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业务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cabf56f250e2524de5187ecf.png)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业务培养目标01 学科门类:哲学010101 哲学: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010102 逻辑学: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逻辑学基础知识,一定的数学素养以及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及企事业管理部门从事逻辑学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工作,并能从事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的科研和应用方面相关工作的逻辑学高级专门人才。
010103 宗教学: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较全面的宗教学知识,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我国宗教法规和政策,能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宗教事务管理、理论宣传、政策调研等工作的宗教学高级专门人才。
02 学科门类:经济学020101 经济学: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020103 财政学:本专业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020104 金融学: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739edfc0740be1e640e9a32.png)
专业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目标。
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本专业培养以企业社会责任感为导向,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知识广博、专业技能精深、英语娴熟、具有国际化视野,毕业后能胜任大型跨国公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金融企业以及国内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重德行、乐奉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是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①牢固掌握现代管理、经济学、法律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②掌握会计学专业理论与专门方法,能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③了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和动态,并及时掌握相应的理论与方法;2.能力要求:①具备自主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②具备将所获取的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于会计实务的技能。
③初步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基于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
④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3.素质要求:①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②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诚信与信用素养、专业素养。
③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核心知识领域与专业核心课程(参照教育部本科主要目录(2012版)),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核心知识领域:会计核算方法及程序,审计方法与技术。
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师与企业(AB)、管理会计(MA)、财务会计(FA) 、公司法与商法(LW)、业绩管理(PM)、审计与认证业务(AA)。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模拟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f832e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2.png)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2. 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在专业领域中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
3.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形式,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适应团队工作的需求。
5. 职业素养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意识,使其能够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6. 国际视野培养: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跨文化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跨国界、跨文化背景下工作和竞争的能力。
7.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ecc5cdfce2f0066f53322d0.png)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企业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关能力,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质量检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相关管理工作等的实用型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英语、计算机、政治、法律、统计等基础知识;掌握经济、管理、营销及现代企业营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管理沟通、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2、基本技能要求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英语达到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的基本要求,能进行简单英语对话;具有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3、专业技能要求
熟悉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及法律体系,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统计分析、调研报告、营销方案及人力资源方案撰写方面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处理工商管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具备一定的商务管理能力;具有营销策划能力等专业技能。
4、综合技能要求
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热爱本专业,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5、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物流师与商务策划师等相关的专业能力证书。
所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所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92ef78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2.png)
所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为学生制定的具体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具有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电子设备与信
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4.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5.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财务分
析、决策、管理和审计等方面的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58203c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2.png)
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一、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环节的设置方面,一些高校已经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一些高校还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某些学校和专业中,实践环节的设置仍然不够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一些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人文科学类课程,引导学生对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此外,一些高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仍有一些学校和专业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三、理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理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科研平台的建设方面,一些高校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一批科研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同时,一些高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一些学校和专业中,科研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有限,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医学伦理素养。
在临床实践方面,一些高校通过与医院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同时,一些高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通过开设医学伦理课程,引导学生遵守医德,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
然而,在一些学校和专业中,临床实践环节的设置不够完善,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
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635ec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d.png)
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
下面将就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实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备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计算机系统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计算机应用课程(如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等)以及相关的实践课程(如软件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等)。
2. 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的能力;具备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的能力;具备软件工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如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构造、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软件开发技术课程(如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工程实践、软件项目管理等)以及相关的实践课程(如软件工程实践、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等)。
3.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网络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能力的高级网络工程师。
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网络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的能力;具备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能力;具备网络工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培养目标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60ad02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4.png)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培养目标
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掌握设施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设施植物生产、设施环境调控、设施农业装备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 能在蔬菜花卉生产区、设施园区、农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设施农业与装备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4. 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5. 了解国内外设施农业与装备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跟踪行业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设施农业与装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564556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9.png)
专业培养目标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方向设置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等医疗部门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中医临床人才。
【方向设置】本专业设中医临床和中医骨伤两个方向,在第7学期分化方向。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中医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等技术与方法进行诊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能力;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各专业培养目标
![各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d235243852458fb760b5600.png)
学前教育: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计算机应用: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算机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
工程造价: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经济信息管理: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建筑学和实践技术基础知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管理部门从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工作的施工与管理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汽车运用与维修: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汽车装配和维修工艺的操作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汽车检测设备诊断和排除汽车常见故障,同时具有较强的维修、检测、装配等能力的汽车运用技术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
识和技能的中级复合型人才。
艺术设计:本专业培养掌握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熟悉各类艺术设计的特点,可独立从事设计、科研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并具备较强的综合观察、分析和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具有较强企业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47f30a289eb172ded63b7be.png)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必要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生产与科研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自动化和经营管理、实验研究与开发、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经过5年左右的锤炼,绝大部分能达到工程师水平,优秀的能成为技术骨干或技术主管。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科学、技术、职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和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
专业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念知识,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熟悉工程热物理及热能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源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掌握热力发动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烧与排放控制、电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
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相关发展方向和国家发展战略;具备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掌握解决能源与动力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具备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应用、维护、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设计、开发能力,并具备一定创新意识。
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运营管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和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ee8cac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3.png)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且能够熟练运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交流和协作。
4.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素养,能够灵活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正确处理职业道德和伦理问题。
培养规格:
1. 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内容准确、全面,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供实践课程和实验室设施。
3. 学科竞赛: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训练和辅导。
4. 实习实训:积极开展实习与实训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5.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论文发表,培养学术交流能力。
6. 学生指导:设立导师制度,进行个别学生指导和辅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7. 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深造。
通过以上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施,我们旨在培养出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全面素养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各专业培养目标
![教学各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d546b83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d.png)
教学各专业培养目标第一篇:教学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草稿一、建筑工程施工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相关企业与咨询服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工程质量与材料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工作的专业技术和技术工种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CAD、建、安全知识、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预算、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主要面向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企业,培养具备旅游专业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热爱旅游事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从事基层服务接待和服务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服务礼仪、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导游实务、吉林导游、旅行社英语。
三、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地区及县镇各级各类幼儿园、早教中心、学前教育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婴幼儿保教工作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从事幼儿园保教基本工作能力,能从事幼儿园保教等岗位工作,达到初级水平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声乐、键盘、幼儿卫生保健、乐理、舞蹈、素描、色彩、简笔画、手工、亲子教育活动设计、幼儿感觉统合训练、蒙台梭利教学法、育婴师培训、奥尔夫音乐活动设计。
四、服装设计与工艺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及服装营销企业,以提高就业岗位综合素质及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服装成衣制作或服装制板操作能力,能从事服装裁剪、缝制、后整理流水操作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高校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40d01ce35ef7ba0d4a733b4a.png)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
可以做的工作:1、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2、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3、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4、质量管理,比如QC什么的;5、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建筑工程技术就业方向;第一:去施工单位:可以做的工作:测量,施工,造价,安全,资料。
第二:去建设单位:可以做的工作:造价,现场管理,招标。
第三:去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做的工作:造价第四:去政府机关:毕业达到年限后考公务员第五:去监理单位:做监理务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做技术和项目管理,还有各省电信工程局,都挺赚钱的。
2、还可以去各大通信的科研院所通信技术专业;1、施工单位:比如中国通信服:比如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3、通信咨询和设计单位:如中讯设计院(部级,在郑州)、京移设计院(部级、在北京)、广东电信设计院、浙江华信院(这两个院在省级里面是最出色的)4、各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啥都可以干,比如工程管理、设备和线路维护、财务、市场、技术支持等5、各通信设备厂家(华为、中兴、烽火、大唐、爱立信、摩托、阿朗、诺西),工程管理、工程督导、设备销售、培训部、合同管理等等6、各通信测试仪表厂家,销售、技术支持等等7、通信业内的各大监理公司,比如广东公诚、北京煜金桥监理、郑州华夏监理等8、各审计公司,负责审计通信工程项目9、去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专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比如公安、税务、高速公路、交警交通监控等等10、接着读研读博,留校任教11、将来等中国通信市场对外开放时,会有外国运营商进入中国,在他们刚起步的时候过去,没准会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职位。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a073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4.png)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系统集成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能够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
3.熟悉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能够进行计算机系统集成和维护。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调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二、毕业要求为了保证毕业生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在毕业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问题。
2.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并能够运用该语言进行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
3.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
4.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能够进行计算机系统集成和维护。
5.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进行网络系统配置、管理和维护。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协调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及口语表达能力。
8.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毕业生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软件开发:毕业生可以在软件开发公司、IT服务公司、互联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
2.计算机系统集成:毕业生可以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和维护工作。
3.网络管理:毕业生可以在网络服务公司、电信运营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系统配置、管理和维护工作。
4.教育科研:毕业生可以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工学热门专业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解析
![工学热门专业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bfb75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1.png)
工学热门专业培养目标及研究方向解析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一、学科专业简介专业及学位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工科门类,为水利工程的二级学科,授予工学硕士。
该学科主要研究水力发电厂的动力设备、电器设备、控制系统,涵盖水力机械与测试技术、水力机组运行与监测、施工机械、工程管理等,涉及面广,包容性大。
运用数学工具与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结合本专业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生产建立中的技术关键与问题,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掌握水力水电工程前沿知识、对工程技术问题能进行正确地理论研究与分析、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本学科工学硕士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理论根底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试验技能,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开展趋势及前沿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本学科的理论、方法、计算机技术,独立完成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可承当本学科教学任务,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专业资料与文献。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及工程结构的根本理论,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技能,掌握水流试验,施工系统分析和科学管理的根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1、水力机械CAD2、施工机械排放净化及对大气污染影响3、水力发电机组运行4、水电站监测技术及自动化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部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根底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了解学科特色,弄清楚所学专业是属于哪一个学科门类和哪一个二级学科类别。
然后对二级学科的基本特色、其相近学科以及学科的前沿知识的发展动向作一个简单了解,在对学科的内涵及生存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解之后,把握专业在学科中的位置及生存发展空间。
其次,要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不同的学校同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会有差别。
一般来讲,各院校都会根据自身的学术水平、社会影响等对毕业生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各校人才培养规格都是根据这一定位来确定的。
人才培养规格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从根本上受社会需求的制约,高等教育在处于精英教育时代,与处于大众教育时代的人才培养规格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外语外贸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了变化,增设有商务外语、旅游外语、国际贸易、新闻传媒、艺术类等方面的专业;其次,在传统的语言文学类、语言教育类专业上,增加了实用性、实务性的学科内容。
如今的外语外贸类院校,可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归纳为以下几类:1)语言文学类。
基本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该语种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及风土民情等方面知识,能在外事、外贸、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对应的职业方向有: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研究设计院、合资企业、旅行社、电(视)台等领域,从事国际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外销员)、国际商务助理(商务助理员)、国际商务秘书及中小学、幼教的英语教师等职业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具备翻译(口笔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拥有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质;掌握语言学、文学、历史、国情、翻译以及科技、经济、贸易、管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
2)翻译类。
基本培养目标:培养双语基本功扎实,翻译技能较为娴熟,实际应用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满足国际文化传播、经济合作、科技交流等领域一般需要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对应的职业方向有: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研究设计院、合资企业、旅行社、电(视)台等领域,从事各种专业翻译的职业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和运用一般演讲技巧,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具有严谨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视野,可满足常规翻译工作的需要;掌握双语语言的系统知识,具有解构和表达双语语言的基本能力;熟悉和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独立或协作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具有一般翻译项目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具有应用语料库和主要翻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基本能力;具有汉语、外语语言的互译能力,口笔译准确率可满足一般翻译情境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基于翻译经验撰写实践报告。
3)旅游外语类。
基本培养目标:实施国际化、社会化教育战略,培养外语实践能力强、旅游专业基础扎实,思想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旅游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细分化,高等院校专业的设置也在细化,新增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语交流能力强,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另外,还新增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会展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外语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会展公司、展览中心、企事业部门、商务酒店从事会展方面的管理、策划、组织等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
对应的职业方向有:在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各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职业方面的工作;在会展公司、展览中心、企事业部门、商务酒店等领域从事会展方面的管理、策划、组织等职业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知识和能力;掌握语言学、文学及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等知识;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规划管理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国际关系类。
基本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强烈的爱国心,掌握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有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在政治、业务和语言方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外交及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对应的职业方向有:在外交及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领域,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职业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外交学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法规,熟悉各种国际组织;了解外交学及国际关系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了解国际政治方面的热点问题和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动态;具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涉外工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5)新闻传播类。
基本培养目标:着重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政治水平、职业操守、专业理念、人文素养,突出实践性、应用性、针对性,培养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熟悉国际传播规则,拥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随着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细分化,高等院校与之对应细分了专业培养方向,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广播电视传媒及相关机构、文化部门、网络传媒等领域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与相关机构、文化等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人才;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可胜任广播电视类传媒以及节目制作公司的采编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公关工作,或从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广告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市场营销、策划部门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广告经营管理、广告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或从事广告专业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对应的职业方向有:在广播电影电视传媒系统,以及相关机构、文化部门、网络传媒等领域,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策划、编导、采编、制作等职业方面的工作;在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宣传、策划、公关等职业方面的工作;或在相关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新时代媒体发展的理念及趋势,系统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专业观念、基本理论知识及前沿理念发展动态;熟练运用广播电视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沟通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工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国际化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及捕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能够运用广播电视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与文化艺术修养,能与时俱进地从事节目形式的探索与创作;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采访写作、策划、摄录、后期制作等专业技能,能够参与策划、编导、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另外,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掌握国际化广告业务执行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备比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备竞争力优势的外语能力,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形成较强的适应国际市场化背景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备现代国际市场体系的观察、分析能力,能敏锐把握国际广告发展趋势;掌握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具备从事现代广告策划、创意、市场调研、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广告设计、广告监测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了解我国广告法规,具备优良的从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突出的社会沟通能力;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能力。
6)经济经营类。
基本培养目标:在培养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水平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实务和管理的复合型国际经济类人才。
鉴于经济经营类人才的多样性,高等院校开设了经济类各种专业方向:商务外语专业,着力于打造具备有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国际商贸知识和运作能力,能够在经贸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销售、经营、实务、管理等工作,职业素质过硬的外语国际商贸人才。
金融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经济金融学基础知识体系,具备金融学专业的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和投资分析能力,能够在中外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金融人才。
国际贸易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理论、运行规则和技能,掌握一定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司法实务技能,具有良好国内法基础和深厚国际经济法知识,具备较全面的法律英语运用能力,能从事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商贸人才。
经营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和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所需基本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工具,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突出,视野宽广、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具有扎实的财务知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出色的战略思维,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在涉外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