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合集下载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二、教学重点:1、平行线判定与性质2、命题、定理3、平移三、知识点扫描:1、命题:可以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2、命题的形式:如果——那么——。

(或:若——则——。

)3、命题的结构: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4、真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5、假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6、定理:经过推理得到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7、平移:图形平行移动简称为平移。

8、平移变换特征:平移变换前后图形对应线段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对应角相等。

四、本节中考考点分析平移属于图形变换的一种,中考对图形变换内容的考查方式比较多,但分值基本保持在6分左右。

最主要的考查方式是把图形变换的考查蕴含于格点作图中。

【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图中,∠1大于∠2的是()点拨:图(A)中∠1=∠2,图(B)中∵AB∥CD∴∠1=∠3,而∠3=∠2∴∠1=∠2。

图(D)中∵AB=AC∴△ABC是等腰△∴∠1=∠2。

∴本题答案选C点评:本题是选择题,其解题技巧有①直接法②筛选法③验证法④特值法⑤图象法,我们采用的是②筛选法:从条件式选项出发,经过推理、判断把不符合条件的选项逐个筛选,找出正确答案。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B、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C、垂直是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三种位置关系D、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线的长度点拨:选项A中,两个角相等不能判断两直线垂直,∴A是错误的选项C中,垂直是两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C是错误的选项D中,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D是错误的∴选B例3、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点拨:①中∠1=∠2这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①中条件可以判断a∥b②中∠3=∠6这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中条件可以判断a∥b③中∠4+∠7=180°∵∠4+∠2=180°(邻补角)∴∠2=∠7∴a∥b④中∠5+∠8=180°∵∠5+∠7=180°(邻补角)∴∠7=∠8∴a∥b∴①②③④中的条件都可以判断a∥b∴选D例4、如图,A、B两地同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建一座桥MN,桥建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a和b,桥要与河垂直)?点拨:河的两岸是平行的,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以确定桥的宽度是不变的,∴设河的宽度是h,将点A沿着垂直河岸的方向平移h个单位到A′点,连结A′B,交直线b于N,过N作MN⊥a,垂足为M,连结AM,则AMNB即为所修最短路径.例5、如图,一块白色正方形板,边长是18cm,上面横竖各有两道红条,如图红条宽度都是2cm,那么白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点拨:将横的两条红道向上平移在一起;竖的两条红道向左平移在一起,很容易求出白色部分的面积是256cm2例6、地面上有10条公路(假设公路都是笔直的),无任何三条公路交于同一岔口,现有31位交警刚好满足每个岔口有且只有一位交警执勤,请你画出公路示意图点拨:平面上n条直线,若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有n(n-1)/2个交点,∴10条直线两两相交任何三条无公共点,共有10×9÷2=45个交点,因此需要利用平行线减少交点,在某一方向有5条平行线则减少10个交点,若有6条平行线则减少15个交点,因此在这个方向最多只可取5条平行线,这时还有4个交点要去掉,转个方向取3条平行线,即可减少3个交点,这时还剩下两条直线和一个要减去的交点,只需让其在第三个方向上互相平行即可。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1.如图,直线a∥b,那么∠x的度数是.2.如图,AB∥CD,∠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E﹣∠F=33°,则∠E=.3.如图,已知∠1+∠2=180°,∠3=∠B,求证:DE∥BC.4.已知:如图,∠1=∠2,∠3=∠4,∠5=∠6.求证:ED∥FB.5.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F、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2=∠E,∠3=∠4.求证:AB∥CD.6.已知,如图,AE∥BD,∠1=3∠2,∠2=26°,求∠C.7.直线l1∥l2,∠A=125°,∠B=105°,求∠1+∠2的度数(提示:要作辅助线哟!)8.已知:射线OP∥AE(1)如图1,∠AOP的角平分线交射线AE与点B,若∠BOP=58°,求∠A的度数.(2)如图2,若点C在射线AE上,OB平分∠AOC交AE于点B,OD平分∠COP交AE于点D,∠ADO=39°,求∠ABO﹣∠AOB的度数.(3)如图3,若∠A=m,依次作出∠AOP的角平分线OB,∠BOP的角平分线OB1,∠B1OP的角平分线OB2,∠B n﹣1OP的角平分线OB n,其中点B,B1,B2,…,B n﹣1,B n都在射线AE上,试求∠AB n O 的度数.9.数学思考:(1)如图1,已知AB∥CD,探究下面图形中∠APC和∠P AB、∠PCD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推广延伸:(2)①如图2,已知AA1∥BA1,请你猜想∠A1,∠B1,∠B2,∠A2、∠A3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②如图3,已知AA1∥BA n,直接写出∠A1,∠B1,∠B2,∠A2、…∠B n﹣1、∠A n的关系拓展应用:(3)①如图4所示,若AB∥EF,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x,应为A.180°+α+β﹣γB.180°﹣α﹣γ+βC.β+γ﹣αD.α+β+γ②如图5,AB∥CD,且∠AFE=40°,∠FGH=90°,∠HMN=30°,∠CNP=50°,请你根据上述结论直接写出∠GHM的度数是.10.已知,直线AB∥DC,点P为平面上一点,连接AP与CP.(1)如图1,点P在直线AB、CD之间,当∠BAP=60°,∠DCP=20°时,求∠APC.(2)如图2,点P在直线AB、CD之间,∠BAP与∠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写出∠AKC与∠A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点P落在CD外,∠BAP与∠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AKC与∠APC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AM∥BN,∠A=80°,点P是射线AM上动点(与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 和∠PBN,交射线AM于C、D.(1)求∠CBD的度数;(2)当点P运动时,那么∠APB:∠ADB的度数比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比值;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3)当点P运动到使∠ACB=∠ABD时,求∠ABC的度数.12.如图1,AB∥CD,直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点G在CD上,点P在直线EF左侧、且在直线AB和CD之间,连接PE、PG.(1)求证:∠EPG=∠AEP+∠PGC;(2)连接EG,若EG平分∠PEF,∠AEP+∠PGE=110°,∠PGC=∠EFC,求∠AEP的度数;(3)如图2,若EF平分∠PEB,∠PG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EF相交于点H,则∠EPG与∠EHG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3.已知E、D分别在∠AOB的边OA、OB上,C为平面内一点,DE、DF分别是∠CDO、∠CDB的平分线.(1)如图1,若点C在OA上,且FD∥AO,求证:DE⊥AO;(2)如图2,若点C在∠AOB的内部,且∠DEO=∠DEC,请猜想∠DCE、∠AEC、∠CD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若点C在∠AOB的外部,且∠DEO=∠DEC,请根据图3、图4分别写出∠DCE、∠AEC、∠CD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14.已知,AB∥CD,点E为射线FG上一点.(1)如图1,若∠EAF=30°,∠EDG=40°,则∠AED=°;(2)如图2,当点E在FG延长线上时,此时CD与AE交于点H,则∠AED、∠EAF、∠EDG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DI平分∠EDC,交AE于点K,交AI于点I,且∠EAI:∠BAI=1:2,∠AED=22°,∠I=20°,求∠EKD的度数.15.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A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P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a°/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秒,且a、b满足|a﹣3b|+(a+b﹣4)2=0.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MN,且∠BAN=45°(1)求a、b的值;(2)若灯B射线先转动2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如图,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射线到达AN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过C作CD⊥AC交PQ 于点D,则在转动过程中,∠BAC与∠BCD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16.已知如图,∠COD=90°,直线AB与OC交于点B,与OD交于点A,射线OE与射线AF交于点G.(1)若OE平分∠BOA,AF平分∠BAD,∠OBA=42°,则∠OGA=;(2)若∠GOA=∠BOA,∠GAD=∠BAD,∠OBA=42°,则∠OGA=;(3)将(2)中的“∠OBA=42°”改为“∠OBA=α”,其它条件不变,求∠OGA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若OE将∠BOA分成1:2两部分,AF平分∠BAD,∠ABO=α(30°<α<90°),求∠OGA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7.已知直线AB∥CD,E是直线AB的上方一点,连接AE、EC(1)如图1,求证:∠AEC+∠EAB=∠ECD(2)如图2,AF平分∠BAE,CF平分∠DCE,且∠AFC比∠AEC的倍少40°,直接写出∠AEC的度数18.直线MN与直线PQ相交于O,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B在射线OM上运动.(1)如图1,若∠AOB=80°,已知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AE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变化的情况;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AEB的大小.(2)如图2,若∠AOB=80°,已知AB不平行CD,AD、BC分别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线,AD、B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F=;DE、CE又分别是∠ADC和∠BCD 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CED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其大小为:∠CED=.(3)如图3,若∠AOB=90°,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相交于E、F,则∠EAF=;(4)如图3,若AF,AE分别是∠GAO,∠BAO的角平分线,∠AOB=90°,在△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ABO的度数=.20.如图,点D、点E分别在△ABC边AB,AC上,∠CBD=∠CDB,DE∥BC,∠CDE的平分线交AC 于F点.(1)求证:∠DBF+∠DFB=90°;(2)如图②,如果∠ACD的平分线与AB交于G点,∠BGC=50°,求∠DEC的度数.(3)如图③,如果H点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AH交DC于M点,∠CAH的平分线AI交DF于N点,当H点在BC上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试求出其值.。

完整版)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完整版)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完整版)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几何概念,涉及到很多考试题型,包括提高题和常考题,也是培优题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

1.在图中,已知AB∥CD,CD⊥EF,且∠1=124°,则∠2=()A.56°B.66°C.24°D.34°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D.102°3.在图中,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A.35°B.45°C.50°D.55°4.在图中,△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B.8C.10D.125.在图中,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B.∠1=∠DFEC.∠1=∠AFDD.∠2=∠AFD6.在图中,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A.∠2B.∠3C.∠4D.∠57.在图中,以下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 B.∠2=∠3 C.∠3=∠5 D.∠3+∠4=180°8.在图中,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 的是()A.∠1=∠6 B.∠2=∠6 C.∠1=∠3 D.∠5=∠79.在图中,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A.85°B.70°C.75°D.60°10.在图中,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A.65°B.115°C.125°D.130°11.在图中,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A.65°B.55°C.45°D.35°12.在图中,直线a∥b,∠1=85°,∠2=35°,则∠3=()A.85°B.60°C.50°D.35°13.在图中,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_______。

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训练

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训练

龙文环球教育一对一个性化教案Array教务处签字:日期:年月日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学案知识点梳理:1、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2、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5、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8、平移变换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9、平移的特征: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1如图,直线a // b,那么/ x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B// CD,/ 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 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 E -/ F =3.如图,已知/ 1 + / 2= 180°,/ 3=/ B,求证: DE // BC.C/ 3 =/ 4,/ 5=/ 6.求证:ED // FB.5.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F、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 1 = / 2 = / E, / 3=/ 4.求证:AB // CD .6.已知,如图, AE // BD ,/ 1 = 3/ 2,/ 2 = 26°,求一(3)如图3,若Z A = m ,依次作出Z AOP 的角平分线 OB , Z BOP 的角平分线 OB 1 ,Z B 1OP 的角平分 线OB 2,Z B n - 1OP 的角平分线 OB n ,其中点 B , B 1, B 2,…,B n -1, B n 都在射线AE 上,试求Z AB n O 的度数.,求/ 1 + / 2的度数(提示:要作辅助线哟!/ AOP 的角平分线交射线 AE 与点B ,若/ BOP = 58°,求/ A 的度数.(2)如图 2, 若点C 在射线AE 上,OB 平分/ AOC 交AE 于点B , OD 平分/ COP 交AE 于点D ,/ADO = 39° ,求/ ABO -Z AOB 的度数./ B = 105 (1)如图 1,9. 数学思考:(1)如图1,已知AB // CD ,探究下面图形中/ APC 和/ PAB 、/ PCD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 结论推广延伸:(2)①如图2,已知AA i / BA 1,请你猜想/ A 1,/ B 1,/ B 2,/ A 2、/ A 3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②如图3,已知AA 1 / BA n ,直接写出/ A 1,/ B 1,/ B 2,/ A 2、…/ B n -1、/ A n 的关系拓展应用:(3)①如图4所示,若AB // EF ,用含a, 3, 丫的式子表示X ,应为 _________________A.180° + a + 3- YB.180 °_ a _ Y +3 C .供丫― a D . a + 3+ 丫②如图 5, AB / CD ,且/ AFE = 40°,/ FGH = 90°,/ HMN = 30°,/ CNP = 50°,请你根据上述结论直接写出/ GHM 的度数是(2) 如图2,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 BAP 与/ 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 如图3,点P 落在CD 夕卜,/ BAP 与/ 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K , / AKC 与/ APC 有何数量关 系?并说明理由.10. 已知,直线 AB / DC ,点P 为平面上一点,连接 AP 与 CP .(1) 如图1,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当/BAP = 60°,/ DCP = 20° 时,求/ APC .K ,写出/ AKC 与/ APC11. 如图,已知 AM II BN ,/ A = 80。

(完整)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①2121②12③12④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C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B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180=∠+∠ACD D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A. 第一次向左拐ο30,第二次向右拐ο30B.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右拐ο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D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C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CD AB //,且ο25=∠A ,ο45=∠C ,则E ∠的度数是( B ) A. ο60 B. ο70 C. ο110 D. ο80E DC BA4321EDC BA8.如右图所示,已知BC AC ⊥ ,AB CD ⊥,垂足分别是C 、D ,那 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C ) A. AD CD > B. BC AC < C. BD BC > D. BD CD <9.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B )A. 7个B. 6个C. 5个D. 4个10.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C )A. 3对B. 4对C. 5对D. 6对二、填空题1.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人教版初一数学7年级下册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 同步提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7年级下册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 同步提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同步提升训练(附答案)1.如图,AB∥DE,BC∥EF,∠B=50°,则∠E的度数为( )A.50°B.120°C.130°D.150°2.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AED'=50°,则∠EFC等于( )A.65°B.110°C.115°D.130°3.如图,AB∥CD,与EF交于B,∠ABF=3∠ABE,则∠E+∠D的度数( )A.等于30°B.等于45°C.等于60°D.不能确定4.将一块直角三角尺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A、C分别落在直线a、b上,若a∥b,∠1=65°,则∠2的度数为( )A.75°B.65°C.35°D.25°5.下列说法中:①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三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若AC=BC,则C是线段AB的中点;③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6.如图,AB∥CD,BE交AD于点E,若∠B=18°,∠D=32°,则∠BED的度数为( )A.18°B.32°C.50°D.60°7.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 )A.β=α+γB.α+β﹣γ=90°C.α+β+γ=180°D.β+γ﹣α=90°8.如图,已知AE交CD于点O,AB∥CD,∠A=50°,∠E=15°,则∠C的度数为( )A.50°B.65°C.35°D.15°9.如图,已知AD⊥BC,FG⊥BC,∠BAC=90°,DE∥AC.则结论:①FG∥AD;②DE 平分∠ADB;③∠B=∠ADE;④∠CFG+∠BDE=90°.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如图,∠ABC=∠AD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AE、CD交于点F,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DCB+2∠CDE=180°,∠B=24°,则∠DEF的度数为 .11.已知如图,AB∥CD,∠A=130°,∠D=25°,那么∠AED= °.12.如图,AB∥CD,AE⊥CE,∠EAF=∠EAB,∠ECF=∠ECD.(1)当a=2时,∠AFC= ;(2)当a=3时,∠AFC= .13.如图,已知a∥b,∠2=93°25′,∠3=140°,则∠1的度数为 .14.如图,AB∥CD∥EF,且CF平分∠AFE,若∠C=20°,则∠A的度数是 .15.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则这两个角中较小角的度数为 °.16.如图,若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17.如图,OP∥QR∥ST,若∠2=100°,∠3=120°,则∠1= .18.如图,已知AE∥BD,∠1=130°,∠2=30°,则∠C= .19.如图,已知AB∥CD,∠1:∠2:∠3=1:2:3,则∠EBA的度数为 .20.图1是一盏可折叠台灯.图2为其平面示意图,底座AO⊥OE于点O,支架AB,BC 为固定支撑杆,∠A是∠B的两倍,灯体CD可绕点C旋转调节.现把灯体CD从水平位置旋转到CD′位置(如图2中虚线所示),此时,灯体CD′所在的直线恰好垂直支架AB,且∠BCD﹣∠DCD′=126°,则∠DCD′= .21.已知,AB∥CD,E为直线AB上一点,F为直线CD上一点,EF交AD于点G,且∠AEF =∠C.(1)如图1,求证:∠C+∠ADC=∠AGF;(2)如图2,∠C、∠ADC和∠AGF的数量关系是 ;(3)图3,在(2)条件下,连接BF,DE相交于点H,∠AED和∠BFC的平分线交于P,若FC恰好平分∠BFG,∠C=60,∠P=2∠HEG,求∠EHF度数.22.如图,已知AB∥CD,∠1=∠2,试说明:∠E=∠F.23.如图,AC∥FE,∠1+∠3=180°.(1)判定∠FAB与∠4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平分∠FAB,EF⊥BE于点E,∠4=78°,求∠BCD的度数.24.如图,已知∠1+∠2=180°,且∠3=∠B.(1)求证:∠AFE=∠ACB;(2)若CE平分∠ACB,且∠2=110°,∠3=50°,求∠ACB的度数.25.如图,在△ABC中,点D、F在BC边上,点E在AB边上,点G在AC边上,EF与GD 的延长线交于点H,∠CDG=∠B,∠1+∠FEA=180°.求证:(1)EH∥AD;(2)∠BAD=∠H.26.阅读下面材料:小亮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CD,E为AB,CD之间一点,连接BE,DE,得到∠BED.求证:∠BED=∠B+∠D.(1)小亮写出了该问题的证明,请你帮他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作EF∥AB,则有∠BEF= .∵AB∥CD,∴ ∥ ,∴∠FED= .∴∠BED=∠BEF+∠FED=∠B+∠D.(2)请你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b,点A,B在直线a上,点C,D在直线b上,连接AD,BC,BE平分∠ABC,DE平分∠ADC,且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①如图1,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若∠ABC=60°,∠ADC=70°,求∠BED的度数;②如图2,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设∠ABC=α,∠ADC=β,请你求出∠BED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27.如图,已知AB∥CD,E是直线AB上的一点,CE平分∠ACD,射线CF⊥CE,∠1=32°,(1)求∠ACE的度数;(2)若∠2=58°,求证:CF∥AG.参考答案1.解:∵AB∥DE,∴∠1=∠B=50°,∵BC∥EF,∴∠E=180°﹣∠1=180°﹣50°=130°.故选:C.2.解:∵∠AED′=50°,∴∠DED′=180°﹣∠AED′=180°﹣50°=130°,∵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DEF=∠D′EF,∴∠DEF=∠DED′=×130°=65°.∵DE∥CF,∴∠EFC=180°﹣∠DEF=115°.故选:C.3.解:∵∠ABF=3∠ABE,∠ABF+∠ABE=180°,∴4∠ABE=180°,∴∠ABE=45°,∵AB∥CD,∴∠CFE=∠ABE=45°,∴∠E+∠D=∠CFE=45°.故选:B.4.解:如图,∵a∥b,∴∠3=∠2=65°,∵∠2+∠3=90°,∴∠2=90°﹣∠3=90°﹣65°=25°.故选:D.5.解: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则这四个角中有2对对顶角.如果三个角相等,则这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所以这两条直线垂直.故正确;②若AC=BC且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是线段AB的中点,故原说法不正确;③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必平行,故原说法不正确;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正确.说法正确的有2个,故选:C.6.解:如图,∵AB∥CD,∠D=32°,∴∠A=∠D=32°,∵∠B=18°,∴∠BED=∠A+∠B=18°+32°=50°.故选:C.7.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AB∥EF,∴∠1=∠2,∴90°﹣α=β﹣γ,即α+β﹣γ=90°.故选:B.8.解:∵AB∥CD,∠A=50°,∴∠DOE=∠A=50°,∵∠E=15°,∴∠C=∠DOE﹣∠E=50°﹣15°=35°,故选:C.9.解:∵AD⊥BC,FG⊥BC,∴∠FGD=∠ADB=90°,∴FG∥AD,故①正确;∵DE∥AC,∠BAC=90°,∴DE⊥AB,不能证明DE为∠ADB的平分线,故②错误;∵AD⊥BC,∴∠B+∠BAD=90°,∵DE⊥AB,∴∠BAD+∠ADE=90°,∴∠B=∠ADE,故③正确;∵∠BAC=90°,DE⊥AB,∴∠CFG+∠C=90°,∠BDE+∠B=90°,∠C+∠B=90°,∴∠CFG+∠BDE=9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①③④,故选:C.10.解:设∠CDE=x,∵∠BCD+2∠CDE=180°,∴∠DCB=180°﹣2x,∵AB∥CD,∴∠ABC+∠BCD=180°,∵∠ABC=∠ADC,∴∠ADC+∠BCD=180°,∴AD∥BC,∠ABC=∠ADC=2x°,∵∠B=24°,∴x=12°,∴∠ADE=36°,∵AE平分∠BAD,AB∥CD,∠B=24°,∴∠DAE=78°,∴∠DEF=180°﹣∠DAE﹣∠ADE=180°﹣78°﹣36°=66°.故答案为:66°.11.解:如图:过E作EF∥AB,则AB∥EF∥CD,∵∠A=130°,∴∠1=180°﹣130°=50°,∵∠D=25°,∴∠2=∠D=25°,∴∠AED=50°+25°=75°,故答案为:75.12.解:(1)如图,连接AC,设∠EAF=x°,∠ECF=y°,∠EAB=2x°,∠ECD=2y °,∵AB∥CD,∴∠BAC+∠ACD=180°,∴∠CAE+2x°+∠ACE+2y°=180°,∴∠CAE+∠ACE=180°﹣(2x°+2y°),∠FAC+∠FCA=180°﹣(x°+y°),∵∠AFC+∠FAC+∠FCA=180°,∴∠AFC=x°+y°,∵AE⊥CE,∴∠CAE+∠ACE=90°,∴180°﹣(2x°+2y°)=90°,∴x°+y°=45°,∴∠AFC=45°;故答案为:45°;(2)设∠EAF=x°,∠ECF=y°,∠EAB=3x°,∠ECD=3y°,∵AB∥CD,∴∠BAC+∠ACD=180°,∴∠CAE+3x°+∠ACE+3y°=180°,∴∠CAE+∠ACE=180°﹣(3x°+3y°),∠FAC+∠FCA=180°﹣(2x°+2y°),∴∠AFC=180°﹣(∠FAC+∠FCA)=180°﹣[180°﹣(2x°+2y°)]=2x°+2y°=2(x°+y°),∵AE⊥CE,∴∠CAE+∠ACE=90°,∴180°﹣(3x°+3y°)=90°,∴x°+y°=30°,∴∠AFC2(x°+y°)=60°.故答案为:60°.13.解:如图,∵∠3=140°,∠3+∠4=180°,∴∠4=40°,∵∠2=93°25′,∠2=∠5+∠4,∴∠5=53°25′,∵a∥b,∴∠1+∠5=180°,∴∠1=126°35′.故答案为:126°35′.14.解:∵CD∥EF,∠C=20°,∴∠CFE=∠C=20°.又∵CF平分∠AFE,∴∠AFE=2∠CFE=40°.∵AB∥EF,∴∠A=∠AFE=40°.故答案为:40°.15.解:∵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这两个角不相等,设其中一个角的度数为x°,另一个角的度数为x=x°,∵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x+x=180,解得:x=72,即较小角的度数是72°,故选:72.16.解:如图,过点E作EF∥AB,∴∠α+∠A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CD,∴EF∥CD,∴∠FED=∠ED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β=∠AEF+∠FED,又∵∠γ=∠EDC,∴∠α+∠β﹣∠γ=180°.故答案为:∠α+∠β﹣∠γ=180°17.解:∵OP∥QR∥ST,∠2=100°,∠3=120°,∴∠2+∠PRQ=180°,∠3=∠SRQ=120°,∴∠PRQ=180°﹣100°=80°,∴∠1=∠SRQ﹣∠PRQ=40°,故答案是40°.18.解:∵AE∥BD,∠1=130°,∠2=30°,∴∠CBD=∠1=130°.∵∠BDC=∠2,∴∠BDC=30°.在△BCD中,∠CBD=130°,∠BDC=30°,∴∠C=180°﹣130°﹣30°=20°.故答案为:20°.19.解:∵∠1:∠2:∠3=1:2:3,∴设∠1=x°,∠2=2x°,∠3=3x°,∵AB∥CD,∴∠2+∠3=180°,∴2x+3x=180,∴x=36,即∠1=36°,∠2=72°,∠3=108°,∴∠EBA=180°﹣∠1﹣∠2=180°﹣36°﹣72°=72°,故答案为:72°.20.解:延长OA交CD于点F,延长D'C交AB于点G,∵CD∥OE,∴OA⊥CD,∵AO⊥OE,D'C⊥AB,∴∠AGC=∠AFC=90°,∴∠GCF+∠GAF=180°,∵∠DCD'+∠GCF=180°,∴∠DCD'=∠GAF,∴∠BAO=180°﹣∠DCD',∴∠B=(180°﹣∠DCD'),∵∠BCD﹣∠DCD'=126°,∴∠BCD=∠DCD'+126°,在四边形ABCF中,有∠GAF+∠B+∠BCD+∠AFC=360°,∴∠DCD'+(180°﹣∠DCD')+∠DCD'+126°+90°=360°,解得:∠DCD'=36°,故答案为:36°.21.(1)证明:∵AB∥CD,∴∠AEF=∠EFD,∵∠AEF=∠C,∴∠C=∠EFD,∵∠EFD+∠ADC=∠AGF,∴∠C+∠ADC=∠AGF;(2)解:∵AB∥CD,∴∠AEF=∠CFG,∵∠AEF=∠C,∴∠C=∠CFG,∵∠CFG+∠FDG+∠AGF=180°,∠FDG=∠ADC,∴∠C+∠ADC+∠AGF=180°;故答案为:180°;(3)解:设∠HEG=α,则∠P=2α,∵∠C=60°,∠AEF=∠C,∴∠AEF=60°,∴∠AED=60°﹣α,∵EP平分∠AED,∴∠PED=30°﹣α,∵∠AEF=60°,∵AB∥CD,∴∠CFG=60°,∵FC平分∠BFG,∴∠CFB=60°,∠BFE=60°,∵FP平分∠PFC,∴∠PFC=30°,∴∠PFE=90°,在△PEF中,∠EPF+∠PFE+∠PEF=180°,∴2α+α+30°﹣α+90°=180°,解得:α=24°,∴∠EHF=180°﹣∠DEF﹣∠BFE=180°﹣24°﹣60°=96°.22.解:∵AB∥CD,∴∠ABC=∠BCD,∵∠1=∠2,∴∠ABC﹣∠1=∠BCD﹣∠2,∴∠EBC=∠BCF,∴BE∥CF,∴∠E=∠F.23.解:(1)∠FAB=∠4,理由如下:∵AC∥EF,∴∠1+∠2=180°,又∵∠1+∠3=180°,∴∠2=∠3,∴FA∥CD,∴∠FAB=∠4;(2)∵AC平分∠FAB,∴∠2=∠CAD,∵∠2=∠3,∴∠CAD=∠3,∵∠4=∠3+∠CAD,∴,∵EF⊥BE,AC∥EF,∴AC⊥BE,∴∠ACB=90°,∴∠BCD=90°﹣∠3=51°.24.(1)证明:∵∠1+∠2=180°,∠1+∠FDE=180°,∴∠FDE=∠2,∵∠3+∠FEC+∠FDE=180°,∠2+∠B+∠ECB=180°,∠B=∠3,∴∠FEC=∠ECB,∴EF∥BC,∴∠AFE=∠ACB;(2)解:∵∠3=∠B,∠3=50°,∴∠B=50°,∵∠2+∠B+∠ECB=180°,∠2=110°,∴∠ECB=20°,∵CE平分∠ACB,∴∠ACB=2∠ECB=40°.25.证明:(1)∵∠CDG=∠B,∴DG∥AB,∴∠1=∠BAD,∵∠1+∠FEA=180°,∴∠BAD+∠FEA=180°,∴EH∥AD;(2)由(1)得:∠1=∠BAD,EH∥AD,∴∠1=∠H,∴∠BAD=∠H.26.解:(1)过点E作EF∥AB,则有∠BEF=∠B,∵AB∥CD,∴EF∥CD,∴∠FED=∠D,∴∠BED=∠BEF+∠FED=∠B+∠D;故答案为:∠B;EF;CD;∠D;(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有∠BEF=∠EBA.∵AB∥CD,∴EF∥CD.∴∠FED=∠EDC.∴∠BEF+∠FED=∠EBA+∠EDC.即∠BED=∠EBA+∠EDC,∵BE平分∠ABC,DE平分∠ADC,∴∠EBA=∠ABC=30°,∠EDC=∠ADC=35°,∴∠BED=∠EBA+∠EDC=65°.答:∠BED的度数为65°;②如图2,过点E作EF∥AB,有∠BEF+∠EBA=180°.∴∠BEF=180°﹣∠EBA,∵AB∥CD,∴EF∥CD.∴∠FED=∠EDC.∴∠BEF+∠FED=180°﹣∠EBA+∠EDC.即∠BED=180°﹣∠EBA+∠EDC,∵BE平分∠ABC,DE平分∠ADC,∴∠EBA=∠ABC=,∠EDC=∠ADC=,∴∠BED=180°﹣∠EBA+∠EDC=180°﹣+.答:∠BED的度数为180°﹣.27.解:(1)∵AB∥CD,∴∠1=∠DCE=32°,∵CE平分∠ACD,∴∠ACE=∠DCE=32°;(2)∵CF⊥CE,∴∠FCE=90°,∴∠FCH=90°﹣32°=58°,∵∠2=58°,∴∠FCH=∠2,∴CF∥AG.。

相交线与平行线精选综合提高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精选综合提高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一、教学内容: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1. 了解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推理和计算.2. 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3. 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4. 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并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特征.5. 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6. 掌握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并会用它们进行直线平行的推理.二、知识要点: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与平行.(2)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2. 几种特殊关系的角(1)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2)对顶角:①定义: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对顶角.②性质:对顶角相等.(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构成八个角.①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②在两条直线的同一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③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3. 主要的结论(1)垂线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2)平行线的特征及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特征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4. 几个概念(1)垂线段: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2)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5. 几个基本图形(1)相交线型.①一般型(如图①);②特殊型(垂直,如图②).AB C DOABCD O ①②(2)三线八角.①一般型(如图①);②特殊型(平行,如图②).A BCDEFAB CDEF ①②三、重点难点:重点有两个:一方面要掌握关于相交线和平行线的一些基本事实,另一方面学会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用移动三角尺的方法画平行线.难点是是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特征、两直线平行的条件等进行推理和计算.四、考点分析:考查(1)对顶角的性质;(2)平行线的识别方法;(3)平行线的特征,其中依据平行线的识别与特征解决一类与平行线有关的几何问题是历届中考命题的重要考点.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单纯考查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并不难,属于中低档题,将平行线的特征与其他知识综合起来考查的题目难度较大,属高档题.【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已知FC ∥AB ∥DE ,∠α∶∠D ∶∠B =2∶3∶4,求∠α、∠D 、∠B 的度数.ABCDEF 12α分析:由条件∠α∶∠D ∶∠B =2∶3∶4.可以分别设出∠α、∠D 、∠B ,再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建立方程求解.解:设∠α=2x ,∠D =3x ,∠B =4x . ∵FC ∥AB ∥DE ,∴∠2+∠B =180°,∠1+∠D =180°, ∴∠2=180°-4x ,∠1=180°-3x , 又∵∠1+∠α+∠2=180°,∴180°-3x +2x +180°-4x =180°, ∴5x =180°,x =36°,∴∠α=2x =72°,∠D =3x =108°,∠B =4x =144°.评析:解答这类计算题不仅要熟悉图形的性质,还要善于进行等量转化,把待求的角逐步和已知条件建立起联系来,当待求结论要经过复杂过程才能求得时,一定要思路清晰、叙述表达严密.例2. 如图所示,直线a ∥b ,则∠A =__________.AB C Ea b28°50°ABCDEa b28°50°分析:已知条件a ∥b 能转化为三线八角,过A 作AD ∥a ,那么已知的两个角可转换到顶点A (都用内错关系转化),可求∠A. 由AD ∥a ,a ∥b ,可知AD ∥b ,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DAB =∠ABE =28°,∠DAE =50°,∴∠EAB =50°-28°=22°.解:22°评析:用平行线三线八角把已知角转化成以A 为顶点的角即可.例3. 已知:如图所示,DF ∥AC ,∠1=∠2.试说明DE ∥AB.ABC DEF 12分析:要说明DE ∥AB ,可以证明∠1=∠A ,而由DF ∥AC ,有∠2=∠A ,又因为∠1=∠2,故有∠1=∠A ,从而结论成立.解:∵DF ∥AC (已知),∴∠2=∠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已知), ∴∠1=∠A (等式性质),∴DE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评析:说明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例4. 试说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标注字母,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进行说明.ABCDG HMN EF12解:已知:如图所示,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G 、H ,GM 、HN 分别平分∠BGF 、∠EHC. 说明GM ∥HN .∵GM 、HN 分别平分∠BGF 、∠EHC (已知), ∴∠1=∠BGF ,∠2=∠EHC (角平分线定义). ∵AB ∥CD ,∴∠BGF =∠EH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GM ∥HN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评析:(1)上题把内错角平分线改为同位角平分线,原结论也成立,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解一解.(2)此题为文字题,首先应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已知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解题过程.例5. 如图所示,已知CE ∥DF ,说明∠ACE =∠A +∠ABF .ABCDEFG分析:结论中∠ACE ,∠A 与∠ABF 在三个顶点处,条件CE ∥DF 不能直接运用,结论形式启示我们用割补法,即构造一个角等于∠A +∠ABF ,因此想到在点A 处补上一个∠GAB =∠ABF ,只要GA ∥DF 即可,同时可得GA ∥CE ,∠GAC =∠ACE ,结论便成立.解:过A 作AG ∥DF ,∴∠GAB =∠AB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G ∥DF ,CE ∥DF (已知)∴AG ∥CE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GAC =∠AC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GAC =∠BAC +∠GAB (已知) ∴∠ACE =∠BAC +∠ABF (等量代换). 评析:(1)割补法是一种常用方法.(2)此题还可以过点C 作一条直线与AB 平行,把∠ACE 分成两个角后,分别说明这两个角与∠A 、∠ABF 相等.例6.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天江南某游击队在村庄A 点出发向正东行进,此时有一支残匪在游击队的东北方向B 点处(如图所示,残匪沿北偏东60°角方向,向C 村进发.游击队步行到A’处,A’正在B 的正南方向上,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决定改变行进方向,沿北偏东30°方向赶往C 村.问游击队进发方向A ’C 与残匪行进方向BC 至少是多少角度时,才能保证C 村村民不受伤害?A BCA'北东A BCA'北东D E分析:如图可知A ’C 与BC 的夹角最小值是∠BCA ’.本题关键是引辅助线,延长A’B 到D ,过C 作CE ∥A’D ,通过平行线特征来求解.解:根据题意∠DBC =60°,∠BA’C =30°. 过点C 作CE ∥A’B ,则∠BCE =∠DBC =60°,∠A’CE =∠BA’C =30°. ∴∠BCA’=∠BCE -∠A’CE =60°-30°=30°. 夹角至少为30°时才能保证C 村村民不受伤害.评析:本题较综合地运用了角、方位角、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方法总结】 1. 方程的思想几何图形中常见一些已知线段、角,而要求未知线段和角,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别视为已知量、未知量,用方程的思想方法求解.2. 比较的思想方法利用比较这一思想方法,分清易混概念和性质,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平行线的性质是理解判定定理时最易混淆的,学习时,可通过比较其异同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3. 推理的方法推理是一个思维形式,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判断得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时要时刻明确最终目标,最后推出结论,推理过程要步步有根据,不能“想当然”,推理的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定义、性质、基本事实等.【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 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中没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B. 图中没有同位角和内错角,但有一对同旁内角C. 图中没有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有三对同位角D. 图中没有同位角和内错角,但有三对同旁内角AB C2. 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即AB∥CD,如图),如果第一次转弯时的∠B=140°,那么,∠C应是()A. 140°B. 40°C. 100°D. 180°140°AB CD3.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B∥CD,则∠B+∠A=180°B. 若AD∥BC,则∠B+∠C=180°C. 若AB∥CD,则∠B+∠D=180°D. 若AD∥BC,则∠B+∠A=180°AB CD4. 如图所示,要得到DE∥BC,需要条件()A. CD⊥AB,GF⊥ABB. ∠DCE+∠DEC=180°C. ∠EDC=∠DCBD. ∠BGF=∠DCBABC D EF G5. 如图所示,AB ⊥AC ,AD ⊥BC ,DE ∥AB ,则∠CDE 与∠BAD 的关系是( ) A. 互余 B. 互补 C. 相等 D. 不能确定ABCDE6. 如图所示,已知AB ∥CD ,CE 平分∠ACD ,∠A =110°,则∠ECD 的度数等于( ) A. 110° B. 70° C. 55° D. 35°C ABED*7.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角平分线互相垂直的是( ) A. 内错角 B. 同旁内角 C. 同位角 D. 内错角或同位角**8. 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4)):P(1)P(2)P(3)P(4)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二. 填空题1. 如图所示,A 、B 之间是一座山,一条铁路要通过A 、B 两地,在A 地测得B 地在北偏东70°,如果A 、B 两地同时开工修建铁路,那么在B 地应按__________方向开凿,才能使铁路在山腹中准确接通.AB北70°北2. 如图所示,A 、C 、B 在同一直线上,DC ⊥CE 于C ,∠ACD =53°,则∠BCE =_______.ABCDE3.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1=∠2,∠D =72°,则∠BCD =__________.ABCD12*4. 如图所示,AB ∥CD 、BEFD 是AB 、CD 之间的一条折线,则∠1+∠2+∠3+∠4=__________.ABCDE F12345. 如图所示,a ∥b ,∠1=3∠2,则∠1=__________,∠2=__________.ab 12*6. 已知,如图,AD 与BC 相交于点O ,AB ∥CD ,如果∠B =20°,∠D =40°,那么∠BOD 为__________度.ABCD O7. 如图所示,若AE ∥BD ,那么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若AB ∥EC ,那么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A CDB1234567E**8. 设a 、b 、c 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的直线.(1)若a ∥b ,c ⊥a ,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2)若c ⊥a ,c ⊥b ,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3)若a ∥b ,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三. 解答题1. 如图所示,已知AB ⊥BC ,BC ⊥CD ,∠1=∠2,试判断BE 与C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ABCD12EF2. 如图所示,已知AB ∥CD ,直线EF ⊥CD 于F ,∠1=2∠2,求∠2的度数.CDEF A B12G*3. 如图所示,已知AB ∥DE ,∠ABC =60°,∠CDE =140°,求∠BCD 的度数.AB CDE4. 如图所示,小刚准备在C 处牵牛到河边AB 饮水.(1)请用三角板作出小刚的最短路线(不考虑其他因素);(2)如图乙,若小刚在C 处牵牛到河边AB 饮水,并且必须到河边D 处观察河水的水质情况,请作出小刚行走的最短路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甲ABC乙ABCD典型例题例1 如图2-45是梯形的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A =115°,∠D=100°,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图2-45分析:已知是梯形,可知它的上、下两底平行,要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直接应用平行线的特征即可求出.解:因为梯形上、下两底平行,所以,∠A 与∠B 互补,∠D 与∠C 互补,于是∠B =180°-115°=65°,∠C =180°-100°=80°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65°、80°.例2 已知,如图2-46,直线a ∥b ,c ∥d ,∠1=70°,求∠2、∠3的度数.图2-46分析:这是平行线的特征的应用的计算题,要注意格式.解:∵a∥b(已知),∴∠2=∠1=7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d(已知),∴∠3=∠2=7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参考例题[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例1]若∠1=52°,如图2-18,问应使∠C为多少度时,能使直线AB∥CD?图2-18分析:要使直线AB∥CD,则需使同位角相等,即∠1=∠C.这样即可求出.解:若∠1=52°,当∠C=52°时,直线AB∥CD.[例2]如图2-19,若∠1=∠4,∠1+∠2=180°,则AB、CD、EF的位置关系如何?图2-19分析:由已知∠1=∠4,可知:AB∥EF,∴可猜想:AB∥CD∥EF.由图中可知:∠2+∠3=180°,而已知:∠1+∠2=180°.∴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1=∠3,这样得到AB∥CD.由“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CD∥EF.解:⎪⎭⎪⎬⎫→∠=∠→∠=∠→⎭⎬⎫︒=∠+∠︒=∠+∠EF||CD||AB AB 41311802318021 →AB ∥CD ∥EF . 二、参考练习1.如图2-20,∠1=45°,∠2=135°,则l 1∥l 2吗?为什么? 解:平行.∵∠1+∠3=180°,∠1=45°. ∴∠3=135°,又∵∠2=135°. ∴∠2=∠3,因此l 1∥l 2.图2-20 图2-212.如图2-21,∠1=120°,∠2=60°,问直线a 与b 的关系? 解:直线a 与b 平行.∵:∠2+∠3=180°,∠2=60°, ∴∠3=120°, 又∵∠1=120°.∴∠1=∠3,因此a ∥b .3.在三角形ABC 中,∠B =90°,D 在AC 边上,DF ⊥BC 于F ,DE ⊥AB 于E ,则线段AB 与DF 平行吗?BC 与DE 平行吗?为什么?图2-22解:线段AB 与DF 平行.线段BC 与DE 也平行. ∵:DF ⊥BC 于F ,则∠DFC =90°, 又∵∠B =90°,∴∠B =∠DFC , 因此AB ∥DF .BC 与ED 平行的理由同上.专业资料参考【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 D2. A3. D4. C5. A6. D7. B8. C二. 填空题1. 南偏西70°2. 37°3. 108°4. 540°分别过点E、F作AB的平行线.5. 135°,45°6. 607. ∠1=∠3,∠5=∠6;∠B与∠BCE,∠BAE与∠68. 垂直,平行,平行或相交三. 解答题1. ∵AB⊥BC,BC⊥CD,∴∠ABC=∠BCD=90°,又∵∠1=∠2,∴∠ABC-∠1=∠BCD-∠2,即∠EBC=∠BCF,∴BE∥CF.2. ∵AB∥CD,∴∠1=∠CFG=2∠2,∵EF⊥CD,∴∠CFE=∠CFG+∠2=2∠2+∠2=3∠2=90°,∴∠2=30°.3. 延长ED交BC于点G,过点C作CF∥AB,则∠BCD=∠BCF-∠DCF=∠ABC-∠GDC=60°-(180°-∠CDE)=20°.4. (1)甲:过C作AB的垂线,垂足与C点之间的线段为最短路线,根据是:垂线段最短.(2)乙:连结CD得线段CD就是最短线段,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word格式整理。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docx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docx

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1.如图,直线a∥ b,那么∠ x 的度数是.2.如图, AB∥ CD,∠ DCE 的角平分线CG 的反向延长线和∠ABE 的角平分线BF 交于点 F,∠ E﹣∠ F =33°,则∠ E=.3.如图,已知∠1+∠ 2= 180°,∠ 3=∠ B,求证: DE∥ BC.4.已知:如图,∠1=∠ 2,∠ 3=∠ 4,∠ 5=∠ 6.求证: ED∥ FB.5.已知:如图, B、C、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F、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1=∠ 2=∠ E,∠ 3=∠ 4.求证: AB∥ CD.6.已知,如,AE∥ BD,∠ 1= 3∠2,∠ 2=26°,求∠ C.7.直 l1∥ l2,∠ A= 125°,∠ B= 105°,求∠ 1+∠2 的度数(提示:要作助!)8.已知:射OP∥ AE(1)如 1,∠ AOP 的角平分交射 AE 与点 B,若∠ BOP= 58°,求∠ A 的度数.(2)如 2,若点 C 在射 AE 上, OB 平分∠ AOC 交 AE 于点 B, OD 平分∠ COP 交 AE 于点 D,∠ADO= 39°,求∠ ABO ∠ AOB 的度数.(3)如 3,若∠ A= m,依次作出∠ AOP 的角平分 OB,∠ BOP 的角平分 OB1,∠ B1OP 的角平分OB2,∠ B n﹣1OP 的角平分 OB n,其中点 B, B1, B2,⋯, B n﹣1, B n都在射 AE 上,求∠ AB n O的度数.9.数学思考:( 1)如 1,已知 AB ∥CD,探究下面形中∠ APC 和∠ PAB、∠ PCD 的关系,并明你的推广延伸:( 2)① 如 2,已知 AA1∥ BA1,你猜想∠ A1,∠ B1,∠ B2,∠ A2、∠ A3的关系,并明你的猜想;②如 3,已知 AA1n1122n﹣ 1n∥BA,直接写出∠ A ,∠ B,∠ B ,∠ A、⋯∠ B 、∠ A的关系拓展用:( 3)① 如 4所示,若 AB∥ EF ,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 x,A.180° +α+β γB.180° α γ+βC.β+γ αD.α+β+γ②如 5, AB∥ CD ,且∠ AFE = 40°,∠ FGH = 90°,∠ HMN = 30°,∠ CNP= 50°,你根据上述直接写出∠ GHM 的度数是.10.已知,直AB∥ DC,点 P 平面上一点,接AP 与 CP.( 1)如 1,点 P 在直 AB、 CD 之,当∠ BAP= 60°,∠ DCP =20° ,求∠ APC.( 2)如 2,点 P 在直 AB、CD 之,∠ BAP 与∠ DCP 的角平分相交于点 K ,写出∠ AKC 与∠ APC 之的数量关系,并明理由.( 3)如 3,点 P 落在 CD 外,∠ BAP 与∠ DCP 的角平分相交于点 K,∠ AKC 与∠ APC 有何数量关系?并明理由.11.如图,已知AM ∥ BN,∠ A= 80°,点 P 是射线 AM 上动点(与 A 不重合), BC、 BD 分别平分∠ ABP 和∠ PBN,交射线 AM 于 C、 D.(1)求∠ CBD 的度数;(2)当点 P 运动时,那么∠ APB:∠ ADB 的度数比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比值;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3)当点 P 运动到使∠ ACB=∠ ABD 时,求∠ ABC 的度数.12.如图 1,AB∥ CD,直线 EF 交 AB 于点 E,交 CD 于点 F ,点 G 在 CD 上,点 P 在直线 EF 左侧、且在直线AB 和 CD 之间,连接 PE、 PG.(1)求证:∠ EPG=∠ AEP+∠ PGC;( 2)连接 EG,若 EG 平分∠ PEF ,∠ AEP+∠PGE= 110°,∠ PGC=∠ EFC,求∠ AEP的度数;( 3)如图 2,若 EF 平分∠ PEB,∠ PGC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EF 相交于点H ,则∠ EPG 与∠ EHG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3.已知 E、D 分别在∠ AOB 的边 OA、OB 上, C 为平面内一点,DE、DF 分别是∠ CDO 、∠ CDB 的平分线.(1)如图 1,若点 C 在 OA 上,且 FD ∥ AO,求证: DE⊥ AO;(2)如图 2,若点 C 在∠ AOB 的内部,且∠ DEO =∠ DEC ,请猜想∠ DCE、∠ AEC、∠ CD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若点 C 在∠ AOB 的外部,且∠ DEO=∠ DEC,请根据图 3、图 4 分别写出∠ DCE 、∠ AEC、∠ CD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14.已知, AB ∥CD ,点 E 为射线 FG 上一点.( 1)如图 1,若∠ EAF = 30°,∠ EDG = 40°,则∠ AED=°;( 2)如图 2,当点 E 在 FG 延长线上时,此时CD 与 AE 交于点 H,则∠ AED 、∠ EAF、∠ EDG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 3, DI 平分∠ EDC ,交 AE 于点 K,交 AI 于点 I,且∠ EAI :∠ BAI = 1: 2,∠ AED = 22°,∠I = 20°,求∠ EKD 的度数.15.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 A 射线自 AM 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灯 B 射线自 BP 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 A 转动的速度是a°/秒,灯 B 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 a、b 满足 |a﹣3b|+( a+b﹣ 4)2= 0.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 MN ,且∠ BAN= 45°( 1)求 a、 b 的值;( 2)若灯 B 射线先转动20 秒,灯 A 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 B 射线到达BQ 之前, A 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 3)如图,两灯同时转动,在灯 A 射线到达 AN 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过 C 作 CD⊥ AC 交 PQ 于点 D,则在转动过程中,∠BAC 与∠ BCD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16.已知如图,∠ COD =90°,直线 AB 与 OC 交于点 B,与 OD 交于点 A,射线 OE 与射线 AF 交于点 G.( 1)若 OE 平分∠ BOA, AF 平分∠ BAD ,∠ OBA= 42°,则∠ OGA=;( 2)若∠ GOA =∠BOA,∠ GAD=∠ BAD,∠ OBA=42°,则∠ OGA=;( 3)将( 2)中的“∠ OBA = 42°”改为“∠ OBA=α”,其它条件不变,求∠OGA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若 OE 将∠ BOA 分成 1: 2 两部分, AF 平分∠ BAD ,∠ ABO=α(30°<α< 90°),求∠ OGA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7.已知直线AB∥ CD ,E 是直线 AB 的上方一点,连接AE、 EC( 1)如图 1,求证:∠ AEC+∠ EAB=∠ ECD( 2)如图 2, AF 平分∠ BAE, CF 平分∠ DCE ,且∠ AFC 比∠ AEC 的倍少40°,直接写出∠AEC 的度数18.直线 MN 与直线 PQ 相交于 O,点 A 在射线 OP 上运动,点 B 在射线 OM 上运动.( 1)如图 1,若∠ AOB= 80°,已知AE、 BE 分别是∠ BAO 和∠ ABO 的角平分线,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 AEB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变化的情况;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AEB 的大小.( 2)如图 2,若∠ AOB= 80°,已知 AB 不平行 CD,AD 、BC 分别是∠ BAP 和∠ ABM 的角平分线, AD 、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 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 F =;DE、CE又分别是∠ ADC和∠ BCD 的角平分线,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CED 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其大小为:∠CED =.( 3)如图 3,若∠ AOB= 90°,延长BA 至 G,已知∠ BAO、∠ OAG 的角平分线与∠BOQ 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相交于E、F ,则∠ EAF =;( 4)如图 3,若 AF, AE 分别是∠ GAO,∠ BAO 的角平分线,∠AOB=90°,在△ AEF 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4 倍,则∠ ABO 的度数=.20.如图,点 D 、点 E 分别在△ ABC 边 AB, AC 上,∠ CBD =∠ CDB , DE∥BC ,∠ CDE 的平分线交AC 于 F 点.(1)求证:∠ DBF +∠ DFB = 90°;(2)如图②,如果∠ ACD 的平分线与 AB 交于 G 点,∠ BGC= 50°,求∠ DEC 的度数.( 3)如图③,如果 H 点是 B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 重合),AH 交 DC 于 M 点,∠ CAH 的平分线 AI 交 DF 于 N 点,当 H 点在 BC 上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试求出其值.。

精品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题

精品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提高题1.若∠α与∠β是同旁内角,∠α=500,则∠β的度数是()A.50°B.130°C.50°或130°D.不能确定2.已知线段AB的长为10cm,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6cm和4cm,符合条件的L的条数为()A.1B.2C.3D.43.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4.如图,直线m平行直线n,∠1=1050,∠2=1400,则∠3等于()A.550B.600C.650D.7005.如图,AB∥DE,那么∠BCD于()A.∠2-∠1B.∠1+∠2C.1800+∠1-∠2D.1800+∠2-2∠16.如图,OP∥QR∥ST,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1+∠2+∠3=180°B.∠1+∠2-∠3=90°C.∠1-∠2+∠3=90°D.∠2+∠3-∠1=180°7.如图,AD∥BC,点O在AD上,BO、CO分别平分∠ABC、∠DCB,若∠A+∠D=m0,则∠BOC=______.8.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个.9.如图,AF∥CD,∠ABC=1000,∠BAF=1400,∠BCD=∠DEF,∠CDE=1460,则∠F=10.如图,AB∥CD,∠D的度数是∠E度数的2倍,∠B度数是∠D度数的四分之三,则∠E的度数为11.如图,AB∥CD∥EF,∠D=300,∠BED=800,BE平分∠BEG,则∠BEG=12.如图(1),直线m//n,则∠A+∠B+∠C= ;如图(2),直线m//n,则∠A+∠B+∠C+∠D= ;如图(n),直线m//n,则∠A+∠B+∠C+...= ;图 (1) 图(2) 图(n)13.如图,已知AB∥CD,∠ABE和∠CDE的平分线相交于F,∠E=140º,求∠BFD的度数。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提升训练(含答案详解)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提升训练(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共20 小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提升训练1.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射线OE 平分∠BOC,且∠BOC=70°,则∠AOE的度数为()A.145°B.155°C.110°D.135°2.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EOD=∠AOC,则∠BOC=()A.112.5°B.135°C.140°D.157.5°3.如图所示,直线AB、CD 交于点O,OE、OF 为过点O 的射线,则对顶角有()A.1 对B.2 对C.3 对D.4 对4.如图,直线AB、CD、EF 相交于O,图中对顶角共有()A.3 对B.4 对C.5 对D.6 对5.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对顶角有()A.4 对B.6 对C.8 对D.12 对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MN,GH 相交于点O,则图中对顶角共有()A.3对B.6 对C.12 对D.20 对7.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作射线OE,则图中邻补角有()A.4对B.6 对C.7 对D.8 对8.某城市有四条直线型主干道分别为l1,l2,l3,l4,l3 和l4 相交,l1 和l2 相互平行且与l3、l4 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可得同旁内角()对.A.4 B.8 C.12 D.169.如图,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DE∥AC 的是()A.∠2=∠4 B.∠3=∠4 C.∠AFE=∠ACB D.∠BED=∠C10.如图,若∠3=∠4,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A.∠1=∠2 B.∠1=∠3 且∠2=∠4C.∠1+∠3=90°且∠2+∠4=90°D.∠1+∠2=90°11.如图,能够证明a∥b 的是()A.∠1=∠2 B.∠4=∠5 C.∠4=∠3 D.∠1=∠5 12.如图,已知:∠1=∠2,∠3=∠4,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l=∠3 B.∠2=∠3 C.AB∥CD D.AE∥DF 13.如图,∠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那么()A.L1∥L2 B.L1⊥L5 C.L3∥L4 D.L3∥L514.将AD 与BC 两边平行的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的度数为()A.72°B.45°C.56°D.60°15.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2°,则∠2 的度数为()A.68°B.58°C.48°D.32°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EF折叠,若∠AED'=40°,则∠EFB的度数为()A.40°B.50°C.60°D.70°17.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 的度数是()A.50°B.60°C.70°D.80°18.如图,将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F 交于G 点,若∠EFC=130°,则∠AED 的度数为()A.55°B.70°C.75°D.80°19.如图,将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沿EF 折叠,若∠EFB=32°,则①∠C′EF=32°;②∠AEC=148°;③∠BGE=64°;④∠BFD=11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11.1个B.2 个C.3 个D.4 个20.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点C 落在点H 处,点D 落在AB 边上的点G 处,若∠AEG=30°,则∠EFC 等于()A.115°B.75°C.105°D.150°二.填空题(共13 小题)21.如图,P 是直线l 外一点,从点P 向直线l 引PA,PB,PC,PD 几条线段,其中只有PA 与l 垂直.这几条线段中,最短的是,依据是.22.如图,为了把河中的水引到C 处,可过点C 作CD⊥AB 于D,然后沿CD 开渠,这样做可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23.如图,将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齐,则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是,你的依据是和.24.(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2组不同的对顶角;(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6 组不同的对顶角;(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12 组不同的对顶角;(4)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组不同对顶角.(如图所示)25.如图,直线l1、l2、l3 相交于一点O,对顶角一共有对.26.如图,直线a,b,c 两两相交于A,B,C 三点,则图中有对对顶角;有对同位角;有对内错角;有对同旁内角.27.图中,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是.28.四条直线,每一条都与另外三条相交,且四条直线不相交于同一点,每条直线交另外两条直线,都能组成组同位角,这个图形中共有组同位角.29.平面内5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没有3 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图中共有对同旁内角.30.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某条直线折叠,若∠1=116°,则∠2 等于.31.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沿AB 折叠,若∠1=40°,则纸带重叠部分中∠CAB=°.32.如图(1)是长方形纸条,∠DEF=20°,将纸条沿EF折叠成如图(2),则图(2)中的∠CFG 的度数是.33.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沿EF折叠,如图(1),AD∥BC,ED'∥FC',设∠AED'=x°(1)∠EF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将图1继续沿BF折叠成图(2),∠EFC″=.(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10 小题)34.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O,OE⊥CD,且∠BOD 的度数是∠AOD 的5倍.求:(1)∠AOD、∠BOD的度数;(2)∠BOE 的度数.35.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OE 把∠AOC 分成两部分,且∠AOE:∠EOC=2:5(1)如图1,若∠BOD=70°,求∠BOE;(2)如图2,若OF 平分∠BOE,∠BOF=∠AOC+10°,求∠EOF.36.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BOC,∠COF=90°.(1)若∠AOF=70°,求∠BOE 的度数;(2)若∠BOE:∠BOD=3:2,求∠AOF 的度数.37.如图,已知∠A=∠C,∠1+∠2=180°,试猜想AB 与CD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8.(1)如图,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探究:∠ABC 与∠DEF 分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图1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图2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2)由(1)你得出的结论是.(3)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 倍少30°,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39.如图,已知∠AED=∠ACB,CD⊥AB,HF⊥AB,猜想∠1 与∠2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的理由.40.如图,AB∥DG,∠1+∠2=180°,(1)求证:AD∥EF;(2)若DG 是∠ADC 的平分线,∠2=150°,求∠B 的度数.41.如图,已知∠1+∠2=180°,∠DEF=∠A,试判断∠ACB 与∠DEB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42.如图,在△ABC 中,CD⊥AB,垂足为D,点E 在BC 上,EF⊥AB,垂足为F.∠1=∠2,试判断DG 与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3.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AM∥BN,∠A=6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 别平分∠ABP 和∠PBN,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D.(1)求∠ABN、∠CBD 的度数;根据下列求解过程填空.解:∵AM∥BN,∴∠ABN+∠A=180°∵∠A=60°,∴∠ABN=,∴∠ABP+∠PBN=120°,∵BC 平分∠ABP,BD 平分∠PBN,∴∠ABP=2∠CBP、∠PBN=,()∴2∠CBP+2∠DBP=120°,∴∠CBD=∠CBP+∠DBP=.(2)当点P 运动时,∠APB 与∠AD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3)当点P 运动到使∠ACB=∠ABD 时,直接写出∠ABC 的度数.相交线与平行线必备参考答案与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射线OE 平分∠BOC,且∠BOC=70°,则∠AOE的度数为()A.145°B.155°C.110°D.135°【分析】依据∠BOC=70°,OE 平分∠BOC,即可得到∠COE=35°,∠AOC=180°﹣70°=110°,进而得出∠AOE 的度数.【解答】解:∵∠BOC=70°,OE 平分∠BOC,∴∠COE=35°,∠AOC=180°﹣70°=110°,∴∠AOE=∠AOC+∠COE=110°+35°=14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与邻补角,解题时注意: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2.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EOD=∠AOC,则∠BOC=()A.112.5°B.135°C.140°D.157.5°【分析】根据平角、直角及角的和差关系可求出∠AOC+∠EOD=90°,再与已知∠EOD =∠AOC 联立,求出∠AOC,利用互补关系求∠BOC.【解答】解:∵∠COD=180°,OE⊥AB,∴∠AOC+∠AOE+∠EOD=180°,∠AOE=90°,∴∠AOC+∠EOD=90°,①又∵∠EOD=∠AOC,②由①、②得,∠AOC=67.5°,∵∠BOC 与∠AOC 是邻补角,∴∠BOC=180°﹣∠AOC=112.5°.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余角、补角的关系.解题时注意运用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3.如图所示,直线AB、CD 交于点O,OE、OF 为过点O 的射线,则对顶角有()A.1 对B.2 对C.3 对D.4 对【分析】据对顶角的定义对各图形判断即可.【解答】解:图中的对顶角有:∠AOC 与∠BOD,∠AOD 与∠BOC 共2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直线AB、CD、EF 相交于O,图中对顶角共有()A.3 对B.4 对C.5 对D.6 对【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可以判断.【解答】解:图中对顶角有:∠AOF 与∠BOE、∠AOD 与∠BOC、∠FOD 与∠EOC、∠FOB 与∠AOE、∠DOB 与∠AOC、∠DOE 与∠COF,共6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注意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中,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5.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对顶角有()A.4 对B.6 对C.8 对D.12 对【分析】每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形成两对对顶角,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有6 条直线形成两对对顶角,那么对顶角的个数有12 对.【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对顶角有12 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概念,两直线相交形成两对对顶角.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MN,GH 相交于点O,则图中对顶角共有()A.3对B.6 对C.12 对D.20 对【分析】n 条不同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得到n(n﹣1)对对顶角,依据规律可得结果.【解答】解:2 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 2 对,2=2×1;3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6 对,6=3×2;4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12 对,12=4×3;由规律可得,n 条不同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得到n(n﹣1)对对顶角,∴直线AB,CD,EF,MN,GH 相交于点O,对顶角共有5×4=20 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注意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中,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7.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作射线OE,则图中邻补角有()A.4对B.6 对C.7 对D.8 对【分析】根据邻补角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并且有一条边是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进行解答.【解答】解:如图,邻补角有:∠AOC 与∠AOD,∠AOD 与∠BOD,∠BOD 与∠BOC,∠BOE 与∠AOE,∠BOC 与∠AOC,∠COE 与∠DOE.所以共 6 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邻补角的定义,注意按一定顺序寻找方能做到不重不漏.8.某城市有四条直线型主干道分别为l1,l2,l3,l4,l3 和l4 相交,l1 和l2 相互平行且与l3、l4 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可得同旁内角()对.A.4 B.8 C.12 D.16【分析】观察图形,确定不同的截线分类讨论,如分l1、l2 被l3 所截,l1、l2 被l4 所截,l1、l3 被l4 所截,l2、l3 被l4 所截,l3、l4 被l1 所截,l3、l4 被l2 所截l1、l4 被l3 所截、l2、l4 被l3 所截来讨论.【解答】解:l1、l2 被l3 所截,有两对同旁内角,其它同理,故一共有同旁内角2×8=16 对.故选:D.【点评】在较复杂图形中确定“三线八角”可从截线入手,分类讨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9.如图,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DE∥AC 的是()A.∠2=∠4 B.∠3=∠4 C.∠AFE=∠ACB D.∠BED=∠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3=∠4,∴DE∥A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0.如图,若∠3=∠4,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A.∠1=∠2 B.∠1=∠3 且∠2=∠4C.∠1+∠3=90°且∠2+∠4=90°D.∠1+∠2=9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1=∠2,∠3=∠4,可以推出∠ABC=∠DCB,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1=∠3,∠2=∠4,可以推出∠ABC=∠DCB,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1+∠3=90°,∠2+∠4=90°,可以推出∠ABC=∠DCB,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1+∠2=90°无法推出∠ABC=∠DCB,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如图,能够证明a∥b 的是()第18 页(共41 页)A.∠1=∠2 B.∠4=∠5 C.∠4=∠3 D.∠1=∠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4=∠5,∴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已知:∠1=∠2,∠3=∠4,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l=∠3 B.∠2=∠3 C.AB∥CD D.AE∥DF【分析】证明∠BAD=∠CDA 即可判断.【解答】解:∵∠1=∠2,∠3=∠4,∴∠BAD=∠CDA,∴AB∥C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那么()A.L1∥L2 B.L1⊥L5 C.L3∥L4 D.L3∥L5【分析】因为∠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根据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得∠1=∠3;所以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L3∥L5.【解答】解:∵∠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1=∠3(同角的补角相等).∴L3∥L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D.【点评】本题要会运用补角的性质:“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找到内错角的相等关系,从而证明出两直线平行.14.将AD 与BC 两边平行的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的度数为()A.72°B.45°C.56°D.6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C'EF=6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折叠,∴∠C'EF=∠FEC=62°,∵AD∥BC,∴∠1=∠C'FB=180°﹣62°﹣62°=5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2°,则∠2 的度数为()A.68°B.58°C.48°D.32°【分析】因直尺和三角板得AD∥FE,∠BAC=90°;再由AD∥FE 得∠2=∠3;平角构建∠1+∠BAC+∠3=180°得∠1+∠3=90°,已知∠1=32°可求出∠3=58°,即∠2=58°.【解答】解:如图所示:∵AD∥FE,∴∠2=∠3,又∵∠1+∠BAC+∠3=180°,∠BAC=90°,∴∠1+∠3=90°,又∵∠1=32°,∴∠3=58°,∴∠2=58°,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平角和角的和差相关知识的应用,重点是平行线的性质.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EF折叠,若∠AED'=40°,则∠EFB的度数为()A.40°B.50°C.60°D.70°【分析】根据折叠性质得出∠DED′=2∠DEF,根据∠AED′的度数求出∠DED′,即可求出∠DEF 的度数,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由翻折的性质得:∠DED′=2∠DEF,∵∠AED′=40°,∴∠DED′=180°﹣∠AED′=140°,∴∠DEF=70°,又∵AD∥BC,∴∠EFB=∠DEF=7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 的度数是()A.50°B.60°C.70°D.8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a∥b,∴∠1=∠3=80°,由翻折不变性可知:∠2=∠4=(180°﹣80°)=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如图,将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F 交于G 点,若∠EFC=130°,则∠AED 的度数为()A.55°B.70°C.75°D.80°【分析】求出∠DEF,根据∠AED=180°﹣2∠AED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DE∥CF,∴∠EFC+∠DEF=180°,∵∠EFC=130°,∴∠DEF=50°,∴∠AED=180°﹣2×50°=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如图,将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沿EF 折叠,若∠EFB=32°,则①∠C′EF=32°;②∠AEC=148°;③∠BGE=64°;④∠BFD=11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11.1个B.2 个C.3 个D.4 个【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①∵AE∥BG,∠EFB=32°,∴∠C′EF=∠EFB=32°,故本小题正确;②∵AE∥BG,∠EFB=32°,∴∠AEF=180°﹣∠EFB=180°﹣32°=148°,∵∠AEF=∠AEC+∠GEF,∴∠AEC<148°,故本小题错误;③∵∠C′EF=32°,∴∠GEF=∠C′EF=32°,∴∠C′EG=∠C′EF+∠GEF=32°+32°=64°,∵AC′∥BD′,∴∠BGE=∠C′EG=64°,故本小题正确;④∵∠BGE=64°,∴∠CGF=∠BGE=64°,∵DF∥CG,∴∠BFD=180°﹣∠CGF=180°﹣64°=116°,故本小题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点C 落在点H 处,点D 落在AB 边上的点G 处,若∠AEG=30°,则∠EFC 等于()A.115°B.75°C.105°D.150°【分析】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DEF,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AEG=30°,∴∠DEG=150°,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EF=∠FEG=∠DEG=75°,∵AD∥BC,∴∠DEF+∠EFC=180°,∴∠EFC=10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共13 小题)21.如图,P 是直线l 外一点,从点P 向直线l 引PA,PB,PC,PD 几条线段,其中只有PA 与l 垂直.这几条线段中,最短的是PA ,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解答】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是PA,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PA,垂线段最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为了把河中的水引到C 处,可过点C 作CD⊥AB 于D,然后沿CD 开渠,这样做可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垂线段,且垂线段最短.据此作答.【解答】解:过D 点引CD⊥AB 于D,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属于基础题.23.如图,将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齐,则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是OB ,你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和平行线的性质.【分析】依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OBC=90°,进而得出OB⊥AC.【解答】解:由题可得,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是OB,依据为垂线段最短和平行线的性质.故答案为:OB,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性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指的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它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的连线而言.24.(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2组不同的对顶角;(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6 组不同的对顶角;(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12 组不同的对顶角;(4)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n(n﹣1)组不同对顶角.(如图所示)【分析】根据(1)(2)(3)得出规律,可求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多少组不同对顶角.【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n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1+2+…+n﹣1)×2=×2=n(n﹣1)组不同对顶角.故答案为:n(n﹣1).【点评】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关键是熟悉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5.如图,直线l1、l2、l3 相交于一点O,对顶角一共有6 对.【分析】识别图中的对顶角应从这个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三个基本图形(即定义图形)即直线AB、CD 相交于O;直线AB,EF 相交于O;直线CD,EF 相交于O.由于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对顶角,所以上述图中共有6 对对顶角.【解答】解:如图,图中共有 6 对对顶角:∠AOC 和∠BOD,∠AOD 和∠BOC;∠AOF 和∠BOE,∠AOE 和∠BOF;∠COF 和∠DOE,∠COE 和∠DOF.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6.如图,直线a,b,c 两两相交于A,B,C 三点,则图中有 6 对对顶角;有12 对同位角;有6 对内错角;有6 对同旁内角.【分析】根据3 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3 个点,每个点有两对对顶角,得出对顶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对数.【解答】解:3 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3 个点,每个点有两对对顶角,任意两条直接被第三条截有12 对同位角,6 对内错角,6 对同旁内角,所以对顶角有6 对,12 对同位角,6 对内错角,6 对同旁内角;故答案为:6 12 6 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注意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在被截直线之间找内错角、同旁内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4 组同位角.27.图中,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是3 .【分析】据五条直线相交关系分别讨论:l1、l2 被b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a、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c、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共计3 个.【解答】解:据同位角定义,l1l2 被 b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 1 个;a、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c、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一共有3 个,故填3.【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注意不要漏解.28.四条直线,每一条都与另外三条相交,且四条直线不相交于同一点,每条直线交另外两条直线,都能组成4 组同位角,这个图形中共有48 组同位角.【分析】每条直线都与另3 条直线相交,有3 个交点.每2 个交点决定一条线段,共有3条线段.4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4=12 条线段.每条线段各有4 组同位角,可知同位角的总组数.【解答】解:∵平面上4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4=12 条线段.又∵每条线段各有 4 组同位角,∴共有同位角12×4=48 组.故每条直线交另外两条直线,都能组成4 组同位角.这个图形中共有48 组同位角.故答案为:4,48.【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注意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4 组同位角.29.平面内5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没有3 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图中共有60 对同旁内角.【分析】每条直线都与另4 条直线相交,且没有3 条直线交于一点,共有30 条线段.每条线段两侧各有一对同旁内角内角,可知同旁内角的总对数.【解答】解:如图所示:∵平面上5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0 条线段.又∵每条线段两侧各有一对同旁内角,∴共有同旁内角30×2=60对.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注意在截线的同旁找同旁内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两对同旁内角.注意按顺序一个点一个点的数,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30.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某条直线折叠,若∠1=116°,则∠2 等于58°.【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 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B∥CD,∴∠1=∠BAC=116°,由折叠可得,∠BAD=∠BAC=58°,∵AB∥CD,∴∠2=∠BAD=58°,故答案为:58°.【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1.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沿AB 折叠,若∠1=40°,则纸带重叠部分中∠CAB=70 °.【分析】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AC 的大小,进而可求∠CAB 的大小.【解答】解:∵长方形纸带,∴BE∥AF,∴∠1=∠CAF=40°,由于折叠可得:∠CAB=,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会求解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32.如图(1)是长方形纸条,∠DEF=20°,将纸条沿EF折叠成如图(2),则图(2)中的∠CFG 的度数是14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EF=∠EFB,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EFC 的度数,进而得出∠CFG 即可.【解答】解:∵AD∥BC,∴∠DEF=∠EFB=20°,由折叠可得:∠EFC=180°﹣20°=160°,∴∠CFG=160°﹣20°=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33.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沿EF折叠,如图(1),AD∥BC,ED'∥FC',设∠AED'=x°(1)∠EFB=90°﹣x°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将图1继续沿BF折叠成图(2),∠EFC″=﹣90°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DEF=∠EFB,∠AEH+∠EHB=180°,折叠和三角形的外角得∠D'EF=∠EFB,∠EFB=∠EHB,最后计算出∠EFB=90°﹣x°;(2)由折叠和平角的定义求出∠EFC'=90°+ ,再次折叠经计算求出∠EFC''=.【解答】解:(1)如图1所示:∵AD∥BC,∴∠DEF=∠EFB,∠AEH+∠EHB=180°,又∵∠DEF=∠D'EF,∴∠D'EF=∠EFB,又∵∠EHB=∠D'EF+∠EFB,∴∠EFB=∠EHB,又∵∠AED'=x°,∴∠EHB=180°﹣x°∴∠EFB==90°﹣x°(2)如图2 所示:∵∠EFB+∠EFC'=180°,∴∠EFC'=180°﹣(90°﹣°)=90°+ ,又∵∠EFC'=2∠EFB+∠EFC'',∴∠EFC''=∠EFC'﹣2∠EFB=90°+ ﹣2(9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平角的定义和角的和差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是折叠前后的变及不变的问题,二次折叠角的前后大小等量关系.三.解答题(共10 小题)34.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O,OE⊥CD,且∠BOD 的度数是∠AOD 的5倍.求:(1)∠AOD、∠BOD的度数;(2)∠BOE 的度数.【分析】(1)根据∠BOD+∠AOD=180°和∠BOD=5∠AOD 求出即可;(2)求出∠BOC,∠EOC,代入∠BOE=∠EOC﹣∠BOC 求出即可.【解答】解:(1)∵AB是直线(已知),∴∠BOD+∠AOD=180°,∵∠BOD 的度数是∠AOD 的 5 倍,∴∠AOD=×180°=30°,∠BOD=×180°=150°.(2)∵∠BOC=∠AOD=30°,OE⊥DC,∴∠EOC=90°,∴∠BOE=∠EOC﹣∠BOC=90°﹣30°=60°.【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定义,邻补角,对顶角,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35.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OE 把∠AOC 分成两部分,且∠AOE:∠EOC=2:5(1)如图1,若∠BOD=70°,求∠BOE;(2)如图2,若OF 平分∠BOE,∠BOF=∠AOC+10°,求∠EOF.【分析】(1)依据对顶角相等以及邻补角,即可得到∠AOC=70°,∠BOC=110°,再根据∠AOE:∠EOC=2:5,即可得到∠COE 的度数,进而得出∠BOE 的度数;(2)设∠AOE=2α,∠EOC=5α,则∠BOF=7α+10°,∠BOF=∠BOE=(180°﹣∠AOE)=(180°﹣2α),根据7α+10°=(180°﹣2α),即可得到α的值,进而得到∠EOF 的度数.【解答】解:(1)∵∠BOD=70°,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C=70°,∠BOC=110°,又∵∠AOE:∠EOC=2:5,∴∠COE=70°×=50°,∴∠BOE=50°+110°=160°;(2)设∠AOE=2α,∠EOC=5α,则∠BOF=7α+10°,∵OF 平分∠BOE,∴∠BOF=∠BOE=(180°﹣∠AOE)=(180°﹣2α),∴7α+10°=(180°﹣2α),解得α=10°,∴∠EOF=∠BOF=70°+10°=8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了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关系.36.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BOC,∠COF=90°.(1)若∠AOF=70°,求∠BOE 的度数;(2)若∠BOE:∠BOD=3:2,求∠AOF 的度数.【分析】(1)先根据余角的概念求出∠AOC 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的性质求出∠BOC 的度数,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邻补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1)∵∠COF=90°,∠AOF=70°,∴∠AOC=90°﹣70°=20°,∴∠BOC=180°﹣20°=160°,∵OE 平分∠BOC,∴∠BOE=∠BOC=80°;(2)∵∠BOE:∠BOD=3:2,OE 平分∠BOC,∴∠EOC:∠BOE:∠BOD=3:3:2,∵∠EOC+∠BOE+∠BOD=180°,∴∠BOD=45°,∴∠AOC=∠BOD=45°,又∵∠COF=90°,∴∠AOF=90°﹣45°=4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37.如图,已知∠A=∠C,∠1+∠2=180°,试猜想AB 与CD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由∠1+∠2=180°可证得AD∥BC,得∠ADE=∠C,已知∠A=∠C,等量代换后可得∠ADE=∠A,即AB、CD 被直线AD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相等,由此可证得AB 与CD 平行.【解答】证明:AB∥CD,理由如下:∵∠1+∠2=180°(已知)∴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分)∴∠EDA=∠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分)又∵∠A=∠C(已知)∴∠A=∠EDA(等量代换)(5分)∴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38.(1)如图,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探究:∠ABC 与∠DEF 分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图1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ABC+∠DEF=180°;图2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ABC=∠DEF .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2)由(1)你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3)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 倍少30°,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3)设两个角分别为x 和2x﹣30°,由题意x=2x﹣30°或x+2x﹣30°=180°,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ABC+∠DEF=180°.如图2中,∠ABC=∠DEF,故答案为∠ABC+∠DEF=180°,∠ABC=∠DEF.理由:①如图1 中,∵BC∥EF,∴∠DPB=∠DEF,∵AB∥DE,∴∠ABC+∠DPB=180°,∴∠ABC+∠DEF=180°.②如图2 中,∵BC∥EF,∴∠DPC=∠DEF,∵AB∥DE,∴∠ABC=∠DPC,∴∠ABC=∠DEF.(2)结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3)设两个角分别为x 和2x﹣30°,由题意x=2x﹣30°或x+2x﹣30°=180°,解得x=30°或x=70°,∴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或70°和11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9.如图,已知∠AED=∠ACB,CD⊥AB,HF⊥AB,猜想∠1 与∠2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的理由.。

相交线与平行线( 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层训练AB卷(湘教版)(解析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 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层训练AB卷(湘教版)(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4章相交线与平行线(B 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选题(共40分)1.(本题4分)如图所示,下列条件可判定直线a b ∥的是()A .12B .23C .45D .35180 【答案】D 【分析】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详解】解:A 、根据12 能推出c d ∥,故不合题意;B 、根据23 不能推出a b ∥,故不合题意;C 、根据45 能推出c d ∥,故不合题意;D 、根据35180 能推出a b ∥,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本题4分)如图,在平面内,DE FG ∥,点A ,B 分别在直线DE ,FG 上,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为直角,若120 ,则2 的度数为()A .20B .22.5C .70D .80 【答案】C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作出平行线,进而得出2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C 作NC FG ∥,则DE FG NC ∥∥,故120NCB ,2902070ACN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3.(本题4分)若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PA l ,且5PA ,6PB ,7PC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A .5B .6C .7D .8【答案】A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得.【详解】解:A ∵是直线l 上的一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PA l ,且5PA ,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4.(本题4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 b ∥,b c ∥则a c∥B .若a b r r ,b c ,则a c C .若a b ∥,b c ,则a c∥D .若a b ∥,b c ∥,则a c【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平行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A.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正确,故本选项正确;B.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r r ,b c 则a c ∥,故本选项错误;C.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故本选项错误;D.在同一平面内,若a b ∥,b c ∥则a c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公理、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本题4分)如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 沿BC 方向平移后得到四边形PEFQ ,若8BF ,4CE ,则平移的距离为()A .2B .3C .4D .5【答案】A 【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BC EF ,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BE CF ,再结合已知长度可得结果.【详解】解:由平移可知:BC EF ,∴BC CE EF CE ,即BE CF ,∴平移的距离 122BE BF CE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移前后两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6.(本题4分)下列命题中: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③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一定平行;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一一判定.【详解】解:①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该命题是假命题;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该命题是假命题;③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不一定平行,故该命题是假命题;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故该命题是真命题;故真命题有1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熟练掌握和运用各图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本题4分)如图所示,将直尺与含60 角的直角三角板叠放在一起,若170 ∠,则2 的度数为()A .70B .60C .50D .30【答案】C【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3 ,再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 .【详解】解:如图,∵170 ∠,∴3180706050 ,由直尺可知:AB CD ∥,∴2350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8.(本题4分)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EO CD ,垂足为O ,且OB 平分EOD ,则AOC 的度数为()A .45B .50C .55D .60【答案】A 【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OD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OC 的度数.【详解】解:∵EO CD ,∴90DOE ,∵OB 平分EOD ,∴45BOD BOE ,∴45AOC BO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关键是得到BOD 的度数.9.(本题4分)如图,AB EF ∥,90C ,则α、β、γ的关系是()A .90B .180C .90D .【答案】C 【分析】过点C 、D 分别作AB 的平行线CG 、DH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过点C 、D 分别作AB 的平行线CG 、DH ,∵AB EF ∥,∴AB CG DH EF ∥∥∥,∴1 ,23 ,4 ,∵290190 ,34 ,∴90 ,∴9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0.(本题4分)如图,AB CD ,F 为AB 上一点,∥FD EH ,且FE 平分AFG ,过点F 作FG EH 于点G ,且2 AFG D ,则下列结论:①30D ;②290 D EHC ;③FD 平分HFB ;④FH 平分GFD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G FD ,从而可得90AFG BF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 BFD ,代入计算即可判断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HC D ,由此即可判断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BFD D ,90GFD ,但题干未知HFD 的大小,由此即可判断③和④.【详解】解:,FD EH FG EH ∵∥,FG FD ,1809090AFG BFD ,2AFG D ∵,290D BFD ,∥∵AB CD ,D BFD ,290D D ,解得30D ,则结论①正确;FD EH ∵∥,30EHC D ,22303090D EHC ,则结论②正确;,AB CD FG EH ∵∥,30D ,30BFD D ,90GFD ,但HFD 不一定等于30 ,也不一定等于45 ,所以FD 平分HFB ,FH 平分GFD 都不一定正确,则结论③和④都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32分)11.(本题4分)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垂足为点O ,若110AOD ,则EOC ________度.【答案】20【分析】由已知EO AB ,110BOC AOD ,可得90BOE ,再利用角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详解】解:EO AB ∵,90BOE \Ð=°,110AOD ∵,110BOC AOD ,1109020EOC BOC BOE ,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角的和差,结合图形,正确得到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本题4分)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C ,OF OE 于点O ,若70AOD °,则AOF 等于___________.【答案】55 ##55度【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70BOC AOD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1352BOE BOC ∠∠,最后根据平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70AOD °,∴70BOC AOD ∠.∵OE 平分BOC ,∴1352BOE BOC ∠∠.∵OF OE ,∴90EOF ,∴180180359055AOF BOE EOF ∠∠∠.故答案为:5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数问题、垂直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本题4分)如图,在ABC 中,90ABC ,将ABC 沿AB 方向平移AD 的长度得到DEF ,已知833EF BE CG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答案】19.5【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DEF ABC 即8DEF ABC BC EF S S ,V V ,再根据ABC DBG DEF DBG S S S S 再证明ACGD BEFG S S 梯形梯形,最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将ABC 沿AB 方向平移AD 的长度得到DEF ,∴DEF ABC ,∴8DEF ABC BC EF S S ,V V ,∴ABC DBG DEF DBG S S S S ,∴ACGD BEFG S S 梯形梯形,∵8353BG BC CG BE ,,∴ 158319.52ACGD BEFG S S梯形梯形.故答案为:19.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本题分如图,直线12l l ∥AQ【答案】100【分析】过点A 作1AP l ∥,可得2AP l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过点A 作1AP l ∥,∴150PAD ,∵12l l ∥,∴2AP l ∥,∴225PAQ ∴502575DAQ DAP PAQ ,∵AQ 平分DAC ,∴75CAQ DAQ ,∵2AP l ,∴3=+2575100CAP PAQ CAQ ,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本题4分)如图,12325 ,,击打白球,反弹后将黑球撞入袋中,∠1=______.【答案】65°##65度【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求出∠1的度数【详解】∵虚线和桌边平行∴∠2的余角和∠3相等,为25°∴2902565∴12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知识点,掌握它是本题关键.16.(本题4分)如图,AD BC BD AE ∥,∥,DE 平分ADB ,且ED CD .若127.5AED BAD ,则BCD EAB ________°.【答案】37.5【分析】设ADE x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DB ADE x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90BDC x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90BCD x ∠,180AED BDE x EAD ADB ∠∠,∠∠,再根据已知条件得到127.5BAD x ,进一步推出52.5EAB x ∠,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ADE x ,∵DE 平分ADB ,∴EDB ADE x ∠∠,∵ED CD ,∴90EDC ,∴90BDC x ∠,∵AD BC ∥,∴18090BCD ADC x ∠∠,∵BD AE ,∴180AED BDE x EAD ADB ∠∠,∠∠,∵127.5AED BAD ,∴127.5127.5BAD AED x ∠,∴18052.5EAB ADB BAD x ∠∠∠,∴37.5BCD EAB ,故答案为:3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本题4分)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已知75BOD ,OE 把AOC 分成两个角,且23AOE EOC ,将射线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 0180αα 到OF ,当120AOF 时,则α的度数是_____°.【答案】90 ##90度【分析】先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75AOC BOD ,再计算出30AOE ,然后根据120AOF 和0180 <<,得到OF 和OE 都在AB 的同侧,最后计算AOF AO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75BOD Q ,75AOC ,23AOE EOC Q 22753055AOE AOC,120AOF Q ,1203090EOF AOF AOE ,即射线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 到OF ,故答案为:90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18.(本题4分)如图,AB CD ,2P E 平分1P EB ,2P F 平分1PFD ,可得2P ;3P E 平分2P EB ,3P F 平分2P FD ,可得3P ,……,设1P EB x ,1P FD y ,依次平分下去,则n P ______ .【答案】112n x y 【分析】作过1P 的辅助线∥MN AB ,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归纳推理思想解决本题.【详解】解析:解:如图,分别过点1P 、2P作直线∥MN AB ,GH AB ∥,11P EB MP E x ,又∥∵AB CD ,MN CD ,11P FD FP M y ,111EP F EP M FP M x y ,2P E ∵平分1BEP ,2P F 平分1DFP,211122BEP BEP x ,211122D FP D FP y .同理可证: 222111222EP F BEP DFP x y x y ,以此类推: 231()2P x y , 341()2P x y ,..., 11()2n n P x y ,故答案为: 11()2n x y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归纳推理的思想解决.三、解答题(共78分)19.(本题8分)已知:如图,点B 、E 分别在AC 、DF 上,AF 分别交BD 、CE 于点M 、N ,12 ,A F .求证:C D .【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B CE ∥和DF 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2ANC ∵,12 ,1ANC ,DB CE ,C ABD ,A F ∵,DF AC ∥,D ABD ,C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0.(本题8分)如图,已知:CD AB 于点D ,EF AB 于点F ,1 2 .求证:DG BC .【答案】见解析【分析】由CD AB ,EF AB ,得出CD EF ,根据1 2 得出1 DC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详解】证明:∵CD AB ,EF AB ,CDF EFD 180 ,CD EF ,2 3 ,又∵1 2 ,1 3 ,DG 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1.(本题8分)请将下列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如图所示,已知1180AFE ,2A .求证A C AFC .证明:∵1180AFE ,∴CD E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 ,∴_________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E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AFE∵AFE CFE AFC ,∴A C AFC (等量代换).【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CD EF ∥,AB CD ∥,求出AB E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 AFE ,C CFE ,最后利用等量代换即可证明.【详解】解:证明:∵1180AFE ,∴CD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 CF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A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EF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A AFE ,∵AFE CFE AFC ,∴A C AFC (等量代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正确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2.(本题10分)已知:如图,C 、D 是直线AB 上两点,12180 ,DE 平分CDF ,FE DC ∥.(1)求证:CE DF ∥;(2)若130DCE ,求DEF 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25 .【分析】(1)由邻补角可得1180DCE ,结合题意可得2DCE ,再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得结论;(2)结合(1)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50CDF ,再由角平分线求得25CDE ,最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解.【详解】(1)证明:12180 ∵,1180DCE ,2DCE ,∴CE DF ∥;(2)CE DF ∥Q ,130DCE ,180********CDF DCE ,DE ∵平分CDF ,1252CDE CDF ,∵EF AB ∥,25DEF CD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本题10分)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45AOC BOC ::.(1)求 BOE 的度数;(2)若OF OE ,求COF 的度数.【答案】(1)40°(2)130°【分析】(1)设45AOC x BOC x ,,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45180x x ,解得20x =,则80BOD AOC ,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求出50AOF ,则130COF AOC AOF .【详解】(1)解:∵45AOC BOC ::,∴设45AOC x BOC x ,.∵180AOC BOC ,∴45180x x ,∴20x =,∴480AOC x ,∴80BOD AOC .∵OE 平分BOD ,∴1402BOE BOD ;(2)解:∵40OF OE BOE ,,∴90EOF ,∴9050AOF BOE .∵80AOC ,∴130COF AOC AO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图形中角度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垂直的定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本题10分)如图,已知12 ,A D .(1)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40 BFD ,求MEC 的度数【答案】(1)AB CD ∥,理由见解析(2)40MEC .【分析】(1)先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1FNM ,由12 得出2FNM ,再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DF AE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 AEC ,由A D 可得A AE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 CD ∥;(2)根据AB CD ∥得出BFC D ,由DF AE ∥得出D MEC ,据此即可求解.【详解】(1)解:AB CD ∥,理由如下:∵1FNM ,12 ,∴2FNM ,∴DF AE ∥,∴D AEC ,∵A D ,∴A AEC ,∴AB CD ∥;(2)解:∵AB CD ∥,∴BFD D ,∵DF AE ∥,∴D MEC ,∵40 BFD ,∴40MEC D BF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先根据题意得出DF AE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本题12分)已知如图,两条射线AM BN ,连结端点A 和B .点P 是射线AM 上不与点A 重合的一个动点,BC ,BD 分别平分ABP 和PBN ,交射线AM 于点C ,D .(1)若60A ,求CBD 的度数.(2)APB 与ADB 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APB ADB 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若A ,当ACB ABD ∠∠时,求ABC 的度数.【答案】(1)60(2):2:1APB ADB (3)1454ABC 【分析】(1)根据AM BN 可以得到ABN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14ABN,解题即可.【详解】(1)AM BN ∵∥,180ABN A ,18060120ABN ,120ABP PBN ,BC ∵平分ABP ,BD 平分PBN ,2ABP CBP ,2PBN DBP ,22120CBP DBP ,60CBD CBP DBP .(2)不变,:2:1APB ADB ,AM BN ∵∥,APB PBN ,ADB DBN ,BD Q 平分PBN ,2PBN DBN ,:2:1APB ADB .(3)如图,AM BN ∵∥,ACB CBN当ACB ABD ∠∠时,有CBN ABD .,12CBD CBD ,12 ,由(1)可知:13 ,24 ,1114544ABN .1454AB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本题12分)【发现】如图1,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EM 平分AEF ,FM 平分CFE .若55AEM ,35CFM ,试判断AB 与CD 平行吗?并说明理由;【探究】如图2,若直线AB CD ∥,点M 在直线,AB CD 之间,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90EMF ,P 是MF 上一点,且EM 平分AEP .若60CFM ,则AEP 的度数为________;【延伸】若直线AB CD ∥,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点M 在直线,AB CD 之间,且在直线EF 的左侧,P 是折线E M F 上的一个动点,90EMF 保持不变,移动点P ,使EM 平分AEP 或FM 平分CFP .设CFP ,AEP ,请直接写出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发现]见解析;[探究]60 ;[延伸]1902或1902 【分析】[发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求出AEF ,CFE ,可得180AEF CFE ,即可判定平行;[探究]过M 作MN AB ∥,根据平行公理可得AB CD MN ∥∥,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推出90EMF AEM CFM ,再根据60CFM 求出30AEM ,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EP ;[延伸]分EM 平分AEP ,FM 平分CFP ,两种情况,结合[探究]中的结论,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结果.【详解】解:[发现]平行,理由是:∵55AEM ,EM 平分AEF ,∴2110AEF AEM ,∵35CFM ,FM 平分CFE ,∴270CFE CFM ,∴180AEF CFE ,∴AB CD ∥;[探究]如图,过M 作MN AB ∥,∵AB CD ∥,∴AB CD MN ∥∥,∴AEM NME ,60CFM NMF ,∴90EMF EMN FMN AEM CFM ,∵60NMF ,∴30AEM EMN ,∵EM 平分AEP ,∴260AEP AEM ;[延伸]如图,若EM 平分AEP ,∴12AEM PEM ,同上可得:90M AEM CFM ,∴90CFP AEM ,∴1902 ,即1902;若FM 平分CFP ,∴1122CFM PFM CFP ,同上可得:90M AEM CFM ,∴1902 ;综上: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902或190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通常需要根据题意作出相关的辅助线,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图形中寻找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从而判断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注意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大题专项提升训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含答案)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大题专项提升训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大题专项提升训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1.如图,AE平分∠BAD,DF平分∠CDA,且AE∥DF,求证:AB∥CD.2.如图,AD⊥CB于D,EF⊥CB于F,∠1=∠2,∠BAC=70°,求∠AGD的度数.3.如图,已知∠1+∠2=180°,∠3=108°.求∠4的度数.4.如图,已知AB=CD,∠1=∠2.求证:BC=DA.5.如图,∠1=∠2,∠C=∠D.求证:∠A=∠F.6.如图,已知∠1+∠2=180°,∠DEF=∠A,试判断∠ACB与∠DEB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明.7.已知:如图,C,D是直线AB上两点,∠1+∠2=180°,DE平分∠CDF,EF∥AB,(1)求证:CE∥DF;(2)若∠DCE=130°,求∠DEF的度数.8.如图,D,E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AB,BC上的点,DE∥AC,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DFC=∠A.(1)求证:AB∥CF;(2)若∠ACF比∠BDE大40°,求∠BDE的度数.9.如图,在△ABC中,EF⊥AB,CD⊥AB.(1)求证:EF∥CD;(2)若点G在AC边上,∠1=∠2,求证:∠DGC+∠GCB=180°.1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BC于点D,点E是AB上一点,EF⊥BC于点F,点G是AC上一点,连接DG,且∠1=∠2.求证:AB∥DG.11.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BC,EF⊥BC,垂足分别为D、F.G为AC上一点,E为AB上一点,∠1=∠2.求证:DG∥AB.1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EF⊥AB,∠ADG=∠B,若点G在AC边上,∠1=∠2,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1=∠2,点E,F,G分别在BC,AB,AC上,且EF⊥AB,GD∥BC交AB于点D.请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F在边BC上,点E在边AB上,点G在边AC上,AD∥EF,∠1+∠FEA=180°.求证:∠CDG=∠B.15.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D⊥AB,垂足为点D,F为BC上的点,FG⊥AB,垂足为点G,点E在AC上,连接DE,若∠EDC=∠BFG.求证:∠B=∠ADE.16.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F在BC边上,点E在AB边上,点G在AC边上,EF与GD的延长线交于点H,∠CDG=∠B,∠1+∠FEA=180°.(1)EH与A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若∠BAD=30°,求∠H的度数.1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F在边BC上,点E在边AB上,点G在边AC上,EF与GD的延长线交于点H,∠1=∠B,∠2+∠3=180°.(1)判断EH与A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GC=58°,且∠H=∠4+10°,求∠H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答】证明:∵AE平分∠BAD,DF平分∠CDA,∴∠DAE=∠BAD,∠ADF=∠CDA又∵AE∥DF,∴∠DAE=∠ADF,∴∠BAD=∠CDA,∴AB∥CD.2.【解答】解:∵EF∥A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1=∠3(等量代换);∴DG∥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C+∠AG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AC=70°,∴∠AGD=110°.3.【解答】解:给图中各角标上序号,如图所示.∵∠1+∠2=180°,∠2+∠5=180°,∴∠1=∠5,∴AB∥CD,∴∠3=∠6.∵∠4+∠6=180°,∠3=108°,∴∠4=180°﹣108°=72°.4.【解答】证明:在△ABC与△CDA中,,∴△ABC≌△CDA(SAS),∴BC=DA.5.【解答】证明:∵∠1=∠2,∠2=∠3,∴∠1=∠3.∴BD∥CE.∴∠ABD=∠C.又∠C=∠D,∴∠D=∠ABD.∴DF∥AC.∴∠A=∠F.6.【解答】解:∠ACB与∠DEB相等,理由如下:证明:∵∠1+∠2=180°(已知),∠1+∠DFE=180°(邻补角定义),∴∠2=∠DFE(同角的补角相等),∴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E=∠D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F=∠A(已知),∴∠BDE=∠A(等量代换),∴DE∥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B=∠DE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7.【解答】(1)证明:∵∠1+∠2=180°,C,D是直线AB上两点,∴∠1+∠DCE=180°,∴∠2=∠DCE,∴CE∥DF;(2)解:∵CE∥DF,∠DCE=130°,∴∠CDF=180°﹣∠DCE=180°﹣130°=50°,∵DE平分∠CDF,∴∠CDE=∠CDF=25°,∵EF∥AB,∴∠DEF=∠CDE=25°.8.【解答】(1)证明:∵DE∥AC,∴∠BDE=∠A,∵∠DFC=∠A,∴∠DFC=∠BDE,∴AB∥CF.(2)解:∵DE∥AC,∴∠ACF+∠DFC=180°,由(1)中已证∠DFC=∠BDE,∴∠ACF+∠BDE=180°,又∵∠ACF比∠BDE大40°,∴∠BDE+40°+∠BDE=180°,∴∠BDE=70°.9.【解答】证明:(1)∵EF⊥AB,CD⊥AB,∴∠BFE=∠CDB=90°,∴EF∥CD;(2)∵EF∥CD,∴∠2=∠BCD,∵∠1=∠2,∴∠1=∠BCD,∴DG∥BC,∴∠DGC+∠GCB=180°.10.【解答】证明:∵EF⊥BC,AD⊥BC,∴EF∥AD,∴∠1=∠BAD,∵∠1=∠2,∴∠BAD=∠2,∴AB∥DG.11.【解答】证明:∵AD⊥BC,EF⊥BC,∴∠ADB=∠EFB=90°,∴AD∥EF,∴∠2=∠3,∵∠1=∠2,∴∠1=∠3,∴DG∥AB.12.【解答】解:CD⊥AB.理由如下:∵∠ADG=∠B,∴DG∥BC,∴∠1=∠DCB,∵∠1=∠2,∴∠2=∠DCB,∴CD∥EF,∴∠CDB=∠EFB,∵EF⊥AB,∴∠EFB=90°,∴∠CDB=90°,∴CD⊥AB.13.【解答】解:CD⊥AB.理由如下:∵DG∥BC,∴∠1=∠DCB.∵∠1=∠2,∴∠2=∠DCB.∴CD∥EF.∴∠CDB=∠EFB.∵EF⊥AB,∴∠EFB=90°.∴∠CDB=90°.∴CD⊥AB.14.【解答】证明:∵AD∥EF,(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FEA=180°,∠2+∠FEA=180°,∴∠1=∠2(同角的补角相等),∴∠1=∠3(等量代换),∴DG∥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G=∠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5.【解答】证明:如图所示:∵FG⊥AB,CD⊥AB,∴∠FGB=∠CDB=90°,∴FG∥CD,∴∠BFG=∠BCD,又∵∠EDC=∠BFG,∴∠BCD=∠EDC,∴DE∥BC,∴∠B=∠ADE.16.【解答】解:(1)平行,理由如下:∵∠CDG=∠B,∴AB∥DG,∴∠BAD=∠1,∵∠1+∠FEA=180°,∴∠BAD+∠FEA=180°,∴EH//AD;(2)由(1)得EH//AD,∠1=∠BAD,∴∠H=∠1,∴∠BAD=∠H,∵∠BAD=30°,∴∠H=30°.17.【解答】解:(1)EH∥AD,理由如下:∵∠1=∠B,∴AB∥GD,∴∠2=∠BAD,∵∠2+∠3=180°,∴∠BAD+∠3=180°,∴EH∥AD;(2)由(1)得AB∥GD,∴∠2=∠BAD,∠DGC=∠BAC,∵∠DGC=58°,∴∠BAC=58°,∵EH∥AD,∴∠2=∠H,∴∠H=∠BAD,∴∠BAC=∠BAD+∠4=∠H+∠4=58°,∵∠H=∠4+10°,∴∠4+10°+∠4=58°,解得:∠4=24°,∴∠H=34°.。

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附答案)

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附答案)
则∠BCF的度数是( )
A.160°B.150°C.70°D.50°
6(2003南通市)判断题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1=∠3(B)∠2=∠3
(C)∠4=∠5(D)∠2+∠4=180°
7.(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1) ;(2) ;(3) 中正确的个数为()
又∵∠ABF=∠DCE(已知),
∴∠ABC-∠ABF =∠BCD-∠DCE(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强化训练
一.填空
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①∵∠3=∠4(已知),
__∥___()
②∵∠5=∠DAB(已知),
证明:过点E作EF∥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3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FEC。
证法一:过F点作FG∥AB,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过E点作EH∥CD,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FG∥AB(已作),AB∥CD(已知),

(完整word)相交线与平行线★_提高练习题

(完整word)相交线与平行线★_提高练习题

①2121②12③12④《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180=∠+∠ACD D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向左拐ο30,第二次向右拐ο30B.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右拐ο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EDC BA43217.如右图,CD AB //,且ο25=∠A ,ο45=∠C ,则E ∠的度数是( ) A. ο60 B. ο70 C. ο110 D. ο808.如右图所示,已知BC AC ⊥ ,AB CD ⊥,垂足分别是C 、D ,那 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 A. AD CD > B. BC AC < C. BD BC > D. BD CD <9.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A. 7个B. 6个C. 5个D. 4个10.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 3对B. 4对C. 5对D. 6对二、填空题1.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必刷题】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与相交线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B. 两条相交线一定不平行C.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D. 两条相交线的斜率一定相等2. 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的倾斜角()A. 相等B. 互补C. 互余D. 无法确定3. 下列图形中,不是由平行线与相交线构成的是()A. 矩形B. 正方形C. 梯形D. 圆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4cm,AD=6cm,则对角线AC的长度可能是()A. 2cmB. 5cmC. 7cmD. 10cm5. 下列关于平行线的性质,错误的是()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互补D. 同旁内角相等6. 下列关于相交线的性质,正确的是()A. 对顶角相等B. 邻补角相等C. 内错角相等D. 同旁内角相等7. 若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直线EF与直线AB、CD相交,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EF + ∠CFD = 180°B. ∠BEF + ∠DEF = 180°C. ∠AEF = ∠CFDD. ∠BEF = ∠DEF8. 在三角形ABC中,若AB=AC,直线DE平行于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AC = ∠ABCB. ∠BAC = ∠ACBC. ∠BAC = ∠DCED. ∠ABC = ∠ACB9. 下列关于平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B. 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平行线的距离相等C. 平行线的斜率相等D. 平行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10. 若两条直线垂直相交,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为()A. 0B. 1C. 1D.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1. 两条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

()2. 两条相交线的对顶角相等。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 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5. 在三角形中,若两边平行,则这两边所对的角相等。

(完整版)初一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试题

(完整版)初一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试题

第一章:平行线与相交线考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考点讲解: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 90○,则∠2= ∠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 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C=18 0○,∠A+∠B=18 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2004、厦门,2分)已知:∠A= 30○,则∠A的补角是________度.解:150○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补角的性质.【考题1-2】(2004、青海,3分)如图l-2-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 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 =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三、针对性训练:(30 分钟) (答案:220 ) 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D.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处观测到C处的方向为()A.南偏西32○B.东偏南32○C.南偏西58○D.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_8.如图l-2-2,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0个B.l个C.2个D.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___10.已知∠A和∠B互余,∠A与∠C互补,∠B与∠C的和等于周角的13,求∠A+∠B+∠C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与∠B都是直角,∠BOC=59○.(1)求∠AOD的度数;(2)求∠AOB和∠DOC的度数;(3)∠A 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考点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一、考点讲解: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2.“三线八角”的识另: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3.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2004贵阳,3分)如图1―2―4,直线a ∥b,则∠A CB=________解:78○点拨:过点C作CD平行于a,因为a∥b,所以CD∥b.则∠A C D=2 8○,∠DCB=5 0○.所以∠ACB=78○.【考题2-2】(2004、开福,6分)如图1―2―5,AB∥CD,直线EF分别交A B、CD于点E、F,EG平分∠B EF,交CD于点G,∠1=5 0○求∠2的度数.解:65○点拨:由AB∥CD,得∠BEF=180○-∠1=130○,∠BEG=∠2.又因为EG平分∠BEF,所以∠2=∠BEG=12∠BEF=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针对性训练:( 40分钟) (答案:220 ) 1.如图1-2-6,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l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1如图,直线a // b,那么/ x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B// CD ,/ 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 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 E -/ F =3.如图,已知/ 1 + / 2= 180°,/ 3=/ B,求证: DE // BC./ 3 =/ 4,/ 5=/ 6.求证:ED // FB.5.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F、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 1 = / 2 = / E, / 3=/ 4.求C证:AB // CD .6.已知,如图, AE // BD ,/ 1= 3/2,/ 2 = 26°,求一(3)如图3,若Z A = m ,依次作出Z AOP 的角平分线 OB , Z BOP 的角平分线 OB 1 ,Z B 1OP 的角平分 线OB 2,Z B n - 1OP 的角平分线 OB n ,其中点 B , B 1, B 2,…,B n -1, B n 都在射线AE 上,试求Z AB n O 的度数.,求/ 1 + / 2的度数(提示:要作辅助线哟!/ AOP 的角平分线交射线 AE 与点B ,若/ BOP = 58°,求/ A 的度数.(2)如图 2, 若点C 在射线AE 上,OB 平分/ AOC 交AE 于点B , OD 平分/ COP 交AE 于点D ,/ADO = 39° ,求/ ABO -Z AOB 的度数./ B = 105 (1)如图 1,9. 数学思考:(1)如图1,已知AB // CD,探究下面图形中/ APC和/ PAB、/PCD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推广延伸:(2)①如图2,已知AA i / BA1,请你猜想/ A1,/ B1,/ B2,/ A2、/ A3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②如图3,已知AA1 / BA n,直接写出/ A1,/ B1,/ B2,/ A2、…/ B n-1、/ A n的关系拓展应用:(3)①如图4所示,若AB // EF,用含a, 3, 丫的式子表示X,应为_________________A.180° + a+ 3- YB.180 °_ a_Y+3 C .供丫― a D . a+ 3+ 丫②如图5, AB / CD,且/ AFE = 40°,/ FGH = 90°,/ HMN = 30°,/ CNP = 50°,请你根据上述结论直接写出/ GHM的度数是(2)如图2,点P在直线AB、CD之间,/ BAP与/ 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点P落在CD夕卜,/ BAP与/ DCP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 AKC与/ APC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0. 已知,直线AB / DC,点P为平面上一点,连接AP 与CP.(1) 如图1,点P在直线AB、CD之间,当/ BAP= 60°,/ DCP = 20° 时,求/ APC .K,写出/ AKC 与/ APC11. 如图,已知AM II BN,/ A = 80。

,点P是射线AM上动点(与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 ABP 和/ PBN,交射线AM于C、D .(1)求/ CBD的度数;(2)当点P运动时,那么/ APB: / ADB的度数比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比值;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3)当点P运动到使/ ACB = / ABD时,求/ ABC的度数.川C P D M12 .如图1, AB I CD,直线EF交AB于点E,交CD于点F,点G在CD上,点P在直线EF左侧、且在直线AB和CD之间,连接PE、PG .(1 )求证:/ EPG = / AEP+/ PGC ;(2)连接EG,若EG 平分/ PEF , / AEP+ / PGE = 110°,/PGC—EFC,求/ AEP的度数;(3)如图2,若EF平分/ PEB, / PG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EF相交于点H,则/ EPG与/ EHG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13 .已知E、D分别在/ AOB的边OA、OB上,C为平面内一点,DE、DF分别是/ CDO、/ CDB的平分线.(1)如图1,若点C在OA上,且FD // AO,求证:DE丄AO ;(2)如图2,若点C在/ AOB的内部,且/ DEO =Z DEC,请猜想/ DCE、/ AEC、/ CD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若点C在/ AOB的外部,且/ DEO = Z DEC,请根据图3、图4分别写出/ DCE、/ AEC、/ CD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14 .已知,AB // CD,点E为射线FG上一点.(1)如图1,若/ EAF = 30°,/ EDG = 40°,则/ AED = ______________ ° ;(2)如图2,当点E在FG延长线上时,此时CD与AE交于点H,则/ AED、/ EAF、/ EDG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DI 平分/ EDC,交AE 于点K,交AI 于点I,且/ EAI: / BAI = 1: 2,/ AED = 22°, / I =20°,求/ EKD的度数.15 •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A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P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a ° /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a、b满足|a-3b|+ (a+b-4) 2= 0.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 // MN,且/ BAN = 45°(1 )求a、b的值;(2) 若灯B射线先转动2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 如图,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射线到达AN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过C作CD丄AC交PQ 于点D,则在转动过程中,/ BAC与/ BCD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16. 已知如图,/ COD = 90°,直线AB 与OC 交于点B ,与OD 交于点A ,射线OE 与射线AF 交于点G .(1 )若 OE 平分/ BOA , AF 平分/ BAD ,/ OBA = 42°,则/ OGA =(3)将(2)中的“/ OBA = 42° ”改为“/ OBA = a”,其它条件不变,求/ OGA 的度数.(用含a 的 代数式表示)(4) 若 OE 将/ BOA 分成 1: 2 两部分,AF 平分/ BAD ,/ ABO = a (30°V aV 90°),求/ OGA 的(昔用阖)17. 已知直线 AB // CD , E 是直线 AB 的上方一点,连接 AE 、EC(1) 如图 1,求证:/ AEC+ / EAB =Z ECD(2) 如图2, AF 平分/ BAE , CF 平分/ DCE ,且/ AFC 比/ AEC 的厶倍少40°,直接写出/ AEC 的2(2)若/ GOA =BOA ,/ GAD = / BAD ,/ OBA = 42°,则/OGA=图218. 直线MN与直线PQ相交于0,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B在射线OM上运动.(1)如图1,若/ AOB= 80°,已知AE、BE分别是/ BAO和/ ABO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 AE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变化的情况;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AEB的大小.(2)如图2,若/ AOB= 80°,已知AB不平行CD , AD、BC分别是/ BAP和/ ABM的角平分线,AD、B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 F = _____________ ; DE、CE又分别是/ ADC和/BCD 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 CED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其大小为:/ CED = 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3,若/ AOB= 90°,延长BA至G,已知/ BAO、/ OAG的角平分线与/ BOQ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相交于E、F,则/ EAF = ;(4)如图3,若AF, AE分别是/ GAO,/ BAO的角平分线,/ AOB = 90°,在△ 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 ABO的度数= ___________ .213. 10分)已知AM"匚乩点E为平血內一点3C于匕如苗1,宣接写出口和丄匚之间的数呈关妾____ ;Q)如图2,过点日作EDI AM于点D.求tn ZAED = ZC:(巧如朋生在(可问问条件下•点E、F在DM上.逢察它氏BF、CF. BF平分BE平分厶ED.若100s. 3dDBE,求E EBC的度数20.如图,点D、点E分别在△ ABC边AB, AC上,/ CBD = Z CDB , DE // BC ,Z CDE的平分线交AC 于F点.(1 )求证:/ DBF + Z DFB = 90°;(2)如图②,如果/ ACD的平分线与AB交于G点,/ BGC = 50°,求/ DEC的度数.(3)如图③,如果H点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AH交DC于M点,/ CAH的平分线AI交DF于N点,当H点在BC上运动时,Z匹計乙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 说明理由;Z ANF 如果不变,试求出其值.Si 罰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