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3671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4.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是王献之的孙子,王珣的儿子。
王羲之精通书法,并在艺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二、《兰亭集序》的背景三、《兰亭集序》的内容概况四、《兰亭集序》中的主要意思和表达1.描写自然景色:文章通过描绘兰亭、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的变化。
3.赞美艺术:文章赞美了艺术创作的力量和价值,认为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能够引领人们享受美好的精神享受。
五、《兰亭集序》中的艺术手法和特点1.精致的描写: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如“烟霞凝结,欲晓还留”、“遥山舒共远,直入海流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山水美的真实和细腻。
2.打动人心的情感表达:文章中的情感表达真挚感人,如“对景伤怀,不禁视屏翳然”、“机杼众聚,纷披日月之光”的表述,让人对生命和艺术产生共鸣。
3.抒发对艺术的赞美:文章通过抒发对文学和绘画的赞美,展示了艺术创作的魅力和价值,让人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六、《兰亭集序》对后世的影响1.文字影响:《兰亭集序》的文字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2.书法影响: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艺术价值的认识:《兰亭集序》通过艺术创作的赞美,提升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对后世艺术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七、《兰亭集序》的主要论点和价值观1.学术追求:文章中提到了“文彩飘然”,赞美了文人墨客的学识和才华。
2.崇尚自然:文章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3.珍惜时间:文章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呼吁人们珍惜时间,追求永恒的价值。
4.艺术至上:文章表达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赞美,认为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
《兰亭集序》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兰亭集序》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0c2cbf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6.png)
《兰亭集序》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作者常识: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文化知识:①癸丑: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古人用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次序,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称为“干支纪年法”。
②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③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用。
觞,酒杯。
④契:即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⑤彭殇: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⑥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⑦岁:岁星,即木星。
古人曾以岁星纪年,将一周天分为十二个星次,岁星每行经一个星次即一年。
二、重要词语释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形作名,贤明的人)毕(全)至,少(形作名,年少的人)长(形作名,年长的人)咸(都)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名动,环绕)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胜景),一觞(名作动,喝)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是(这)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万物)之盛,所以(用来)游目骋(舒展)怀,足以极(极尽享用)视听之娱,信(的确)可乐也。
【统编版】《兰亭集序》-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
![【统编版】《兰亭集序》-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d766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3.png)
(4)我国古代四种主要的纪年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十年”指鲁庄公十年。再如《廉颇蔺相如列 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_皇__帝__年__号__纪__年__法__。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 中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和元年”等。 ③_干__支__纪__年__法___。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近代还常 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等。
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令人愉快的 啊。(得分点:品类、所以、信,定语后置句)
(第4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 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 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④引( 导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⑤次( 旁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⑥虽( 即使)
(第2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抬头观望广阔无穷的宇宙,低头细察众多的自 然界的万物,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足以
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
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
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
日
。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
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全面归纳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全面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fabac8083c4bb4cf7ecd1bc.png)
通假字1 •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4、弓1(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 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一世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矢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冋,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 一起。
例:若合一契2) 一样。
例:其致一也3) 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 ... 一边 .. 。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3、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 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 期(j i )年之后周、满 5、 、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虚词运用】 1、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4、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5、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高 长 学习 进步 办好 修建6、修守战之具(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整治 至 、及 ,注定 期望、要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2、之。
(完整版)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f7dd41240c844768eaee20.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一、基本常识1、关于序、跋类文体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
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
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
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
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
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
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
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
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一觞一咏喝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4、一词多义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次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三、理解分析1、结构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受——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慨(1)为人处世的方式静态——晤言一室动态——放浪形骸(2)感慨抒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要旨(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2、重点语句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b1ea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6.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一、题材与背景:1.《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即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说明和评价,本文是为了介绍兰亭赋(古代文学作品)而写的序文。
2.《兰亭集序》写作的背景是王羲之应邀参加亲友之间的回乡游园会,游览完兰亭后,王羲之因为醉酒了,就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参加回乡团拜,而是回到家中,写下了这篇《兰亭集序》。
二、记叙手法与结构:1.《兰亭集序》采用了记叙文的方式,通过描写兰亭的景色、氛围和亲友间的交流活动来表达主题。
2.文章分为七个段落,小节明确,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流畅。
三、艺术手法与特点:1.以景入情:作者通过对兰亭的描写,展示了兰亭幽静、清新的自然景色,以此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诗词集锦:王羲之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书法和诗词作品,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成就。
四、艺术特点与意义:1.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王羲之通过对兰亭与文化传统的追求,表达了自己对于卓越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2.传承文化传统:作品中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王羲之的影响。
3.兰亭文化:《兰亭集序》以兰亭为背景,借兰亭之名来表达文化追求和人生态度,兰亭成为文化的象征。
4.彰显个性才华:作品中展示了王羲之的诗词和书法才华,彰显了他的个人魅力和才智。
五、主题与内涵:1.追求卓越:《兰亭集序》表达了对于卓越和高尚品质的追求,通过对兰亭和文化传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理想和卓越的渴望。
2.传承文化:作品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对兰亭和文化的描绘,传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追求。
六、影响与价值:1.文学价值:《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之一,以其文学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被誉为"行书之宗、追求卓越之宝、永恒的经典之作"。
2.书法价值: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自评并列鼎盛的张怀瓘、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三苏一柳”,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范本和研究的重点。
3.影响后人:王羲之不仅以其杰出的书法功底,更以其崇高的文化追求和反思人生的思考,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和学者。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582e7a376baf1ffc4fadd2.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二)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三)古今异义词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词多义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
(语意山构成判断)B.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3篇】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07ce5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c.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3篇】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优秀》在中国家喻户晓,如今已经被记录到语文教材上,供学生们赏析。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https://img.taocdn.com/s3/m/8f92b2b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d.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一词多义
01
02
修禊事也(动词,做,举行) 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2.修
俯仰一世(数词) 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做一样) 其致一也(一样,相同)
1.一
一词多义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仍然) 亦犹今之视昔(如同、好像)
犹
惠风和畅(舒适、舒畅) 亦足以畅叙幽情(尽情地、充分地)
耐得寂寞 拥得繁华
好像这样久了,倒是会忘记开始遇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自己生活的旁观者,看着生活平静地流淌。都说人是慢慢成长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长大的,就像是突然间沉淀一般,突然不会谈恋爱了或者说不想谈恋爱了,一个人生活单一却也不会觉得无聊,即便很多时候还是会迷茫却也不会觉得烦躁了。 去年的今天我在不一样的城市,背着不一样的书包,留着不一样的发型,走着不一样的路,想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谁说改变需要十年呢。 身边的牛人倒是不少,像是神抵一样的存在,我也只是羡慕想着反正自己也不会变成那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学长跟我聊起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有看不进去书的时候也有写论文写到想撞墙的时候,我们都忘了他们是用怎么样的一个代价才换取来了这样的一个人生。他说,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因为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孤独能让你更坚强,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虚词
之
添加标题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助词,的)
添加标题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标志)
添加标题
悟(通晤)言于一室之内 (助词,无意义)
添加标题
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添加标题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
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6637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知识点的归纳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一【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 一起。
例:若合一契(2) 一样。
例:其致一也(3) 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4、期(jī )年之后周、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二【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 "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399e4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c.png)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文人墨客的楷模。
在这篇文言文中,王羲之通过描绘一个庄重而美丽的景象,来表达他对友情、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以下是《兰亭集序》的文言知识点的归纳:1.修辞手法:《兰亭集序》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文辞的华丽度,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
2.辞章格调:《兰亭集序》以辞章格调为主,通过字句的安排和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感。
辞章格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流畅。
3.寓言与象征:《兰亭集序》利用了一些寓言和象征手法,如兰亭和鹊桥的描绘,寓意着友谊和交往的重要性。
王羲之通过描绘这些图景,告诉读者友谊的可贵以及交往的必要。
4.文化典故:《兰亭集序》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文化典故,如《列仙传》中的故事、古代文人墨客的事迹等。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意境,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致敬。
5.社会风气:《兰亭集序》通过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反映了文人墨客的状况。
文章中对宴会、饮酒和游戏等方面的描写,体现了当时社交活动的一种风尚。
6.思想文化:《兰亭集序》中的文言文还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文化观点。
他强调自然和人文的结合,认为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和追求,才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
7.诗词鉴赏:《兰亭集序》中插入了一首《行路难》的诗词,这首诗词是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诗词的点评和解读,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和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是一篇具有丰富文言知识点的经典文章。
通过对修辞手法、辞章格调、寓言与象征、文化典故、社会风气、思想文化和诗词鉴赏等方面的归纳,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言文的魅力。
(完整)《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55641b131126edb6f1a10e4.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一、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有“____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____”。
二、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三、实词(一)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三)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四)一词多义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表凭借,用来……)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表原因,……的原因)修茂林修竹(高)修守战之具(修理,修整)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治)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一(1)其致一也(统一,一致)(2)悟言一室之内(数词)(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四、虚词运用1、为(1)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2)已为陈迹(动词,成为)2、之(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2)曾不知老之将至(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结构助词,的)(5)以之兴怀(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6)暮春之初(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7)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8)夫人之相与(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9)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3.虽(1)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2)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2)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3)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1)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2)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所(1)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2)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3)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7、所以(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表方法,以此用来……的)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098ca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9.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一、文学传统的继承
1.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中通过赞扬兰亭饮宴的传统和文人雅士的风采,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文学传统的继承:文中对前辈文人的称颂、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引用等方式,展示了王羲之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二、自我要求与进取精神
1.自我要求的意义:文中通过比较自己与前辈文人的优劣,以及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展示了王羲之对自我要求的追求和坚持。
2.进取精神的重要性:文中通过对学识、才情、品德的要求,强调了进取精神的重要性,并以自己为榜样,鼓励后人追求自我进取。
三、自然景色的描写与神韵追求
1.自然景色的描写:文中通过对兰亭美景的描写,展示了王羲之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独特的观察力。
2.神韵追求的表达: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神韵和心境追求,体现了王羲之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
四、行文志趣与艺术追求
1.行文志趣的描写:文中通过描述宴会飨宴的场景,展示了王羲之对良好行文志趣的追求和表现。
2.艺术追求的追求:文中通过对文学创作追求的叙述和比较,展示了王羲之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作品完美的追求。
五、经典引用与文学修养
1.经典引用的运用:文中通过对《诗经》、儒家经典的引用,展示了王羲之对经典文学的熟悉和理解。
2.文学修养的要求:通过对文化典籍的引用和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强调了文学修养对文人的重要性。
六、文艺规范与审美标准
1.文艺规范的重要性:文中通过对作品定位、对才情人品的要求,强调了文艺规范对于文人的重要性。
2.审美标准的追求:文中通过对作品审美标准的叙述,展示了王羲之对审美追求的坚持和对作品完美的追求。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整理(通用)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整理(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8d09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d.png)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整理(通用)1.对句式的运用:《兰亭集序》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仗、音韵变化等手法,使文章逐句逐字都充满了韵味和表现力。
例如:"谁谓朗月无人悬,时至今日转斜照","鲍师兄京洛中,名则望族,不谓盛衰;谪居岭南,姓鲍,字东野,汉末宰相之后,遗民之表"等等。
2.对比手法的运用:《兰亭集序》通过对比来展示兰亭的美景和屏障之内士人的困顿,以衬托士人潇洒自在的境界。
例如:"盲者虽无目,尚有耳,岂非类也?";"或长烟一空,或皓月千里;邵庶子列宿,耀光云集。
"等等。
3.押韵技巧的运用:《兰亭集序》注重音韵的和谐,文中大量使用押韵、对仗的手法,使文章更加优美动听。
例如:"谅非愚以明心者也","鲍师兄京洛中,名则望族,不谓盛衰"等等。
4.豪放情怀的表达:5.非凡胸襟的抒发:6.古文经典引用:《兰亭集序》中穿插了大量的古文经典引用,以凸显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例如:"夫人之相与,俱许老、俱许穷;且欲穷理者,陋以收名,何可于心?"引用《论语·述而》;"啸聚丹青,雄飞雌集。
严鼓角之宴,礼绝乐之娱。
"引用《诗经·小雅·车辖之车》等等。
7.文字运用的艺术性:《兰亭集序》使用了大量优美的形容词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兰亭的美景。
例如:"煎熬关河以为固,践土丘以为厉","假作韬光以御乱,不属诗书以造次"等等。
总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部诗性和辞章并重的文章,语言雄浑豪放,有深度思考与感慨,堪称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兰亭集序》,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壮志豪情和人生哲学。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2e4994284ac850ac02421b.png)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②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③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换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④引以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如今义:认为⑤a所以..兴怀..游目骋//b所以古义:a所用来//b……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若合一契(一起)⑵其致一也(一样)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8f66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a.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精华版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骈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一。
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书法、文化、艺术的综合性著作。
以下是对兰亭集序的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一、背景与作者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时期,作者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是他无意中写就的一篇骈文,后被后人奉为经典。
二、文中主题兰亭集序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人生短暂,应当怀才不遇"。
通过描绘王羲之与友人们在兰亭集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志向壮志却未能实现的遗憾之情。
三、文中意象1. 兰亭:是兰亭集序的背景,也是作者与友人们集会的地点。
兰亭象征着神仙所居之地,也寓意着追寻艺术和理想的境地。
2. 舟中:兰亭集序中描绘了舟中的情景,这一场景反映了王羲之与友人们欢聚一堂、畅谈人生的情境。
3. 纸笔: 文中多次提到纸笔,象征着王羲之的书法才华和艺术追求。
四、文境和性格个别魅力1. 文境: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自述文学作品,通过对友人聚会的描绘,展示了他的境遇和感慨。
文章内涵深刻,对人生意义有深远的思考。
2. 性格个别魅力:兰亭集序展现了王羲之谦和自大,低调中透露出自信,使得他更具个人魅力。
五、艺术价值和影响1. 书法艺术: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技艺。
这篇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2. 文学价值:兰亭集序的文学价值也非常高,它是一篇兼具叙事、描写、议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重要骈文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是一篇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它集中体现了王羲之的书法才华、人生感慨和艺术追求。
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兰亭集序都是不可忽视的瑰宝。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d82df4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4.png)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王羲之所撰写的一篇书法序文,以行书书法体裁为表达方式。
这篇序文旨在表达王羲之对书法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兰亭集序》的知识点完整归纳:1.背景介绍《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当时王羲之随父王褒临终前劝学,由子王献之纵酒欢游,但当王羲之看到兰亭风景时,受到启发,振臂高呼:“請且听我誦書以解宵虚(请聆听我吟诵诗书,以消除夜半的寂寞)。
”之后,王羲之挥毫泼墨,借此寓意呼唤与昙花结缘,引领学者品读典籍,在法度纪律中寻觅艺术上神奇的发现。
2.内容概述-序:起笔处,传承经典写意病疾日多,道心写景,引当下弦欢当游,以兰亭素地墨以决勾勤恐悲。
-箓:概释作品骈文交錯,形成三归题目光华,神采自然。
-跋:结尾处,详述之十九年。
3.作品特色《兰亭集序》以其雄浩淳厚的墨迹、执当奥细腻的线条,表现出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
其章法严谨,用笔苍勁有力,写意上卓绝超群,展现出一种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同时,王羲之在文字间提倡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表现出其对书法艺术及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觉。
4.艺术价值《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文学巨著,被誉为“行书之始祖”和“千古传世”。
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人学习和推崇的楷模。
同时,作品中的书法精神、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养料。
5.影响力《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领域,还通过后人的传颂和研究,对中国文化、哲学以及审美意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中提倡的“诗书自今客须比,我意新般各遂知。
”这一文化理念,引领着后世人们不断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不断创新和突破。
总的来说,《兰亭集序》作为一篇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书法序文,展现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功底,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全面归纳汇编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全面归纳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e5f4f4b5727a5e9856a6182.png)
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世称“王右军”。
文体“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
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文化知识
1、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左传。
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
(3)干支纪年法。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
如:《兰亭集序》“岁在癸丑”。
)
(4)年号干支兼用法。
(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
2、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三、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四、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
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
..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
..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形容词作名词
1、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2、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
3、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三)使动用法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所以游目骋怀(游:使……纵展;骋使……奔驰)
(四)意动用法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2、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六、一词多义
1、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若合一契(一起)
⑵其致一也(一样)
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2、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于+宾语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2)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3、省略句:
(1)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2)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3)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八、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汇聚在这里。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感慨系之: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感慨随之产生。
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