。旅游旺季,日游客可达 到15000人以上;旅游淡季,日游客2000~3000人。
周围旅游资源竞争激烈 滇西北以大理、丽江为中心的香格里拉之旅, 滇西的腾冲风情线, 滇南的西双版纳的风景旅游线, 滇东的喀斯特地质及溶洞奇观以及中越边境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 都体现了鲜明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 光。
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机遇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一方面能积极地刺激旅游需求的增 加,提高居民的出游率,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社 会环境;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精 品”建设又提供资金保障。
三、“假日经济”带来的机遇
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旅游日渐成为体验人们生活质量 的标志。新的“假日经济现象”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生机,使 旅游业的发展进入全新时代。随着国家法定假日的调整和带薪休假的 实施,居民闲暇时间增多,出游率也随之增大。旅游业的发展将大大 刺激旅游资源的开发。
机遇(Opportunities)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

滇东北生态旅游资源

滇东北生态旅游资源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境内,总面积26186.65公顷。

保护区是由分别建立于1984年和1998年的海子坪、三江口和朝天马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护区群,地处长江流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乌蒙山区保存面积较大而完整,类型结构典型,并具有云贵高原代表性的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201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审定,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海拔在3000米—3200米,总面积3150公顷,是中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

2005 年云南大山包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山包旅游一、观鸟游,二、高原草甸风光三、鸡公山大山包在旅游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交通不完善二、基础设施不完善(吃、住)三、景区管理不完善(没有垃圾桶)。

•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曲靖市会泽县。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大桥片区和长海子片区二个片区组成。

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的湿地的生态环境,属于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面积有12910.64公顷,2006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这片区域在二○一○年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其做过总体规划,在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现状下发展生态旅游•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药山因盛产中药材而得名。

总面积20141公顷。

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对象为森林,草甸,珍稀动植物及中药材。

如巧家五针松、红豆杉、金雕等巧家五针松被喻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全球仅有34棵,都在药山。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策略探索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策略探索
2 8 第2卷 第4 9~0页 0年 7 0 期314 7
云 南 地 质
C5—01 S 14 15 N3 1 / IN0 —8 4P S 0 8
云南 地 质 资 源旅 游 资 源化 策 略 探 索
杨世
(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 院 ,昆明 摘 609 ) 5 0 3
要 :地质资源旅游 资源化 、旅 游地质 产业化 形成旅 游地质 资源 的社会经 济效 益 ,是旅
①综合思想萌芽 阶段 (9 8年 以前 ) 17 。朴素 的旅游地 学思想 起源较 早 ,见诸 于 《 诗 经》 山海经》 水经注》 梦溪笔谈》 徐霞客游记》等诗歌 、散文、游记中 ,近代一 、《 、《 、《 、《
些 地理 学家 对 自然 风景 区的成 因机制 进 行 了研究 。但 1 7 9 8年 以前 ,我 国地质 科 学 主要 围绕
地质资源被列人地质调查和研究 的内容。但旅游地质被包含在旅游地学 中,未能作 为独立
学科。
③学科初创阶段 (95~ 9 9 18 19 年)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及旅游地学学术 团体成立 ,旅
游 地学 以其 对旅游 的指 导 功 能 而 受 到旅 游 界 的认 可 ,成 为 中 国旅 游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中坚 力
旅 游业 渗透 过程 中 ,地 学界 走在 前列 ,促 进 了旅 游学 的发展 。与此 同时 ,也促 进 了旅 游学 和 旅 游地 理学 分支学 科 的开拓 。旅 游地 质学 在发展 学科 的 同时 ,以强大 的生命 力 ,对旅 游业 及 旅 游学 科 的发展起 重 大的促 进作 用 。中 国旅 游 地质学 的产 生和发 展 大致可 分 为 四个 阶段 :
面对二 十一世 纪 ,人类 面 临 的环 境 、资源 、人 口、灾 害 挑 战 ,人 类生 存环 境 和社会 的需 求 ,对地 质学 科提 出新 的更 高要 求 。地 质 科 学 由原 先 以找 矿 为 主 的 “ 产 型 ” 知 识 结 构 理 矿

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

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

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地质地貌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地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讨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地质地貌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地质地貌作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各种地形地貌如山川河流、洞穴岩石等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激发游客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同时,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质地貌也可以为游客提供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增强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粤北的丹霞地貌,让游客领略到了千姿百态的丹霞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次,地质地貌还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通过开发利用地质地貌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增加当地旅游业的收入。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因此,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一方面,应加强对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持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应合理利用地质地貌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只有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取得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的双赢局面。

总的来说,地质地貌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在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地质地貌资源的潜力,实现地质地貌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愿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是指该地区丰富的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以及由此带来的旅游体验和教育价值。

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并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也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旅游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及与当地居民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开发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需要有计划、有序地进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挖掘地质旅游资源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岩石地貌、矿产资源、地质遗迹等。

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地质团队,进行深入的勘探和研究,发掘和挖掘更多的地质资源。

可以建立地质旅游专题团队,组织专业的地质旅游团队,组织地质教育活动、地质探索活动等,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

二、加强地质旅游景观的保护博斯腾湖地质旅游景观的保护是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保护博斯腾湖地质旅游景观的完整性,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等问题。

建立健全的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制度,明确地质旅游景观的保护区划,对重点保护地区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改善地质旅游设施和服务在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停车场、景区导游设施等,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还需要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建议开发地质科普信息体验中心,提供地质科普知识普及、交互式体验等服务,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四、推动地质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鼓励各类企业和团队积极参与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

建立健全的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地质旅游企业,推动地质旅游产业的发展。

还可以通过加强地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打造跨界融合的地质旅游产品,提高地质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加强地质旅游宣传和推广在开发博斯腾湖地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地质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推动地质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升地质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石林简介介绍

石林简介介绍

文学、艺术与传说
文学
石林地区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等。其中,《阿诗玛》是 石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它讲述了阿诗玛与强权势力的斗争故事,具有深刻 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艺术
石林地区的艺术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为题材,如刺绣、绘画、雕塑等。这些作品 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是石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石林文化
民族风情与习俗
彝族风情
石林地区的彝族人民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包括服饰、饮食、婚嫁、节 庆等。游客可以在当地的农家乐和民俗村体验到地道的彝族生活。
哈尼族风情
石林地区也有哈尼族聚居,他们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如梯田文化、 长街宴等。游客可以在哈尼族村落了解更多关于梯田文化和哈尼族传统的生活方 式。
住宿
石林景区内有多家酒店和客栈供游客选择, 其中一些酒店和客栈提供观景阳台,可以欣 赏到石林的美景。此外,昆明市区也有许多 酒店和客栈供游客选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 和预算进行选择。
餐饮与购物
餐饮
石林景区的餐饮选择较多,包括云南特色小 吃、当地美食和各种国际美食。在景区内可 以找到许多餐馆和小吃摊,可以品尝到地道 的云南菜和其他地方美食。此外,昆明市区 也有许多餐厅和咖啡馆,提供各种美食和饮 品。
石林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石林概述 • 石林景观 • 石林文化 • 石林保护与开发 • 石林旅游贴士 • 总结与展望
01
石林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石林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由石灰 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溶蚀作用 形成。
特点
石林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 有的低矮粗犷,具有独特的审美 价值。此外,石林还具有丰富的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云南旅游资源

云南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游憩鉴赏云南旅游资源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一、自然资源1.地貌风景资源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东部为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

由于海拔相差很大,形成的多种地貌的旅游资源。

在云南的西北部拥有许多的高山,且常年积雪。

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 的化身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西北,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其间。

玉龙雪山拥有大面积的雪海,是优良的天然滑雪场。

据专家考察论证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滑雪场,也是最温暖的滑雪场。

位于云南省西部国陲、高黎贡山山麓的腾冲,是著名的地热之乡,大面积的热海、热田景观奇特,类型多样,而且腾冲有大规模的火山群,保存完好,形态各异,怪石林立,浮石、火山蛋、火山熔洞典型,被誉为“天然的地质自然博物馆”。

不仅如此,云南还有和贵州,广西连成一片的喀斯特地貌。

被誉为“云南第一洞”的阿庐古洞,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

洞景古、奇、险、绝,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千姿百态,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

阿庐古洞是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

与阿庐古洞相似,却在地上的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坐落在昆明南边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景区中大、小石林参差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

石林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

更值得一提的即是元阳梯田。

普者黑景区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普者黑景区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普者黑景区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作者:左俊辉罗群叶琴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3期摘要:普者黑景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发育区。

本文通过研究景区的岩溶地质旅游资源的单体特征、组合特征,总结出景区岩溶地质景观的独特性。

同时借鉴澳大利亚开发地质旅游资源的成功经验,对普者黑景区岩溶地质景观的开发和保护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普者黑;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一.地质旅游资源概述地质旅游资源,指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它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1]。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中对地质旅游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2]。

并把地质旅游资源分为重要化石产地、古人类遗址、重要地质构造遗迹、重要地质剖面、岩石、火山、矿床、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及岩溶地质景观、河流地质景观等35种类型。

二.普者黑景区地质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特征普者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丘北县境内,地貌上属于滇东南岩溶山原丘陵山地。

其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地表和地下岩溶地质景观相当发育,核心景区被誉为“世间罕见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

(一)岩溶地质景观单体特征普者黑景区岩溶地质景观主要有石芽、溶丘、峰林、峰丛、漏斗和天坑、谷地、溶洞、暗河、洼地和湖盆等。

1.石芽:石芽主要分布在普者黑景区内夷平面和岩溶坡地上,高大约1—3m左右,最高能高达6m,成片分布构成石林原野。

2.峰林:峰林主要分布于普者黑景区的东部和南部,断陷盆地边缘。

峰体边坡角度大于50°,边坡陡峭,密度约3个/km2。

峰脚海拔1440—1451m,峰顶海拔1570—1654m,峰体的相对高度为80—210m。

3.溶丘:溶丘形态独特,主要分布在普者黑景区内夷平面或者盆地的边缘地带,形态受岩石类型的影响,呈馒头状和低矮的锥状,底部直径上百米到几百米不等,相对高度大约为几十米到二百米不等,相对高差50—80m,边坡坡度通常在5°— 30°,溶丘密度约为4—6个/km2,与洼地和漏斗相伴分布。

大理的当地旅游资源有哪些值得开发

大理的当地旅游资源有哪些值得开发

大理的当地旅游资源有哪些值得开发大理,这座位于云南省中西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

然而,仍有许多潜在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大理拥有壮丽的苍山和秀美的洱海,这是其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

然而,目前对于苍山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几条常规的登山线路,尚有许多未被发掘的美丽景点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比如,可以开辟一些新的徒步线路,引导游客深入苍山的腹地,探索原始森林、珍稀植物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同时,加强对苍山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开展生态科普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苍山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

洱海的旅游开发则可以更加注重水上活动和湖滨休闲。

除了现有的游船项目,可以引入更多样化的水上运动,如帆船、皮划艇等,满足游客对于刺激和挑战的需求。

在湖滨地区,可以建设更多的休闲公园、露营基地和自行车道,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洱海边的宁静与美好。

此外,大理周边的乡村地区也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可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让游客体验田园生活、采摘农产品、观赏候鸟等。

同时,推广生态农业旅游,鼓励游客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了解农业生态知识。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大理历史悠久,有着南诏国和大理国的辉煌历史。

目前,大理古城是游客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但古城内的一些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的开发还不够充分。

比如,对于古城内的古建筑,可以加强保护和修缮,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等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

崇圣寺三塔作为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示还有提升的空间。

可以增加更多的文化展览和宗教活动,让游客更好地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喜洲古镇和沙溪古镇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的白族生活方式,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进一步开发古镇的民俗体验项目,如白族传统婚礼、民间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报告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报告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报告云南具有丰富、世界级的特色旅游地质景观。

云南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岩浆活动强烈,且往往在同一地带持续活动,构成较大规模的构造岩浆带;变质岩广布,各类变质作用兼具;地壳活动性普遍较强,地质构造复杂。

云南具有形成旅游地质资源的优越地质条件,旅游地质景观类型极其丰富,一直为中外地质学界所瞩目,云南省的岩溶地区,因扬子准地台和各褶皱系后期活化明显,巨厚的碳酸盐岩间夹碎屑岩层,从而形成多层岩溶化含水层组。

由于断裂交错发育,地层褶皱强烈,形成众多断块和背向斜及穹窿构造,而所夹碎屑岩往往构成隔水边界,所以,一般岩溶水系统以断块型和褶皱型储水构造为主,面积局限。

岩溶发育深度则常常不受排泄基准面控制,而受含隔水层分布,以及新构造运动期地壳相对升降幅度和水动力条件所制约。

岩溶水一般以河谷和盆地为汇流排泄区,在这些地区常形成集中排泄点(带)和富水地段,岩溶发育相对均匀。

而山地分水岭及斜坡地带多为补给径流区,岩溶发育极不均匀,地下水深埋。

这些方面是云南省岩溶水文地质的共同特征。

北西——南东方向斜贯全区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比较清楚地划分出东西两大部分。

东部主体属于扬子准地台的西缘或准地台古生代(主要是晚古生代) 增生部分;西部则分属唐古拉一昌都一兰坪一思茅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

据统计,全世界岩溶分布面积约为5.1×106km3,占全球总面积的10%,居住着约10亿人口。

从地表以下到海拔500m的青藏高原。

都有岩溶发育。

我国岩溶分布面积在97万km2左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0,主要分布的四川、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且集中成片的岩溶分布区,发育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天下第一奇观”石林以及黄果树、马岭河、织金洞、龙宫等众多国家级岩溶旅游地质景观。

同时,西南岩溶区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岩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人口贫困、水土流失加速,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本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石林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石林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2月下半月刊
家森林公园等景点。但是由于大小石林景区知名度较高,游客大 都不知道其他的景点,其他七处景点游客较少,景区发展严重失 衡。特别是自从2010年4月石林景区票价调整以后,景区接待的 游客多以团队游为主,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参观其他景点的意 愿不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参观的人越少,知名度更低,知 名度更低,参观的人越少,所以这对于石林景区的均衡发展而言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石林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云南石林风景区作为一种独特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貌景 观,不仅具有一定的自然文化价值,更具有现实的意义经济价值 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具备了独特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意义上的 价值。石林风景区在中国以及世界上的自然地质景观中,具有无 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在近些年,石林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开发 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石林的形成机理
(一)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是易溶有裂隙的岩石经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 发生溶解、淋滤、冲刷等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独特岩溶地貌 景观的地质作用过程,岩溶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裂隙的 可溶性岩石;有充足的水源,水在裂隙中可自由流动;水具有较 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溶解能力。 两亿六千万年以前,石林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生 物化学等外力地质作用,在滨海、浅海地带形成大量石灰岩沉 积,加之地球的构造运动导致石林地区上升露出地表,后来由于 长年累月的风化作用,以及地表水、雨水侵蚀作用,形成了今天 千姿百态的石林景观。石林也被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 德语“karst”一词的译音。喀斯特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斯洛文 尼亚石灰岩高原的地区名称,十九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斯威奇 (cvijic)对这些奇形怪状的石灰岩地形进行了研究,并在其代表 作《喀斯特现象》一文中将该地貌命名为“喀斯特”,此后“喀 斯特”一词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地学专门术语,在中国喀斯 特地貌也被称为岩溶地貌。 (二)石林的形成 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石林的形成既是巧合也是必然。 1.地质方面 在地质方面,一是石林地区的石灰岩质纯,大部分为成分单 一的碳酸钙CaCO3组成,可溶性非常好。二是该区域大地构造条 件,或者说要有地壳的抬升作用,形成石林的石灰岩,最初大部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引言旅游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为各国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的总称。

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三类。

1.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水资源、地质表征等。

如山岳、河流、湖泊、森林、海滩等。

2.文化资源:包括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传统民俗等。

如宫殿、古城、庙宇、节日等。

3.社会资源:包括特色产品、特色美食、旅游设施等。

如民族手工艺品、特色小吃、旅馆、交通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旨在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水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先进化,提高旅游者的便捷程度。

2.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根据不同的旅游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3.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旅游资源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4.提供优惠政策和措施:制定促进旅游业的政策,如降低旅游税费、推出旅游奖励计划等,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的保护是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其原有品质和生态平衡。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1.制定保护政策和法规:制定和执行旅游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责任。

2.加强资源规划管理:根据资源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推行生态旅游理念:倡导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秉持环保理念,遵守游览规则,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4.提高环保意识和能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资源的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1.案例一: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开发措施:修建旅游设施、优化交通网络、丰富旅游活动。

元谋土林开发保护的建议

元谋土林开发保护的建议

元谋土林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生态和旅游价值。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元谋土林面临着开发过度、保护不足等问题。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关于元谋土林开发保护的建议:1.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在开发元谋土林之前,应制定详细的规划,明确开发目标、规模、方式和时间等。

规划应基于资源保护、生态安全、游客体验等综合考虑,确保开发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元谋土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3.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在开发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对元谋土林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等方式,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土林保护工作。

4.实行分区管理:将元谋土林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核心保护区、缓冲区、旅游区等,实行分区管理。

在核心保护区内,应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确保土林资源的原始状态;在缓冲区内,可适当开展科研、教育等活动;在旅游区内,应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5.加强科研监测:加强对元谋土林的科研监测工作,掌握其地质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为土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6.推进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监测、遥感技术等,提高元谋土林保护和开发的科技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土林资源的精准管理、高效利用和持续保护。

7.加强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元谋土林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通过设立社区保护基金、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增强社区对土林资源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8.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元谋土林的过程中,应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推广环保理念等方式,实现土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总之,元谋土林的开发保护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共同努力。

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

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

收 稿 日期 :20 0 2 0 8— 6— 6
作者简介 :杨世瑜 (9 1一)男 ,云南丽江人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从事环境地质 、旅游地质 、遥感 地质、矿 床地 14 质科研与教学 。
项 目 源:云南省省 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 来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 质资源开发与保护》 ( 0 1 20 ) 20 — 02 < 云南旅游地质概略》 系列包括 :滇中林柱状旅 游地质景观赏析 ,三 江并 流旅游地质景 观,云南特色旅游地质 资源 ,
2 地质 背 景
旅 游地质资 源特征 、展 布 、景 观结 构 、景观 的旅游价值 等都决 定于地 质背景 条件 ,依 附 于地质构造 的复 杂 性 、多 样 性 和 地 域 特 色 。云 南成 景 地 质 作 用 相 关 的地 质 背 景 条 件 可 归
纳为 :

地质 构造 的多样 性 、复 杂性决定 旅游地 质资 源的多样性 。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策略探索。
3期
杨世瑜 :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
29 7
植被 、生态 ,构 成旅游地 质景观 的观赏 价值 。旅 游地质 资源包含 地质科 学的学术 内涵 ,如地 球形成 、地球物质 及其结构 、地球 发展 、地球及其 生命 的演化 发展 。旅游地 质资源 的科 学性 和观赏性 强弱 ,决 定旅游地 质资源 的品级 和旅游 价值 。特定 地域 、特殊地 质条件 以及 特殊 自

地 质构造 的地域 差异性 决定 了旅游地 质资源分 布的地域 特色 ,相似 的特 色旅游地 质资 稳 定单元 与活动单元 共存 的地 质单 元结 构 ,导致 云南 旅 游地 质景 观 具有 稳定 和活 动 块状 构造单元 与条带状 构造单元 相 间 ,导致云南 旅游地 质景观结 构呈斑 块状结构 、廊

云南旅游资源特征

云南旅游资源特征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1、多样性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

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

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分析

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分析

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对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云南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价值,并提出了管理措施和发展建议。

结论部分综述了分析结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云南地质公园的特点和管理现状,提出更科学的管理建议,促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地质公园、多重属性、管理因素、地质特征、生物多样性、文化价值、管理措施、发展建议、综述分析、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地质公园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丰富的地质特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对云南地质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也变得日益重要。

目前对于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的研究仍然相对不足。

本文旨在对云南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生物多样性、文化价值以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其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研究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对于地质学、生物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云南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演化历史,为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案例和数据。

对云南地质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恢复提供参考,促进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分析云南地质公园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文化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

对云南地质公园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可以为地质公园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出云南地质公园的发展建议,可以为未来地质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促进地质公园在地质、生物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发展。

研究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班级:会展管理3班
姓名:张芬
学号:201201210443
一、云南省旅游现状分析
1.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2.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

3.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4.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6.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带来的机遇。

正式提出共建统一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打造东南亚八国公园的构想。

二、陆良彩色沙林简介
国家AAAA级旅游区——彩色沙林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南部陆良县的召夸镇境内,占地25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52.8平方公里,是云南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景区,沙林因风化剥蚀而成,为层峦垒峰状;又因其以红、黄、白为主色调,杂以青、蓝、黑、灰色,加上季节、气候、日照及观赏角度的不同,产生绚丽多彩的色调,故名彩色沙林,是著名的地质旅游景观。

这里,有一片形成于3亿4千万以前,具有较高旅游价值和地理研究价值,属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这里,是绿洲中的沙漠,是一个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梦幻世界;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彩色沙雕主题公园。

陆良是云贵高原第一大坝子,据传说是三国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故乡,南北朝时期以爨氏为中心的爨文化就发源于此。

其独特的地理构造,经过数千年风雨冲刷形成一个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梦幻世界--彩色沙林。

彩色沙林,以其“两峰”(五峰山、终南山)簇拥,“五湖”(西冲湖、永丰湖、终南湖、雨师庙湖、五峰山湖)相托,一碑(爨龙颜碑)相望,林峰水碑映衬成趣的自然画卷,有力地吸引着国内内外的众多游人和专家学者。

沙林景区面积
三、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充分认识地质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

这是地质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前提。

作为经营旅游业务的保护区,既不是原始的禁区,更不是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能够显示自然和历史风貌的,为人们提供适当旅游项目的自然环境。

这是与一般的保护区、普通的旅游区的根本区别。

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地质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员、厂矿企业及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

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使地质保护区走上一条保护——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2.摸清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

这是地质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大政方针。

特色是旅游的基础。

有特色的保护区才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

3.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有效途径。

①进行功能分工。

应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规划,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核心区是整个保护区的绝对保护地段,除进行巡护和定期资源普查外,不准进行任何其他活动,以保持自然状态和储存物种,缓冲区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带,主要作用是保护核心区,使其免遭破。

试验区是保护区内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试验区内可以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和试验以及教学实习,亦可结合自然风景划定区域,开展不影响自然保护的参观旅游活动。

②健全环保机制。

保护区开展旅游,应尽快建立健全三种环保机制:行政立法机制。

包括对到保护区旅游的单位、个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人员定额、禁令和制裁措施等。

经济计划机制。

按时间尺度划分,包括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它补充行政立法机制,以经济计划为手段,对保护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进行宏观调控。

旅游开发的经济核算和有偿使用机制。

即补偿因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所造成的损失。

目前国内大多数保护区采取发售门票的办法,而且价格偏高,游人意见大。

解决的办法是,保护区经营、管理人员应以劳力、知识和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可为一定数量的游人配备一位导游兼环保工作人员,可谓一举数得。

③加强科学管理。

如何提高保护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是保护区旅游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经营思想上,应改变目前“粗放经营”的作法,而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服务取胜,必要时可适当限制游人人数,以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

在管理方面,保护区可以和附近的乡、镇共管旅游业,做到有责大家尽,有利大家图,旅游、环保齐头并进。

旅游项目的选择,应以知识性旅游为主,在一
些景点挂牌介绍该景点的内容,向游人传授科学知识。

保护区内一定要采用线性开发的方式,严禁游人到处乱跑。

主要开展一日游,以减轻游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总之,只要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加上其它部门以及广大游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