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doc 8页)
旅游产业分析报告
![旅游产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31af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7.png)
旅游产业分析报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旅游产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旅行变得更加便利和经济实惠。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推动了国际旅游的繁荣。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广泛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对某个目的地的好评往往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全球化和数字化。
二、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为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收入。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种出口型产业,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来国内旅游消费,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
其次,旅游业的繁荣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的兴起,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此外,旅游产业还刺激了相关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进一步拉动了内需,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三、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压力。
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个目的地,给当地的环境、资源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失衡。
其次,旅游业的品质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挑战。
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游客的体验受到了影响。
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本地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外,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个目的地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精心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旅游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创新旅游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四、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旅游产业发展与市场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与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f9987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e.png)
旅游产业发展与市场分析一、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旅游产业是指通过旅游活动带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了5.7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4%。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市场也逐渐恢复。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 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宏观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旅游支出能力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 旅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出游时间、线路、住宿、交通等方面,国内游、自由行等类型旅游市场都在不断壮大。
3. 科技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目前,智能客服、智能导游、在线预定等一系列科技产品的应用逐渐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二、旅游产业的市场分析1. 旅游市场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市场上消费群体分为多个层次,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更为复杂。
2. 旅游市场消费产品根据旅游市场调研,游客们出游中最为追求的内容是:(1)景点、主题公园等各类游览项目(2)住宿服务,如酒店、民宿、客栈等(3)各种娱乐设施,如运动场馆、剧场、游艺场所等。
(4)一些旅游伴手礼以及食品饮品等。
(5)旅游附加服务,如汽车或奢侈车司机、翻译等。
3. 旅游市场消费趋势(1)国内游市场趋势明显。
由于国际疫情影响,国内游市场得到了大力发展,未来也将占据旅游市场主导地位。
(2)旅游消费观念更加多元。
旅游在中国发展相对较晚,游客消费观念多样、分化。
(3)旅游产品个性化、主题化趋势。
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
三、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郭安说,2021年将是一个疫情催熟的旅游年,延续2020年后半年的国内游爆发、春节旅游旅游市场逐渐大暖,并逐渐适应一年一度的疫情常态化下稀缺的时空间隙,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针对性的减税政策恢复旅游消费信心,促使全社会释放滞留的消费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反弹。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c236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c.png)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 概述:介绍文化旅游产业的背景和意义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融合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形态。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它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可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和重要意义的产业。
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体验和旅游目的地多样性的追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3. 文化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首先,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购物等,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文化旅游产业还可以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提升当地文化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4. 文化旅游产业对文化传承的保护和推动作用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可以得到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得以宣传和保护。
此外,文化旅游产业还可以激发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5. 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和持续改进。
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应结合科技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便利性的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还应注重品质和体验,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走向品牌化和精细化。
6. 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和挑战虽然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市场竞争和挑战。
首先,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需求多样化,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其次,文化旅游产业还面临着文化保护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问题,需要更多的政策引导和管理措施。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66a0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6.png)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旅游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与全球范围内的旅游市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使我国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5万亿元以上。
•到2030年,使我国旅游产业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旅游市场之一。
三、发展策略1.深入开拓国内市场,打造精品旅游产品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旅游观光团等活动,增强人们对本土旅游的认知度和兴趣度,同时鼓励旅游企业开发出更具特色、质量更好的旅游产品。
2.加大对旅游品质的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品质,促进旅游业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旅游者前来旅游。
3.推进旅游信息技术创新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提高旅游生产力、提升旅游体验,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尤其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开展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推广,推动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
4.多元化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发、综合利用,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和线路,满足旅游者日益丰富多样的需求,强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四、落实措施•国家层面加强对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旅游特色经济,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企业层面旅游企业应该积极投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中,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推广,创新旅游业务,打造独特品牌。
五、总结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实施各项措施,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b500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c.png)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许多国家都将文化旅游产业视为本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义与意义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产业,融合了传统文化、历史遗产、艺术表演等元素,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其意义在于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竞争力。
第二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许多国家都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例如,巴黎的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等文化遗产地成为旅游热点。
中国的长城、故宫等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同时,一些国家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农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形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首先,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能力。
此外,还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第四部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路径。
首先,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
第五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对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增长有促进作用,还对各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增加地方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
第六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传播,推动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
其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公民身份意识的增强,加强了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1818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d.png)
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旅游产业成为了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和区域的发展,也使众多旅游从业者在其中找到了商机。
本文将从旅游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旅游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旅游产业的现状1.全球旅游业的总体趋势目前,全球旅游业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旅游业的总收入达到了5.8万亿美元。
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是全球旅游业的主要玩家,它们的旅游业总收入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近年来,东南亚、南非等新兴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了全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2019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旅游行业总收入达到了6.05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10.3%。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比为88.3%,境外旅游收入占比为11.7%。
然而,我国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景点的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存在缺失,游客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其次,我国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环节中部分商家缺乏诚信,导致游客投诉率较高。
此外,网红打卡式旅游线路的涌现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1.旅游市场的分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品质、体验、服务等方面提出要求。
这使得旅游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市场相对稳定,而低端市场则不断收缩。
2.旅游市场的多样化趋势由于旅游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单一主题和单一旅游形式的产品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会在旅游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无人机、机器人、无感支付等技术都将为旅游产业带来诸多机遇。
三、旅游创新的实践1.景区变身IP许多国内外知名景区开始布局打造独特的IP形象,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黄龙风景区等,这些景区借助IP形象吸引大量游客到来,实现了从景点到品牌的转型。
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途径
![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ab7efe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9.png)
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途径健康旅游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各国的旅游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新的旅游发展方向和途径,而健康旅游产业便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选择。
一、健康旅游产业的定义及特点健康旅游产业是指将旅游和健康产业相结合,以“健康”为主题,涵盖了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健康疗养、养生旅游、生态旅游等。
该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是健康,旅游项目会提供健康检查、康复治疗、SPA等服务,以此达到调节身心、提升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全球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旅游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健康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每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预计到2025年,全球健康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美元。
另外,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健康旅游产业市场供给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根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据了旅游市场的40%,且这一比例不断递增。
这为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三、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一)多角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旅游市场上有诸多相似的健康旅游产品和服务,要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在旅游服务的品质上下功夫。
这涉及到从多个角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包括服务人员培训、旅游设施改善、产品体验升级等方面。
(二)加强健康旅游品牌建设健康旅游品牌建设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根据市场调查,消费者在选择健康旅游产品时,品牌是他们最关注的因素。
既然如此,建立和提升品牌价值便成为了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除了推出品质有保障的旅游产品外,企业还应注意建立品牌形象,并在营销、宣传等方面加强投入。
(三)拓宽国内外市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
因此,扩大市场、拓宽渠道便成为了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国内方面,做好旅游资源整合、营销及平台联盟的工作,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41381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0.png)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而且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旅行体验。
但是,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也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稳定发展成为了每一个旅游从业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发展趋势1. 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59.32亿人次,同比增长10.8%。
在此基础上,国内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0%以上。
这种高速增长的趋势不仅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了无限商机,而且也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 旅游市场结构的多元化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宽和多元化,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旅游产品和服务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从传统的景区、酒店、餐饮等服务向更广泛的旅游领域延伸,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市场需求。
3. 自由行时代的到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自由行越来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方式。
自由行以其自由、独立、个性化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新兴业态如OTA(在线旅游平台)、民宿、打车软件等随之而来。
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1.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线上消费市场不断增大,线上旅游市场成为旅游市场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原本线下独占的传统旅游市场也面临线上平台的竞争。
因此,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了旅游行业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
2. 旅游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日益增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促使旅游产品不应再是单一、标准化的线性产品,而应考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可定制性。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630b3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9.png)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
一、提倡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保护与传承。
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注重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为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对于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酒店、景区服务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市场品牌推广、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等手段,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旅游交流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发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同时,要鼓励创新研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
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机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创新平台,培养出更多旅游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
五、加强国家旅游品牌建设国家旅游品牌的建设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注重加强国家品牌推广,树立和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c6447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d.png)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在旅游业中,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慕名而来,探索各国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例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法国的卢浮宫、印度的泰姬陵等文化景点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同时,一些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也备受瞩目,如中国的水上灯笼节、日本的花火大会等。
在国内,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国的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琵琶和京剧等传统艺术表演也成为了旅游业的亮点。
此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酒店、餐饮、购物等。
二、未来趋势: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首先,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观赏,而更倾向于体验、参与和互动。
这意味着文化旅游景区需要提供更多创新的体验项目,如互动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数字化技术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游客可以在现实世界之外,体验到更多的文化景点和历史事件。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如导览地图、在线预订等。
这将使得文化旅游更具吸引力和便利性。
再次,文化旅游产业将与其他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音乐、电影、文学等文化艺术形式可以为文化旅游提供内容和创意,而文化旅游景区则可以为这些艺术形式提供展示和推广的平台。
这种融合将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使其更具魅力和竞争力。
最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方向。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增加,文化旅游景区需要注重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9b7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8.png)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1. 引言旅游产业是现代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最受欢迎的产业之一。
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着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
在我国,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产业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蓬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旅游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大规模、多元化和高效益的态势;旅游业各领域发展较为均衡,旅游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精品旅游资源日臻丰富。
尤其是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从2010年的22.18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43.2亿人次,全年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2.267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690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6%。
总体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点趋势:•旅游消费群体呈年轻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态势。
•跨境旅游和国内旅游融合发展。
•精品旅游资源不断发掘和提升,旅游业品质和质量日益提高。
然而,旅游产业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旅游业的非标准化问题、产业规模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不够完善等。
3. 旅游产业发展方案3.1 发展目标•提高旅游业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
•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品质提升和服务水平。
•加快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旅游市场体系,提升市场信用和规范化水平。
3.2 发展路径•促进旅游和文化的融合。
既要利用文化资源助力旅游业,又要把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延伸,提升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和效益。
•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旅游业,提升旅游体验和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交流合作。
积极构建区域性旅游联盟,改进旅游投资和商务合作环境,促进旅游交流和互鉴。
3.3 重点任务•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496162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4.png)
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普及,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中国,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不少的贡献。
但是,要想让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
一、做好旅游规划制定旅游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它需要对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在制定旅游规划时,需要考虑到旅游市场的需求和目标客户的特点,合理安排旅游行程和景点的资源配置,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扩大旅游市场扩大旅游市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旅游市场也愈发火爆,因此在利用网络渠道进行旅游推广方面应有独到的策略与操作。
三、加强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如果旅游服务质量好,游客就会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带来口碑和利润的双重收益。
因此,在旅游服务方面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和服务设施建设。
同时,这也需要通过创新手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比如采用无人服务等新技术,可以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改善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保,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旅游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五、培育旅游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一些旅游景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而这种品牌效应可以为旅游产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因此,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培育和打造更多的旅游品牌,建设具有国际和国内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业对市场的号召力和竞争力。
六、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餐饮、商贸、文化、健康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5c4fc88762caaedc33d426.png)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
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发展等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战略定位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
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发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1.2 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
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烟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doc 105页)
![烟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doc 10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7b2bb34a300a6c30d229f06.png)
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烟台市旅游局二00五年十二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二、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年度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十五旅游产业发展回顾一、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注重科学规划,吸引力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三、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旅游市场持续发展四、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第三章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对十一五发展机遇的分析第四章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千里黄金海岸旅游长廊旅游度假区域分布主要海水浴场分布海上运动区分布二、山地生态旅游区山地生态旅游区分布温泉度假休闲区分布三、四大旅游板块及二十点群中心城市旅游板块概述空间组团分布度假区与度假地度假村温泉度假休闲项目都市文化旅游休闲项目红色旅游项目葡萄酒庄群分布乡村生态植物园工农业旅游项目群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蓬长龙旅游板块概述空间组团分布度假区与度假地度假村温泉度假休闲项目工农业旅游项目葡萄酒庄群分布海上运动区乡村生态植物园游客集散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招远莱州栖霞旅游板块概叙空间组团布局度假地度假村乡村生态植物园工农业旅游葡萄酒庄群项目红色旅游温泉度假休闲项目海阳莱阳旅游板块概叙空间组团布局度假区与度假地度假村工农业旅游葡萄酒庄项目红色旅游乡村生态植物园第五章旅游产业发展一、旅游饭店与度假设施二、旅行社三、旅游区(点)四、旅游车船五、旅游餐饮六、健身与文化娱乐七、旅游购物八、培养强势旅游企业第六章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一、旅游产品二、旅游线路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一、市场战略与形象定位二、市场目标三、开发策略第八章旅游资源保护一、城市风貌资源保护二、自然风貌资源保护三、历史文物保护四、民俗文化保护第九章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一、旅游交通二、旅游信息系统三、城市旅游环境四、旅游秩序与安全第十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一、旅游人力资源主要目标二、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措施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旅游行业管理二、旅游规划与项目管理三、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四、科教兴旅战略前言十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战略,我市旅游产业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9c0d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7.png)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报告文化旅游产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通过引入文化创意元素,如艺术表演、设计师作品展示等,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在景区内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展示和销售文化创意产品的场所,同时还可以开展文化创意工坊、主题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在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时,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社会公平为代价,而应注重利益的平衡和长远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和消遣,更加强调对于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和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成为了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原则(一)整体性原则1、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将文化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要素,可以为旅游提供独特的吸引力和丰富的内涵,而旅游则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2、在实施整体性原则时,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品。
这要求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类,确定优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同时,还需通过加强文化与旅游行业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格局。
3、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完善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可持续性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在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时,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社会公平为代价,而应注重利益的平衡和长远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fb7ff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1.png)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文化内涵的追求不断升级,旅游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文化旅游产业在旅游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一个被大家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亟待加快发展。
本文旨在探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市场形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形势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旅游需求的增长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市场形势。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特点是,旅游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市场呈现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其中文化旅游品牌效应越来越凸显。
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形势向好,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和加强对文化旅游开发投资的力度,以更好地激发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策略1、建设文化旅游品牌要建设文化旅游品牌,需要首先将文化旅游业作为丰富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需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文化旅游产品要注重文化价值、旅游消费趋势和市场需求。
同时还需关注旅游消费者体验,在服务过程中注重细节和个性化服务,来打造全新的文化旅游品牌。
2、深化旅游文化与金融合作如何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广泛的关注的话题。
银行和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通过开展专项融资、保险等业务,来降低文化旅游企业的融资负担和风险,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加强文化旅游产业与国际接轨文化旅游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策略,是迫切需要推进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比如,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拓宽文化旅游交流渠道、建设文化旅游服务平台、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等,这些都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举措。
三、市场前景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潜力的释放也逐渐加速,文化旅游的主题、渠道、形式、手段以及创意和设计等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高端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机会
![高端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机会](https://img.taocdn.com/s3/m/af3af3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0.png)
高端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机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高端旅游产业正迅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端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会,为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市场背景近年来,高端旅游市场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和意愿享受高端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人们对旅游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也推动了高端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兴起传统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越来越挑剔的高端旅游消费者,个性化定制服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通过提供私人导游、定制行程和独特的住宿体验等,旅游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独特体验的需求。
2. 跟团游与自由行的结合高端旅游市场中,跟团游和自由行并存且呈现出互补发展的趋势。
跟团游便于消费者无忧无虑地享受旅行,而自由行则可以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组织高品质的跟团游和提供便捷的自由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文化体验和探索性旅游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人们对文化、历史和风土民情的兴趣增加,文化体验和探索性旅游成为高端旅游市场的重要一环。
旅游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有深度的文化交流、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安排深度探索性旅游行程等,吸引更多的高端旅游消费者。
4. 融合科技的创新体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端旅游产业也开始融合科技,提供创新体验。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旅游者在未出行前就能够通过虚拟场景感受目的地的美景和文化,提前进入旅行状态。
三、市场机会1. 目的地开发与资源整合高端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各地目的地开发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机会。
投资者可以积极寻找具有独特文化、自然风光和历史积淀的目的地,进行开发和规划,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2. 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展高端旅游市场对于旅游服务的高品质和个性化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将迎来发展机遇。
这些平台可以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供高端定制服务、个性化推荐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高端旅游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12f37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2.png)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以其地理环境优越、人文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人民生活质量高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逐渐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然而,乡村旅游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开展SWOT分析,探讨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优势(Strengths)1.地理条件优越中国的乡村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背景,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其中,村庄格局、民俗传统、乡土风景等方面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吸引力,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2.文化底蕴深厚中国乡村的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文化多元而丰富,故土文化深入人心,符合当前文化旅游消费的需求,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民生活质量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乡村旅游业的兴盛,将为村民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使农民分享到现代文明享受,并增加收入。
二、劣势(Weaknesses)1.缺乏标准化管理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很多地区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也缺乏共性和规范性的体系。
景点建设缺乏规划性,以时髦的店面和造型为吸引点,难以提升观光的文化内涵,影响了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
2.设施建设滞后与城市旅游景区建设相比,很多乡村旅游景点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生活和娱乐设施,而且许多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落后,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3.宣传力度不足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很低,很多乡村没有专业的旅游宣传人员,也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
这导致很多美好的乡村风光和文化遗产未能被游客了解和发现,无法有机的被整合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中去。
三、机会(Opportunities)1.政策的支持中国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奖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地参与乡村旅游,鼓励大力推广乡村旅游业,落实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产业发展分析【精选文档】
![旅游产业发展分析【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e8247c8f111f18582d05a3f.png)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分析基本概念: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蒙德·罗根1927)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
(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美国密执安大学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 1980)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于光远 1985)旅游种类的划分:按照旅游的目的划分,一般消遣性旅游、商务和会议旅游、宗教旅游、健康医疗旅游、体育旅游等等。
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出入境旅游)。
国内旅游是基础,国际旅游时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按照人数划分,团队旅游、散客旅游、自助旅游、互助旅游。
按照距离划分,长途旅游(>500km)、中途旅游(250km,500km)短途旅游(<250km)。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我国在21世纪伊始也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群。
它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doc 8页)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
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发展等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战略定位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
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发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1.2 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
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省旅游业要以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历史定位,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实施以人才为本的旅游科技创新战略,以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的旅游开放带动战略,以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和技术升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跃式大发展。
后发展地区,要想后来居上,就必须“敢为天下先”,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
只有通过创新体制与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与人才等问题。
想当年,深圳特区、海南省成立之时,吸引了多少人才,形成迁移大潮,势如“孔雀东南飞”,不就是因为人们看中了其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再如浙江省的温州、义乌、永康等地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也就是因为其具有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因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对于后发展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尤其重要。
要实现后发展地区的后发制人,就必须与东部地区广泛合作,借鉴其改革开放的经验,应用其已经取得的成果,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摸石头过河”消耗的成本和时间,实现后来居上。
我们承认,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教育。
但后发展地区经济条件不优越,不可能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教育,更何况今天的教育投入,不可能马上转变为区域的经济产出,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
这也正是落后地区为何教育投入严重滞后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对于社会经济后发展地区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的话,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后发展地区要后发制人,就是一句空话。
贵州省如何创造制度和体制新优势?笔者认为,在众多产业中,旅游业关联度最大,开放程度又最高,因此有条件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实现跨越,率先与国际接轨、与东部地区接轨。
如实现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等,改革投资体制实现多元化投资体系,大规模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人担心,西部地区观念落后,改革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
我们承认观念落后是一个问题,但我们决不能等待观念转变,换句话说,没有阻力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观念的转变是只有靠强制性的。
国家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对于后发展地区来说,制度与体制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2.1 再造本底文化,形成优势品牌贵州的本底文化并不优越,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这很不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再造贵州本底文化,形成优势品牌。
要结合西部大开发,创造体制与机制新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积聚人才,实现人杰地灵;要及时发掘与创造贵州的闪光点,结合“遵义会议”、“茅台酒文化”等优势资源,运用文学创作等手段塑造贵州的形象;结合“黄果树”等著名旅游资源精心创造旅游精品和旅游示范工程,形成优势品牌。
2.2 寻求切入点,择优开发精品与优势黄果树瀑布——世界瀑布博物馆:世界上的瀑布景观不少,贵州黄果树瀑布是世界第二大瀑布,但要形成无可替代的吸引力,就必须创造特色,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图片展览、夜游项目,通过软件建设,创造世界瀑布集锦,成为世界一绝。
织金洞、龙宫洞、天生桥——建设国家岩溶公园:黔中地区石灰岩分布集中,岩溶地貌类型齐全,这是贵州的一大优势。
可考虑利用国家正在实施地质公园计划的大好时机,精心设计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列入首批国家地质公园计划,建设成为“世界岩溶地貌观止”,早日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科教、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基地。
红枫湖——高原避暑胜地、民俗博物馆:贵阳气候得天独厚,气温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春城”和“南方的北戴河”的美誉。
我们认为“贵阳春城”比“昆明春城”更加宜人。
因为昆明的海拔比较高,紫外线较强;而贵阳的紫外线相对较弱,如今太阳黑子增多,紫外线异常强烈,“贵阳春城”更加迷人。
红枫湖,湖光山色,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建设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以考虑利用其岛屿较多和贵州少数民族多的优势,实施“一岛一族”,建立民俗博物馆,充分展示贵州真正的民俗文化。
舞阳河、习水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高原生态博物馆:由于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里目前仍然属于潜在的旅游资源,还不具备大规模的开发条件。
舞阳河、习水自然保护区作为科学考察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首要的任务是发展教育,提高经济水平,强化保护意识,将其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原生态博物馆。
我们认为,只有区域人口素质、经济、交通及管理等相关条件具备了,舞阳河、习水等地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大众化旅游。
目前讨论发展大众化旅游业,为时尚早。
3 旅游促销3.1 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是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如上所述,贵州的品牌优势重要在于瀑布、岩溶、气候、民族等,因此其吸引对象应该是度假避暑的都市人群,国内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主,国际则以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都市为主。
在此区域范围内,又以与中华文化有渊源关系或对中华民俗文化向往的人群为主。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服务,是发展贵州旅游业成败的关键。
贵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千万不可不分主次先后,盲目草率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根据目标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要不断转换卖点,实现有效供给。
3.2 优化宣传与促销系统宣传与促销,是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品牌创建和旅游市场开拓的大问题。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如何抓住新闻热点和目标市场的注意力,进行营销策划、宣传与促销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太阳黑子增多,紫外线强,夏季酷暑难熬,宣传贵阳春城热忱欢迎来避暑度假;利用国家建设地质博物馆的时机,针对高等学校等目标市场大力进行贵州岩溶博物馆的宣传与促销,热忱欢迎旅游者来贵州考察修学。
抓住时机,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对细分的目标市场进行有效宣传和科学报道,把贵州的特色全方位展示出来,把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吸引到贵州来,不断拓展贵州旅游市场,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
4 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4.1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发挥集聚效应,降低旅游产业成本和风险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和依托性强的第三产业,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建设和发展旅游设施,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旅游投入成本,减少旅游业发展的风险。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镇发展,实现城镇的辐射效应,通过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业发展目标[3]。
4.2 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文化贯彻实施“三大战略”,全方位开放。
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积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转变观念,“筑巢引凤”,借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创新体制与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扩大合作领域和资源共享,加快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形成贵州特色菜系,丰富和发展贵州酒文化、岩溶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除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教育与培训外,还必须建立健全机制(如上岗证),要求企业不断强化员工的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发展教育产业,努力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及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市场的有效供给,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努力增加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进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交通业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贵州要尽快研究创建新的交通投资机制,大力引进资金,借鉴浙江省金温铁路的经验,加快发展股份制交通业。
我们认为,贵州的旅游交通业应以发展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支线旅游飞机。
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宾馆业要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形成特色。
贵州宾馆业不要盲目发展高星级宾馆,要针对国内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中低档宾馆,完善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贵州宾馆业要设法加强管理和营销,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绿色饭店,尽快提高质量,并形成特色。
努力使宾馆业成为贵州省的一大品牌,成为贵州重要的避暑度假旅游吸引物。
旅行社要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效益。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贵州省旅行社可以考虑试行西方的旅行社垂直分类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
最大限度地开拓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不断发掘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促销水平,强化市场竞争力,提高旅行社经济效益。
5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后发展地区贵州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要的问题是战略定位,在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的基础上,创新体制与机制。
其次,要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就必须更新观念,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面向目标市场,加快景区精品建设,创建品牌,并不断转换卖点,实现有效供给;优化旅游宣传和促销系统,不断开拓旅游市场,扩大有效需求,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