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正确进行逻辑推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高考对充要条件的考查主要以其他知识为载体进行两类问题的考查:一类是充要条件的判别;一类是有关充要性命题的证明,尤以考查充要条件的判别为主.要正确判断“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必要且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非充分非必要条件”,应该明确:①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②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尝试从条件推导结论,从结论推导条件.下面就介绍几种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一、直接用定义判定
能够保证一个事件一定发生的条件,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一个事件要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一个条件既能保证某个事件发生,同时又是这个事件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充要条件.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充要条件的文字还有“当且仅当”、“有且仅有”、“必需且只需”等语句.用逻辑符号表示为:
(1)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2)若q ⇒p ,且p ⇒/q ,则p 是q 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3)若p ⇒q ,且q ⇒p(或⌝p ⇒⌝q),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此时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
(4)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例1(2004年辽宁高考)已知α、β是不同的两个平面,直线a ⊂α,直线b ⊂β,命题p :a 与b 无公共点;命题q:α∥β,则p 是q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解析:若α与β相交,设交线为c ,若a ∥c ,b ∥c ,则a ∥b ,此时a 与b 无公共点,所以p ⇒/q ;若α∥β,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异面,a 与b 无公共点,所以q ⇒p ,由此可知p 是q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故选B .
例2(2004年浙江高考题)“sinA=12
”是“A=30º”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记条件是p :sinA=12
,结论为q :A=30º.由条件P 得A=k ·360º+30º或A=k ·360º+150º(k ∈Z),因此A=30º仅为其中的一个值,则p ⇒/q ,但是,当A=30º时,sinA=12成立,∴q ⇒p ,∴“sinA=12
”是“A=30º”必要非充分的条件.故选B.
二、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进行判定
(1)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充分非必要的;
(2)如果原命题不成立,逆命题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必要非充分的;
(3)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充要的;
(4)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非充分非必要的.
例3(2004年天津高考题)已知数列{a n},那么“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是“{a n}为等差数列”的()
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构造原命题:“若对任意的n∈N*,则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则{a n}为等差数列”.此命题为真.其逆命题:“若{a n}为等差数列,则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此命题为假,所以“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是“{a n}为等差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
三、利用双箭头的传递性判定
由于逻辑联结符号“⇒”、“⇐”、“⇔”具有传递性,因此可根据几个条件的关系,经过若干次的传递,判断所要判断的两个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例4(2004年重庆高考文科)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用双箭头符号表示p、q、r、s的关系:p⇒r,s⇐r,q⇐s,即p⇒r,r⇒s,s⇒q,∴p⇒r⇒s⇒q,即p⇒q,又r⇒/p,则q⇒/p,故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
四、利用集合的子集判定
(1)若A⊂__B,就是x∈A则x∈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
(2)若A≠⊂B,就是x∈A则x∈B,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B中,则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若A=B,就是A⊂__B且A⊃__B,则A是B的充分条件,同时A是B的必要条件,即A是B的充要条件.
(4)若A⊄B,A/⊃B,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5(2004上海春季高考)若非空集合M≠⊂N,则“a∈M或a∈N”是“a∈M∩N”的(B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由于M≠⊂N,所以M∪N=N,M∩N=M,又由并集的定义知:a∈M或a∈N⇔a∈M∪N=N⇔a∈N,a∈M∩N=M⇔a∈M,而M≠⊂N,所以“a∈M或a∈N”⇐“a∈M∩N”,所以“a∈M或a∈N”是“a∈M∩N”
例6 已知真命题“a ≥b c >d ”和“a <b e ≤f ”,则“c ≤d ”是“e ≤f ”的________条件. 分析 ∵a ≥b c >d(原命题),
∴c ≤d a <b(逆否命题).
而a <b e ≤f ,
∴c ≤d e ≤f 即c ≤d 是e ≤f 的充分条件.
答 填写“充分”.
说明:充分利用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是常见的思想方法.
已知p 、q 都是r 的必要条件,s 是r 的充分条件,q 是s 的充分条件,那么s ,r ,p 分别是q 的什么条件?
分析 画出关系图1-21
,观察求解.
解 s 是q 的充要条件;(s r q ,q s)
r 是q 的充要条件;(r q ,q s r)
p 是q 的必要条件;(q s r p)
说明:图可以画的随意一些,关键要体现各个条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7 关于x 的不等式
|x |x 3(a 1)x 2(3a 1)0A B A B 1a 3a 12-≤与-+++≤的解集依次为与,问“”是“≤≤或=-”的充要条件吗?
()()a a +-⊆1212
22
分析 化简A 和B ,结合数轴,构造不等式(组),求出a .
解 A ={x|2a ≤x ≤a 2+1},B ={x|(x -2)[x -(3a +1)]≤0}
当≤+即≥时,23a 1a 13
B ={x|2≤x ≤3a +1}.
A B 2a 2a +13a +11a 323a 1a 2⊆⇔⎧⎨⎩⇔≥≤≤≤当>+即<时,13
B ={x|3a +1≤x ≤2}
A B 2a 3a +1a +12a 1A B a 11a 3A B 1a 3a 12⊆⇔⎧⎨⎩
⇔⊆⇔⊆≥≤=-.综上所述:=-或≤≤.
∴“”是“≤≤或=-”的充要条件.
说明:集合的包含关系、命题的真假往往与解不等式密切相关.在解题时要理清思路,表达
准确,推理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